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时间:2024-08-03 11:39:41 生产/加工/制造 我要投稿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合集15篇】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合集15篇】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发〔20xx〕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xx〕25号)及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安监总厅〔20xx〕19号)精神,在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和《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鲁安监发〔20xx〕124号)基础上,并结合济南工作实际,制定《济南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现予以发布,望各有关单位按照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济南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用于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或论证)、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

  第三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落实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或论证)、发布、备案、宣传、培训和演练等工作,并组织应急预案确定的各项措施的实施。

  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应符合《管理办法》第五条的基本要求;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监管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编制指导性文件。

  第五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及上一级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级、本部门职责和行业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特点,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全面分析、评估本企业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在广泛听取一线生产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应急管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三种以上(含三种)风险种类、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事故类型较单一(一至两类)的,可编制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应包括不同事故类型的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救援预案的格式、要素及内容应符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要求。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八条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九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或作业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或作业场所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条 新成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前,应编制有关应急预案,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规定进行评审(或论证)、备案、培训和演练等;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本细则实施之日起3个月内编制或完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按照有关程序完成评审(或论证)、备案等工作,并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二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性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自行组织专家或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三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预案涉及的主管部门人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人员和相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参与评审的专家由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从本市的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中抽取。

  大型规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评审相关专业专家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人;中型规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评审相关专业专家人数不得少于3人。

  小型规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评审按照行政区域划分采用会议形式由专门的专家评审组集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于5人。集中评审会由各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召集,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

  第十四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并向社会公布本市的应急预案评审专家库;负责应急预案评审专家队伍的聘任、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评审专家应具备相应的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五条 评审工作应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xx〕73号)及《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xx〕124号)的要求,以会议形式进行。评审内容主要包括预案基本要素的完整性、危险分析的科学性、预防和救援措施的针对性、应急响应程序的可操作性、应急保障工作的可行性、与政府有关部门应急预案衔接等。评审专家应本着对社会和企业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全面、科学、客观、公正开展评审工作。

  第十六条 评审(或论证)应当形成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预案名称;

  (二)评审地点、时间、参会单位和人员;

  (三)专家书面评审意见(附《要素评审表》);

  (四)专家组会议评审意见;

  (五)专家名单(签名);

  (六)参会人员(签名)等。

  第十七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根据专家和政府有关人员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专家组会议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按要求修订后重新组织评审。不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应将修改说明报专家会签通过。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经专家评审或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后实施。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九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工作制度,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对审查通过后备案的应急预案进行分类存档。

  第二十一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抄送所在地的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存档。

  前款规定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存档;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在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后15日内向有关部门申请备案登记。申请备案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论证综合意见;

  (三)评审或论证专家名单(签名);

  (四)应急救援相关人员培训花名册或证书;

  (五)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二十三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严格执行预案审查和备案制度,依法将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的应急预案作为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强化监管监察。应急预案不健全或未通过专家评审的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行业企业,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对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事项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指导、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

  第五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第二十七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八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组织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根据预案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应急预案。

  第二十九条 实行应急预案登记备案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度,每年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报送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第三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中型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演练应邀请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及专家参加评估。

  第三十一条 应急预案演练对周围社区、邻近单位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可能造成影响的,应在演练7日前公示告知。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演练单位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分析存在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三十二条 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预案涉及关键要素变化的应及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三十五条 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应对应急预案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将纳入全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六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管理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按照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导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分类标准按《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业〔20xx〕143号)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30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2

  1.总则

  1.1编制依据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北京市中小型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本》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

  1.2工作原则

  遵循应急预案启动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专业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公司统一领导下,由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各有关职能科室分工合作,各施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措施。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指挥部总指挥:xx

  电话:xxx

  指挥部副总指挥:xx

  电话:xx

  指挥部成员:

  刘xx

  电话:xx

  马xx

  电话:xx

  2.2.2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具体职责如下:

  ①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抢救预案;

  ②负责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及紧急处理措施;

  ③负责调用本单位范围内各类车辆、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④负责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⑤负责做好稳定生产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⑥负责组织预案的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2.3抢险抢修组(调运辅助组主管、维修组、安保组、项目系统承包责任人、项目监管部门及相人员)由调运辅助组主管牵头,各班组配合组成。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区,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并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2.2.4安保消防组(保安队)

  ①负责维持现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②负责对火灾、泄漏事故的灭火、堵漏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泄漏、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负责应急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③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

  2.2.5后勤保障组

  ①负责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车辆等;

  ②负责组织落实救援人员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工作。

  3.预防与预警

  3.1预防监控措施

  3.1.1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②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③高空作业要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

  ④起重设备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运行前,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⑤吊运工作要保证物料捆绑牢固,不能超吊;

  ⑥禁止操作故障设备。

  3.1.2机械伤害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按技术性能要求正确使用机械设备,随时检查安全装置是否失效;

  ②按操作规程进行机械操作;

  ③处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或调整等作业;

  ④按时进行保养,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停止其使用。

  3.1.3火灾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对现场、仓库、生活区、食堂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

  ②配置安装短路器和漏电保护装置。必要的场所安装带报警装置的漏电保护器;

  ③严格控制明火作业和杜绝吸烟现象;

  ④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电气装置采用防爆型装置。

  3.1.4触电预防措施

  ①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及使用;

  ②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接拆电气用电设备及用电装置;

  ③严格对不同的环境下的安全电压进行检查;

  ④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进行隔离防护;

  ⑤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

  ⑥设备的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⑦供电系统正确采用接地系统,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

  ⑧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定期进行检查。

  3.1.5易燃、易爆危险品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监控措施:

  ①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品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

  ②各类气体分类存放,保持5米以上间隔距离。空瓶和有气的气瓶不得混放。

  3.2预警行动

  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性质、类型、受伤人员情况、事故损失情况、需要的急救措施及到达现场的路线方式,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专业组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3.3信息报告与处置

  3.3.1信息报告与通知

  ①保安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室明示应急组织通信联系人及电话等;

  ②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迅速报告应急指挥部;

  ③值班人员接警后,立即将险情向上级汇报。

  3.3.2信息传递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应急指挥办公室→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有关人员、部门。

  4.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单位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

  4.2处置措施

  ①单位各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现场人员、部门及应急抢救队伍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

  ②召集、调动抢救力量,各班组、单位接到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后,立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

  ③现场指挥部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专家建议,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参加应急行动的班组、部门保持通信畅通;

  ④当现场现有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应急行动要求时,及时向所属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支援;

  ⑤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挥中心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4.3事故现场处置

  4.3.1触电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触电伤害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方法是切断电源开关,用绝缘物体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其次将触电者移至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情况严重者,就地采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按压法抢救,同时就近送医院。

  4.3.2高处坠落现场处置

  急救员边抢救边护送至就近医院。

  4.3.3坍塌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解除挤压,在解除压迫的过程中,切勿生拉硬拽,以免进一步伤害,现场处理各种伤情,如心肺复苏等。同时,就近送医院抢救。严重可能全身被埋,引起土埋窒息而死亡,在急救中应先清除头部的土物,并迅速清除口、鼻污物,保持呼吸畅通。

  4.3.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

  ①对于一些微小伤,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

  ②发生骨折的护送至就近医院。

  4.3.5食物中毒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刺激病人喉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医院抢救,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保留剩余食品以备检验。

  4.3.6火灾事故现场处置

  ①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②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

  ③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④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⑤一般情况发生火灾,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5.应急结束

  经应急处置后,单位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满足专项预案终止条件时,可下达应急终止指令。应急结束后,将事故情况上报;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所需有关情况及文件;写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后期处置

  6.1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在行政部存档备案。

  6.2经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抢救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7.保障措施

  7.1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人员通信联系电话:

  火灾报警:119

  公安报警:110

  救护报警:120

  7.1.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首先实行自救,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报警,寻救支援;

  7.1.2现场人员不能自救时,应立即向“119或110”和北京市丰台区安监局(电话:83656693)及企业安全负责人报警;

  7.1.3报警内容:准确报出事故时间、地点、单位、路径、事故性质;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

  7.1.4如有能够,应派人到路口接车;

