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

时间:2024-08-14 13:19:13 就业前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1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北部湾经济圈的桥头堡,自20xx年与东盟十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越来越多来自东盟不同国家及文化背景的学生进入广西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学习,这一趋势要求广西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速,持续提升在校医学生即未来医务人员的双语交流能力,尤其是英语的沟通能力。然而“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仍然长期、普遍存在于现今的医学生中,这说明当前的外语教学模式与时代要求脱节,不能满足中国医学教育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要求。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

  一、制约因素

  1、陈旧的教学模式

  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应用使学校的外语课程改革、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变得本末倒置,导致外语教学的改革在数年中没有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体系,造成语言学习和运用断裂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医学生临床英语综合能力不强,这与当今医生需随时查阅英文文献从中循证指导工作或能及时与国外同行进行专业交流的要求脱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国医生的对外交流与诊疗水平的综合提升。

  由于医学院校至今仍沿用考试通过率作为评判英语教学水平的依据,对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试以通过公共英语四、六级的方式衡量,而这种测试方式是不包含口语内容的,与当前普通高校英语教学大纲里专门指出的“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不一致。此外,大纲里在教学

  目标上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明确提出培养语言技能目标的顺序是听、说、读、写、译。这说明听说能力的培养应是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但陈旧的教学模式致使医学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仍会不自觉地偏重公共英语应考内容和方法的讲授,缺乏对临床医学英语尤其是临床口语的关注,这使得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更倾向于公共英语教学、忽略临床英语教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略临床专业知识的讲授和口语能力的培养。

  积弊深厚的传统教学思维

  应试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喂养式”或“填鸭式”教学模式,中学阶段的学生已适应并习惯该模式,导致学生普遍自学能力较差,在外语学习中的具体表现为不讲方法,依赖老师;缺乏自觉,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课堂上注重记录,缺乏独立思考,气氛沉闷。由于存在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压力,中学英语教学更侧重于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的灌输,口语教学常常被忽略。这些都造成当今医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前几乎没接受过规范的英语口语训练。

  20xx年4月至12月,笔者对广西医科大学三个不同专业共10个教学班的268人做了针对英语口语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三个不同专业分别是:口腔系(58人),公共卫生管理系(64人),临床医疗系(146人)。调查结果如下:

  表1业余时间口语练习统计

  练习情况每周3次以上每周一次偶尔练习从不练习

  人数15 63 141 49

  百分比5、60% 23、51% 561% 18、28%

  由表1可看出,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觉进行规律的口语练习的仅占总人数的5、60%;绝大多数人(76、12%)显示出对外语口语没兴趣,仅偶尔或每周练习一次;而从不进行课外练习的学生竟然达18、28%。这说明在当今的医学院校,虽然经历多年的教育改革尝试,但依然没有激发广大医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和加深对外语在医学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多数学生课外几乎不开口讲英语,也从不自觉进行口语练习的事实,使当前外语教育改革陷入尴尬境地。这个问题除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外,医学院校目前所能提供的外语学习环境匮乏也是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表2医学生临床口语课堂表现

  练习情况主动配合配合消极配合拒绝练习

  人数64 175 29 0

  百分比23、88% 65、30% 10、82% 0

  表2的统计分析显示出在临床医学英语教学实习课中学生课堂表现的真实情况。结果表明89、18%的学生能按教学进度和内容、符合教学要求进行英语问答,其中积极主动的学生有23、88%;但课堂上态度消极被要求完成英语对话的竟达10、82%之多。分析其原因正如前面介绍,多数学生或因长期缺乏外语口语练习,词汇量不够,发音不标准,担心出错在课堂上被耻笑而选择沉默。有的学生虽然英语综合能力较好,但不善于或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而选择“低调”。这种情况造就了课堂沉闷的尴尬局面,最终教师不得不“强迫”学生问答,这就形成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敢开口,基础好的学生缺乏开口积极性的不良循环。从表2中看到消极配合的学生占10、82%之多,这反映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推广及普及会遇到重重困难。

  3、缺乏合格的临床专业外语教师

  当前,医学院校缺乏合格的临床专业外语教师,这主要表现在由于多年来的扩招,作为以外语教学为特点、临床教育为主导的临床医学英语课程所面对的学生过多,班级、班型过大,平均一个班至少50人。班型过大,使授课教师对所要求的教学内容难以在短短40分钟内全面拓展。临床实习课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它需要有合格的临床口语老师。然而,在当前医学院校从事英语临床教学的教师大部分为非英语专业毕业,多为高学历如博士或曾有留学经验的医师兼任,自身不具备专业语言类教师所具有的语言教学的专业特长,当授课内容涉及语法、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等语言学相关知识时,解答内容就显得苍白无力,不能满足医学生对临床医学理论和临床英语工作技能的双重要求。而专业英语教师由于临床医学知识缺乏且自身的临床口语水平有待提高,也无法完全胜任临床教学。同时,日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老师的进修和出国交流机会很少,多数教师没有与从英语国家来的患者沟通的经历,更没有机会以医生的角色在国外参与临床诊治的经验,这给临床医学教学带来很大的制约。

  4、教材不适用

  目前,中国医学教育向国际化迈进的趋势正在加速,各医学高等院校都抓住契机,对原有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远没达到满意的'效果,尤其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整体上仍然较弱,无法满足临床实际工作需要。这一现象凸显出英语口语教材的重要性,医学英语教学目标的特殊性要求未来的医生能具有较好的阅读及沟通能力,教材的内容应随医学发展而不断更新。然而,目前市面上能真正满足有效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目的尤其是临床医学口语教学的教材却不多,符合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特色和临床医学生特点的口语教材尤其是以东盟合作交流为背景面向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临床医学英语口语教材几乎无法寻觅。当前我们选用的教材内容显得陈旧、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东盟合作交流背景下中国医学发展的要求。

  二、对策

  1、设置临床医学英语实习课、加试口头表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近年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指导下,开始重视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但一方面由于缺乏合格的临床外语教师,口语教学无法完全贯穿到临床教学中;另一方面由于客观存在的不利于口语教学的诸多因素,如学生过多、班型过大和受课时限制等,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而逐渐丧失对外语的学习兴趣,最终造成学生的临床外语沟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要提高医学生的会话能力,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置临床医学英语实习课,每个学期有1/3或1/4的英语课时用于临床口语教学是必须的,否则加强医学生外语会话能力的培养也就流于形式。

  目前各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外语能力的检测采用PRETCO(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的模式,该测试体系更着重语言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运用,突出实效性和实用性,然而PRETCO测试体系在题型设计上存在没有针对口语能力直接进行考核题型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书面形式对会话能力进行间接的考核,这不是语言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运用且违背了外语教学大纲里对“听、说、读、写、译”的教学培养目标顺序,没有突出口语教学实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是与实际需求脱节的,故建议增加口试内容。要想完全杜绝外语实习课老师唱“独角戏”的尴尬教学局面,就必须在考试内容上增设针对医学生会话能力的测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压力。尽管口语测试在具体实施中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

  强调“学生为主,教授为辅”的教学理念,丰富第二课堂内容

  调查表明,目前影响医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因素有:

  (1)学生因素。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学模式的长期约束下,许多学生在大学阶段仍保持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习惯,完全依赖老师的督促和课堂氛围,课外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主动练习口语的机会很少。

