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30 08:46:28 讲话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1

  在世界著名的演讲中,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引人注目的精品。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几经变化,但《讲话》几乎一直是热点篇目。其崇高的人文精神和巨大的审美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这篇悼词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演讲者诚挚的情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加以体会。

  但是,由于恩格斯运用的语言是平常的,演讲的口吻是平静的,对马克思丰功伟绩的评述是平实的,因此,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人们往往侧重于分析文章高超的结构艺术,以及由这一艺术结构表现出来的伟大思想,却忽略了蕴含在字里行间深沉而炽烈的感情。

  的确,恩格斯的这篇讲话,论证缜密,技巧高超,思想深刻;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而忽略了情感的元素,或者只是由于受悼词这种特定文体的驱动,不得不蜻蜓点水般的`在情感教学上一掠而过,那么其解读过程注定是沉闷的、毫无生气的,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恩格斯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之后,这两位思想巨子、历史伟人就结成了休戚与共的挚友,共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四十年。因此,“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教参上这段颇有诗意的解说,应当是我们从情感上解读《讲话》的一把钥匙。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面对挚友的墓穴致辞,恩格斯必然“情动而辞发”,解读《讲话》,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

  笔者以为,《讲话》的“情”,可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去体会:

  1、是悼念之深情。

  《讲话》开篇,恩格斯用讳饰手法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些貌似平静的语言,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营造了一种哀痛而庄严的气氛,牵引着读者的思绪疏离日常生活的空间,进入了一个肃穆而凝重的情感世界。这种艺术效果,正是源于作者对战友的一片诚挚的深情。

  2、是赞颂之真情。

  对马克思的卓越贡献,恩格斯的陈述是客观的,语言是平实的,但在客观而平实的叙述中搏动着一颗赤诚的心,充溢着一腔真诚的情。评价马克思的“两个发现”,作者满怀幸福之情:“一生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评价马克思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作者满怀喜悦之情:“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衷心喜悦”,非同寻常的“喜悦”。评价马克思创立的国际工人协会,作者满怀自豪之情: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马克思“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幸福”“喜悦”“自豪”,这些字眼仿佛在情感的美酒中浸泡过,经过作者的艺术提纯,散发着醉人的情感魅力。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马克思的“幸福”“喜悦”“自豪”,也是恩格斯的“幸福”“喜悦”“自豪”。我们从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两位革命挚友息息相通、休戚与共的真情。

  3、是怀念之豪情。

  在悼词的结尾部分,恩格斯的豪迈之情跃然纸上。对敌人的忌恨与诬蔑,捏造与诅咒,马克思“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世界各地的无产阶级都对马克思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透过这些掷地有声、铮铮作响的语言,我们仿佛看到恩格斯的豪情像冲出高峡的春水,一泻千里。这种豪情对战斗着的无产阶级是莫大的鼓舞。

  综上所述,《讲话》,是一曲情动于衷的挽歌。马克思在“安静”中辞世,恩格斯在“平静”中致辞。宁静的和谐中迸发出震撼心灵的情感雷霆。感人心者莫乎情,将《讲话》的情感因素发掘出来,将更能全面把握《讲话》的底蕴,师生将会进入充满兴奋的教学状态,其情形犹如走在广漠的原野上,听到了溪水的喧哗,看到了苍山的倩影,整个旅途顿时鲜活起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上得比较仔细,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提的问题太多,太散,尤其是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我把第1.2两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2.“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如何理解?)合在了一起: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告诉老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有学生找到马克思死了,我问“这一段中没有提到一个‘死’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死了”,学生答“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我追问“为什么不用‘死’字?”,学生就能回答出来了;有学生找到时间,我趁机问“为什么这个时间要这样具体准确”,学生基本能回答出2点,一是因为马克思是伟人,二是因为恩格斯和马克思关系近,再稍加修饰,答案就出来了;有学生找到地点,“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我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他死得很安乐。我首先纠正学生一个观念,“安乐椅”就是椅子的一种名称,它并不能真的让人安乐,所以马克思在椅子上死去说明马克思死前仍然在工作。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文,根据体裁特点及文本内容,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作为前置作业:

  1、了解悼词的特点。

  2、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哪些巨大贡献?你如何评价他?

