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

时间:2024-07-27 11:58:30 科技 我要投稿

(优)科技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技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1

  一、数码钢琴集体课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1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

  与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相比,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利于专业课教师的知识体系的更新,使原有的教学理论更为丰富多彩。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授课主要是以模仿为主,并且是口头传授,教学方法上面也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以教师过去的经验进行教学,这边是最主要的教学特征。然而在新兴的教学模式下,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使得教师对新知识做出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整合运用,可以更加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弹奏技巧,使其富有条理化,并且也可以培养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真正意义上的完成钢琴的教学目的。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的教学方法上面,其主要是通过高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并实现最终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达到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数码钢琴集体课最终未达到的目标则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奏技术,并且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基础方面的相关知识,真正的做到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在目前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的发展中看,其教育的方法可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说明其在音乐教学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数码钢琴集体课在教学过程中是丰富多彩的,可以通过实践的方法向学生讲述,也可以通过讲授的方法教授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使得高校的学生在真正的模仿练习中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经验知识,更可以根据自己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更有效的解决对于钢琴演奏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可以做到内容的丰富多彩,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兴趣,并且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做到四手联弹等较高难度的钢琴训练,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是无法达到的一个标准。由于学生人员较多,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多人合奏。并进行小组评比,这样多样化的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其从侧面增强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讲授钢琴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码钢琴内容的丰富性,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以此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求知欲。

  2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最显著的优势就是突破了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的“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原本的授课模式、授课圈子陈旧狭小,在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后,可以通过一人对学生进行授课,便可以有多名学生受益的现象,不但节约钢琴教师这一人力资源,更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避免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不断重复教学的现象,并且随着现今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教学模式的引进,也大大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多年来传统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学生之间都缺乏真正的经验交流,并且学生之间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互不知晓,这种闭塞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现今随着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达到互动的效果,进一步增加学生之间经验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之间可以有所借鉴,取长补短,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达到很好的'交流。加之数码钢琴集体教学,也可以使得更多的学生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平时可以依据知识的水平以及掌握程度进行练习,并可以达到锻炼自己的效果,最终克服怯场这种心理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新的教学模式的引进使得其教学环境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真正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是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通过模仿以及心理感受等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虽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但是同时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缺乏自己的主观思维。然而,在数码钢琴集体教育的过程中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事情,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一位教师教授多名学生,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会相对较低,在真正放松的情况下,自己动脑分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由于数码钢琴这种钢琴的功能性,其教学中可以进行灵活的演奏模式,在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激励以及观察并最终领会到钢琴演奏的乐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以及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学生更具有创造力,在演奏的过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最终使得学生自己可以主动的融入到钢琴的演奏和学习中来,用心去感知音乐世界,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3数码钢琴集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内容

  在对钢琴基础弹奏方面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数码钢琴的功能性,学生可以实际进行操作练习,并且在弹奏的过程中感受指法、力度以及手型等技巧,并且根据音乐的视频教学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小幅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便可以避免了教师对于某一问题的不断重复纠正。在数码钢琴教学系统中,由于其特性,学生还可以进行合奏、即兴伴奏,也可以开展钢琴课程的难度班的练习,更可以进行钢琴以及协奏曲、交响乐等等经典作品的随奏课。在过去高校的钢琴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以技巧以及以集体学生为主的课程都是比较少的,但是新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避免这一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其他乐器的演奏,这样不单单可以感受到钢琴的魅力,更可以感受到整个音乐世界的魅力。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在通过键盘的同时感受到不同的乐器的演奏效果。原本传统模式下,学生大多都是以单独训练为主,很少能够大家一同训练,更缺乏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协作与配合的可能性了。而在数码钢琴集体授课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伴奏,也可以进行即兴伴奏,并将伴奏的音乐实时录制,最终大家可以将录制内容放出,共同聆听,找到伴奏中出现的问题,并相互整合借鉴,最终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得学生学习钢琴的效果显著提升。也可以在学习中进行合奏,组织一个难度学习班,对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着重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应该负责的部分,编制属于自己的音乐内容,让学生共同演奏,使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鉴赏力以及拓展自身的音乐视野。在业余时间,也可以将数码钢琴教室对外开放,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对钢琴的演奏进行学习,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训练时间,还可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一致性管理。数码钢琴集体授课的好处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耳机,这样不但可以大大减少学生之间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也可以让学生静心聆听音乐的世界。并且数码钢琴的保养也是非常容易的,不需要进行调音,这在教学支出方面也是节省了大笔的开销。

  4数码钢琴集体课可以推动教材建设

  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材的发展没有办法跟上时代进步的需要,然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数码钢琴集体课可以大大改观传统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连接网络,建设系统,最终扩展教材中的内容,但在建立系统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教材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系统性。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延伸,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是建立在传统教学中经验的基础上,更给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中为钢琴教学带来了进一步的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顺应着时代的变化,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的突破。

  二、结论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综合型素质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此,学校不断的扩招,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在音乐专业课教学上带来了新的瓶颈,然而,新的教学模式,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延伸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给钢琴课带来了真正的质的飞跃。这一授课模式的开展,不但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需要,对于音乐领域来说,更可以带来一个新的篇章。

  作者:康静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论文2

  1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农业科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是首要任务。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传统产业的提升、土地产出率的提高还是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还是环境资源的保护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尤其是我市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资源与环境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农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不高的状况尚未显著改观的情况下,科技创新与进步的作用更显突出。

  1.2农业科技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根本动力

  发展都市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我市的具体体现。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是依赖资源和劳动力投入还是依赖科技和资本投入。在农业全面市场化和加速国际化的新形势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条件,农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越加紧密。我市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劳动力价格较高,如何依靠科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发展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提高产业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

  1.3农业科技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导力量

  资源紧缺、环境恶化是进入工业化的'必然反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又要承担自身的涵养功能和承载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功能。唯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解决发展农业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改高耗低效的资源型生产为低耗高效的科技型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产出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资源短缺和持续利用问题,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总体要求

  2.1指导思想

  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群众为科技应用的主体,坚持自主创新、引进吸收、集成利用和转化推广相结合,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与提升常规技术相结合,坚持科研开发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重视提高农民吸纳技术的能力,创新科技服务体制和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2.2总体目标

  建立政府为主导,农业科研、推广组织为骨干,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应用体系,产学研合作和农科教结合更加紧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推广一批对我市农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培养和造就一支省内领先的创新人才队伍和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知识型农民队伍。

  2.3主要任务

  高新技术规模明显扩大,常规技术得到较大提升,在生物技术、精深加工技术、质量安全技术、种子种苗技术、动植物保护技术、资源利用和环境改良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技术到位率,到20xx年,组织实施100项农业共性关键技术、30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主要动植物良种及配套技术覆盖率95%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在全省领先。

  3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举措

  3.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研要面向生产,创新要着眼于应用。要根据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体现“创新突破、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围绕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在高新技术突破、传统技术提升、紧缺资源技术替代、产业领域拓展等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3.1.1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从品种选育、技术攻关、加工流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创新。要改变科技资源投入与配置上的部门分割、重复配置、利用低效的局面,整合科研资源,充分利用在杭农业科研力量,联合农业骨干企业和园区,实行产学研合作,创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平台的创新载体、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功能。

  3.1.2提升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组织的创新能力国家农业科研、推广组织要坚持科研面向生产,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农业科技需求,加强分工协作,搞好项目设计,开展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吸收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鼓励农业科研人员领办合办农业科技企业和科技服务组织。

  3.1.3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与其它产业比较,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数量少、规模小、能力弱和种类单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调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

  3.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农业科技必须以应用主体的需求为导向,面向杭州都市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和市场变化对科技的需求,才会有源头活水,才会有持久动力,才会有真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1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市县二级要根据提升产业的需要,每年确定一批实施面大、效果好的新品种新技术。注重技术的集成创新和配套完善,以项目为载体,以示范点为窗口,以技物配套服务为手段,以宣传培训为途径,提高技术实施效果。

  3.2.2发挥国家科研、推广机构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科研机构在抓好技术推广的同时,要重视发挥三方面的功能:一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二是及时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科研与生产及时有效的对接;三是加强培训指导,促进知识更新。农业推广机构要发挥农技推广的主体作用:一是要确定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大推广力度,提高应用面积;二是坚持高新技术引进与常规技术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技术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产业链和技术链的关系,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重视抓好减灾防灾、病虫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四是推进标准化技术实施规模。

  3.3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多元化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搞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构建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推广体系;二是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民营科技组织、大户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主体;三是建立乡镇责任农技员制度,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建立责任考核体系;四是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支持特派员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

  3.4重视拓宽农业科技服务途径

  农业信息化是农技推广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发挥“农民信箱”、“农技110”、农业信息网站在农技推广和综合服务上的作用;要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搞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下乡和科技人员进万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在、技物结合、产销一体的配套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果。

  3.5加快农业人才培养

  要努力培养和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适应都市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加大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培养集聚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团队。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重点抓好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骨干培训,重视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大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科技论文3

