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时间:2024-08-10 17:48:41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必备]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业技术推广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5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因为发展好农业是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基层农业的水平较低、创新力度较弱,导致基层农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分析了基层农业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供参考。更多农业基础科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关键作用。传统农业的农耕技术较弱,在种植过程中因为技术原因,往往产量较低,同时会出现很多病虫害问题,尤其是山区农业技术更为落后,选择针对性的农业推广手段进入基层,有利于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对于推动整体的农业技术发展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现存问题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科技兴国的重要体现,利用科技可减轻农业工作的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村的农业生产力。向农户普及有关的农业技术,可为我国早日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应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尽快改善农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下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几点问题:

  1.1农民接受能力不强

  受传统农业发展的影响,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受到农民的排斥,很大一部分农民不愿意使用新技术,而且引入新技术需要较大成本,对于农民来说经济负担较重,不愿意增加成本。

  1.2人力支持不足

  我国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富足的,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基层农业技术得以有效推广的重要部分,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人力配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大多是“老龄化”工作者,缺乏年轻工作者,现有工作人员对于新技术的更新不能及时吸收,而且接受培训的技术相对较少,一些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达不到要求,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所以在推广工作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往往达不到推广效果。由于缺少有力的人力支持,导致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出现瓶颈,不利于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

  1.3资金支持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投入都在其他产业,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投资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投入的资金不足。经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对一些省份进行调查发现,基层的农技单位1996—20xx年经费总收入以及政府拨款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8%和2.7%,远低于同期国家17.0%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与8.1%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低于3.2%的同期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而且投入的资金也不能完全利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受资金的影响,推广工作的展开途径不够全面,使用的推广方法较传统,导致农业技术本身的技术性不能有效进行展示,无法很好地展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

  2推广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的途径

  2.1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学习意识

  有些农民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接受新鲜事物,这就需要有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对新技术带来的好处以及产生的具体效益进行讲解,同时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与想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一日三餐的维持都依赖于农业,新技术应用不当会给他们带来损失。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有关的媒体工具,对新技术及其带来的好处进行宣传,让大家进行培训观摩,倡导大家用科技知识武装农业。

  2.2增强队伍建设

  根据目前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应该加大农业的资金投入。农业是维持一切发展的基础,在推广机构,可以增加高素质的人员,聘请有从农经验的人员,鼓励应届毕业生学习农业技术,增加他们进入一线的实习机会。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薪资待遇的方式吸收人才,通过实行考核、组织培训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另外也要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因为只有自身符合工作要求,才能对农民进行有效的指导,否则会适得其反。

  2.3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科研力度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技术较落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很早之前就使用机械进行生产。对于我国而言,一方面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另一方面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基层农业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农业的发展需要引进高新技术,而且要不断发展农业技术,加大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不能止步不前。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原有技术上针对农业的`问题加大科研力度。对于我国基层农业的推广,不能由于资金问题而导致推广不到位,要建立多元化的集资方式,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要结合不同地区进行款项的分配,而且要做到专款专用,以防款项挪为他用,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地实施。我国是农业大国,且基层农业占比较大,基层农业的改革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2]。

  3结语

  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是一项长久的工作,涉及到的领域较大,面对的人群较多,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出现人力资源支持不到位的现象。我国要大力鼓励青年人员加入到推广工作中来,提高有关的薪资待遇,吸引人才,改善农业技术,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差距、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较大的意义,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鹏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问题及策略[J].中外交流,20xx(05).

  [2]张长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7).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2

  1前言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对本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求得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2基本情况

  刘家沟镇共61个行政村,7.6万亩耕地,其中苹果、葡萄等果树达5.5万亩。农业部门共有农技、农机、果树、水利、林业五个站所7个人,其中1人被政府借调到非农站所工作,五个站所合成一个大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现在我们的财、权都归镇政府管,基本没有什么经费,一切要听从政府安排,从事本业务工作有点象“第二职业”。近几年,全国各县市区不断加大科技推广普及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大力实施"科技示范培训"、"阳光培训"、"绿色证书"等农民培训工程,开展科技示范县、科技下乡等科教服务活动,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我镇大力发展葡萄与葡萄酒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沿烟潍公路的“十八公里葡萄长廊”的葡萄与葡萄葡萄酒产业带,南部苹果及鲜食葡萄产业带。

  2.2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市场化体系初步建立

  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中国葡萄酒特色产业镇为目标,构建规划了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沿206国道两侧,横贯东西18公里的葡萄种植及加工、观光产业带———“十八公里葡萄长廊”,成为蓬莱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重要支撑点。目前,全镇共有中粮长城、菲律宾康达、金六福香格里拉、法国瑞枫奥赛斯、朋珠等18家国内外葡萄酒企业落户我镇,占全市葡萄酒企业总量的32%,带动建设标准化葡萄基地3.6万亩,已建或在建欧式、中国传统式风格各类酒堡、酒庄8处,年产葡萄酒5万吨,产能占全市总量的50%,销售收入4.5亿元,年利税2亿元。整个葡萄长廊的建设带动了周边20多个村的6000多户农民从事葡萄种植及加工,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00万元,农民收入800万元以上,为推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3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7人都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4人;学历层次都是大学本科。广大农技人员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4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农情传达逐步畅通

  有线电视、移动电话、宽带等进村入户,镇里建有农业信息服务站,各村有信息员,健全了规章制度,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最大限度的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

  3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农技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农民意识及其它客观原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3.1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刘家沟镇也是除了保证工资外,基本上没有经费投入,由于人财物都下放到了镇里,工作一切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从事本业务工作有点象“第二职业”。

  3.2我国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

  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在农业内部,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3.3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对优质技术的需求,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3.4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

  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5农技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少,缺乏有效保障机制

  随着农村各项改革日益深入,农技推广部门逐步走向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不再享有财政经费,难以承担技术推行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当前除了各级对农业的政策性资金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资金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技推行体系建设、服务条件亟待改善,迫切需要资金支持。

  3.6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技人员知识老化

  近几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逐渐减少,目前各乡镇农技人员有部分被抽调去从事包村、招商等其他工作,常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刘家沟镇也不例外。现有的乡镇农技人员多数仅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只会简单的农业适用技术指导,缺乏市场预测、行情分析及经营管理指导能力,而且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少,知识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发展要求。

  3.7人均占有土地少且分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农村土地较少,发展种植、养殖调地很困难,想规模发展必须拿出专门人员负责协调土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的`普及,也限制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3.8政策上非常重视,实际操作上薄弱

  根据本镇及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及地方在政策上看视十分重视农业及农技推广,各种惠农政策、农业示范县等各种推广手段层出不穷,实际上这么多政策、这么多工作都需要最基层的乡镇去落实、去干,但乡镇农技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资金不足,要完成这么多的工作是不可能的,而且每次改革都是针对乡镇农业部门,人员每年都在减少,多年不补充新鲜血液,象刘家沟镇真正从事农技工作的只有2人。

  4建议与对策

  4.1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4.1.1融合教育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

