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9136.com/img/panrw/jiaoan.png)
硬笔书法教案15篇【精】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硬笔书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硬笔书法教案1
学习目标:
1、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己经开始新的学期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读书、写字来获得。要想写好字,首先应该坐好,摆好正确的写字姿势。因此,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十分重要。
二、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教师出示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讲解要点: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2)巩固练习
①说说写字资势的的要点。
②出示《写字姿势歌》,组织学生读读背背。
写字时,要做到:
右手握笔背挺直,
眼离书本约一尺。
手离笔端约一寸,
胸离桌子约一拳。
三个“一”要做到,
字写工整视力好。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硬笔书法教案2
一、学习目标:
1、欣赏名家硬笔书法作品。
2、了解硬笔书法格式。
3、在硬笔书法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加强今天的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难点:练习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三、进入新课:
1、看视频学写格式
?钢笔书法规范字(行楷)之作品欣赏
2、硬笔书法学习的意义
硬笔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练好硬笔书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尽管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年轻人在中学里就学会应用电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写钢笔字还是必不可少的。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曾经对子女们一再叮咛嘱咐,写字一定要工整、清楚,因为那是要给别人看的。练好硬笔书法,无异首先给别人以美好形象。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你亲笔写的信和用电脑打印出来的信,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读你的亲笔信,看到你的硬笔书法,如同看到你本人一样,感到亲切;而用电脑打印出来的信,都往往给人以冷冰冰的、机械的、公式的感觉。所以,时至今日最重要的那些字还是用钢笔书写的。
3、如何欣赏硬笔书法艺术作品?
(1)先看作品的章法布局。
一幅硬笔佳作的章法布局,即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一幅硬笔书作的好坏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否舒明,这是给读者的第一总体印象。
(2)看骨法线条。
一幅硬笔书法佳作的形成,可以说是点、线、面的完美结合。在一幅硬笔书法作品中,点、线有很多种,有的深厚苍劲,有的松动灵秀,有的长有的短,但不管是用何种点、线。一定要有劲,有力,不能纤弱。这样的作品才使人感到老辣、厚重敦实,有力度。
(3)在用墨上。
一幅硬笔书法作品的用墨浓淡也很重要,浓淡适宜整幅作品就使人感到淡雅
舒适,用得不好,或过浓过淡,创造不出效果来。因此,在用墨上不管用浓用淡,都要做到恰到好处。
(4)注意钤印和落款的位置。
一幅完整的`硬笔书法作品,如果没有钤印和落款(或题词),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半。有了作者的落款钤印后,才算最后完成和具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书法家来说,常常是思之再三才落笔题词钤印。款落得好,印钤在恰当之处。这就好比穿衣,一个容貌娇好的人,如配上得体的衣服,更能显出英俊潇洒,楚楚动人。
总之,欣赏硬笔书法作品,要靠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在不断地接触和实践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欣赏力。
4、欣赏一幅硬笔书法作品需要哪四步?(测记忆力)
1)先看(作品的章法布局) 。
2)看( 骨法线条 ) 。
3)在( 用墨上 ) 。
4)注意( 钤印和落款的位置 ) 。
5、欣赏名家硬笔作品
6、写楷字
以《春晓》这首诗来写楷书(老师黑板前字体示范。)学生在下面临摹。
四、作业
自选一首短诗,用今天学到的任一种参赛格式练习,把你认为最好的一幅交上。
硬笔书法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与掌握钢笔的执笔方法。
2、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练习点、横、竖、捺、撇、钩、折、提的写法。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明白学写钢笔字的意义。
二、学习执笔方法。
手握在离笔尖 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上,拇指按在笔杆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笔杆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内侧,即食指的一侧,抵在笔杆的右后方;无名指贴在中指旁起垫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无名指旁,起垫起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不接触笔杆。笔杆向里靠在拇指的虎处,自然倾斜,笔尖向左前伸出。
三、练习写法。
1、点的写法
(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
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2、横的写法
(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
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
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书写方法
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回锋时慢向上收笔。
4、撇的写法。
(1)、撇的特点:“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它的形态变化多样。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力度要贯彻到笔尖。
(2)、书写方法
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
5、捺的写法。
(1)、捺的特点: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
(2)、书写方法
直捺: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
短捺: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
6、钩的写法。
