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
打造“卓越课堂”,就必须要向40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很多时候一节数学课就围绕一个结论或者一个程序进行教学。但是在这个结论或者流程里,蕴藏的可是一个知识包,而由这个知识包所派生出来的问题情景就更加纷繁复杂,不胜枚举了。在数学课堂里,如果我们能把握数学教学内容的本质,便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生命力,那么我们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笔者自己教学过的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反思和解释。分数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分数的本质就是分数与单位“1”的联系。当然,这里的“1”不仅是一个自然数,还代表着自然数的基本计数单位。“对分数的认识有三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强调分数的直观意义,分数是在度量中产生的;二是强调分数是整数相除得到的运算结果;三是强调分数的表达形式,分数是一对整数之比,便于分数的运算”,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则更倾向于第一个理解“分数是‘分’出来的”。“分数是在单位“1”里分出来的。
因此处理好分数与“单位1”的关系。能够促使学生知识正确、有意义的建构。
1 、把握数学本质,凸显知识联系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环节,我们通常都是以整数导入分数,且在处理上都强调了分数的其中一个基本特征——平均分。然而在情景设置上是否突出了分数背后的那个“1”呢?我们来看:
情景一:“将4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瓶,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那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呢?应该用那个数字来表示呢?”
情景二:“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那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呢?应该用那个数字来表示呢?”
两个情景都突出了平均分对于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强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笔者在执教时选择了情景一。在问及可以用什么表示时,仍然有很多学生反映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1表示一半。通过反思,自己发现问题出在由于在情景一里的“一个蛋糕”通常用口语表述,而在学生大脑里反映的也很可能是“一”而非“1”。因此学生才有了仍然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在情景二里,作为情景载体的苹果始终没有发生变化。从4个,到2个,到1个,再到半个。学生对于用4来表示4个苹果,用1来表示1个苹果有了充分的体验。再研究到半个时学生自然明白已经不能用1来表示,因为1已经用来表示1个苹果了。
在这里,学生不仅关注了分数,理解了分数产生历程,是因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对数的一次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先以1个具体物品为1,平均分下来的部分才用分数来表示。如果不是因为1代表了1个苹果,那么我们将1个苹果用2即2个一半表示的话,那么用1来表示一半又有何不可呢?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关注分数,更关注分数与自然数1的关系。我们找准了知识的本质,也就是找准了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能够有效的促进知识的生长。
2 、把握数学本质,发展抽象思维
在泛化情景过程中,学生发现和感受分数的本质意义时仍然需要抓住分数背后的“1”来进行教学。如在深入讨论认识1/2时,我们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层层深入。第一层“同样大的纸平均分成两份,分法不同,都可以用1/2表示。”第二层“不同大小的纸平均分成两份,也可以用1/2表示。”第三层“一张玻璃、一块黑板……平均分成两份,也可以用1/2来表示其中一份。”通过层层引导,最终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是将“1”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在第二个层次“为什么不同大小的两张纸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1”进行理解:因为单位1的不同导致1/2的不同,但是都是将“1”平均分成两份得到的,所以都可以用1/2来表示。如果学生不能将其与背后的1结合起来思考,那么学生对分数知识的理解和感受都是片面、割裂和不完整的。
3 、把握数学本质,提升应用能力
只有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分数是将“1”平均分成几份中的一份或几份这一核心表征时,学生才能够面对千变万化的问题情景,能正确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最基础的看图写分数,从表面看绝大部分孩子能正确答题,但是我们如果去进一步挖掘就会发现很多孩子却是将图看成两个数(总数9,部分数4)进行思考,而未能将其理解为一个完整独立存在的数。所以当有学生直接写为一个整数(4)也就不足为其了。
再看直接针对单位“1”的问题:“同样多的水装入两个杯子,一个杯子占2/5,另一个杯子占3/5,那个杯子更大些?”再进一步而言还有更复杂的涉及到单位一转化的问题情景:“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是原来的几分之几?”“一块地一半种黄瓜,剩下的`一半种茄子,茄子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要使学生能长效性发展。应该找准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削枝强干……掌握核心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本质,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提高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更加意味深长。换言之,当学生抓住了知识的本质,知识才拥有了生命力,面对灵活多变的问题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老师所要做的则是努力促成此事。
通过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一个“本质”的存在。比如“平均数”应当抓住平均数是一个统计量,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进行教学;“长度单位”应该抓住需要一个统一的单位度量图形或物体长度进行教学。“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则应该是从高位起,分类(位置不同)平均分等等。而当我们把握住数学本质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才能顺利生长不出现障碍;教师才能围绕这个“本质”深入挖掘,促进学生完整,全面,正确的建构知识;也只有学生对“本质”的理解深刻,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才具有了生命力,才能够解决由此而派生的纷繁复杂的问题情景。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2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夏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而夏老师这节课从接从1/2这个分数直接引入,显然她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夏老师先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经过系统地整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夏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用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教师又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来验证的大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反思:
1、如何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
2、对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否可以逐一出现?一下子出现3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是否难道过大?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3
听了金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感触颇深。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准确把握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金老师在教学中,从一个判断入手“把一张纸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一半”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再从中引出分数的概念。显然她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对分数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判断,指导书写,指导认读,完善学生对分数的.认识,经过这样一番系统的整理,让学生充分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金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通过举牌游戏,利用学具袋中大小相同的塑料圆片来感知分的分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金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在说一说中强调平均分,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给学生一个充分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四、与生活紧密联系
