历史小故事

时间:2024-07-26 16:49:00 历史 我要投稿

【集合】历史小故事15篇

历史小故事1

  1、包拯的故事

【集合】历史小故事15篇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等监察大臣、户部副史等掌理国家财政的`高级官员、都部署等军事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2、王杰手好不要钱的故事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3、公孙仪拒收甲鱼的故事

  公孙仪是战国时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于是送鱼的纷纷上门,但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问:"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条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

  4、吴隐之不惧饮贪泉的故事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历史小故事2

  万卷书

  明代,安徽亳州有书生,名叫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在宦官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动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为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来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主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历史小故事3

  孔子的家境贫穷而且社会地位低贱。成年以后,孔子为了谋生,曾经在季氏门下担任管理仓库的一个小官吏,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仓库里钱粮的出纳、计量不但公平而且准确。后来,他又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官吏,结果,牧场也让他管理得井井有条,牲畜牛羊成群,膘肥体壮。因此,孔子受到上级表扬,得到了进一步重用,成为管理营建事宜的司空。不久,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齐国,但是受到排斥;此后,他四处碰壁,在宋国、卫国遭到了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于是无奈之下,他又返回了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所以,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认为他与常人很是不同。

  南宫敬叔是鲁国的贵族,喜好礼仪。一次,他请求鲁君派他与孔子一同到周京去学礼。鲁君赞成他的想法,还出钱资助了他们。于是,二人一起来到周京,并且跟当时的大思想家老子学习。等到学有所成,临别的时候,老子教导他们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别时赠送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别时赠送言辞。我一贫如洗,不能算是富贵的人,只好冒充品德高尚的人,就用言辞来为你们送别。请你们记住这几句话:‘聪明深察的人往往受到死亡威胁,这是因为他好议论别人的原因;博学善辩、见识广大的人常常遭受困厄、危及自身,这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原因。做人子女的要忘掉自己,一心想着父母;做臣子的要忘掉自己,一心想着君王。’”孔子将老子的话默默记在心中,作为自己今后的行动指南。孔子返回鲁国以后,广收门徒。由于自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门生渐渐多了起来。

历史小故事4

  嬴政统一六国后,开始到处缉拿太子丹的门客,高渐离也被迫四处潜逃,后来隐姓埋名在一家酒馆工作。酒馆的工作又累又枯燥,所幸酒馆里常有客人在击筑,高渐离在一旁听了每次都会品评两句。久而久之,高渐离懂音律的事情就被老板知道了,老板让高渐离在大堂击筑,宾客们听了直叫好,还把酒赏给高渐离。

  高渐离心知自己隐姓埋名也不是办法,便整理好衣冠,带上筑,再次走到大堂。这时,堂上的宾客认出他来,立即将他奉为上宾。高渐离用自己的`筑为大家表演,人们听了无不感动流泪。没多久,高渐离的存在就被嬴政知道了,嬴政听说高渐离击筑厉害,特别开恩赦免了他的死罪。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高渐离还是被熏瞎了眼睛。高渐离在嬴政面前非常顺从,让他击筑他就顺从地表演。在嬴政渐渐放松警惕时,高渐离把铅藏在筑中,在演奏时慢慢靠近嬴政,趁嬴政不备时,将筑砸向嬴政。可是嬴政并没有中招,而高渐离被嬴政的侍卫迅速诛杀。

历史小故事5

  在离洛阳三十里远一个叫尸乡的地方,田横对汉使说:“作为人臣拜见天子,应该沐浴更衣。”于是田横就住下来准备。田横私下对他的门客说:“我田横起初和汉王都是南面称孤的大王,而现在汉王做了天子,而我田横却成了亡国奴,而且要北面称臣侍奉他,这本来就是莫大的耻辱了。更何况我烹杀了郦商的兄长,再与他来并肩侍奉同一个主人,纵然他害怕皇帝的诏命,不敢动我,难道我心里就没有愧疚吗?另外,皇帝召我来京的原因,不过是想见一下我的面貌罢了,我受不了那种耻辱。如今皇帝就在洛阳,现在我割下我的.头颅,你快马飞奔三十里送给皇帝,我的容貌还不会改变,还是能够看一下,我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说完之后,他就自刎了。

历史小故事6

  包公指的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他的父亲是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拯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拯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拯的铁面无私,把包拯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历史小故事7

  近来读史,读到两个有意思的故事。

  商鞅帮助秦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富民强,凭借这个功劳,商鞅很是牛了一阵子。尽管他的变法,惹恼了太子身边的一些人,然而,有秦孝公这棵大树靠着,别人再咬牙切齿,也奈何不了他。秦孝公一死,他的灾祸便来了。

  太子的党羽告他谋反,于是,新秦公举天下之力追捕他。商鞅如丧家之犬,一口气从都城逃到关下。疲惫至极的他,找到一家客店,想住下来躲避一时。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说:“对不起,这位大人,按照商鞅的法令,住宿的人必须验证身份,否则店主就要被连坐的.。你不能住在这里。”