(1)、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
(2)、书写方法
竖钩: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
弯钩:弯钩也叫弧弯色。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
竖弯钩: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斜钩: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
卧钩: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钩要朝左上。
横钩: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7、折的写法。
(1)、折的特点:“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书写方法
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竖弯折: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
横折: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横折的竖略向左弯。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
撇折: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
8、提的写法。
(1)、提的特点:“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书写方法
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
四、总结,提出希望。
硬笔书法教案4
备课
字底类的写法
第一课
教学内容:力字底(旁)、走之底
教学目标:学会力字底(旁)、走之底的书写方法,会写相关的字。
教学过程:
1、力字底(旁):
力字底(旁)主要用在字的右部或下部,如励、势等字。要求写得稳重有力,斜而不倒。
组合方式:由横折钩和斜撇组成,共两笔。横折钩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斜长方形。A、横折钩要稍向里收,不能垂直。B、撇画不宜太长,交接点在横的中间。
例字练习
2、走之底
要求写得流畅,曲折有致,能托住字的.上部。
组合方式:由右斜点、横折折撇和平捺组成,共三笔。平捺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半包围形。A、点和横折折撇应处在同一直线上整体上不宜太大;B、平捺要托住上部,连接紧密,舒密大方。
连边例字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例字,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
教学内容:建字底和四点水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建字底和四点水的书写要领,能正确书写建字底和四点水的字。
教学过程
1、建字底
要求写的平稳自然,活泼流畅,能托住的上部。
组合方式:由横折折撇和斜捺组成,共两笔。捺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态为左高右低的半包围形。A、横折折撇要上紧下松,上折下弯;B、交接点应在中撇的中间,捺的起笔不能作顿,应舒展稳重。
建廷例字练习,学生练习试写建、廷两字,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建字底的写法。
2、四点水
要求写的活泼多姿,左右呼应。
组合方式:由左斜点和三个右斜点组成,共四笔,右点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左中开张的扁形。A、左斜点要略大稍直;B、中间两点稍小,右点最大,角度依次渐斜。
热、黑例字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当场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四点水的写法。
第三课
教学内容:心字底和皿字底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心字底和皿字底的书写要领,会正确书写带心字底和皿字的字。
教学过程
1、心字底
要求写得左右顾盼之态,重心平稳。
组合方式:由左斜点、卧钩、挑点和右斜点组成,共四笔。卧钩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为左右开张的扁形。A、左斜点稍直稍靠下;B、卧钩要平稳不宜太大;C、挑点的出锋处要对着右斜点的起笔处。D、右斜点稍平,偏上。
想、思例字练习:
2、皿字底
要求写得平稳对称,坚实有力,能托住字的上部。
组合方式:由短竖、横折、两竖和长横组成,共五笔。长横为主笔。
结构形态:整体形状左右对称的扁形。A、四个竖要短期,平行等距,稍向内收;B、长横左右伸展,能托住上部。
教师示范书写勃、索等字
孟、盘例字练习,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选几幅写得好的进行评讲。
硬笔书法教案5
第四课:月字旁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月字旁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肝”、“肚”、“肠”,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二、教学重点:巩固正确“双姿”和运笔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月字旁的写法。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4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前课内容。先让学生写“奶”、“引”两个字,写后评价,让学生说说写好“奶”和“引”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然而再矫正书写。
2.新课指导。
让学生在黑板上直接书写月字旁。针对学生书写现状,师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后教师黑板上再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体会月字旁书写时字内空间的平均分割。
学生先尝试书写肯定比教师先讲解一通的效果相对会来得好些,要让学生体验书写后在师生、生生之间的评议交流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书写指导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月字旁:这个偏旁分四笔写成,第一笔为竖撇,第二笔横折钩与竖撇稍留空隙,折笔较长,出钩饱满有力。中间写两短横,第二短横写在竖撇中部,第一短横再平分上半部分空间,右部均略留空。
(2)“小博士”信箱。有相当一部分合体字的书写,其两部分是有主次的,要根据笔画伸缩情况有所迎让。如“日”组字时,一般都包紧,稍上移,与右边放开的笔画形成对比。如“明”、“旷”等右部有长撇的字,其撇脚就自然伸向左部“日”字空出的下方空间,左右两部分互相咬合,对比,使之浑然一体。
4. 例字指导
“肌”,左窄右宽,左长右短,右部“几”字竖撇底部与竖弯钩底部齐平。
“肝”,左窄右宽,左右基本等高,右部“干”字两横等长。竖为末笔,一般写成悬针竖。“肚”,左窄右稍宽,右部底横稍高,第二横稍长。
“肠”,左窄右宽,左右基本等高,右部两撇平分下半部分空间。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6、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掌握每个笔画的运笔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步骤。起笔要干脆,行笔要快慢,收笔要到位,只有做到以上要点,你的字才会越写越好,更进一步,可要记住哦!
