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

时间:2024-07-29 16:39:54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幼儿园案例分析15篇[经典]

幼儿园案例分析1

  一、案例现象

幼儿园案例分析15篇[经典]

  五岁多的xx小朋友,刚从别的幼儿园转来,身高明显比同龄的小朋友高出一个头,清秀可人的外形,穿着时尚,性格活泼。在她身上折射出的礼仪行为令人担忧。

  镜头一:

  入园时,她总是耍脾气,有时使劲拽着妈妈的手,哭闹着不肯进教室,妈妈摆出交换条件—买东西,她才松手,一脸胜利的表情,没事似地径直走进教,老师向她微笑打招呼,她却不屑一顾。

  镜头二:

  上课时,她不是走到别的小朋友位置,拉扯其他女孩子的头发;就是走到窗户边独自欣赏风景。户外游戏时,她不是推其他小朋友插队,就是四处乱窜,不听指挥,有时还躲起来,让老师们担心。

  镜头三:

  区域活动时,她总是不守规则,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还不时使用暴力;把玩具随手乱丢。

  镜头四:

  午睡时,大家都排好队,他不是往楼上跑就是跑到一楼躲楼梯拐角处,让保育老师顾此失彼,好容易把它带进寝室,他不能安静躺下,不时发出怪叫声,小动作打扰身边小朋友休息。

  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她玩,对她的告状不绝于耳。张亿蕊小朋友种种的表现都让老师们为之头疼,怎样制服这只离群的顽劣“小野马”?关键是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二、案例分析

  xx小朋友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和溺爱,稍有不如意,孩子就会用哭闹耍赖的行为,让父母长辈有求必应;在待人处事方面大人很少引导教育,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会懂事了,造成孩子的放任自流,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行为;父母之间关系不和谐,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孩子耳闻目染后,形成不良攻击行为;刚上幼儿园时,在亲戚开的幼儿园读书,那里的老师给家长“面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过于“包容”,还多次换幼儿园,使孩子没能接受幼儿园规范化、系统化地学习与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幼儿从小将礼仪行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才能为以后构建自己完美的人格,更好地学习、成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她的一生。儿童在2.5岁—6岁的可塑性最强,所以,在这个时候对其进行教育,更能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相互配合,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三、措施与效果

  加强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身体力行,强化孩子的打招呼行为,如入园时,教师可轻轻环抱孩子,主动和孩子问好,并不吝啬夸赞“呀,今天,我们的仕显穿得真帅气?”“我们可爱、有礼貌的xx来了。”在缓和关系后,让孩子也回应老师的问候。

  设“文明礼仪之星”

  让幼儿在校门口“站岗”,向老师、家长小朋友,家长打招呼。家长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和身边的人打招呼,为孩子树立榜样。对于孩子上课乱讲话行为,可以让他当老师的小助手,监督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帮老师发学习用具等,如果孩子认真,要及时夸奖,激励孩子。对于孩子的霸道行为,帮助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适时安排她和其他幼儿整理玩具,抬早操器械,按号放小口盅,挂小毛巾等,让孩子护理植物角的植物,培养孩子的细心、爱心,缓解孩子的霸道之气。进餐环节,安排他帮小朋友们分汤匙,让小朋友们对她说一声“谢谢”。

  树立了孩子形象,增强孩子的荣誉感,也增进孩子间的情谊。每当出现温和的好行为时,给予孩子奖赏和鼓励。而这期间,争取家长积极配合,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园共育双管齐下,消除孩子不良行为。对于孩子不守纪律,乱跑行为,可让她当小队长指挥幼儿,因职责在身,自豪感责任感,使他更专注于对其他幼儿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孩子入睡难的不良行为,教师可轻轻抚摸孩子的`头,这种安抚的小动作,会平静孩子焦躁。

  经过一个多月的耐心教育,xx小朋友改掉了很多不良行为。入园时,她会高高兴兴牵着父母的手,主动和老师们问好;改变了霸道的行为,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上课时能安静坐下来,积极回答问题;户外活动时不会乱跑了,午睡时也能安静。家长反映孩子孩子在家乖巧懂事,很少无理取闹了,很多孩子都喜欢和她玩。孩子每天快乐地成长着。

  四、反思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是一项漫长又艰巨的工作。在幼儿园,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教师要时时奉献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地教育每一位幼儿。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成长的必修课。从小加强对幼儿礼仪教育,可以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也是弘扬我国历史悠久的礼仪传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幼儿园案例分析2