  (2)缺乏学习环境。当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所能提供的英语口语练习环境匮乏,母语的语言环境极大制约了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和口语能力的提高。

  (3)缺乏鼓励机制让学生丧失主动性以及对外语的兴趣。

  综合上述,由于缺乏地道的语言环境和口语练习机会,在教学中难以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的好习惯。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如基本的语音、语调、语言的逻辑联系(包括遣词造句等),都很难达到理想水平。要从根本上改变旧模式所带来的被动局面,就应向学生反复强调“学生为主,教授为辅”的大学教学理念,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科学地开发第二课堂,优化课外活动设计,将有限的课堂训练与无限的课外活动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活泼氛围和语言环境,才能确保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提高。比如开设形式多样的医学英语主题讲座、演讲赛、辩论会和英语角,邀请有多年留学经验、外语能力强的临床医师或各基础专业教师充当主持人;邀请外国留学生定期参加,并组织学生在讲座、课堂或QQ群上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讨论和发表学习感想。利用网络优势在医学院校建立有特色的医学英语网络平台也是个可行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有用的临床学习资料,学生可直接提取感兴趣的相关部分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网上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克服因内向、害怕出错而羞于在公众面前开口的情感障碍,逐渐提高口语水平和增强信心。此外,积极鼓励学生逐渐拓展语言交流层面,与国外的医学同行共同搭建起医学交流的桥梁,通过逼真的情景交流,在最大限度上弥补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匮乏这一不足,同时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兴趣和欲望。

  3、提高临床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医学院校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学原则,要求临床英语老师不仅要具备专业英语老师的英语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临床专业综合技能,如妇科肿瘤英语老师不但要经过一定的英语教学的专业培训,还要有足够的妇科肿瘤的专业知识及掌握诸如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同步放化疗等与妇科肿瘤诊断治疗有关的专业词汇,并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掌握、更新有关知识和词汇。这一要求促使临床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医学院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加大对临床英语师资队伍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支撑力度;放宽教师进修学习的范围;鼓励临床英语教师在更高层次的院校深造,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积累第一手经验和资料,以便在教学中更有目的性。此外,督促临床英语教师要努力成长为自觉学习型教师,要密切关注所授专业的发展趋势。

  4、成为教材的主人

  以“培养实用型高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医学院校临床英语教学,决定了临床英语口语教材的选用要具有专业性、时代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要求老师及时补充。临床医学英语教学复合性强、临床实践性强,单一的普通英语会话教材或纯粹的临床英语会话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东盟背景下临床医学英语课教学的需求,必须把两个内容的教材进行综合取舍,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这要求临床英语老师平时注意临床医学知识的拓展,还要注意收集东盟各国不同的人文背景、经济发展及历史传承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作为口语交际材料,弥补单一教材缺乏实时性、趣味性的局限。

  三、结束语

  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经济文化合作的发展,对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英语教师应不断拓展专业领域知识和积累语言教学经验,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运用适宜、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成效,打破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同时,还需掌握所教授专业中的相关复合知识,从而促进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英语沟通能力。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2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我国医患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再者由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需要身体上的康复,还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接受更全面、更积极、更有效的培训,为患者的健康服务。临床医学教学在整个临床实践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实践机会,丰富学生及医护人员的知识,同时对于医院的正常临床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使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高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为我国临床医学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临床技能的人才。由于临床医学教学内容复杂,为确保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许多课程应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如理论性、实务性、技术性课程),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此要求。随着管理思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情景模拟教学能够解决上述难题。

  1、情景模拟教学法简介

  情景模拟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吸收了哪些知识,学生积极性如何,是否自愿,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与教学意义脱节,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思维的形成;导致学生学不深、学不透、学不懂,甚至不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情景,并让学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工作情景,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实践性和优越性,它是从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是病例教学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拟教学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之间进行模拟临床实践操作练习,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是节约教学资源、场地以及人力等,同时有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总结为以下4个步骤:

  (1)准备情景模拟材料,创设情景环境;

  (2)进行情景分析;

  (3)情景模拟实践,进行知识内化;

  (4)课后指导总结,延伸巩固提高。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由学校医学教育、研究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连续统一的部分组成。医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结束学校医学教育之后,进行临床实习及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行医技能,这个阶段也是医学生形成临床思维、巩固临床知识的黄金阶段。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效果,许多医学院校、医院的各个临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拟教学法。

  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学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要求医护工作者拥有独立的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术后恢复,它包含临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疗及科研等,涉及多学科知识。王宇娜等[3]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教学中发现,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可显著提高学生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水平。邹磊等[4]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麻醉学临床教学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临床实习中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调查表明,情景模拟教学可提高麻醉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期间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对刘慧慧等[6]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为非麻醉专业实习生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对非麻醉专业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TBL法进行麻醉临床技能教学,可显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养临床操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将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麻醉临床见习中发现,采用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麻醉见习教学,效果较好,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兴趣,值得推广。

  2、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内、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内、外科知识与技能是临床医生要掌握的重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内、外科常见的临床情景再现,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乐飞等[8]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外科临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实习医生入手术室前培训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且减轻了带教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成本。赵晓在临床外科教学中开展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调查结果显示,四阶段情景教学模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张学志等将情景模拟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进作用。石姝梅等将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应用于内科实践教学中发现,情景构建和病情模拟能明显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与操作技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提升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3、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救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任何工作的失误或差错都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医生都需具备急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各项急诊抢救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果断的判断力。朱贤春等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神经外科新职工急救培训中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新职工的临床急救能力。赵晓[14]在临床心肺复苏外科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翁留宁等在多发伤急救手术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发现,培训后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提高了培训对象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发伤急救手术配合能力,增强了团队交流能力和协作精神。

  4、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医学人际沟通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毕业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医患沟通能力欠佳、医学继续教育不足等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和谐医患环境的构建起着负面影响。近几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大部分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导致,因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每位医学生应必备的素质。郑鹏等[17]将情景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现,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增强,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5、情景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情景模拟教学的关键环节即情景再现,需要选择合适的课题,做到环境设置尽量接近临床实际,不能单单反应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其中。此外,课程知识点的.难易、多少,也是选择课题时所需注意的要点。它要求情景能够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加直观展示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领悟和正常表演出来,起到启发性教学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教师需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并做好课后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综上所述,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是符合医学教育现状、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医学教学中,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3

  从风靡一时的美剧《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再到近期国内热播的《医者仁心》《心术》,医生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偶像职业”。尽管现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也经常有报道提出,越来越多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不愿意做医生,然而在近几年研招中,硕士仍然是“香饽饽”,受到众多医科学生的追捧,特别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更是水涨船高。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形成了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4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满足居民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它在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优质、价廉、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和推广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其中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1]。针对目前现状,20xx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下大力气狠抓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xx年又由卫生部下达并贯彻执行《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向中西部地区投入专项资金8720万元,有层次、有步骤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力争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总体目标,以弥补当前卫生缺口,从根本上缓解就医压力。

