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论文

时间:2024-07-31 07:59:20 科技 我要投稿

科技创新论文15篇【精】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创新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创新论文15篇【精】

科技创新论文1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与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简单论述,重点探讨如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新型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它不仅涵盖了农业科学研究、发明和创造过程,还包括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也可以说它是改变农业技术对农业生物要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过程[1]。目前,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要实现现代化不得不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求

  根据大量理论实践证明,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研究出农业生产核心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成熟技术,使粮食发展稳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近年来,中央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增强措施,就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技术的重要性、紧迫性做出了重点强调。现阶段,我们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资源和市场无疑对农业发展施加了双重约束,同时也有来自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为此,若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就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设速度,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和人才保障,进一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1.2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依然不能忽略现有农业科研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其让我国农产品由过去的短缺发展为现在的供求基本平衡。但实际上,仍然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业科研没有服务于农业生产,涉农企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市场机制死板等问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亟待增强。所以,当务之急是对农业科技的全局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在体制与机制创新上加快速度,对现行创新体系中的科研人力资源、科研条件和环境、科研创新和服务平台等进一步完善,围绕自主创新建立相应创新体系,把成果转移和应用作为重点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促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将农业发展的主动权紧紧握在手中。

  1.3应对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农业竞争的焦点与核心已落在科技竞争上[2]。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原始创新不足是大多结构调整的主体性技术均存在的问题。因而,如果要想在国际农业产业体系中占据优势位置和掌握充分的话语权,就必须同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步伐保持一致,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要求,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加快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先机,尽量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虽然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农业大国,但是却不是农业强国,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支撑能力与贡献率远远高于我国,面对日益激烈的农业生产竞争,我们如果想在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上获得发展,就必须加大自身创新和建设服务体系的力度,这样才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战略。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1筹措资金,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不断调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投入不足的现状,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的'增长幅度还是很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不能局限于一条投资渠道,应选择多种投资形式;要逐步建立多元投资结构,结合国家、企业、个体与单位自筹;还要多引入外资,促进科技创新投入总体水平的提高。

  2.2科教兴农,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都要积极为农业技术人才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采取人才目标治理措施,建立结合约束与激励的竞争协作机制,对有助于将人才作用发挥出来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同时,投入大量经费用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并结合相关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对农业科技管理人才、科技开发人才等重点关注,对科技知识进行大范围普及,促进农民素质不断提高,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农业生产力。除此之外,还要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重点关注,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氛围在全社会大范围扩散,利用举办农民夜校、组织电视专题讲座、“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农民收到第一手的科技知识。

  2.3多种方式,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目前,我们不仅要让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有一个大致了解,还应该将农业科技强大的吸引力展示出来。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突破是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它要求农业科学研究部门要在科技成果的研制上加大力度,使其具有先进性与适用性,并且利用农民认知,达到成果转化的目的,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农业科技成果涉及较多的要素,中间环节也比较多,它同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这些决定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长期且艰辛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应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在农业科研管理上加大力度;科研推广部门要使农业科技成果具有较高的质量,使农业推广体系进一步健全,农业推广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高效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广大农民要提高自身文化科学水平,多利用科学技术,积极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创造有利条件。只有融合多方力量,协作配合,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快。

  3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面对新一轮的世界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升级给农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以其强大的技术为支撑,才能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将实现全面小康由理想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文.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20xx(9):79-80.

  [2]谈应权,蔡德军.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xx(5):59-62.

科技创新论文2

  1工程特性及建设简况

  泄洪孔及消力池抗冲耐磨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以减少水化热,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于20xx年3月开始筹建,20xx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20xx年12月28日二期工程截流,20xx年10月下闸蓄水、20xx年底首批机组发电,至20xx年7月10日8台80万kW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2建设管理体系与机构设置

  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是中国三峡集团公司派出的现场管理机构,代表三峡集团公司履行工程建设方的工作职责,对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施工区环保和工程投资负总责,并实施全面的现场控制管理。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在不断总结三峡工程及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行以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逐步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使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始终处于受控、可控状态。向家坝工程建设部下设厂坝项目部、地下工程项目部、升船机项目部、交通运输项目部、机电安装项目部等专项专业部门,对各项目实施全面建设管理;并设技术管理部(下设试验中心、测量中心、工程监测中心)、合同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财务结算中心等职能管理部门,为工程项目部提供职能服务与专业技术管理保障。在质量管理方面,从筹建期开始,即成立了由参建各方组成的质量管理委员会,从总体层面进行检查与协调。各级质量管理机构有:

  ①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

  ②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部及其质量直接责任部门、质量总监办、试验中心、测量中心、工程监测中心等;

  ③各监理单位的技术质量机构;

  ④各施工单位的三级质量检查机构。在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等方面,采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控制抽检、工程建设部聘请的专业质量总监与项目部及各中心质检人员组织的监督、检查、复核;此外,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还派专家在工地开展巡视检查和评价,以及水电水利规划总院对工程质量、安全与工程验收成果的复核、评价。上述各层次、各环节构成了向家坝工程建设的完整质量管理体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还成立了由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金沙江水电开发质量检查专家组,定期对工程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与各级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共同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形成了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检查指导与复核评价相结合的“1+5+2”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具体的控制管理内容详。

  3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1)注重原材料质量控制。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使用的水泥、粉煤灰、钢材等原材料由业主统一供应,公开招标采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试验中心对进场材料严把抽检关,对原材料生产、运输、仓储、调拨、供应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砂石加工系统由业主招标建设,统一供应、配置使用。

  (2)严格混凝土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向家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通过实行混凝土施工现场值班制度,加强现场组织与协调,特别是做好由业主提供的水泥、粉煤灰和砂石骨料等原材料的组织协调,目的是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源头”控制。业主方试验中心、测量中心、监测中心等部门,加强对关键项目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控制,定期发布检测质量月报,及时通报施工质量情况,并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整改与评估提供专业数据和分析意见。监理单位在混凝土施工现场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负责检查施工程序,建立监理人员“盯仓”制度,对于重要的混凝土浇筑仓号和关键工序实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委托试验中心,见证承建单位检测等监理方式监控施工质量,以保证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施工单位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严格执行“三检制”,并建立检测试验室,开展原材料检验控制,以及夏季温控、日常冷却、冬季保温等监测工作,提出抽检仓位的计划安排,同时加强止水(浆)片及预埋管道检查等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南设计院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常驻工地,保证施工图供应,认真落实设计技术交底;另一方面,参与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具体的技术处理意见。

  (3)强化混凝土质量全面检查及缺陷处理。向家坝工程专门制订了《向家坝水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详细界定了参建各方的职责和管理范围,统一制定质量检验评定方法和评定标准,明确了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及事故责任划分。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调查处理。各标段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工作进展,使质量检查和缺陷处理工作按计划展开,监督落实整改措施。

  (4)加强驻厂监造和现场安装质量控制。加大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驻厂监造力度,建立健全预拼装工艺环节质量控制,把质量缺陷控制在源头。采取这一管理方式和办法,不仅保障了现场安装的工艺质量,而且加快了设备安装进度,也为安全施工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建设管理与科技创新

  4.1建设历程

  向家坝水电站自20xx年3月开始筹建。至20xx年7月左岸最后一台机组提前发电,历经了10年零4个月的建设历程。向家坝水电站除右岸3×45万kW扩机外,原设计的8×80万kW机组是当今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该机组系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安装,并通过了无水及有水各种运行工况调试,顺利完成72h试运行,首次实现了80万kW级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顺利安装投产的宏大目标。标志着我国在三峡工程32台70万kW机组运行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投产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通过向家坝8台机组的`建设安装和运行投产实践,解决了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科研试验、安装与调试中的许多难题。

  4.2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

  三峡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工程建设中的科技创新,实施金沙江下游水电能源建设“滚动开发”以来,逐步建立了:

  ①总工程师技术负责、重大技术问题专家咨询审查的体系和制度;

  ②聘请国内外资深专家和科研院校,对工程重大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和咨询;

  ③建立了现场室内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体系;充分发挥施工科研对关键技术攻关的先导作用。具体做法是,在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设置科技创新处,统一组织集团公司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实践、检查指导与申报奖项及奖励等工作;大力鼓励和推动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集团公司强有力的领导和精准策划下,在向家坝工程建设部的具体组织下,向家坝工程建设者们针对工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了一场持续的全过程的科技创新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进程中,开展了超过100项的科研实践。破解了包括高坝底流消能建筑物设计与施工、高掺粉煤灰常态与碾压混凝土联合筑坝、塔带机的高效利用、长30多千米的骨料皮带输送机运送混凝土、将大型沉井群应用于深厚覆盖层地基处理等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此外,依靠科技创新作支撑,使右岸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和大坝基础处理与渗流控制等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取得了数十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正式获奖的主要科技成果如下所列。面对工程建设中的许多技术难题,工程建设者弘扬三峡工程建设中的攻坚克难精神,逐一突破,有所创新。同时,向家坝工程建设者在不断总结三峡工程及国内同类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行以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逐步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据统计,从20xx年工程筹建至20xx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仅向家坝工程部制定的建设管理制度、技术标准等就多达300余项。向家坝工程建设部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在建设管理中大力推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使工程管理体系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在现场管理工作中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不留隐患。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就像两支腾飞的翅膀,有力地促进了向家坝水电站工程高质量的胜利建成。