  一、观察现象

  小朋友们的就餐大都表现为使用餐具不正确、坐姿不正确。对于不喜欢的食物不吃或挑出。就餐时掉饭粒的现象突出,就餐不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就餐的时间偏长。菲菲小朋友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时,就会吃的很快也很干净。遇到不喜欢吃的东西时,她就会一直坐着,不动一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吃饭的时候不专心,很容易被别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就餐习惯很不稳定。

  二、个案分析原因

  菲菲小朋友的个子长得很大,所以她的饮食一直是她父母所担心的事情。记得刚来班级的时候,她的妈妈就说“不担心别的事情就担心她吃饭,在家时都是父母一口一口地喂才能吃得进去。所以挑食的她,妈妈总是做她喜欢吃的食物来吃。可是在幼儿园,食物是经过营养搭配来制定食谱的。所以难免会有她不爱吃的`东西。她的个子长得快,这样偏食一定会对她的身体有一定影响的。这正是她的妈妈所担心的事情,每天问她的就餐情况比问别的事情都要多。我们也在积极的想办法帮助菲菲渡过这个难关。

  三、对策、措施

  针对该名幼儿的实际情况,我首先给所有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淘气的大公鸡》说的是一个小弟弟因为就餐习惯不好,被一只大公鸡啄得到处跑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懂得就餐要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像小弟弟那样。又通过绘画讲小苗生长的过程,通过二组图片形象地演示空气、阳光、水什么都不少的小苗就会长得很高很快。而缺少这些东西的小苗就长得不高也不壮。让小朋友们懂得必要的饮食营养是不可缺少的。每当菲菲自己独力地吃完一顿饭的时候,我都会让小朋友们给她鼓掌并发给她一朵小红花。并让她去当小班长看看谁没有把饭吃完和把饭粒掉在了桌子上。有的时候我发现是她不爱吃的食物时,就让她为老师做一些事情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比如:给小朋友们发书或玩具。前提是要把这些饭菜吃完,这样她就会很自愿地吃完这些饭菜,并高兴地为老师做事。

  四、效果与反思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该名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吃饭的时候偏食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也不往地上或桌上掉饭粒了。每次吃完还会大声地告诉老师:“我今天都吃没了”,很自豪地样子。从这个案例中我领悟到,小朋友们的实际情况不同,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从正面来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如果单一地批评他们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效果则相反。让他们在自已成功的喜悦中来把不足和毛病改掉。这样的方法则会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和他们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案例分析3

  案例实录:

  刚开学的一天,焦点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焦点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邝xx咬我”,只见焦点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焦点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邝xx打我,还抢积木”。但见邝xx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案例分析:

  邝xx小朋友是个她聪明伶俐,长相可爱。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她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玩具都归为己有,人家要玩,她就打,就咬,吓得其他孩子哇哇大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与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该幼儿她要什么总是事事依着她,使她养成了自私,好攻击的心理。这样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育呢?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再次,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案例反思: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应该多培养该幼儿的自控能力,比如说在体育活动中为达到游戏目的,幼儿必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互助,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来促进自控能力的发展,如设计游戏“木头人”,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发展自控能力,方法为:教师背对幼儿念儿歌边向前走,幼儿跟随其后,念完儿歌后教师回头,幼儿迅速停止正在做的动作,并保持身体姿态不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要尽量把坚持不动的时间拉大一些,对于自控较好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再加“过小桥”,让幼儿走过高25厘米的平衡木,刚开始时,幼儿走得很慢,有1/3的幼儿不敢过,我们鼓励“勇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园案例分析4

  一、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定义与意义

  1.1定义

  安全隐患台账制度是指幼儿园建立的记录安全隐患情况的台账档案,包括各类安全隐患的情况、整改措施、整改完成情况等内容。

  1.2意义

  (1)规范管理: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制度有助于规范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类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保障安全:及时记录安全隐患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3)案例分析:通过对安全隐患的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2.1内容

  (1)安全隐患记录:详细记录各类安全隐患的情况,包括地点、时间、责任人等信息。

  (2)整改措施:对每一个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3)整改完成情况:记录整改措施的完成情况,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2.2实施方法

  (1)建立台账:幼儿园可以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建立安全隐患台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人员。

  (2)信息留痕:对每一起安全隐患都要做好记录,包括发现、整改、验收等环节,确保信息留痕清晰。

  三、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案例分析

  3.1案例一:幼儿园游乐设施安全隐患

  情况:某幼儿园游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有家长反映幼儿在游乐设施上受伤。

  整改措施:立即关闭存在安全隐患的游乐设施,对受伤幼儿进行妥善处理,并通知家长。

  整改完成情况:对游乐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修复安全隐患,并向社会公开整改情况。