  3、马克思与恩格斯结下深厚情谊,他们的关系给你什么启发?

  4、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短短的人生当中,你打算如何度过?

  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文本,但又有所延伸和拓展,力求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梯度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10分钟的课堂讨论环节,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在展示环节,学生更是积极举手发言。但教师不能只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只满足于口头上热闹愉悦的“来言去语”,应该想方设法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真正的痕迹”。力求把我们的语文课上成“扎实、平实、丰实、充实、真实”的.课。本着“有趣、有序、有益、有效”的原则,将文本学习“物化”为一个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

  回顾课堂运作及生成情况,感觉本课的教学存在以下缺憾与不足:

  1、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揣摩不够。

  2、对于文本内容严密的逻辑性挖掘不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4

  这是许多年前的教案了,这次为了讲这篇文章再次翻出来看看,颇有些惊异。这种惊异源于当时设计的大胆,及其间透露出的对于阅读教学的美好理想。

  回想当年,之所以会有这种设计,一是受到“非指示性教学”的影响,二是对那两个班的学生的理解与信任。觉得真正的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给我的感觉比较好,觉得他们完全有这样的学习能力与激情。可能由于学生的情况不同,这次发现用这种方法基本行不通,或者达不到那么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把一篇文章的知识、情感、思想与写作方法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具体做法需要有三种层次,一是老师首先得吸收消化了文章的精髓,把它们变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二是根据文章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三是用符合学生语境特点的具体生动的语言或其它形式传递出来。一、三点属于阅读教学共性的内容,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努力做到。但第二点做法却千差万别,由于学生的情况(智力、情感、接受习惯、学科态度)不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却完全不同。设计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但要点燃火焰也非得是木柴等可燃物不可,如果是一堆石头恐怕不仅不能点燃火焰,而自己会被石头砸晕过去。

  我丝毫没有责怪学生笨、机械或不主动学习的意思。学生其实也是受害者,像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教育的受害者一样。上次听了一个讲座,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到底是把学生教得更聪明了,还是把学生教得更笨了?这确实难以说清楚。如果我们一路灌输而不是点燃的话,那即使是木柴最终也将变成变成化石。然后,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化石。过了若干年,他们有些也将成为教育者,再培养一批化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一、教学设想

  (一)关于文本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高一册第三单元的重要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演讲辞,大都属于议论文范畴。议论文一般有观点鲜明、用词准确、结构严谨的特点。本文又是议论文和演讲辞结合的典范,全文层次清晰,结构谨严,显示了强大的逻辑力量;准确选用关键词语、修辞方法、严密长句,对本文表情达意、表现形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精品。所以,教学的重要应该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和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二)关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的思考

  议论文阅读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一年正是学生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授课班组为实验班,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原有的知识储备也比较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寻找关键点作为突破口,作适当的引导,而不必面面俱到地讲解。

  (三)关于阅读方法指导的几点思考

  1、精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按照“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领悟感情”四个环节来指导阅读理解。当然,四个环节不一定要有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随机选取。

  2、语文课不是政治课,通过思想内涵丰富的文章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是可以的,但必须服从语文教学和文本阅读本身的规律和要求,不可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语文教育。这篇文章涉及到一些政治哲学概念,在不影响文本阅读的前提下不予以解释或不作为重点。

  3、阅读教学应坚持“文本阅读”规律的探索,即在不涉及文章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也即坚持“以文解道”、“以文悟道”。所以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已经具有的知识储备外,一般不再增加知识补充。

  4、阅读和阅读教学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取关键点进行突破,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并能自主指导课外阅读,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四)有关教学方法的思考

  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师生关系问题。由师生关系的平等决定了教学的民主化,进而决定了教学方法必定是在师生共同面对文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发现-启发引导-研究讨论-释疑解惑”的过程,并力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领悟作者深沉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精读的方法,特别是议论文(演讲辞)阅读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语体风格,学习在特定环境和身份演讲时语言的得体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