硬笔书法教案6
硬笔书法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汉字偏旁木字旁的有关内容的学习,首先由猜谜语导课(谜语是和木字旁字有关的成语),引出木字旁字的结构类型,接着出示学习目标,接下来教学整个流程:(视频引领至自主学习至教师示范至合作探究至教师精讲至总结收获)
一、.设置关键项:带有木字旁的字及特点。
二、构建标准性平台(40分钟标课)。
三、出示六个向度:
(1)左长右短
(2)同类组合
(3)左高右低
(4)左短右长
(5)左右等高
(6)左右相等
四、合作探究问题:根据木字旁字的特点,写带有木字旁的字(卡条)。
五、表达呈现:四人组
细研究
找同类
八人组
组内讲
超大组台展示。
六、总结反思:用微卡,写收获。
不足之处:
1.自己的备课预设不够全面,备课太形式,新颖的教学过程太少,即无新意。
2.名家视频选用不够精准,学生听得不是太清楚。
3.课件背景音乐插入有点问题,不该响的时候自动响了。
4.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过渡语言不够精妙。
5.整节课时间安排有点紧张,安排得有点满,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
6.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内容稍有出入。
7.课堂时指导练习得太少,超大组时资源利用不够,没有及时指导。
根据以上出现的不足,以后的.书法课要从备课、课堂等教学环节提高。具体措施:
1.备课要备详案,真正发挥备课的时效性,每节课后要认真反思。多设计新颖的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上,要多指导。多板书做示范,组织学生做好练习。有鼓励的教学,把临摹的好作品、进步大的全班展示并张贴,以鼓励学生的上进心。
3.要多向学生传授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多学多练。要抓住重点问题分析、多讲解,以达到教学目的。多数学生能通过启发、引导、演示等过程独立书写,少数差生要多扶手,给他多修改几笔,总结展评时尽量表扬差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困惑:随机分组和超大组使用时如何能成为整堂课的亮点?
硬笔书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硬笔字的历史,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汉字书写历史文化。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硬笔书写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金文、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字体,又称书体,是指文字的风格式样。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草书。中国文字有篆、隶、草、楷、行、燕六种书体。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赵(孟頫)体等等。有一种字体,却不是创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来命名,这就是宋体字。现在也指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中文字、字母、数字的`书写形式。
作为中国人,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二、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永”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用笔法则。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或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2.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3.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描仿、对临活动中实践,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并能在书写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4.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5.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几种不同字例的书写练习,及时巩固写法,增加练笔次数,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书写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三、总结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硬笔书法教案8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过程:
1、点:楷书中的点丰富多彩,有侧点、垂点、挑点、撇点、长点等。点的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如人的眼睛,顾盼生情,最为传神。因此,点要写得圆满精致,或象高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势猛力足;或象苹果中的内核,浑厚圆润。