  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陆续扩招,升学门槛放低,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亦随之不断增加。而对于一些专科层次的临床医学毕业生来说,由于学时短,学历低,动手能力不强,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使其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再者我国医学专科生的培养一直沿用医学本科生“掌握现代医学专业诊疗技术、满足医院需求的专科型临床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内容,绝大多数医学专科毕业生因缺乏以预防保健与健康管理为主导的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难以适应或安心在基层社区卫生机构从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工作,毕业生“下不去、用不上”的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目前全科医师匮乏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当前扼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我们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方向班,进行定向培养,为全科医师的培养探索一条快速有效的新途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xx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采用1、5+1、5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试点进行改革,结合个人意愿选取其中部分学生入选全科医学方向班,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培训。然后主要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随机选取该20xx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各100名学生分别入选正常对照组(年龄18~22岁,男38人,女62人)和全科医学实验组(年龄18~22岁,男39人,女61人)。两组学生均为高中起点,全国普通招生,学制3年,年龄、性别比例、教育背景及以前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按以前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后继的半年理论学习与见习、一年实习活动,全科医学实验组则按照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开设的半年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培训,而后进入一年的实习环节。

  方法

  1、实验方法:在学生学习期间,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组别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提高满意度调查。通过该项调查了解学生的自身对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情况,从而有助于修订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和相关课程设置内容,有助于指导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期末汇总分析比较不同组别学生毕业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通过量化考核方式进一步评估不同培养方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差异。

  2、评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围绕人文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预防观念、保健意识、健康教育意识、康复治疗技术、动手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课后发放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以百分制形式统计两组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对综合能力提高的认可度评价见表1。

  考核成绩

  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73、4±3,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数为89、57±3、1,两组平均成绩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5

  长学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需要,由于长学制医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和学制特殊性,在学业发展中存在一些独特的规律[1]。七年制医学专业设立之初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达到硕士水平的高级临床医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个医学院校制订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整体优化,面向临床,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要求[2]。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中非常独特的一个学科,从新生儿至14岁各年龄层次均有,由于其年龄特点,多数患儿不能主动叙述病情,且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病情关注度高,情绪易激动。七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实习时间均较五年制医学生长,不仅要学会运用有效的医患沟通方法及儿科诊疗技巧去解决临床的诊治问题,更要注重此阶段的临床思维方法和临床技能的培养[3],因此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面临较大的挑战[4]。

  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儿科学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发展。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在七年制儿科临床见习中尝试情景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情景教学(situational teaching)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场景,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促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5]。情景教学以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为理论基础,确认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任务、环境等各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6]。学生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既有助于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又能增强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7]。近年来,情景教学模式在教育界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越来越多的医学院开始尝试这种教学模式[8-9]。

  1、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20xx级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儿科见习时间为20xx年9~12月,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情景教学组,其中情景教学组共24名,男8名,女16名,平均年龄为(206±0、38)岁;传统教学组20名,男6名,女14名,平均年龄为(21、95±0、56)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学实施

  1、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灌注式床边教学。即老师起主体作用,带领学生床边观察患者,可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操作,最终由老师集中概括分析该病的发生机制、病理演变、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2、情景教学组

  1、在见习前1周,预先向学生提供病例,并提出问题,3~4人为一组,让学生围绕问题,查找和搜集相应的资料,给出结论,并说明诊断依据。

  2、见习时根据病例设置情景,情景的设置含有大量鉴别诊断信息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学生需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患儿家属、患儿,模拟不同的场景如门诊、病房或院外发病地点。情景设计的主题与教学的病例一致,模拟患儿及家长叙述疾病的发生、发展,模拟医生进行问诊、检查及初步处理过程。模拟情景的训练不仅促进学生融入真实临床环境,也易于学生将书本知识和临床实际之间搭起桥梁,培养临床思维。

  3、情景演练时,授课老师作为场外旁观者应引导“患儿”扮演者表现出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医生”扮演者学会准确、全面的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引导学生针对情景模拟案例中的问题做出决策和选择;还要引导学生认识病例的复杂性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不死记课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4、讨论:首先同一组内学生自评,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获得的病例信息是否详细、准确,根据现有信息得出初步诊断及鉴别诊断,及需进一步完善的检查,指出自己的不足以及改进方法;其次不同组之间学生互相评价,指出他人在模拟演练过程中的不足或成功之处;最后是教师总结,此次演练是否成功,得出的病例信息是否充足,方法是否得当,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也是临床思维模式如何形成的过程,所以说教师的最后点评是画龙点睛之笔。

  在情景演练中,主题设置如下:

  1、如何通过问诊获得有用的病史资料;

  2、患儿年龄小,查体不配合,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医患互信,并快速准确地进行体格检查;

  3、结合患儿的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认为最可能的诊断并给出诊断依据;

  4、还需要进一步做什么检查协助诊断;

  5、可能的鉴别诊断,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6、初步的诊疗计划。问题均按照临床思维、临床实际操作和治疗的过程设置。

  1、考核评价方法

  分为专业知识考试和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专业知识考试:满分100分,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传统题型,重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有综合分析题,多是对病例的分析,重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满分50分,主要是考察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由教研室统一出题。考试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就情景教学模式,咨询学生的意见、看法。

  2、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3、结果

  1、考试成绩比较

  情景教学组学生的专业知识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问卷调查结果

  92%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模式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91%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模式能提高其组织、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95%的学生认为课程目标明确,课前预习有的放矢;91%的学生认为所学内容的组织、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85%以上的学生认为情景教学可提高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提高。教学中的小组讨论是否激发更多想法及是否能积极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持肯定态度的比例相对较少,具体见表2。

  3、讨论

  七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能参与国际医学科学竞争的高级临床专业人才。在临床实践中,很少碰到与书本的描述完全吻合的所谓“经典”患者,要求医生能准确把握患者的临床特征,抓住主要矛盾,把采集的患者信息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分析,明确定位、准确定性,这就是疾病的诊断过程,也即临床思维形成过程。为了适应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尝试对七年制医学生的儿科学教学进行改革,改变常规的课堂总结-床边实践模式,建立新型的临床教学模式。情景教学以典型病例为背景,设立情景模拟,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临床思维模式有感性认识,使其顺利过渡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更快适应环境,增强信心,不至于刚开始就被临床的复杂情况弄得晕头转向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目前各大医学院校开展比较广泛的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Barrow教授最先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把病案讨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引入教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PBL教学虽然有上述众多优点,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已有20多年的实践,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仍然存在教学重点不突出,可能由于是建立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的,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科研设计少,近似于自学的.方式对学生要求高,设计病例有难度以及查阅资料较费时等问题,因此一直未完全代替传统教育。所以,对于医学教育者来说,需要不断地摸索适合不同学习对象及要求的教学方法。

