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端午节作文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1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红、黄、蓝、白、黑的丝线系在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脚踝上,称为长寿线。家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舟花。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拯救投奔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丢进河里,是为了让鱼、蛟、虾、蟹都吃饱,不再吃屈原的.尸体。
南方端午节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你都会穿上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期间,人们打扫房屋,在厨房洒雄黄水,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滋生。
学都文一多认为,端午节是端午节,是少数民族纪念四五千年前龙神的节日。
端午节盛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族、赤老等民族地区。
关于端午儿歌:“5月5日,端阳,艾叶,裹香囊。吃粽子,撒糖。端午欢乐。
端午节作文2
儿时,奶奶总会在床头,拿着针线,把晒干的艾草缝在彩囊中,把秀好的香囊送给我。那香囊中的艾草散发着清新而又悠久的气味,既令人痴迷,又令人陶醉。
又是艾草飘香时,世间处处充满了喜悦而欢乐的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信,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历史与文明。端午时节,孩子们会在手上系着五彩绳,项下戴上香囊,共度美好端午节。但今年端午节我们要亲自动手做一个香包。拿出材料,扑面而来的艾草香,让我流连忘返。首先我拿出布,反过来对折,拿起线从针眼穿过,把布的四周缝好,留出一个口,四周的线密集而富有规律,它们仿佛像一串音符,在布上奏起了音乐。我把辟邪的桃木球系在线上,再把一个蓝色流苏缝在香包下方,这样一个香包完成了。
香包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是父母对老人对子孙的无限爱。
端午节作文3
端午节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一家人围在一个方桌前等待着即将出炉的粽子。
今年端午节,我们只包了一个豆沙味粽子,谁吃掉就代表那个人会十分幸福,好运不断。
终于,粽子出炉了,我先抢了一个黄色线的,也是唯一的一个,其他都是白线的,早在下锅之前我就把豆沙味的白线换成了黄线,心想着:今年总算能吃到了。
打开粽叶,我大口大口吃着,可直到要吃完了也没有一点豆沙馅,我火冒三丈,跑到厨房,对妈妈小声而又愤怒的.吼道:“我上午换线的粽子怎么不是豆沙味的。”“啊!你是说黄色的那个吗?我还没下锅呢,再等等。”而客厅这边的一盘粽子已经吃完,无一个人吃到豆沙味。
紧接着,妈妈端来第2盘,黄线粽子在底下,我就先吃了个白线的,妈妈往下一捞,捞到了黄线的,也没在意,就吃了,到最后,我虽然知道结果,但还是忍不住问:“什么味?”她看了我一眼,吞吞吐吐地说:“豆……豆沙,抱……抱歉,我……我也没想到。”“我再也不理你了!”
公布结果,奶奶说:“儿媳胜!”“不,不,是女儿拿给我的,应该是她赢了。”什么?妈妈,你竟然……谢谢!妈妈对我笑了。
妈妈,你是我最爱的人了,这个调包的粽子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
端午节作文4
早晨起床,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洗完脸,我突然闻到一股香飘四溢的气味,这种味道有淡淡的清香味,有浓浓的鸡腿味……我一下子就被这种气味吸引住了,我立刻就冲进了厨房。
我看见奶奶端出一锅粽子,里面有各种各样味道的,有一粒一粒的糯米红枣粽,有装满鸡腿的.鸡腿粽,有胖乎乎的砂糖粽……这些粽子一定美味极了!
我兴奋地拿起剪刀,挑了一个我最爱吃的鸡腿粽,将它绿色的“外衣”剪开,把粽肉从里面拿出来,我咬了一大口,嗯,真好吃,这个鸡腿粽可真美味吖,我一下子就把它吃完了。
妹妹拿起一个胖乎乎的砂糖粽,学着我的样子,也把粽子绿绿的外衣剪开,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和妹妹一下子就吃了好几个。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妈妈告诉我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后来妈妈又跟我讲了屈原投江的故事,我这才知道原来屈原是有多么地了不起。这个端午节,我既吃了粽子,又了解了有关屈原的故事,这个端午节可真让人难忘啊!
