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29 16:46:12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生物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教学反思

生物的教学反思1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看着试卷,这次考试,给了我很多的感慨和反思;这次考试,也让我明白了这学期在教学方面我有哪些不足,下学期该如何改正。

  第一、还需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工作里面还有自私的表现、懒惰的行为,所以我要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提高自己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受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第二,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效课堂小组建设。高效课堂学习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没有一个组织规范、分工明确、凝聚力强的小组,就无法推动课堂向高效方面发展。在组织都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进行高效课堂的模式的学习不但没法做到高效,甚至比传统课堂还低效。小组建设,我还必须得进一步细化,小组长的培训我还得进一步加强。

  第三,还需进一步加强导学案编制的研讨。由于我对导学案理解得不够深刻,导学案编制的不够合理,使得学生整天为了应付导学案而烦恼。任何的学习必须是兴趣第一,如果我们的导学案在学生眼中如果不是可爱的、有趣的、能带来快乐的,而是面目可憎的每课都得做的习题集,那么自主学习就会走样,甚至连正常的学习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课改的认识。此次期末复习,因为我第一年代生物,没有什么经验,我就向几位曾经带过的老师请教。都说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很重要,我对照前两年县市教研室出的期末考试题分析,发现这一章出的`题分值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于是,我加大了这一章的复习,而对其他内容则放松了要求。最后的考试结果证明,用教师的主观经验和判断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是要不得的。我们对课改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平时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努力践行课改,但一到关键时候,我们还是不自觉的用自己的经验去指挥学生,忽视学生的思考,甚至不要学生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做自己。只有有思想的老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

生物的教学反思2

  本学期即将尾声,现结合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

  (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

  (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二、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脱离探究、实践的生物教学不能适应将来新课标的要求,只有经过认真探究、亲身实践,学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实提高。

  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组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1)从一个实例(或现象)入手,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进行探究。

  (2)每组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然后提出可行性的设计方案。

  (3)方案的实施。各小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或实验,然后小组得出结论。

  (4)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结论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出结果。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对于整个探究过程选题要量力而行,做到小而实,一定是先发散,后集中。如《生长素发现》一节的教学,可以窗台上的植物弯向光源生长,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这样以探究、实践为核心,完全摈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样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高效完成生物学科的学习任务,达成课堂课程目标。活动方式如探究活动、创新活动、实践活动等。

生物的教学反思3

  今天下午在3班讲“开花和结果”一节,先让每组3号同学到黑板对照图说出花的结构,可能是同学能力好加上内容简单,这部分进行比较顺利。又让6号同学说出传粉的过程要求指着图说,我是让学生感觉自己能行了就主动上来说,等了很长时间,终于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鼓励下,学生一个个上来说了(即使有一个没有指图)。

  对于受精的过程我先描述了一遍,让大家自己对照课本上的图描述,等了一会才叫2号到黑板上指图展示,没想到还是等了很长时间,而我发现同学们在下面已经能说得很好了,为什么不能主动到前面来展示呢?我鼓励他们要相信自己,组里其他人也不断鼓励。终于一个一个……说完后每位同学都露出了笑容。

  看来学生还是不够自信,也许在下面能做的很好,却没有勇气站到前面来面对所有同学。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让每位同学都能站到前面,希望他们一次比一次更自信。

  加强板书设计

  初中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都还较低,既需要老师精要的讲解,也需要老师提纲挈领的板书来帮助理解、深化记忆。

  据研究表明,在人获取的全部信息中,其中听觉占11%,而视觉占83%,其他(触觉、嗅觉等)只占6%。可见,视觉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任何情况下板书都不能省略。好的板书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也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

  作为一堂课的.精华沉淀——板书,其内容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而在课堂中需要注意板书要与所讲内容同步进行。根据生物教学特点,黑板的使用一般分主副两区,次区目的是补充主区板书的不足。板书时可以用符号、简表、图形等代替文字。

