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集合[15篇]
中国的酒文化1
近一个多月来,频频醉酒,皆因工作、事业、情感交杂一起,每有思绪、感慨无从倾诉表达,说是借酒浇愁也好,说是自我贪杯也照。记得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曾经称呼我为酒鬼,亦有几位朋友几疑我已有酒瘾。今夜月圆,独坐静思,遂从我喝酒、醉酒的境界中谈一点对中国酒文化的看法。我想,若不能在酒文化方面整点文字出来,这酒岂不白喝了吗?--题记
毋庸置疑,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我看中国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我亦醉酒,却没有庄子的境界,也缺乏李白的诗情,怀素的酒醉泼墨倒是有过,只不过是涂鸦罢了。嘿嘿……聊以记之,算是对自己长醉的一种解嘲,也算是对醉后清醒时的一种慰藉。
中国的酒文化2
茶和酒,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考。茶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通过品味和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从茶酒文化的起源、饮用方法、礼仪以及其深远影响等方面,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茶酒文化的起源方面,它们都源自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茶的起源传说中,神农嚼百草时,不小心将一片茶叶吞下,发现苦味中带有甘甜,于是茶叶被发现。而酒的起源传说中,由于神农尝了多种草药的酸涩味道,有一天他发现梅子发酵,变成了酒,从而开启了酿酒的历史。可以说,这些神话传说为茶酒文化的起源奠定了基础,也是茶和酒贯穿中华文明的印证。
其次,茶酒在饮用方法上有着共同之处,都需要用特殊的容器和器具。喝茶需要用盖碗、茶具、茶叶等,而饮酒则需要用到酒杯、酒壶等。在饮茶时,先将热水置于盖碗中,加入茶叶,盖上盖子慢慢闻香、品味,然后再品茶,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动作慢慢品饮,使其发挥出最佳的味道。饮酒也需要颇多讲究,不仅要看杯中的色泽、香气,还可以通过砂锅烧酒、聚酒等方式增加仪式感。这些饮用方法体现了中国人对待茶酒的重视和尊重,也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独特性。
茶酒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有着重要的礼仪意义。在古代,人们常用茶酒来表达情感、结交朋友以及进行重要的社交活动。品茶时,在邀请的茶会中,主人会邀请客人品尝不同的茶叶,每一种茶都有着不同的气质和品味,从而展示主人的品味和情怀。而饮酒也是一种社交的方式,通过饮酒和分享美酒,人们可以更加贴近彼此,倾诉心事,展示自己的豪爽和真诚。这种礼仪性的茶酒文化,使得中国人形成了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独特方式。
最后,茶酒文化无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茶作为中国国饮,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茶不仅仅是饮品,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文化内涵的承载者。许多文人墨客都钟爱品茶,把它作为陶冶情操、思考人生的方式。而酒在中国社会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既是人情社交的纽带,也是贵族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成分。茶酒文化不仅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中国茶酒文化通过茶酒的起源、饮用方法、礼仪和其深远影响等方面,展示了其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茶酒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中国古代起承转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它们不仅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中国的酒文化3
酒海苍茫,谁主沉浮。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无不飘逸着酒的芬芳,把酒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使人陶醉其中。
酒文化源远流长,从黄酒到白酒的演变,从活血化瘀到杯酒释兵权的转变,直到今天成为名贵的奢侈品。月转星移,酒还是原来的酒,味道没变,却配上交易的色彩 。令人深思,今天,人们喝的是酒还是千年的文化,为何如此醉人?
酒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也是改头换面,披花戴星,逐渐成为交易圈里的主食。谈生意,无酒不成席,没那个味不行,对国人来说酒是渗到骨子里去了,饭桌上说的色香味的'味就是酒。外国人谈生意不是咖啡厅就是电影院,寻找舒适、浪漫的情调,国人谈生意非得上桌子喝酒,带着文化,一边说着,一边品着,才觉得够味道,能显出美酒英雄,胆气相依。
琼浆玉液的美称只有酒配得上。酒让英雄有了豪气,赌徒有了勇气,歌妓有了妩媚,书法家、诗人有了灵感与洒脱,酒,让整个历史变的雄浑而赋有魅力。
酒,是漫步云端的感觉,是千年文化的传承,切不可烂醉了沟渠。
中国的酒文化4
【摘 要】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我院于08年在业内率先开设了茶酒文化课程,但是作为全新的课程还需要发展与完善。通过改进完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茶酒文化的认识,领会和弘扬茶酒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关键词】人文素质 茶酒文化 乘务专业 教学改革
一、乘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更表现出年轻人的朝气、自信、激情,她们强调自主、思维独立,不愿意接受被别人强加的观点和想法,具有较强竞争意识。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在基础知识、人文意识及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显示出了一些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乘务专业的学生均来自于全国各地高中应届考生,招生过程与普通高考不同,更注重学生的面试程序,考核学生的身形、相貌、气质等外在因素,在部分省份按艺术类考生招生,我校乘务专业录取分数线比其他高职专业录取分数线低近200分,因此学生在知识面、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2.人文意识缺失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需要唤醒人的内心为前提的长期教育。乘务专业学生学习生活节奏快,就业压力大。在校期间,她们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更容易追求个体成功,存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表达与情感沟通、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等方面与普通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差距。
3.心理素质滑坡在校的乘务专业学生都属于“90后”,多数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团队意识淡漠,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产生消极自卑情绪。
二、《茶酒文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满足航空公司推出的机上茶艺表演,以及机场贵宾区的茶艺服务需求,20xx年我校空中乘务专业率先开设了《茶酒文化》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茶和酒的知识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世界文化,在以后的客舱服务中能够根据不同国籍的旅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从实践来看,开设本门课程及其效果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及其他用人单位的认可。
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生源质量下滑,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课程教学中的不足逐渐突显。1.教学目标单一茶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茶酒文化》课程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素质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然而,在当前教学中,仅局限于对茶礼、茶德、茶道、茶艺的讲授,对酒文化发展的介绍,仅注重茶类之分,酒品之别,对于茶、酒的“味”外之音,以及茶酒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未能进行详尽的解读及思考,学生难以对其形成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2.特色教材欠缺目前,针对茶文化与酒文化的课程教材有近百种,但多数教材只重视茶酒的历史、礼仪及其哲学思想,针对实用性茶酒知识涉猎较少;或者仅重视茶酒知识实用性操作,而缺乏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编写一部符合行业特色,满足职业技能需要,且具有一定丰富文化思想内涵的教材势在必行。
3.实践环节不足当前课程设置中较为重视理论教学,弱化实践教学,这使得学生接触茶酒文化的实践活动较少,很难体会识茶、辨酒、泡茶、调酒的全过程。仅仅通过文字表述,难以领悟酒的喧嚣,茶的静雅,更无法加深对礼仪、历史、道德、思想内涵的`理解。
三、《茶酒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措施
1.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精心选取教学内容,引入诗词歌赋,茶酒典故,结合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中能摒弃浮躁、功利,培养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
2.优化教学内容,编制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从乘务专业了解茶酒文化基础知识出发,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知识水平,选材要新颖,实用性要强,形成有民航特色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现状,调查包括学生学习茶酒文化意愿、教学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满意度调查与学生对茶酒文化课程建议,分析包括学生知识结构、历史知识水平与语言理解能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水平为依据,重新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3.补充有生活气息的审美意趣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实践性茶酒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组织开展大量课外茶酒实践活动,如名家讲座、名品展览、茶艺展示、品茶品酒会、茶酒知识竞猜等,茶艺与品酒仪式的演绎过程,涵养着一缕优美的诗意,营造出一派庄严清雅的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着一种民族的澄净精神境界,培养出学生高雅、大方、自信的气质,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关剑平.中国高校茶文化专业建设状况浅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xx(6).
[2]蒋雁峰.中国酒文化课程渗透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D].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xx.
[3]李文川,杨坤.空中乘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xx(2).
[4]周艳芳.高校旅游专业背景下的茶艺学课程设置[J].文教资料,20xx(13).
[5]朱海燕, 萧力争, 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xx(23).