  要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政府组织、农业部门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动员和支持各类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

  4.1.2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法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科技宣传等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利用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覆盖面广的优势,直观、快捷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

  4.1.3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培训重点

  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

  4.1.4尊重农民意愿,拓宽培训内容

  要根据时令季节,开展配方施肥、合理用药、秸秆还田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要继续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扩大阳光工程的培训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加强对农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农技人员必须在其位、尽其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工作业绩与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大力推行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每年对现有从事公益服务的农技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内容的继续再教育,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带头人。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下拨适当的经费,帮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技人员办公有场地、工作有设备。

  4.3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科企合作,发展农科教示范企业。鼓励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引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在科技示范园区试种试验,成功后再向农户推广,探索一条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户的选拔培养,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4.4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县乡技术人员成立科技服务队,村级成立由科技村主任为组长的科技服务组,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分层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开通农科热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营,切实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4.5健全农业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大力推进村村通宽带,设立科技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村民代表、青年人收听收看农业科技节目,搭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

  4.6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

  发挥政府指导、引导职能,尊重农民意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集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对大力号召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借鉴粮食直补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给予生产者一定的补贴,调动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人员、乡村人才给予一定补贴,在提拔重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引进激励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来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安排专项科技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农户小额贷款机制,加强银企、农企联合,切实解决好资金制约这一难题,确保"科教兴村"计划顺利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

  作者:姜显锡 单位:山东省蓬莱市刘家沟农业综合服务站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3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兴农的主要途径,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基础才能够实现农业技术的普及和创新,由于推广主体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推广模式。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对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推广模式;公益型;科教型

  1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农业技术推广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只有采取科学的推广模式才能达到普及农业技术的目的。学术界将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定义为以下2种:通过先进的媒介将全新的技术在农村推广,从而拓宽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知,积极采取新技术来提高农业产量;传播现阶段最新的`农业技术,丰富农民的农业知识,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促使农民自主的参加到农业技术的推广中。

  2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构建

  2.1公益型推广模式

  公益型推广模式依托于国家建立的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推广主体由各级政府领导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组成,由国家财政拨款提供经费。主要特点是:经费有保障,能够较好的执行国家农业总体发展规划,便于宏观管理。主要推广方式为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及农业技术咨询等。这种模式属于无偿服务,适用于以下几种技术:对国家、地区具有总体性影响的技术,应该由政府组织推广示范;不需要保密的公益性技术,一户学会便会马上在全村普及,难以通过有偿的方式进行推广;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公益性明显的技术,只有靠政府进行无偿推广[1]。

  2.2科教型推广模式

  科教型推广模式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大学为主体,是在政府的指导和市场的引导下、由各类农业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的新型推广模式。其推广主体有的与地方政府、农村合作组织、农协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建立较为稳固的关系,进行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转化及成果转化等活动;有的直接将农业科技成果物化为实物,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机制,通过市场流通过程,使农业科技成果从农业科研教学单位进入农户;有的与产业主体联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资金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从科技系统、农业部门、教育系统等争取资金支持;单位自筹;科技贷款;协作单位出资。这种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科技、信息及人才优势,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能够实现农业技术的快速传播。

  2.3企业型推广模式

  企业型推广模式包括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和生产经营资料的企业等。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整体,通过无偿或有偿的方式获得相关技术,然后开展培训活动,让农户在接受了技术指导后进行规模生产,由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包装销售或深加工。某些大型项目要求水平较高的技术,单个农户难以接受,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单个农户无法比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提高技术推广的质量、规模和水平。企业与农户间的技术推广关系属于内部关系,受到利益一致性的影响,二者间比较便于协调。这种模式的资金来源完全由企业自身筹措。使用这种模式的技术多以前景好、效益高并且能够快速开发的新技术为主,具有技术服务具体、系统和连续的特点,并有助于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中。

  2.4自发型推广模式

  自发型推广模式的主体包括专业技术协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是农民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自发组织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科技人员为顾问,农民技术人员为骨干,主动寻求新技术的推广模式。这种模式由专业技术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有偿服务形式获得先进技术或科研成果,然后通过该组织将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传播出去,引导单个农户转向规模化经营。它具有以下特点:自组织特性。推广组织由农业生产者自发组成,没有人员编制,一切经费由会员集资;具有相似技术需求的农业生产者自愿联合,组织内部实行自治管理;以专业户为基础开展技术合作;所推广的技术大多具有“半公共技术”的性质,协会内的技术推广是非盈利性的,而向非会员推广则会收取一定费用[2]。

  3总结

  由于目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多样化,各地区参与主体需要根据当地生产产品类型和运作模式选择合适的推广模式,即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的原则,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继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灿武.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xx.

  [2]余晓伟.南宁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xx.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4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向农业生产转化的基本途径。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情况、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发挥情况、农民农业服务技术的获取情况、农业服务技术的推广情况等方面总结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况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向农业生产转化的基本途径。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情况、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发挥情况、农民农业服务技术的获取情况、农业服务技术的推广情况等方面总结了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况,分析了阻碍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即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合理。

  关键词:农学论文发表

  1技术因素

  谈到农业技术,人们关注最多的往往是栽培技术,而忽视了管理技术。在大田生产中,管理只是一个环节,主要指追肥灌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措施,农业生产从规划、建设、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涉及管理问题。

  1.1 要正确认识农业技术的引进推广与普及应用的关系

  广大专业研究技术人员和农民创造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有的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有的正在试验、示范,不久就会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上,还有的正在被创造或即将创造出来。但实际上,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觉得缺少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渴望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农民总感到缺少实用技术,生产上不那样得心应手,经济效益总不尽人意。

  对待农业技术,目前存在两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是推广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急于出成果,盲目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倾向,已引进的还未消化,还停留在示范阶段,又在想尽办法引进,有的甚至未进行试验、示范就直接进行推广,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广大农民创造的很多现金技术的实用技术,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及时收集、整理、未能补充完善,即使发现了,补充完善了,又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成本也增加了,农民不愿意接受。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品种并不一定就是优良品种,新技术也不一定就是好技术,必须经过试验、示范才能确定,才能进行推广。

  1.2 要正确认识农业技术落后与先进的问题

  以日光温室为例,当先进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必然引起相关因素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日光温室仍然是蔬菜生成中最先进、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这仅是从蔬菜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角度上讲的。从实际生成上讲,日光温室的发展速度将会逐渐趋缓。原因是:一是日光温室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发展的空间有限;二是投资较大,回收期延长,见效缓慢;三是比较效益不突出,有些地区塑料大棚两茬以上栽培也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四是一代日光温室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重建的可能性不大。

  2资金因素

  农业技术推广正面临着“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境。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瓶颈。解决资金问题,总的趋势是要采取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从国家方面来说,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虽然也在逐年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产业的需求。争取地方政府投入资金也是很不现实的。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民不愿将过多的资金投进去,用什么办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呢?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公益性职能出题目,经营性职能做文章;采取股份制合作经营的方式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科技入户解决了人从哪儿去的问题,怎么干的问题,这种办法很值得推广。