  5结语

  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将溪洛渡、向家坝两电站作为第一组能源工程先期开发建设,经过长达七、八年的工程准备和主体工程施工建设,两电站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均通过了国家安全鉴定和蓄水前的验收。截至20xx年底,两电站发电量达到295.58亿kWh,相当于2个葛洲坝电站的年发电量。截至20xx年10月31日,两电站累计发电超过980亿kWh,超过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而第二组水电能源项目———乌东德、白鹤滩两电站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充分说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实施的金沙江下游水电能源开发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究其原因,归结起来有两点重要成功经验:一是在电站枢纽工程建设中普遍严格地采用业主(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与合同管理制;二是十分重视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始终坚持质量、安全控制的“双零”目标,并在总结积累三峡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科学完整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与体系,并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并及时总结和积累经验,一定能够顺利、高效和全面地实现金沙江水电梯级的开发目标与任务。

科技创新论文3

  1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基本概况与实施成效基本概况

  专项资金设立以来,财政投入已从20xx年的1500万元上升到20xx年的1.45亿元,累计6.3亿元。支持领域逐渐覆盖了蔬菜、农作物、畜牧兽医、资源环境和农产品加工安全等12个农业领域。7年来,项目承担单位逐年增加,全省范围内累计共有107个单位获得了专项资金资助,吸纳了包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省林科院、省家禽所、省淡水所、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和淮海工学院等一大批省内主要涉农研究院所和高校,以及苏果超市、雨润集团等大型科技企业的优势科研力量。不但解决了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而且在项目选题、立项、资金配置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释放了较为充分的科研自主权,真正将自身专业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有效提高了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1.2实施成效通过统筹实施,专项资金已成为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标志与助推器,有力地支撑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是重点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为粮油安全和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和甘薯等大宗农作物的品种创新研究。围绕高效农业发展,开展了蔬菜、林果和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品种创新研究。围绕生活质量提高,开展了猪、羊等畜禽和鱼类、蟹类等水产品种的创新研究。二是研发了一批具有大面积应用前景的新技术,为江苏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的兽用生物制品、植物病虫防治、循环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技术等领域成果丰硕,体系初建,并已跨入国家支持序列,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和产业支撑能力。三是建立了生态养猪、设施蔬菜和秸秆利用等产业技术体系,引领了江苏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专项资金依托体系整合了全省范围内的科研机构、涉农高校、龙头企业和基地等科技创新资源,这些资源既保证了专项的有效实施,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较强的后发效应。四是取得了以项目实施带动人才结构优化的明显成效。专项资金始终围绕加快创新人才和学科团队培养的主旨,力主向现代、高效农业领域倾斜,蔬菜、园艺、畜牧、加工和循环等领域已先后有8个学科团队被列入“20xx年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同时,设立了探索性项目,为后续重大项目、重要成果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兴建了适应不同技术应用主体和成果示范方式的模式创新基地,积极推进地方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转型。借助创新资源内联外合的组织形式,专项资金统筹各方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提高了自主创新成果的显示度和应用水平。

  2专项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集成创新的目标成果导向模糊

  专项资金始终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专注于重大公益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逐渐形成了品种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体系类项目和探索性项目几大类别,研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创新项目初期只是将主要成果目标定位于品种、技术等单一点上的创新,尚未实现由技术点到技术面再到全产业链覆盖的集成创新,集成重大科技成果的目标导向并不突出。随着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创新需求的不断升级,这一现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对于集成创新的要求,科研团队与科技成果分散存在的状态,难以从整体上组装集成出具有影响力和冲击力的大成果。

  2.2缺乏利益趋同引导的组织方式

  当前,传统农业优势技术研究领域在研究内容与学科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叠与交叉,一些能够体现新兴农业发展趋势,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先导、前沿产业和边缘领域并不容易获得支持与重视。而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组织方式相对分散,承担单位的基本科研单元又普遍较小。因此,在没有统一科研目标导向与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引导的状态下,各申报主体之间难以形成明确的团队分工与层次排位,容易将项目的立项与执行定位于分“盘子”和抢占资源,进而对自身所掌握资源和信息形成保护意识,加剧彼此之间条块分割,甚至可能出现恶性竞争。有限的资源难以聚焦,不仅无法促成紧密的学科体系,也难以在团队建设中产生聚集优势,同质化趋势将不断降低科研协同创新效率。

  2.3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有待加强

  专项资金由财政厅委托省农科院组织实施并负责项目的全程管理,此举解决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但是专项资金所涉及项目的数量、领域、单位和专家的体量较为庞大,项目执行期间有限的管理人员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监管,不利于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执行。另外,目前专门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特点与目标的绩效目标考核机制尚未真正建立,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若对成果产出与转化的激励不足以拉大科研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思维方式将难以摆脱“重立项、轻过程”的老套路。

  3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的建议

  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各方力量的支持,专项资金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的光辉历程,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财政支农方式的转变,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为全国科技创新方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需求,根据专项资金的运行现状,结合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改进专项资金管理运行模式的一些建议如下。

  3.1贯彻落实顶层设计,明确项目管理目标

  通过积极创建和宣传重大科技成果培育的目标导向机制,强化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管,培育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科研成果的意识已经在科研人员中初步形成并得到统一。围绕这一工作重心,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应借助科研绩效评价、政策倾斜等渠道,最大程度调动和提升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通过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凝聚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和奖项的服务支持上,要把专项资金作为推动全省重大科技产出的主要抓手,由省农科院牵头,策划遴选出重点部署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并从项目申报、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等环节开展全程化、便捷的项目管理服务。科研管理部门立项前就要引导科研人员先行一步,紧密围绕当前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需求,结合团队优势与科技成果的定位和特点积极引导,为提高科研人员对重大项目的占位申报和主持实施能力做好铺垫与准备工作。

  3.2调整学科结构布局,构建交叉型创新团队

  针对创新专项申报主体分散不成体系的'现状,一是建议在全面梳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学科特点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大类结构,进行统筹分类,按照农作物、动物、生命环境、食品与信息及加工与装备五大类别设置一级学科群。再由学术委员会讨论按照领域划分设立二级学科组,每个二级学科组内部都可以选出一名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由所在团队根据当前学科发展的现状,提出3~5年的学科发展规划与成果目标方案,经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生效。只有通过调整现有学科结构布局,才有望打破单位内部各个小团体的利益堡垒,聚集优势科研资源形成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重新组合包装全院科研力量,打破“专业所—研究室—项目组”的单一框架设置,以二级学科组为基本单元,以专项资金为平台,探索建立以产业为主线,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目标,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为原则的多层级人才培养机制与学科交叉型团队建设机制,进而在全省范围内深化有特色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加快构建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和支撑有力的良性发展格局。

  3.3强化立项审核,规范评审机制

  专项资金所支持的项目数量与资金体量在持续增加,现有科研管理力量难以确保过程管理的全面性。为降低项目风险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管理部门应根据所划分学科类别建立专家库,旨在汇集各领域的归口专家,从源头上为项目启动把关,避免盲目立项。遴选入库的专家只负责对各自归口领域内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竞争性进行综合评判。一般项目可通过问卷或打分的形式完成,重要项目的评审则需会上讨论,并全部参加盲审。对于科研人员则要求坚决破除“分盘子、要经费”的消极思想,敢想敢干,且能够提出明确具体的支持要求和保障需要。项目的最终立项必须签订合同书与成果责任状,明确界定实施的具体时间段、负责人和详细成果,同时启动责任追究与末位淘汰制。对参与的专家不设身份限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成员均可以自荐或推荐的形式入库。同时,为提高项目审核的效率与可操作性,所吸纳专家除特邀顾问之外均需参加针对专项资金项目管理、考核和成果产出的统一培训。管理部门可邀请专人对专家进行培训,培训后方可参加评审。