中国的酒文化5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理所当然位在其中,和人的关系极为紧密,几乎人人、家家都要受酒文化的影响。
说中国酒文化,免不了先说说酒的起源。中国酿酒工艺的起源一说是“仪狄始作酒醪”;另一说是《杜康作秫酒》。二位都是夏朝人,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经过曹操写“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在世人心目中杜康成了发明酒的祖先,至今流传“酒祖杜康”。众说纷纭,难成定论。
老祖宗研制发明酒本来是供人享受的。家人过大节,朋友聚会,或有庆典活动,共同举杯,开怀饮酒,是欢乐,是喜庆,是祈福,是吉祥。这正是酒文化的意义。中国民间流传“无酒不成宴》。“人生不可没友,宴会不可没酒”。
岁月更替,时代变迁,洒文化被引入岐途,诗经中就记载”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古人就有畅饮通宵不醉不休的记载。曹操写《短歌行》极力倡导“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诗句流传至今,妇孺皆知。河南省汝阳把杜康当酒的招牌,包装箱上就印着“酒祖杜康”。毫无疑问,曹操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让人多喝酒的鼓吹者,是让人喝酒解忧的榜样。
另一个中国酒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他写了一首颇有名气的《将进酒》,诗中写道“人生得意须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愿长醉不愿醒”,“唯有饮者留其名”,“与尔同销万古愁”。据说他的许多诗是喝酒之后写出来的。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传说,这句名言也已妇孺皆知。毫无疑问李白是继曹操之后又一个极力倡导人们多喝酒的鼓吹者,是教化世人狂饮烂醉的鼓吹者。本来人在不开心的时候喝几杯酒解解闷,也就是曹操说的“解忧”,岂不知“抽刀斩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因为曹操、李白竭力主张世人多喝酒,喝醉酒,自汉唐以来经历了多少朝代,有多少粮食转化成酒,有多少人以他们为榜样,常喝酒,多喝酒,喝醉酒,由此喝晕了,喝病了,喝死了,酿成了人生和家庭悲剧,使中国酒文化变味变质,酒文化成了“不像话”。据百度网提供的资料,中国各地大小酒厂酿酒所需的粮食超过四川、山东两个产量大省的总和。中国每年喝酒致残的.人数达1700万至多,因喝醉酒而丧命的人数达人,触目惊心啊!前些年国家没有苍蝇老虎一起打的时候,不少政府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几乎天天进酒场,猜枚划拳,喝五吆六,公款大吃大喝。社会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这里特别一提的是古代人喝的酒是用五谷酿制的,喝酒的杯子像牛眼,多喝几杯,对人危害不烈。今天有一些酒是用酒精勾兑的,甚至还有不法商贩勾兑假酒。餐桌上用的是高脚大杯,喝下几大杯这假酒劣酒的人不倒大霉就怪了。
我在一个夜市吃喝大观园看到,有的朋友相约喝酒,由于饮酒过量,失去理智,怒目相向,把朋友当仇人,掀桌子摔板凳;有的醉倒桌旁,随地便溺,丢人失态;有的不醒人世,雇車送走;有的醉态昏迷,东倒西歪,口吐狂言。据我一位同乡讲,他见过两个酒鬼喝酒劝酒的场景,其中一个说,我不敢再喝了,你敢把我怎麽样?另一个劝酒者说,你如果不和,我敢把你头割了。说着就动手,真的把好友头割了。他本人行凶杀人,被警察逮捕,杀人偿命,两个好友因喝酒丢掉生命。本来是友好相聚,结果是酿成了个人、家庭和社会悲剧。我有一个转业回家乡某企业的战友,夫妻只生一儿,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结了婚,因喝酒而丧生,大喜变成大悲。有医学专家说,人喝醉是肝昏迷,喝醉一次等于患一次小肝炎,久而久之积累成大肝炎,酒精把肝脏烧坏了,并发成肝癌、肝坏死,肝衰竭,就要死期临头。
明代作家冯梦龙编著“三言”,不只一次规劝世人“饮酒不醉为最高”。适量饮酒是享受,喝过量了是难受,狂饮滥醉危及生命是悲剧。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牢记先贤饮酒不醉的名言吧。
作者王子庆,河南郑州居民。
中国的酒文化6
中国酒文化历经数千载而不衰。原因何在?因早有以酒代“久”、“有”、“寿”之内涵,不论是喜庆筵席、亲朋往来,还是逢年过节、日常家宴,人们都要举杯畅饮,以增添一些喜庆气氛。同时由于酒有一种微妙的“神奇”作用,故千百年来,人们喜欢以酒祭祖、以酒提神、以酒助胆、以酒御寒……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饮酒方式亦显多样多彩。如先秦之饮尚阳刚、尚力量;魏晋之饮尚放纵、尚狂放;唐代之饮多发奋向上的恢宏气度;宋代之饮多省悟人生的淡淡伤感……那时的酒多以黄米发酵而成,含酒精量较少,香味绵长,不少人一回可喝几碗甚至几十碗,以显其潇洒与海量,留下颇多趣闻。“西晋七贤”之一的刘伶,以酒会友、嗜酒如命,有民谚云:“刘伶饮酒,一死(醉)三年。”唐代书法家张旭,“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今苏州张旭祠中的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酒狂称草圣”,即是对他的赞颂。
历朝历代以酒咏物、以酒抒怀的诗词歌赋,民谚俚语难以数计。妙趣横生的酒联,能令人回味无穷:“酒气冲天,飞鸟闻香化凤;糟粕落地,游鱼得味成龙”、“三杯竹叶穿心过,一朵桃花上脸来”、“四座了无尘事在,八方都为酒人开”、“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一川风月留酣饮,万里山河尽浩歌”,可谓天花乱坠,美上加美。
敬酒时,人们崇尚千古流传的“酒不满不成敬,茶不浅不知训”这一名言。古人还讲究把酒烫热了再饮,说“凉酒入肠,令人必伤。”《三国演义》中的“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即是喝热酒的两个有力的佐证。
我国古代文人雅士饮酒,很讲究饮人、饮地、饮候、饮趣、饮禁。
饮人,指共饮者应当是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交,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饮地,指饮酒场所以竹林、高阁、花下、画舫、幽馆、平畴、名山、荷亭等地为佳,所谓“醉翁行乐处,草水亦可敬”,正是“奠枕楼头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饮候,指选择与饮地相和谐的新春、清秋、雨霁、积雪、新月等,最富诗情画意之时饮酒。唐伯虎每于晚凉之时,必邀知己至桃花坞相饮,已成佳话。饮趣,是指饮酒时联吟、清谈、焚香、传花、度曲等。陶渊明说:“有待菊花家酿酒,与君一醉一陶然!”饮禁,主要包括苦劝、恶谑、喷秽等,避免饮酒时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古人饮酒很重视仪表和德性。《小雅》中说的“宾之初筵,左右秩秩”,“酒既和旨,饮则孔偕”,指的就是礼仪之邦饮酒应有的好风尚。这些风尚雅兴,令人回味无穷。
不仅如此,古人还讲究饮酒行令,以增加筵席中的热闹气氛。行令,也称酒令和划拳,为一种口猜双方手指和数可分输赢的游戏,这种游戏虽然以输者罚酒为目的,但由于酒令内容充溢着一种喜庆、吉利的'色彩,即使输者喝了一杯罚酒,却也感到有种无名的高兴。
荧幕上也少不了酒,《少林寺》中关键情节是众武僧的师父,在徒弟们偷吃狗肉并饮酒时所说的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此情此景,似乎有违佛训,但却透出一种又朴素又灵悟的思辨,说明和尚对社会与人心的关注。《红高粱》不单全片都和酒有关系,而且从民俗民风上,把酒与生活环境、人物性格、民族情怀联系在一起,酒与人互为表里,形成一种淳朴、浓烈、能潇洒、能燃烧的精神。《水浒》《济公》《宰相刘罗锅》等,关键时刻酒都为屏幕生辉。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中国的酒文化7
摘 要:饮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饮酒不仅与各节日时令紧密结合,更是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酒文化因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酒文化 饮酒习俗 文学艺术
酒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之一,中国制酒的历史也源远流长。约在三千多年前产生的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一千年前的宋代,蒸馏法的发明使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五千年来,酒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文学艺术、文化娱乐、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就已经很盛行了。但是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与半流质,这种酒适合食用而不是饮用。我国已知最早的青铜器,是夏朝一种叫爵的酒器。商人善于饮酒,酒文化也十分盛行。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促使中国的酒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甚至出现了“长勺氏”与“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当时的饮酒风气很盛,特别是贵族饮酒极为盛行。最典型的代表是纣王造酒池肉林,整日里美酒伴美色,留下了“酒色文化”。到了周代,“酒礼”与“酒德”被大力倡导,酒的主要用途被限制在祭祀上,因此出现了“酒祭文化”。周代最严格的礼节是酒礼。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这就是周代的“酒仪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这就为酒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也对酒多有记载。《礼记玉藻》:“凡尊必尚元酒唯君面尊,唯饷野人皆酒,大夫侧尊用木於士侧尊用禁。”“尚元酒”带有怀古之意;“野人”是指普通群众;“饷野人皆酒”,意思是让普通群众吃一般的.饭菜,喝普通的酒;“木於”、“禁”是酒杯的等级。从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酿酒技术有了明显提高,随之提高的是酒的质量。