从喝水问题到在法国国旗,巧克力,五角星中找一找分数再到王爷爷家的菜地,都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课的结尾之时又展现亮点。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4
尊重教材而不受制于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教师做了大胆的尝试。首先在情景导入时选用了学生熟悉的分鸡翅,分可乐和分比萨的生活情景,课一开始就有一股浓浓的生活味。在感知1/2时教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喜爱的蝴蝶、枫叶等图形,让学生充分体验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此情况下把教材中“涂一涂”一题作为选做内容,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取舍得当。数概念教学就其本身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了彩笔、正方形纸,一张圆片纸和各种图形纸,给了学生充分感知的素材。分数“1/2”作为第一个让学生认识的分数,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感知材料,有圆片和各种图案纸。正方形的纸使用也十分充分,同一分数不仅可以折法不同,还可以在同一折法下表示不同的分数,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可以说将其使用发挥到了及至。
卢基群老师:活动探究为主,多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体现小班化教学下的互动学习优势。
知识不能是被动地接收,必须由学生主动获取。教师让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内经历了分数的产生、发展,并形成了初步的分数概念。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不同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手、脑不同感观的参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中“创造分数”这一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思维风暴,课堂生成丰富,是设计中不可多得的亮点。教师在概念建构中三次最主要的活动。其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图形的1/2,重点展示1/2的不同分法。其二: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表示正方形纸表面的1/4,重点引导学生用语言正确的表述。其三:折出四分之几的分数,从而归纳出怎样的数是分数。三个活动各有侧重,又有联系,层层推进,其设计体现了让学生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的课改思想。教师组织活动井然有序,学生交往充分,思维灵动,师生情感融洽,展现了小班教学的民主和和谐。
易先琦老师:多向互动、精彩生成《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从学生分鸡翅、饮料开始到折纸,表示出几分之一的分数;从用涂色表示分数到写分数等活动的安排,钟老师让学生有条理地感知,逐步抽象,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层次清楚,要点突出,真正的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想,做中思考。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老师的作用则是帮助学生学习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利用“已知”,架设探究“未知”的桥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扶、放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学猜想,动手操作等多种策略去探究,去发现,使每个问题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如闯关练习4中老师将图中的等分线作了隐藏处理,先出示第一条,告诉学生把一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来表示,请学生估计一下,现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
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分数,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在学习活动中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又如,课的最后,以多美滋广告,让学生在画面中联想分数(关于小朋友分蛋糕的故事情景:冬冬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4份,可他转身一看,共8个人,他会怎么办呢?正当把问题解决好的时候,又来了第9个孩子,他又会怎么办呢?)提出要求,“边看广告的边注意广告中的画面让你联想到每人分得蛋糕的几分之一?看完广告,这些定格的画面中你联想到了几分之几。”从广告中找分数,提升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总之,钟砚老师的教学充分的体现了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在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而学生在这种体验中,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尊重。每个孩子不仅在课堂上享受到尊重带给自己的快乐,也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学习成果,这一切的获得是来自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中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我能行”,每个孩子都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5
听了徐瑛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从中看到了年轻老师的风采和迅速成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概念性的教学,在上一学年的凤彩杯上,我记得诸书记做了关于概念性教学的专题分享,提到了概念教学的四个主要环节:激趣导入、引出概念;互动交流、理解概念;巩固练习、运用概念;建立联系、发展概念。我觉得徐老师的课堂就做到了引出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而发展概念应该就是在后续的教学中会涉及到的。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切入点。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一概念,势必会觉得抽象、陌生,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之前学过的整数就起到了非常棒的过渡作用。在这节课导入的时候,徐老师创设了分月饼这一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分4个月饼,到分2个月饼,平均分得的结果都是整数,当饼只有一个的时候,再让学生平均分,由此得到每人分得一半,引发学生思考后得出:这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揭示课题。然后自然而然地揭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学习循序渐进,一步步通过自主探索初识分数,恰恰是这样有实际需要性出现的分数凸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
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以学生为主导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教学中,徐老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在学生认识了1/2、纸上折了1/2后让学生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并动手折一折,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手操作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手脑并用,思考与操作相结合,从而训练学生的操作协作能力。
同时,徐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导还体现在,组织学生自学课本,现在的教研课、公开课比较少用到课本的,徐老师的处理既尊重了教材,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好的突出概念性知识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多样。
三、练习由浅到难,体现了层次性
最后是练习部分,题型多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而且在每个新知之后,都有强化练习,巩固知识。
四、不成熟的建议:
1、教学知识点的设计较多,一堂课容纳起来感觉时间很紧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思考在哪些地方进行删减和整合。比如第二次小组合作可以和第一次同桌合作融为一个,既节省时间又让课堂结构更合理。
2、尽量让孩子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思想,老师不要急于去说出答案。
3、在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学生的体会不多,理解得不够。
4、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感觉整堂课中学生对 “平均分”这一关键点强调的还不太够,建议要让学生多完整表达、多迁移运用,同时在练习中设计适当的反例,加深理解。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6
因此,我探索了教授此教学点的一种方法,与同仁共勉。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分数与整数在意义、书写形式和计算法则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而且农村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分数的地方比较少,所以学生在学习分数时要比学习整数困难得多。在教学时,我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充分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平均分物体来认识分数。简单思路是:
第一步,让学生从熟悉的简单的数学事实出发,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到一半苹果,这个“一半”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方式表示出来。这个讨论过程一方面是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整数不能表示这个“一半”;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创造表示“一半”的方式。这样在这个基础上引进分数的概念,即“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从而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步,给学生点明,分数实际上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整体概念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分数来描述现象。
以我们班为例,我们班一共有20人,把我们班看做一个整体,那么每个人就是我们班的一部分,即每个人是我们班的1/20,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思路,叫每个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分数的例子,从而加深他们对分数的理解和印象。
学习分数以后,学生对比较分数的大小接触起来有点困难,笔者同样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这个问题。例如比较1/2和1/3的大小,对于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往往容易受到整数大小的干扰,认为后者比前者大,因为在小学生的.头脑中,3比2大,而对分数的概念又处于刚刚接触阶段,停留在直观意识上。于是,我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来,分别让他们折出1/2和1/3来,通过操作和比较,使学生从中进一步体会将一个物体均分后,其
中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通过直接观察1/2和1/3的大小,使学生意识到分数的大小和整数比较大小不是一个概
念,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同样的物体,平均将一个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
这只是我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和运用的点滴教学思路和方法,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也只有不断地发现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形势和小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7
今天,我听了丁杭缨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给我有以下的感触:
1、尊重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丁老师从始至终都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与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丁老师就问学生“你觉得今天我们会学习什么?”给我最有感触的是这样一句话——当时黑板上有学生的板书,当老师的要写板书的时候,那个地方正好被学生的板书挡住了,需要擦掉,那时丁老师就说了“我现在能不能把你写的分数擦了?”这句话不仅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还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
2、教学过程动态生成:本节课,从折图形——画折痕——画阴影——分类——平均分——得出分数——写法、读法——意义——生活举例——折其它分数——到说说表示的意思结束,在轻松、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动态生成,没有一点感觉上教师硬性的将学生的思路拉的现象。一路上给人的感觉好象是顺水行舟,行云流水一般。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8
一、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教学时,沈老师从分苹果入手,从分4个苹果到分两个,再到分一个,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时得出每位小朋友分得2个、1个和半个。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然后出示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中,沈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画图折纸涂色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
三、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在认识1/2的基础上,沈教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分数,他们有各自独特的发现。不仅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并且还能举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创新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不断体验到创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9
今天听了陈老师的课我觉得这节课,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陈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陈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陈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整节课,学生的学具能合理多次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有层次的练习设计是提高有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设计中,有基础题,稍难题,提高题,上不封顶,下能保底,是值得我学习的。有了扎实的双基,才带来拓展练习中意外的惊喜。在最后一题中,学生都能游刃而解,这就真正完成了教学内容。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0
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相信各位老师都很熟悉,而今天听了田老师的课,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田老师先出示了下面分别有几个饼和正方形,然后通过大量的物体和图形的一半很自然地从整体引出分数,让学生感受到分数是数,加强了分数意义的理解。再通过折一折后涂色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分数,再次感悟分数的意义。在折纸学分数时,由扶到放,在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同时自然地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全课一气呵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巩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新念,下面说说自己听了这节课后的几点思考: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田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1/2,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二、借助经验,自主探索
“分数”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但“物体或图形的一半”却是学生熟悉的。因此田老师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亲自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说一说物体或图形的一半,架起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桥梁;通过找一找、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亲身感受物体或图形的“一半”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为继续探究分数知识奠定了坚实得基础,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1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第一次碰到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分数的含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的教学观念。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设情境,感悟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师在课的开始,借助“兄弟两个分苹果”的事例,引导学生感知从整数表示两个苹果,一个苹果,到两人分吃一个苹果怎样表示,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再如,学生认识了分数后,设计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增强了学习的情趣性。