  3.4调整项目结构模式,提升集成创新能力

  建议专项资金调整为前瞻性项目、体系类项目、产业类项目、应急性项目和推广服务类项目五大类别。设立前瞻性项目,旨在为原始创新提供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专项资金应针对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进行长期性的非项目化支持,不设置目标绩效考核,鼓励尝试,包容失败。通过加强高新技术的前沿跟踪研究,为新兴学科发展与冲击高层次奖项打好基础。其中,也包括设立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研究服务的软科学课题。设立体系类项目,旨在围绕培育重大成果的目标导向,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围绕产业发展重大关键性技术需求建立全省同类优质资源协同攻关的合作机制。设立产业类项目,旨在搭建多元合作创新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动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建议将该部分项目选题完全向市场与企业开放,科研单位负责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与市场需要给出具体命题并享有成果最终知识产权。设立应急性项目,目的在于处置农业生产过程或科研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或问题,为高层管理者决策及时提供处置方案或政策建议。根据紧急程度,可随时成立应急课题组开展工作而不受选题范围、申报流程等常规要求的限制。设立推广服务类项目,旨在依托科研项目成果的熟化程度来设立的一种孵化与推广应用型农业项目,通过其对农业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客观、真实地评价研发成果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效用性,从而降低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使用风险。其承载着农业服务活动所需的物资、资金和机制等,是沟通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需求的桥梁,是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度低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提高科技服务实效的主要抓手。

  3.5搭建立体监管网络,拓展全方位服务

  专项资金的体量巨大,社会关注度高,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是转变我国农业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一次重大探索。为保证项目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务必强化对项目运行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管。项目过程监管的时间跨度不仅要覆盖项目的前、中和后三个阶段,还包括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是非活动主体对活动主体的控制,内部控制即主体的自我控制,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有机结合才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前,专项资金的运行管理有一个清晰的管理层次结构,包括决策、管理体系(省财政厅、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体系(体系等项目负责人)和评价、监督体系(第三方中介机构)三个方面。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各体系成员应凭借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各自周期性的内部循环系统,并且在系统中,坚持以决策主体为核心,相互联系和制约。各级管理部门则应以农业科技评价制度作为内部有效控制的抓手,建立符合专项资金需求与特征的评价制度,针对不同项目类别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并将项目研究者的学术信誉与今后一切科研活动投标的资格直接挂钩,确保项目完成率和提高国家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外部控制方面,专项资金作为聚焦重大需求的公益性科研项目,必须引入第三方力量开展监督,可通过招标购买服务或租赁的形式联合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参与项目的过程管理与监督,努力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科技创新论文4

  勘测管理创新和完善,是建立勘测部门现代企业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促进观念转变,加强勘测管理有效控制及勘测质量和工程造价,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增强资源控制能力,提高勘测管理水平和效率。创新提高组织效率,有利于发挥勘测人员的积极性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一、勘测管理为什么要创新

  (一)创新利于制度建设。我国很多水利工程勘测部门还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部分企业领导只注重眼前利益最大化,对勘测管理投入不足,存在勘测规划不合理、勘测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管理人浮于事等问题。勘测管理创新和完善可成为勘测部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创新促进观念转变。人的观念决定其行动,企业的观念也影响它的经营活动。目前,很多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承揽工程任务上,对勘测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工程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不仅制约企业前进,更影响社会良性发展。勘测管理创新,可以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促进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克服短视行为,通过加强勘测管理有效控制勘测质量和工程造价,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在水利勘测中,一线勘测人员占绝大多数,他们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整个过程的勘测水平。由于大部分一线勘测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勘测技能较低,因而造成水利勘测勘测技术整体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不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还不高,这也影响到勘测管理的成效。通过勘测管理创新,将提高勘测技术水平放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位置,通过精选人员和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勘测效率;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增强资源控制能力,提高勘测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创新提高组织效率。很多工程项目规模大、生产关系较为复杂,而项目管理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不清,造成管理效率低。通过勘测管理创新,简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明晰责任和权利,有利于发挥勘测人员积极性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二、勘测管理如何创新

  (一)勘测管理创新原则。创新具有风险性和市场性,因此勘测管理创新就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勘测管理创新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是勘测管理创新要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有机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劳动对象,而劳动对象的获得又必须依靠劳动者;同时,对劳动工具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也是通过劳动者来完成的,劳动者是三者中的灵魂。因而勘测管理创新不能脱离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就是说勘测管理创新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勘测项目是通过市场获得也要通过市场来实施,并通过市场取得回报。

  (二)勘测管理创新方法。勘测管理创新,无非是从观念上、制度上、组织上、机制上、技术上、模式上等方面进行创新,但这些仍然是比较概念化的东西,不易实际操作,上世纪90年代美欧学者通过总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管理经验提出了精益思想。该思想重视人的价值,简化管理方式,通过不断改进以求尽善尽美,这些都非常契合管理创新,因而可用于水利勘测勘测管理创新。具体实施如下:1、通过了解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要来设计和开发产品,以拉动产品创新。所以建筑勘测部门在策划前期就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引导产品创新的方向。2、坚持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精益思想认识到个人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综合所有人的才智必然潜力无穷,因而鼓励员工共同参与、互相学习,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创新和完善。3、创新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一是通过树立成本意识,最大限度地控制资金、时间、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通过“最后计划者体系”加强团队合作,提高计划的可靠性与执行力,实现减少成本、缩短工期的目标。三是通过“准时化勘测”达到无库存状态和工序之间零时间衔接。四是通过“看板管理”准确传递物流或信息流,如采用MRP系统来进行精确控制,消除返工、窝工行为。4、通过模块化方法,建立技术创新平台。模块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运用系统论来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二是通过模块化结构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重构,推出衍生产品。

  三、水利勘测在工程勘测管理方面的创新

  (一)全面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水利勘测部门的生产经营特点相对也跟其他的公司企业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在水利勘测部门的生产经营往往具有非常的工程阶段性、相对流动性以及一定的工程季节性,此外水利勘测的生产能力负荷有着非常大的`不均衡性,这就要求水利勘测部门必须从整个水利勘测部门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一定要吸收国际外的一些先进的、科学的、规范管理模式,同时经过调整适应逐步的提髙水利勘测部门自身的水利勘测规划管理模式,水利勘测部门可以采取整个勘测组织要科学合理并且与市场相靠拢,充分的保证整个企业生产的弹性,以及整个企业生产的刚性,此外对于勘测的管理职能和勘测作业职能要逐步的是两者实现分离,最终达到两者各司其职,相互促进。

  (二)全面创新勘测管理观念。水利勘测勘测管理的创新其实就是整个水利勘测管理观念的创新,这也是提高整个水利勘测部门在当代激烈市场中生存下去的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在水利勘测部门的管理中,如果水利勘测的管理者得到应有的重视,才会逐步的培养人才、才能逐步的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创新的意识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水利勘测管理的理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管理当代的水利勘测勘测。水利勘测勘测管理的创新有着非常大的紧迫性、艰巨性以及长期性,整个水利勘测部门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才能从整个水利勘测部门长远的发展的髙度来定位勘测管理的创新,才能真正逐步的使创新工作实施到位。

  四、结语

  创新是任何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灵魂,水利勘测部门更是如此,勘测部门需要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这就要求我们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研究新方法,逐步提高水利勘测勘测技术与管理工作。

科技创新论文5

  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自20xx年10月开园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浙江省农业人才创业园、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20xx年2月份被授予杭州市首家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的领头雁,余杭都市农业的示范窗口,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正是中心与高等院校、高等科研院所开展形式多样广泛的合作、积极引进高科技农业项目、高科技农业人才、积极培育一批走产学研路子的科技型农业企业等强化科技依托的一系列举措所产生的良好结果。

  1发展背景与现状

  余杭区区委、区政府于20xx年5月提出建立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20xx年6月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当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余杭农业如何适应国际竞争,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农业开发区为此探索路子。二是余杭撤市建区以后,如何实现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为此探索路子。三是“创业在杭州”,余杭如何面向农业高科技人才搭建一个创业平台,引入、孵化、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及其产品,加速余杭农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推进余杭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目前,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首期3.2km2面积已基本开发完毕,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六通一平”水平;重点开发了名优小水果种子种苗开发、特种蔬菜引种示范推广、彩色苗木的引进、无土草坪研发、果蔬农产品深加工等项一系列高新农业产业;建立了较强的科技依托体系,中心先后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从相关单位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为园区科技顾问,入区的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都拥有一支基础好、专业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并且在其岗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主要所做工作

  2.1科学论证,正确定位

  根据农业发展趋势、专家意见和余杭的实际,园区定位为集科技型、生态化、观赏型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园区发展方向定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都市型效益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载体、外向型农业的展示窗口、休闲观光农业的胜地。

  2.2创新运作理念,规范合理运作

  中心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作机制的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业高科技的引进、创新始终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产品按市场定位、效益优先。

  2.3注重基础建设,提供硬件保证

  20xx年3月中心全面启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累积投入各类建设资金8500多万元,目前中心已完成了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六通一平”。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入区企业或项目的快速启动、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加强科技联姻,实现强强联合