  1作者自校的意义及重要性

  1.1从学术角度来看,自校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前提作为交流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载体,科技期刊对刊登论文的专业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挑战,编辑即使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质,也很难面面俱到,编辑是杂家,却不是专家。面对学术性较强和观点较新的科技论文时,编辑难免会有拿不准、甚至理解出现错误的时候[2],而作者作为论文的撰写者,他应该了解该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最明白自己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时编辑苦思冥想、不得要领的一个词语,在作者那里或许只是一个专业性的术语和一个规范表达。我刊20xx年第2期曾刊登过一篇关于周围血管病的文章,作者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4个等级:C0级多少例,C2多少…,C3……,C4……等。我们在编辑校对时,想当然地就把C2改成C1,其余依次类推,并且还直怪作者太粗心。等发给作者校对时才知道,原分级无误,在他们这组病例中,确实没有符和C1级的病例。试想当时如果没有让作者自校,就会造成一个较大的失误。编辑在文字的加工、整理和出版规范方面是专家、在对文章内容的修改和把握上却远不及作者来的得心应手,再者,从开始校对到正式印刷,时间短,工作繁重,编辑要同时校对几十篇不同类型的稿件,而作者只需在相同的时间内校对一篇自己写的稿件,时间充裕,内容熟悉,因而比编辑更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也能站在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文章,从而使文章质量得到保证。

  1.2从知识产权角度来看,自校是文责自负的重要体现文责自负指作者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方式负责,对作品质量负责,特别是对它的思想性和科学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在文章没有变成铅字之前,作者和论文之间是没有法律关系的,一旦正式印刷,就要对文章的真实性、科学性高度负责。通过这个环节,让作者明确这个责任,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有的作者,收到稿件备用通知单后,就抱着万事大吉的态度等着收取杂志,至于文章如何编辑、修改都是编辑的工作。殊不知他们才是论文的主人,且不说在审稿时审稿专家会对一些学术水平进行评价、对一些表达不通顺的段落和词句进行修改,编辑也往往会根据出版规范或版面的需要对文章做一些适当的修改和删减,所以大多数稿件从投稿之初到印刷出清样,往往会有一定的变化。我国著作权法明文规定:报社、期刊社可以对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当经作者认可[4]。尽管这种修改符合法律程序,但是否得到作者的认同,就会在自校中体现出来。我国著作权法还规定:对未发表的作品,作者可以任意修改,所谓“十年磨一剑”,对已经发表的作品的修改,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5]。我刊就曾遇到过极为严谨的作者,稿件备用后,他自己觉得不满意,反复增加新的内容和更改作者顺序,我们就只得随之一遍遍翻新并请主编定稿,通过让其自校,让他明白这是最后一次修改机会,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著作权纠纷。

  1.3从编者和作者的关系来看,自校是促进两者关系和谐发展的纽带作者是精神生产的主体,是生产第一线上的劳动者,没有作者的不断提供各种作品,编辑劳动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从这一点来讲,编辑与作者应该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5]。但由于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作者往往会把编辑视为高高在上、决定文章生杀大权的主宰者,从投稿到文章刊登,一直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作者自校文稿,能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诠释作者是作品创作者的主题,是对作者辛勤劳动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也让作者体会到编辑为之所付出的努力,编辑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把作者的劳动成果以更完美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自校促进了编辑和作者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为以后的继续合作打下了基础。当作者与编辑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后,作者又会为杂志推荐新作者,从而使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6],并且在订阅和宣传活动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自校中应注意的问题

  2.1自校内容的重点文章的内容不同,自校的重点也相应有所不同。以我刊为例,出现错误最多、编辑最无从下手的就是“材料与方法”部分,它作为文章的“基石”,专业性很强,且当今医学特别是影像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昨天还是4层螺旋CT,今天可能已经是128层了,而每一种机器的型号、技术参数、功能又都各不相同,相关检查及图像后处理中技术参数的设置又多种多样,而最正确的数据和方法只有作者自己最清楚。所以在自校时,要向作者标明重点,包括有疑问的词、数字、句子和段落,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短时间内提升工作效率,达到最佳预期效果。所有涵盖作者信息的内容也是自校的.重点,包括作者简介里的所有内容、作者顺序、单位、邮编等,有的杂志还刊有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我就在一本很有影响力的杂志上看到一位同行的文章,在脚注刊登的联系方式里,邮箱写错了,把li-anxiang写成了lianxian,打电话问他何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他很无奈:我发的时候是对的,可它们没让我校对联系方式啊!这当然只是一个特例,但如果能把要刊发的所有内容让作者校对,就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2.2自校时间的掌握自校的时间可根据自己编辑部的稿件和情况而定,但一般都是在一校之后,刊物正式出版之前[6]。此时稿件的内容已基本定型,且编辑在一校中发现的问题也正好同时向作者提出,但也因为是这个时间给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自校权限,一校后页码和版面都已固定,所以作者不宜再做大的改动,否则会引起期刊页码的变动。因为时间紧迫,作者返回自校稿的时间也要向作者重点要求,最迟不能超过三校之后,以免延误按时印刷。

  2.3自校方式的选择据笔者了解,以往期刊的自校多采用“抽印本”的方式,可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还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现在通讯业发展迅猛,电子传输以其快捷、多功能的优势而成为人们联系的主要方式。我刊多采用E-mail发自校稿,不仅可以灵活地对需要自校的内容进行标注、提示,也便于作者修改,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自校返回的时间。以我刊20xx年第2期杂志为例,在发出的36篇自校稿中,在一天内返回的5篇,保证在10d内返回的34篇,仅有1篇因作者外出进修超过3周,另有1篇未回。

  2.4做好自校稿的处理因为作者自校返回的时间不一致,所以做好自校稿的处理相当重要。可以把收到的自校稿集中在第三遍清样时改动,也可以随时收到即刻在校样上改动,并且做好登记工作,由专人负责(我刊一般是当期的责任编辑)或是多人负责但要做好沟通和合作,以免遗漏作者的改动,也可及时了解自校稿返回的情况。

  3讨论

  尊重作者的劳动,但并不是一味盲从,有的作者有自己固有的写作风格或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也许并不符合出版规范的要求,这时就要对作者做好解释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也可让作者间接了解一些出版方面的规范和知识。医学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是期刊的核心,也是期刊赖以生存的发展和根本,而要保证期刊质量的提升,得益于审稿专家的严格把关、编辑人员的水平和素质等相关因素,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前提--作者提供的一流的稿件。这三者之间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其中作者的劳动和责任更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许多编辑部因为嫌自校工作繁琐、误时,会省去这一环节或简化自校内容,笔者却认为这是医学期刊不可不为的重要环节。只有激发作者的积极主动性,使作者自校环节的“把关”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共同为广大读者奉献集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精神食粮。

科技论文4

  摘要:林业既是重要的经济战略资源,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但需求量的增大在威胁着林业资源的增长。通过对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及现阶段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科技注入林业仍有很大挑战。针对所述问题,提出了加大推广、优化队伍、联系市场的政策,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国林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科技;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非常大程度的改善,林业最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平衡和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我国在林业科技上的研究,已经投入了很多的力度,并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在其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林业的生产水平和降低劳动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有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1林业科技推广发展现状

  我国在以前存在着相当大规模的家庭林场,但是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下,且经济效益也不高,而当前它正被规模化、集约化的企业林场所代替,它对林业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林业科学技术主要以各种新型栽培技术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林业科技已经囊括栽培技术、高效育种技术、科学管理技术等,内容已经大大丰富。在以往对林业科技的推广主要依靠林业科技者亲自到现场进行技术服务,现在林业科技的推广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可以选用林业科技知识宣传、技术专业知识培训、现场服务等多种形式。以前林业科技服务主要由政府来亲自主持,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不断多样化,各种各样的非政府性质的林业协会也不断产生,它们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对林业科技的推广主要还是依靠各级林业站,我国林业系统服务站点可以分成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目前各基层站点的数量明显不足,不能有效开展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工作。这主要是太过依赖政府的林业服务造成的,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目前参与林业科技推广的企业也非常偏少,这和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是极不相称的,且政府在推广手段上也非常缺乏创新。因此丰富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层次结构,已经是我国开展林业服务的当务之急。很多地方政府对林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性认识有很大的不足,对推广服务机构建设投入的力度明显不足,且对推广服务人员承诺的待遇往往不能实际兑现,这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且政府往往重视对农林业科技的研发投入,而对针对科技成果的推广比较轻视。政府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足,很多相关工作者简单地把林农科技推广简单地理解成对新农林产品的推广,而对造林、护林、养林、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大大降低了农林科技推广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一些好的科研成果因为得不到相关技术的支持,很难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优势。目前对林业科技的推广主要还是依靠大量的林业技术服务人员,这些服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专业知识,还应具备很流畅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并应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且对当前林业生产情况有一定的了解[1]。然而目前很多服务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很不过硬,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有很多服务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造成他们进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质量很低。且当前工作人员的数量还有很大程度的欠缺,能亲自接受他们技术服务的林场数量还很有限。由于林业技术的特殊性,一般一项林业科技的出现往往要经过较长的周期,且在实验中可以起到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一定会转化成生产力,科研失败的概率非常大。科研与生产脱节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很多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出现问题,却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有些科研成果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起到作用,但是往往成本投入太高,并不能实际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由于林木的生长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这大大增加了林业科技产品的研制周期,给些都会造成林业科技出成果难的现象。