端午节作文5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过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的美政理想没有实现,所以投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他的尸首,包了粽子投进江里。
在慈溪,端午节也叫“冬红节”,在这天几乎家家要包粽子、吃粽子、挂艾草和菖蒲。
每当端午前一天,奶奶就会和隔壁奶奶一起裹粽子。奶奶用老笋壳包,隔壁奶奶用新鲜竹叶包。奶奶包豆粽,隔壁奶奶包肉粽。奶奶包成长方体的粽子,隔壁奶奶包成三角锥形的粽子。原来,奶奶包的是象山粽,隔壁奶奶包的.是慈溪粽。每当这个时候,我也会加入其中,包成我想包的样子。包好粽子,我们再把象山粽和慈溪粽放在大锅里炖。当锅里飘出阵阵香味,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吃。奶奶总是让我先把粽子分给楼下的邻居品尝,之后,才能开动。
端午节真是一个热闹、友爱,又有意义的节日啊!
端午节作文6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听到同学们朗诵,我想,这句诗描写的什么节日呢?哦!对了,是端午节!看来马上又要到端午节了,我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要去了奶奶家。记得去年到奶奶家过端午节时的情景,当时奶奶说要教我包粽子,我爽口答应了。于是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先拿上芦叶,跟着奶奶一样,对折一卷,一个尖形粽子的形状就完成了,然后加了两勺子糯米,放入一颗像宝石一样的枣子,再放入一勺糯米包起来,一个像牛头角一样的粽子出来了。
系上绳子后,一个粽子在我手上包成功啦!奶奶把粽子放锅里煮好了,我赶忙找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打开芦叶吃上一口,感觉甜味一直流到心头。虽然我包的粽子松松的.,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是,这一次包粽子的过程却深深的映在我脑子里,让我终生难忘,因为这是我成长的足迹。
端午节作文7
又是棕香飘的端午节。今年的端午,我不仅吃粽子,还要制作香气四溢的香包。
香包,又称香囊或荷包,内装白术、白芷等中草药。在古代的端午,蚊虫出没,就用香包来赶走它们。这次,让我们手工制作一个香包,“回到”古代,让端午的情更深,味更浓。香包的内置原料是艾草,一打开包装袋,屋子里满是艾草那浓浓的香气。袋子里仅有一块小布、针线、艾草、带子和流苏。这时我迫不及待开始制作起来,做香包看似容易,但做起来却又出乎了我的意料,一不小心针就扎到了手。不禁让我联想到古代女子是多么心灵手巧。这黑白相间的.布料配上蓝色的流苏,香包更加附有初夏的气息。这小小的香包,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送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端午节作文8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端午节作文9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一大早,奶奶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盘粽子、包子、蒜子、鸡蛋子、米果子上桌,告诉我们这是端午节一定要品尝的美食,寓意是“五子登科”。
每样东西我都尝了一遍,每样食物都有不同的味道,简直是一个多味瓶,各种味道应有尽有。
我最爱的是鸡蛋子,这是奶奶一早起床用艾叶煮出来的。吃着鸡蛋,闻着一股淡淡的'艾香。我最不喜欢的是蒜子的味道,这是直接用水把大蒜煮熟的,吃起来很冲鼻,又辣又难以下咽,但是奶奶告诉我吃了蒜子会算数,我并不相信,哈哈!妈妈告诉我大蒜可以杀菌,逼着我吃了一颗。
之后,奶奶又端来一碗红红的雄黄酒要给我们抹上,虽然我比较抗拒这股刺鼻得难以形容的味道,奈何它有一个强大的功能,雄黄酒可以祛除五毒,可以赶走蚊虫,甚至毒蛇都会避开它,我不得不屈服了。
这个端午节吃了“五子”,抹了雄黄酒,多味而难忘!
端午节作文10
晚上吃饭时,儿子掐着指头计算,再过几天端午节要放假,要吃奶奶做的锅盔,我说,奶奶今年烙不动锅盔了。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新疆的端午节没有家乡那样的浓郁气氛,粽子对于生活在新疆的我来说,好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小的时候,很少吃粽子,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家里穷的缘故,别说糯米了,大米小时候都很少见。
小时候的老家很贫穷,打记事起,我就知道这个节日,每当快到端午节的时候,母亲就会着手准备烙锅盔,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的'白面(小麦面),将面和得很硬,压成圆饼以后,放在铁锅里,用麦秸火慢慢烙烤,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母亲把烙好的锅盔分成几份,给舅舅送几个,又让我给本村的五保户王奶奶送几个,母亲折腾了一天,最后剩在家里的已经没有几个。母亲烙的锅盔,黄里透焦,焦里透黄,咬着酥脆,吃着香甜,味道醇厚,口感细腻,让人百吃不厌。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向守志将军吃过会宁的锅盔后,曾说过这是他有生以来吃得最香的一顿饭(《开国英雄的红色往事》)。
端午节作文11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属家乡的端午节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着我们呢!