  在现在的医疗模式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儿科医师所面对的患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不愿配合床边示教,即使有的家长同意,但由于患儿年龄小,主动配合意识差,常常不能使诊疗过程顺利进行。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在七年制儿科见习教学中开展情景模式教学,让学生自己模拟患者的基本情况、医生的临床问诊,在模拟患者时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向“医生”表述自己的痛苦,而医生的模拟就需要快速进入角色,准确利用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同时还要应对患者不同于书本的“意外”情况,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以床边教学为代表,其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学条件、设备要求低,各级医院均可开展,但从现代教学理念来看,床边教学模式过于单调,仍以填鸭式带教为主。部分老师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内容直接在床边再次复述,部分老师则将床边教学当成临床查房,在讲述过程中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而学生只作为诊疗活动的“参观者”,不利于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并且在目前医患矛盾紧张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不配合床边教学,不允许过多的学生在床边听讲,不配合学生的反复查体及问诊,医学生和患者之间交流困难,达不到互动目的[14]。见习是学生首次接触临床,面对患者其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都相对比较差,或者说不熟练,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知怎样才能更贴切的与患儿尤其是患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互信。这是初入临床的医学生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在今后很长的见习、实习路上会越来越困难,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丧失自信心,不利于高端医学生的培养。情境模拟教学可使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有较多的机会与“患者”交流,而“患者”扮演者不是真实患者,有助于心情放松,提高自信,为今后的医患沟通、诚信建立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所有问题都不是既定的,通过在交流中不断创造新的情境,迫使他们不断地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同时,角色的扮演让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对学生很自然地进行“医者父母心”等医德教育和医学伦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6

  1、“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首先,学科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学科发展的关键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位列“双一流”五大建设任务之首,具体内容包括“培养和引进一流的人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培养中青年教师和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由此可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无疑是助推“双一流”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次,纵观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主要是依赖于拥有优秀杰出的教师。优秀的师资队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输出前瞻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优秀的师资队伍可以作为高校的一张“名片”,能够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世界上高度认可的、具有代表性的无论是QS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还是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或者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师资队伍的水平都是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7]。由此可知,我国“双一流”建设要把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础。

  2、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临床教师对教学工作思想认识不充分

  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临床工作量随之也大幅增加;另外,临床教师因为职称晋升、科室临床工作指标和科室奖金分配等问题,将大多精力用于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导致临床医学教师对教学的精力投入和重视程度降低,常常采取应付的态度。另一方面,临床教学难以见到直接的经济效益,教师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临床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学工作,造成了临床师资队伍在思想认识上的不稳定。

  2、对PBL等新型教学方法认识不深刻

  为提升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近年来,在国内外教育领域普遍应用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逐渐被运用到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通过PBL教学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PBL教学效果更好?部分教师表现为对新型教学方法理解不够深刻,定位不准,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难以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型教学方法8]。

  3、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采取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对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临床师资队伍缺乏这方面建设。在医院的考核指标中,医疗任务指标占绝大比重,而教学任务在考核中所占比重甚少,这就给临床教师造成了重医疗而轻教学的错误导向。另外,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临床教师进行考评,不能全面反映老师的教学能力,这会挫伤临床教师的积极性,比如,仅从教学效果上看不出明显的差距,优秀临床教师的辛苦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认同。

  4、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

  教学是医院的职能之一。医院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多由医院独自承担,然而由于教学工作投入的回报周期长,短期内没有明显回报等原因,医院在对教学的经费投入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9]。同时,在医院奖金分配上,科室成员的奖金分配一般不与临床教学工作挂钩而与承担的'医疗工作量相关,这就造成了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之间的矛盾。临床教学工作耗费时间和精力、任务繁杂且成效低,临床教师所得教学收入一般是按照职称的高低发放的课时费,教学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这也直接影响了广大临床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

  3、“双一流”背景下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医院教师具有教师和医师双重角色和双重压力,虽然临床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我们仍需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临床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首先,思想上应重视教学工作。医院管理者及临床教师要改变“医疗为主、教学为辅”的错误思想,把临床医疗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推进医院的全面发展。其次,管理上应采取有效激励和奖惩机制。各种激励和奖惩措施是调动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包括薪酬、声誉和考评激励等,通过对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师发放津贴、评选先进个人和优秀带教老师、与职称评定挂钩等激发临床医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加大对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能力。与临床医生的培养不同,临床师资队伍培养不仅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还需要刻苦钻研教学技能,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xx年12月,医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助推学校创建“双一流”建设,医院在临床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建设路径,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1、思政引领课程,培养优秀师资人才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以新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10]。医院高度重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环节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师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自20xx年开始,每2年举办一次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在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引导全院广大教师要崇尚师德、爱岗敬业,肩负起塑造灵魂的时代责任。

  2、利用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

  医、教、研三位一体一般被高校附属医院作为协同发展的理念渗透在医院发展目标中,但是,“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教学工作得不到重视11]。学院根据师德师风考核、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等,将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职称评定、工资晋级和岗位聘任挂钩,同等条件下,师德表现突出的,在评选中优先考虑,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教学工作业绩突出的教研室进行表彰,每年评选若干个优秀教研室及十佳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并在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及教师的职务评聘、评选先进、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和选派出国等方面优先考虑。通过此举措,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

  3、采用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不断学习,培养教师教学综合素质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不断拓展教师的培养途径12]。学院鼓励并积极协助中青年骨干教师前往美国莫尔豪斯医学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进行临床教学及英语能力的培训,以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此外,根据学院制定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双语教师培训班管理办法(暂行)》,连续举办了八届“双语”教师培训班,培训学员300余人,并先后派遣30余名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英语学习,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英语表达水平和授课能力的教师,在安徽医科大学国际学生的临床授课以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院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青年教师英语授课大赛、优秀教案评比、示范公开课等方式进行教学技能培训。20xx年医院举办的首届临床实践教学师资培训班,省内外2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及医院的50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班;20xx年8月邀请专家对医院的16个教研室、整合课程系统的25名教师代表进行了为期2天的PBL教学师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和培训,为青年教师创造了展示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在参与过程中互相学习优秀选手的教学技巧,也激发了教研室及广大教师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4、开展教学评价,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进步的动力,也是检验学院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3],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中期教学检查、学生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和督导专家评价等,从不同角度客观评价临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带教能力、教学质量,综合、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素质。在反馈方面,教学管理部门通过教学评价发现存在异常的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各教研室,要求及时跟进与整改。

  5、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是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当前存在临床教师不重视教学、教学方法落后、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院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激励机制调动了临床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热情,多途径的教师培养方式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等。但在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还需继续探索完善考核机制和教学能力培养的可持续性,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临床师资队伍,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助力高校实现高水平的办学目标。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7

  一、中西医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包括有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教育的现状、一些人对这个学科的误解和偏见、整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限制、前辈们的就业状况等。

  (一)中医西化,发展缓慢

  现在中医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上下出台了很多中医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现实中,中医院依旧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层的中医医院基本上发展缓慢,存在中医西医化的倾向,即以“西医的模式”指导中医临床。在临床方面有用西医的辨病取代中医辨病,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等严重地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药疗效的体现,使广大大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中医药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大家的专业思想。

  (二)专业教育现状

  现在的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校普遍移植西医的培养体系,按照西医模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文化熏陶已不存在,中医教育正日益衰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从入学就接受两套学科的学习,即要接受中医学习,又要接受西医课程,课程多,极大地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再者学生是分别接受西医和中医知识,并未直接接受融合的中西结合的临床思维,这是学习过程中造成学生思维矛盾的根本性因素。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学习年限并没有延长,且各课程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学科齐全、内容繁多且重复,学生疲于应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专业深奥,中医、西医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医学具有明快、方便、好学的特点,而中医的特点是抽象、难学、难悟。然而,对于当今靠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起来的高中生,要认真钻研经典、理解经典是很困难的,因而很多人倾心于学习西医。这就导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西医知识掌握不牢靠而中医方面知识和技能却捉襟见肘。