  7.1.5事故期间,除了消防车、抢救车外、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进出。

  8.培训

  8.1应急培训宣传教育

  8.1.1督促、检查急救与救护人员的政治与业务学习;

  8.1.2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对企业的员工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和安全生产的培训和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员工对企业已经确定的危险目标及周围可利用的安全设施,消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的分布和使用方法能够掌握;知道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和采取的预防措施;知道如何安全疏散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8.2应急预案的检查

  企业应对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如下:

  ①通讯系统能否正常进行;

  ②安全设施处理步骤是否安全、有效;

  ③应急救援步骤是否安全、有效;

  ④应急救援物资是否储备充足、品种齐全、保管完好;

  ⑤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⑥应急救援人员对应急预案是否安全掌握。

  9.应急组织纪律与奖惩

  9.1应急组织纪律

  9.1.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

  9.1.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9.1.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遇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须有防范措施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

  9.1.4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

  9.2奖励

  9.2.1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9.2.2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员工,按照工伤待遇处理。

  9.3处罚

  9.3.1对于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200元——500元处罚。

  9.3.2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服命令的,将给予100元——200元处罚。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在事故出现时,能够及时作出适当的应急积极响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事故所导致的影响和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付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以及集团公司有关制度和办法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建设、评审、公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改等工作,适用于本制度。

  第三条职责

  应急预案的管理遵从综合协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管理、区域管理负责制居多的原则。

  第二章编制

  第四条应急预案的基本建设应合乎以下基本建议: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融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非政府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晰,并存有具体内容的全面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存有明晰的应急确保措施,并能够满足用户本地区、本单位的应急工作建议;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有关应急预案相互贯通。

  第五条应急预案编制人员

  应急预案基本建设人员由安全科、技术质量科、生产计划科、机动科、办公室、劳人科、工会、党群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必要时可以应邀有关专家。各部门根据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识别结果、关键性危险源及关键环境因素日常管理的重点非政府基本建设厂级应急预案,对于牵涉多个单位的厂级紧急情况,由主管部门(或其选定单位)负责管理基本建设。

  第六条应急预案的体系和内容

  应急预案基本建设工作组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基本建设导则》(gbt 29639—20xx),融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将出现的事故特点,基本建设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并按照"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原则创建全面覆盖全面、上下贯通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理方案形成。

  (一)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本单位处置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编制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

  a)创建应急机构并明晰总指挥及各级人员职责和权限;

  b)指明危险物性质与危害;

  c)可能将出现的事故类型、原因,事故防治及应急确保;

  d)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相关人员撤离的应急措施;如可能伴随的后果,应考虑的相应缓解措施,以减少与控制其造成的环境影响;

  e)应急设备、物资转派;

  f)重要设备和文件的保护;

  g)应急联络,包含外部有关人员和非政府的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方法。

  h)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二)专项应急预案就是针对具体内容的(存有的关键性危险源)、特定事故类型的紧急情况而制订的应急预案,表明单一应急行动的目的和范围,通过危险源识别,制订处理措施,程序内容具体内容详尽,就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包含危险性分析、可能将出现的事故特征、应急非政府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程序和应急确保等内容。

  (三)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四)应急预案应包含应急非政府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经常更新,保证信息精确有效率。

  第三章评审、发布、备案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评审

  (一)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当按照分级评审的原则对应急预案组织评审。涉及相关职能部门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采用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应非政府有关专家对本单位基本建设的应急预案展开评审。评审应构成书面会议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三)预案评审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四)每年各单位对所负责管理的应急预案展开一次评审,对须要进一步废止健全的应急预案不予修改。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后,事故单位应当负责管理对应急预案不予评审和修改。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发布

  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合格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印发。

  第九条应急预案的备案

  (一)本单位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经评审合格后由安全科负责管理汇总、备案。

  (二)各专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应急预案报送上级公司主管部门备案。

  (三)须要备案的应急预案包含:厂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第四章培训、演练、修订

  第十条应急预案的培训

  (一)各单位负责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确保能够正确实施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各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培训、演练。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资源保障情况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措施等。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的演练

  (一)本单位应当结合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定期组织预案演练,以不断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技能水平。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二)对于可以非政府演练的应急预案,在必要时由主管部门负责管理非政府,各单位负责管理非政府适当级别的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预案演练完结后,应急预案演练非政府单位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展开评估,编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有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明确提出修改意见。

  (三)保持应急准备、响应、评审修订、培训和演练等相关记录。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的修改

  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因并购、重组、股份制等引致隶属于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构成代莱关键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建议修改的。

  (八)应急预案修订后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各单位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四条出现事故后,有关单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非政府有关力量展开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应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4

  1、目的

  编制目的

  规范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山东省供热条例》、《山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及燃气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东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适用范围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以上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燃气(热力)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涉及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济军基地的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根据有关规定和职责权限,做好应对工作。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2、组织体系及职责

  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东营市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市质监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担任,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办事机构及职责

  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市城市管理局、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具体承担市指挥部交办的事宜、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和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工作机构及职责

  市指挥部下设5个组。

  (1)警戒保卫组: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保卫、交通管制和治安秩序维持。

  (2)抢险救灾组: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市质监局、市公安消防支队、事故发生单位以及燃气、热力方面的有关专家参加,负责制定抢险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救援实际情况,报请市指挥部批准调动和指挥各种救援力量。

  (3)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计生委牵头,负责组织医疗和卫生防疫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和现场心理疏导、防疫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由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或市城市管理局牵头,负责抢险物资装备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

  (5)善后处理组:由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或市城市管理局牵头,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负责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抚恤、理赔和赔付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对市直管燃气(热力)企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由市城市管理局牵头开展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工作,其他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协助工作。

  3、危险目标的确定

  燃气

  可能发生燃气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目标为:地下燃气管道、室内燃气管道、燃气器具、液化气站及供应站(点)、瓶装液化气等易发生泄漏、中毒、爆炸和爆燃事故。

  热力

  可能发生热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目标为:锅炉、热力管线等易发生爆炸和泄漏事故。

  4、预警预防机制

  燃气(热力)企业应当制定本单位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和必要的应急装备、器材,加大高新技术和信息化应用,提高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安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燃气(热力)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督促燃气(热力)企业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

  5、应急响应

  事故报告

  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燃气(热力)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地县区燃气(热力)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或报警(110、119、120)。县区燃气(热力)行业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并按规定逐级上报,上报到市政府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

  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遇险人数及当时可确定的伤亡人数。

  (3)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及简要经过。

  (4)已经采取的救援措施和救助要求。

  (5)事故报告单位、人员、通信方法。

  (6)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分级响应

  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应急响应,由省启动相应预案进行处置。

  较大事故应急响应,市指挥部依据本预案处置。

  一般事故应急响应,由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为主处置。

  启动预案响应

  事故发生后,县区政府应当立即启动本级预案,先期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因排除险情、抢救伤员和减少财产损失等原因,确需移动现场物品时,必须作出标记和详细记录,并拍照、录像,最大限度保护现场、保留痕迹和物证。

  市城市管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市指挥部,由市指挥部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响应。确需启动本预案响应的,应当立即按本预案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根据抢险救援需要,市指挥部可调用有关救援队伍,参与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

  紧急处置

  (1)燃气:抢险人员立即关断就近相关的气源控制阀门,熄灭一切火种,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确定警戒区域。

  (2)热力:锅炉爆管、汽化、爆炸等事故发生时,抢险人员立即研判事故发生发展情况,适时停炉并关断锅炉与管网系统之间的控制阀门。热力管线泄漏事故发生时,抢险人员立即关断管线泄漏点最近处前后控制阀门。同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确定警戒区域。

  人员疏散

  根据警戒区域,迅速撤离警戒区内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并根据进一步发生的.危险程度,视情扩大外撤范围。

  工程抢险

  根据可能的危险目标,按照专业救援方案实施抢险救援。

  (1)燃气:

  ①泄漏。如液化气站内储罐泄漏,有注水保护系统的立即进行注水,否则应进行紧急倒罐(或倒罐外运),同时对泄漏点进行封堵;市区输气管道泄漏,迅速确定泄漏点,对其进行封堵。