  3信息因素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农业科技信息几乎涵盖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如农业科研成果、科研动态、栽培管理技术、新品种、产品加工、交易市场、产品供求信息等等。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农业科技报刊、电视专题节目、农业信息网、广播、广告、手机短信、口口相传等等。传播渠道很多,方式灵活多样,信息量庞大杂乱,难辨真伪。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纳、发布功能,产前缺乏市场引导,产中缺乏生产技术指导,产后缺乏销售信息和渠道,信息难以传到生产经营者手中。二是中介组织发展缓慢,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尚难发挥其应有作用。

  4管理因素

  人们通常说的管理,是就大田生产而言,是指整个栽培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追肥灌水、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农业生产,,至少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应选用投资少、收益大的栽培模式;二是选用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的品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配合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和适宜的调控手段,促进农作物生长健壮、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目的;三是节水灌溉和配方施肥。合理的灌溉措施,既能有效节约水资源,又能创造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环境;科学进行配方施肥,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氮肥和其它无机肥料的用量,不但能够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而且减少环境中的氨气、硝酸盐等有毒物质,改善了其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四是病虫害防治。必须使用低毒、低残留和无毒、无残留的农药,如生物农药等。

  5服务因素

  目前,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行为社会化、服务目的利益化、服务方式产业化、服务监管法制化的服务机制正在形成,这对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6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对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市场需求刺激农业生产规模而显示出来的。尽管技术推广与市场交易都是微观行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但其相互影响却是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的。研究分析市场因素,对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避免技术推广的盲目性,即可以控制推广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二是通过技术服务、产品推介,发挥品牌效应,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引导种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因此,研究分析市场在宏观上的调控作用,对农业技术推广很重要,也很必要。

  7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和法规,制度因素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影响是宏观上的,主要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如何把握和执行的问题,把握好了,执行好了,利用好了,就能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广大农民就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最终达到技术推广与增加收入双赢的目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5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对农业技术水平要求往往比较高,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就需要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功夫,将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的长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顺利转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实现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初衷是为了顺利实现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增加农业收益,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做到位,将会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科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确保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另外,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意味着只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同时还要求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1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人员分布缺乏合理性

  尽管国家为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在所有地区都设立相应的农业推广机构,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范围仅仅局限于市级和县级机构中,乡镇虽然也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的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乡镇范围内,很少深入到农村一线。结合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组成状况的调查发现,只有在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配备比较合理,同时人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高级专业人才数量也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不仅人才短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队伍还存在比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缺乏活力。只有很少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失去了过去农业推广模式所应具备的针对性,导致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甚微。另外,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员认为农技推广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薪资待遇也很难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也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当下农业技术推广仍然存在推广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的缺点,同时推广工作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继农业发展目标发生转变之后,依旧采用行政化手段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未充分考虑农民技术的需求特点,农技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化,因此,推广效果一直不尽人意。同时,由于很多地区都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些投入产出比过低的农业生产项目已经无法吸引农民进行种植了,成为农村劳动力对外转移的一大因素。另外,由于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化,收效甚微,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民对推广项目的积极性,因此推广技术往往得不到应用推广。

  1.3缺乏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是否完善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能否取得预期推广效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主要有省、市、县3级,在乡镇里只设有农业推广工作站,推广的主要范围主要限于县级。就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来说,按理说应由县级机构负责实施,但是县级机构接手项目会直接交到县土肥站由其负责检测,对土肥站来讲,不仅要求其技术过硬,还要做好土样采集及化验工作,因而土肥站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还面临人员技术力量短缺,经费不足的问题,市级机构与其并不形成明显的约束力管理,只能说是一直业务指导关系,难以形成层级分明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是极为不利的,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

  2解决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策略

  2.1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合理性分布

  尽管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已经覆盖到市、县级,甚至在乡镇还设置了农技推广站,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级农技人员长期处于市县等较高一级的机构中,自身才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同时,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则只是为了完成本职工作而已,未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加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导致乡镇农技推广站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面对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必须出面,调节农技人员合理性分布,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多安排一些高级农技人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应的,市县等较高一级的农业推广机构,主要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人员可以适当缩减,改变农技人员不合理分布的现状,从而更好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技术推广能否取得成效。当前农技推广由于推广形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低下,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组建专业技术协会。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农民作为工作重心,在村组中选择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带头人来培养,为其开展专业农业技术培养,让其在培养中真正成长为专业农技人员,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村级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对于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利的;施行农业技术人户推广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农技示范户的培养,并充分整合农技服务资源,结合专家进大户指导、大户帮扶小户,农户之间相互帮衬等途径,从而促进农技转换,通过这种推广模式,不仅有助于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打通了农户和农技人员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对农技成果的入户率的提升。

  2.3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的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省、市、县农技推广机构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而应该层级分明的约束和被约束关系,上级机构要对下级机构进行直接领导,规范下级机构行为;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技服务队伍,让他们亲赴乡镇农田调研,深入到农户家中,负责农业技术的科研推广,以确保农业技术具有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农技推广机构还应该与其他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组织协作工作,实现最新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农技推广的有机融合,这样有利于生产力转换,只有这样,农技推广机构的所具有的传播的实地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字德华 单位: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薛春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xx(5):228.

  [2]张秀萍.浅谈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xx(9):217-218.

  [3]文恩洲.浅议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科技,20xx(5):217-218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6

  一、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概况

  沂源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现有5个,包括:农业局、蔬菜局、农机局、畜牧局、科技局。其中农业局有下设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无经营性收入。全县乡镇级别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1个,另有一个办事处处于建设中。这些服务机构的职能依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例如,中庄镇是沂源县的苹果生产基地,该镇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主要围绕果树的培育、管理以及新品种的引进等诸多问题展开。

  2.农业推广人员

  据统计,截止到20xx年底全县农业系统人员总数345人,其中:管理人员135人,专业技术人员210人。沂源县农业推广体系共有209人,其中县级有139人,乡镇级别有70人。

  3.推广的方式方法

  通过对沂源县11个乡镇抽样调查,沂源县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xx年9月,沂源县开始着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自此在示范县项目的带动下,开展“阳光工程”,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把广大农民集中起来进行集中培训。此外,推广工作中还开始利用大众传媒,例如电视台、互联网以及报纸等方式,使广大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

  4.运行机制

  在业务上,沂源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市级对口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县农业局为中心开展工作,具体工作由县农技中心负责。乡镇级的农业推广工作归口县级相关部门管理,并受乡镇政府的统一领导,同时承担者各村农技推广工作。在财政上,除具体的项目经费外,推广工作所需的一切费用都由相应级别的财政承担。

  二、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

  1.县域行政性推广组织上下脱节,运行不顺畅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技推广体系出现断链现象,县级农技推广部门只对乡镇农技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乡镇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任免权都归乡镇政府负责,所以,这种“财政切块、业务指导”的人事制度,使得农技推广组织上下脱节,直接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结构不合理