  (三)就业压力大,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表面上是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专业,但实际上与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不相一致,其前景不容乐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困难,一些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的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种就业难题不仅困扰着本科专业的学生,甚至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其原因是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教学、科研、医疗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使中西医专业队伍形成严重的不对等态势;再加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西医身份并没有得到一样的尊重和认可,比如有些综合医院就明确提出,不招录中西医毕业生或中西医毕业生只能到中医科工作等等;二是考研专业受到限制,很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是要想通过考研,脱胎换骨,摆脱中医身份对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困扰。但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报考研究生的受到限制,多数中西医临床医学生考取科学型的研究生。然而2011年国家规定“科学型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学历去考取医师资格证,只能以本科学历考取医师资格证”。这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异于是当头棒喝。三是职业前景不好,中医发展缓慢,而且具有西化严重的问题,中医院效益不好,学中医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很多中医大学生的一个心病。再加上很多中医的执业行为会受到人为的限制,这就导致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不容乐观。

  二、巩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对策

  为了解决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中医自身吸引力和优势

  不断增强中医自身的吸引力和优势,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到中西医均衡发展,给中西医平等的地位。中医药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科学,除要有正确的政策保障外,自身学术的繁荣和提高则更为重要。因此,每个中医工作者都应当认清形势,努力把自身队伍建设搞好,不断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实现中医的腾飞与超越,赢得社会支持和认可。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力量

  考虑到较短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中西医并重,重点着眼于临床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建立中、西医两套思路,以便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在教学安排中,让中西医临床

  经验丰富的医生执教,突出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加强学生辨病辩证的能力和临床思维模式,积极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师。 (三)政策支持

  将中西医临床医学事业在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西医临床医学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有力贯彻,确保各地中西医都有一个均衡、稳定的发展。因此,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视中国西医临床医学。首先对中医的投入,要与社会对中医的需求和中医本身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即应用多种扶植、优惠的特殊措施、办法促进中医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中西医临床科研的资金投入,只有新兴学科中得到新探索新研究才能更有利于学科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要取消限制中医发展的政策和局部性的制度,做到中医研究生从业的无障碍化。站在专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调研,搞清楚大学生“改换门庭”的根本原因,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将中医研究生的平台搭建得更为牢固。

  为了巩固学生的中医思想,定期聘请中医名家进行学术讲座,通过这些讲座,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医、热爱中医。可以举办中医知识竞赛、中医故事演绎等活动,弘扬中医文化,激发同学们对中医的学习兴趣,促进中医的发展。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认识学习中医的必要性和广阔的前景,避免选择的盲目性。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8

  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生学会(RACGP)自195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全科医学教育以及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和全科从业者提供各种支持,进而提高全澳洲人民的健康水平。早在1967年,RACGP就通过会员制(Fellowship)方式对全科医生进行了评估和认证。自1996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将RACGP会员制作为全科医生的资格认证标准,即全科医生候选人(以下简称候选人)需通过参加RACGP的考核评估,取得会员资格,方可作为一名全科医生在澳大利亚独立行医。若能够成为RACGP会员,则证明候选人已经达到了在澳大利亚作为全科医生独立行医所要求的标准。而在成为会员之前,候选人要求通过RACGP组织的一系列评估考试。按照规定,有资格参加评估考试的候选人必须具备以下3种路径之一:

  1.1具有全科医学行医工作经验者要求候选人参加相关测试,证明他们已具备全科医生从业者所需具备的相关经验(要求已有4年的工作经验,其中至少1年在澳大利亚完成),或者持有相关要求的资格证书。

  1.2专项医生项目专项医生项目旨在为来自国外的医学毕业生建立成为RACGP会员的渠道。RACGP会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候选人在全科领域拥有的资历和工作经历进行评估,达到要求者才可通过此渠道参加评估。

  1.3职业前培训项目符合职业前培训项目要求的候选人,必须首先完成RACGP认可的澳大利亚全科培训项目(AGPT)或者远程培训计划(RVTS);完成此项要求后,区域培训中心(RTP)将为候选人颁发培训完成资格证书(COT)。另外,RACGP还要求候选人完成在对创伤的早期控制和加强生命支持方面的培训。具备以上资质后候选人才可以参加RACGP评估考试。

  2澳大利亚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

  澳大利亚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学院评估考试和实践基础评估测试。不同类别的候选人按照要求参加这两种评估体系中的一种,通过后均可成为RACGP会员。无论参加哪种考核评估体系,均要求候选人在3年内通过考核评估体系内的所有考试环节,3年内可以按照考试举行时间补考任一门未通过的科目,但是3年过后,有任何一门或者几门未通过的考生要求在下一个3年内再将所有考试环节重新考核。20xx年之前,RACGP的考核成绩评判采取传统办法———绝对通过率,即百分制考试,60分及格。而从20xx年起,RACGP逐步采用新的百分位数法,将每次考试试题难度的差异考虑在内,运用百分位数评判成绩,并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划定分数及格线。

  2.1学院评估考试除了有全科医学行医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可以选择直接参加实践基础评估测试,其他候选人均必须通过学院评估考试才能成为RACGP的会员。学院评估考试包括以下3种。

  2.1.1应用知识测试(AKT)AKT目的为:测试候选人获得独立全科医生资格所需具备的背景知识及对专业知识的应用。AKT试题均基于临床,以便强调掌握相关临床背景知识。该测试共包括150道题目,测试时间为3h,题目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相关的拓展型问题。

  2.1.2关键特征问题(KFP)KFP考试目的为:测试候选人对全科医学实践中临床诊断技巧的掌握程度。“关键特征”是在日常全科医学背景下解决临床问题的重要步骤。一个KFP包括了一个临床场景,以及针对此场景的一系列聚焦于关键诊断步骤的问题。该测试要求考生自己写出解决方案或者从备选的方案中选择方案,答案必须清楚明了,测试时间通常为3.5h。

  2.1.3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OSCE目的为:候选人在患者咨询、同行讨论的情景下应该具备的应用知识、临床理论、临床技能和专业态度。这是一种基于临床情景咨询表现的评估,只有通过AKT后才能参加OSCE。OSCE实际上是针对以上各种考核目的所采用的综合考核方法,是学院评估考试中较全面的评价环节。OSCE试题由14个临床工作站实地考核患者组成,考试时间分为8min或19min。8min的问询主要考核以下几方面:问诊的一两个环节,诊断技巧和专业态度等。19min的临床工作站实地考核则是全面模拟实际临床情景,考察候选人全面的临床技能。OSCE注重候选人能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表现出的“整体患者”(wholepa-tient)理念,展现全科医生在医患沟通、对患者相关病史的系统了解、同理心和正确引导等方面的综合技能,考试全程约4h。

  2.2实践基础评估测试实践基础评估测试是针对具有全科医学行医工作经验者的可选择性考试,即只有符合“评估资格路径一”要求的候选人,才可以自主选择通过参加此项考试或者参加学院评估考试(二选一)来获取RACGP的会员资格。实践基础评估测试包括以下3种考试:

  2.2.1考官临床考察(ECV)ECV目的为:考察候选人实地的临床诊疗能力。ECV是考官直接观察候选人现场操作的一种测试。这种测试方法使考官进一步观察到候选人的临床诊断过程和对患者的身体检查技能。ECV还能够考察候选人其他方面的表现:如管理时间的`能力、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可持续性控制已存在问题的能力。