  3.2案例二:食品安全隐患

  情况: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食材质量不达标,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立即更换食材供应商,对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整改完成情况:引进正规供应商,食品质量得到保障,同时组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全体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本文观点和理解

  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于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台账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稳定。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隐患,应该及时总结案例,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必须要充分重视和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安全,切实履行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责任。

  在幼儿园安全事故中,台账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希望本文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幼儿园作为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安全工作更是其首要任务。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升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不容忽视,需要严格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共识和配合。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幼儿园全体员工都意识到安全隐患的重要性和台账制度的重要意义,才能够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在制定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意见征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儿童教育观念的更新,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跟进和完善。在建立台账制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类安全隐患的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和执行标准。需要不断总结案例,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另外,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严格执行和落实需要制度的`监督和考核。只有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才能够确保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执行到位。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执行情况不到位的幼儿园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案例分析中,幼儿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隐患,幼儿园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幼儿园的安全稳定。

  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对幼儿园安全隐患台账制度的重视和落实,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幼儿园师生的安全,切实履行好幼儿园的安全管理责任。希望幼儿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和完

  善安全隐患台账制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幼儿园案例分析5

  班里有个叫辰辰的小朋友,一直以来,都让我很头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而且"罪状"也是十分齐全,有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弄小朋友衣服、头发,上课影响其他小朋友等等,而且,已经有好多次,在小区内碰到爷爷,爷爷都在找辰辰。我感觉,每天在耳朵里,都总是听着姜煜辰的名字,晚上放学走在小区里,都会替爷爷提心吊胆。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让他转换角色,体会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交流,找出原因。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而且基本已经放弃,认为孩子是无可救药的。我意识到,原因就在于此。家庭、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也对自己放弃了。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发现一:区域活动结束后,辰辰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纸屑,拾了起来。我立刻在"小星星时刻",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他维护班级卫生的好行为,让全班给他鼓掌。在为他贴小星星时,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做,还亲切的抱抱他。

  发现二:早晨,辰辰通常来园很早,帮助老师整理图书,从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条。我决定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他。我选他做班级里的小小图书员,负责班里所有的图书的整理、发放和保护,他干的可认真了。而且通过图书的桥梁,与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分析与思考:

  通过辰辰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个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幼儿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启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儿教师身上。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机遇,充满竞争的世纪,要将孩子培养为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探索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怎样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他们以信心,使他们茁壮成长,早日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幼儿园案例分析6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通过共同活动而形成的相互协作的关系,一般称为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有合作性同伴关系、榜样性同伴关系、竞争性同伴关系、带动性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作为幼儿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其作用逐渐增大,随着幼儿入幼儿园学习的开始、独立性的逐渐增强和心智的不断成熟,幼儿对成人的感有所降低,同伴关系的影响则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我班的韩xx小朋友在刚入幼儿园时,表现为退缩,缺乏交往能力。如回避各种人际交往,早晨来幼儿园的老师早总是她妈妈说的.,更不用说和同伴交往了。有一天午饭后,她看到冯xx小朋友正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娃娃玩,她也很喜欢,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小朋友说,只是两眼盯着冯xx,我想这是个好机会,就让冯xx去邀请她一起玩,一开始,韩xx还有点不愿意,但看到这个娃娃太漂亮了,也就勉强参与进来,玩着玩着,她还和冯xx说起了话,虽然是简单的几个字,但对于韩xx小朋友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她会主动找冯xx玩,话也渐渐多了。再接着,她奶奶来接她了,她也不走,一定要等冯xx的奶奶也来接了,两个人一起玩一会儿大型玩具才依依不舍的分手。在同伴冯xx的带动下,韩xx小朋友慢慢变得开朗多了,现在不仅能和同伴大胆的交流,还会主动与老师说话。家长反映也说这孩子开朗了。所以说同伴带动作用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幼儿园案例分析7

  案例:

  新学期,某中班开展了《甜美的糖果》主题活动。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十分踊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可也有个别孩子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特别是佳佳:“妈妈说,吃糖的孩子不乖,我很少吃糖。”课后,为了使孩子们对糖果有更多的了解,赵老师建议孩子们与糖果来一个零距离接触,到超市亲自感受一下,看一看各色的糖果,闻一闻,摸一摸……

  可是不久,陆续又家长反映,孩子近段时间吃糖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加,佳佳的妈妈更是质疑道:“活动后,孩子养成爱吃糖的习惯怎么办?”赵老师也很担心,原本想着通过这次主题活动让孩子了解糖果,丰富孩子的经验,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副作用”。如果您是赵老师,您会如何开展活动呢?