秦朝经济繁荣,酿酒业也随之兴旺。秦汉年间出现了“酒政文化”,即统治者屡次禁酒,提倡戒酒来减少五谷的消耗,但仍然屡禁不止。到了,汉代酒的用途更加扩大。如东汉名医张仲景用酒来治疗疾病。汉代酒文化的基本功能是调与人伦、献谀神灵与祭祀祖先。秦汉以后,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礼也变得严格。两汉时期,饮酒开始与各种节日相互联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酒习俗。三国时期是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时期,酿酒的技术、原料、种类等都有了很大进步。三国时期的酒风剽悍、嗜酒如命。陶元珍先生云:“三国时饮酒之风颇盛,南荆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饮。”
由于秦汉年间提倡戒酒,因此到魏晋时期酒才有合法地位。民间自由酿酒的现象在此时相当普遍,酒业市场也十分兴盛,并出现了酒税,这是国家的财源之一,“酒财文化”由此形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士饮酒的风气也很盛行。人们借助于酒抒发人生感悟以及对社会的忧思与对历史的慨叹。酒的作用潜入了精神层面,从而拓展了酒的文化内涵。此外,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把酒道向前推进了一步。
唐朝诗词的繁荣,促使辉煌的“酒章文化”的出现,“酒催诗兴”是唐朝酒文化最凝炼体现。酒催发了诗人的诗兴,从而内化在其诗作里,酒也就从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唐朝的酒肆日益增多,酒令也十分盛行。酒与诗词、音乐、书法、美术、绘画等相互融合,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酒文化进入了高度发达时期。唐人崇尚“美酒盛以贵器”,当时的酒道,是在食毕后饮酒,正所谓“食讫命酒”“食毕行酒”“烹鸡设食,食毕,贳酒欲饮”。饱食后徐饮、欢饮,既不易醉,又能借酒使欢聚更尽兴。宋朝酒文化是唐朝酒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因此与唐朝的酒文化相比,宋朝酒文化更丰富,也与我们如今的酒文化更接近。宋代的酒业繁盛,因此酒店遍布各地。到了金代,北方民族素有豪饮之风,金代有着烧锅酒文化,因此也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底蕴。在宋代,蒸馏法的发明使白酒从此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明代农民起义战火不断,而清王朝不御外侵,导致百姓四处迁徙避患,“酒域文化”在地域文化形成下产生。明清以后,酒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饮酒与节日紧密结合,如元旦饮椒柏酒、端午饮菖蒲酒、正月十五饮填仓酒、重阳饮菊花酒、中秋饮桂花酒。清代有“酒品之乡,京师为最”的说法。在当时,京城的达官贵人们崇尚黄酒,而中下层的普通百姓则多喜欢价廉却味浓的烧酒。明清两代是中国酒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明清饮酒十分讲究“陈”字,陈酒十分受到推崇,所谓“酒以陈者为上,愈陈愈妙”。此外,酒文化也被推向了修身养性的境界高度。由于酒令五花八门,因此无论是人物、花草鱼虫、诗词歌赋、戏曲小说、时令风俗都能入令,中国的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被推向了通俗的民间,从在名人雅士间普及到被里巷市井所爱好。
如今,酒文化的核心应当是“酒民文化”。酒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酒更加广泛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生日宴、婚庆宴、丧宴等等均有相关的酒俗与酒礼。根据20xx年外媒的报道评出了世界十大最爱喝酒的国家,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国。中国的文化也是一种社会文化。与中国人打交道,饮酒无论在怎样的场合,都能够表达精神层面的内容,即便看起来是形态层面的饮酒也大多是这样。酒能抒发豪情壮志,能消除寂寥忧伤,能表达欢快惬意与哀伤肠断。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中国的酒文化也融入了更多具有时代性与中国特色的内容,尤其是人情文化。酒文化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周卫东.中国酒文化大典[M].北京:东方出版社,20xx.
[2] 张文学,谢明.中国酒及酒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xx.
[3] 王鲁地.中国酒文化赏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
中国的酒文化8
葡萄红酒文化
根据考古的研究推测,葡萄红酒的历史已经有6000年.有消息报道,20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波,发现了一只公元前3500年的波斯两耳细颈红酒罐.最近通过对罐壁红色斑的成分分析,其中有单宁和红酒石酸, 这是葡萄红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学物质.说明人类在5500年以前,就已经饮用葡萄红酒.
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波斯(即现今的伊朗)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红酒的国家。随着古代的战争和商业活动,葡萄红酒酿造的方法传遍了以色列、叙利亚、小亚细亚等阿拉伯国家。后来葡萄红酒酿造的方法从波斯、埃及传到希腊、罗马、高卢(即法国),然后葡萄红酒的酿造技术和消费习惯由希腊、意大利和法国,传到欧洲各国。由于欧洲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红酒称为“我的肉,我的血”,把葡萄红酒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红酒,所以葡萄红酒在欧洲国家就发展起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成为当今世界葡萄红酒的大国。欧洲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人均消费葡萄红酒最多的国家。
法国的葡萄红酒在世界上名气最大,这不仅是因为法国葡萄红酒的产量和人均消费经常名列世界第一,更主要的是法国的葡萄红酒、白兰地和香槟红酒举世闻名。
法国的葡萄红酒品种繁多,质量优异,是法国人传统的饮料红酒。法国人尤其喜欢喝红葡萄红酒,红葡萄红酒的消费量约占葡萄红酒总消费量的70%。法国波尔多葡萄红酒是选用优质红葡萄酿造的,经过橡木桶的多年贮藏,果香浓郁,滋味醇美,色香味独树一帜。有人称波尔多红葡萄红酒是“葡萄红酒皇后”。
意大利人口与法国相当,葡萄红酒的产量也与法国相当,意大利葡萄红酒产量与人均消费量经常与法国互见第一。
意大利人的传统习惯就是饮用葡萄红酒,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以葡萄红酒佐餐。意大利的苦艾红酒,即味美思,在世界上最有甸,分白味美思、红味美思、干味美思、甜味美思等最有名的是仙山露牌。
西班牙的葡萄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但葡萄红酒的产量在意大利和法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西班牙生产的葡萄红酒种类很多,有清俊雅致的佐餐红酒,有香甜浓郁的餐后红酒。西班牙最有名的葡萄红酒是谐丽红酒有西班牙国红酒之称。谐丽红酒在酿造成熟过程要加入白兰地,将红酒精体积分数提高到15%~20%,是世界上流行的餐问及此事红酒足饭饱之一。
美国建立国家比较晚,因而发展葡萄红酒的历史也比较短。美国的葡萄红酒是欧洲的移民引进欧洲的葡萄品种和栽培方法,引进欧洲的酿红酒工艺而发展起来的。美国毕竟是一个科学技术发达,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酿造葡萄红酒,美国还是是领先的。
美国西海洋的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葡萄红酒的主要产地,占美国葡萄红酒产量的9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许多以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红酒而闻名的山谷,其中最有名的是纳帕山谷(Napa)和索诺马山谷
德国也是一个盛产葡萄红酒的国家,也有传统消费葡萄红酒的习惯。德国最有名的葡萄红酒是莱因白葡萄红酒。这种葡萄红酒是用雷司令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莱茵雷司令葡萄,颗粒很小,果香很浓,果皮较厚,成熟较晚。据说是由于这层厚果皮,才使莱茵雷司令葡萄具有独特的香气,因而酿造出名扬天下的莱茵雷司令白葡萄红酒。
也许是由于莱茵雷司令的特殊魅力,使德国人都钟爱白葡萄红酒。德国人饮用的葡萄红酒中,白葡萄红酒占70%,红葡萄红酒占30%。
葡萄红酒种类繁多,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颜色可分为红葡萄红酒、白葡萄红酒和玫瑰红葡萄红酒。红葡萄红酒具有红宝石一样鲜艳的颜色,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其色、香、味,皆来自葡萄本身。白葡萄红酒呈浅黄色或近似无色,清亮透明,酸甜可口,香气清雅,男女老少皆宜。玫瑰红葡萄红酒是介于红葡萄红酒和白葡萄红酒之间的产品,兼有两者之长。
按红酒中所含糖度的高低,葡萄红酒又可分为干葡萄红酒、甜葡萄红酒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干葡萄红酒和半甜葡萄红酒。一般说来,葡萄红酒含糖分在0。5%以下为绝干葡萄红酒;含糖分在0。5%~1。2%为半干葡萄红酒;含糖分在1。2%~4%半甜葡萄红酒含糖分在4%以上的为甜葡萄红酒。在欧美葡萄红酒市场上出售的,70%以上的是干红酒类型的葡萄红酒。
按照葡萄红酒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可把葡萄红酒分为静止葡萄红酒(不含二氧化碳的葡萄红酒)和起泡葡萄红酒(含有二氧化碳的葡萄红酒)。起泡葡萄红酒又为葡萄汽红酒和香槟红酒。