  中心需要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而高等院校需要科研成果的辐射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能够达到双方共赢目的。自开园至今,中心先后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同时区政府在资金上向入园企业倾斜,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并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例如,中心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书,租地33.3hm2亩创建了“浙江大学农业专家创业园”,组建了以5位教授出资的“杭州格林森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有效地辐射推广了大量园艺科研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组建农企孵化器,增强企业凝聚力

  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创新农业人才。通过利用孵化器平台可以有效地向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风险资本对在孵企业股权投资;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在孵企业的金融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快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2.6培训推广一起抓,促进成果辐射、推广

  中心经过三年的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应用科技培训和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是建立了科技培训服务区;二是聘请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培训当前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培育了一大批熟练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员,从而真正使农业技术推广到企业各个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村;三是培训内容力求实用,农民最实惠的,中心安排的培训内容都是农民听时就能用的和生产紧密相联系的。

  3下一步发展思路与对策

  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高效率的运作模式,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逐渐被社会各界看好。经过三年的发展已初具雏形,但离其发展目标:全国有影响、有江南特色、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园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区委区政府下达给园区的初期任务:到20xx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要实现观光收入100万元、农业产值1亿元、农产品加工值10亿元,离这个初期目标也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3.1加强“双招双引”工作

  把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着眼于“高、新、外、大”的农业高科技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宽视野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和招才引智活动,把高等农业科研机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高新农业科技项目引入园区,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3.2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单位合作

  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同时还应引进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与它们的全方位合作,建立一个较为全面、权威的外部智力支持体系。

  3.3做强做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孵化功能

  加强企业交流合作,加快其成果转化。园区将加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硬件建设,建设一定规模的科技综合楼,解决种养殖高科技农业企业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建设一定规模的专家楼,使整个园区的孵化、产业、生活服务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3.4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和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中心将根据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需要,成立专门班子负责设计详细的运转规划,建立由政府、企业以及其它风险基金组成的培训基金组织,协调企业与科研院所、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保证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和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按照产学研、企业与农户相结合的基础上正常运转,达到农业产业化、技术高新化、质量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加大园区生态化建设力度,做到现代农业生产与科普、观光旅游相结合。目前,园区已形成了蔬菜瓜果、花卉绿化、果树种苗、农产品深加工的生产格局,已初步具备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条件。在今后的几年里,园区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将加大园区生态化建设,成立专门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逐步完善导游介绍、生态停车场的建设、图片展示、餐饮茶点、会场服务、农产品旅游销售等服务项目建设。

科技创新论文6

  一、科技创新的含义及内容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xx年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xx年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10年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五)科技创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共同化,导致经济全球共同化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一是科技创新是整个全球化的基础和根源,更是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全球化的内在性质和发展趋势。二是科技创新还在加速发展,其速度令人惊叹,其变化令人怀疑,其发展令人无法预测,未来世界真正难以想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程参与。三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根本核心和战略重点。四是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具有自我开发、自我创新动力机制和源泉力量。五是某些技术时代可以跨越,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后发优势的可能。

科技创新论文7

  摘要: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人类与自然实现了和谐相处的状态。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和生产方式。就人类面临的自然环境形势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科技创新发展中我们需努力的方面。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化石能源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融合,这会是生态文明创新工程中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在自身文明的发展中,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和资源创造,并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为生产和生活创造了各种便利。但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反思的结果,但生态文明的建设仍然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1生态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帮助人提升劳动能力、改善劳动工具,它是人类与自然的纽带,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间接或是直接的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目前,全球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且这种破坏已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虽然人类采用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但随着资源、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有关世界资源的报告显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增长。比如,对木材的需求从1961年以来已增长了64%,谷类食物的消费量增加了1倍多,肉类的消费量增加了2倍以上,农产品中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3倍多。此外,全球对有色重金属的需求在逐年增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们对该类能源的使用使全球碳排放量逐年增加,并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球能源消耗量将持续增长,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将不断增加。以20xx年为基准,20xx年的.碳排量增长了76%,20xx年的碳排量将增长36%.此外,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对大气、河流、森林、海洋等众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当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与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是紧密相关的。人类工业文明主要基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其观念是基本一致的,忽视了自然环境的多样化,未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进而导致科学技术间接对生态文明造成了负面影响。此外,人类不断膨胀的消费观、人类主义中心论的提出以及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也间接加剧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生态文明工程应遵守的原则

  基于对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改变科技发展的方向、及时开展生态文明工程、避免环境的恶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制订相应的环境工程、科技创新的战略性目标。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单一的、表面的。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必须实现环境工程具有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的目标,并重视生命周期,建立和形成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的环境工程科学体系。对于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要遵循针对性原则,确立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优先解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研究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的重点项目给予重视。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在人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分析该环节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最终能否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系统、防止出现污染转移现象、避免出现一项防治污染技术的诞生是建立在其他污染环节之上的情况。此外,环境工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治理污染的具体措施。

  3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

  地球系统工程是随着地球系统产生的学科之一,其重点是在运用和研发创新工程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探索和改造。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比如,目前我国的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造成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在气候的变化下变得更加脆弱,沿海地区受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因此,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研发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科技创新内容。此外,地球上不仅生存着人类,还包括很多植物和动物,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已成为国际社会观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由此可见,人类必须停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4结束语

  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在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坚持生态文明的科技观念、减缓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孟伟,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xx(01).

  [2]邱向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xx(12).

  [3]肖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xx(25).

科技创新论文8

  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持续创新的能力它是关乎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创新不仅表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管理上、动态上等。而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也是企业内部的诸多因素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科技企业,更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1.企业治理的结构。

  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话,有了一个能激励人们不断采用新技术并不断激励人们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这样的话,新技术就会不断的产生,从而就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更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这种新技术的创造是可以鼓励员工不断的'探索新技术,激发员工的激情和创新的精神。

  2.企业文化的创新。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想和竞争对手真正的一决高低,再辉煌的成就或成功的技术都只能代表着过去,而现代化的企业,维持其不管发展壮大的精神所在就是企业的文化,一个向上的奋进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3.企业创新资源的投入。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资源重新整合的长期过程,其过程需要各种创新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整合投入才能保证实。这个投入包含两方面的,一是资金的投入,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持续的进行下去,二是人才的投入,只有相关的人才的保证,才能谈得上技术的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和核心。

科技创新论文9

  当前中国学术界的科研评价体系,让学者的荣誉、收入、职称、项目都与论文挂钩,一定程度上让衡量标准“跑偏”,论文抄袭、花钱买版面等现象屡见不鲜。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直言,中国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唯论文”的衡量标准禁锢科技创新,需要“多把尺子”共同作用。

  谈衡量标准:论文评价本身无可厚非

  被问及现行机制是否合理,龚克反问:“不用论文评价,用什么评价?”

  龚克称,论文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学者研究水平的核心体现。“论文评价的本质是同行评价。要在权威期刊发表,是因为那里有水平更高的同行评价机制;看引用,是要知道同行对你有多认可。”

  龚克表示,以论文为衡量标准,本身无可厚非,错在“唯”论文。

  他指出,论文绝非所有科技成果的载体,不能以论文“一刀切”。“比如科技成果转化,要解决的是实验室成果如何在生产实践中可靠、低成本、安全地生产,其中掺杂了技术、市场等众多因素,怎能用论文评价?”

  且在龚克看来,同样的环境体制下,只有少数人弄虚作假而大多数人奉行正道,这只能证明是少部分人能力有限、德行有失。

  谈现有弊端:“唯论文”禁锢科技创新

  龚克指出,中国要成为科技创新强国,就要有支撑其持续运行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激励与管理,本身也是一门科学,而在这方面,我们显然还没有完全掌握规律。”

  他坦言,对学界来说,科研评价体系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一门心思‘大做文章’、在‘文章缝里找文章’,对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而言,无疑具有很大副作用。”

  20xx 年政府的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

  针对此处,龚克建议再加一句“深化科研评价改革”。借助国家的“指挥棒”,他希望让该问题得到更多关注,“大家一起认真研究,如何使科研评价体系走上更加灵活、健全的道路”。

  谈改革方向:探索“多把尺子”

  批判易而献策难。如何将科研评价体系多样化,龚克称,目前还在探索。

  他介绍,南开大学几年前开始尝试,教授评级只看“代表作”。具体来说,就是无论发表了多少文章,每人只送规定数量的论文 (副教授 3 篇、正教授 5 篇) 交专家评审;去年,该政策更进一步放宽,规定参评作品可拓宽至一本书或一个专利及其实施效果说明,“总之能证明你学术水平的就可以”。

  “重质量而非数量”使南开大学成为论文界的一股清流。龚克透露,南开论文总数在国内知名高校排名虽不靠前,单篇论文的影响力却非常可观。

  龚克表示,多样化的科研评价体系如何构建还未明朗,但要具有公信力,一定是“多把尺子”的共同作用。

科技创新论文10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科学技术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注意的方面。谈论了科技管理创新。