点是笔画和笔法的基础。所有笔画都是从点开始延伸的。它在书写结构组合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1)右侧点:因点取侧势,故叫侧点。写法是落笔要轻,向右下45°按笔,再顺势斜下顿笔,然后笔尖向左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线条由细到粗,颜色由浅到深。如:“泛、掠、滨”等。
(2)左垂点:因形似垂露,故叫垂点。写法是由轻到重,从右至左下呈15~20°,再顺势向直下,由快到慢按笔,然后笔尖向右内迅速提起回锋。表现为由细到粗,由浅到深。如“小、滨、东、京”等字中的垂点。
(3)挑点:形似挑画,但比挑画短小有力。写法是落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由慢到快,从右下45°顿笔,转笔向右上呈45°,迅速用力挑出。如:掠、匀、羊等字中的挑点。
(4)撇点:形似短斜撇,但更短小些。写法是向右下45°落笔,然后转笔向左下45°迅速撇出。如六、只、总、普等字中的撇点。
(5)长点:是侧点的延长,故名。写法是落笔要轻,随着向右下方45°行笔逐渐用力,最后斜下按拉,顿笔回锋收笔。长点的形态,上细下粗,颜色从浅到深。楷书中有不少字的捺画是用长点来代替,故又称“反捺”。如“女、以、李、英”等字中的长点。
2、横:横画在汉字中起着横梁般的作用,它的长短变化则平衡整个汉字结构,因此,既要坚挺扎实,又要生动活泼。写横画不论长短,为适合人的视觉效果,都要写得左低右高,略带斜势。但也不能太斜,以5°~7°为宜,一般短横要斜,长横基本平正。
(1)右轻横:因势向下凹,故又称凹横。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右上呈7°斜行,最后顺势轻按回锋收笔。右轻横大都在字的第一笔,快捷有气势。如“土、王、五、至”等字中的右轻横。
(2)左轻横:因势向上仰,故又称仰画。写法是轻起笔,向右逐渐用力,最后轻顿笔回锋收笔,左低右高,左细右粗。左轻横常和左竖相接,在笔画中间,有时也可在第一笔。如:“上、正、旦、直”等字中的左轻横。
(3)长横:因势向下覆,故又称覆画。写时起笔作顿,然后向右上行笔,结束处顿笔回锋收笔。由于头尾用笔重,速度慢,中间用笔轻、速度快,因此,整个横画是头尾粗,中间细,在平直中略带弧形,中间部分稍挺起,显得很有力量。如:“下、万、不、百”等字中的'长横。还有在字的底部和中部的长横基本平正。如“卫、亚、安、青”等字中的长横。
3、竖:竖画在汉字中起着支柱的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它要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歪右斜,更不能弯腰曲背。
(1)悬针竖:形似一根扎鞋底的钢针,故叫悬针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用力按一下,随即转笔直下;力量由重到轻,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到3/4处提笔出锋,力到锋端。收笔不能太快,太尖细如同鼠尾。悬针竖大都是字的最后一笔,位置在中间居多,有的在右边。如“中、平、年、都”等字中的悬针竖。
(2)垂露竖:象在一根木棒上悬着一滴露水,故叫垂露竖。写法是右下落笔,稍按,然后转笔直下,收笔时顺势向下按拉,随即空回锋收笔。垂露竖大都是一个字的左竖或右竖,少数是中竖。如“门、同、术、引”等字中的垂露竖。
(3)短竖:起笔轻作顿,随即转笔直下,顺势按拉回锋收笔。短竖在与短横相逢时,起笔不作顿。如“日、且、贝、具”等字中的短竖。有时短竖稍向右斜,如“口、回、南、而”等字中的短竖。
4、撇:撇如同人的手足,可伸可屈,在结构组合中,它主要起到平衡字势的作用。撇的形态舒展,笔意流畅,潇洒时如同兰叶,竖实处恰似大象的长牙,撇画用笔由按到提,由重到轻,速度由慢而快,线条由粗而细,颜色由深到浅。撇时要行笔轻捷均呈撇尖形,撇尖角度要按字中所处的位置而定,力求准确,使字搭配稳当。
(1)短平撇:一般在字的顶部,写得短而平,否则,头重脚轻,不成比例。写法是起笔向右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15°迅速提笔出锋。宜平、宜短,“如鸟啄食”。如“千、反、毛、禾”等字中的短平撇。
(2)短斜撇:一般在字的左肩部位。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向左下45°快速出锋。特点是短小,尖锐,有力。如“牛、升、生、行”等字中的短斜撇。
(3)斜撇:一般如同人的胳膊或腿,与斜捺相对而出,呈45°角度。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由慢而快撇出,力到锋端。斜撇要有一定弧度,切忌写成直撇或弯曲过度。如“人、文、木、米”等字中的斜撇。
(4)竖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约在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撇出的地方常有弧形的意味。呈现多半是竖,很少一部分是撇。如“月、用、师、病”等字中的竖撇。
(5)竖斜撇: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调转笔锋向下,写至一半时向左下45°弧形撇出。通常和横画交叉时,竖斜撇和捺呈对称形式。一般横画以上较直,以下则渐成斜撇。如“大、夫、春、火、夹”等字中的竖斜撇。
(6)直撇:写法是起笔作顿,然后转笔向左下呈45°撇出,因笔画较直,故叫直撇。如:“在、老、考、孝”等字中的直撇。
教学目的:通过讲解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让学生掌握正楷笔画的名称及写法。
教学过程:
5、捺:捺,亦同人的手足。古人说,捺的“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往往顺着斜撇而来,角度为45°;平捺因在字的下面,大都取逆势,角度较平,古时讲一波三折,有波势,有折态,有节奏。写捺最忌一笔拓下,又忌曲折过度;一笔拓下,无波味,不成具体形态;曲折过度,棱角太突出,非常不自然。