  教学活动产生副作用的这种状况,其实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针对这一案例,我觉得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备课考虑要周全;二是过程引导要适当;三是课后活动要拓展;四是家园观念要统一。

  一、备课考虑要周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我们幼儿园的备课主要涉及三方面工作:研究教材、了解幼儿、课前准备。这三方面工作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这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长短完全取决于老师是否“有心”:是否有心的去实践、有心的分析与积累、有心的用理论作指导。案例中,赵老师对教材可能有所研究和解读,但孩子的了解以及课前准备可能并不是很充分。如:孩子们对糖的喜欢程度如何;孩子们对糖的了解程度如何,以及课前糖果的收集等等问题,都需要围绕目标在活动前考虑周全。而赵老师在活动中显现出来的状况,显然在课前没有准备充分,所以,我觉得这是活动产生副作用的原因之一。

  二、过程引导要适当。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孩子的反应要敏锐分析,及时做出回应,并适当进行引导。活动中佳佳兴趣不浓,教师要仔细分析,不是佳佳对糖不感兴趣,是因为佳佳想做妈妈的乖孩子而控制住了在自己,所以对糖表现出不屑一顾。

  活动过程中,佳佳的表现应该正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孩子少吃糖的契机。可以先表扬佳佳说,肯定她的行为,再进行追问:“佳佳真听话,知道糖要少吃,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少吃糖吗?”这样的问题既是问佳佳,也是问大家,在引导幼儿讨论的过程中使幼儿明白,多吃糖对身体的害处。

  有了教师适当的引导,相信佳佳小朋友会对糖有个正确地理解,其余小朋友也会明白糖果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的道理。

  三、课后经验要梳理。

  丰富孩子经验的途径需要多元化。我觉得如果赵老师在课前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各类糖果,有过对孩子们的经验准备,就不需要在课后再让孩子们和糖果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因为当孩子们看到了超市里诱人的糖果,不要说孩子们了,就是大人也会产生想吃的`欲望,所以我认为这既然是一个主题活动,那么丰富孩子的经验就不仅仅局限于去超市感受糖果,可以在区域中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材料,鼓励孩子们在区域游戏中制作糖果、玩卖糖果的游戏等等,还可以让孩子观看一些关于孩子吃糖果的危害的录像或者动画片,促使幼儿了解吃糖过多带来的危害,进一步强调糖果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的道理,进而帮助孩子梳理所获得的经验。

  四、家园观念要统一。

  案例中,产生的副作用还有一个原因应该就是家园观念没有达成共识。所以要力争将副作用降至最低,需要家园的教育观念要统一。这就需要教师与跟家长做好沟通工作。活动后,赵老师可以告知家长本期的主题活动内容,让家长明确活动开展的目标和内容。还可以让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孩子正确吃糖的方式,如选择合适的时间给孩子吃糖,吃糖后漱口等等。

  相信有效的家园合作一定会产生有效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案例分析8

  情景讲述:

  这是一堂阅读课,在教研组长与几位师傅的鼓励下,我在小班教研组开了这一堂阅读课。虽然这节课只作为整个教研组的公开课,但是光教案就备了三遍。

  第一个教案在集体备课时,我的两位师傅葛秋菊老师和孙颖老师就给了我不少好的建议,帮我把整个过程进行了一番大改革。一个个环节有了几位师傅的指点,我的心里从不安,到逐渐有了底。

  第二个教案形成后,我在小一班进行了第一次教学,整堂课下来,感觉还算比较顺利,就感觉有很多不足,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而且每个环节都有不太满意的地方。这节课自己感觉不够精炼,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更简洁易懂?我们教研组作为集体备课,又进行了一次磨课。副园长徐晓军老师与办公室主任马国红老师也参加了整个教案的修改。在整个教研组的讨论下,我们从教学目标到一个个环节的过渡语,都进行仔细的揣摩,终于生成了比较满意的第三个教案。这让我再一次领略到集体的力量伟大的。

  理论分析:

  第一堂课,自我感觉不是很满意。这一堂课的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足足超了八分钟,还有很多环节感觉不是很简练。这跟一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都有很大的.关系。《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小班的一节课超出时间这么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怎样让这节课在把握好时间的同时,让幼儿学会知识呢?仔细揣摩一下会发现,我在提问与启发幼儿回答问题时,没有及时的引导幼儿直接转入话题。

  其实我的本意是想让多几名幼儿回答问题,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我没有及时的引导,第二名幼儿并没有按照我的设想回到第一副图上回答问题,当幼儿讲完其它几幅图以后,我不得不回到前面,再与幼儿讨论第一幅图。这个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有最后一个环节,“送礼物”中,我在请幼儿送礼物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自我反思:

  这节课下来,收获很大。我得到的不仅是经验,还有同事们的出谋划策及几位师傅的认真的帮助。我们在一起磨课,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中,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经过这样一堂课,我知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上好一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我要学习和思考的地方。相信有了目标,就会方向,有了方向,就会有进步。为了孩子,也为了这份自己选择的事业,我会努力!