  ②中毒、火灾或爆炸。除对泄漏进行紧急处置外,还要对现场进行保护和清理,救助伤员。

  (2)热力:

  ①锅炉爆管。待爆管锅炉冷却后,迅速查找爆管原因、位置,并立即开展抢修。启用备用锅炉,保障正常供热。

  ②锅炉汽化:观察锅炉内炉水的压力和温度,适时打开排气阀,必要时打开安全阀,使锅炉蒸汽排出,及时泄压。同时,将锅炉内的燃煤排出,迅速降低炉温。

  ③锅炉爆炸、热力管线泄漏。除对泄漏进行紧急处置外,还要对现场进行保护和清理,救助伤员。

  其他由专业队伍按照燃气(热力)企业详细的单项事故处理预案进行救援。

  信息发布

  按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有关要求,由市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授权发布、接受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发布信息、组织报道。

  应急结束

  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可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市指挥部批准,结束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6、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

  市指挥部善后处理组应当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救济、安抚、赔偿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事故调查、总结与评估

  按照事故调查权限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等进行调查。市调查组应当向市政府提交书面调查报告。

  市指挥部应当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全过程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市政府。

  7、保障措施

  救援装备保障

  市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协调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特种救援装备数据库和有关制度,实现资源共享;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需要,配足配齐应急救援装备;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有关特种救援装备情况。

  应急队伍保障

  (1)各燃气(热力)企业的专业抢险抢修队伍。

  (2)市及各县区公安消防抢险队伍。

  (3)其他临时抢险队伍由后勤保障组协调组织,必要时请求当地驻军、武警支援等。

  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计生部门应当掌握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及时组织医疗卫生和防疫队伍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资金保障

  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事故发生地县区政府协调解决。

  社会动员保障

  县区政府根据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

  技术储备与保障

  市城市管理局成立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专家组,负责研究事故应急救援重大问题,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8、监督管理

  预案演练

  (1)各专业抢险抢修队伍日常训练由燃气(热力)企业自行安排,原则上每季度开展1次。

  (2)全市应急救援演练由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实施,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参加,原则上每年开展1次。

  宣传培训

  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广泛宣传燃气(热力)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和事故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常识,增强全民安全意识;组织督促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施救能力。燃气(热力)企业应当对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监督检查

  市城市管理局对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奖励与责任追究

  (1)对在燃气(热力)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对单位和个人未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或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附则

  预案修订

  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或其职责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不足时,由市城市管理局组织修订完善。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市城市管理局负责解释。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5

  一、指导方针与工作原则

  全县工商系统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县局市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指挥部的指导下,仔细贯彻“加强领导、亲密协作,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坚决处置”的方针,根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立足职能,周密部署,严密防范,监管到位,与有关部门亲密协作,快速反应,实行坚决措施,刚好、有效防控市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市场防控应急指挥部。

  县局成立以张步勇局长为指挥长,其他局领导为副指挥长,市场合同股、经检大队、消保股、办公室为成员单位的市场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和指导全县工商系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指挥部应刚好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关状况,制定全县市场防控应急管理措施,指导各分局刚好、稳妥地开展市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在疫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2.市场防控应急办公室。

  应急指挥部下设市场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场合同股。其职责: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详细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指导、应急状况处置、状况通报、工作督办、信息搜集和状况汇总等工作;负责落实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的详细工作。

  (二)部门职责分工。

  1.市场合同股。

  调查驾驭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状况,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管理措施,指导各分局人感染H7N9禽流感市场防控工作,检查市场防控工作状况;负责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市场防控工作状况;在疫情发生后,指导疫区工商分局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协调协作有关部门关闭交易场所,并做好停止畜禽制品交易活动的善后工作。

  2.办公室。

  在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归口负责全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市场防控疫情状况、工商部门重大案件查处状况的新闻宣扬工作,担当重要文字材料的综合工作,按有关要求和途径上报县局系统防控工作状况;负责统一调度防控物资、车辆等。

  3.经检大队。

  负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防疫产品的不法行为。

  4.消保股。

  做好行政执法网络有关举报违法经营畜禽类制品信息的分流、督查工作。

  5.基层分局。

  监督市场主体执行休市、消毒、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加大对无证照经营和违法经营畜禽类制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应急反应的措施

  (一)预警信息的发布

  1.县内发生疫情后,县局应急指挥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据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发布的疫情通报,刚好将状况通报疫区周边有关各分局应急指挥部。

  2.疫区周边有关分局应急指挥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据疫区所在地政府和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挥部划定的疫情预警范围,向相关工商部门和相关市场发出预警通知。一旦发觉新的疫情或其他异样状况,应快速上报当地政府和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县局应急反应的措施

  1.县内发生疫情后,县局应急指挥部快速启动应急预案,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应急办公室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2.应急指挥部快速召开会议,制定详细措施下发各分局,指导全县工商系统作好应对工作。

  3.对疫情严峻、可能引起较大市场波动的地区以及对疫情跨乡级行政区范围的,县局要刚好派出督查组,指导当地工商部门做好市场内的疫情防控和监管工作。

  (三)疫区所在地工商部门应急反应的措施

  1.快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关键防控措施,快速开展市场防控应急监管。

  2.对发生疫情的市场,要维护好现场秩序。快速调查了解疫情发生的现状、发展趋势等基本状况,按要求做好相关处置工作。

  3.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帮助协作有关部门快速关闭疫点市场畜禽制品销售区或整个市场,并按当地政府要求,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4.加大市场巡查力度,特殊加强对疫区与非疫区结合部市场、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的巡查,刚好上报市场巡查监管状况。严防疫区畜禽类及其产品流入市场。

  5.严厉打击非法交易病死畜禽类和未检疫畜禽类产品的行为;从重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品、物资及借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和流通秩序的行为。

  6.落实市场主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防控畜禽传播的责任。

  (四)疫区市场主办单位应急反应的措施

  1.快速限制疫情发生的现场,防止疫情传播、扩散,责令经营户马上停止销售畜禽类制品。

  2.马上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通报。

  3.疏散围观人员,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疫点、疫区。

  4.协作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现场的处置工作。

  (五)疫区周边工商部门的应急措施

  1.疫区周边工商部门要抓好市场防控的各项打算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严密监视畜禽类及其产品交易动向,刚好做出预警。

  2.全面清理检查市场,尤其要加强对疫区周边区域、疫区与非疫区结合部和重点产区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的巡查监管,每个市场每日巡查密度不得少于两次,防止疫区畜禽类及其产品流入本地市场。

  四、应急报告机制

  (一)突发疫情报告

  市场内一旦发生疫情或重大案件,要实行零报告制,事发地工商部门必需刚好将有关状况报告当地党委、政府、上级工商局。

  (二)应急处理状况报告

  疫情发生地工商部门对市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处理状况须一日一报,有特别紧急状况要随时上报;应急状态解除后5日内要形成完整报告报县局市场防控应急办公室。

  五、应急反应的保障

  (一)确保通信联络畅通

  县局、各分局要加强值班。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县局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全部人员、各分局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人员、疫区所在地工商部门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手机保证24小时开通,严禁关机或不应答。

  (二)值班备勤工作

  县局防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人员工作日要全部在岗,休息日50%以上的干部备勤,遇到紧急状况,相关人员保证2小时内完成集结。

  各分局工作日需全员在岗,不得擅自离岗;休息日70%以上的`干部备勤,出现紧急状况,须在2小时内能够集结5人以上,并快速赶赴事发觉场,做出应急处理。

  (三)物资保障

  对进入疫区参加指挥与防控疫情的工商干部必需配置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服、一次性帽子或头套、胶靴、防护镜、人用消毒药等。

  县局办公室负责统一调度防控物资。防控设施、装备、应急物资要确保正常,执法车辆、通讯设备、检测设备在内的相关物资设备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做到随时应急,随时运用。

  六、宣扬引导

  局、分局两级工商部门要通过市场渠道主动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科普学问宣扬工作,使经营者、消费者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播的特点和预防学问,增加科学防范意识,提高防范爱护实力,主动协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市场防控工作。

  局、分局两级工商机关要严格遵守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发布的工作纪律。未经县局和当地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挥部同意,不得对外发布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