  沂源县农技推广组织人员结构的不合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还处在较低水平;二是农技推广组织内部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严重;三是非科技人员“占编顶岗”问题严重。

  3.推广方式方法单一,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推广方式方法上,农技推广仅靠“一张嘴,两条腿”活动在田间地头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互联网、电视、科普书籍等已经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手段。但是,这些新推广方法的应用范围还相对较少,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服务网络,并且对这些新的推广方法尚无科学的评价标准用以评估其实用价值。

  4.推广经费不足,限制了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实际调查,沂源县的推广经费,除种子站、农技站等少数部门有一定的经营性收入外,其他皆为全额财政拨款。县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原本有限,再经过层层分配,最后用于农技推广工作的金额就很少了。推广经费的不足,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的各项工作因为资金的限制而减慢进程或停滞;另一方面,不利于调动推广人员投身推广事业的积极性。

  5.推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活动空间不大

  目前,农技推广部门在工作中还倾向于“个搞个的推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例如,县农机局主要负责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工作,该局的工作内容的制定多取决于上级部门指示和局内领导的意见,很少征求农业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乡镇农技推广站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够充分。

  三、完善沂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对策

  1.深化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大力度解决县级农技部门的问题。针对农技部门运行机制上的“财政切块、业务指导”所带来的弊端,建议在县一级成立专管农技推广的组织机构,把农机局、农技中心、种子站、农经站、农广校、果品中心、土肥站等部门组合起来,专门负责全县的农技推广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职能重复、服务单一等问题。

  (2)强化乡镇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目前,乡镇农技站面临职能弱化,实际工作人员减少、专业技术水平低的局面。建议县级政府加强对乡镇机构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乡镇机构职能,严格制度技术人员从业标准,并对在编人员进行业绩考核,从而为农技推广体系打好基础。

  (3)搞好各行政村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建议为各村配备专业农机推广员,开展“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并结合沂源县开展的“培育农村科技示范户”项目,抓住机会,促使村技术员与“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工作的先锋队。

  2.提高农技人员技术水平

  (1)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针对沂源县普遍存在的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问题,进行彻底清查,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因事设人”。

  (2)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针对现存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无分配差额或分配差额较少等问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对农技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除基本工资外的福利分配,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农技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农技推广技术水平。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外出进修、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向农技人员传授先进知识经验,并对人员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促进农技人员知识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3.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

  现阶段,迫切需要进行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将以“说教”为主的“技术传输”观念转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推广”。推广的过程不再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而已经成为一个“先学”与“后学”,在“后学中”共同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自身的优势,被抓住示范县项目的契机,大力开展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借助大众传媒等现代手段,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形式,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广大农民。

  4.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沂源县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保障。一方面,必须依法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县政府的推广经费财政支出比重,并指定监督部门对这部分财政拨款进行动态监督,以保障推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一方面,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进入,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同时,建立和完善推广资金监管制度,明确各部分资金的用途,以使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5.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要发挥县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与广大农户完成产、供、销的对接,龙头企业负责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和产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培植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农户”的产业化服务组织。

  (2)继续建设和完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根据沂源县山区农业的发展状况,按特色成立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并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3)在示范县项目的带动下,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分工。制定基地、专家和技术负责人、档案记录等工作制度,使基地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搞好试验示范、培训观摩工作,并建立了基地档案,对每一项技术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详细记录。通过以上措施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7

  摘要:果树在种植生长期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到果实的产量和质量,要想提高经济收益,就必须加强果树管理。本文介绍了果树管理注意事项;指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管理;注意事项;农业技术;应用

  1果树管理注意事项

  1.1摘心

  一般在9月下旬,针对尚未封顶的新梢,摘除还没有木质化的细嫩部分,促使养分积聚在已经木质化的部位。如此能够为叶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枝条成熟。

  1.2疏枝

  在摘心处理之后,冬季修剪时要把长枝、密枝等清除,避免养分在冬季消耗过量,为果树贮存营养。

  1.3防涝

  如果发现果园内因地势问题积水,要建设疏水沟渠,尽快将积水排出果园,避免树根长期浸泡在水中。还要扒开树根颈上部的表层,有利于土壤通气,促使根部正常生长[1]。

  1.4深翻树盘

  最好的方法是从果树定植外缘开始,通过扩穴、深翻、施加有机肥,促使土壤熟化。1株果树深翻树盘的过程,可以2~4a时间完成,将深度控制在60~80cm,有利于深部根系的合理分布,保证土壤透气,提高根系的吸水能力、吸收养分能力。

  1.5秋季施肥

  进行土壤施肥,常在9月份进行,以圈熟肥为主、氨肥氮肥为辅,数量100~150kg;进行叶面施肥,常在8月中旬—9月中旬进行,包括过磷酸钙(0.3~0.58kg)、草木灰浸出液(浓度为6%),喷洒2~3次。1.6保护果林8月份应该向果林喷洒硫酸亚铁波尔多液,起到杀灭病菌的效果。该溶液的配置方法如下[2]:向3kg硫酸亚铁中加入30kg水,形成硫酸亚铁溶液;向3kg生石灰中加入70kg水,形成石灰乳;将硫酸亚铁溶液缓慢倒进石灰乳中即可。

  2果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果树修剪问题

  管理人员没有对果树进行合理修剪,就会导致主枝干张开角度小、甚至不能张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枝干偏移到中心位置,树木呈现抱团状,继而主枝干的数量减少。实践表明,合理修剪枝干能保持营养均衡,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效预防病虫害。修剪工作不到位,则会影响果树的健康成长。

  2.2果园修整问题

  果园在管理期间,存在明显的头重脚轻现象,也就是将管理重点放在了果实成熟前,收获后往往缺乏系统的管理工作,导致果园内杂草丛生。研究表明,秋季温度适宜、光照合理,此时果树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管理人员应该对果园进行修整,例如施肥、修剪枝干、病虫害防治等[3]。

  3果树管理中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1栽培技术

  果树栽培离不开相应的设施,常见如温室、塑料大棚、人工光源等,能够为果树的生长提供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求合理调整温度、湿度等参数,确保果树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即便是在反季节的条件下,也能够保证果实新鲜无害。以塑料大棚为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打破植物冬眠机制、控制果树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果树整体管理等。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加强调控管理,能够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最终增加经济收益[4]。

  3.2寒害预防

  除病虫害以外,冬季寒冷天气也容易危害果树的生长。相关报道显示,每年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我国果树在生产、售卖阶段均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应该研发新技术,提高果树的'抗寒性能,保证健康成长;果树种植要因地制宜,在寒冷地区可以引进抗雨雪、耐低温的果树种类,并对种植技术进行改良[5];加强果园管理工作,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必要时采用有效的防寒御寒措施,从而减轻寒害对果树的影响。

  4结语

  果树管理的6大注意事项,分别是注意摘心、注意疏枝、注意防涝、注意深翻树盘、注意秋季施肥、注意保护果林。分析可知,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果树修剪、疏花疏果、果园修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从栽培技术、嫁接技术、寒害预防方面入手,为果树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晶华.果树栽培管理及盐碱地果树栽培技术研究[J].北京农业,20xx(18):90.