香槟红酒是喜庆之红酒,欢乐之红酒足饭饱,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美红酒。法国是香槟红酒的发祥地,法国香槟红酒也是起泡葡萄红酒中的佼佼者。香槟红酒是以产地之名命名的,法国政府规定,只有在香槟地区生产的依照香槟红酒的.传统工艺方法生产的起泡葡萄红酒,才能叫香槟红酒。离开法国的香槟地区,即使是采用与法国香槟红酒相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起包葡萄红酒,也只称“香槟起泡葡萄红酒”,而不能叫香槟红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白兰地是葡萄红酒的蒸馏红酒。
法国不仅葡萄红酒有名,法国科涅克白兰地也是名扬四海,誉满全球。
葡萄红酒的味道,特性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当然有很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使用的葡萄品种不同。
酿红酒葡萄的品种
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红酒的葡萄品种,但可以配制好葡萄红酒的葡萄品种只有50种左右,大约可分为折葡萄和红葡萄两种。
(一).白葡萄,颜色有青绿色、黄色,主要用来酿造气泡红酒和白红酒。世界上重要的白葡萄品种:
1.多内(Chardonnay):白葡萄品种中的卡伯纳·苏维翁(Cabernet Sauvignon)。是一种伟大的葡萄品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它属于早熟,容易栽培,稳定性高,抗病虫害力强的高产量品种,在全世界各地均有不凡的表现,但会因不同地区的气候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2.蕾斯琳(riesling):德国最引以为荣的白葡萄品种。它喜欢较寒凉的气候,产量大,酸度高且有讨人喜欢的淡雅花香及果味香,属于晚熟的品种。酿出的红酒有清新、富果香的即饮型白红酒,也有浓郁、强烈的贵腐甜红酒,可以不需经橡木桶陈化,即可生产丰富、细致、均衡、香味浓郁、耐久存的甜白红酒。
3.白苏维翁(sauvignon Blanc/Fume Blanc):法国波尔多Graves、索坦区及罗亚河主要的白葡萄品种之一,在新兴产红酒国家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配制不需陈化的即饮型白红酒,高酸度,香味特殊,有青草味、青绿不甜的瓜果味、芦笋味、洋菇味,有时带有矿石味和铁罐味。所酿的红酒有较高的红酒精度,常与赛米荣(Semillon)调配,也能生产晚熟及贵腐甜红酒。
4.赛米荣(Semillon):常与白苏维翁混合种植,主要在波尔多格拉夫区及索坦(Sauternes)区,在澳洲Huntey Vellary猎人山谷也有非常好的表现。它是对贵腐菌(Botrytis Cinerea/Noble rot)最没有抵抗力的品种,所以是酿制贵腐甜红酒的最佳对象。可经数十年甚至百年的久藏,口感香醇浓郁、厚实,带有蜂蜜、干果、糖渍水果、烤土司、青草、柑橘、豆蔻、密糖地瓜的味道,但因酸度不足,常加入其他品种如白苏维翁来调配。
(二)、红葡萄,颜色有黑、蓝、紫红、深红色,果肉有深色的,也有和白葡萄一样是无色的,所以白肉的红葡萄去皮榨汁后可酿造白红酒,世界上几种重要的红葡萄品种:
1,卡伯纳·苏维翁(Cabernet Ssuvignon):最主要分布在法国波尔多,是全世界最佳的葡萄品种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此种葡萄容易种植和酿造,适应力强,世界各主要产红酒区均可轻易找到它的芳踪,可酿成浓郁厚重型的红红酒,适合久藏。
2.美露(Merlot):为波尔多的伟大红葡萄品种之一,近年来也是世界流行的焦点,产量在而且早熟,富有浓郁的果香,酸度低,单宁柔顺,可提早饮用,也可久藏。
3.皮诺·诺瓦(Pinot Noir):又称黑皮诺,是法国古老优雅的红葡萄品种,早熟、皮薄、色素低、产量少,适合较寒冷的地区,是世界上最佳的葡萄品种之一。这种娇弱的贵腐葡萄品种,最好种植区在勃根地,在那里它有最佳的表现。同时来自勃根地的红红酒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奢侈昂贵的红酒了!这种红酒香气十足,年轻时有丰富的水果香和草莓、樱桃等浆果味。成熟后,富有变化,带有香料和动物皮革香味,有着回甜、非常讨好的味道。
4.内比欧罗(Nebbiolo):属于高果酸、高色素、高单宁、晚熟型的品种。是意大利最佳的红葡萄品种,主要分布在意大利皮蒙省(Piedmont),其中巴若罗(Barolo)、 巴瑞斯可(Barbaresco)为最著名产区。所酿的红酒品质可媲美一级波尔多红红酒。红酒色深如席哈,香味丰富、口感强实,带有丁香、胡椒、甘草、梅、李干、玫瑰花及苦味巧克力的香味,非常适合久存。
葡萄红酒生产的基本过程:
1.采收:决定酿红酒葡萄何时采摘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成熟的葡萄酸度会下降,但糠分、颜色和单宁酸含量会上升;推迟收获又会增加葡萄腐烂和秋天霜降的风险。葡萄红酒既需要酸度,又需要葡萄成熟后的醇香,这就要求多方面的协调兼顾,一般由农民按葡萄级别分筐采摘,再将葡萄拉到工厂进行筛选后压榨。
2.葡萄红酒的基本酿造过程:每年秋季葡萄成熟后为葡萄红酒的酿造季节,一般在两个月左右。在酿造季节,选定各葡萄品种的最佳收割时机,采摘的葡萄要迅速投入红酒厂,基本过程是葡萄先去梗,破碎,然后经交换器迅速降温,目的是为了控制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要高温中发酵。酿制干白红酒,葡萄浆在降温后直接进气囊榨汁,然后加入果胶酶澄清,以去除葡萄汁中含有的大量果胶和杂质,澄清的葡萄汁从原来的罐转入控温旋转发酵罐加酵母。白葡萄红酒发酵温度要16℃~19℃,红葡萄红酒发酵温度控制在20℃~28℃。干红就得带皮发酵后压榨,为的是获取皮上的色素,发酵过程是酿成红红酒的关键。红葡萄红酒的发酵时间在7~10天,白葡萄红酒发酵时间为7~8天。发酵结束后,需经一系列处理才能使葡萄汁变成晶莹剔透的葡萄红酒。有的酿造法是葡萄汁在橡木桶里发酵,如酿造高素质的莎当妮就是。有的白葡萄红酒需要放进橡木桶陈年,但大部分白葡萄红酒都有新鲜的果香味,放入橡木桶反而会破坏这种香味。有不少红葡萄红酒是要放进橡木桶陈年的,陈年的时间依当年葡萄素质而定,好的话可以时间长一点。
在传统的葡萄红酒酿造工艺中,优质的葡萄红酒一般会采用橡木桶作为容器。橡木桶能向葡萄红酒提供单宁酸,使红酒带有奶油般的香兰子风味,而且透过木材的微气孔,葡萄红酒在酿造的过程中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限地进行接触,这对优质葡萄红酒的成熟是很有帮助和。
3.葡萄红酒的装瓶:葡萄红酒的装瓶通常是在严格控制的无菌环境中全自动化进行的。装瓶过程要求尽量避免将红酒液暴露于空气中,避免搅动,优质的红酒更要重视;以防止空气大量进入瓶中。软木塞是传统的封口用品,它对葡萄红酒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成本很低且开启也很方便。
葡萄红酒的命名方式:
1.区域命名法:欧洲古老的产红酒区美道(Medoc)、玻玛络(Pomerd)、德国的彼斯波特(Piesporter)、圣约翰(Johannisberg)等。
2.葡萄品种命名法:这种命名方式大多为新兴的产红酒区,如澳洲、加洲、南美洲等地采用。例如:白富美(Fume Blanc)、皮诺·诺瓦(pinot Noir)、
3.红酒厂或红酒商名称命名法:如Ch.·Margaux、Ch·Latour等
4.商标(专属品牌)命名法:许多红酒商以其商业信誉及历史自创品牌。如法国De Luze的碧加露(Pigalle),Mommessin的Chablis Saint Piere
5.其他命名法:附属类(Generic)葡萄红酒。如加州、澳洲、西班牙等地在红酒标上用欧洲著名的产红酒区(例如Burgundy、Chablis、Rhine等)及颜色来命名(如Rose、Claret等),此类葡萄红酒均为平价、量大的日常餐红酒。
葡萄红酒是一种活的、有生命的饮料,因为红酒在装入瓶后仍存有少量的酵母,使得红酒不停的成长、老化,所以需要细心的照料。贮存葡萄红酒的方式、环境不同,红酒的味道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个人贮红酒时需要注意事项:
1.红酒瓶必须斜放,横躺或倒立,以便红酒液与软木塞接触,以保持软木塞的湿润,防止红酒塞干了,红酒瓶里进了空气使红酒氧化。
2.理想的贮红酒温度在10~16℃,温度愈低,成熟愈慢。湿度要60%~80%,但湿度超过75%时红酒标容易发霉。
3.恒温比低温更重要:比理想温度高5~10℃的恒温处,远比忽热忽冷温差大的地方理想。
4.避免强光、噪音及震动的伤害。
5.避免与有异味、难闻的物品,如汽油、油漆、药材等放置在一起,以免红酒吸入异味。
6.尽可能一开始就做贮红酒记录。
饮用时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较好的葡萄红酒在饮用前都需醒红酒。葡萄红酒的香气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明显地发散出来,所以一般红酒味道的人都会按例在开瓶后等一段时间,时间长短要视葡萄红酒的“体质”而定,尤其是一些味道比较复杂、重单宁的红酒,更需较长的时间醒红酒。
如果葡萄红酒太老,瓶身太脏了,可以换瓶的好处有:
1.可以增加红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减少醒红酒的时间。
2.去除葡萄红酒的沉淀物。
3.可以使红酒给人的感觉变得更高贵一些,尤其是当你使用的是一个美丽高级的水晶瓶时。
参考文献:
王恭堂等著,葡萄红酒的酿造与欣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刘家宇著,只因爱上葡萄红酒,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xx
吴书仙著,爱上葡萄红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中国的酒文化9
书香邀贤友,茶韵伴美酒。诗画融雅舍,翰墨写春秋。
俺叫酒,字乙醇,是粮食的精华与水的化合物。俺是最奇妙的饮用物,味有浓香、酱香或醇香。尽管有人说俺是猫尿、马尿,但抬举俺的人还真不少。因为俺能给武人壮胆,为文人助兴,给喜事添喜,为愁人解忧。所以,穷喝富也喝,喜喝愁也喝,爱俺没商量。李白斗酒诗百篇,清照醉酒词凄婉。武松醉酒降猛虎,千古绝唱都有俺。
喝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浓郁悠长。以酒为媒的祝酒词、劝酒语、行酒令,是酒文化的靓丽风景。酒俗中的民谣更是以情动人,雅俗共赏,情浓似酒。现辑录如下,供欣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相聚都是好朋友,慢慢喝点舒心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杯多。
要想公关,满上先干。
要想客人喝好,先把自己喝倒。
领导中间坐,喝酒有把握;官大肚量大,喝酒不害怕。
不用说,不用比,酒量大的是经理。
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大眼睛,双眼皮儿,喝酒定是爽快人儿。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女人也是半边天,端起酒杯沾一沾。