生物的教学反思4

  一、设计意图

  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说明文。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其科学的兴趣和精神。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我采取“初读课文,理清顺序”、“细读课文,掌握方法”、“精读课文,深入思考”三个步骤循序渐进,希望引领学生把握文本、钻研文本、吃透文本。

  本节课我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整合教学,在导入新课之后,我安排了一个环节,取名为“你认识我吗”?其中展示了文中提到的生物,请同学们认出来,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效果不错。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特质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要教给你们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思索,这篇课文我可以学到什么。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说明文学习的精髓,即说明内容、方法和顺序。

  考虑到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内容不易激起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本地视频新闻链接《铲除“一枝黄花”,当下正是时候》的导入和展示了实物“一枝黄花”。其目的就在于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知识讲授变得更加鲜活直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性。

  二、存在问题

  1、学情掌握不足。学生在课堂中明显表现出对文本不够熟悉,对课文信息的搜寻概括能力较为薄弱。我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点,导致课堂被动。

  2、 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容量很大,但无形中也产生了脚步匆匆地感觉,像体验反思部分,假如时间允许,同学们的讨论可以更充分些。

  3、学生参与不足。本堂课学生参与情况实难让人满意,这其中有师生生疏的的因素、有学生紧张的原因,但很重要一点是我未能很好地调动组织学生、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课堂上,我虽也采取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法,希望能够发动学生参与进课堂。但在实施中,学生讨论小组的组织不力,各个学生的责任不明,导致讨论小组名不副实,班级学生依然各自为战,课堂之上缺少了思维火花的撞击。

  4、课堂机智不足。囿于课堂教学经验的缺乏,也因为教学过程中的紧张情绪,我在本课的'教学中缺少对突发情况的机智应对。在学生情况变化和课堂生成的情况下,我欠缺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必要变化调整。我在教学语言上也比较生硬,少了临场的发挥,没有起到调动学生情绪、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5、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表现和理想相距仍有一段距离,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难以出现,这说明教师自身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三、反思感想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现在想来,如果能对学情的把握更充分一些、与学生的应变更灵活一些、在课堂的教学更轻松机智一些,这一堂课我一定能够上得更加出色。教学的根本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造力。

  总之,联系《生物入侵者》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面对这篇课文只是一个文本,其意义是多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责职并不在于对教材、教参或某种观点的诠释,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到创新性学习,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角融合,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创新欲望。我真心地希望经过探究和剖析,发现不足,并在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生物的教学反思5

  上这课的时候,正值蟋蟀欢叫时,带领小朋友们徘徊在林间小路上,为发现一种新奇的小动物或小植物而大声欢呼的局面还记忆犹新。

  为上这一课,我特意跑遍了整个学校的角角落落,因为我知道上这课的难度——肯定会被同学这样那样的问题问倒。于是我查了不少的资料,请教了不少的老师,希望自身能一看到一种生物就能马上指导小朋友哪里去查找资料,怎样去熟悉这种生物。我感觉我备了一堂大课,有点累,但也幸福。

  带领小朋友们去熟悉学校生物的时候,我在布置说课稿的时候,根据实际对观察范围做了适当的调整,因为我们的学校比较大,把整个学校观察遍,估计布置半天时间都来不和,这课的教学要在一堂课上完成学校生物的记录那是很不实际的,时间上不太允许,于是我缩小了调查的范围,将教学楼前后一个50米见方的范围作为我们调查的区域。虽然生物观察得不怎么丰富,但是我感觉效果还是可以的。课本中提供的.两张记录表远远不够。

  在调查中,意料中,小朋友们对很多生物都是陌生的,只知道蚱蜢、西瓜虫、狗尾草,而对于很多常见的生物他们其实也是叫不知名字的,在教学中,对于有些生物我是给他们直接介绍的,因为我感觉种种画下来,去调查,这是不太实际的,于是只布置了5种左右容易查找到的生物,让小朋友们自身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名称和特性。布置的时候尽量是“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然这样课的教学是很会失去调查的兴趣与欲望的。