  【关键词】科学技术 创新 管理

  一、科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管理工作是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神经中枢”。科技管理创新有助于在科技活动的目标、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形成全新的管理理念。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科技工作进行的怎么样。科技创新是民族文化精髓的科学精神,使得科技应用应用到实处,科技成果又为知识和理论找到实践的依据,也为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科技管理创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科技创新使得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越来越显示出主导作用,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的先驱,它能够很大意义上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科技管理创新体系科技管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其自身的位置和管理职能决定的。

  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注意的方面

  作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就如何加强管理创新的实际操作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以人为本。任何社会行为都离不开人类,所以人永远是科技管理的重心所在。人是科技活动中最活跃、最关键、最宝贵的因素。每种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和领导参与科技活动的人,是我们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不断激发参与从科技活动的人的科技创新能力,集成他们的智慧,开展有序而富有成效的科研活动,从而实现科研目标和产生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操作中。除了要考虑共同目标和利益。还要考虑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可能不相同的事实。从而使每个人的智慧和创造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将小的力量汇集到一起。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将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为培养一流的人才创建环境和条件。制定能够留住和吸引一流人才的特殊政策和措施放在重要位置,让培养的人才能够安心为我所用,形成良性循环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在某一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人才都在此,也就标志着我们的研究水平处在世界前沿。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通过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保护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研究单位的改制。一个好的科技管理者除了要思维敏捷,还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遵循科技发展规律。鼓励被管理对象科技人员和科技事业进行科技创新。并促进相应取得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事业的创新方面只有取得了重大突破,社会经济也才会有大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是科技管理上的创新问题。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不能老是效仿国外的,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科技的创新。原有的国有企业可以改制为股份制公司,让机构能够变成直接去面对社会,让社会进行优胜劣汰,使得研究所能够使自身成为一个“优化”面向市场的主体。技术的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国有大企业也要参与进来,建立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博士后流动站,要致力于对科研开发和开拓市场营销人员的激励、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3)审时度势,宏观调控。国家管理部门在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上要加强国家的宏观控制。管理部门必须要能够形成有效机制去突破一些关键因素。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在管理体系上为我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以便能够集中力量。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去实现对科技活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管理者必须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能够用于开展科技活动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国家现有的科技、经济基础条件都很有限,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审时度势,及时、准确地调整和确定国家科技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需要,不可跟风走,国家急需的项目要作为重点去进行研究。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国家一些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组建独立的国家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把不同的行业结合起来,加强对跨学科跨领域以及新兴学科的发展规律的研究以组建成重大专项课题攻关组,那优秀的人才汇集到一起,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开展研究开发活动以满足国际前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对科研活动的不同阶段的界定和研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收益。

  (4)坚持制创新。所谓的体制就是资源如何进行配置,所以只有好的体制,资源配置优化、合理,创新才能顺利进行,创新成果才可以顺利转化。假如体制不好,那么资源无法或不能优化配置,创新也无从谈起。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去配置资源,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所以科研单位在体制创新上,必须坚持。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科研“招标课题制”,该思路已被证明是非常可行的。通过招标、招聘制,进行人才的优胜劣汰,同时也能够为科技人员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得不正之风,开后门现象从人们眼前消失。同时奖励制度也要不断完善,人员的职称晋升、级别评定、各种奖励都要根据这个人的实际贡献,不能走关系,送礼。设立岗位津贴并拉开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使少数有作为、贡献大的科技人才能够有较好的科研条件并较大幅度提高生活待遇。推动科研创新。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个科学都出现了分支,新学科不断涌现,学科和学科之间的渗透也在逐渐地加强,科技活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吸引企业更多地参与高技术研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构建科技管理的创新体系,探讨创新内容,以及在创新中应把握的原则以及其内在发展规律。仍然是当今乃至今后一个重要发展的内容和主要研究对象。只有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不断对科技活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和创新。建立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的科技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科技创新论文11

  摘要:在铁路持续提速和构建和谐铁路的新形势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科技攻关,研制出一大批科技成果,显著提高了信号设备的运用质量,使信号设备故障明显减少,促进了安全生产的有序可控。

  关键词: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一、主要微珐

  在大力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加速实现铁路现代化的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切实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一)健全科技创新机制。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段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基础工程、核心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选题立项、方案论证、实施研发和成果推广,设立了第一管理者挂帅、主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抓的组织机构,制定了段《科技研究开发管理办法》,为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健全项目负责机制。我段始终把科技创新当作重点工作来抓,在每年初召开的段职代会上组织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科技工作思路,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凝聚全段力量整体推进科技工作。为保证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和按期完成,我们健全了课题立项、经费管理、项目实施、成果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立项初期就签定项目合同,指定项目负责人,成立项目研发小组,对课题部门、课题负责人进行绩效考评,大力推进项目研发进程。同时。根据每年的科技攻关项目,编制出所需投入的科研经费预算,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三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是科技创新之本,直接决定着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立足于自身挖潜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调动现有人才开展科技创新。在四段合一后就实施了“能人战略”,将过去各段的37名科技人才选拔到段科研所集中使用,形成了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科技实体,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研发平台。我们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业绩考核相结合、与职务晋升相结合、与福利待遇相结合、与表彰奖励相结合。同时还重点培养了新入路的1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才,给他们定课题、压担子,提供挂职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四是健全技术合作机制·为提高科技创新层次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积极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方位的技术合作,及时将先进的技术工艺引用到铁路电务领域,紧密结合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我们在充分利用本段资金和技术的同时,对一些暂时还没有能力投入资金或技术力量达不到的项目,采用“借船出海”方式,积极与有关厂家联合开发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新产品。

  (二)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基层站段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关键在于把科技创新工作与安全生产密切结合。我们以保障提速安全、解决设备惯性问题、确保人身安全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狠抓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信号设各可靠性。一是紧密围绕提速安全开展科技攻关。在管内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区段,CTCS-2列控系统、无绝缘轨道电路等大量先进设备投入使用,对我们电务部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科研空间。我们针对管内京广线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闪红”故障时常发生的问题,积极组织进行科技攻关,发现“闪红”故障原因主要是室外匹配单元运用环境差,受列车震动大,经常发生连接端子片折断、电阻脚折断、电感线圈断线等问题,从而确定了将UM71匹配单元的模拟网络电路由室外移设至室内的攻关方向,减少外界影响,研制成功了室内模拟网络柜和模拟网络盘,创造了“UM71匹配单元模拟网络改造”这一科技成果,提高了UM71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成果目前已在京广、京沪、京哈等线路1661个UM71区段推广应用,有效遏制了UM7l无绝缘轨道电路“闪红”故障。二是紧密围绕设备惯性问题开展科技攻关。针对电务值班人员处理设备故障延时长的问题,组织研制了“信号故障自动通知系统”,通过对信号设备的动态监测,保证在信号设备故障时及时自动报警,提示值班员查找处理,并能通过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常见故障原因信息,帮助判断设备故障性质,大力压缩故障处理延时。针对区间设备故障延时长、影响大、人员难以及时到达的问题,我段研制了“ZXC室外信号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区间信号机、轨道屯路、电缆等信号设备的实时监测、远程数据传输和数据智能分析处理等功能,为室外信号设备状态修、故障分析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三是紧密围绕人身安全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为解决现场人身安全和行车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组织科研人员进行专题攻关,研制开发了“JTW-1型列车接近无线语音提示系统”、“电气集中控制台语音提示系统”、“FBT-1型电气集中分路不良区段语音提示系统”。这些项目曾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JTW-1型列车接近无线语音提示系统”荣获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系统可随时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列车运行位置信息,通过语音提示,提醒作业人员及时下道避车,确保人身安全。目前已经推广应用了156站,被现场职工誉为“一个可靠的人身安全防护平台”。近几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开展科技攻关,相继研制开发出26个科技项目,其中获国家专利8项,部级2项,路局鉴定9项,我段还被铁路总工会授予“铁路技术创新火车头奖杯”。

  (三)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当前,不仅铁路先进的设备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撑,电务的安全管理和现场监控更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我段在参加铁道部开展的“铁路电务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研制工作的.同时,紧紧抓住生产调度这一安全生产的龙头,加快了段调度指挥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生产调度指挥操作平台。~是配置模块化。随着电务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信息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为改变这些设备终端独立安放、缺乏统一管理、使用敬率低的现状,组织对原先的段调度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全面对原有硬件设施进行了优化配置,对微机监测、调监、办公网等九大系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模块化管理和集优化利用,搭建了一个先进的生产调度指挥操作平台,拓展了安全管理覆盖面。二是功能集成化。升级改造之后的调度指挥中心通过网络链接、数据共享和DLP电子屏幕显示系统,将段级调度指挥系统所囊括的各种信息,如现场视频信息、调监信息、微机监测信息、CMIS信息、段办公信息等进行了安垒、有机的结合,建立了一个集成化的操作系统。其下设AMIS系统、微机监测、调监、办公网维护、视频监控等9个计算机显示终端,通过操作可以完成调度指挥、微机监测数据分析、现场视频监控等项工作。三是管理规范化。段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多个部门的联合办公,我们从规范管理入手,出台了《调度指挥中心管理办法》,明确了安全科调度人员、电子检修车间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所网管维护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值班制度,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高效运作,切实强化了段调度指挥能力和现场动态监控能力,尤其在预防故障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效果更为明显。