  3解决林业科技推广问题的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研成果只有经过了转化、应用,才能展现出力量。政府部门不应该仅仅对研发环节采取足够的重视,还应对林业科技推广采取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林业科技推广不可代替的社会公益价值,应将科技成果积极交到生产人员手中,并认真、详细教授给他们运用方法,努力将其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为我国创造出更多的农林财富[2]。林业服务机构在林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阶段我国政府对林业服务机构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对其投入还显得非常不足,应该持续对其进行资金的投入,多建一些服务站,多为其招揽一些优秀人才,认真做好其服务体系建设,使其可以为各林场提供更加周到的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同时还应该增加科技服务人员的待遇,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加全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对新品种的推广工作,还应做好配套技术的指导工作,比如说教授一些新品种的培育注意事项、如何有效应对病虫害的威胁,还应教授一些科学的林场管理技术知识,使他们对林场的.管理更加科学,增加林场管理的效率。林业服务人员,还应该直接进入他们的林场,认真对林场生产、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情况反馈给林场主,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政府要加强完善林业科技推广的体系,加强基层林业推广技术服务站建设,使更多林场可以获得技术服务,得到最新的林业科技发展成果。政府还应该加强与林业相关企业的合作,多给他们以资金扶持,积极促进他们与各林场开展联合经营,从而让企业更多地承担起推广林业科技的重任。对林业科技的推广离不开广大的技术服务队伍,它们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林业科技的推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注意对人才队伍的优化,注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多招收林业学院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并要定期对技术服务人员展开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使更多林场得到更有效的科技帮助。科技工作者在进行林业科技研究时,应该更加紧密的与林场实际工作相结合,增强其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同时应该学会根据市场需要去开发新产品,增加科技成果转化实用率。科研人员还应该努力跟踪国际上的最新林业科技成果,认真研究其科技创新原理,如果其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则应该在此方面投入足够的研究力量,这会大大增加科研工作成功率,避免造成科研资金的白白浪费。在跟踪的过程中,还应该学会创新,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努力发现新的科技成果。总之,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对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科研人员在林业技术上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但由于在林业科技推广上的问题,造成科研成果的应用很不理想。针对林业科技推广上的困境,一定要学会放开思路,认真总结并学会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还要学会多渠道去开展推广工作,积极利用信息时代网络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建华.福建林业科学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xx,33(1):105-109.

  [2]许红艳.湖南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xx,33(6):66-68.

科技论文5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句的意思是当年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派人将刚从岭南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更换快马运送,才能送到京城,只可惜这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而在今天,我们只需要花费几元钱,就能在商店买到色香味俱全的新鲜荔枝,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的是液晶电视,只需坐在家里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新闻;要用水时,只需轻轻扭开水龙头;要做饭时只要轻按电钮;想出游时,可以选择汽车、高铁、飞机,就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利用视频移动电话,相隔千里的亲人就在自己眼前;我们不会的问题,只需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你所需要的答案;要买什么东西,只需轻点一下鼠标,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了。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似乎把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当你从外边回来,走近家门时,智能系统会让门自动打开,照明灯会自动亮起来,暧气系统会自动启动,甚至还会有智能机器人为你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还会给你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许以后我们不用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了,只要在课桌上触摸一下,你要的课本就会显现在面前;也许在以后的时间里,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还会发明一种时光机器,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同学们,可能我说的你们不相信,可你们想想,随着现代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人们以前羡慕小鸟能够飞翔如今我们做到了,羡慕鱼儿能在海底来回穿梭,如今我们也做到了,所以说,这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科技的奥秘,去领略科学的广博和奇妙。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也一定能成为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我们也可以摘取那光芒四射的诺贝尔桂冠。

科技论文6

  【摘要】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如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农电视节目要对新农村建设起科技贡献,就应该将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的形式多样,并且有着很多优势。

  【关键字】科学技术;电视媒体;对农电视节目;农业科技推广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料)。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如何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是很多人群关注的问题。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真正掌握,被准确地物化为了农民手里的劳动工具或者劳动对象了,生产力才真正产生。就于现在的三农问题,大部分的科学技术一般最先掌握在农业专家手里,他们通过专业研究所对各个农业领域进行研究,探讨,出来的成果往往是真理,是颠簸不破的科学技术,但是往往没有办法第一时间推广,没有渠道最快最广最全面地让农民朋友们知道。传统的科技推广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召开技术推广会议,请一些专家学者鉴定成果,相关领导进行表彰嘉奖;二是科技三下乡,比如通过科技特派员进驻某个地区,常年与当地农民挂钩;三是建立基地,找些示范户重点传授。这些方式的不足,在于针对性不够强,覆盖面不够广,互动性不够多。农民朋友在生产中碰到问题,要得到相关的回复时间周期太长。

  电视媒体是目前形式最为普及、受众最为广泛、传播最为迅捷、公众最为接受的信息传播载体。2003年中国科协组织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在获取科技信息的各种渠道中,有93.1%的公众选择的是电视,可见,电视媒体在公众接受交流信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科技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育和影响公众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不仅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进步,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的重要性将日益显著。

  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优势很多:

  (1)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如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就是依靠电视传送,使广大群众就很快了解、掌握了各地疫情和有关防治知识。

  (2)现场感、亲和力、直观化。电视传播的特点是形象、鲜活、直观,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如“农家半月谈”节目,用“小小剧”的形式向农民宣传农业政策,传递各种信息,倡导文明新风,在农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3)多媒体、交互式、人性化。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时代,电视传播趋向多媒体、交互式,特别是各种资讯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使人们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有选择地收看各类电视节目,接受各种信息;不再被动地接受教育,可以参与到其中。电视“机顶盒”就是电视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开端。总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的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生动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学理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传播特别重要。

  对农电视节目要对新农村建设起科技贡献,就应该将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

  电视媒体和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的形式是多样的。形式一是利用电视媒体大众传播的优势,将农业专家请到演播室,直接将他们的科技成果传达给农民电视观众。比如,福建省畜牧专家研究出的蛋鸭旱养配合间歇喷淋技术,对于防止禽流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进行这项技术,这项技术的好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问题都可以通过到演播室的一个专访,向农民朋友们解释得清楚明白。二也可以采取演播室内的主持人和身处基地现场的专家连线的方式,农业专家可以就地讲解相关农业知识和科技成果。比如,用牛粪养殖蚯蚓,再把蚯蚓用来做动物饲料也是福建一名农业专家多年研究的课题。蚯蚓的高经济价值一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我们请到这位专家到一名蚯蚓养殖户家里,现场告诉他,可以用猪粪、牛粪来养殖蚯蚓,并且现场算了一笔帐,让这位农民马上决定不再晒干家里的牛粪用来卖钱,而转为用来养殖蚯蚓。三,还可以通过电视台这个大众传播的平台,利用,农民朋友只要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打给电视台,留下疑问,电视媒体负责第一时间联系专家作答。

  将电视媒体和科技推广相结合,优势在于:

  (1)针对性强,是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互动性好,观众可以和农业专家直接对话,有问题可以直接解决;

  (3)效率高,对于专家来说,解决了一个农户的问题,由于电视的传播功能,可能被其他有同样问题的农民看到,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

  (4)对于科技的推广起到宣传的效果,对于专家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也有好处。

科技论文7

  现代农业物流是由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采购、生产、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分销与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环节组成,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保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它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物流手段的现代化,需要以农业信息技术、储运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包装技术以及标准化、计量与质量技术管理为支撑。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等方面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有以下特点:(1)易腐烂,不易储存。农产品一般寿命期短,保鲜困难,容易腐烂,在流通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据统计,现阶段我国新鲜水果的腐烂损耗率达到30%,蔬菜40-50%,每年直接浪费和经济损失率为25%-30%。(2)农产品流通半径难扩大。由于农业生产的区域性与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因而需要不同区域间进行贸易。然而,农产品的鲜活易腐性决定损耗比例会随时间加长和运输距离加大而迅速上升,造成流通成本迅速上升,从而限制了流通半径。(3)品质差异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即使按统一标准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4)农产品流通风险大。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散性,使得每个经营者都难于取得垄断地位,市场信息更加分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产品鲜活性使得农产品在区域间和季节间进行调节更加困难。这些特点增加了农产品物流管理的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方面的难度,既要保证在物流过程中不变质、不污染,又要在包装、运输、储藏及装卸等环节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在整个农业物流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链条上,科技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供应环节,为保证农业生产不间断进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供给和补充农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需要进行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在生产环节,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种养(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等)、管理(包括除草、用药、施肥、浇水、整枝等,或动物的喂养、微生物培养等)到收获(包括农产品采收、脱粒、晾晒、整理、包装、堆放或动物捕捉等)的整个过程,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在销售环节,进行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保鲜、包装、运输、储存、配送等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科技对现代农业物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的发展能够缩短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业物流流体对象的竞争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装备、管理和交易方式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物流的效率;交通运输、仓储及信息等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科技,科技含量高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农业物流运作的水平;先进、适用的运输、储存、保鲜、包装和加工等技术能够实现农产品有效保值、增值的目标。反过来,农业物流产业也有利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利用与推广,通过对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孵化,提升农产品的保鲜和包装技术,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最大化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一项新的`科研成果或新技术由农业研究机构完成后,进行熟化和中试,然后以农业物流为载体,传送给种植户应用,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指导,通过农业生产物流转化成经济效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再由企业(合作社)、协会和农户把市场需求和对技术创新改革的需要反馈给农业科研机构,构成了激活开发新产品和技术创新机制,保证了农业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农业物流科技供给的问题与原因