  整个课下来,前面几个班级因为自身教材的理解上、时间的掌握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感觉不怎么流畅,但是但第四班上的时候,自身很有感觉了,而且自我感觉效果也还可以。

生物的教学反思6

  《环节动物》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收获了惊喜,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

  一、本节课中的成功之处

  蚯蚓是环节动物的代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蚯蚓,因此,本节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授课前学生已经有很大的兴趣了。抓住这一点,我在课前就给学生分好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捕捉蚯蚓做教学材料。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要观察讨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围坐在一起,带着问题拿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形态特点。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观察得很仔细。很快就有学生观察到: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组成。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思考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学生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发现有黏黏的、湿滑的感觉。我就顺势引导,告诉学生为什么蚯蚓的体表要保持湿润。在观察蚯蚓的运动时,学生们也观察的很仔细。有的.学生观察到蚯蚓运动时,首先是身体前端向前蠕动。我引导学生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学生就会发现蚯蚓的腹面粗糙不平,有小的突起,即刚毛,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刚毛的作用。

  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不容忽视,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课堂上观察完蚯蚓后,引导学生要把蚯蚓放生。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的不好,有的学生滥竽充数,不能认真完成课堂上老师留的任务,今后要加强课堂组织。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例如,谈及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只局限于说出课本上的例子。今后要多给学生推荐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课外书。

生物的教学反思7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直观教学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获及较全面、正确而牢固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只从抽象概念和定义出发,更不能抽象地讲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及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各种概念和原理。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感知传统直观教学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

  (2)、直观教学是使学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在生物学教学中正确地组织和运用最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

  (3)、直观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的手段。这样就把教师的活动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把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构成学生活动的手段和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如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4)、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能的有力手段。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及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性知识。生物教学中,通过正确的直观手段,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

生物的教学反思8

  通过四周八课的学习和探究,学生对科学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观察事物的方法步骤,对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过程中要注意的东西也能够掌握,学生通过对水生植物和陆生 植物的习性,结构等的分析,对学好科学有了兴趣和信心。

  我认为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作到:

  一、紧紧抓住观察物体———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这个科学学习的'过程。

  二、认识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学生的实验,切实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实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生动的实验活动。

  三、做到重过程,轻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做到传授知识于快乐的 操作中。

  四、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科学兴趣作为科学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学生打下基础。

生物的教学反思9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授课的对象是七年级新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持久性不强。具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力,但理性

  认识不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具有一定的小学自然基础,但缺乏正确的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和课本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探究法”,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在整堂课中主要以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引导

  学生去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义所在;穿插一些小游戏,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讨论的组织。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媒体

  身边常见事物的图片(山、石、树、昆虫等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新课前先做一个游戏:教师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如盆栽植物、小动物)和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根据初一新生好奇的特点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质疑启思,讨论问题:

  讨论的问题是:①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②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讨论分小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学生回答的“生物的特征”答案不完整,学生甚至出现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这时我都回适时进行鼓励,以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3.讨论与游戏,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1) 讨论:植物和动物等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我认为通过讨论学生找出植物和动物需要营养的方式的不同,为《生态系统》等内容的教学有一个好的铺垫。

  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关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总结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游戏:全班进行憋气比赛,看哪位同学憋气时间长。讨论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只能短时间的憋气?能否列举一

  些动物如何进行呼吸?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结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学生知道呼吸是什么,而不能深入对呼吸进行探究。

  (3)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给养鱼缸的鱼经常换水”。

  让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自己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植物也会产生废物,那么植物如何排出废物?