  二、几点体套

  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健全机制是前提。为使科技工作持续开展,必须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机制,统一调配和使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落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广泛开展科技攻关和群众性科技活动,确保科技创新工作扎实开展。

  (二)准确定位是关键。作为铁路电务设各维护的基层单位,必须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始终把开展科技创新定位在围绕安全生产和改进电务装备这个主攻方向上,努力用新研制出来的科技成果来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三)推广应用是目的。搞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推广应用。为此,必须尽快把那些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并投入现场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把科技创新与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效能。

科技创新论文12

  1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创意与创新

  农业作为古老而传统的产业,具有风险大、周期长、区域性强、品种多、易受资源限制和环境影响、与人类生存生活环境的天然相联等特殊属性。农业的创意即是把创意理念引入农业,是一种拓宽农业生产途径、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新型农业业态,它既有创意产业的一般特性,又有农业产业的特殊属性。农业科技的创意创新是指发生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科技的创意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始和主要的动力之一,一般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如耕作制度、农业区域、品种种子、栽培饲养、动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水利灌溉、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还可延伸和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关系中。

  2宁波市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创意、创新实践

  2.1创意、创新的实践

  回顾宁波市农业历史,有很多创意、创新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稻生产为例,其创意、创新包括:品种的更换、更新(20世纪50年代的农家品种整理推广,60年代的矮秆品种引进选育,70年代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90年代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优质稻米品种推广,21世纪初籼粳杂交晚稻的示范推广),耕作制度的改革创新(20世纪60年代双季连作稻的推广,70年代稻麦三熟制推广,90年代种植业结构调整,21世纪农作制度创新),栽培模式的创新(三高一稳、稀少平栽培、模式栽培、叶龄栽培、轻型栽培、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育苗方式的创新(大、中、小苗培育,二段育秧,乳苗抛栽,盘式育秧,机械插秧,旱育秧,半旱育秧),施肥方法的创新(重基早追后补施肥法,V字型施肥法,平衡施肥法,施足基肥、适施面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前氮后移,根外追肥,配方施肥等),水浆管理技术的创新(薄露灌溉,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促蘖,适时搁田控蘖,以水养胎,干湿到老),病虫草害防治措施的创新(农业、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综合防治)等。又如农作制度创新,这是浙江省农民和科技人员实践的伟大创举,突破了以前种植业的耕作制度范畴,把农林牧副渔五业紧密结合起来,种养结合、间作轮作、套种套养、生态循环,开展了粮经结合(如稻菇轮作)、粮禽结合(如稻鸭共育)、粮鱼结合(如稻田养鱼、虾、泥鳅)、林下经济(如山林套种灵芝)、水产(鱼虾鳖)套养等模式,使单一利用的耕地拓展到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据光能利用、物质循环、多级转化、生物共生互补、生物的生态位和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原理,构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生产生态系统,做到物种上多种群(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不同品种)结合、组合上多序列(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之间)、搭配上多模式、空间布局上多层次(间套种,立体种养)、资源上高利用(生物共生互补,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技术上多学科综合配套、产品上多样化(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微生物产品)、效果上“三高一持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取得的成效

  农业科技创意、创新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蔺草的挂网,解决了蔺草倒伏难题;二段育秧和高山育秧,提高了秧苗素质和繁殖系数;喷灌、微滴灌技术的应用,节约了劳力,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培等无土栽培技术,解决了作物生长对土壤的依赖;拉线(杆)授粉、棚内养蜂,提高了杂交水稻制繁种和草莓的结实率;吊针注射农药、肥料,解决了大树施肥喷药难的问题;茭白田套养甲鱼,找到了防治福寿螺的有效途径;南美白对虾套养中华鳖,能有效防治对虾病害;鸡稻轮作、稻鸭共育,使生物共生、资源互补、粮禽双收;蔺草田套直播晚稻,破解了蔺草焚烧难题;从稻田挖沟养鱼到挖塘养鱼到稻鱼(虾、泥鳅、黄鳝)共育(或轮作)思路的转换,既确保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效益;设施栽培的推广,解决了蔬菜反季节栽培问题;精品农业、都市农业的提出,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延伸了产业链,且依托、服务、适应城市的发展,构建、培育了融生产、生活、生态、科教、文化于一体的高层次、高科技的现代农业体系,具有食物保障、就业增收、生态旅游、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体验参于、美化环境等功能。

  3宁波市当前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3.1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生产劳动者文化低、年龄结构老化,易受传统思想束缚,精力、资金不足,信息渠道不畅,商品观念不强,竞争意识不强,因而农业创意意识淡薄、创新思想落后。

  3.2设施手段落后,新技术推广速度不快,科技相对滞后。

  3.3由于体制落后和机制僵化,缺少相应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在农产品和技术廉价的时代,农民缺乏对技术进行开发研究的兴趣,农技人员缺乏激情。

  3.4农技人员忙于应付事务工作,直接从事科技工作、亲自参与试验和实践的时间少,拿来主义、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和重引进、模仿、嫁接而轻理论研究、实践创新的现象较多。

  4推动宁波市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意、创新的途径探讨

  4.1广泛地收集信息,积极向外学习

  要创新,首先是要学习,引进、模仿、嫁接创意、创新农业模式和先进技术,这是最便捷、实用、有效的途径。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书刊、网络,开展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学习,加强创意、创新信息的搜索、收集、分析,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后即推广应用。

  4.2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来

  实践出真知,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了解社会需求,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维水平,从而发现新萌芽,酝育新思想,激发新的灵感和思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在生产第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灵感,是众多发现、发明的原石和见证者,也是创新活动的实践者。农技人员要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工作中,发挥好突击队和领头羊的作用,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及至无穷的过程,得到提炼升华。

  4.3学习借鉴其它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原则。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和历史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发展相对滞后,科技进步慢、应用少,应积极借鉴生物、信息、工业、医学等领域中的先进科技理念引领农业,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的仪器设施武装农业,如在农业中积极应用机械化装备、化学工业、分子育种、智能大棚、太阳能温室、网络技术、分析仪器设备和循环经济、创新经济理念、工商业管理模式等。

  4.4培育创新主体,开展自主创新

  知识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而沟通两者之间的桥梁是思维的蓝图。要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寻找新的灵感,虽然书本知识、外地技术、前人经验为新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也拓宽了新的思维,但这些技术与当今的前沿技术相比,已经落后,只有自主创新后的技术才是一流技术。

  4.5有科学家精神,有企业家胆略

  目前,在农业方面普遍存在资源紧缺、环境制约、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壁垒、利润空间压缩、同行竞争、利益追逐、生存压力等困难,这就催生了农业企业家的创意意识和创新动力,他们具有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积极的冒险精神,能够打破常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同时,农业科学家们博学多才,善于思考,事业性强,追求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在科技的探索和应用上有一技之长。一旦两者结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既能消化、吸收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再创新,又能根据本地实际自主创新发明,创造一流的产品和业绩。

科技创新论文13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贯彻落实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现代工程的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和更髙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特征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一般而言,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1.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指的是个体具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种概念、方法、经验等知识形成的知识子系统所构成的知识大系统。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所谓整体性指的就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所有要素应该具备集合性、层次性和相关性。而环境适应性要求个体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动态性,即不断的调整组成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或者是更新改造构成要素。

  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所谓厚基础,就是髙等工程教育既不能是满足一般学生需求的“一般教育”,又不能是过分强调专业面的很窄的专才教育,而是进行工程技术基础教育,使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有坚实的基础,这既有利于增强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程实践需要的能力。所谓宽口径,就是学生对不同工程实际的适应能力强。这是工程实际对人才培养提橱的要求。“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即是强调为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和空间。

  大学生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主体,其知识结构的模式有很多种,如“通识型”模式、“T型”模式和“复合型”模式等。在遵循大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原则的条件下,比较理想的是“复合型”知i只结构模式。所谓“复合型”知识结构是指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结构。“复合型”知识结构模式包括专业模块、非专业模块、辅修专业模块。_大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通过辅修第二专业或修读双学位,获得新专业的知识。经过两个或多个专业的训练以后,学生能够适应不同专业、跨学科领域的工作和研究。