幼儿园案例分析9

  案例背景:

  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十分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一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一向睡不着的孩子。针对晨晨这种情景,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

  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寻着声音找过去,原先晨晨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之后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晨晨掐我!”原先又是晨晨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观察分析:

  晨晨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构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对此,在教育晨晨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小故事,帮忙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不让她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

  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的渠道。如果单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构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幼儿园案例分析10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各个娇生惯养,吃饭挑食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他们的身上。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情绪下把饭吃饱、吃好是所有家长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一味的喂,幼儿的依赖性就越强,哪天不喂他吃了,他就干脆坐那里不吃了;光靠一味的“催”吧,这样又会在幼儿心理产生一种“焦虑感”,进而影响幼儿的进食的质量,甚至会引起幼儿的一种“心理性呕吐”,那吃进的饭可就全部吐出来。以前我带的大班里就有这么一个孩子,碰到他不喜欢吃的菜,他就可以让自己吃一口,呕吐一口。真是愁死我了!在一年的工作摸索重,我得出了一个小方法,让我们来共同分享吧!

  今天的午饭里有白菜,把饭发下去后孩子们都大口大口的.吃开了。我发现小恺却坐在那里,手捏着嗓子,眼睛含着泪花,看着盘子里的菜样子可怜极了,我就问他:“小恺,你怎么不吃饭呀?”他看了看我,指着盘子里的白菜愣是摇头。于是我就说:“你喜欢小白兔吗?”他点点头。“你为什么喜欢它?”“因为它长的可爱。”“那你知道小白兔最爱吃什么吗?” 小恺听了神气起来:“小白兔爱吃萝卜和白菜。”“小恺真聪明,如果你像小白兔一样也爱吃白菜,那你也会和小白兔一样长的很可爱。”小凡看着我好像有点不相信,我又笑着对他点点头,我喂了他一口,他张嘴吃了,但是一直含在嘴里不肯无往下咽,这时我灵机一动就说:“小恺,你知道吗,嚼白菜时发出的声音可好听了,咯吱、咯吱像踩在雪地上一样。”听了我的话,小恺高兴了使劲的嚼起来,“老师,咯吱咯吱真好听!”我连忙又喂了他一口菜,他大口大口的嚼了起来,我把耳朵凑在他嘴边说:“你能嚼给我听吗?”他使劲点点头,大口大口的嚼着,不一会工夫餐盘里的菜就全吃光了。

  其实吃食物发出的声音并没什么特殊的,我只是把它加上了形象的比喻,孩子们却感到很兴奋,觉得很有趣,加上侧耳倾听的动作,为了证明自己很能干很厉害,孩子们就会用力咀嚼,多吃食物了!

幼儿园案例分析11

  结合三字经创设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新环境

  摘要: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传统的说教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步伐,而直观、易懂、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环境正像盛开的花一样闯进了孩子们的视线。下面将从通俗易懂的新三字经儿歌入手,创设文明礼仪的物质环境,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三字经;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影响,所以在我园分园做的《以三字经为载体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十分注意环境创设。在古三字经的基础上我们新编了通俗易懂的现代三字经。围绕三字经内容进行环境布置,为幼儿营造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效果显著。

  一、创设大面积幼儿园公共环境,营造文明礼仪学习氛围

  一所幼儿园要有自己的园所文化,我园区大部分孩子来自外省市,环境的创设成为家长了解园区教育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运用墙壁画、走廊吊饰、标语、幼儿作品等形式营造文明礼仪学习氛围。

  文明礼仪从学会说“您好、欢迎你、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不用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开始。我们把这些词语美化装饰后吊挂在进园的走廊上方。在走廊墙主壁上运用废旧报纸和包花纸做成一幅巨大的立体“三字经”大字,给人一种浓浓的古韵味。走廊墙壁上间隔挂卡通图文结合的三字经故事图画。孩子们会在入园离园时逗留在这些精美的图画前向父母询问画面内容,这对家长也起着直接的宣传作用。另外每个教室门口除了《家园栏》外,还有一个专门宣传三字经的版面,如图文并茂的三字经小故事、激励性的话语、展示本班宝宝的一些好习惯、好行为的照片,让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更直观地体会教师用意,促进家长与幼儿和环境互动。让环境“说话”,不仅美观,更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为礼仪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物质环境。