每到端午节,不得不提的应当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妈会开车去接爷爷奶奶去酒店。我总是第一个跑到包厢,服务员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处飘溢,粽米中掺杂着猪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饿虎扑羊般抓起一个就咬,哇!人间美味呀!不一会儿,我的小肚子就变得圆鼓鼓起来。
从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正是现场直播赛龙舟。周围的人川流不息,穿着节日盛装,屋顶上彩旗飘扬。只听“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所有龙舟按一字排开,“龙头”上长着龙须,“龙身”上有一片片鳞片,真像一条真龙潜入水!“啪”,礼炮响了,十几条“龙”在水上像离弦的弓箭一样飞弛,水波碰撞着两岸的`岩石,发出哗哗巨响。行人纷纷给“龙”加油,指挥官在“龙头”上敲啰打鼓,给身穿红衣的船员加油鼓劲,最终,一条“小白龙”逐渐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两岸掌声轰鸣。
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思吧!期望你来到我的家乡来作客!
端午节作文1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写的诗句。
传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每逢端午节全国各地就有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这些习俗都和屈原有关系。战国时代楚国的诗人屈原忧国忧民,写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来秦国攻陷楚国首都,屈原痛不欲生,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江自尽之后,楚国人民纷纷驾船,来回于汨罗江打捞,为了怕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把用竹叶包好的饭团投入江中。这就是赛龙舟和包粽子的由来。
每年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有的是在市场上买的;有的是自己包的。我们家就包过粽子。端午节快到的'时候奶奶就会买来糯米、豆子和粽叶,把它们用水泡起来,泡好了之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就开始包粽子了。大家七手八脚,包出来的粽子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枕头形状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粽子里包了红枣,是甜的。有的粽子里包了肉,是咸的。我和弟弟都喜欢吃咸的,很香。妈妈喜欢吃甜的,她说不敢多吃肉,怕长胖。爸爸说,我啥都吃,一年吃一次,怕什么?
今年端午节又要到了,家里又要包粽子了,我满怀期待。
端午节作文13
20xx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在这个有点闷热的季节,我想起老家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江苏大丰的一个普通小镇上,端午节没有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有赛龙舟、做糕点、祭祀祖先。记忆中,奶奶会在过端午节前半个月就到河滩上寻粽叶,把它摘回来放到外面外面晒干(据家里老人讲这样的粽叶包起来更加香)。到端午节那天奶奶会把晒干的粽叶放进有水的锅里用火把它烧热。然后拿出来和红枣、花生、过年研制的腊肉糯米一起洗好,放到后院的小矮桌子上,一切准备就绪,我就会搬来小板凳坐在旁边看奶奶包粽子。看着一片片褐色的粽叶在奶奶灵巧麻利的手里变成一个个像小狗头的粽子,不到一会儿功夫,竹篮子里面就装不下了,全部包好后放进大锅子里煮上好半天,等粽子煮好了,把锅盖打开,一股浓郁的粽子肉香扑鼻而来。
傍晚,爷爷从田里回来,手里拿着艾叶,铺子挂到门上,这样会驱蚊,能辟邪,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桌子旁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幸福极了。
这就是我记忆中老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14
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家家户户这天还要吃粽子,大家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有这些习俗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吧。
端午节吃粽子可谓是五花八门啊,粽子很多种馅的,有蛋黄馅、肉馅、枣子馅……要什么有什么,你们听了嘴馋了吧,说了吃了,当然还有玩的呢,那就是赛龙舟了。
端午节这天,你看人们有的'打着节奏,有的奋力划船,有的人还在岸边为他们打气加油声……甭提有多热闹呢!
还有诗人屈原的故事听过吗?在战国时期有位诗人,名叫屈原,他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自己又帮不上忙,心如刀割,最后在五月初五的那天,投江自尽了。百姓们划起船只,到江上打捞他的身体。这时就有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等投到江里,为了引开江里的鱼、蟹。到后来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当天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让后代也铭记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对端午节更加了解了呢。是不是更加喜爱端午节了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过端午节吧!
端午节作文15
端午节就要到了,马上就要吃上我和同学们都最爱吃的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节_端午节作文03-25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9-04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8-30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9-15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10-10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23
端午节作文(经典)10-27
(经典)端午节作文10-14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