头发一边倒,一看就是大领导;看你头发三七分,喝酒肯定很认真。
背包后边挂,喝酒肯定不害怕。
手表一戴,做个表率;手表一戴,喝酒爽快。
穿的一道一道的,喝酒一套一套的。
金链脖上挂,白酒啤酒全拿下。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女士敬酒,不喝不走。
一杯祝您万事兴旺,多赚英镑;喝酒要喝双,出门才风光;一杯健康二杯福,三杯喝下财源广。
一杯二杯试味,三杯四杯开胃,五杯六杯打擂,七杯八杯不醉,九杯十杯派对。
半斤不叫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戴着眼镜学问高,喝酒肯定有绝招;戴着眼镜不寻常,喝酒准比别人强;戴着眼镜不一般,端起酒杯就喝干。
酒场就是战场,酒品就是人品,酒瓶就是水平,酒量就是胆量,酒风就是作风。
宁伤身体不伤感情。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好,都喝倒;感情厚,喝不够;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喝不着。
喝酒不痛快的人,办事肯定不爽快;酒风不好的`人,作风肯定也不怎么样。
酒场上不可轻视的几种人:
梳小辫的、拿药片的、官不大的、不说话的、自称不能喝的、光膀系领带的。
劝酒重头戏——鱼头酒
无酒不成席,无鱼不成宴。
鱼儿一上桌,鱼头酒要喝。
鱼头一对,大富大贵。
头三尾四,腹五背六,高看一眼。
喝了鱼头酒,好事全都有;喝了鱼头酒,精神定抖擞;喝了鱼头酒,坏事全溜走。
长江水波连波,鱼头喝了鱼尾喝,大海航行靠舵手,平安要喝鱼尾酒。
鱼头在中间,幸福在两边,国色为牡丹,饮酒要做伴,一起喝个幸福酒,祝福友谊天长地久。
健康饮酒,文明饮酒,安全饮酒
自古酒分两种,一种是敬酒,一种是罚酒。有时候酒喝多了能成事,有时候酒喝多了会误事,有时候酒喝多了会闹事,有时候酒喝多了会出事。有时候喝酒会加深感情,有时候喝酒会伤害感情。因此,喝酒要适量、适度、适可而止。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酒,天之美禄,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看起来像水,尝起来辣嘴,喝下去闹鬼,走起来绊腿,半夜里找水,醒过来后悔。
只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只要感情有,喝什么都是酒;只要感情到位,喝啥都能陶醉。
来时夫人有交待,少喝酒,多吃菜。
醉酒坏事,酒(久)醉伤身。
烧你心,烧你肺,先患脂肪肝,后患胃下垂。
饮酒作乐的是浪荡鬼,醉酒哭天的是窝囊废,喝死不醉的那叫胡吹。
酒联
丰功伟业穿肠过
杯酒沉浮江山定
酒逢知己千杯少 猛虎一杯山中醉
话不投机半杯多 蛟龙三盏海底眠
琼浆清泛琉璃盏 冷饮秋色诗千首
玉液浓斟琥珀杯 醉酹寒香酒一杯
为名忙 为利忙 忙里偷闲 且喝一杯茶去
劳心苦 劳力苦 苦中作乐 再倒二两酒来
酒俗中的民谣
一、岁时酒
贺岁举觞祭祖神,清明端午有区分。
新春亲友吃年酒,醉过元宵难起身。
二、结交酒
自古桃园结义盟,今沽好酒宴新朋。
三巡干后真言吐,乱点江山万事成。
三、定亲酒
托媒男女要相亲,酒宴排开好议婚。
礼物当堂相互送,再来约会走前门。
四、喜宴酒
才见新人醉入房,又听门外乱嚷嚷。
花钱赴宴赚杯酒,夜半酩酊头撞墙。
五、满月酒 身带红包上酒楼,小儿满月宴亲俦。
高宗赐酒开先例,喜蛋从冬吃到秋。
六、寿诞酒
天地春秋桂一枝,祥翁把盏酒连诗。
人生逢十皆为寿,相约期颐再醉时。
七、丧葬酒
丧家祭奠也开筵,恭送亡灵上九天。
吊唁厅前刚叩手,转身桌上又猜拳。
八、上梁酒
人生大事建新房,砌柱浇墙酒拌浆。
良木端头安美味,醇香助力起高梁。
九、乔迁酒
新居飘彩客盈门,欢庆乔迁请故人。
道喜恭迎凭礼数,先端美酒敬财神。
十、开张酒
举杯行令庆开张,上下同心醉一堂。
今日无需分贵贱,明朝相见敛轻狂。
十一、谢师酒
十年寒苦半功成,学子求知再远征。
把酒连连心已醉,长留师德享终生。
十二、壮行酒
好汉戍边将欲行,席前亲友细叮咛。
酒添壮志千杯满,万里江山任纵横。
中国的酒文化10
酒魂沟文化,浊酒暖人间
中华民族酒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浓缩着人间苦乐,在淳朴香甜的宣纸上,泼洒着浓厚趣谈的墨迹,散发着酒香。酒香淳朴感染了历代文人墨客,以酒论世,谈古论今。刻画了优美山川,和人间美好。爱恨交错,叠恋起伏,而展现在世人面前。香醇美酒在人间潇洒奔流,记忆着感人动听的故事。还有那优美旋律的音符化作清风细雨飘洒在人间。
杜康造酒刘伶醉,天下美酒唯杜康。
杜康名唯天下以酒命名,有着几千年中国酒文化历史。享有地位高超,备受曹操赞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成为千古绝唱。
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自称:“天生刘玲,以酒为名”。有西晋时期流传美诗为证:“天下美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玲。饮尽三杯杜康酒,醉倒刘伶三年整”。国画大师李苦禅的“醉虎眠龙琼浆液,饮到刘玲是酒仙”。酒趣亦浓,有言为证;“男欢女乐览风情,唯有杜康换雨声。嫦娥挤出胭脂泪,杜康传下翁头名”。
几千年来,杜康造酒醉倒多少英雄好汉,解除多少万家之优患。留下无数酒文诗篇,闻名于天下。
酒览天下客,把酒问青天。
酒是朋友聚会之佳品,无酒不成席。在人生的长河中,留恋忘返的酒局也道出了人间真情。“兰陵美酒郁金香,大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泼洒出主人待客真情豪迈,表达淋漓尽致。
贪酒误事唯世人之褒贬。杜甫洒下名句流传在此:“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与文人、商人、……男人、女人、社会乃至世界无不透出酒的香醇,酒香弥漫了整个人间。
酒醇的香气熏在男人的脑海里,润在女人的心目中。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山乐水乐,人更乐,事事有酒便快乐。
朋友,穿过时空隧道来品尝一下唐代美酒的香醇;闻到唐人酒润墨汁散发的墨香;赏到唐人潇洒墨迹伴随着优美的琴音旋律孕育着心田。
唐代文人酒意潇洒笔墨超脱,酒幸得意诗兴大发。李白一生留下了大量饮酒佳话,也留下了大量酒后诗文。“看不见黄河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酒仙诗魂供后人欣赏回味。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透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孤独豪酒,回味他心情烦闷,吟诗填补他心情低落的空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对人间情感的呼唤,人间情意可与日月同辉。酒香可留住深情的眷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分流人物。”豪言壮语,气魄高昂。
古人诗词,无不是美酒浇灌盛开的诗花,优美诗句溢出酒醇的香气。
人世间情感、伤感有香甜美酒的滋润,才唤醒了人生路上的辉煌成就;努力奋进离不开酒气的芬芳;伤心落泪离不开酒醇的安慰;加深情感离不开酒香的'熏陶。
心情低落的时候有酒情绪高昂,心情好爽的时候有酒更加高昂。
几分酒,几分活也是工作态度的话题。
酒是穿肠毒药,也是养生的好帮手。
适度、克制、开怀,这就是饮酒标杆和尺度。
人生旅途有苦有甜也有乐,好汉不提当年勇。把酒拿来干一杯,往事决不再回头。让我们抬起头,路在前面,就是朋友领路在前头。来杯烈酒汤在我心上,温暖我的酒香永远在心头。
借酒暂听歌一曲,好酒如女感暖寒。窗外日月且微笑,香馥一缕知回还。
伤感哭泣有酒香味涩的回味。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过去,又喝了第二杯。明知道爱情像流水,管他去爱谁。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我并没有醉,我只是心碎。开放的花蕾,你怎么也流泪。如果是你心儿碎,陪你喝一杯。我要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
友情深厚有酒醇飘香感觉。
干杯吧朋友!朋友你今天要远走,干了这杯酒。忘掉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尽头。也许你从今天开始的漂流,再没有往下的时候。让我们举起这杯酒,干杯把朋友!
中国的酒文化11
那么,梦和神经病在一方,艺术在另一方,其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显然,它们是有某些共同点的。没有一个诗人或批评家会否认无意识过程在两面都起作用,都具有幻想的成分,只是程度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个重大区别,查尔 斯兰姆认为真正的天才精神必定健全这一论点时曾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区别:“……诗人是醒着做梦。它不为自己的主题所左右,反能控制它。”
在这段议论里指出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了作用。同时又指出了诗人、作家并非被非理性所操纵。这也正如特里林最后所归纳的:“整个区别就在这里,诗人能主宰自己的幻想,而神经病的标志恰恰就是被幻想迷了心窍。”有了这个结论,我们这里的引文显然就不会被那些片面强调“创作无意识论”的论说钻了空子。我们同样赞成在艺术创作中无意识活动的参与,这不仅适用于梦境,更适用于酒醉之态的创作。也正因为如此 ,才使诗人、作家创造的艺术境界具有相当的神秘性质,而且可以说明艺术境界的创造为什么不可以重复,更不可以由别人来代替。人在酒醉之后使一部分理智层失控了,潜意识于是跑出来发挥了作用,不仅把埋藏在诗人、作家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感情释放出来,也把由这种感情所造成的幻想释放出来,从而造成一种凝聚着作家审美经验和他的热情的、美丽的显像,通过笔端展示在我们面前。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幅美好动人、发人无限联想并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酒醉之境,也是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诗人白昼梦,对艺术的帮助也是理所当然的。通过这样的阐明之后,我们再回过头去读前面课程中引录的诗文,就更加明白了。