  [2]陈志霞.农业技术在果树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初探[J].种子科技,20xx(07):81.

  [3]张硕.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xx(11):29.

  [4]秦路军,徐海苗.果树定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xx(22):29-30,32.

  [5]刘勇,孟凡武.果树春季霜冻防控管理技术及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xx(20):75-76.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8

  摘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的高产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却只是在试验田中推广使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并不是特别的理想。依据相关资料和实际情况的调查,对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一些借鉴价值。更多农业基础科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农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但是工业现代化水平一直不高。在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比技术的推广效率高,致使科研成果的使用率很低,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下笔者对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和措施进行了总结。

  一、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如基地试验、技术培训、服务保障等,就是将农业新技术推广给农业的生产经营者,同时在专业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将新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在提高农业效率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在农业的推广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农业知识培训机构;第二,进行农业研究的组织;第三,群众的科技组织;第四,进行技术推广的`专业部门;第五,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应该依靠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很重视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创新工作,但是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府部门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中,积极性不是特别高,对其推广过程缺乏应有的干预,进而使农业技术在推广中出现转化率低的问题。

  第二,在推广的过程中,推广的范围受到限制以及推广中的设备不完善和落后,进而使农业技术的推广出现瓶颈。

  第三,对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较少,在实际的工作中,科研机构很难进行顺利的工作。

  第四,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设备配置比较落后,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和效率。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农业体系的问题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所以,应该加强对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措施。

  1、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对农业推广体系进行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政府;第二,农业科研机构;第三,农业经营企业。3个部分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实现3个部门的结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农业推广体系部门的农业科研部门进行有效的衔接,不断提高二者的融合程度,以更好发挥作用。农业科研部门需要通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帮助才能将科研成果进行实际的转化,同时能够提供实际的生产信息,不断促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的程度[1]。第二,农业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配合,农业经营单位能够为科研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保障新技术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科研单位能够为经营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两者之间实现共赢。第三,农业科研单位和我国的农业部门进行配合,不断促进中国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水平。

  2、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第一,为了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加强对县、镇等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掌握,进而保障相关的高产技术能够真正运用到实际的生产中。

  第二,在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中,应该保证对农户、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能够对高产技术进行有效的掌握,不仅要加强其技术能力,而且应该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和认识水平。

  第三,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如可以让专家录制视频,然后让相关人员集体学习,也可以进行定期培训,办理培训班等,也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对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证书[2]。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

  第一,不同的农业推广机构性质是不同的,将农业推广机构进行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中介;其次,纯公益性;再次,法律授权;最后,盈利性的机构。应该对不同的机构进行智能的具体划分。

  第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应该做到以下方面:对技术平台进行创新;建立中介机构以及相应的服务机构;结合相关产业,找到发展的突破口。

  四、结语。

  农作物为国民生活提供了保障,其高产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相关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不断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促进相关副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为轻工业等产业提供原料支持。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应该不断改善推广体系,不断对其进行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推广技术的重视,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和投资,发动民间组织对推广体系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同时加强对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促进体系的推广,进而逐步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琳。川南丘陵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与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xx。

  [2]王学荣。玉米品种和栽培措施在山西玉米高产创建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xx。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9

  1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1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基层推广体系待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法律上也规定推广经费由政府的财政划拨,问题在于目前农业对地方经济发展不如其他行业,以至于许多地方对农业还不够重视,投入到基层乡镇农业部门经费少,人员工资较低,造成基层农业推广体系还不完善。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卸包袱”,将农业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有的甚至将服务部门拍卖,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或抽调去拆迁、招商,已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虽然一些农技部门经营农资,少数农技人员开展有偿的指导咨询服务,但为农民服务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够满足生产上对科技的需要。

  1.2农业种植效益低、规模小

  (1)农产品价格低,引起农业种植比较效益低。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在小面积上很难看到明显效益。对农民而言,只有当一项科技成果能为其家庭创造高的效益时,才会主动采纳应用。在种植效益不明显的情况下,农户对农业科技的应用表现热情不高,影响到科技采用率。

  (2)当前各地农业生产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同时也不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

  1.3农业成果与生产需求不对应

  技术推广针对性不强,导致技术与产业割裂。农民需要的是效益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一些科研单位往往缺乏市场调研,不知道农民在想什么,研究的成果同生产需求相互不对应,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有效地推广。如对水稻高产研究,农民不仅仅需要高产,而且需要优质,需要通过优质来创造好的效益[3]。

  1.4基层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基层推广队伍不稳定,知识机构老化,素质相对下降。

  (1)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优秀专业人员少,大多是转岗来的非专业人员。

  (2)大多数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

  (3)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主要从事粮食作物栽培、育种和管理的技术推广工作,而从事园艺、蔬菜等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的.技术推广人员少,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多样化发展的要求[4]。

  1.5农民文化底子薄,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科研成果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它。目前,大多数有文化的农村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现从事农业生产大都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由于文化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存在着科技意识不强、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2对策建议

  2.1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等同其他行业一样重视农业,加大对推广经费的投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完善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建立新型的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为主导,企业和农民组织广泛参与,无偿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按照经营性职能与公益性职能相分离的原则,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把乡镇农技站重新收归上级主管部门实行垂直领导,把农技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从单纯经营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够安心地从事技术工作。并对这部分承担公益性职能的人员,财政要保证他们的工资和正常推广事业经费[5]。

  2.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1)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针对农户经营规模偏小的实际,在农户自愿的条件下,采取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有序的流转,使地块相对连片集中到种植大户手中,进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产生的效益,刺激他们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如马鞍镇现已有水稻种植大户20个,面积都在15hm2以上。通过水稻适度规模方式经营,水稻种植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水稻机插秧技术、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和病虫综防技术等已得到种植大户的广泛应用。

  (2)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规模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实施如竹镇、马集和冶山等镇万倾良田项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利于农户采用规模性农业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等。

  2.3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激发农民应用新技术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争取实施农业项目,提高农业种植效益,激发农民应用新技术。基层农业推广机构积极申报高效农业项目,以项目促进保护地设施栽培,引导农民自觉应用新技术。支持农民无息贷款资金,增加农民经济实力,提高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能力。认真做好当前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项目,促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和机插秧技术推广。在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项目实施的5年来,六合区的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机械化耕作、收割已达100%,设施农业已占全区农业种植面积40%以上。

  2.4科研与生产联结,促进技术有效推广

  科研单位要加强市场调研,研究的成果要同生产需求相对应,让成果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有效地推广。根据农民想什么、农民的需要,研究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的技术。如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农民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式来管理施肥,实用可操作性好,深受群众欢迎。另外,科研与生产部门紧密联结,根据市场机制的要求,利用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户的互利合作制度,逐步形成生产服务指导联合体,有效调动农民接纳农业科技的主动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益。如马鞍镇勤丰蔬菜合作社,与农业科研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民结成互惠互利的生产联合体,有效地促进农民自愿应用无公害蔬菜高效栽培技术,加快该镇蔬菜产业发展,提高了蔬菜种植效益[5]。