  七、应急反应的善后处理

  (一)指导市场主办单位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一步清理现场,确保疫病不传播、扩散。

  (二)指导市场主办单位主动组织货源,严把进货质量关,保障市场的旺盛和稳定。

  (三)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趁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掺杂、掺假等违法行为。

  (四)总结上报处理的状况,分析缘由,总结阅历教训。

  八、责任追究和嘉奖

  (一)严格追究信息瞒报、迟报、漏报责任。

  各分局未依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对市场发生疫情信息瞒报、缓报、谎报的,要依法赐予主要负责人行政处分。

  (二)严格追究相关人员“不作为”责任。

  对未根据县局及其当地政府应急预案要求履行职责,推诿扯皮,严峻损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峻的,依法赐予行政处分。

  (三)严格追究工作不力干部的责任。

  对因监管不力、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H7N9禽流感通过市场渠道传播的,依法赐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6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确保辖区人民群众能够拥有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生活环境,提高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力量,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重大事故应急处理力量,加大重大事故发生时准时处理应急力量的训练,准时解决、处理好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预案范围

  预案范围包括火灾、交通、建筑、生产经营、食品卫生、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大事故。

  三、组织领导

  乡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党委秘书、副乡长军同志任组长,财政所、派出所、企业办、工商所、司法所、卫生院、网通支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企业办。

  四、事故紧急处置

  (1)指挥组:主要任务是负责讨论、拟定现场紧急处置、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2)事故处理组:主要任务是依据指挥组拟定的方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报请指挥组同意后,可增加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事故处理组工作。

  (3)医疗抢救组:由乡卫生院牵头,卫生院院长任组长。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做好突发性公共大事发生后的医疗抢救工作。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做好突发性公共大事的防范和应急救援物资、所需经费保障工作。

  (5)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做好事故应急处理中各个小组之间以及对外的通讯联络保障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7

  为了加强和改进我院安全生产工作,保障病员平安就诊住院、全院职工健康、平安地工作、生活,打造平安医院,防范医院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院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全院职工在一切医疗服务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医院安全事故应急组织的领导和成员获讯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成员:(办公室主任)、(医疗组组长)、(护士长)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医院职工及抢险救灾组人员迅速疏散病人,撤离到安全区域。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及时向医院安全应急组织和市卫生局报告。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二)发生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1、发现有盗窃、打架、滋事等社会治安事件发生时,在场医院职工应保护好现场,疏散围观群众,尽量减少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立即向医院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报告,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

  3、积极配合警方和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工作。

  4、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收集。

  5、妥善处理事故。

  (三)临床发生医疗护理缺陷、纠纷、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发现医疗护理缺陷、纠纷、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临床医疗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

  2、应立即判断能否补救,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3、同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夜间报告院总值班领导;

  4、尽量不要惊动病人,对病人的质疑予以适当的解释;

  5、认真观察是否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及时进行适当处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6、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

  7、调查缺陷、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整理,将处理结果向有关部门汇报。

  (四)医院设备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

  1、立即报告医院安全事故应急组织;

  2、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及时、如实向市卫生局汇报;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作好相关材料整理,协助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五)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职工、病人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立即对受伤害者进行救助。

  2、及时向医院、家庭、卫生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8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确保辖区人民群众能够拥有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生活环境,提高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提高重大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加大重大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应急能力的训练,及时解决、处理好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应急预案范围

  预案范围包括火灾、交通、建筑、生产经营、食品卫生、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重大事故。

  三、组织领导

  乡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党委秘书、副乡长军同志任组长,财政所、派出所、企业办、工商所、司法所、卫生院、网通支局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乡企业办。

  四、事故紧急处置

  (1)指挥组:主要任务是负责研究、拟定现场紧急处置、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2)事故处理组:主要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拟定的方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报请指挥组同意后,可增加其它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事故处理组工作。

  (3)医疗救护组:由乡卫生院牵头,卫生院院长任组长。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做好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医疗救护工作。

  (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做好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防范和应急救援物资、所需经费保障工作。

  (5)通讯联络组:主要任务是负责做好事故应急处理中各个小组之间以及对外的通讯联络保障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9

  一、演练的目的

  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演练是为了检验、评价和保持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能力及有效性。

  二、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20xx年 月 日 时的在 施工现场进行。

  四、演练的类型

  全面演练:针对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公司应急组织的应急能力。

  五、演练的范围

  1、对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3、吊装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演练的参与人员

  1、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项目义务消防员。

  人员组成名单:

  任 务:救助伤员

  2、控制人员:根据演练情景,控制演练时间进程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

  3、模拟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的人员或模拟紧急事件、事态发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 (扮演受伤人员)

  (扮演外部的救助部门的人员)。

  4、评价人员:负责观察演练进程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

  人员组成名单:

  5、观摩人员:来自于公司各职能部门、项目部的有关人员以及观看演练过程的观众。

  上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应佩带有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A、项目部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要求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B、各演练的`参与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c、项目部负责提供演练参与人员表明其身份的识别标志。

  2、实施阶段

  A、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B、物体打击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C、吊装设备倾覆造成人员受到伤害时,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八、演练结果的总结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总结,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0

  为进一步提升我街道空气质量,打好环保攻坚战,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落到实处,经街道办事处研究,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好20xx年度春节、元宵节期间我街道禁放区内的.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保证空气质量达标,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街道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扎实有效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应急管理办公室,由孙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郑杰、张亮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协调、调度和统筹领导小组工作。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禁放区域

  1、以xx靠城一侧为禁放区。

  2、xx全域禁放。

  (二)宣传教育

  全街道按村(社区)范围分为7个工作小组,由各村(社区)包村领导和各村(社区)书记实行包村(社区)负责,对本村(社区)村(居)民实施全覆盖宣传教育。

  要求:户户知晓禁放区域,人人遵守禁放规定。

  措施:各包村领导和各村(社区)书记带领包村干部、村(社区)干部广泛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对禁放区域内所有农户、小区全覆盖粘贴发放禁放区域公告或宣传单。

  (三)巡查检查

  春节期间每日开展巡查检查,特别加强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巡查检查。

  要求:春节期间各村(社区)及街道需安排值班值守人员开展禁燃禁放巡查检查。

  措施:

  1、春节期间各村(社区)每日对各自辖区禁放区域开展巡查检查,落实禁燃禁放规定。

  2、各村(社区)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需安排村(社区)干部或网格员在重点区域值守,劝导燃放人员遵守禁放规定。

  3、街道值班组需每日对街道重点区域开展禁燃禁放巡查检查,同时对各村(社区)落实工作情况开展督查。

  4、1月31日(除夕)18:00--20:00,23:00--次日1:00;2月1日(初一)6:00--8:00;2月15日(元宵节)6:00-8:00等重要时段,街道值班组需到xx江河堤两岸、xx广场、xx岩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检查,确保无人燃放。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对禁燃禁放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各包村(社区)领导和各村(社区)书记要亲自带队开展入户宣传和巡查检查,确保户户知晓,人人遵守。

  (二)强化沟通协调。要强化与生态环境局、派出所、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各带班领导要主动对接,开展联合巡逻、联合劝导、联合执法等方式,确保禁燃禁放工作人员及措施落实到位。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1

  为落实区安委会的文件精神,根据我镇实际,经镇安委会统一部署,我镇安委会及部分企业按照重大事故预案进行了实际演练,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对我镇本次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实到实处,我镇召开相关会议,部署演练工

  作。会上,镇长曾丽萍同志要求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在员工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演练同时务必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要落实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6月14日,安委会成员及相关企业按照预案进行演练。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镇安委会领导小组会议要求,镇安监办以采石场发生滑坡事故为主题将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上报领导小组。经过领导小组审查,预案安全可行。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安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演练完全成功。

  三、演练效果良好。

  根据要求,本次安全演练的内容主要是营救受伤人员,镇安委会及相关企业参加演练,从发出指令到全部救援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只用了15分钟,到达现场后由镇安委会负责指挥调度,派出所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负责救治受伤人员,现场处理后送往市内各医院。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及企业人员配合默契。

  由于演练前认真筹备和周密安排,在安全演练过程中,没出现因人为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演练结束后,由镇安委会组织进行了总结,认真反省演练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了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镇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镇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xx镇安监办