  在我国现代农业物流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非常重视科技的支撑作用。然而,现代农业物流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仍很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关农业物流的科技开发及应用水平还相对落后,科技对农业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也还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现代农业物流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科技事业进入快速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近年来,科研投入大幅度增加。20xx年,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总支出为4616亿元人民币,比20xx年增长244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4%。但是,从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来看,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比例仅为02%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15%,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237%,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5%,这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进步。更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在生产领域,80%以上的科技经费和研究力量投入在农业生产中,对产后流通领域的科研工作重视不够,使得我国农产品流通加工业的发展动力不足,物流加工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

  22相关领域技术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物流的标准化分类技术、运输技术、仓储包装技术比较落后;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开发和应用缓慢,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农业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没有统一标准。多数农产品分类、分级、分等全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大多采用塑料袋、竹筐、纸箱等对农产品进行包装,这样给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造成一定困难。

  (2)缺乏农业运输专用技术设备,技术装备落后。农业运输需要大量专门针对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特性的专业运输工具,而我国农业专用运输工具却极为缺乏。农产品多为鲜活易腐货物,货运量较大,对运输设备的要求高,需要大量的专用运输工具。目前,专用运输工具极为缺乏,致使部分易腐货物积压在产地,造成20%的货物交付前腐烂变质,高的达50%,仅此一项每年就造成6亿多元损失。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较好的运输方式,适宜于农产品运输,但我国缺乏相应的配套设备,无法大规模运用。

  (3)农产品加工处理水平低、附加值不高。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加工设备简陋,加工工艺落后,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加工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我国农产品销售以初级产品为主,各种加工产品比重较小,我国加工前后增值比为1:18,而美国为1:38。我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为1:031,而美国为1:27,日本为1:122。

  (4)农产品保鲜技术落后。新鲜程度直接决定农产品的品质,因此保持新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000万吨果蔬腐烂,损失总值近800亿元,损失率为25%-30%。而在发达国家,蔬菜物流始终处于采后需要的低温条件,形成一条“冷链”,即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自选商场冷柜———消费者冰箱。荷兰农产品和食品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采用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蔬菜在加工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1]。

  (5)信息化应用程度低。从全国看,农业物流缺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农业物流中普遍应用,企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信息化差距大,电子商务发展不足。而农村由于居住面广,农户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农民的需求无法传递,信息接受基本还处于“农民靠贩子,贩子靠大户,大户靠打听”的被动状态。尽管农业部在全国很多县派驻了农村观察人员,但因为信息收集工具落后、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欠缺等原因,很难保证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交互性。

  23现代农业物流科技人文环境较差

  一是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缺乏。首先,现代农业物流的许多服务需要有专业的物流服务技术人员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来完成,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农村较为落后,城市的物流专业人才不愿意去农村,而农村的物流专业人才还未成长起来,所以这方面的人才缺乏。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物流人才总量缺口达600万之巨;其次,我国高校开设的物流专业大多侧重于工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农业物流人才匮乏。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搞农业产品物流更是如此,例如花卉物流,速冻鱼、肉和其它初加工,深加工食品物流等。相比之下,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是必须具备经过考核,持有相关行业的就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以保证荷兰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标准贯彻始终。再次,农业物流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很少。大多数农业物流企业认为,农业物流是一项简单易操作流程,不需要专业物流人才,也不需要对员工进行专业物流培训。从长远看,这是制约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最大因素。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农业物流科技的发展。从受教育程度看,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地区间农民素质差距较大,东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低。与发达国家比较,农民文化程度差距更大,法国农民中大学以上、高中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7%、60%,日本为59%、748%。与其它职业相比,从事农林牧渔劳动者利用因特网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仅为015%。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初级、中等职业培训的分数分别占20%、34%、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欧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大多在70%以上。

  3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现代农业物流科技支撑体系是以实现现代农业物流为目标的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机构运作和科研成果转化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应以资金投入为保障,把技术创新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中心位置,不断优化改善科技发展环境。

  31多渠道加大物流科技资金投入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我国应向美国、荷兰等国学习、加强科技投入,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在继续增加各级政府科技财政拨款的同时,要不断增加流通领域科技投入的比重,扶持相关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物流企业开展农业物流技术方面的研究,利用国家及地方各项自然科学基金,对农业物流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予以一定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

  32增强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要努力发挥技术投资主体的作用,奠定现代农业物流良性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农业物流企业技术创新主动性、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企业要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内涵,积极提高自身创新意识。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调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强调了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次,完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要在企业内建立以管理层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决策体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核心的保证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层为核心的实施体系。同时,建立技术开发管理中心,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第三,增加用于技术创新的经费。农业物流企业每年应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经费额度,以适应不断上升的技术创新支出需求,特别要加大对实用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第四,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用。要立足于使用好现有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用。第五,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农业物流企业要采取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渠道,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尽快形成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统一调配和利用的格局,提升企业新技术应用、开发和市场响应力。此外,企业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和措施,使各项科研活动和成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资金有限、科技人员少,在技术创新上,应根据客户需求,可以与客户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创新,以避免盲目性与不必要的投资。

  33突出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我国农业物流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要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农业物流技术、物流系统的研究力度,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中国实际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资、农产品搬运装卸、运输、仓储、库存管理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特别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在生产上应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产品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上,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形成一批农产品的强势品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要加强冷藏货运车辆的生产和开发,淘汰不符合运输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加强对一些特种运输需要的设备研制开发,满足农产品物流多样化需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冷链物流技术,开发适应不同农产品生理物点的宽温度带冷藏运输技术,开发和应用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的物流配送技术,提高鲜活产品配送和分销能力,降低鲜活产品的配送成本。研究开发系列品种齐全的冷藏车,不断完善冷藏物流设备,开辟绿色通道,逐步建立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物流体系。

  (3)要提高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包装对农产品既具有保护功能,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保护农产品保用价值,提高零售工作效率,也有美化功能,吸引顾客关注,而未经加工的农产品,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上都不适应多环节、长距离的流通链条。因此要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在农产品销售半径。

  (4)着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农村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农业内部、城乡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广泛运用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以满足农业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2]。在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农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对农业物流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做好农资、农产品信息搜集、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与推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此外,还要加大连锁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货运信息平台、与农业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等软件开发力度。

  34改善人文环境

  为使农业物流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一方面要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农业物流方面的学历教育,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专业学历教育体系,鼓励高等院校设置农业物流或方向,引导其增设和改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农业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其从业素质与潜力。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工商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技术专业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农业和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教育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逐步在广大农民中,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束语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为其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当然,要实现农业物流的现代化,还离不开由市场、交通、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和配送等基础设施设备的硬件构成的基础设施支撑。两者要协同配合,才能在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中发挥出最佳效果。

科技论文8

  1 摘要的概念和特点

  1.1 摘要的概念

  科技论文摘要是作者按文摘编写规则而编写的文摘,即作者文摘。摘要虽出自作者之手,

  但编写时必须按文摘编写规则中规定的以”第三人称”来编写,因此摘要和文摘人称上的差异己被消除,两者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其概念与文摘概念是一致的。根据GB6447—86,摘要可定义为: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摘要的本质是通过略去不重要的内容来压缩文献字数,而使文献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述。它是一种文献的代用品。

  1.2摘要的特点

  摘要的概念决定了摘要具有简洁性、准确性、清晰性、独立性和自含性等特点。

  1.2.1 简洁性 指摘要必须简明扼要,消除冗余信息,使其篇幅与原文相比大大缩减。

  1.2.2 准确性 指摘要必须避免错误和重要信息遗漏,做到准确无误。

  1.2.3 清晰性 指摘要在表达上要明确具体,合符逻辑、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易读易懂。

  1.2.4 独立性 指读者无需依赖原文就能准确把握摘要所表达的含义。摘要是一种独立的文献类型。

  1.2.5 自含性 指摘要内的名词术语、缩略语、符号、代号符合规范,具有自明性。摘要本身属于一篇完整的短文。

  2 摘要的内容和形式

  2.1 摘要的内容

  摘要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1.1 目的 表明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即阐明该项研究的目的或撰写该文的原因。

  2.1.2 方法 所用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或方法、装备、程序等,即阐明所采用的实验技术、试验方法或手段。

  2.1.3 结果 阐明试验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2.1.4 结论 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即阐明对结果的解释或结果的重要意义。

  2.1.5 其它内容 除上述4项内容外,有时还需要包含一些虽不属于研究的主要目的,但就其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信息,如医科论文中的诊断、治疗、药量等。

  由于摘要形式的不同,以上各项内容在摘要中的详略也有所侧重。

  2.2 摘要的形式

  摘要有报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报道—指示性文摘3种形式。根据需要和论文的类型,可采用不同的摘要形式。学术论文的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形式。

  2.2.1 报道性摘要 GB 6447—86对报道性文摘的`解释为: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这种报道性文摘形式的摘要旨在向读者提供原始论文中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使读者无需查阅原始文献就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此种摘要适于科学研究报告,单主题的论文。科技论文摘要多采用此种形式。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要求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形式。