2、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吴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设计中力求体现新课程强调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等情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3、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主动建构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吴老师在教学中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学生在用正方形纸折1/4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不同折法的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学生在用圆折一个喜欢的分数这一实践活动中,每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获得成功后的体验,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2
对于《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课题,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都很熟悉,而今天听了杨老师的课,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杨老师先通过分一分的方法,这样既能感悟平均分,同时引出分数,加强了分数意义的理解。再通过折一折再涂色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分数,再次感悟分数的意义。在折纸学分数时,由扶到放,在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同时自然地让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全课一气呵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巩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学新理念,在此我谈不是评课,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听了这节课后的几点思考:
一、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杨老师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而一个蛋糕的“一半”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就引入了分数,这样分数出现的实际需要性能够凸现,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印象深刻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杨老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这出了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并且用分数表示出来,但是学生在比较分数大小的时候,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杨老师从学生作品中选择同样大小的圆,表示出几分之几,同时把分得的结果展现在黑板上,这样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2。纸上折了1/2后让学生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并动手折一折,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下面我对于本节课谈一点个人意见:
(1)在比较分数大小这一环节,我们也看到了杨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是让学生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接着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我想能不能再接着:谁折的分数大?
由于学生好胜的心理,我想此言一出,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愿意比了。然后让学生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说说原因。我想这样可以使学生能更主动的,更解决的情境中比较分数的大小,构建自己的知识。
(2)在本节课中教师虽然实施了恰当的评价,但评价手段比较单一只有口头表扬,如果运用智慧星、小红旗等多种方法会受到更好的效果,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对个别学困生关注不够,所以课堂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个别不善言谈的学生得到发言的机会比较少。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3
9月14日,周维老师在三年级三班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数学组刘有珠、尹德意、袁婷、王娇平、龙巧平、曹丽、谢琴、许星等老师参与了评课。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内容充实。《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周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一、准备充分。
“凡事预则兴,不预则废”。教学设计、学具、课件,周老师都做了很好的准备。
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节课可以感受到周老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在教,站在教改的新理念的高度上驾驭教材。首先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平均分月饼,为新知作铺垫,从分月饼出发,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描述分月饼的过程引导比较到位。其次,创设了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情景,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体验,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在具体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交流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从而实现有效学习。特别是在让学生折出自己喜欢的几分之了,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教师都能够以建构理念为依托,在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使学生创造力、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
三、有层次的练习设计是提高有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设计中,有基础题,稍难题,提高题,上不封顶,下能保底,是值得我学习的。有了扎实的双基,才带来拓展练习中意外的惊喜。
建议:
1、学生作品展示不够清晰,应当用有颜色的笔涂或投影展示。
2、板书有些零乱。
3、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可以及时在全班纠正,如当学生涂二分之一时,出现两边都涂时,应及时展示出来纠错。学生在操作时,作品应充分展示出来。
4、整堂课节奏太快,特别是后半部分的教学。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4
我觉得胡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胡老师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等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15
一、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重要的。教学时,刘老师从熊妈妈分月饼入手,从分4个月饼到两个,再到分一个,复习平均分的概念时得出每只小熊分得2个、1个、半个。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然后出示分数二分之一,这样对于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一个宽广的背景下来学习,学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一个1/2来表示。
二、加强直观教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让学生动手折出1/2和1/4,直观比较它们的大小。课件显示唐僧分月饼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
三、问题设计有趣味性
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让学生用纸折出1/4后,给学生的折法起了他自己的名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折法。在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时,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而是利用学生喜欢听的故事,将知识蕴于故事中,在听故事、看课件演示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当回过头来再比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都笑了。而教师也不必再多说什么,学生已经自己推翻了先前的认识。
这节课总的来说上得很好,这里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分数初步认识》评课稿】相关文章: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精选)01-06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11-15
(经典)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03-04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1-02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12-19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06-20
(优)《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07-04
(优秀)《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评课稿07-19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优)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