  二Oxx年六月三十日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建立协调、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善后处置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目的与依据

  为加强和规范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危害蔓延、减少损害、降低不良影响,保护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和政治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省、市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体健康为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2、合法有序。增强法制观念,依据法定权限、程序和分工实施应急工作,采取的措施应与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和危害程度相适应;实行严格的责任制,确保应急工作协调有序。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各负其责;事发时及时启动预案、落实处置主体和责任;按照“属地与属人相结合”的原则,设立现场指挥机构,具体组织应急工作。

  4、整合资源。区、各镇(街)及有关部门应对组织、人员、信息、技术、物资、资金等资源进行整合,降低行政成本,做到信息共享、联络畅通、反应快捷、启动迅速、应对有序。

  5、依靠科学。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发挥专家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优化实施绩效。

  6、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准备,组建相应的队伍,健全应急体系;加强社会宣传,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常备不懈。

  7、军地结合、公众参与。充分发挥驻区军队、民兵应急分队和预备役部队的作用;在保障公众安全的前提下,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健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参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长效机制。

  (四)概念、分类和分级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和威胁本区甚至全市、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可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3、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一般(IV)、较大(III)、重大(II)、特大(I)四级。

  (五)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省、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各镇(街)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略)和区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附件一)是本预案的组成部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领导(指挥)机构

  区政府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区应急委员会在应急预案启动后,即转为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为区应急指挥部)。

  应急委员会由区长任主任(总指挥),区武装部长、有关副区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主任(副总指挥),法制办、人防办、计划局、公安分局、民政局、财政局、文体局、城管局、经贸局、农办、安监局、卫生局、市场办、土地分局、环保分局、质监分局、规划分局以及驻区部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区应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领导全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工作,研究确定全区预防、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决策,制定、修订区总体应急预案,批准区各专项应急预案,部署、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决定并组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习。在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决定、预警信息;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启动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指挥。

  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图见附件二。

  2、专家咨询组织

  区应急委员会和主管部门要成立专家咨询组织。主要职责是:研究分析本区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和趋势,为应急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并参与应急指挥工作的决策。建立应急专家库,载明各类专业的应急处置专家的姓名、年龄、职务、职称、专业特长、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等事项。

  3、领导(指挥)机构办公室

  区应急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应急办)设在区人防办,作为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区应急办主任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兼任,副主任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人防办主任、公安分局局长兼任。

  区应急办主要职责是:传达区应急委员会的决定,并对预案和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办;负责全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组织、综合协调及相关的工作;负责全区日常监测、预测报告工作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向区应急委员会建议;及时收集、汇总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建立健全有关信息数据库,并对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和分析处理后,向区应急委员会报告;完成区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它工作。

  4、综合应急工作机构

  当突发公共事件经应急处置仍难以有效控制、或者由单一灾种演变成两种以上复合型灾种时,区应急指挥部可以设立综合应急工作机构,组长由主管牵头单位的副区长担任。

  (1)综合协调组。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公安分局、武装部、人防办、安监局、法制办等单位组成,负责传达应急处置指令、协调调度、督办和信息反馈。

  (2)应急抢险组。由应急主管部门牵头,公安分局、武装部、计划局、人防办、长安交警大队、土地分局、农办、城管局等部门,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单位等组成,负责现场应急抢险工作。

  (3)维护治安组。由区公安分局牵头,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单位等组成,及时掌握社会动态,负责对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管控,协调解决影响治安的矛盾,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

  (4)医疗防疫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卫生防疫站、区医院、妇幼站、红十字会、接受伤员的医疗机构等组成,负责医疗救护、卫生防疫的组织指挥工作,并掌握伤员及亲属的思想动态,协助做好思想工作。

  (5)安抚救助组。由区民政局牵头,人劳局、人防办、城管局、司法局、经贸局、教育局、红十字会、工会、妇联、共青团、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单位等组成,负责人员安置、法律援助、募捐、安抚救助、殡葬等工作。

  (6)消防防化组。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公安分局消防科、人防办、卫生局、环保分局、安监局、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单位等组成,负责消防、化学物质鉴定、卫生洗消的组织协调工作。

  (7)物资供应组。由区计划局牵头,财政局、经贸局、物价局、民政局、城管局、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等组成,负责抢险救灾物资器材、应急必需生活物品的调度供应,保障一线人员必要装备的配备。

  (8)资金保障组。由区财政局牵头,区政府有关部门、事发地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组成,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资金保障。

  (9)舆情引导组。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局、司法局、事发地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组成,负责掌握社会动态、对外信息、心理救治、法律宣传、正面引导和思想疏导等工作。

  5、专项应急指挥机构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设立若干个区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专项应急指挥部)。各专项应急指挥部设在各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专项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区政府主管副区长担任。

  专项应急指挥部的职责是: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时,立即指挥进入预警状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决定并公布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处置的具体工作方案;负责专项应急处置的指挥调度工作。

  6、日常工作机构

  区各主管部门是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处置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工作,并在事件发生后作为专业应急指挥部的办公室,按规定的职责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

  (二)应急调度中心

  依托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设立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调度中心(以下简称区应急调度中心)。主要职责是:统一受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对各类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并及时向区应急办报告。在区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前,代行指挥机构职责。

  (三)应急联动机制

  区各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在区应急组织体系中的分工,做好有关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

  发生复合型灾种的突发公共事件,按原单一灾种设立的区专项应急指挥部难以履行职责时,区应急委员会可根据区专项应急指挥部的请示,启动各综合应急指挥组,直接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等级及风险程度,应急指挥部可向中央、省、市驻区单位、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自治组织发出应急联动指令,有关单位必须执行。需调动军队、武警协助的,军事、武警指挥机关应迅速做出决定。

  加强与相邻县(市)区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合作,制定联合应急方案或采取其他措施,逐步实现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信息快速互递,建立联合应对和互助机制。

  三、监测、预警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信息监测网络和平台

  以区应急调度中心为内核,构建由各专业监测机构、社会监测点、区政府办公室、总值班室、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各有关单位联为一体的,覆盖全区的信息监测网络,实现监测信息共享。

  2、信息监测、预测

  各主管部门、专业监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常规数据监测、风险分析与分级、监测信息交流等项制度,加强日常监测,同时要对重大危险隐患及危害源实行动态监测;并按照规定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向区应急委员会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

  3、信息报告(报警)

  各主管部门、专业监测机构要完善监测、预测报告制度,接到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公共事件的信息后,应立即做出分析判断,即时向区应急调度中心报告。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所有部门,特别是总值班室,要增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意识,在接到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具有重大影响公共事件的信息后,应立即做出分析判断,即时向区应急调度中心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都有义务向区应急调度中心或政府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接到报告后都有义务向区应急调度中心报警。

  (二)预警

  1、接警与处警

  区应急调度中心接警后,应按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迅速、准确做出处警指令,并向区应急办报告。必要时,可指令职能部门进行核查,各主管部门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得推诿、拖延,严禁瞒报、误报。区应急调度中心根据风险分析和等级评价,提出预警或应急建议,上报区应急办。

  区应急办和主管部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信息后,必须按有关规定立即派人核实,并对调查核实的情况、有关的监测信息、社会心理承受力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区本级应当进入预警或者应急状态的,必须立即上报区应急委员会。

  2、预警级别及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其分为一般(IV)、较重(III)、严重(II)和特别严重(I)四个预警等级,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的预警,适用于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造成一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对社会造成一般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较重(III)级的预警,适用于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造成较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严重(II)级的预警,适用于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特别严重(I)级的预警,适用于可能发生或即将发生造成群死群伤和财产损失特别严重或对社会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

  预警级别的分级标准和,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做规定的,统一执行市政府确定的标准。

  预警信息的,可采用电话、会议或通过媒体等形式进行。

  3、预警决定的执行

  区应急委员会决定区本级进入预警状态后,主管部门和事发地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职责和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做好预警和有关的应急准备工作,有关专业应急队伍要进入待命状态。区应急办要进行必要的检查督促,确保各项预警和应急准备措施落到实处。

