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时间:2024-08-07 08:59:51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满分为100分。六(1)班及格率100%,优秀率98.15%,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3分,均分95.62分;六(,2)班及格率94%,优秀率94.34%,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2分,均分92.27分。试卷的内容紧扣教材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测评。考试难度适中,充分考查了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卷包括“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六大部分,囊括了教学重点、难点,测试到了学生对这一学期知识的积累,同时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试题。我个人觉得对于优生来说试题难度有点偏低。

  二、试卷分析:

  1.填空题22分

  内容:百分数,分数,比,圆的认识。第2题失分人数较多,比没化成最简比;

  2.判断6分,选择12分

  学生正确率高,失分较少。

  3.计算26分

  计算题是每次考试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计算一直是个问题,所以本学期注重平时对学生的计算加以练习,通过每天的几道计算来巩固计算能力与数感。学生计算题答得挺好,看来一个学期的努力有所收获,今后将一如既往持续练习。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失分较多,好多学生是半圆的面积忘记除以2导致的错误,强调过的问题还一再发生,以后这方面还是得注意。

  4.动手操作、统计10分

  盲区失分较多,一部分学生画出图但没标出盲区,还有一部分学生弄不清盲区的定义。

  5.解决问题24分

  本题共五个小题,都是基本应用,班里少数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能力不强,吃不准标准量与基准量,不习惯用画图来帮助理解。另外有些学生算式列对,但计算错误!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练习提高。

  三、问题分析。

  学生整体成绩较好,但(2)班有3位学生不及格拉分太大,其他学生成绩均为优秀,导致均分差出3分左右。通过本次考试,能看得出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不错。

  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

  1.有些学生想尽办法也教不会,不知如何改进,这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困惑的地方。

  2.还有一些学生只靠课上听,回到家后没人督促练习,当天的家庭作业不能落实导致得不到适当练习无法做到内化数学知识,而且前面的知识没学到位影响后面学习,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3.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次考试中,非常简单的题,好多学生却因看错题而失分,同时没有一个认真检查的习惯。应用题中反应出学生没有一个好的审题习惯,没看懂题意草草列式解答出错。今后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仍是重中之重。

  四、改进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和成绩紧密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有意识让孩子多见一些练习题型,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仔细审题、独立答题、想好了再下笔、完成所有练习后还要认真检查的习惯。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平时每次作业都应该严格要求,对于不认真书写的作业应当坚决要求学生重写。平时作业要少而精,要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避免学生为了求快而降低质量要求的现象发生。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密切联系家长形成家校共同教育机制。一些家长没能对孩子形成监督教育习惯,不关注孩子学习,对孩子作业不闻不问,使得一些孩子回家就像“溜号”一样。针对这样的家长得在今后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也能投入到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家校共努力,不断鼓励孩子,耐心等待他们进步。

  一、试卷评价

  本试卷涵盖面比较广,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试卷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操作、应用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操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次考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考试情况

  六年级学生47人,缺考一人,及格人数9人,及格率19.5%,平均分38.5分;优秀1人,优秀率2.1%;40分以下27人,差生率:58.2%。由于全班差生的比率比较大,所以总体成绩不理想。

  三、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20%此题内容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练程度。不过大部分学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其中第4、5、8、9题失分最多。其中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比值,大部分学生写出的都是化成最简整数比过程中的某一步,或者直接化简错误因而失分。第5题是常用单位的换算,有些学生对相关单位的进率记不清,单位的大小也较模糊,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学生无从下手,看的出来是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上还有问题。第8题这题应该是稍微难一点,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有限,对于本题中三角形内角和与角度的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透彻;而有些学生较粗心,把角算对了,但在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时又错了。第9小题“已知甲数比乙数少四分之一,求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对于本题大部分学生不能综合的进行分析,同时不能准确的找出单位“1”的量,因而失分就成为必然了。

  第二大题,判断题。5%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错误最多的是第三题:这是教材上的比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是教师课上强调的一句话,可见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

  第三大题,选择题。5%这道题共5小题,5分。错误最多的是第四题,这题涉及到工作效率的问题,是五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想当然的认为甲用4小时,乙用6小时,两人合作完成的时间就是4+6=10小时,所以选C的学生还不少。

  第四大题,计算题。32%学生计算习惯较差,经常发生抄错数字或简单的加减法算错的情况,需在平时注意习惯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加强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上下功夫,因为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失分较多的是简便计算,个别学生不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中第(2)小题有些学生看到除号前后都是相同的数据相乘,就自动改变题意加上括号再计算。解方程也不是很理想,应加强解方程方法的渗透,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因为学好方程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基础。然而列式计算中的第二小题只有几个别的学生能准确完成。

  第五大题,操作题。11%此题分为三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图形变换的空间想象能力。第1小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解画出圆,部分学生审题不够仔细,没能按要求求出相应的周长和面积。第2小题,学生对标出数对也基本上能掌握。同样的有部分学生没有回答问题而造成失分。看来做题的习惯还需好好改善。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25%应用题题目较简单,范围较广,难度也适宜,错误比较多的是第2、3、5题。第2题主要问题是因为计算的数比较大,最后的得数错了。第3题求圆环的面积,主要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不能准确的找出圆环中大圆的半径及小圆的半径,有的学生将题中的直径20当作半径来算,结果就错了。第5题是统计图,由于题目给出的是扇形统计图,及其中一个扇形表示的具体数据,要求学生求出其他相应的数据。半数学生第一部计算总人数是就出错了,从而导致后面的两题跟着出错,失分情况较为严重。

  四、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还应加强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清,整体计算能力不强,计算不够熟练,计算准确率偏低,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2、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好象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没有做到“认真细心”这4字。虽然我们教师对每次考试前都强调一些关于答题时的注意事项,审题时要注意看清问题,不要把要求看错。但是考完以后却发现,这个问题还是最大的问题。

  3、学生的一些习惯不规范

  作为小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好几个学生数字抄错。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在考试时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五、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系统性。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全面,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讲解必须准确、无误;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要准确、切中要害。特别指出的是:我班学生计算的基本功严重低下,计算能力差,计算的熟练度低,已成为提高数学成绩的“绊脚石”。故今后在教学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计算能力、技能的提高,引导学生要热爱数学,在“仔细认真”上下功夫。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双基训练,落实必须到位,使每位学生能学到最基本的数学,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给予他们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将为他们提供施展自我的平台,成立“一帮一”温心辅导站,从而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发生。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数学期末试卷分析报告01-11

期末试卷分析报告03-15

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报告06-17

数学期末试卷分析11-11

数学期末试卷分析(通用)07-19

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精品】07-13

(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07-13

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优秀)07-13

【优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