  2.2.2 指示性文摘要 指示性文摘形式的摘要对文献内容进行某种提示或描述,它只简要介绍文章研究的问题或概括性地表述研究目的,旨在点题。而对方法、结果和结论不作报道,因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不能代替原始文献。此种摘要适合于综述、泛论文章。

  2.2.3 报道一指示性摘要 GB 6447—86对报道—指示性文摘的解释为:以报道性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可见报道—指示性文摘形式的摘要是前两种摘要的折衷形式,对于研究内容较多、涉扩面较广的文章,采用此种形式既可突出重点和典型,使重要信息得以充分体现,又可对一般情况进行提示,有利于读者阅读。

  3 摘要的写作

  3.1 根据文章特点选用适当的摘要形式

  单主题的论文、实验性研究适用报道性摘要,而松散或长篇的多主题论文、综述类论文适用指示性摘要。科技论文应尽可能采用报道性摘要。摘要形式选用不当往往是将报道性摘要写成了指示性摘要。其原因是对摘要的意义把握不当,一方面为了“简洁”而弄巧成拙,另一方面认为摘要随文,读者可以在随后的阅读中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使摘要丢失了有价值的信息,缺乏实质的内容,不1 不利于成果的推广和检索利用。

  3.2 不加评论和注释

  要客观如实地反映论文的内容,不加进原文以外的见解、评论和解释。

  3.3 简洁1

  3.3.1 摘要的简洁性要求编写摘要时必须省略掉那些众所周知的、本学科已成常识的技术、设备、过程、结论、前提、原理和结果等普及性知识,它包含的内容只能是新的技术、理论、假设、结果及结论。

  3.3.2 简洁的摘要应当省略掉原文中历史背景的描述、导言、过时信息、多余的话及研究过程的细节等内容,只摘录其主要结果和结论。

  3.3.3 摘要的简洁性还要求编写摘要时只能收录原文中处理过的典型数据、数据的样品和实例,而不是所有的原始数据。应考虑用词语来概括数据、图表所显示的研究结果,而不在摘要中列出关系式、图、表等。应将论据、逻辑推理、数学推导、证明等省略,对标准的设备(装置)、普通的方法、一般的试验过程用名称代替而不必详述。

  3.3.4 摘要中只摘出已经做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结果,试图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工作及下一步打算要做的工作,应排除在摘要之外。

  3.3.5 摘要的简洁性要求使用通用的、规范的缩写词和代号以节省篇幅,非标准的术语、缩写词和符号等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予以说明。

  3.3.6 摘要的简洁涉及到摘要的长短。GB6447--86规定摘要的详简度须根据论文的内容、类别、学科领域、信息量、篇幅、语种、获得的难易程度和实际需要确定,其中论文的内容是决定性因素。同时规定了不同形式摘要的字数。报道性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以400字左右为宜。指示性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要求报道性摘要在300字以内,指示性摘要在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对摘要的字数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作者编写摘要时不应受到具体字数的限制,而应根据文章的内容、类型等恰当地选用摘要形式,准确而扼要地表达文章内容。尽量做到简洁。

  3.3.7 摘要要求筒洁,但不能写得过分简单,忽略和遗漏有价值的信息,如本应写成报道性摘要却图简单、简短写成指示性摘要;简单地重复篇名或用与篇名类似的词句作为摘要;堆砌主要标题作为摘要等。

  3.4准确和清晰

  3.4.1 要使摘要准确无误,就必须消障错误。①专用名词术语、数据、缩写词、代号、符号的错误在摘要中经常发生。作者在编写摘要时应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摘要中的术语,应与论文中使用的一致。缩写词要标准化,符号、代号的使用一定要与论文详细核对。②遗漏使摘要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全部重要信息,作者应准确把握所写文章的重要信息点,对新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遗余力地加以记述,即使字数较多也在所不惜。③对于理论文章、综述类文章.应注章内容的准确报道或提示,不要将前言作为文章摘要。

  3.4.2 摘要的清晰性要求语言通顺,结构严谨,表达明确具体,文体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①摘要中使用的语言应符合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不出现语病,使语句通顺、简洁、合理,同时要求表意明白、清楚,不含糊笼统,做到明确具体。②摘要很简短,表达一种连贯的思想,一般不分段。③摘要内容的顺序可根据节省阅读时间的原则来安排。将结论放在摘要的开头,体现出越是重要的信息越迅速地传递出去的写作和编辑思想,亦可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自然顺序安排。

  3.4.3摘要的准确和清晰还要求正确使用简化字和标点符号。字和标点的错用常引起意义上的差异、结构层次上的混淆。

  3.5 采用第三人称写法

  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综述了……”等记述方法,而不用“我们”、“笔者”、“作者”等作句子的主语。

  3.6 不必在摘要的开头冠以“本文”字样

  “本文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讲不通,“本文报道了……”、“本文介绍了……”虽然语法和逻辑上没有不妥,但“本文”二字完全可以省略。

  3.7 体现摘要的独立性和自含性特点

  3.7.1 体现摘要的独立性应注意两点:①不要在摘要中引用参考文献序号、图表、公式序号。

  ②除非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否则不用引文。

  3.7.2 GB6447-86对如何体现摘要自含性亦作了规范:①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尚未规范化的词应与原文保持一致。新术语和尚无合适汉语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②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处必须加以说明。

科技论文9

  我们都知道蚂蚁搬家就是要下雨了,那么蚂蚁为什么能预知天气呢?下面,就让我来一一解开它们的秘密吧!

  有一次下雨前,一片片乌云盖住了蓝蓝的天空。这时我看见一群黑黑的小蚂蚁正在急急忙忙地搬着家。我健步如飞地跑回家拿了一把雨伞,又回到了原地,可它们已经不见了踪影。

  后来,我在网上去查阅一些资料,才明白了为什么蚂蚁能预知天气。

  天气变坏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反潮,蚂蚁的`家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动物能预知空气湿度,当它感觉空气湿度过大时 ,就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歇通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们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去居住。

  蚂蚁搬家的秘密可真有趣,只要你细心观察,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科技论文10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科技服务的路径是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等。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是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指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常德市为深入贯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改革要求,积极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创建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行连片推进,打造精品,提出了力争三年内全市建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建成1000个美丽乡村的总体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牵涉到社会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高等院校能够发挥、应该发挥极大的作用。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宗旨的高职院校而言,为本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尽心尽力更应责无旁贷。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常德市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其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实力、百余年积淀的农学专业服务“三农”的情结和水平,为全方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涵盖农学专业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来说,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设置、优化符合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实际的专业群。本文仅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归纳科技服务“三农”的情况,探讨科技服务的路径。

  一、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农民、农户、农业企业现场提供技术服务

  科技特派员团队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企业和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科技特派员团队由常德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务机构近百名专家组成,分为31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其中常德市科技局委托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了4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即养殖科技特派员团队、蔬菜科技特派员团队、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以及一支医疗特派员团队。我院深刻地认识到服务“三农”是责任和使命,而科技特派员团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途径;同时,科技特派员团队也是锻炼教师、提高办学水平、树立学院良好形象的机会。

  科技特派员团队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服务。农林科技特派员团队对澧县如东乡提出了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应用推广研究方案,有目的地将林业与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多种农林生产项目,并进行统一的综合经营管理模式。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如东乡已经初步建设成一个集花木种植、蔬菜栽培、水体综合开发、乡村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乡镇,是常德市首批“美丽乡村”的示范乡镇。旨在技术扶贫的医疗科技特派员团队,则针对对口支持的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派出了医术精湛的医疗人员,帮助卫生院的医生提高专业水平,为当地农民提供医疗服务。

  实践表明,科技特派员团队的工作使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企业得到了实惠,也增加了学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促进了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成长。

  二、参与“三下乡”活动,编写农业实用技术书籍

  由中央宣传部等十四部委联合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强调要通过送戏剧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文艺演出,通过举办科普大集、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送药品、送健康知识、巡回医疗和义诊咨询,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进一步把文化科技卫生资源送到农村、送给农民;配合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条件的改善;培养大批农村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能力。

  我院得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为配合此项活动而组织编写相关书籍的消息后,主动与该社联系,争取到了部分书稿的编写权。这份主动是因为认识到,这不仅是“服务三农”的责任,而且是锻炼教师编写能力的机会,也是增强学院与外界学术联系的渠道,还是提升教师价值的手段。为圆满完成编写任务,我院组织了以生物工程系教师为主体的编写团队,并选拔每本书的主编;由主编负责将编写提纲提交学院,组织讨论;讨论修订提纲后,主编召集有关教师在指定时间内编写成书。此次出版的农林书屋系列书籍有《宠物饲养与防疫技术》《蔬菜种植能手》《南方主要果树生产技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循环与有机农业技术》《花卉生产经营与管理》《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农家乐经营管理必读》《乡镇建设管理必读》等。