  2.5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推广效率

  要持续不断、有计划地对在职的推广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促进知识更新、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服务水平。同时也应出台相关“英才计划”政策,吸引各类农业院校农业人才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不断充实推广队伍。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技术方面的多向性,在培养大宗作物的技术推广人才的同时,也要培养能够掌握运用非大宗作物技术的农技复合人才,如蔬菜、园艺类和农产品加工等人才。不仅要懂得粮食作物的技术推广,同时也要掌握该地区特色农业的技术推广。如马鞍镇的现代特色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在重视稻、麦、油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掌握蔬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6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促进科技深度、广度推广

  针对农村中不识字或文化水平较低的留守人员,通过采取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等形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实行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带动,促进科技深度、广度推广,使他们灵活掌握发展地方特色的致富本领。针对现有农村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中青年劳动者,努力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对他们进行专业性脱产培训,使他们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成为支撑当地农业的专业户和种植大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用得着、留得住的专门人才[6]。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增强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接受能力,才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0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实施的都是计划经济体制,农业技术推广已经有了其固定模式。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在此种模式下,农业技术推广也应转变固有的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改善对策

  1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为了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必须拥有一套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但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我国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甚至都没有农业技术服务,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1.2专业人才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对于推广人员的要求比较高[1],因为这是一项比较综合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也只是抱着能完成任务就行的心态,而不是真正为农民考虑。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态度不认真,对农民提出的问题没有耐心解答,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

  1.3农业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在多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不愿意去理解农业技术,甚至不相信农业技术,这样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过程比较困难,造成农民没有真正学到农业技术,农业发展则无法得到相应的提高。

  2农业技术推广改善对策

  2.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的一项公益事业,对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农业技术真正运用到农村的农业生产中,政府应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配合农业技术部门的工作。此外,整合农业推广技术的资源,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有多样性,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加强宣传力度

  宣传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农民更好地接受农业技术、接受新事物,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为了让农民对农业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向我国广大农民介绍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的意识水平。在农村,相关人员可以为农民亲自示范,使其能够掌握农业技术,促进农作物的健康快速生长。

  2.3明确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职能

  农业技术推广是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一种公益性活动[2],为了更好地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应撇清政府与推广人员的关系,不能局限于现在所拥有的农业推广技术的人才,应该扩大编制,用合理的待遇为农村吸引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2.4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

  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必须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让农业推广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另外,要合理解决农业技术人员的编制以及工资、待遇等问题。要为农业技术推广设立专项经费,保证经费充足,全面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农业技术的优点。

  2.5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

  根据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及工作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的确定要公平合理,全面推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另外,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要进行定期培训,保证农技人员有足够的知识储备[3]。用激励机制来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以防人才外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要加强实践能力,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理论知识充沛,需要将他们分配到各市县,让他们实地考察,待达到一定实践程度后,适当进行提拔,留住优秀人才。

  2.6推广信息技术,建设信息服务平台

  近几年,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因此,政府想要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可以适当利用网络,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网站供人们浏览,并建立一个可以互动的平台,针对农民提出的问题,由专业人员为其答疑解惑。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在逐渐发展,政府可以就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建立一个公众号,在农民中宣传,让农民关注这个公众号,而公众号运营人员每天都在上面发布一些与农业技术相关的知识,让农民能更好地理解相关农业技术。总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工作,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不完善,面临的困难有很多。相关部门必须有效解决这些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甫华.试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xx(01):18.

  [2]付长红.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06):877.

  [3]宋景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xx(10):66-67.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1

  摘要:目前,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现状是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但也存在着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三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问题;措施和建议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现状

  1.1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力推进农牧区综合改革,全省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机构715个,其中省级9个,市州级36个,县、乡农技推广机构670个,其中县级190个,乡(镇)480个。各级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种植业机构117个、畜牧兽医机构372个,渔业机构8个,农机机构37个,综合机构181个。全省农技推广体系现有人员5848人,其中省级674人、市州级567人、县级2646人,乡(镇)1961人。在职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18人,占总人数的73.8%,高级职称的663人,占总人数的11.3%;中级职称的2272人,占总人数的38.9%。省州县乡农牧业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我省农牧业主导产业的技术推广能力得到有效覆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办公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改善。

  1.2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起步实施。在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要求,积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各类涉农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等社会力量,通过项目投入、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手段,丰富农技推广的渠道,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目前我省确定的.产业化龙头企业93家,其中国家级17家,所有企业均和下面的基地、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成了联结机制,技术应用是他们相互联结的一个主要内容,我省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8876个,参与农户接近60万人,省财政重点扶持合作社每年有200个以上,通过政府政策性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农牧民组织化参与,企业+基地(或合作社、大户等)新型经营模式,每年有7.5万人受到技术培训,近50~60万农牧民从中受益。全省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574人深入农村牧区开展科技信息及创新创业服务。

  1.3农技推广机制实现突破。20xx年搭建了农牧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三级平台,建立了省、县、科技示范户、辐射户一体的农牧业科技转化快速通道,实现了与国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的有效对接。一是通过依托省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优势力量,整合全省“农科教、产学研”优势资源,建立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围绕全省十大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建立马铃薯、油菜、蔬菜、蚕豆、麦类、牛、羊、生猪、饲草料、渔业10个优势特色产业的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共组建了55个相关产业技术功能室,聘请10名省级产业首席专家、省级平台科技人员达到214人;二是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全省除玉树果洛地区的28个县(市、区)搭建了农业科技推广平台。目前28个项目县都建立由县级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机构和50~100名农技推广人员构成的县级技术推广平台;三是每个项目县遴选2~3科技示范基地、500~1000户科技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搭建了科技示范应用平台。28个项目县共培育科技示范户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8万余户,认定科技示范基地70个,推广各类先进技术300多个,近120万农牧民受益。

  1.4农技推广队伍能力建设逐步加强。依托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进行培训。选派我省135名农牧业高级职称人员参加由农业部主办“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培训班;按项目要求委托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对全省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6000余人(次)知识更新培训;目前已有300余名特岗人员、2574名科技特派员及“三区”科技人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

  2存在的问题

  2.1农技推广服务人才建设与全省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仍不同步。一是农牧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上由于年轻专业技术人员难以补充,致使队伍结构失衡、知识更新缓慢,队伍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农牧业技术推广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十分缺乏;二是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总体思路认识不到位。培训工作转型升级后,各地对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中培育、认定和扶持“三位一体”的总体思路认识不够到位,在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上过于谨慎,培育的落脚点没有完全放在农牧民受益上。各县出台的扶持政策含金量不高,资金扶持方面表现出力不从心,农牧民参与培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必要工作条件。

  2.2农技推广服务投入不足。一是农技推广业务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农技人员实际用于推广工作的经费十分有限。全省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存在着办公经费保障不足,办公条件简陋,缺乏交通工具、电子办公设备及办公运行费用问题。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普遍没有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经费,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只能依靠省上下达项目,有项目就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没项目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局面;二是虽然已经明确了各级农广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投入,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普遍存在培训场所条件设施简陋,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交通工具,给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了培训工作规范实施。