  总结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猜物品游戏:

  课前准备好几个纸箱子,其内放几种动物(如青蛙、蚯蚓等),让学生上台用手摸后猜里面是什么动物。要求

  全班学生注意观察猜物品的学生碰到动物时产生的缩手反应。学生观察做此游戏的学生反应后,简单归纳出此现象的原理,即人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

  讨论题:植物等其他生物对刺激是否会做出反应?如果植物也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你如何证明之?对于这样问题学生

  可以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设计,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我对于学生的各种设计将给予鼓励,学生对“生物都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个特征不仅仅是存留在识记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学生

生物的教学反思10

  1、教学观念的转变及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全组教师参与式的研讨,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加强集体备课,取得共识,发挥群体效应,全面挖掘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间互相听课,课后及时组织评课,倾听教师的意见。通过听课、交谈等途径将教师一些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小结。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教学方式呈现个性化、多样化。

  2、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新教材中的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具有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的特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大的变化是呈现形式上的变化,每章节由章首页、若干节、本节小结和自我检测四个部分组成。每节由问题探究、正文、旁栏、练习四个版块组成,旁栏又安排了“相关信息”、“知识链接”。每节课均以“问题探究”开始,通过观察图片、创设情景、讨论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这些情景、问题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步步深入,引导课堂内容的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展示图片等手段,发挥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本节聚焦”是一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相关信息”是对正文主栏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知识链接”是不同章节的前后呼应,形成概念间的逻辑联系。对正文中的“资料分析”(或资料收集和分析)和“思考与讨论”多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和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讨论、去操作、去试验,从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概念,得出结论。每章节后面都编排了些习题,这些课后练习和章检测题比以前要求高了,增加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练习题,特别是增加一些活题,如技能应用、拓展题,有一定难度,既有思维拓展,也有知识用,还有某些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等。对于这类习题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再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最后由老师加以点评,从而使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

  (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4、多方位地评价学生

  新课改对学生的评价不在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而是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经过备课组的多次研究,本学期我们的评价内容包括模块考试、单元测试、实验技能和平时表现(包括预习作业、课后作业、课堂表现)。

  5、建立平等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生物的教学反思11

  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笔者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

  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

  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

  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

生物的教学反思12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具有变异现象等知识点。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找一找(根据英国双胞胎全家照找出哪两个是双胞胎)环节,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我们可以根据生物的变异现象来初步探寻孩子与父母的不同之处。

  二、通过大量资料来进一步认识

  变异现象不仅是人类特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有变异现象的。植物:以三叶草的变异(四叶草或者五叶草)、豌豆、玉米、牡丹、郁金香等植物为例,说明植物的'变异现象;动物:以俗语“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金鱼、猫等为例,说明动物具有变异现象。

  三、拓展迁移,学会应用

  简介“龙生九子”的例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缺陷与不足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上有点紧,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同时,还要让这节课具有趣味性。

生物的教学反思13

  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一课中,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气孔是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书本中一些很专业的名词学生本来就难以明白,如果教师的讲述过于平淡直白,就更加索然无味。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件事,远比听到,看到一件事要深刻的多。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去解决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呢?于是我又想到了“动起来”这一招。在引导学生分析了叶片的结构,了解了气孔的形态结构之后,我便让学生分组设计情景表演——“我是叶片上的小气孔”,学生们纷纷讨论开来,并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方式。他们用两个人手拉手围成了一个“ 气孔”,然后由一名解说员进行解说,一步步引导其他同学认识气孔的.“内壁”和“外壁”,用小纸片或者另一个同学扮演二氧化碳和水份从“气孔”里通过,不仅表演了“气孔”的张开和闭合,还讲述了气孔运动的原理。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上台展示。

  在讲述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时,我又列举了很多学生所熟悉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例如用“夏天里沾水的手更凉快”来理解蒸腾作用能带走热量,使植物不至于被阳光灼伤;用“吸饮料”的例子来解释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水的动力等,蒸腾作用的意义通过上述事例的引导,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给学生将生活问题生物化,加大生物与生活的联系。这样让学生从生活到课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来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更轻松,记忆起来更深刻。

生物的教学反思14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从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针对情况,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每节课上,每次作业都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与能力。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工整的书写。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能力,防止马虎出错。