  三、共建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直接解答疑难问题

  由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推进的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是作为依靠科技引导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常德市科技局开展了“常德12396科技服务热线”工作。此项工作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采用目前最广泛、最便捷的'电话拨打方式,向常德市广大农民提供各种涉农信息服务。我院敏锐地注意到12396科技服务热线运行一段时间以来,效果不理想,如客服人员将专家的解答转述给农民时往往会出现失真,甚至出现与专家的本意大相径庭的情况。我院经过论证认为:如果与市科技局共建,并将办公地点落户到我院,可以基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借助热线,对于整合学院的相关力量、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12396科技服务热线目前在当地农民中影响不大的情况,我院加大了宣传力度,如:通过本地电视台、报纸、广播台宣传,积极与县级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协作,借助农民培训班传播服务信息等。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院成立12396科技服务工作办公室,组建了热线专家团队,制订了奖惩措施等。

  四、利用多学科资源优势,举办满足各种需要的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批懂金融、管理、经营、营销、信息技术等经营人才,需要成千上万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以及能工巧匠等技能型实用人才,需要有市场观念、能掌握市场规律和信息、会经营管理、能够将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农村农业中间人、经纪人和组织者。首先,这些人才不能完全靠学历教育培养;其次,有些人才也没有必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形成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是不少农村人才成长的更为现实的选择;再次,无论是否受过专业教育,所有人才都有知识更新的问题;最后,暂时还没有成长为人才的人数更多的农民,更有必要接受作为新型农民的基本培训。因此,举办农民培训班是高职院校长期的任务。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理性选择。尤其在农林类专业学历教育不尽人意的情况下,举办有益于社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农民和农村从业人员培训班,能够强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院进行农民培训,不仅有资源的优势,而且有政府的推动,如常德市政府已将“常德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落户到我院。为加强包括农民培训在内的培训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培训处”。为整合常德市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在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以我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近几年来,我院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服务“三农”的培训班就举办了数百期,受训人数数万人次。授课教师除培训农业技术的农业类专业教师和培训医学技术的医卫类专业教师外,还涉及财务、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学科的教师。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培训有:扶贫点村干部培训、蔬菜种植能手培训、养殖种植能手培训、柑橘栽培技术培训、防疫员技术培训、农村经营人员培训以及农村卫技人员培训等。

  五、针对常德实际,开展服务“三农”应用技术研究

  地方性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可分为两部分,即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和着眼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技术研究。就应用技术研究而言,存在科研成果水平低,真正具有高职特色、面向生产实际、有实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很少,能转让、被采用的技术成果更是微乎其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前者如研究的总体水平不高、物质技术基础薄弱、选题不当等,后者如评估导向的制约,即国家对区域高校(含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结合,区域高校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纳入或较少纳入国家对区域高校的评估体系。再如职称晋升的学术化倾向,即职称晋升时研究成果重论文、著作等文本化的成果形式,轻成果推广和转化等应用于实际的成果形式。

  据实际经验,针对地方实际情况的服务“三农”方面的应用技术科研选题,相对容易引起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近三年来,我院在湖南省科技厅立项的课题共5项,其中涉农课题4项,占80%;在湖南省教育厅立项的应用技术课题共7项,其中服务“三农”课题2项,占28.6%,在常德市科技局立项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共14项,其中涉农项目7项,占50%。服务“三农”方面的研究,一是农业应用科技的研究;二是研究的范畴本身不属于农业,但是围绕“三农”、服务“三农”的应用技术研究。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几乎每个系部和专业都可以从服务“三农”、建设美丽农村的视角选取适合的研究课题。

科技论文11

  科技对食品安全的副作用及其化解

  〔摘要〕 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科技自身的局限性,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科技成果的滥用。科技发展使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无法感知”、“不可计算性”和全球性。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需要通过法律遏制危害食品安全技术的开发和滥用,通过检测手段防范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减少有副作用科技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科技,食品安全,新特征,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xx)05-0075-03

  我国近年来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从可致癌的孔雀石绿水产品、苏丹红“红心蛋”、硝基呋喃多宝鱼到三聚氰胺奶粉、毒豇豆、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皮革胶囊等,严重损害了政府权威、危害了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显露出科技的身影。现代化的食品工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根基的,大量的食品科技甚至其他领域的科技被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领域,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风险。

  一、科技何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为什么科技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呢?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科学与技术是允诺和威胁的化合物,它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如食物、取暖和运输——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共同的、全球生存的这个基础构成威胁。” 〔1 〕 (P412)因此,他强调科技要为由它们自身所创造的风险负责。具体原因包括:

  (一)科技自身的局限性造成新型食品安全风险。其一,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科学却把客观世界分成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去研究,造成对自然规律的不全面甚至错误认识。随后,我们又运用这样的科学知识去改造自然,必然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如,肥料化学只研究如何使农作物增产而不关注长期使用化肥对农产品的副作用,农药科学只研究什么样的农药能除掉病虫害,而不考虑高毒农药会造成食物安全风险。其二,科研成果大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的,许多科学技术在未经长期实践检验就被尽可能快的运用到生产领域。乌尔里希·贝克就指出:“由于在得到充分探索之前就被实际运用,科学自己废除了实验室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伴随而来的是,研究自由度状况已经被改变。研究自由意味着运用的自由。” 〔2 〕 (P80 )这样,当人们把具有副作用的科技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时,就会造成前所未有的风险。而且,随着食品科技及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食品及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副作用共同叠加后,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灾难性食品安全事件。

  (二)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是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已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 〔3 〕 (P195 )近年来,现代科技发展造成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预料到的风险,也是无法用以往经验消除的风险,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等。科技成果的使用后果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逐渐显露出来,除非造成实际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产生严重影响,否则,人们并不明确地知道正在应用的一些技术会产生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范围有多大、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当人们发现某种科技应用后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后,防范风险就已经很难了。1939年,瑞士的保罗·穆勒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虫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用DDT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并广泛用于灭蚊以控制全球疟疾的传播,穆勒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几十年后,人们发现DDT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高度富集,对人类的肝脏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现在,尽管许多国家禁止使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但是,我们的食物中仍然能够检测出DDT的残留,它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全人类。

  (三)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在食品产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为了降低成本,很多根本与食品无关的技术也被用到食品生产过程中,以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近年来,我国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与科技的滥用有直接的关系。如:用控孕催乳激素给奶牛催奶,可以使奶牛的产奶量增加10倍,但是激素会造成性早熟、抑制骨骼和精子发育,而且雌激素类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癌效应;用可致鼻咽癌、鼻腔癌、鼻窦癌、白血病的甲醛浸泡毛肚、百叶、鱿鱼、蹄筋、海参、鱿鱼、海蜇和虾仁等水产品,以延长保质期、改善外观、增加口感;使用致癌物质苏丹红让鸡蛋、鸭蛋成为“红心蛋”;用“避孕药”让黄鳝增肥,用“膨大剂”使西瓜、猕猴桃迅速增大;最臭名昭著的是三鹿集团等牛奶企业,把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皮革、纺织等行业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加入奶粉,以增加牛奶蛋蛋白质含量,造成震惊全国和世界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食品安全的风险,使得原本无害的面粉、蔬菜、奶粉、水产品、肉类等食品都变成了危险的东西,转变为不可预测的危险源泉。

  二、科技发展使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新特征

  风险社会中科技发展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同于传统社会外在的、自然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同于工业社会可由统计学加以描述和计算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无法感知”、“不可计算性”和全球性等特征。

  (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食品安全具有“无法感知”的风险。一是科技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更加隐蔽。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农产品种植环节,各种农药的超标使用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数值过度超标;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环节,各类兽药和激素类药物的违规违法使用造成肉食及水产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加工环节,添加增色、增味、防腐、保鲜甚至有毒有害的禁用添加剂;在存储和运输环节,因包装、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造成重金属污染,过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食物让人极易产生畸形、癌变及基因突变的严重后果。这些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科技手段,导致食品风险的非传统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我国现有农药6000多种,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对DDT、氰化物等136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作出限定,以防范农药超标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感知某种食物是否有农药残留超标、有几种农药超标。这种“无法感知”的'特点,使得大众难以主动、自觉地防范食品安全的风险。二是科技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要依靠科技才能检测。科技的不断进步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又只能依靠一大批设备仪器,才能检测出人类的感知器官根本无法感知到的风险因素。贝克就举例道:“我可以买蘑菇吗?出自这个或那个地区的色拉凉拌菜有毒吗?食物会因此变成危及生命的毒药吗?那时,在这样一些极其一般的问题上,人们时时刻刻就跟瞎子似的一无所知,并且完全依赖于专家们种种相互矛盾的陈述。” 〔1 〕 (P10 )有些有毒有害物质,需要很高的科技手段才能检测出。如二恶英这种毒性最强、非常稳定又难以分解的一级致癌物,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能够检测。 (二)当代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具有“不可计算性”的风险。这些年来,国内外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摧毁了以科学和法律制度建立起来的风险计算的逻辑基础。“伴随技术选择能力增长的,是它们的后果的不可计算性”。〔2 〕 (P20 )换一种方式说,在风险社会中,科技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食品安全后果,成为人类头顶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20xx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造成难以统计和计算的风险。首先,导致全国29.6万名婴儿的泌尿系统出现异常,住院治疗52898人,重症患儿154人,死亡11人。数十万家庭和孩子承受的巨大痛苦甚至终身疾病,这些损失应该如何计算?其次,导致三鹿集团破产,众多乳品企业因查出三聚氰胺而亏损巨大,给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打击,又该如何计算?第三,导致国民对“洋奶粉”的需求急剧膨胀,“洋奶粉”不断提价,又让国民付出多少本不必付出的成本?第四,从深层次看,消费者失去对国货、对名牌的信任,失去对市场生产、准入、流通、监管和退出等诸多管理环节的有效性和公信度的信任,失去对媒体在内的社会监督的信任,该如何计算?第五,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形象和信誉,很多国家不再进口中国奶粉,也影响到其他食品的出口,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个代价又怎么计算?所有这些风险,我们根本难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三)当代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程度的提升、科技情报和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使得现代食品科技造成的风险都不再限于某一时间段或某一特定的区域,而是经常形成一种没有时间限制的带有全球性损害的灾难。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在这个疆域消失的科技全球化时代,风险也就必然全球化了。因此,科技全球性的世界已然形成全球风险世界。” 〔2 〕 (P523 )科技风险的全球性特征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也不可能只在某一特定的区域爆发, 它往往给很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科技造成的全球食品安全风险,又进一步加剧了新的国际不平等。发达国家借助其完善的监管体系及先进的科技防范手段,可以较快地把某种食品安全风险化解。但是,这种食品安全的风险被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的科技专家引入之后,食品安全的风险就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不发展国家, 而且,这些国家承受的食品安全风险远高于发达国家。