  2.3农技推广服务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一是全省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兽医体制改革以后,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工作由县级农牧行政部门进行指导,从近年运行情况来看,乡镇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岗位的公益性职能相对弱化,人员呈现兼业化和从属化倾向,平均投入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时间仅40%左右,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顺应公益性要求的、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和发展程度、体现农牧民满意程度的农技推广投入机制、运行机制、考评机制还没有被普遍建立。尤其是绩效考评制度在具体执行当中,由于受各地实际情况、执行者素质等因素影响,随意性大,很难落实到位。不能把绩效工资纳入考核范围,考核难度大,奖罚制度难以兑现,不利于提高农技人员积极性。农技推广人员活力不足,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工作中对农牧民的实际诉求和利益较少顾及,特别是受管理体制因素等影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缺少有效支撑和有效抓手,基层科技推广和普及工作落实难度增大。

  2.4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随着现代农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新型种养殖大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业企业等对生产环节中的农资、植保、农机、加工运输、农产品销售以及技术、信息、金融、保险、经纪等专项服务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推广体系在职能发挥和功能定位上的局限明显,各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亟需破解。

  3措施和建议

  3.1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农牧业公益性服务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衔接有序的多元化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

  3.2建立多元化的农牧业推广机制。创新农牧业技术推广模式,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载体,大力提升现有农技体系的服务能力;实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项目,增强基层站所的履职能力和推广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现有农技推广机构和涉农科研院所、教育机构等推广主体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农牧业科技企业、专业协会、技术中介组织、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非公服务组织农技推广职能,积极培育各类市场化技术推广主体,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机制。

  4建立高效的农牧业服务机制

  立足全省农牧业科技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打破人才等科技资源的地域、单位、学科和专业等界限束缚,将省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覆盖到全省主要农牧产业,突出制度建设,进一步充实农牧科技研发、推广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解决职称评聘等问题,全面落实农牧业科技平台各项工作制度,巩固和提升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效,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良种良法的研究、推广、应用水平。完善基层推广体系与改革建设补助项目运行机制,严格落实《项目合同制》、《农技推广负责制》、《农技人员定期培训制》、《三方绩效考评制》和《多元化推广服务制》等五项制度,改革考核办法,运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通过在线反馈等多种交互形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率。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2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强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率的转化较低,在新的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现存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计划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接收程度较低,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农村地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信息落后,消息闭塞,也给农业技术的推广造成局限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人群较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这就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极多的阻力。在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缺乏财政的支撑,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不完善,财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不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由于高学历的人员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使得农技推广人员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造成了推广的制约。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得不到实际的成效。

  二、农业技术推广改革的对策措施

  1。创新推广理念,开拓农业技术推广新思路

  我国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从单纯的“以技术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推广理念转变,实行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依托农产品为农业技术推广支撑,提供优质农资、综合信息、生产技术等为一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2。创新推广体制,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以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为主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应建设一个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农村合作经济为辅,农业科技、涉农企业、教育单位广泛参与的改革创新,新型农业技术体系。同时,在财政上保证县乡的农业推广队伍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提高科技转化成果率

  在当前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成果低下的状况下,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和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突出绩效奖励,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纳入考核范围。通过推行人员定编、定岗和聘用制度,以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吸纳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提高农技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切实的将农业技术推广开,提高农业技术的成果转化率。

  4。创新推广方法,让农业技术广泛深入户

  要切实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根据自然条件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本地需求的建设模式,确保基层农业科技和人才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速度,确保农业产值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技术发展,积极创新培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利用现代手段开展推广服务,满足农民需要,让农业技术推广真正深入农户。一直以来,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并不大,因此,党和政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带来实在收益,更好的促进农业生产化和现代化发展。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3

  [摘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立足于农村基层、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加强农技推广经验是贯彻落实党的“三农”政策的体现。合理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可推进农业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的转化,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充当重要角色。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过程无法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体制、人员等。基于此,本文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推动其多元化建设发展。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及对策;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D422.6[文献标识码]A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快速发展的重点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基层群众提供试验、培训、指导、示范、咨询等工作,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便实现基层农业技术的多元化建设发展。

  1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道路,取得了许多成就,也遇到了很多瓶颈。经济、生态、社会、气候、地形等因素制约着农业发展,而且我国本身就是资源约束极为严重的国家,耕地资源极度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少,再加上资源及生产技术的制约导致了农业的发展滞后。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技术较落后,很多地方还是沿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精细化水平低,化肥使用不当,优良品种推广有限。中国农业虽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传统农业必须不断向现代农业迈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方式较单一

  缺乏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与部署之下,推广过程中需要的人力资源、物力、财力等是国家分配的,就连大部分的技术成果也是统一的推广方式。这种体系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需要良好的沟通性与互动性。而当前的体制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大,推广工作流于形式,没有满足基层民众的需求。很多地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采取的方式是传统的、落后的、单一的。一般是通过试验、示范等方式来普及农业推广技术,没有充分利用新形势之下的多媒体优势,没有重视产前与产后工作,导致农业技术推广资源浪费、生态资源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2人员问题

  首先,一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人才的.质量与数量均有明显劣势,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非常缺乏专业素质高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这会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专业素质不足导致无法解决在推广中遇到的问题,会降低推广人员的积极性,让推广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其次,“被推广”的基层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推广人员的培训理解度不够,接受能力差,基层农村生产本就与科技进步严重脱节,再加上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直接造成了推广效果差。最后,推广人员与被推广人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度不够。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艰难的、长期的、复杂的工作,需要稳定的人力、物力支持,实现预期的目标,但是很多人员缺乏相关认知。

  3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农业技术体制机制的完善能够解决机制中的问题,拓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首先,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其次,国家需要相关的调控,政府帮助、引导、鼓励各基层社会力量参与到农业推广技术工作中来,并且创新理念。最后,农民是一切农业经营的主体,新型的农业技术是农民经营的必然选择,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农业推广是为了把市场需求信息、先进农业技术传递给农民,从而使其创新化生产。推广机制的创新,也可以大力调动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机构建设,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突破以往单一的农业推广方式,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发展将农时农事、农业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气候等知识传递给基层群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把新产品、新技术及时与农民对接。

  3.2注重人才发展

  首先,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以求能够提高整个推广队伍的专业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迅速培养农业技术推广型人才,若短时间不能起效,最快捷的方式是鼓励一部分农业科技人员能够走向基层,积极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这需要政府出台针对科技人员走出机关的激励政策。其次,注意挖掘有潜力的技术人员,狠抓科技示范户、农业大型企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生产水平,起到农村科技带头人的作用,对基层群众发挥示范、引导的作用,实现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目标。最终形成一支专门从事农业、农机、农产品等技术推广工作的高素质队伍,为基层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试验和示范,为农户培养一批“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最后,除了“个体”的人才发展外,更要重视“合作式”的人才发展,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专业协会,重视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示范园区基地,重视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为依托的服务组织,重视以农民经纪人为主的服務组织。