  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加强对事态发展的监控,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向区应急办报告。区应急办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预警状态结束

  区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经过跟踪监测并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认为区本级应当结束预警状态的,要及时向区应急委员会提出建议。区应急委员会接到建议后,要在24小时内决定是否结束预警状态。应急状态结束应向社会公布。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预案启动

  原则上,一般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区政府进行应急响应;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区应急委员会在应急响应的同时向市政府报告。

  (二)分级响应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区政府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迅速向市应急办报告,待市应急委员会确定突发事件的等级后,决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经市应急委员会确定的一般级别的突发事件,由区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3、较大、重大、特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区政府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并请求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预案。

  4、跨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经区应急委员会批准,向有关县(市)区和部门通报情况,共同组织抢险救援。

  (三)信息共享和处置

  1、各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包括常规信息、现场信息采集和传递在内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常规信息主要包括:应急工作体制、运行机制和有关的应急保障信息等;现场信息主要包括:事件发生地的现场秩序及基本情况、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等。区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根据以上信息及分析,为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采集、汇总的信息必须及时、客观、真实、准确。

  2、突发公共事件已经或可能向毗邻地区扩散的,区政府在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地区和单位通报情况。

  3、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国(境)外人员的,区应急办应按规定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

  (四)基本响应程序

  1、基本应急

  (1)信息研判

  事发时,区应急办应迅速收集各类信息,尽量掌握第一手资讯材料,并组织专家和部门对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做出初步判断,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等级的建议。

  (2)应急工作启动

  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等级确定后,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并向社会公布。

  (3)现场指挥

  进入应急状态时,主管部门和事发地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在第一时间要迅速组织群众开展抢险和自救互救,尽最大可能抢救人员,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区专项应急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按照预案组成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专业应急队伍、军队、武警,开展抢险救治、人员疏散、交通管制、现场监控、卫生防疫、安全防护、社会动员等应急工作。

  (4)医疗救治

  医疗救护队伍要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人员的伤情恶化,降低死亡率,并按照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医救的不同环节和实际需要组织实施应急救护。红十字会等救援组织要积极配合专业医疗救护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2、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事态仍难以有效控制,有扩大、恶化的趋势,或者由单一灾种演变成两种以上复合型灾种时,区专项应急指挥部应当及时向区应急指挥部报告。区应急指挥部可启动综合指挥组,调度增援力量和后备物资支援。必要时可向市应急委员会办公室报告,请求支援。

  (五)信息披露

  1、区应急指挥部可采用新闻会等形式,向社会应急处置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的原因和突发公共事件的级别,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单位,实施应急预案的范围,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效果,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实施应急预案的期限。时应符合保密工作的规定。

  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工作应坚持及时、客观的原则,准确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社会效果,有利于弘扬正气、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公共利益。

  2、宣传部门应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舆论引导和监督,消除社会流言影响和恐慌心理,宣传应急处置工作涉及的有关科学和法律知识。不得编发未经核实,没有根据的信息和传言,不得泄漏国家秘密,不得播发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报道。

  (六)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后,区专项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专家和有关单位的人员,按规定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检查(检测)、分析评估,认为应当结束应急状态的,应及时提出建议。区应急委员会接到建议后,应按照预案规定的权限在24小时内决定是否结束应急状态。应急状态结束应向社会公布。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在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的同时,区政府和各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救济救助,尽快恢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2、区政府和各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制定并公布政府救济方案,明确救济标准、救济范围,申请救济的地点、期限、程序和部门职责。

  3、对需要异地安置的人员,应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就近安置的方式进行。必要时,可设立临时安置场所、救济物资供应站点,做好被安置人员的食物、饮水、衣被的调集和发放,转移安置地和事发地的社会稳定工作,妥善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其他事项,并采取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突发公共事件中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政策予以救助或补偿;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征用的救治、救援物资、交通工具及设施、设备等,应依据有关标准和程序给予补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自治组织人员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期间,工资和奖金由原单位照发,福利待遇不变;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员,由区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5、因参与应急处置工作而伤、亡的人员,按照有关政策给予相应的褒奖和抚恤。

  6、区政府和各有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根据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及时制订灾后恢复和重建计划,并负责或指导恢复和重建。

  (二)社会救助

  1、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在事发后,因进行应急处置以及生产、生活的恢复需要社会救助的,可向社会救助信息。

  2、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受损害群众的亲属和有关单位、人员,帮助受损害群众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各级、各部门要及时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后事态发展趋势和社会心态,组织有关专家和社会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

  (三)保险赔付

  协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核实受灾和损失情况,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险赔付。

  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特别是高危行业人员参加灾害事故保险。

  (四)调查和总结

  区政府主管部门和事发地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在应急状态结束决定公布之日起15日内,向区应急委员会提交工作报告。内容包括:事件概况,事发原因,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以及对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应急处置过程,应急工作的经验,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今后应当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改进建议。

  对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有贡献的人员,要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预案规定、拒不执行命令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嫌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流程图见附件三。

  六、保障措施

  (一)通信保障

  各级应急机构及有关部门应配备相应设备、人员,确保应急通信系统畅通。

  (二)信息保障

  由区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全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数据库,确定预警等级标准;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上报制度,规范信息获取、分析、报送格式和程序;全面掌握交通、通信、卫生、人口、地理信息、气象、物资储备、救援力量分布等各种应急有关的动态数据,并加以综合集成,为应急处置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分管系统、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和处理,及时按要求上报信息。

  (三)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主管部门应当按规定要求建立应急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的装备信息数据库,并明确载明其类型、数量、性能、购置时间、使用年限、存放地点和产权所有人等事项,并报区应急办备案。

  拟用于应急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工作的装备的所有人,要明确人员负责对装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四)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以驻区军队和武警、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企事业单位专项应急队伍为基本力量,以社区自救互救组织、志愿者队伍为补充力量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队伍体系,并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

  专项应急队伍由公安、卫生、城管、科技、农办、安监、交管等承担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职能的部门和单位分别设立。

  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性自救互救组织和应急工作志愿者队伍。

  各主管部门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于每年的12月底前,向区应急办报告本级应急队伍体系的编成要素、装备情况、下年度培训演习计划等情况。重大情况的变更要及时报告。

  (五)交通运输保障

  区应急办会同城管、交管等部门负责交通工具、运输设施和运输秩序的保障及应急保障储备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按规定确定储备标准。

  区应急办和主管部门要建立交通运输保障动态数据库,载明用于应急工作的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类型、数量、性能、购置时间、使用年限、存放地点和产权所有人等事项,并建立健全有关交通运输单位、交通管制和线路规划等保障措施。

  紧急状态发生时,有关部门要及时对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组织开辟快速运输通道;在交通基础设施受损时,要组织尽快恢复,并紧急调集和征用交通运输工具,输送、疏散人员和物资。

  (六)医疗卫生保障

  区卫生局建立医疗卫生保障数据库,载明医疗救治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数量、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等事项,同时应建立各医学学科尖端人才的专家档案,拟定医疗救治保障计划,明确有关的应急准备措施、医疗救护队伍和医疗设施、物资的调度方案,经区应急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区卫生局要加快公共卫生应急控制系统、信息系统、预防控制系统、医疗救治系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系统、卫生监督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应急能力。

  (七)治安保障

  区公安分局制订应急治安保障方案,明确应急状态下各项准备措施,报区应急委员会批准后执行。要构建公安、驻区部队、民兵应急分队、预备役部队和企业、社区保安以及群众共同参与的治安保障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和到位时限。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区公安分局要迅速组织力量,对现场或区域实施管制和治安管理,并根据需要,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进行布控,加强巡查、值勤,严厉打击盗窃、哄抢公私财物,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应急处置工作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八)物资保障

  区计划局会同经贸局、财政局等单位,制订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方案,报区应急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数据库,载明应急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购置时间、更新年限、存放地点和所有人,特殊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储备,以及被指定为定点生产的企业名单、生产能力等事项。建立应急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培育和发展全区应急的经济动员能力,并逐步实行由实物储备向生产潜力信息储备的转变,实现应急物资的动态储备。建立与省、市级单位和外地区物资调剂供应渠道。