  二、创设各个细节提示性标志,发挥“三字经儿歌”的作用

  创设班级环境。将图文并茂的新三字经儿歌分散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处处提醒幼儿注意行为要文明。如在盥洗室、午睡室里张贴《洗手》歌。

幼儿园案例分析12

  曾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例事实:留学美国的教育学博士黄全愈的儿子,在国内时三岁学画国画,寄到美国的“竹子图”让美国教授大为惊叹。黄博士的儿子五岁到美国后继续去学画,去学校几次后,儿子不愿再去了。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儿也不教!”黄博士悄悄去学校观察,发现美国老师的教学几乎是将孩子们“放羊”,出一个题目,让孩子自由去画。老师不讲基本的笔法,不讲布局结构,也不在黑板上画示范画让孩子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黄博士觉得是误人子弟。

  这种类似的“放羊式”教学方法,自颁布新纲要后,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曾有过,那所谓的“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忽略了幼儿已有的经验与艺术天赋,忽略了同周围环境活动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

  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少数教师喜欢怀旧,喜欢以前老教材——好学,喜欢以前的孩子——听话,喜欢以前的幼儿提出的问题——“老师,我画的像不像?”老师通常对于幼儿作品的评价是“像与不像”,给予的指导是“不可以如何和应该如何?”黄博士发现儿子画完画总是问:“我画的像不像?”而美国的孩子则会问:“我画的好不好?”当然,在过去画的像的.幼儿也就更讨老师的欢心。“像不像”是我们孩子习惯对老师作品的复制的发问,复制得越像老师越高兴,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不鼓励孩子去打破常规,创造自己独立的心灵世界,试想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长此以往,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幼儿的创造性又从何来?而“放羊式”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画画时没有规范,没有限制,虽然画的不成比例,五花八门,但孩子在心理上永远在表现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与众不同。

  “放羊”与“复制”是一个对立的面,而又是相辅相成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孩子们应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在教育中我们既不能过分追求“放羊”,也不能全部舍弃“复制”,只有在新纲要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进一步地推进。那如何搞好“放羊”与“复制”的关系呢?我认为:

  1、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教师改革的热情和积累教师有益经验,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自主空间,教师自己要努力对新纲要的理解,大胆实践,把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要求,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转化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对幼儿的认识。

  2、幼儿创设更大、更多、更和谐的创造空间

  有了良好的环境,成功的机率也相应提高。因此无论什么活动,我们要在材料提供上动足脑筋,下够功夫,充分利用和体现材料多样性的效能,让孩子接触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材料,以启发他们灵感的火花,避免再次出现上述所讲的复制现象,提问注意启发性,多问“为什么,”少说“是不是?”这样安排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动机和兴趣等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如幼儿绘画时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复制,续编故事是也不至于重复同一个内容。

  3、尊重幼儿,给幼儿于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一丝成绩都要肯定,让幼儿充满自信,在作业时不对每个幼儿作统一要求,因人施教,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的发展,能力差的幼儿可以“复制”的多一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放羊”多一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想象与创造。教师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平和而客观的心态去评价作品和创造行为本身,同时注重给孩子充分自由,不随意干预和打扰幼儿的自由发挥、自愿表达和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最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的条件限制他们,鼓励他们去创造。”对,只有“复制”、“放羊”相互结合,才能让幼儿创造的明天更美好。

幼儿园案例分析13

  案例描述:

  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游戏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一次进行语言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吐水。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玩具,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

  案例分析

  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与小朋友交流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

  2、波波在家庭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虽然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

  教育策略与措施: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健康心理和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等观念。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她一生的发展。因此,波波这些事情虽很小,但是反映的是自私、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比较普存在在幼儿当中,只是个别幼儿较为突出而已。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和老人的.溺爱更加加剧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对此,我制定了以下措施,在对波波进行重点引导的同时,也对其他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游戏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环节,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往。

  1、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帮助波波学习掌握与同伴交往的基本技能,文明礼貌,互相谦让,团结合作,告诉波波只有这样才会被大家喜欢,才真正有自己的好朋友。

  2、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促进波波与同伴之间合作,逐渐体验到友好合作带来的快乐,从而慢慢调整自己的各种行为,让自己变得被大家接受,喜欢。

  二、其次,与家长密切联系,指导家长改变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家长要改变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法。建议波波的家长改变对孩子过分娇纵、溺爱的态度,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平等,和谐,亲密。特别是三位老人的态度。