(1)斜捺:落笔宜轻,逐渐向右下呈45°行笔至捺脚处用力稍驻,再徐徐平挑出尖。用笔由轻而重再轻,先提再按又提,速度由快至慢再快,线条由细而粗再细。如:“人、文、木、来”等字中的斜捺。
(2)平捺:因其角度小,故叫平捺,写法是顺势逆锋起笔,转锋横行,随即向右下行笔,平中略斜,逐渐用力,最后至捺脚处稍驻,平平挑出,笔尖渐渐离开纸面。平捺大都在走之底处用。如:“之、进、这、迎”等字中的平捺。
6、钩:是笔画的附属物,是由于某些笔画的连接呼应而产生的。汉朝以前的文字几乎没有钩,汉隶也极少有钩。钩本身就起连带作用,因此,凡钩都要写得短小、尖锐、有力。勾时
先用力顿一下,随后才迅速勾出。顿一下,是为了积蓄力量,迅速勾出,才显得尖锐有力。
(1)竖钩:写法是起笔作顿,随即转笔直下,至钩处先用力顿或向左下挫,然后提笔向左上呈45°勾出。如:“寸、示、可、寺”等字中的竖钩。
(2)弧钩:写法是轻落笔,徐向右下弯再向左下弯,呈弓背形(起笔和出勾处在一条线上),勾时用力,向左上呈45°勾出。如:“子、手、家、象”等字中的弧钩。
(3)提钩:写法是起笔作顿,转笔直下,至提钩处略顿,然后向右上呈45°挑出。如:“长、民、良、切”等字中的提钩。
(4)横钩:写法是轻落笔,横向行笔,左低右高,至钩处略顿呈45°,然后向字心迅速勾出,角度太大太小都不好看。写横钩时要注意两肩平齐,勾尖对字心。如:“它、皮、写、字”等字中的横钩。
(5)戈钩:写法是起笔作顿,再纵笔向右下弧行运笔,多呈45°;出勾时略驻,再翻笔向上勾出。整个戈钩,直中带弧,充满了力量,形同满月之弓,富有弹性,气势开张。如:“戈、成、我、武”等字中的戈钩。
(6)抛背钩:先写横画,转折处作顿,折笔成环状写弯钩。勾时稍驻,用力向上勾出。抛背钩弧度较大,要既圆活,又遒劲。如:“飞、气、风、氢”等字中的抛背钩。
硬笔书法教案9
第三课:目字旁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带有目字旁的8个字。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和运笔方法。
3、加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做到持之以恒,手不离笔。
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巩固正确“双姿”和运笔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目字旁的写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导入:播放课件,欣赏硬笔书法作品创作过程,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进一步感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3、齐说《写字歌》。
三、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写带有目字旁的8个字。
2、学写“目字旁”。
(1)观察:目字旁在写法上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2)指导练写“目字旁”。
教师示范书写“目字旁”并作讲解。学生练习(描红一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3)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书写进行适当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4)小结: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两个笔画时,要做到日字旁和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学写“睛,眼,盯,瞧”。
(1)观察比较:每个字的各起笔的位置在哪里?(读帖是写好字的关键)
(2)教师逐个示范书写并作讲解,分析以及主要的`运笔方法,做到轻重,提按,粗细,长短变化。
(3)学生练习(描红一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4)师生互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教师适当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教师再次范写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集中出现问题,加以巩固指导,边提示注意书写要点,然后学生再练习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做到初评,再练习,再评。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和写得有进步的字要及时加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把字越写越好。
四、创作练习,巩固兴趣
1、学生完成书写作品
(1)老师给学生看自己创作作品,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完成作品创作。
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写完了在作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
3、欣赏、交流。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掌握“目“字做左偏旁时,一般都要写得较紧凑,字形要稍小且略偏上,与右部形成大小对比。同时做到每个笔画的运笔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步骤。起笔要干脆,行笔要快慢,收笔要到位,只有做到以上要点,你的字才会越写越好,更进一步,可要记住哦!