  2.2.2咨询案例录像(RC)RC考试目的为:在患者问询背景下考察候选人平时行医时的知识应用、临床推理、临床技能、交流技巧和专业态度。这是对候选人平时问诊时录像内容的一种评估。考官在候选人自己录制的90个临床问诊案例中选择15个进行评估。评估中,问诊的具体形式没有限制,不同的问诊方式均有可能取得高分。考官注重的是候选人对待患者的具体方式及在问诊中怎样与患者建立联系。RC考核的重点为以下几个方面:问诊时,医生传递了哪些信息;怎样使患者能够开诚布公的告知病情;患者在解释病情中多少是出于自己的健康信条,以及患者愿意与医生分享多少自己做决定时的想法。

  2.2.3口述案例测试(VIVA)VIVA目的为:评估候选人应用专业知识、临床诊断、健康促进、医疗持续性、时间管理和编写医学记录的能力。VIVA将候选人自身的全科实践概况与全科医学咨询的趋势相结合,形成一个由20道题目组成的口述案例测试。每一道测试题目通常先给出一个在全科诊疗中可能出现的场景,随后附加2个相关问题。考试总时间为2h,候选人在准备时可以在纸上打草稿。VIVA是基于候选人的实践概况,而非直接基于候选人对患者问诊的一种考试方式,且考试还会被录像。

  3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的思考借鉴

  3.1以独立行医为导向,对考核对象分类考核评估RACGP要求其会员达到作为全科医生在澳大利亚独立行医的标准,对具有不同学习经历和全科从业背景的候选人有着不同的考核评估方式。澳大利亚以独立行医为导向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注重对成为独立行医的全科医师候选人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种灵活的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有效地鉴定功能。而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重点发展对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但随着步入全科医学领域人才的多样化,如具有全科从医经验者、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的转入者以及国外留学生等,与之相匹配的全科教育考核评估体系也需逐步建立完善。因此,澳大利亚多渠道、将考核候选人分类的考试评估方法值得我国借鉴参考。

  3.2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完善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RACGP设置的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考试既包括对候选人应用知识的考察,也注重对其实践的考核。澳大利亚对知识的考核细化为AKT和KFP,并针对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考察。OSCE当场考察候选人的临床技能和态度,ECV考察候选人现场的临床操作技能,RC和VIVA则反映了候选人平时问诊时的表现及其全科实践情况。20xx年我国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并能够招收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院校共有74所。而大多数的院校还未有规范化的全科医学专业评估体系,建设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教育考核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参考澳大利亚比较成熟,并被多年实践所证实有效地评估体系。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9

  关键词:中医类别;毕业生;就业

  一、现状及原因

  有资料显示,2007年毕业生有495万人,而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人。众多毕业生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是不争的事实。以武汉地区为例,据人事部门统计:医学类2000年、2001年、2002年的就业率分别为68.65%、67.35%、63%,在13个统计大类中居倒数第一。据统计:2006年医学专业的就业率为31.01%,位居各专业排序的后三位;中医学专业就业率则更低,排在所有专业就业的倒数第二位。同样,根据上海市教委于2007年7月公布的2003-2006年度38个就业率低的专业中就包括中医学专业,低就业率排名第10名。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哪个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是有很大困难的。

  本文以三峡大学仁和医院1999-2009年共计184名中医类别专业实习生为对象,通过电话随访和网上交流等方式,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由于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实习的中医专业学生大部分出自基层或农村,家庭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所有的学生一毕业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就了业,在所有从事的行业中,大致可以分为工作在医疗机构和非医疗机构两大类。

  (一)在非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业

  进入该领域的学生共有88人,占47.8%。在在非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业,根据职业的特点分为以下两部分:

  1、在非医学领域工作。进入非医学领域有45人,占24.5%;这部分人没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在工作,是让人遗憾的。但是由于具有医学背景,在五年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学习了中医知识,还大量地学习了临床医学知识,并且在实习阶段,也进行了系统的西医临床专业各科室的轮训。所以,没有进入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无论西医还是中医),还是很可惜的,毕竟医学人才不是普通资源,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医学人力资源,其实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中医药院校因生源的整体质量比不上综合性院校和西医院校,造成了毕业生先天相对不足,增加了后天培养的难度,间接降低了毕业生的竞争力。

  因此在“毕业即失业”的年代不改行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在社会上无生存的机会,改行是每一个本专业学生的无奈之举,每一个读5年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从事临床工作当医生是最大遗憾,“先就业再择业”也是一条出路。

  这行业基本上不和医学沾边,也就是说,在现行工作岗位中,没有一点医学知识的应用,和别人竞争基本上不占优势,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是经过国家的大型招聘考试顺利进入事业单位或机关,如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二是利用其自己的综合资源,成为小私营主、进入IT行业、当司机、自由从业人员等。他们在生活中没有利用所学的专业来创造自己的生存所依赖的经济条件,只是在生活中利用一种中医本科生的平台和身份结合一些其他的知识结构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其生活中,所学的专业知识仍然有意识无意识地在干扰或影响自己的职场生涯或生活方式,特别是在目前一个大肆奉行“养生”的一个社会里,其专业知识使其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同样也彰显其中医药学知识背景的优势,对职场和人际关系也无意识地起到催化作用。

  2、在医疗卫生领域例工作,但是没有进入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如卫生管理部门、保险公司、中药材公司、医药公司、医疗器械公司等医院上下游相关产业链上。有43人进入医疗相关领域的,占23.5%。这里面的职业也是纷样繁多,但医药和器械销售代表占半数以上,因为收入高、来钱快。由于医疗行业体制的原因,医院在上级部门拨款的缺口较大的情况,提高业务收入主要靠药品销售。医生的笔杆子比摇钱树还值钱,不但为医院创造了收入,也丰富了自己的钱包,医药代表给医生大量、惊人的药品回扣让医生尽可能地多开药(器械),来促进这层关系的职业就是医药(器械)代表。他们利用有专业的医学背景、医疗领域的人脉资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主治医生等级别以上的医生建立良好关系,来提升药品(器械),也带动自己的经济收益。

  同时,在各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局等也需要专业的医学人才来监督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的诊疗常规,并对治疗流程或病历文书等资料进行审核,以规范医疗行为。

  总之,是在应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医疗机构服务,直接对医院产生影响。虽然没有当临床医生,但是也在运用中西医医学知识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利用医学的一些有关知识,发挥其局部的某一知识点,尽量放大,挖掘与现任工作有关的知识面的潜力,让自己在本职工作内能最大限度地胜任该工作,并突出自己的专业优势,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以满足最丰富的利润空间,是自己得到较高的报酬,以致于许多人都本行业内成熟得非常快,同样也透支了大量的青春。