  2.专业素质。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其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

  由于教育目标反映了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因此运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对专业素质进行结构分析,将其划分为知识、技术、能力和态度四个基础成分。专业知识是指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方面认识的总体;专业技术是指学生通过实践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本专业某项任务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能力是指个体能顺利地完成某些工作的心理特征,专业能力即指学生能顺利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心理特征;专业态度是指学生对其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工作素质要求和现状、劳动特点、学科性质和发展等多方面的认知和评价,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倾向。

  3.综合能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显著标志是高素质、高水平和高能力。其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

  自我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能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不断弥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决定了仅通过高等教育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在今后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面面俱到的“全才”,高等教育只能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时代的发展呼唤“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努力来完成的。

  实践能力是指有目的有意i只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本领,即将理论知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作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想在工程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重视实践,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实践能力。学生要进人工程科技领域,必须从工程实践开始’以此不断磨砺自己。

  提高创新能力是增强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工程科技创新,首先必须有提出、发现和形成问题的能力。在从事设计或分析研究时,要善于发现任何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系统总结,形成完整的主题。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新的创新突破点。这既需要有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不满足现状的创新意识,还需要有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没有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学风,就不能抓住工程科技创新的机遇。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自我身心状态,使其身心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进而达到发展自我的能力。一方面,社会的适应能力涉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把自身与社会统一起来,通过接触社会不断培养其应变能力,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从生物人、自然人逐步转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社会的适应能力还涉及国际交往能力。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一定要具有在国际上交往的能力。

  工程科技人才的整合能力,就是整合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能力。整合能力的培养要靠团队精神。缺乏团队精神,资源很难整合。而团队精神的形成,要靠领队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是有虫立思维,又是有很强团队精神的领队人。这样,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使命才能较快完成。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国家的`骨干,在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效用的同时,应具备国内与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文教育薄弱。

  现代社会,工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文化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高校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工程教育中,与工程教育相结合。理工科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中坚力量,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许多理工科院校开展的人文教育并不令人满意,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薄弱。

  (1)教育观念的偏斜性。

  一些院校管理者在观念上对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很大程度上把高等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工程化”的倾向,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教育管理人员重视理工科专业课程,坚持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人文教育培养可有可无。由于教育观念的偏斜性,部分人文教师在长期缺乏人文氛围的环境中放松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致使工程教育中人文教育更加薄弱。

  (2)教育内容的唯知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往往以实施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为目标。而对工程师基本训练又只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缺少人文科学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教师来承担,因此在理工科教师的头脑中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该由人文教师来担当,与理工科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理工科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很少涉及如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教育内容的唯知性使人文教育质量大打折扣。

  (3)教育方法的灌输性。

  我国的人文教育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讲,具有灌输性的特征。课堂教学手段落后,相当一部分人文课堂形式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失去了接触人文知识教育的兴趣。

  (4)教育组织的形式化。

  一些理工科院校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缺乏人文教育的氛围。校园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枯燥,校园人文气氛很薄。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人文教育组织流于形式。

  2.实践教育不足。

  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训练,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

  然而,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育不足。

  首先,在工程教育中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我国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生大多缺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实践训练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原动力不够。大学工科教师大多数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也是我国髙等工程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不能充分实施的原因之一。显然,大学工科教师自身就存在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很难想象本身工程实践能力就不足的教师能很好地培养出现代工业经济所需求的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这势必直接导致学生实践原动力不够。

  再次,教学内容的局限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从教学内容来看,更新速度慢,没有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面向工程的运用多科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相对较少,传统的为某一专业方向服务的“学科中心型”模式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变。

  最后,实践教学资源紧张和评价方式不科学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设施方面,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与此同时各髙校又面临着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实践教学师资方面,从事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教师中,由于学术评价体系着重强调高水平论文,因而教学积极性不够高;在学生实践学习主动性方面,由于在教学评价中,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课程体系的考核中几乎得不到反映,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教学往往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培养、锻炼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意识。

  3.创新教育缺乏。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国理工科院校虽然在创新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1)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

  教师习惯于把现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教师局限于把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作为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唯一依据,而不明确书本知识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一旦教育者对教学目的有了认识上的偏差,教学观念对创新教育就出现了不适应。

  (2)墨守成规的教育思维方式。

  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往往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个性、注重求同思维而忽略求异思维。这样的教育思维方式虽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但是不利于进行发明创造。虽然政府部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但由于几千来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真正在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仍然会遇到很多的矛盾和困难,使得理工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教育。

  (3)单一的教学方法。

  教师较少关注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侧重于趋同思维,不注重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很少给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及余地,未能形成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僵化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的单一僵化是限制创新教育的瓶颈之一。现行高校的评价制度重知识评价,轻能力评价。只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同时,忽略了对教师及学校教育情境的评定。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三、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予以解决。

  1.教育理念创新。

  创新的教育理念,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一是强化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及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二是增加现代工程设计思想和方法的教育以及解决工程活动中非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是强调工程整合教育。

  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要将现代教育新理念贯穿其中。强调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强调工程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知识并重,强调“教研互动、因材施教、综合训练、有机交叉”,突出个性化和研究型人才培养,坚决贯彻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髙度重视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设计能力和具有国际视野、远大抱负以及求是创新精神的未来工程科技领导人和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2.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一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长期以来,虽然高等工程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基础扎实、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满的现状。这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综合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主,课程设置采用多元化、多学科交叉方式。教学评价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在综合型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发挥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国外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中,有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发现式学习等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施教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采用综合型的教学模式。

  3.“教学工具”创新。

  这里的“教学工具”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工具,而是指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CDIO,该模式作为理工科教学改革的创新工具,主张以产品研发的CDIO全过程(即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生命周期)为学习载体,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即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的和职业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旨在为工程教育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概括的教学目标,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CDIO的应用将有助于工程教育课程的设置及教育方法的研究,而且还可以推动考核标准的制订,为现行的髙等工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CDIO对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有三点重要启示。

  (1)注重学生的人文教育。

  将科学知识的传递与对人文社会价值的追求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有关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的广阔视野,使他们获得正确的伦理准则,学会在工程活动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判断,并最终完成价值实现。

  (2)注重学生的大工程观教育。

  大工程观教育就是要求工程教育应重视工程的系统性。现代工程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髙等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有综合化的学科知识背景,能分析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3)注重学生的实践教育。

  工程学科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此,在向学生传授基础性、介绍性的学科课程的同时,要通过许多灵活的实践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育成为指导髙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理念。

  4.保障制度创新。

  高校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要一个制度来完善和保证工程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障制度创新可以通过高等工程教育的微观与宏观环境创新来获得支持。

  从微观环境来看,要进行教育基本制度创新和教育具体制度创新。教育基本制度创新包括教育体制创新、学制创新等?’教育具体制度创新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创新、教育评价制度创新等。通过教育制度创新,使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获得制度上的保障。

  从宏观环境来看,要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政策的创新。由于教育政策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制定与落实政策既要充分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因素,又必须考虑与之相关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建立制定符合高等工程教育需要的新的教育政策迫在眉睫。

科技创新论文14

  0.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那么,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1991一20xx年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和VAR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为完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稳步提升提供重要依据。

  关于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证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Gnllches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杂交玉米技术对美国玉米产量的影响。Akino、Masakatsu和YujiroHayami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农业品种改良研究的社会回报率比发达国家高。Rob-ertEEvenson通过对全球375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进行综合研究得出:全世界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高达49%。Mclntire在对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结构进行研究后认为,发达国家非财政农业科技投入超过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且农业科技公共投入增速有减缓趋势。David、Hall和Toole?在回顾1957年以来30多篇有影响力文献后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互补关系。国内方面,樊胜根[分别采用可变系数模型和固定系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科研投入效益,认为中国农业科研投入收益率高达44%?169%。董成森认为,只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才能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吴林海、彭宇文认为,只有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李洪文、黎东升对湖北省20xx—20xx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述研究对本文厘清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政府的财政角度,选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主要测度指标,系统使用协整检验方法与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方法研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文献较少,本文对这方面进行研究,以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1.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

  1.1测度指标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本文选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其中,某一年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具体用当年农业科技进步率除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得到?。而农业科技进步率是在当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扣除由新增投入量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部分。因为在正常年份,农业总产值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_是由生产投入量增加带来的农业总产值增长;二是由科技进步直接导致投入产出比重提高,进而带来农业总产值增长。本文将由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称为农业科技进步率。

  1.2测度方法

  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生产函数法。其中,最常用的是C一D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力投入,a为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卢为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在利用该函数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时,首先分别利用可量化资本K和劳动力L样本数据,算出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然后将剩余量作为科技进步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用这一方法测算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较为模糊、不够准确,因而实际应用较少。