酒醉不止对文学创作有作用,对其他艺术创作也显现其神奇的.功能。书法家、画家也有很多好饮酒,而在醉态之中尤其有神奇的创造。如大书法家王羲之善饮,据说他于公元三五三年,曾邀集孙统、孙绰、孙放、王献之、谢安、郗昙、耿友、王玄之、王凝之等四十一位名流、隐士,集于兰亭临水饮宴。以漆制羽觞漂于清溪之流,觞到谁人面前须赋诗一首,不能赋者罚酒一觞。结果共得赋诗三十七首,王羲之乘着酒兴以蚕茧纸用鼠须笔写成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兰亭集序》,即后世称《兰亭帖》。其笔法变化多端、随类赋形,各尽其态;凡有重文者,则字体悉异,没有一字雷同的。第二天他酒醒之后,又一连挥笔写了几遍,都不及原书的神韵。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也好饮酒,被称为“草圣”,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可见酒使他达到了艺术境界。怀素是个僧人,但却嗜酒如命,每写字前痛饮得如醉如痴,于是纵笔驰骋,写得一笔好字。钱起评论他说:“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
宋画家米芾也好饮酒,据《语林》载,苏轼一次在维扬置酒招待诸名士,共十余人,米芾也在座。酒喝得快醉时,米芾忽然站起来自赞说:“世人皆以芾为颠,子赡以为如何?”苏轼说: “吾从众。”米芾好画,好书法,好饮酒,如狂人,因号米颠。他的《满庭芳》词:“雅燕飞觞,清谈挥尘,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yu)乳,雪溅紫瓯圆。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聪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写的酒醉情态,如画如诗,令人沉醉。
中国的酒文化12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康永盛世文化传播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族无分汉满蒙回藏,饮酒之风,历经数干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的起源
上天造酒说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于《周礼》一书中,据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廉洁,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发现之一。在当时天文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能在浩焱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给予命名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与传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祚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
(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
猿猴造酒说
唐人李肇所撰《国史补》一书,对人类如何捕捉聪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极精彩的记载。
猿猴是十分机敏的动物,它们居于深山野林中,出没无常,很难捉到,经过细致的观察,人们发现猿猴“嗜酒”。于是,人们便在猿猴出没的地方,摆上香甜浓郁的美酒。猿猴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连不前,接着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尝。时间一久,终因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而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中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这在中国历史的典籍中都有记载。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琼州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酒以稻米与百花所造,一百六轧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的记载;清代的一本笔记小说中也道:“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无独有偶,早在明朝时期,这类猿猴“造”酒的传说就有过记载。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昔年,《安徽日报》曾刊登老画家程啸天先生在黄山险峰深谷觅得“猴儿酒”的事情。这些不同时代人的记载,都证明在猿猴的聚居处,常常有类似“酒”的东西发现。由此也可推论酒的起源,当由果发酵开始,因为它比粮谷发酵容易得多。
酒是一种由发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广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较高的水果中,这种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长。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仪狄造酒说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
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醒糟儿。醋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林”,高粱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粱。由此看来,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粱酒创始人。
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那么,仪狄是不是酿酒的“始祖”呢?此说自古看法就不一致,甚至有与《世本》相矛盾的说法。例如孔子八世孙孔驸,说帝尧、帝舜部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部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部善饮酒,他们饮的是谁人制造的酒呢?可见,说夏禹的臣属仪狄“始作酒醪”并不确切。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难的事,单凭一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
评酒知识
对于饮料酒的品评鉴定,我国人民习惯称之为评酒。
评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技术,是因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要采用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种方法来对各种饮料酒进行品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不同酒的色、香、味、体所形成的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饮"。加上酒是要求生命自由地、狂放地、艺术地表现在具体人身上,则对不同层次的艺术修养所带来的艺术感觉更是千姿百态,奥妙无穷。
当然,只有能够领略这种奥妙的人,才能谈得上评酒。倘若嗅到酒气就退避三舍,只能说老天没赐予他这份福分。《汉书·食货志》称酒为“天之美禄”,禄者, 福也,不能享受这份福的人,自然也就没福了。但是, 纵然是有福之人,不择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来者不拒,只顾牛饮,地瓜干子酒也喝,药用酒精兑白水也解馋,喝不出艺术的感觉,喝不出品位, 似乎又是一种悲哀了。
苏轼《书东阜子传后》中自述:“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这是他对自己酒量的一种评估,又说“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是说他对酒的喜欢程序,既没酒量,又如此热衷,当然是对酒趣一一其中包括品评这种体现酒文化的痴情了。宋代诗人范成大也曾说: “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口敢下“知、酒”的断言,评酒自在其中了。
评酒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少古代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作和诗篇。明·袁宏道的《筋政》中说:“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色如金 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 清·梁绍圭《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酒品的香、昧、色等方面均有精辟的品评论述。说明评洒在我国古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这一古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先后举行了四届全国评酒会议,对提高我国饮料酒的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前面提到的评酒的理化鉴定法,是借助于各种科学仪器进行化学分析,准确地分析出不同酒类的组成成份,运用数字结果及互相比较,说明不同成份的数量对酒的品质关系,鉴定出对人体有害的成份的数量是否超出卫生标准。
感官鉴定就是通过人的感观来对酒品进行鉴定。饮料酒是一种具有色、香、昧的味觉品,仅靠仪器的测定数值是不能全面地评价酒的品质优劣的。比如有的酒品在理化分析的数据方面,组成成份十分接近,而在风味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是因为一种酒品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它们之间的协调、平衡、衬托、缓冲、掩盖等关系, 而感官品评则正是综合的复杂反映。
饮酒养生
古人对饮酒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早就有所认识。《诗经·豳风》中便载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事无疆”的诗句。上句的意思是说用酒帮助长嘉,下旬的意思是说举胱敬酒祝长寿,都把酒和长寿联系到了一起。