  商鞅仰天长叹一声,苦啊!他没想到,他制定的律令,最后,竟让他自食其果。

  另一个故事,是说王安石的。

  据说,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招致好多骂名。有一次,他和一个仆人相伴,微服回乡。晚上,他们住在一个老婆婆家。第二天早上,老婆婆一边用木勺搅拌盆中的泔水,一边喊:“拗相公来。”两只猪听懂是在喊它们,一溜烟冲过来。

  然后,老婆婆给鸡喂食,又喊鸡:“王安石,来。”没想到,她这么一招呼,所有的鸡都跑了过来。

  王安石满脸的疑惑与不快。

  老婆婆说:“官人有所不知,王安石是当今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浑名,我恨他,所以以畜牲唤之。”

  王安石容颜大变,忙问究竟。老婆婆说:“我是一个寡妇,已经寡居二十多年了,只和一个婢女住在一起,然而王安石却要我们出这样那样的赋税钱,出了钱,差役还一样不少。我种桑、麻,全交给了官府,我养猪、鸡,自己却从来吃不上一块肉。说实在的,有朝一日,如果我碰到王安石,我立刻把他烹了,以解心头之恨。”

  听完老婆婆的一番话后,据说,王安石当下须发皆白。

  商鞅和王安石谁也不曾料到,他们搬起石头,最后,砸到了自己脚上。这石头,在此刻砸痛了自己,那么,在某一刻,也一定伤害过别人。

历史小故事8

  近水楼台

  【解释】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相近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反义词】隔岸观火

  【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

历史小故事9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沈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历史小故事10

  尉迟恭造寺

  杭州下城有座仙林寺。仙林寺光有大殿,前面少了个山门。这座不尴不尬的寺院,据说是唐太宗时候造下的。

  唐太宗小时候多灾多病,他老子怕他养不大,就让他拜一个名叫仙林的和尚做师父。后来,唐太宗打出天下,做皇帝啦。仙林和尚听说杭州地方风景好,就要唐太宗在杭州造一座顶大的寺院,让他养老。

  唐太宗碍着师父的面子,不好推托,便答应下来。还差大元帅尉迟恭到杭州来,监造这座顶大的寺院。

  仙林和尚跟尉迟恭到了杭州,两人便商量这座顶大的寺院到底要造多么大。仙林和尚说:“这寺院是皇帝的师父养老的,非同小可,至少也得圈它五里地皮!”

  尉迟恭一听火起来:“谁见过五里大的寺院呀!我没当大元帅时候,和七八个徒弟做生活,家里打铁的工棚炉房也不过五丈见方!你一个老和尚,除了吃饭、困觉、念经,又不做别样生活,要那么大的地方做啥?给你圈五十丈地皮造寺院,也算碰顶啦。”

  仙林和尚漫天计价,尉迟恭就地还钱,两个人从早晨争到天黑,没有结果。

  第二天一早,仙林和尚差人请尉迟恭再去商量。尉迟恭到了仙林和尚门口,刚刚跨下马鞍,只听仙林和尚在屋里大喝一声:“圣旨下!”尉迟恭一听圣旨下,只好趴在地下磕头。仙林和尚笃定站在屋里念圣旨,一字一板,拖长声调慢慢来,几十个字的圣旨,足足念了半个时辰,念了一遍又一遍,

  念了一遍又一遍,一直从清早念到响午。尉迟恭是个又黑又粗的'大块头,你叫他驰马上阵,三日三夜也不会吃力的;如今却叫他跪着半日不动,真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疼,差点爬都爬不起来了。仙林和尚念罢圣旨,笑嘻嘻地问尉迟恭:“大元帅,这回听清楚了吧?圣旨上讲的明明白白,要造一座顶大的寺院给我养老。顶大的寺院嘛,方圆五里地少得了吗?”

  尉迟恭仍旧摇摇头,说:“圣旨上只讲造一座顶大的寺院,却没有讲要造五里大。我是钦差监造寺院的,说一无二,还是顶多五十丈!”