  (2)增长速度方程法。利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将总投入等于总产出,然后将农业总产值作为因变量,将物质费用、劳动力、耕地和时间变化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构造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某一时期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公式为:

  其中,s表示农业科技进步率a表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4、c、d分别表示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和耕地增长率,y分别表示物质费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和耕地对产出的弹性系数,s表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由于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更为直接,更能准确测算出某一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故本文选取第二种方法测算我国历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利用上述公式进行具体测算时,采用前人研究成果,将a、、、y的值分别取0.55、.20、0.25。

  2.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2.1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重点研究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此,需选取以下数据:

  (1)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数据。具体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代表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所需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用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取得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数据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为方便起见,将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用ASI表示,具体数据资料见表1。

  (2)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指标数据。根据前文分析,本文选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同时结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第二种方法,需选取以下数据:①农业总产值。具体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考虑到价格因素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影响,在得出1991-20xx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后,再除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90年=100),统一换算为1990年价格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②农业物质费用。首先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找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然后再分别乘以当年已换算为1990年价格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③农业劳动力。本文直接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1991一20xx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中的数据资料;④耕地面积。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连续性、完整性,以及部分农村土地闲置的现状,本文以农作物播种面积代表耕地面积,具体数据依然是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1991一20xx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在得到以上数据的基础上,可计算出1991一20xx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分析问题方便,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用ASP表示,具体数据资料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991一20xx年,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整体上均呈增长状态。在计量分析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还需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数据取自然对数,取对数后的新变量分别用LASI、LAEG表示。

  2.2研究方法

  在计量分析中,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比较适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含有N个变量,滞后是期的VAR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Y,=(;V1t,;y2t,…■,;y?)T,Yt为NX1阶时间序列列向量,U,?nDOM)为NX1阶随机误差列向量。

  3实证结果

  3.1变量单位根检验

  根据计量分析要求,在对时间序列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前,先对各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避免直接回归分析造成的伪回归结果。运用Eviews7.0软件对ASI、ASP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LASI、LASP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都变成了平稳时间序列。

  3.2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对于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通常采用Engle一Granger两步法进行。因此,利用Eviews7.0软件对LASP与LASI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通过DW检验上下界表,在5%上下界水平下,样本容量为22,解释变量为1个dL=1.24,du=1.43。由DW=0.8261可知,模型存在严重的正自相关性。为消除正自相关性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影响,引入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滞后因素,建立如下模型: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由DW=1.5656可知,模型已消除了自相关性,且在5%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本文由滞后一阶回归方程求LASP与LASI之间的关系。LASP与LASI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式所示的(1,1)阶分布滞后回归方程为:

  本文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较为平稳,故变量LASP与LAS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式(8)得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1952,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长期效应显著。由式(9)推导过程可得LASP与LASI之间的短期

  由式(12)可知,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短期弹性系数为0.8 1 7 5,反向修正系数为-1.6 1 5 7。这一结果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从而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定量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的有效作用较低。因此,只有连续不断地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才能确保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有效提升。

  3.3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之前,需先确定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因此,首先运用AIC和SC准则选择最大滞后阶数P值,经Evlews7.0软件输出后,AIC值和SC值均在滞后1期达到最小值,因此可确定最大滞后阶数为1,即要建立的是VARC1)模型,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1是根据VAR(1)模型形成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坐标轴代表响应函数追踪期数,本文设为10年,纵坐标轴代表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响应程度。图中实线表示响应函数计算值,虚线围成区域表示两倍标准差置信带。

  图1(a)反映的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自身变化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图1(b)反映的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图1(c)反映的是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图1(d)反映的是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自身变化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本文重点研究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主要考察LASP对LASI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以及LASI对LASP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首先考察LASP对LASI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从图1(b)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标准信息的扰动响应。从第1年开始一直为正,且在第5年之前,这一正响应持续增加,到第5年之后,这一正响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提升作用在短期内一直在增加,而在长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为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持续、稳步提升,必须不断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其次,考察LASI对LASP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从图1()可以看出,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标准信息的扰动响应从第1年开始也一直为正,且在第5年之前,这一正响应持续增加,而到第5年之后,这一正响应基本未发生改变。这表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会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产生积极影响,且这一积极影响在短期内一直在增加,而在长期内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4.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4.1主要结论

  根据前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但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作用在短期内持续提升,而在长期内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要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持续稳定上升,必须不断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

  4.2对策建议

  (1)努力提升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长期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在短期内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能力较强,但在长期内基本没有发生作用。这势必会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提升的整体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应不断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实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长期效应,以追求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效应最大化。

  (2)积极发挥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规模效应。经过对相关数据梳理发现,1991一20xx年我国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每年均在1%以下,甚至有些年份在0.6%以下。由于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总体规模偏小,导致其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方面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应积极提升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扩大农业科技三项经费规模,最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

  (3)保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方面的高效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一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在短期内会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提升产生较强作用,但在长期内这一作用将逐步降低。因此,一方面要延长一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使用寿命,让其充分发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应持续稳步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绩效,实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方面的高效率。

科技创新论文15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赋予了农业科技创新更高的时代要求,但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却存在诸多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保定市需要建立典型农村,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农业科研经费,最终实现农业乃至农村的新发展。

  关键词:保定;农业;科技创新

  一、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背景

  20xx年,“种业新政”正式发布,首次明确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企业的主体性地位,农业企业在这一创新体系中会起到将应用型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但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科技成果和技术推广严重脱节。为解决这些问题,农业科技企业的主体地位我们要重视起来,采取奖励性措施调动他们投身科研和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在资金方面给与更足够的支持,在科研课题申报上给与更多机会。

  二、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的产业化程度偏低

  农业科技企业通常是依靠某一种产品或某一项技术,开发出市场,而后带动一系列的相关企业,成为联系生产和市场的中间环节,一方面拉动农业生产,一方面开发市场。农业部门还可以享受到加工,流通领域的利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扎实了农业基础,从总体上来看,保定市的农业科技企业水平是有待提高的,大多数企业只是单纯的生产或者经营,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关联程度低,难以形成类似集团式的生产经营统一体。[1]

  (二)农业科技体制缺乏活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日益彰显。一方面,保定市专门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置已不再适应当代要求,机构重复设置,课题重复研究,使得农业科研机构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面临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科研机构研究的侧重点和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供需结构脱节。

  (三)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果,农业专利数量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仍然欠缺,高水平、高质量的农业创新成果依然较少,尤其是在喷灌技术、农药化肥的适用上,缺乏合理布局。保定市在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来自农业局、各县农业指导部门以及高校研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不足,高水平的农业创新成果不足,尤其是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农业部门不能及时传达农业信息,教授农民先进的农业技术试验,喷灌技术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对于农业的投入集中在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严重。同时,各部分创新意识不足,等靠国家的补助、技术支援,不能有效吸纳人才,行政壁垒严重。

  三、关于促进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为了有效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必须要对科技研究充分重视,政府要足够认识要农业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保定要结合当地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特性,因地制宜,加强本土化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组织各部分协调攻关重大科研项目,重视先进农业技术的适用。

  (一)创建“典型农村”,建设高级特色农村

  典型农村是指以某种农产品和服务为主的一系列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的举措,主要指将农业产物(植物、水果、花鸟等)以及当地农村特色相结合,发展现代农村,将生产、服务、农家乐等一体化设置布局,实现农业新功能,再创新价值,布局新职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化发展。为有效建设高级特色农村,政府要专门建立农业创新职能部门,为农民提供优惠贷款,现在土地自由流转,增加农业投入,实现高校农业研究实用化,鼓励农业的种植。

  (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各组成部分相互结合,合理构建,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的动力。保定市要根据农业合理布局,主要调研乡村土壤的现实情况,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基础性研究。同时,保定市政府要根据现实需要,将国家适用的农业技术进行广泛推广,实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后,要实现农业新发展,将技术转化为农业成果,实现农业的现代价值,根据市场变化,调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2]

  (三)增加农业科研投入

  第四次科技革命围绕生物工程等主题展开,为了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赶上发达国家,保定市必须根据区位优劣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农业地位的巩固,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改变农业科技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增加农业的投入。不仅增加农业科技的引进投入,还有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情况,增加技术适用的投入,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郭雪涛.论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思考———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J].基层农技推广,20xx(1).

  [2]刘金霞,刘荣先,刘秀丽.加强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xx(2):65-67.

  [3]杨蕾,张博,杨伟坤.保定市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构建政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0):43-45.

【科技创新论文】相关文章:

科技创新论文01-01

科技创新论文(精选)07-29

科技创新论文06-12

科技创新论文(热门)07-30

关于科技创新论文07-01

[实用]科技创新论文06-13

科技创新论文15篇01-18

科技创新论文(15篇)01-18

科技创新论文(精选15篇)01-18

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