由于条件所限,古人虽然无法准确地测定出酒中所合的各种成分,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却是非常具有秤学性的。根据现代科学测定,酒液中酒精含量较高,有害成分也就越高。如蒸馏酒和发酵酒比较,有害成分主要存在于蒸馏酒中,而发酵酒中部相对较少。高度的蒸馏酒中除合有较高的乙醇外,还合有杂醇油(包括升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醛类(包括甲醛、乙醛、糖醛等)、甲醇、氢氧酸、铅、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害成分。人长期或过量饮用丁这种有害成分含量高的低质酒,就会中毒。轻者会出现头晕、头痛、胃病、咳嗽、胸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则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而低度的发酵酒、配制酒、如黄酒、果露酒、药酒、奶等,有害成分极少,却富合糖、有机酸、氨基酸、甘酒、糊精、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开始的时候,古人认为质量皎高,有利于延年益寿的酒主要有黄酒、葡萄酒、桂花酒、菊花酒、椒酒等,后来才发展到白酒及以白酒为原料的各种药酒。
发酵而成的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之一。合有丰富的氯基酸、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发热量较高。自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养生健身的“仙酒”、“珍浆”,深受人们喜爱。这也是绍兴等黄酒从春秋战国至今一直盛行不衰,甚至成为宫廷和国宴用酒的重要原因。
葡萄酒合有校多的糖分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氦基酸、柠檬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是古人喜爱的一种养生酒。三国时的魏文帝曹丕曾经盛赞它“甘于曲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以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十分喜爱饮用,而且还亲见督造。大臣魏征擅长酿制葡萄酒,他曾亲自写诗称赞他酿制的葡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新修本草》已将葡萄列为补酒,认为它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的功效。元人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称它有“益气调中,耐饥强志”的作用。李时珍也说葡萄酒有“驻颜色、耐寒”的作用。高濂在《运生八笺》中也将它列为“养生酒”。
桂花酒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为古人所饮用。屈原在《九歇)中说:“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种祭把仪式上所用的桂酒,就是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古代也叫桂醣、桂花醋、桂浆等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 ,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饮之嘉干岁”。《四民月今》裁,汉代桂花酒是人们敬神祭祖的佳品,祭里完毕,晚辈向长辈敬此酒,长辈们饮此酒后便会长寿。除此而外,桂花酒还是人们宴宾待客的上品。《汉书.礼乐志》说:“尊桂酒,宾八乡。”不少封建帝王还将桂花酒作为礼品赏赐给大臣。历代文人士大夫对桂花酒也赞不绝口,白居易曾用“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的诗句来赞美桂花酒。宋代苏轼更作有《桂酒颂》,可见古人对桂花酒的珍爱。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己了解丁菊花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魏文帝曹丕认为菊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苏轼也认为菊花的花、叶、根、责“皆长生药也”。汉代,人们已用药花酿酒。刘款《西京杂记》裁:“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人认为菊花是经霜不凋之花,所以菊花酒可以抗衰老。《本草纲目》等医书说菊花有去风、明目、平肝、清热等功效,对老年人的听见、视觉尤其有益,所以古代菊花酒倍受青睐,是重阳节的必备之物。
现代科学已证实丁古人的这些认识和说法是正确的。饮酒过量,不仅会使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失去控制,飘飘然忘乎所以。还会摧残人的肌体,导致营养障碍、精神失常、胃肠不适、肝脏损伤,甚至引起心脏、癌症等多种病变和中毒身亡的严重后果。长期过量饮酒者的患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大。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他的寿命便会缩短十至十二年。
饮法得当
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则不然。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特别是在古代,人们不仅注重酒的质量和强调节制饮酒,而且还十分讲究饮酒的环境和方法,如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如何饮酒等,都有许多规矩和讲究。比如关于饮酒的理想环境,昊彬就曾做过如下概括:
饮人:高雅、衰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
饮地:花下、竹林、高间、画舫、幽馆、曲石间、平嘻、荷亭。另,春饮宜庭,夏饮宜效,秋饮宜舟,冬饮宜室,夜饮宜月。
饮候:春效、花时、情秋、瓣绿、寸雾、积雪、新月、晚凉。
饮趣:清淡、妙今、联吟、焚香、传花、度曲、返棹、围炉。
饮禁:华诞、座宵、苦劝、争执、避酒、恶谵、唷秽、佯醉。
饮阑:散步、歌枕、踞石、分匏、垂钓、岸岸、煮泉、投壶(《檀几丛书全集》卷下昊彬《酒政三则》)。
具体而言,古人饮酒的经验和方法主要表现在:
(一)饮时心境要好
古人认为,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部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情人徐坷在《情裨类钞》中谈到饮食卫生时说:『于饮食而讲卫生,宣研究食时之方法,凡遇愤怒或夏郁时,皆不宜食,食之不能消化,易于成病,此人人所当切戒者也。』饮酒更应如此,按中医的理论说,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面红耳赤,头痛头晕,如再饮酒,加上乙醇的作用,势如火上浇油,更宜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二)温酒而喝
古人饮酒多温热了喝。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有力的证明。酒为什么要温了喝呢?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但喝冷酒也不好,认为“饮冷酒成手战(即颤抖)。”明人陆容在《菽固杂记》中记裁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尝闻一医者云:‘酒不宜冷饮’颇忽之,谓其未知丹溪之论而云然耳。数年后,秋间病痢,致此医治之,云:‘公莫非多饮凉酒乎?’子宣告以遵信丹溪之言,暑中常冷饮醇酒。医云:‘丹溪知热酒之为害,而不知冷酒之害尤甚也!’予因其吉而恩之,热酒固能伤肺,然行气和血之功居多;冷酒于肺无伤,而胃性恶寒,多饮之,必致郎滞其气。而为亭饮,盖不冷不热,适其中和 ,斯无患害。”
此二人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合有甲醇、杂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铅等有害物质。甲醇对视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人量再多会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点是六十四点七摄氏度,比乙醇的沸点七十八点三摄氏度低,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过量吸人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而它的沸点只有二十一摄氏度,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闰少丁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的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三)“饮必小咽”
我们现代的许多人饮酒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的干才觉得痛怏,才显得豪爽。其实这样饮酒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吕氏春秋》说:“凡养生,……饮必小咽,端直无戾。”明龙遵钗在《饮食绅言)中说:“喝酒不宜太多大急,否则会损伤肠胃和肺。肺是心、肝、脾、肾、肺五脏中最重要的部分,好比帝王车子的车盖,特别不能损伤。”情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也说:“饮酒不宜气粗及速,粗速伤肺。肺为五脏华盖,允不可伤。且粗速无品。”徐坷也认为:“急盥非所宜”,吃饭、饮酒都应慢慢地来,这样才能品出味道,也有助于消化,不致于给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调鼎集》中更明确地说:酒“忌速饮流饮”。
(四)勿混饮