  第二、转变学生学习态度。针对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要拉近与他们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心理,找出根源,转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识,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给予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三、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资料,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第四、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进一步提高教学成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优生成绩的提高。

  第五、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六、认真备课,精选试题保证学生学足,学精。

  第七、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生物的教学反思15

  作为一名新特岗老师这半年来我学到了很多,对生物学的认识也增加了不少。当然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刚入学安排的是七、八年级两个年级,对我来说压力很大,但对我的成长来说也是很好的一种锻炼,所以我信心百倍的迎接新这份工作、新岗位、新挑战。

  刚开始上课感觉整节课上下来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 上课废话太多。经过反思觉得还是备课备的不充分。后来请教了李艳荣老师,李老师告诉我:首先得熟悉教材,也就是说你要认真的备教材,熟悉教材上安排的每一环节,各个环节怎么衔接,慢慢的要学会分析教材,并且上课的时候要组织好语言,否则上课可能就语无伦次。其次你要熟悉教参,明白这节课的重点在哪,难点在哪,难点怎么突破。最后你还要备学生,因为课堂其实就是学生和老师合作的一个过程,并且新课标要求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要进行探究性教学,并且让学生们带着兴趣来学习这门课程。经过李艳荣老师细心的指导我逐渐的进入自己角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及李艳荣老师的悉心指导,我认识到在上课之前一定认真的备课, 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参。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把课程设计的尽量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重难点突出,上课之前把所要上的课程讲几遍。并且坚持听师傅的课,跟她学习宝贵的经验,听课是一种自我提升的很好的一种途径,李艳荣老师的教 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也很好,听她的课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但是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课堂纪律的维持。尤其是八年级的课,感觉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没什么兴趣,有些同学上课做其他作业,有些同学甚至根本不听。经过与班干部以及部分同学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觉得生物不参加中考所以他们还是以主课为主,觉得生物学不学对他们来说不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很多老教师,最后经过老教师的指点我觉得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兴趣上,生物课程本身来说是很贴近生活实际的尤其是八年级的课程。

  后来上课的 时候我就给学生们讲生物学的重要性,学习生物学的必要性,但是感觉效果还是不好。好在学校这学期在每个教室都装了电子白版,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在网上下载一些与本课程有关的教学视频加到课件中去,这样穿插着视频给学生讲大大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课堂气氛和氛围也逐渐转好,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以上就是我这 半学期生物教学 的反思及感想,下面是我通过学习对生物学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知 识体系外, 生物科学中含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此外,还包括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科学过程中的特殊情感、态度和心理体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物学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生物课程既然属于科学课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调整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行 为、人生观、世界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在生物教学的各环 节中渗透德育。比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这一章的时候与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决策之中,并承担起社会发展的重任。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知识。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要把生物知识教学与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使学生理解“计划生育”、《森林法》、 《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或了解到生活、生产及社会热点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勇于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om]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等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 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 方法。如,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或整理数据的能力,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这和过去只要求验证和定性为主的实验有着显著的区别。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很多实验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使微观的、不能动手实验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血液循环”、“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一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让生物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生物知识易学易懂。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是现代教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

  (一)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善意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发展。实践证明,很多所谓“调皮”的、“后进”的学生,都能够学好生物。这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挑战。

  (二)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这是所有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比如各种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而且在实验小组 分工中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承担各种角色。过去在实验教学中,有时候由一个学生负责操作,其他学生只是看看,甚至个别学生连看都不看的现象必须消除。

  (三)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资源分配要公平。这是学生学习机会均等的可靠保证。新课程在这一方面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探究式学习、课堂观察、实验、调查、采访、网络学习、课外阅读等都需要各种资源。在资源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这些资源。

【生物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反思06-30

《生物的变异》的生物教学反思12-13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2-04

(精选)生物教学反思06-07

关于生物教学的教学反思03-23

生物教学反思【荐】01-14

【推荐】生物教学反思01-15

【精】生物教学反思01-04

表里的生物教学反思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