  3.3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建设发展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多元化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业部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意见》,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云南一直以来都属于欠发达地区,将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能力较差。云南农业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弱,农业企业分散、小型,产业分工低端,产业链条短,依靠资源消耗、粗放型经营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并不适应云南的实际情况。云南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比例不平衡,推广种植技术远远多于农产品附加值加工,甚至很多基层地区是在依靠传统的农业经验和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还没有成形。我们要将农业科技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落实科技成果转化。

  首先,科技进村入户的多元化。开展种植示范,农民从整地、播种、灌溉以及采收等均需要全程参与,学习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有计划地组织、规划、管理,带动基层农民自主种植。种植示范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公司联合基地联合农户,通过合作方式来培训技术人员,带动农民种植。其次,科技联合教育联合产业的多元化脱贫新格局。推动云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产业发展,设置培训特色班级,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激发农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构建“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格局。最后,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最为直接的是科技人员直接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这样可以缩短农业技术的推广周期,借力专家的优势全面提高农民的总体素质;可以在农业教育机构、科研机关单位举办培训班,培养针对性的高层次人才输送至基层,也就是选派科技特派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辐射式地带动周边地区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和专家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沟通,有声音、有图像,可以及时解决农业中遇到的问题,如举办农技“110”、网站推广等。最终是为了实现由农村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机构、农业教育机构等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4结语

  立足于农村基层,为农业发展提供因地制宜的技术指导,将技术成果充分转化为生产实践,是最终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实现的目标。我们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完善与创新,注重人才的发展,推动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建设发展等有效手段,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优化农业结构,帮助农民走向致富之路。

  [参考文献]

  [1] 孟凡濤.浅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途径的多元化[J].中国农业信息,20xx(07).

  [2] 李传宏.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xx(06).

  [3] 胡友明.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园艺,20xx(04).

  [4] 戴继勇,郑玉艳.浅析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标准体系构建[J].安徽农学通报,20xx(17).

  [5] 张长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技创新与应用[J].20xx(07).

  [6] 哈力克孜·吾甫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xx(06).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4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难点,然后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实效。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难点;策略

  1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

  第一,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陈旧。目前,仍以试验与示范为主要推广方式。这种推广模式只注重技术方面的推广,而忽视了产前、产后很多工作。第二,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这项工作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然而,我国农技推广经费占比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2%,明显低于国际水平[1]。第三,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2新形势下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在现有推广体系的基础上要注重将农技推广部门与群众性科技团队相结合,健全农技推广体系。要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服务型科技团队的支持。要加快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等团体组织的发展步伐,从而形成一个互连互通、高效运转的农技推广体系。

  2.2创新农技推广方式

  首先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建设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的示范基地,让农民看到新技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这比单纯的说服教育更有效。其次,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打造“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四位一体的科技进村入户的推广模式。最后,运用发放资料、张贴海报、巡回宣讲、电视、网络、广播等方式宣传农业技术,提高农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

  2.3完善农技推广部门的用人制度

  为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效能,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也是确保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创新的关键所在。建议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在内部用人制度上,应采用聘用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吸纳优秀人才。同时,实行农技推广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将其作为人员薪酬调整、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2]。对工作业绩突出者,给予重奖,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开辟更多融资渠道,确保充裕的`资金支持

  为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应构建起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农技推广融资体系。这是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前提。建议相关部门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省级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农技部门在处理好农技推广与经营创收关系的前提下开办经济实体。在获得试验与示范专项推广经费后,推广部门与工作人员都应积极开展科技研究,以期在关键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3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立国之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形势下做好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从多方面提升农技推广效能,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建兵.浅析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xx,22(5):37.

  [2]赵育琴.新形势下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策略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xx,11(4):18-19.K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5

  摘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这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体现。只有技术人员懂技术,推广技术,农业生产者使用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和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最大化的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关键词:投资;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农业的快速增长导致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从经济机制上看,农业增长的`特殊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中的劳动力、现有的土地消费和积累的资本。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有效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可以使其充分运用至实际的农业生产环节中,提升了土地以及农业资本的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处主要利用农业技术S型扩散曲线分析理解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农业技术S型扩散曲线的横轴坐标为时间,纵轴坐标为新技术采用率。在技术的初始推广阶段,其效果大多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新技术的效果未得到有效验证,以致多数人并不愿意承担风险,只有少部分人愿意尝试。当少数人使用后觉得效果不错时,则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采用新技术,此时新技术的采用率也会随之增长,使用人数增加。当新技术得到多数人的采用后,由于采用面较广,因此其扩散曲线斜率也会下降,最终趋于平缓,这便是农业技术S型曲线的形成过程[1]。而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多数地区可以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且在旧技术与新技术不断更替的过程中,便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为了确保农业经济的增长带动国民经济的提升,我国必须加大新农业技术的研究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创新升级。且还应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技术,从而提升农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的目的。

  2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教育、科研以及推广环节出现脱节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者并非实现有效结合。比如农业科研单位并未有效融入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领域,且农业教育工作也并未结合社会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过程带来了一定阻力。另一方面是投资带动力较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但当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市场并未完全打开,以致推广效果较差[2]。除此之外,我国正加快城市的建设发展,因此财政支出更倾向于城市建设,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投入的投资数额较小。

  3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3.1强化农业科研以及教育的全面结合

  农业技术生产的关键在于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且农业技术也主要产生于农业科研单位以及农业教育环节。对此,应大力支持农业单位的科研工作,并鼓励学校教育中的农业院校,为农业技术的研究提供良好氛围。农业局可以利用研究所功能研究新型农业技术,而学校也可以开设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且政府也应给予企业一定支持,鼓励其创新农业技术。这样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才可以提升技术的研究效率,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深层农村基层。

  3.2建立多元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为了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应转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模式,在满足市场以及农户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以国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农业科研院以及农民合作社为辅的多层次推广模式[3]。且高等农业院校也应设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门进行技术推广工作。除此之外,还合理利用民间资本,鼓励企业投资,并激励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

  3.3农业技术推广中加强科技普及

  为了提高农村科技水平,首先要根据当下农村经济及农民素质水平的实际状况,加大对农民技术的培训力度。此外,对学历不够或素质较低的农业技术推广从业者,进行相关职业培训,以多种方式与渠道持续提高农民的业务水平。

  4结束语

  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由此,相关部门应在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增大扶持力度,且确保这些资金全部使用至推广工作中。同时,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参考文献

  [1]耿增鹏,孙洁.简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xx(05):103.

  [2]冉莉.探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农技服务,20xx(11):8.

  [3]李慧.试论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J].农民致富之友,20xx(21):91.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相关文章: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精选)07-14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07-12

[精]农业技术推广论文07-13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实用)07-14

节水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2-14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优秀】08-10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通用】08-08

(优选)农业技术推广论文08-08

(通用)农业技术推广论文08-09

旱灾节水农业技术推广论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