  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单位要确定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物资的管理,并按规定对应急物资及时进行补充、更新和维护,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窃、挪用或者失去性能。

  (九)经费保障

  区本级的预备费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经费,用于当年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开支。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的应急工作保障资金列入本级预算。

  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有关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

  (十)社会动员保障

  区民政局要会同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红十字会等组织,制订社会动员方案,建立应急社会动员的长效机制。组织动员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参与日常训练和演习,提高应急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

  (十一)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要规划、设计具备应急水源、照明和卫生设施的紧急避难所。公园、广场、停车场和文化体育场所的建设及改造,应充分考虑紧急避难的需求。在事发时,区应急指挥部应充分利用人防工程、公共场所设置紧急避难所,可征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场所、旅店业经营场所等,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十二)技术储备与保障

  区科技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研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并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高区应急工作的科技含量。

  (十三)工程保障

  区各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制订应急工程保障方案,报区应急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各类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必须达到国家或本市规定的标准,符合应急现场救援的需要。

  事发时及时对水、电、气的运行和供应进行协调和应急处置,防止次生灾害的产生和蔓延。

  (十四)制度保障

  区、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强应急工作的法制建设。

  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由区应急办负责修订,修订工作应在每年十月份完成;专项应急预案由主管部门负责修订,修订工作须在每年五月份完成。各预案修订后须报区应急委员会批准。

  区法制办公室要依法做好在应急工作中发生的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中行政执法的监督和检查,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七、宣传、培训和演习

  (一)公众宣传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的宣传,普及突发公共事件预防、报告、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教育的重点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

  (二)培训

  应急预案要纳入全社会教育的内容,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开展专门培训。重点是各类专业人员、公务人员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同时要组织好志愿者队伍和人民群众的培训,提高各级各类人员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知识、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三)演习

  区应急委员会和各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实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演习。综合性应急演习应在总体应急预案生效一年内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应根据需要,定期组织实施。应急演习结束后,应当对演习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八、附则

  (一)奖惩

  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处置义务,以及截留、挪用或贪污应急资金和物资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与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预案的修订与解释

  本预案的修订和解释工作,由区政府负责。区专项预案的修订和解释工作,由区政府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负责,报区政府批准。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3

  第一章、编制依据与工程项目概况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法》

  2、《安全生产法》

  3、《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4、《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

  7、《关于印发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的通知》(建质[20xx]76号)

  8、《关于印发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的通知》(建质[20xx]76号)

  9、其它法律、法规。

  第二章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起重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单位起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章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工程起重机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1、因检查维修出现问题而造成事故。

  2、操作不档;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安全意识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发的事故。

  第四章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

  (一)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1、指挥机构的设置

  项目部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为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由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等各承包组组长等人员组成。

  现场指挥:项目部项目经理

  工程应急反应小组:项目部管理人员、各班组长成员、义务消防队成员通讯负责人。

  2、指挥机构的职责

  在应急情况下,值班人员组成最初应急组织。值班主管一旦发现或接到紧急情况通知,应马上确定应急级别,报告现场指挥或应急总指挥,调动应急反应小组。在此阶段的指挥和控制通过现场指挥中心来执行,作为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的指示,及时通报公司管理层或指挥联络外界。事故发生初期,先由值班主管担任初期应急岗位指挥,直到按应急预案规定的负责人到岗位后再交接岗位,正式启动应急预案。

  (二)项目应急救援小组名单附后

  (三)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任务

  (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要求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率,减少事故的损失。

  (2)指导群众防护,防止事态发展,组织群众安全撤离现场。

  (3)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公司等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

  (5)做好现场清洁,减少、消除事故灾痕。

  第五章应急救援报警和联络方式

  根据事故规模危害程度紧急情况确定报警方式,包括城市公用特殊通讯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气象站121。

  项目部应急救援通讯网络包括本工程应急办公电话:,明确联络方式:应急救援联络方式有:

  (1)电话;

  (2)应急机构人员手机;

  (3)场内广播。

  第六章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

  事故处理程序:

  排除险情,发现事故尽快切断电源救治伤者,查明原因、处理善后。

  发出警报,通知应急小组。

  1、一旦事故发生,不论事故现场何种情况,发现事故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大声呼叫),由机械操作人员切断电源,通知周边作业人员全部停止作业,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用手机通知项目应急总指挥和联络员。

  2、应急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召集应急机构人员,带齐必要工具,到事故现场集中。

  3、应急救援人员集中后,应全面听从应急总指挥的安排,合理分工,一方面排除险情,一方面组织救援人员对伤员实施救护,并根据伤情,实施救治或转送医院(汕头市潮阳区西胪卫生院)。

  4、险情排除,人员得到有效救护后,应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并按事故类别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第七章应急保障条件

  1、抢险队伍

  项目部由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

  2、应急救援装备

  项目部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电话、报警电话、灭火器材、消防斧、防毒面具、紧急照明灯具、应急药箱及担架等。

  3、应急救援药品

  外用药品:通常有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碘酒、消毒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膏、碘胺结晶、烫火膏、清凉油或驱风油、三角巾、急救包等。

  4、内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藿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等。

  第八章应急救援措施

  1、工作原则

  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应有序进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扩大为主;统一领导指挥、人员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现场自救与上级或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人员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员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步骤:

  (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调查人、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工地、工厂大型事故现场,更是如此。

  (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

  (3)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

  (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

  2、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急救措施

  当机械性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搬支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1)止血

  ①出血的种类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对象小喷泉一样喷出,时间捎久,就会有生命危险;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时慢慢流出,时间久了也有危险;

  毛细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常自动凝固。

  ②止血方法

  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折成比比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掌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脏的一头)用力压向其下面的骨头,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堵塞止血法:把消毒过的棉花或纱布堵塞在伤口处,在用加压法包扎,在此适用于腋窝、肩部、大腿部伤口的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当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时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带,也可用绷带、三角巾、布带等代替,使用止血带时要记住六个字:快、准、垫、上、适、放。

  快:动作快,抢时间;

  准:看准出血点,准确包扎止带;

  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上:扎在伤口上方,接近伤出口,但禁扎于上臂中段;

  适:松紧适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远端脉搏为合适;

  放:每隔半小时放松2~3分钟,松止血带时,应同时用指压法压迫止血,缓缓放松。

  (2)包扎

  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肤、减轻疼痛。

  ①扎注意事项:动作要轻而熟练,不可碰撞伤口。包扎部位要准确接触、覆盖伤口的敷料要干净,最好经过消毒。包扎要牢固,紧松合适,打结应避开伤口。

  ②扎用器材:有条件时可用三角巾,四头带和专用绷带等包扎救护材料。当无专用材料时,可灵活的采用身边干净的衣服、毛巾等进行包扎。

  第十章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建筑起重机械必须按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执行,并办理产权登记、安装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各种防护措施应齐全、有效,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2、项目部必须制订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3、建筑起重机械应配备持建筑特种作业物料提升机操作工上岗证的人员,并由专人负责操作。

  4、每班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

  5、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规作业、严禁超载,操作时不准擅离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停止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6、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应同时使用棘轮保险卡牢。

  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闸刀,并将运送物送下。

  8、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紧电源控制箱,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操作。

  9、起重机械应定期保养、定期检查,确保机械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杜绝带病运作。

  职务

  姓名

  联系电话

  职责

  组长

  负责各项规章制度落实

  副组长

  协助组长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组员

  参与现场各项制度的管理。落实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4

  1总则

  1.1目的

  为应对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管理和完善应急响应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1.3工作原则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快速、有序的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和范围:

  凡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适用本预案。

  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和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2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市人民政府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市委委办主任、市政府办主任、市安委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人社局、市目督办、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联、市维稳办、市发改局、市信访局、市教体局、市经信局、市民宗局、市安监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林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牧科技局、市广电局、市卫计局、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市食药工商质监局、市防灾减灾局、市政局、市项目促进中心、市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由市安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事故调查、警戒保卫组、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环境监测、物资供应、善后处置、维稳处置、宣传报道9个组,其主要职责是:

  2.3.1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工作。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性质,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各项工作。由安监局和行业监管部门牵头,具体实施工作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3.2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及车辆,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实施工作由公安局牵头,具体工作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3.3现场救援组:根据事故类别由总指挥指定现场指挥负责人,负责现场指挥。其职责和权限是执行总指挥的命令,组织指挥前方救援,反馈现场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如情况紧急来不及报告,可先行处置后报告。

  2.3.4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抢救队伍,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抢救伤员,紧急调用救护所需药品。实施工作由市卫计局牵头负责,各乡镇卫生院配合,具体工作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3.5环境监测组: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别,利用各种环境监测设施,及时对有毒有害物质给空气、水源、人体、动植物、土壤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其它危害,迅速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实施工作由市环境保护和林业局牵头负责,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和部门配合,具体工作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3.6物资供应组:根据事故类别,协调有关部门及有关乡镇(街道)或企业提供各类应急装备器材和救灾物资,安排好抢险救灾人员的膳食,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实施工作由市政府办牵头,财政局、发改局、经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配合,具体工作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3.7善后处置组: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指挥长、副指挥长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善后工作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组织开展事故单位及其所在乡镇、部门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善后处理动态。

  2.3.8维稳处置组: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及时消除事故可能导致的稳定隐患,防止死伤者家属过激行为发生。由市维稳办牵头,具体实施工作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3.9宣传报道:负责引导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由宣传部牵头,具体实施工作由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

  2.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职责

  2.4.1指挥部职责

  2.4.1.1发布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2.4.1.2按照《预案》程序组织、协调、指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

  2.4.1.3随时掌握《预案》实施情况,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4.2办公室职责

  2.4.2.1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安排,协调有关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等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抢险救灾;

  2.4.2.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在指挥部领导的安排下,完善应急预案;

  2.4.2.3配合上级部门抓好事故调查、处理的协调工作;

  2.4.2.4适时发布公告,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于众;

  2.4.2.5组织对《预案》的演练,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2.4.3通讯联络

  见附件《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通讯联络表》

  3.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3.1事故报告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单位必须做到:

  3.1.1立即将所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向110或119紧急报警,同时报告市委应急办、市政府应急办和市政府办公室、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市安监局)及归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10分钟内向总指挥及副总指挥长报告。

  事故应急上报和联络电话和传真

  市委应急办电话和传真:2874366

  市政府应急办(市防灾减灾局)电话:2876778传真:2876779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和传真:2832844

  3.1.2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3.1.2.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报告人;

  3.1.2.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

  3.1.2.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3.1.2.4事故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3.1.2.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3.1.3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归口管理部门。

  3.2事故现场保护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入事故现场的部门在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与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作出标记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4.1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要立即组织开展工作,指挥部及下设各组有关负责人要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4.2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要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3公安部门要加强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4.4卫计部门要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抢救伤员;医药公司要及时提供救护所需药品;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抢险配合工作。

  4.5发改、经信、交通运输等部门在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下,要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

  5.其它事项

  5.1本《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5.2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

  5.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各成员单位应结合实际和本行业特点,制定出相应切实可行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5.4在抢险救灾过程中,需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无理阻拦或拒绝。有关部门接到指挥部下达任务后,因玩忽职守,应提供的物资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而延误时机,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5.5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所在地党政一把手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5.6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5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规范全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预防、控制和处置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及时有效地实时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丹东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振安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分类分级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的性质、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一般讲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事故)。是只可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级(重大事故)。是指可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级(较大事故)。是指可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级(一般事故)。是指可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分级标准是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

  (1)、我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较大或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2)、其他需要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组织体系

  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和镇有关部门组成。下设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应急指挥部)、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专家组(以下简称应急救援专家组)、医疗救治组、通信与信息组、公众疏散与警戒治安组、后勤保障组等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

  2、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镇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镇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九连城镇镇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镇分管副镇长担任,成员包括镇宣传、安监办、民政办、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城建交通所、镇派出所、镇卫生院、镇农电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组织、协调全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1)总指挥职责

  批准本源的启动与终止;决策救援方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救援有关工作;负责新闻管理。

  (2)副总指挥职责

  协调总指挥完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或受总指挥委托代替总指挥完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3)成员职责

  指挥部成员由指挥根据事故需要指定。协助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救援决策依据。

  3、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镇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镇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与实施;及时向镇政府报告重要情况和建议,贯彻落实镇政府有关决定事项;指导和协调企业及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负责事故的`接报,传达领导指示;对出现紧急状况需要镇应急指挥部援助时,及时跟踪、核实有关情况,并报镇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进行紧急状态下各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工作。

  4、现场应急指挥部及职责

  预案启动后,由镇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并出任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主要负责救援方案的确定和实施;指挥、调动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及时向镇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完成镇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5、医疗救治组及职责

  组长由镇卫生院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工作;及时为事故发生地提供药品、医疗设备、器械等。

  6、消防与抢险组及职责

  镇应急指挥部下设消防与抢险组,组长由镇公安派出所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部门有镇交通、城管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指挥救援、抢险方案的实施;指导各部门按各自职能开展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参加事故的调查工作。

  7、通信与信息组及职责

  组长由镇政府办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确保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通信的畅通;提供必要通信设备;保证信息的畅通。

  8、公众疏散与警戒治安组及职责

  组长由镇派出所相关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确保安全可靠避难场所,制定疏散方案;组织有关力量对事故现场周围地区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人群实施紧急疏散、撤离和安置;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区域的警戒、交通管制;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控及逃逸人员的缉捕。

  9、后勤保障组及职责

  组长由财政所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事故救援的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保障、社会动员保障,保证应急救援后勤供给。

  10、新闻组及职责

  组长由镇宣传委员担任,主要审定新闻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内容,接受记者采访,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调整公共关系,塑造政府形象,消除不利影响。

  11、生产经营单位及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单位自救和政府实施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行业安全管理规定,编制应急预案,采取预防和预警措施,建立应急机制,储备应急物资,保证应急投入,做好应急准备。

  三、预警预防机制

  1、预警预防行动

  生产经营单位要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

  2、信息检测与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要按下列要求做好事故信息的报告:

  (1)事发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同时开展自救和互救。

  (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并在1小时内如实报告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当发生四级以上且需现场救援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镇、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3)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并及时上报区安监局,需要启动本级预案的应迅速启动预案组织救援。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当发生三级以上事故,且需启动本预案救援的,报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3、预警级别的确定及发布

  根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受事故影响的范围等,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

  一级预警:可能发生一级事故及险情,用红色表示。

  二级预警:可能发生二级事故及险情,用橙色表示。

  三级预警:可能发生三级事故及险情,用黄色表示。

  四级预警:可能发生四级事故及险情,用蓝色表示。

  四、应急响应

  1、接警与处警

  镇应急指挥部接警时应做好事故详细情况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的了解和记录,报警得到确认后,立即建立与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专家的联系,并向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实际情况,发布预警或启动应急预案命令。

  2、先期紧急处置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启动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开展自救;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应当视情况决定启动本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并立既调动就近应急救援力量,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3、响应分级标准

  按照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分为四级:一级响应(特别重大事故)、二级响应(重大事故)、三级响应(较大事故)、四级响应(一般事故)。

  4、镇应急指挥部的响应

  四级以上应急响应时,镇应急指挥部按预案做好以下响应:

  (1)及时向镇党委镇政府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2)拟定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经镇应急总指挥批准,及时组建现场应急指挥部。

  (3)派出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4)需要上级有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区应急指挥部提出请求。

  (5)组织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6)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

  5、现场应急指挥部的响应

  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后,根据镇应急指挥部的命令,立即会同指挥部成员单位,迅速对事故发生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做好以下响应:

  抢险救援、现场监控、医疗卫生救助、交通管制、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疏散和防护、工程抢险、物资资金保障、调集征用、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现场检测与评估、现场应急结束。

  五、保障措施

  参与救援的部门、队伍及有关人员,投入救援的车辆、装备、设施、设备等,要尽快恢复、补充、维修,在48小时之内恢复预警状态。

  各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负责本单位、本部门应急工作宣传,积极开展应急法律法规、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各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部门要做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01-14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06-12

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05-16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05-24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06-13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精选)08-01

【精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08-01

学校安全生产应急预案06-28

【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1-24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荐】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