  三、化解食品安全风险的思路

  为了防范现代技术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有人认为只要政府部门掌握更好的技术、更多的知识,就可以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笔者并不否认加强监管、提高食品检测科技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合理选择。但是,我们用食品检测科技之“盾”来抵御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之“矛”时,经常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状况。而且,这种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技术食品安全风险的做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更大的“风险规避怪圈”——用来规避技术风险的技术自身引发了更大的风险,将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世界。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所言:“用技术手段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危险和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风险交替与控制机制可能会牵扯出新的进一步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混乱无序,可能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 〔7 〕 (P298-320 )因此,笔者认为,要防范和化解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迫切要求政府充分认识现代科技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一定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促使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减少副作用科技的应用,完善法律以防范危害食品安全的科技研发和开发,严格执法以惩处滥用科技危害食品安全的人员和企业,最终鼓励和引导食品技术往生态化、安全化转向,从源头来化解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通过法律遏制危害食品安全技术的开发和滥用。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为了避免严重而不可逆转的破坏, 人们不得不面对的, 不只是科技的外部影响, 而是也包括限制科技发展的逻辑。” 〔3 〕 (P149 )法律不仅是传统社会的风险管理方法,也是风险社会重要的风险管理办法。对于那些滥用科技危害食品安全的始作俑者及受益者,应该依法惩处。我国的《科技进步法》第29条明确规定,“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严令禁止从事制造各种风险的科技开发研究。同时,第73条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成为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以科技危害食品安全肇事者的利器,一方面威慑不法商家,使其不敢滥用非食品领域的科技进行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另一方面也为食品安全的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权益提供了保障。只要严格执法,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科技滥用,就可以大大降低危害公民生命和健康食品安全事故,从源头杜绝科技滥用的潜在危害。

  (二)通过检测手段防范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合理选择。一是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尽快改变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数量严重不足且比国际标准低很多的现状。二是统一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改变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状况。三是提高检测技术和设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边缘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便携化。虽然我国的大部分检测部门在食品分析上采用了GC、HPLC、AAS 等设备,但国际公认的GC-MS、HPLC-MS 还远未普及,且超痕量分析等高技术检测手段也十分缺乏。应该尽快提高食品检测技术和设备,有效防范不法企业利用科技造成食品安全的风险。

  (三)通过政策引导减少有副作用科技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积极鼓励和推广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业,减少科技应用,是防范科技造成食品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业从食品源头和加工过程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有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带有巨大副作用的科技。有机农业不使用农药、化肥、化学合成激素、化学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目前,在国际上, 有机农业生产早已有了一整套较完备和科学的增加土壤肥力及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 并积累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种“天人合一”的食品生产模式,最大程度低降低了有毒有害物质的添加,必然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有机食品的原料来自有机农业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不采用辐射处理、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色素、防腐剂、维生素、添加剂,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的先进生产方式。为了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科研院所参与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扶持一些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有影响、有品牌的农产品初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发展、提高终端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2〕〔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xx.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 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xx.

  〔4〕 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科技论文12

  一、编辑的定义科技

  做好论文审核工作,就必须明确编辑的定义,现代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就是编辑工作,这一职业具体是指对作品进行审核、编写,对相关专业的内容进行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然后进行发表。作品的发表与否决定权掌握在编辑手中,因此编辑在进行审核过程中的严格程度,就决定了作品的质量。一名好的编辑不仅需要有强大的专业能力,能够应对各种作品的审核和修改,还应当具备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认真履行工作的要求,对作品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这是每个编辑都应当做到的,编辑这门职业就是需要编辑认清自己职业的定义,做好该做的。

  二、编辑审核流程及要点

  1.通篇浏览

  首先编辑在看到论文时,第一件事情就是浏览全篇,这样可以了解论文的大概,寻找论文有没有存在大的问题,一般都是看论文的题目,论文的开头,论文每段的开头及每段的结尾和整个论文的结尾。找到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在这些重要的部分多加重视,其他地方可以适当加快浏览速度。

  2.初步审核

  对作品进行初步的审核,目的是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可以在一些结构等地方进行修改,如人们熟知的背景就不必要交代,举出的事例不要太多,太重复,有的地方一个事例即可,另外注意事例不要过于冗长,简洁清晰最重要。最后就是去掉一些与论文无关的地方,去掉没用的论点,以上就是编辑在初审时需要做到的。

  3.细致的审核

  初审完成并通过后,就要在进行一次更加细致的审核,需要寻找论文中的错别字并加以纠正,错别字往往不容易分辨,需要编辑进行细致认真地排查,这项工作可以提高整个论文的质量,千万不要忽略错别字的严重性。然后是生僻字,生僻字往往生涩难懂,影响了论文整体的通达性,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代替,让读者更加容易明白论文讲述的问题。然后是一些固定词组和简写的语句,有的词组和语句是不能够改变的,否则就偏离了原来的意思,让读者昏头转向。还要找到病句和错误的标点,这就需要考验编辑的文学基本功了,最后就是考察文章的逻辑性以及专业符合的准确程度。这些如果在编辑的审核下都达到标准,那么论文基本上就不会存在问题了。

  4.拟定标题

  拟定题目非常关键,就是给论文拟定一个符合内容有吸引人视线的标题,论文的包体非常重要,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注意。标题的形式有很多,没有固定的、专门的形式,但是一定要做到有新鲜感,这就需要编辑有一定的经验,在符合论文主题的基础上,引发人们兴趣,激发人们读下去的念头。

  5.最后一次检查

  这一点至关重要,不要忽视最后一遍检查的重要性,往往能够发现之前忽略的问题,这原理就和考试做完试卷检查一样,天才也有打盹的时候,因此这一遍检查就要特别仔细,不能大致的浏览,而是要带着有问题的眼光来检查,对上面的几个环节进行重新的审核,从而使得论文达到预期的标准。每一个环节编辑都应当带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

  三、论文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重点

  1.编辑态度不端正,忽略编辑技巧

  这一点在前面反复强调,就是编辑在审核过程中过于松散,容易应付表面,上面讲到的环节不认真执行,粗心的看一遍就勉强过关,忽视了很多问题等。同时还有的编辑不讲究编辑技巧,认为编辑没有技巧可言,这也导致了论文发表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造成不好的后果。

  2.重视最佳条件审核

  在一些科学水平较高的论文中,尤其重视最佳条件,不能对论文中实验结果和条件进行忽略,反而要仔细的研究,寻找到论文作者可能都忽略的最佳条件。因为这一类论文的作者,往往重视实验的总结,却忽视了文章的重点,造成论文的不完全,找不到实验目的,这就需要编辑在审核中寻找到这类论文的最佳实验结果,将之当作在这类沦为审核中的工作重点,从而提高整个论文的科学水准。

  3.注重道德素质的宣扬

  这里所说的道德素质,不仅仅是指的编辑本身的职业道德,更大的是指对于论文本身内容的道德素质的宣扬,无论是哪一方面的论文,都应当有足符合这一方面的道德素质的宣扬,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美德传播。因为这是文字本身能够给社会带来的有益的宣传,使得整个论文更加符合国家的标准,为人们和社会带来正能量,真正起到文字能够提高社会道德素质水平的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是国家和每个人自身都应该做到的,编辑在论文审核中也应该意识到这点的重要意义,注重论文内的道德素质宣扬。

  4.创新性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原有的编辑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所以就需要进行创新,在审核内容和对待问题的眼光上进行创新,寻找到体现时代的内容和标准。同时编辑还可以对论文的作者起到创新性启迪,让论文的作者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更容易抓到灵感,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文,每个编辑都应该将这样的创新作为未来工作的方向。

  四、小结

  编辑作为论文发表的决定者,编辑的审核决定着论文的好坏,编辑的审核工作应该要认清自己的定位,做到符合自身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工作原则,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够寻找到论文中的缺陷,对于无法发表的论文,做到坚决不进行发表。

科技论文13

  以前啊,人们生活使用的电器很少很少,仅仅是那些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如今,科技发达了,家家都至少有一台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电灯,录音机,有的家庭还有微波炉,手机,甚至是电脑。那些知名人物家里的电器和高科技更是数不胜数呀!在这么多的电器里,我想最受欢迎的就是电脑了。

  一说起电脑,大家都很熟悉,它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还是我们无聊时的救星,它还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如果你拥有了休闲时间,你可以坐在电脑前,玩自己喜欢的电子游戏,或者登陆QQ,去和各地的网友们畅所欲言。

  我想大家都不会忘记这样一场惊天动地的事情,1945年8月6日清晨广岛的'悲剧吧不到一眨眼广岛城变为一片废墟,满天都是飘满了烟雾。什么东西有这幺大的威力呢?那就是原子弹。起初,科学家们让美国研制原子弹是为了对付法西斯,可是结果呢?科学家们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使世界上多了一个可怕的战争魔鬼。这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啊!