  (二)进入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在医院运行的成百上千条的业务流程中,主要有各类医政管理、后勤支持、医技诊断、临床诊疗和临床护理等五大类流程,当然,临床诊疗和临床护理是医院的核心业务流程。目前中医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20%左右的学生在非医行业工作,15%的学生考上研究生。进入了医院的学生,也多在县一级甚至乡镇医院。所以,进入医疗机构不是所有的医学生都会成为医生,根据医院的情况和自身情况,工作岗位也不尽相同。这里面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进入医院,不是国家执业医师。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而言,不肯舍弃所学专业,将就业领域局限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也成了学生就业的羁绊。不少大学生认为,舍弃专业就业等于大学几年的苦读付诸东流。有的是对医学的情怀仍然割舍不断,有的是为了给五年的青春有个交代,所以,为了能进入医疗机构(以后再转到临床岗位),在招聘时也就放低了自己的专业要求,进入医院的临床二线工作岗位,做些医政管理、后勤支持等工作,如在医保科、病理科、医务科、人事科等。这种情况不多,如果不是出于主观原因,进入医疗机构等一般能从事所学专业

  2、进入了医院,是国家执业医师。根据1999年《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注册分为中医、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等四个类别,在各类别的执业范围内从事相应的专业。因此,根据各专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医疗机构从事中医专业。这是最正常的情况,只要想当中医医生,就必须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否则就是非法行医。理所当然地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也是幸运之事。但是一部人觉得自己也学了很多西医知识,和临床类西医学生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自己也有中医优势,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想从事临床类专业,这样发展空间也要大一些。在众多调查对象中讨论最激烈也是这个问题:怎样从事临床类专业?

  按现有规定,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而实际上,由于中医专业毕业生大多系统地学习过现代医学,和西医专业毕业生一样,经过适当的复习,完全有能力通过西医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也的确是在《执业医师法》实施的前几期考试中,由于管理口径的`不统一和历史余留问题,有部分中医类专业的考生参加了临床类别的考试,顺利通过取得了“注册范围”是“临床”类别的《医师资格证书》,后来管理的持续改进,现在执业医师考试报名资格审核时,只有毕业证书上有“中医”二字,一律只能参加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考试。但是由于各个医疗机构的情况均不一样,只要取得了《医师资格证书》的执业医师所实际上从事的专业也不相同,也就出现了第二种情况。

  (2)在医疗机构从事非中医类的临床专业,但是在非手术科室工作。取得了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资格,没有当中医医生,但从事临床类别的专业工作,也就是西医医生。

  由于基层医院“缺医少药”,能有执业医师就已经很不错了。中医医院,县一级医院和县一级以下的医院很多,基层医院尤为普遍。广东省没有执业医师的乡镇卫生院共64家,仅有1名执业医师的乡镇卫生院共150家,仅有2名执业医师的乡镇卫生院共133家。即使在三级医院或地市级医院,也有一部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也在内科等基础科室执业,特别是在内分泌科、消化科、肾病科、血液科、老年科等专业科室里中医执业医师较多。

  随着医疗纠纷的日益增多,患者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医院为了规避医疗风险,不会让非手术专业的医生来做创伤性诊疗活动。由于手术科室风险性大,技术难度高,对专业知识要求强,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假如主刀医生是中医医生,就是会以“非法行医”处理,对医生对医院都不利。那些中医背景的医学生特别想当外科大夫怎么办了?有一种那个办法,那就是考研。

  (3)在医疗机构的手术科室工作。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中医执业医师没有进行临床手术的资格,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下,想在综合医院手术科室工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考研,考临床专业或妇产科、外科等专业,取得外科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然后再报名参加临床专业的执业医师考试。考研是唯一的途径,中医类别的以学生中,刚入学就知道自己的就业前景,所以在毕业前参加工过后考取临床专业研究生,和西医学生一样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医院从事理想的专业。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共有125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0.40%。中医学专业2004年的考研率为40%,2005年为40.54%;反映了学生求知欲望在不断增强,同时也希望通过继续深造,提高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同样,三峡大学医学院是一所B区招生研究生的高等院校,不属于自主招生的院校,在我国内陆中部的鄂西山区,生源不是特别丰富,因此只要是通过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能进入该校学习,所以很多中医专业的考生考入该校进入临床专业的学习,比如在妇产科、外科等硕士点学习,并且,学生在研二就可以报名参加临床类别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2007-2010年中,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的157人中,研二考生中有63人,其中本科是中医药专业有28人,占44%,由于有相当的基础,研二的医学生95%的能一次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拿到心仪的医师资格证书。三峡大学医学院2010年毕业的22名临床专业研究生,第一学历是中医类有7人,占32%。

  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2010年新招聘的医生中,有一位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肛肠外科方向的硕士生,只有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证,并且以后也不能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医师来,在肛肠外科也不能单独执业,招聘单位只能忍痛割爱。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怎样就业,怎样在现有的环境下找到理想的工作,怎样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医学教育和医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难题。

  二、对策

  第一,必须从政策法规、教育制度上认真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精神,制定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加大国家宏观政策扶持力度,从政策层面扩大对中医药事业的宣传力度,夯实中医药事业繁荣的基本面。

  国家也就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升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4月7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强调“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强调“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同时,2009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以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2009年7月,还专门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领导在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治未病”健康工作2009年工作计划》,并在《中医特色健康保健―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以中国传统健康文化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国内外已有的医学模式和健康管理经验、健康保险等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和系统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的开展,提出了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为治未病理念落实于实践开辟了道路,为了建立一个既能满足当代人群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要,又在经济上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范式。这对中医药事业是个很大的促进,同时也为中医专业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发展前景。

  第二,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很有必要加强就此事的沟通。学校培养学生,医院招聘医生,学生怎样成为医生就没人管了,以至于学校大量扩招,医院又招聘不到需要的医生,就造成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有岗位的医院招不到医学生的矛盾局面。

  目前的中医药高校盲目扩招,颁发的文凭在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时又没有报名资格,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下,应该加强两个部门沟通,改善一方面差医生,另一方面大量剩余的医学生不让参加考试状况。在新的医药卫生改革中,应由多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更加具体的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整合资源,设置适宜的专业等方式,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保证医学教育事业能够主动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

  第三,具有中医类专业的医学院校根据市场调整招生方向。三峡大学医学院在1999年《执业医师法》实施前招生一直很好,在2002年前后,中医专业类别毕业生还可恶意报名参加临床类医师资格考试,对招生没有太大的影响。2003年后,中医毕业生开始就业不理想,招生很困难,在2004年和2006年停止招生,2007年恢复招生也不是很理想。目前全民医保的覆盖,很多基层医师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医学生,招生情况开始好转,达到75人,是前6年的总数。这种根据市场导向来调整的策略应该值得肯定。从2006年开始富裕的教育资源开始投向乡村培训、社区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上。这对中医院校是一个很好的范例,配选社会需要的人才才是教育之本。三峡大学医学院2000-2010年中医专业招生人数情况,如表2所示。