  1、我利用家访时间,仔细与波波的爸爸妈妈交流了孩子在幼儿园的各种表现:既肯定了他们重视孩子智力发展这一方面,同时又提醒他们对孩子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足够重视,只有这样孩子才是真正的健康成长!波波的爸爸妈妈比较认同,同时也表示发现过儿子的一些不好行为表现,有时候也想给孩子立个规矩,但是因为是与老人住在一起,而家里三位老人太宠孩子(三代单传),有时候家长之间也会因为教育孩子引起矛盾。为了不让老人生气,往往迁就了一些孩子的坏习惯。在听了我的详细讲述之后,他们表示回家要与老人好好沟通,慢慢转变老人的态度。

  2、与家长一起学习,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对于年轻家长与年老家长之间的教育分歧,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此我在博客里发表孩子活动照片的同时,也大量记录了一些孩子不同的表现以及分析,还转载了许多名家的育儿经,教育观点,家长在浏览博客的同时,也一次次的更新着自己的观念,潜移默化中,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效果分析: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家园配合密切,波波表现出了明显的进步:会趴在小朋友耳朵边轻声讲话,会帮小朋友在午休时候穿脱衣服,游戏时候与小朋友之间的冲突明显减少,比较能够控制自己的一些不好行为……为了表扬波波的进步,我还封他做了一名小班长,专门管理班级里的小画书,让他兴奋不已!相信只要家园密切联系,持之以恒,波波会有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案例分析14

  儿童体检站里还是向以往一样吸引了很多孩子,医生们带上帽子开始了今天的工作,体检的孩子拿着体检卡开始体检,每一个孩子都很投入。

  “请问,牙科是这里吗?”一位可爱的客人老师也加入了今天的体检队伍。“是的!”做“牙科医生”的奇奇有些吃惊,但还是大方地回答老师。“那怎么检查呢?”“请你嘴巴张开!”奇奇认真地回答。看到客人老师有些“调皮”地动着嘴巴,奇奇郑重地命令她:“嘴巴长大,不能动!”然后,他用手电筒往她嘴里照了一照,然后严肃地说:“你的牙齿有点脏!”“那怎么办呀?”“你要每天刷两次牙,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可是,我每天刷三次牙,中午我还刷牙呢?怎么办?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你应该这样刷牙!”说着,奇奇拿着牙模认真地教客人老师,最后,还不忘提醒一句:“以后要少吃甜的东西!”

  反思

  今天,孩子面对客人老师的时候,能如此从容、大方,让我真的为我们的孩子拍手、喝彩!在喝彩的同时,我更肯定我们的区域游戏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它给我们孩子带来各方面的发展。一、区域游戏就像是一个迷你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能够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大家要玩得开心,就会有许多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每个孩子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必须要学会适应、调整,从而让同伴接受。二、区域游戏能够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们自上个学期开始研究区域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的`交往能力明显增强,很多内向、胆小的孩子现在也能从容、大方地与大家交往。今天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三、区域游戏让孩子积累各种有价值的经验。在我们的区域游戏中,我们将很多有价值的主题经验、生活经验自然融入和渗透,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情境中积累经验。例如在我们的儿童体检站中,我们创设了耳、鼻、眼、牙、内科等区域,每个区域中将一些带情趣性的认知内容合理投放,在眼科我们投放了视力表、颜色识别卡(类似色盲检测卡)、练眼力、找不同等,在耳科,我们投放了听声音猜动物、听音计数、猜乐器等,在鼻科投放了辨别各种气味的材料等,孩子在模拟体检情境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本领。

幼儿园案例分析15

  案例背景

  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白天,我们享受太阳光的普照,夜晚,灯光为我们照明,生日时,我们在蜡烛光下许愿,霓虹灯光的闪烁让我们感受夜的绚烂,火光为我们驱走严寒,红绿灯给人们带来安全……但幼儿往往只知道太阳出来了,所以天亮了,天黑了,开亮电灯家中变亮了,点了火所以感觉暖和了,对于光会发生反射、折射,光会移动相关的知识却不了解,于是,我们投放了一个会反射光的“小蜜蜂”材料放在区角里,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光的秘密。

  案例描述

  发现一:神奇的亮光

  一天,蒋俞行小朋友来到了美工区,他很快发现了架子上摆放的“小蜜蜂”材料,这个小蜜蜂的身体是用奶粉罐做的,身体用黄色和黑色的颜料涂上了厚厚的一层,它还有一对透明的翅膀,圆圆的大眼睛。可爱的小蜜蜂让俞行为此着迷。他将“小蜜蜂“抱起来有力的晃动着,突然发现,咦,墙上是什么,一个小小的白点晃来晃去。

  俞行好奇的问:你看,墙上是什么东西在动呀?