  大家应该知道,科技个我们带来啦好处,同时也带来啦不可避免的灾难。

科技论文14

  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周末到了,妈妈让我把家里的皮鞋擦一下,我顺口答应了。走到鞋柜前,看着这些沾满尘土的皮鞋,我马不停蹄的擦起来。忽然,我脑子里闪过一道问题,为什么皮鞋会越擦越亮?

  实验: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比较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把一只鞋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另一只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这本书,上方说动画片诞生于1831年,法国人普拉托把画好的.图片按顺序放在一部有观察窗的机器的圆盘上,图片随着圆盘旋转,构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动画片原始的雏形,在这之后,又前后被人经过四次改造,分别是:1906年美国人史蒂沃德,1908年法国人科尔,1909年美国人麦克基,1915年美国人赫德,最后从1928年开始,沃尔特。迪斯尼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也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将动画片推上巅峰。

  我想爱画画的同学们,能够自我试着画几幅画,钉在一齐,很快的翻动纸,会产生一种和动画片一样的性质。

科技论文15

  摘 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但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本文指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专项资金;管理;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是财政预算内基建资金,是用于扶持在该行政区域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促进了一大批符合产业导向、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是一项新的探索性工作,在实践中,专项资金的申请、安排、拨付和使用等环节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环节存在的问题

  1、项目申报门槛较低。一是项目的科技成果要求比较低,5年内取得的科技成果鉴定、评审意见、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保护期内的专利权,都可以作为项目的科技成果。有的科技成果取得时间与申报时间间隔较长,比如发明专利权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为1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有的科技成果可能不再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但是也符合申报条件。二是申报项目没有要求实质性开始动工建设,只要是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并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就可以提出申请科技成果专项资金。三是一些已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的项目,本来不属于扶持范围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通过简单的包装,也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每年申报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都很多,有的项目当年安排不过来,只能延后到第二年安排。从调研的37个项目来看,扶持资金总额为9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扶持资金为24万元,每个项目得到的扶持资金较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扶持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

  2、项目申报材料不规范。一是项目申报材料要求比较简单。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只有申请表是原件,其它附件材料都可以是复印件,也没有规定受理申报部门要对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实。二是项目投资估算不合理。一些项目高估总投资,最明显的是高估项目的流动资金,有的工业项目流动资金占项目总投资一半以上。一般来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基本是基建类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要占比较大的比重才比较合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有的项目实际建设规模比申报材料的建设规模要小,实际总投资比计划总投资也缩小了。三是没有提供审计的会计报表。如果项目使用企业自有资金建设的,要提供企业上两个年度和最近一期的会计报表,但是没有明确规定会计报表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从申报的项目来看,一般项目没有提供审计过的会计报表。

  3、缺乏对从事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中介机构的管理。申请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由项目业主提出申请,填写资金申请表并附上有关附件。但在实际项目申报中,有的项目申报材料是由中介机构组织编写,项目申报成功,取得专项资金后,项目单位再支付给中介机构咨询费。从事申报工作的人员业务素质良莠不齐,并且没有统一明确的收费标准,一些中介机构存在乱收费现象。

  (二)项目评审环节存在的问题

  专家评审意见是项目是否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参与评审的专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独立、客观、公正对项目进行审查,但是,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任务都很重,有的专家半天时间要评审二十多个项目。有的项目所处技术领域的专家专家库里还比较少,只能由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评审。由于参评的项目多,涉及的行业范围广,专业性强,而参加评审的专家人数少,专家掌握的行业、专业有限,不可能对项目的技术创新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等项目情况都很熟悉,进而影响到项目评审意见的权威性。

  (三)在专项资金计划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缺少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从项目单位开始组织申报材料,中间还要经过转报、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才到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环节,项目实施情况可能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重点项目,未经过查看项目单位的现场情况,不了解项目实施进展的具体情况,不了解项目单位是否具备项目实施的能力。这样,下达专项资金计划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专项资金拨付环节存在的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拨付不及时,存在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目前大多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专项资金拨款流程为:省财政→市财政→县财政→项目单位,专项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多,有的县财政比较困难,存在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问题。通过对37个项目的调研发现,专项资金到达项目单位账户平均天数是166天,其中半年以上的项目有13个,最慢的达到了527天。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全额拨付到项目单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实施,降低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可能会导致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在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前要对项目进行检查,可能会产生有的项目已撤销或停止建设,还向该项目单位拨付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问题。

  (五)专项资金的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项目情况看,多数项目的专项资金用在项目建设方面,或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贷款贴息。部分项目的支出不符合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用于支付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等。多数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做到专账管理。

  (六)项目验收环节存在的问题

  项目验收是检查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内容,是否交付符合预期的工作成果。通过调研发现,项目验收工作不够重视,有的项目已建成投产多年,但是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组织验收,或因有关部门工作繁忙,未能及时组织验收,影响了项目正常的结题,也影响了项目的后续跟踪管理。在建成投产的35个项目中,经过验收的项目只有13个,验收率只有37%。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遵循诚实申请、公正受理、科学管理、择优扶持、公平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项目申报环节的管理

  1、提高申报门槛。技术成果应当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预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项目采用的关键技术先进成熟,能显著提升本省产业技术水平。一些技术含量一般的项目不列入扶持范围,鼓励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尽早进行产业化,缩短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的有效期,对于较长时间前取得的科技成果可能不具有经济价值,不能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要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减少对一般项目的扶持,改变目前专项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真正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2、规范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申报工作中介的管理工作。培训一批从业人员,认定一批专业中介机构,明确规定项目申报工作由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负责,并与物价部门商定收费标准。在项目申报材料中应提供项目申报机构的营业执照、资格证书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证书。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由中介机构,管理部门可不定期对申报项目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假情况,要对从事该项目申报工作的中介机构进行处罚,取消该机构和有关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在项目申报源头上保证申报项目的真实性。

  (二)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审制度

  1、扩充完善专家库。吸收更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项目评审,也可以吸收省外知名专家进入专家库。参与评审的专家要对所审查项目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所涉及经济领域、市场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具有权威性。专家库要能够实现对入库评审专家的动态管理、随机抽取、自动语音通知、自动回避、抽取过程严格保密和严格时间控制等功能。

  2、改进评审方式。专家评审可以采用集中评审与实地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项目可以在集中评审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外地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可以采用网上评审、函审等评审方式。对于重大项目,可委托工程咨询机构进行评估。

  (三)完善专项资金计划审批管理

  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重点项目,要了解查看拟扶持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技术开发能力、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实施配套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等。把调研拟扶持项目工作做为项目专项资金审批安排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扶持工作的主动性,使专项资金真正能够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完善专项资金拨付管理

  通过调研发现,相当数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到位时间滞后,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要研究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使专项资金安全、快速运行。加强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减少资金流通环节,规定每个环节专项资金拨付时限,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如何直接补助到项目单位,避免专项资金被截留、挤占和挪用情况的发生。在专项资金拨付给项目单位前,应当加强对项目检查,对因故撤消或中止的项目,应当取消项目年度投资计划,收回支出预算并停止拨付专项资金。

  (五)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项目单位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管理。项目单位专项资金的支出要符合下达的计划通知要求。专项资金支出范围有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投资补助要用于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主要内容相关的支出,不得用于购置小汽车、招待费等消费性质的支出;贷款贴息要用于支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向商业银行的贷款所负担的利息支出。对于专项资金已拨付到项目单位,而项目因故撤销或中止,项目业主应当进行项目清算并报财政部门核定,已按规定用途使用的专项资金作核销处理,未使用的专项资金应当缴回财政部门。

  (六)加强项目验收管理

  严格规定项目投产后多长时间内要组织验收,对于没有及时提出验收申请的项目,负责项目验收部门可根据申报项目时计划投产的时间通知项目单位进行项目验收。对于确实需要延长建设工期的,由项目单位要提出申请,推迟项目验收时间。对于没有及时提出验收申请的项目要引起关注,应当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发现撤销或中止的项目,应当进行项目专项资金的清算核定。

【科技论文】相关文章:

[经典]科技的论文07-08

科技论文05-19

科技的论文07-07

科技小论文08-04

机电科技论文01-31

科技小论文03-30

科技论文[实用]06-03

【优秀】科技论文06-02

[实用]科技论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