  第四,鼓励和支持中医类别毕业生到县一级以下的医疗单位进行就业。2007年底,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只有1.10人。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资源发展不平衡,占全国2/3人口的农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资源。在宜昌市范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湿全覆盖,农村病源是“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各医疗机构门庭若市,病源急剧上涨,对医学生的需求数量加大,以至于几个县级医院录用一个医学生情况。而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积累,使中医具有“简、便、灵、验”的优点,在基层或农村,中医药市场更广阔,中医的消费群体更稳固,更具生命力;中医类别的毕业生也在基层为广大老百姓的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是毕业生参加大学生“三支一扶”活动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不但服务了当地居民,也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1999年《执业医师法》实施之前,中医类别专业学生的执业医师证书的注册范围是根据当时所从事的专业:从事外科的注册专业就是外科,内科就是内科专业,中医就是中医专业。即使在前几年的意思资格报名中,中医类别可以报名参加临床类别的执业医师考试。也就是有很大一部分中医药背景的医生进入临床,而且是临床外科专业,在县级医院这部分人还占很大的比例。并从长期的临床工作和实践能力来看,由于其专业知识本身就有西医临床知识结构,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加上上级医生的培训指导,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也显示出独特的工作优势,可以胜任其临床工作,也没有造成过多的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从现实来看,中医药专业背景的医学生是可以在县一级医疗机构胜任临床工作的,因此,在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对该考生的报名或执业范围给予太多的限制和行政制约,不利于我国目前的患者就医的困难局面,还导致了本可以在基层解决的小手术、小病种都能盲目流向了大医院,使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劳动强度加大,患者的“三多一少”,没有根本上解决地市级医疗机构的“看病难”问题。

  第五,鼓励想当外科大夫的医生通过报考研究生,获得临床类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后,再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获得临床类的医师资格证书。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善,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在2030年,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等因素,对医生的需求会不断加大。医学是一个长期实践和不断学习的一门技能型科学,而且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强化专业特点,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医生。从2008开始,研究生也开始扩招,2009年开始临床类研究生、应用性研究生的招生比例加大,考研的机会也在增加。所以,鼓励医学生不断取得高学历,对本人,对医院,对单位,对晋升职称,对涨工资等都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好事,所以考研究生,特别是临床专业的研究生,更能了解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的特点,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优势,不断开启新的医学领域和治疗模式,为人民服好务。

  第六,大力宣传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抓住“养生学”的机遇,开展“中医养生”业务,建立独立的中医药保健机构,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倡导,发挥祖国的传统医学优势。近年的“养生学”尤为流行,以致于一个“张悟本”骗了亿万国民。我们应该抓住时下盛行的“养生热”,和时代接轨,应用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积极正面科学地介绍和引导,支持经过时间检验的养生方式,严肃抨击各种利用中医的伪科学和养生长寿的“幌子”和“骗子”,以正其形象和价值。

  国家已经开始了“治未病”工程,我们中医类别专业学生应该当之无愧地积极为祖国的传统医学承前启后,挖掘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和精华,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和当代疾病谱进行有机结合,发挥其独特优势,对公众阐释中医学的科学理论,对优势疾病证明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在种种有利形势下,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就会有很大的改善。以笔者所见,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不挑不捡,是完全可以就业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DB/OL].省略.

  2、叶涛.当前医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3、林其胜.困境与出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3).

  4、大力.高校最难就业38专业曝光,水产、材料排前两名[N].东方早报,2007-07-18.

  5、李强,刘步平,刘凌云.影晌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J].中医药导报,2008(1).

  6、陈海啸,褚江洪,王耀辉.加强实施临床路径,优化医疗核心业务流程[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0(7).

  7、芦琳娜.中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阻隔及弱化路径探析[J].商业现代化,2010(13).

  8、李广华,王文,祝金旭.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医教育,2006(1).

  9、余鹏程,陈涛.现行中医执业类别及范围有关规定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J].中国医药导报,2009(10).

  10、李渊,白东艳.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

  11、毛宁.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及对策[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5).

  12、高建民.基本卫生人力政策研究[J].中国卫生研究,2006(10).

  13、2003-2007年我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DB/OL].moh.省略.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10

  关键词: 住院医师 培训 医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20xx年底公布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使我国的毕业后医师教育步入全国统一的规范化轨道。《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到20xx年,各省(区、市)须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xx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目前我院作为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共拥有19个省普通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培训学员367名(其中社会学员60名,全科医学学员39名),“住培”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住培”制度对于当前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尤为严峻。研究发现,学生的择业取向是影响就业的成败的关键因素[2]。

  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内容

  1999年高校扩招使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其中医学教育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也不断扩大;同时,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增大[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范畴,其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包括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全科医师。

  二、医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各大医院对招聘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三甲医院招收对象都要求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学历的医学生。对于本科生而言,其就业的选择性就相对较窄。目前大部分县级医院和社区医院普遍招收的都是医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医学生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都要更多,因此使得很多医学生内心产生不平衡感,这就迫使他们对于工作环境和岗位的期望都相对较高。当前社会医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在各类医学院校向社会大量输送毕业生的同时,招收名额有限。招生单位对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要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临床专业知识、临床思维和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是招生单位考核的重点,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于临床毕业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来讲,算是雪上加霜。毕业后学生急迫找工作,而现在必须在规培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三年才能进入医院正式工作,这对于医学生的就业而言就是一次改革。针对以上问题应分析具体原因:(1)毕业生自身原因,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缺乏分析和了解;个人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同时缺乏工作经验和临床实践;总体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眼高手低,无法适应社会、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医学院校应从自身分析原因,是否存在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基层用人单位吸引力弱等问题[4]。(3)“5+3”模式对医学生就业的影响,制度规定到20xx年,各省(区、市)都将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xx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就是说,医学院的本科生经过5年在校学习后,必须再经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进入临床当医生,再也不像原来医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医院当医生。现在进行为期三年的规培主要是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及医患沟通等相关内容,《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了要“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

  三、医学生择业取向

  通过对我校20xx届临床医学本科219名学生的毕业后择业取向进行调查,分析医学生在择业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育者对在校医学本科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高本校医学生的就业率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219名20xx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并对部分临床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选择19个有教学任务科室的教学主任及教学秘书作为调查对象。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根据收集调查资料,分析医学毕业生由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就业形式的影响。本次调查学生平均年龄为23.5岁,男生占42%,女生占58%,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都愿意毕业后直接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3.调查结果:在此次调查中,72%的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较严峻,只有2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一半以上毕业生期望能留在综合性医院(152人,占69%),特别是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有143人占65%。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毕业生选择住培的普通专科大部分集中在外科和内科,其中选择专业方向明确的儿科和妇产科的较少,而这些专业性强且比较热门的科室则以招收相关专业方向的硕士与博士毕业生居多。对于理想的医院与科室,大型三级医院的是所有毕业生的首选,其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参加住培进行临床科室轮转的毕业生中只有62%对将要轮转的相关专业科室感到满意,其中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科及肿瘤科等经济效益较好的科室现成为毕业生较为理想的就业科室。

  本次调查最后讨论: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毕业后以直接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第一选择,少数学生考研,其就业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这样的局势比较符合大部分受调查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即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且受到了此次试点的影响,同时他们表示自身就业信心受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的影响。这就要求毕业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跟上时展,结合实际,以自身条件为基础,在社会发展中找到最佳位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5]。在此背景下,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帮助,让医学生尽早做好自己的就业打算;并加强就业规划教师的配备和培养,让其更好地为医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避免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被动,从而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强.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面启动背景下高校医学生就业困境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究[J].教育前,20xx―9214(20xx)07―0290―02.

  [2]姜鹏,孟令军,刘拈.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xx(9):1094-1.

  [3]张文静,汤红林,陶颖等.临床医学本科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xx年7月第35卷第7期.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就业前景】相关文章: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12-17

输血医学就业前景05-25

外科医学就业前景11-28

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前景04-22

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前景11-28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09-2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10-18

龙岩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就业前景07-25

西安医学院药学专业就业前景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