  俞行的话引起了旁边兴兴小朋友的注意。

  兴兴:哇,这个白色的,它在动。

  俞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他边说边继续使劲晃动着“小蜜蜂“,蜜蜂的翅膀也开始不停的扇动。

  兴兴:是不是你手上的“小蜜蜂“呀?

  发现二:亮光会移动

  俞行更加兴奋了,他抱起“小蜜蜂“往楼梯下走了两步,然后又继续把它上下左右不停的摇晃,这时,墙面上的小白点也开始随着“小蜜蜂”的移动而移动。

  俞行:这个东西怎么到处跑呀?

  俞行:这个东西在跟着我跑呢。你看,它跟着我下楼来啦。它会爬楼梯吗?

  发现三:白光不见了

  俞行抱着“小蜜蜂“又往上走了两步台阶,身体挡住了门外射进来的一束光,然后继续晃动”小蜜蜂“,突然,墙上的`白光不见了。俞行很失落,他继续抱着小蜜蜂继续摇晃,可是墙上的白光依然没出现。

  俞行:墙上的东西怎么不见啦?它到哪里去了?

  发现四:白光再次出现

  俞行身体往后退了退,透过阳光,“小蜜蜂“的翅膀显得格外透亮,他再次晃动着,突然,墙上的白光又出现了。兴兴看到了墙上的白光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用手去抓墙上的白光。

  俞行:你快看,它出现啦!

  张梓兴:哈,它在这里,它在动!我要抓到它。

  发现五:透明的翅膀透过阳光可以反射到墙上

  这时,俞行的身体挡住了门外照射进来的阳光,墙上的影子又不见了。俞行着急的晃动着。

  兴兴:这里有光,是你挡住光啦,你往后退一点。

  俞行往后退了退,小蜜蜂的透明翅膀展现在阳光下,他轻轻的晃动,此时,墙上的白光又出现了。

  案例分析

  光沿着直线传播,当光遇到半透明的小蜜蜂翅膀时,发生了反射,于是在墙上形成了白色的光斑。当孩子在晃动“小蜜蜂”的时候,墙上的光斑也跟着在晃动,这也说明当反射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光通过反射面反射后的光,它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孩子们通过不断的移动“小蜜蜂”的方向、位置,不断的探索,他们还发现小蜜蜂在墙上形成的白色光斑也在跟着移动,于是,这也引出一个科学原理:当反射面的形状和角度发生变化时,反射后形成的光的形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案例措施

  1.幼儿的学习是在其兴趣驱动下,自然而然发生的。儿童的学习是兴趣驱动,而视角下儿童的学习是目标驱动。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要支持幼儿深入探究,要给幼儿时间去尝试去不断的探索。

  2.孩子重复去做的事一定是有其特定意义存在的,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和体验,用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和收获。事实证明,他的行为不但引来小伙伴的关注,同时吸引了同伴也投入到游戏之中。这时,教师只需要去观察他们,随时给他们需要的支持。

  3.当幼儿发生兴趣,产生持续的探究欲望时,除了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以外,教师更应该提供自由的游戏空间。当这些条件都充足时,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会在自由的空间中自然拓展和生发。

  案例总结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是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光走直线和光会反射的小秘密,只有光在透过透明物体时就会走直线,沿直线传播,当碰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形成光斑。是你们将“小蜜蜂“的翅膀在光束下进行晃动,光束通过透明的翅膀继续沿着直线往前走,而后,碰到了不透明的墙壁,便在墙上形成了小白点。

  在孩子们发现这个秘密的同时,我真的很开心,当然,我也有收获,我开心的是孩子们能够发现光的神奇秘密,通过不断的移动身体、移动材料来得到光沿直线传播和光反射的秘密;而我收获的是,在孩子面前,我也是一个学习者,我应该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充实了自己,才能为你们提供更多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而对于你们,收获的是发现秘密的惊喜和对未知世界无限向往。

  亲爱的宝贝,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对未知事物保持兴趣,能够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我也将继续守护你们的童心!

【幼儿园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幼儿园案例与分析03-10

幼儿园案例分析07-28

幼儿园案例分析07-29

幼儿园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没有朋友的孩子07-19

幼儿园案例与分析(荐)07-06

幼儿园美术案例分析03-22

幼儿园案例分析:吃饭12-28

幼儿园案例分析模板06-29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12-14

幼儿园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周亦天小朋友的转变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