硬笔书法教案10
第七课提手旁
教学目标:
1、学会提手旁的写法。
2、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的书写习惯和坚毅的意志品质。
3、在书写训练中,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学习重、难点:
2、写好左窄右宽的汉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3 、培养认真观察、细心书写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写字课上的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米字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名字叫“大家来找茬”。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祖国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神韵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汉字书法艺术哺育了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家: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他们的作品早已汇入了祖国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入汉字王国,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欣赏)
(二)、学习“提手旁”
1、师范写偏旁并讲解:
提手旁和木字旁一样要做到:左长右短,上短下长,提画斜度稍大。
2、生描写一个(提醒坐姿)。
3、自评:说说你做到了什么?
4、生描写,评议。
5、师范写“括”:提手旁写在左半格,注意左窄右宽,写提手旁时,横画左长历短,竖画上短下长,右边比左边短。
这个“括”字就写好了,请同学们描一个、临一个。
写完后同桌间互相评一评,看看他做到了这些要点没有。(师巡视)
(三)作品欣赏
同学们表现真棒!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组书法作品(播放课件)。多美的字呀!我们真为中国书法艺术感到骄傲,相信有写字示范学校的街道口小学的四三班同学能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同学们,拿起笔来吧,继续练写。(播放古筝音乐)
(四)展评、作业
总结:同学们,写字是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要想把字写漂亮,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复练习。回家后,请同学们把今天学习的字在家每个练五遍,下星期交。
硬笔书法教案1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初中生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字中的独体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二、复习旧知: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设计意图:书法的练习过程不是ZYB-B型可调式渣油泵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的过程,复习旧知旨在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反复练习、强化储存,起到同化新知识目标。)
三、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十” “千” “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2. 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搅拌站渣油泵在描仿、对临活动中实践,培养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写字的质量和速度,并能在书写中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3.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4. 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几种不同字ZYB煤焦油泵例的书写练习,及时巩固写法,增加练笔次数,进一步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书写时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四、欣赏和评价。
每组选一到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品质;感受字的结构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五、课堂总结,培养信心。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重油煤焦油泵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布置作业:完成两幅楷书作品。
中学生硬笔书法教程
硬笔书法教案12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笔画的写法及用法
2、通过本次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相似与区别,以便从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
3、理解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开始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变化写法,形状,用法及例字。
课程类型: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的辅导
板书设计:提纲式
教学方法:讲解,辅导
教学过程:
先找4名同学到台前写粉笔字 全 木 斤 目 来 慢 走 少,再找几名同学到前台为他们打分 再找学生讲解,最后老师总结
一、讲解:
竖长撇和斜长撇写法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但一般较容易混。 竖长撇 ——上半段直的,下半段弯得大。
斜长撇 ——上半段斜的,和斜撇像,比斜撇弯。
横折撇:要强调横如果长,撇是斜长撇。例字:支、叉 横如果短就写成斜撇。例字:登、察
横折(1)是斜的,注意斜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例字:口、田 长捺:也是轻起笔,重行笔,斜度比斜捺略缓。
横折(2)强调折下来的竖一定是垂直的,不可偏斜。例字:目、国 侧点:是上轻下重 撇点:是上重下轻
垂点:是上轻下重,通常用在字的左侧。
垂点很多人总习惯写成撇点。如:宫,快,心等字,讲课时要强调。
二、教师辅导,学生练习
三、布置作业
硬笔书法教案13
第五课:木字旁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木字旁及带有木字旁的字的写法及其变化规律。
2、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灵活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巩固正确“双姿”和运笔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木字旁的写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字?“双mu不是林”(相)
2、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字,同学们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机、杨、板)
3、呀,他们的左边都有一个木字,我们把这个偏旁叫做木字旁。
二、新授
1、比较木和木字旁有什么不一样?