  五、教学时数:视学生理解、接受情况来调节进度

  六、教学思路

  (一)课前预习:不作任何指导,只要求自主阅读,自主思考。

  (二)师生研讨

  说明:以下不是具体教学内容和程序,只是列出在课堂研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话题,具体教学步骤视学生思维状况和理解进度随机选择。

  1、演讲辞、悼词的特点;

  2、本文的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3、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4、作者如何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表达感情和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5、准确地选用词语对于表达感情的作用;

  6、长句的理解及其分析方法;

  7、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8、代词的指代内容及其在文章行文中的重要作用;

  9、抓关键句对于理解文章的重要意义;

  10、文章中部分标点符号的用法分析;

  11、马克思的重大贡献及共产主义事业的前途。

  (三)可能涉及到的阅读方法及相关概念

  1、文章的一般分析方法: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2、对文本语言的解读要求:具体内容要懂得概括、抽象的内容要懂得解析、含蓄的内容要懂得阐发。

  (四)课后作

  1、熟读课文;

  2、口头回答课后思考练习二、三。

  附:多媒体屏幕或板书设计

  说明:现在再想一想,觉得这个多重复句的划分可能不太合理。整句话最终要说明的是“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所以把它放在第二层的位置似乎不太妥当,如果提升一个层次的话似乎会更合理。现在把它修改为:①|||②||③|||④|⑤||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5

  在新课程背景下,经常提及的“预设”与“非预设”是一组相对概念,切忌重其一点,不及其余。绝对的“非预设”是虚无,绝对的“预设”是单边活动;“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皆似无意间”,“非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时下对于“非预设”的呼声很高,但我认为规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课堂,其教学环节还是应该仔细揣摩、精心设计的。

  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有了这条主根作为依托,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相反,如果削弱乃至缺少了这一支撑,植株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文本,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持,力求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梯度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环节实施和课堂运作中,教师不能只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只满足于口头上热闹愉悦的“来言去语”,应该想方设法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留下“真正的痕迹”。力求把我们的语文课上成“扎实、平实、丰实、充实、真实”的课。本着“有趣、有序、有益、有效”的.原则,将文本学习“物化”为一个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

  回顾课堂运作及生成情况,感觉本课的教学存在以下缺憾与不足:

  1、过于关注文本语言的品味揣摩,对于文本内容严密的逻辑性挖掘不够。

  2、课堂上书面积累较少。

  3、对于文本的阅读探究与合作交流体现一般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6

  关于单句和复句,学生没有系统的概念,三言两语地在课堂上带过,学生很难理解,是否应该在课前花一点时间把句子成分系统完整地讲解一遍呢?

  根据悼词的特点,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但涉及到文本内容的时候,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提问,而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并不自然或者说根本没有联系。所以老师自己要对文本有透彻的理解,然后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这些理解的.过程通过几个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这篇课文上得比较仔细,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提的问题太多,太散,尤其是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我把第1.2两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2.“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如何理解?)

  合在了一起: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告诉老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有学生找到马克思死了,我问“这一段中没有提到一个‘死’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他死了”,学生答“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我追问“为什么不用‘死’字?”,学生就能回答出来了;有学生找到时间,我趁机问“为什么这个时间要这样具体准确”,学生基本能回答出2点,一是因为马克思是伟人,二是因为恩格斯和马克思关系近,再稍加修饰,答案就出来了;有学生找到地点,“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我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他死得很安乐。我首先纠正学生一个观念,“安乐椅”就是椅子的一种名称,它并不能真的让人安乐,所以马克思在椅子上死去说明马克思死前仍然在工作。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03-08

烈士墓前的讲话01-17

领导在烈士墓前的讲话11-10

读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02-27

烈士墓前的讲话汇总[13篇]01-22

清明节在烈士墓前讲话11-10

清明节站在烈士墓前的讲话04-03

清明节在烈士墓前讲话5篇11-10

清明节在烈士墓前讲话(5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