元人贸铭在《饮食须知》中说:“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反相己o,丛然杂讲,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是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一酒也是如此,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合有乙醇外,还合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清升录》曾行诚人们:”酒不可杂饮。饮之,虽善酒者亦醉,乃饮家所深。“井举一例说:”宛叶书生胡适,冬至日延客,以诸家群遗之酒为具。席半,客恐,私相告戒,适疑而问之,一人曰:‘某忸君家百氏浆。’”
另外,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药酒中一般合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作饮宴用酒,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矛盾,令人不适。
(五)空腹勿饮
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当然,饮食后也不宜饮酒。
(六)勿强饮
饮酒时不能强逼硬劝别人,自己也不能赌气争胜,不能喝硬要往肚里灌。张潮在黄九个《酒社刍吉》小引中说:“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惟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劝之哉。故恩谓不问作主作客,惟当率喜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情人阮葵生在所撰《荼余客话》中引陈畿亭的话说:“饮宴苦劝人醉,荀非即是客人,不然,变意谷也。君子饮酒,率真量情。文人懦雅,概有斯致。夫惟府井仆役,以通为恭敬,以谵为慷慨,以大醉为欢乐。”言语中虽然合有轻侮劳动群泉之意,但他说的不要劝人醉☆印是极为可取的。
(七)酒后少饮茶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李时珍说:“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孪痛之疾。”未彝尊也说:“酒后渴,不可饮水及多啜茶。茶性寒,随酒引入肾脏,为停毒之水。今腰脚重坠、膀胱冷痛,为水肿、消渴、孪”现代科学已证实了他们所说的酒后饮茶对肾脏的损害。据古人的养生之道,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与白萝熬汤解酒。
◎饮酒诗的分类
一、宴会酒
二、饯行酒
三、传统节日酒
四、独酌、闲饮、咏怀酒
五、边塞、军中酒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中国的酒文化13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我最喜欢酒文化。酒是一种常见的东西,有人结婚的时候,就要用到酒。
别小看那会让人醉的酒,他可是有许多知识的',比如:评酒知识。评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技术,是因为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要采用理论签定和感官签定两种方法来对各种饮料酒进行品评,说他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不同酒的色、香、味、体所形成的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饮。”酒文化简介。酒文化是中华是中华人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里面还有一首诗:饮酒诗,杜甫写的。“山坪如就下青云,气味浓浓香幸见。鸣董走送怜渔夫,洗盏开尝对马军。”“酒的起源”也很有意思。在中国,酒神精中以道家哲学为源头,酒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杜康造酒说”、“老帝造酒说”。
酒文化真丰富!
中国的酒文化14
喝酒,本来是好事,可是喝多了,就变成了坏事。光是身体一样就受不了,头疼脑裂。浑身乏力,酸疼。那精神上更加有问题,目光呆滞。思维混乱,很难去思考问题。
而且酒后无德,说话做事可能会没有原则,信口开河。酒醒之后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让人很看不起。
醉酒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增加了危险度,有不少人就是喝酒之后,呕吐物堵塞了呼吸道而窒息身亡,还有的人在路上出了车祸,还有的人因为喝酒引发了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
喝酒还会导致精神性依赖症,俗话说的.上瘾,严重的导致神经末梢坏死。给自己的生活组成很大的不便。
少量的饮酒,增加一些生活情趣,朋友小聚,其乐融融才会有酒文化产生的基础。
所谓的文化,必然有一种载体来承担。文化的传承必然是对社会和自然人有正能量的帮助才会源远流长,否则这种文化就不能传承下去。酒文化能够传承到现在的价值,就是与中国的人情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酒考人来传承,人靠情来依存,情靠性来发展,酒恰好可以养性,所以酒文化得以长久的发展。
中国的酒文化15
中国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并因其独特的酒文化而闻名于世。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酒文化,我报名参加了一门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课程。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体验,我深深感受到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对我个人的成长和修养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段:学习酒文化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有责任了解和传承自己的酒文化。酒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中国酒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人对待酒的态度、酒的制作工艺、酒的品尝与搭配等方面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更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更加得体,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
第二段: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诸多酒的基本知识,包括酒的种类、酿造方法、品牌历史等方面。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品酒活动,通过品味不同类型的酒品,培养了对酒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在课程中,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一些酒的文化传统和酒的礼仪知识,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古代酒文化的精髓。
第三段:从酒文化中体会中国社会的变迁。
通过学习中国酒文化,我逐渐意识到中国社会的变迁可以从酒文化中得到体现。古代的酒文化注重礼仪和节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传统和道德观念。而现代的酒文化则更加注重品位和品牌,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通过对酒文化的学习,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四段:酒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学习中国酒文化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传统文化,更是为了培养个人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酒文化让我更加注重与人交流时的言谈举止,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礼仪素养;酒文化让我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酒品,从而提高了对美的鉴赏能力;酒文化还让我了解到酒与食物的搭配原则,从而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质。这些都是酒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
第五段:传承与发展的责任。
学习中国酒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义务将酒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酒文化的美妙。通过参加这门课程,我深感自己有责任将所学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以期能够在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做出一份努力。
总结:通过学习中国酒文化,我不仅从中受益良多,更加深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酒文化虽然看似平凡,但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与智慧的集结。这门课程不仅帮助我拓宽了知识面,更是对我的人生和职业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深信,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酒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忠诚与自豪。
【中国的酒文化】相关文章:
中国的酒文化07-27
(优)中国的酒文化07-27
中国白酒文化知识12-16
中国的酒文化【精华15篇】07-27
中国的酒文化优秀(15篇)07-27
酒文化诗句12-27
酒文化的句子07-12
酒文化优美句子06-17
酒文化诗句3篇12-27
红酒知识与红酒文化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