2、、木字旁怎么写才漂亮呢?
(1)木字旁有哪些笔画组成?(横、竖、撇、点)
(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左伸右缩竖画挺直撇要舒展点要收紧)
3、拼字游戏
你发现了什么?
三、念儿歌
左伸右缩往上斜中竖粗重要有力
左撇轻快要舒展上尖下圆往下掉
木字谦让有礼貌左右穿插要记牢
四、练习
指导书写
硬笔书法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学字头和党字头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二、教学过程
1.新课指导
要注意学字头和党字头笔画的顺序、方向和形态。学字头第一笔点和第二笔点向右下倾斜,第三笔短撇与前两笔点形成呼应。党字头的`第一笔为短竖,第二笔斜点和第三笔短撇指向中心。
三、 例字指导
学,学字头前三笔应写得紧凑一些,突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字的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垂线上。
党,党字头应写得宽而扁。见的上框不能写得过宽。
觉,学字头应写得宽而扁,中间口不要写得太大,呈上宽下窄之状。 常,党字头应写得宽而扁,中间口不要写得太大,呈上宽下窄之状,巾字要注意第一笔竖和横折钩中折的倾斜度,最后一竖应写成悬针竖。
尝,下部云的第二笔长横宽度不能超出党字头
掌,上部、中部的写法与党字相同。下部手的第一笔为平撇。
四、名人名言练习。
“一切美好的艺术都是来自人类的精神,不需要任何外表来虚饰”
——邓 肯(美国)
1、 读 想含义。
2、 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3、 学生边听音乐边试写
硬笔书法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钢笔书写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形成初步的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要求学生临摹诗句,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
2.抄写古诗,提示: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三、每句诗,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写得大小一致性,使诗句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四、注意标点符号在句中的写法,做到行款整齐,讲究整体的协调美。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2.欣赏自己的作品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硬笔书法教案2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写字训练,大部分学生已基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了执笔、运笔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但个别孩子还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要书写250个生字,每一课的生字都融合了偏旁和结构,共出现常用偏旁40个,每出现一种偏旁,都同时配合出现由这一片旁与别的构字单位组成的.例字。本册教材是学生已经练写了一个学期的铅笔字,并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的基础上,设计使用本教材的。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中应继续严格要求,除要求握笔方法、写字姿势要正确、知道按比例和笔顺规则书写外,还应要求学生养成写前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的好习惯,逐步把握写字规律。
2、注意把写字课上的练写与在课外以及各科作业中的运用结合起来。
3、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好好写字,调动学生练习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写字能力。
4、做到边学边练,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
四、重、难点
1、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
2、养成写前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的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让学生平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运笔方法。
2 、在指导学生写字基础上了解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
3、要求学生要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会保管使用写字工具。
4、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6、练写前要会观察、分析、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六、课时安排
本课教材共20课时,教学时间随课文学习的进度来安排。
【硬笔书法教案】相关文章:
硬笔书法教案01-07
硬笔书法教案02-20
【经典】硬笔书法教案05-17
[热门]硬笔书法教案05-17
硬笔书法教案【通用】05-31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06-15
硬笔书法教案【优秀】07-30
硬笔书法教案(必备)07-30
(推荐)硬笔书法教案07-31
小学硬笔书法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