  两个人又争了一天,还是没有结果。过了一夜,仙林和尚又差人去请尉迟恭。尉迟恭心想:这刁和尚叫我跪了半天,我也要叫他尝点味道!就从箱子里翻出一柄碧玉如意,藏在怀中,骑着马去了。他刚在门口下了马,仙林和尚的老办法又用上啦——“圣旨下!”这一回,尉迟恭不慌不忙地走进屋里去,往正中太师椅上一坐,摸出碧玉如意,喝道:“太上皇恩赐如意在此,下跪宣读圣旨!”原来这柄如意唐太宗的老子给尉迟恭的,因为尉迟恭打天下的功劳大,应该让他事事如意。仙林和尚没料想他会有这一着,只好跪下来,急急忙忙把圣旨念了一遍,直直腰板想要起身。哪知尉迟恭说:“慢着,慢着,我耳朵不好,还没听清楚哩!”仙林和尚只好跪下再念一遍,尉迟恭还是说没有听清楚。念了一遍又一遍,念了一遍又一遍,从清早念到夜快边,念得仙林和尚差点断了气。尉迟恭看看差不多了,才让他起来。仙林和尚触了这回霉头,知道自己拗不过尉迟恭,便乖乖地答应只造五十丈方圆的“仙林寺”。

  仙林寺造后,尉迟恭骑上乌骓马回京去了。仙林和尚想想不甘心,便骑了一头秃驴,“的嗒的嗒”一路追赶上来,一直追到海宁县地界才追上尉迟恭。仙林和尚在后面大喊:“大元帅慢点走呀!还有一桩事要商量哩!”

  尉迟恭勒住乌骓马,问他还有什么事情。仙林和尚说:“大元帅还不曾造山门哩,你倒说说看,天下哪有没山门的寺院呀!”

  尉迟恭想想也是的,就答应再给他十丈地皮,在寺前补造一个山门。本来,这事情就好了结;可是仙林和尚偏偏节外生枝,说要把山门造出五里路以外去。尉迟恭问他:“这又是为什么?”

  仙林和尚煞有介事地说:“这个道理你都不懂呀?我这仙林寺是大唐开国以来造的头一座寺院。山门造得远些,大唐江山就长久啦!”

  尉迟恭一听又火起来,狠狠唾了仙林和尚一口:“呸!我们汗马功劳打下的大唐江山,难道只有五里路长吗!”

  仙林和尚还当尉迟恭要给他比五里路还多,高兴得差点从秃驴上滚下来。

  尉迟恭跳下马,拿竹节钢鞭在地上画了个十丈见方的圈子,说:“喏,山门就造在这里!”便自顾回京去了。

  这一来,弄得仙林和尚啼笑皆非。他原想拿大唐江山来哄一哄尉迟恭这个老粗,好把山门以内五里路的田地都划归自己;哪知尉迟恭偏要把山门造得更远!海宁杭州隔着一府一县,一个和尚怎能管得这么宽呢,他的如意算盘又落空了。

  直到如今,这座仙林寺还是老样子:寺院座落在杭州,山门却孤零零在造在海宁。

历史小故事11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历史小故事12

  1935年5月25日至29日,中央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1团突然出现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并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然而,水急船少,红军无法迅速渡过。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唯一通道。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此刻,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一个队员倒下了,后面的仍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占领泸定城。

历史小故事13

  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享誉世界文坛,在文学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那么作为平凡人的鲁迅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2.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3.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4.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5.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6.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7.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历史小故事14

  孟母三迁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相近词】三迁之教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历史小故事15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停战。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互相作为人质。

  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临走之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摇了摇头,说:“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我当然不会相信。”

  庞葱又说:“但是,如果现在有第二个人也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也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庞葱接着说:“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那么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肯定地说:“三个人都这样说,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说:“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那么很多人就会相信。现在,我去了赵国,我想,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够保持清醒,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

  魏王点头同意了。庞葱走后没有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一开始,魏王不相信这些谗言。然而,时间久了,魏王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话。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

  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

  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家都要绕很远的'路,非常不方便。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移走这两座大山。家人都表示赞同,但他妻子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量怎么可能移得走那么大的山呢?况且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又运到哪里去呢?”家人说:“可以把这些东西运到渤海边。”

  第二天,愚公就带领他的子孙们开始挖泥土、凿石头,其他人就用簸箕把泥土运到渤海边上。有的邻居看到这个情形,也赶来帮忙。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嘲笑愚公说:“愚公啊!你真是太不自量力了!你年纪一大把了,还能再活几年呢?你还想移走大山,我看你想砍倒山上的一棵树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把山夷为平地了。”

  听了智叟的话,愚公感叹地说:“你的思想真顽固!没错,我的力量很有限。但我还有那么多儿子和孙子,他们将来也会有儿子、孙子。子孙的繁衍是不会停止的,因此我们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可是山却不会增高,我就不信不能把山铲平。”智叟摇了摇头,他虽然不理解愚公的行为,但也无法反驳。后来,天帝听说了愚公移山的事情,被他的精神和诚心所感动,于是派了两个神仙将两座大山背走了。愚公一家的出行一下子变得非常方便了。

  愚公移山的做法看似很愚蠢,但他的观念却很值得我们学习。只要我们有他那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都能做到。

【历史小故事】相关文章:

历史小故事11-13

历史小故事07-27

历史小故事(精选)05-25

历史小故事05-12

关于历史小故事03-10

历史小故事集合05-22

【集合】历史小故事05-25

周瑜的历史小故事10-11

周朝历史小故事09-23

历史小故事[集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