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古诗

时间:2024-08-20 16:37:02 元宵节 我要投稿

元宵节古诗(精品)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古诗(精品)

元宵节古诗1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的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折桂令.元宵》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得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宵雨》

  三五元宵节,连年气候同。

  漫天来暮雨,吼地起南风。

  灯火楼台寂,笙歌巷陌空。

  金吾徒弛禁,清坐惬深衷。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无辨古今眼,有辨古今舌。

  说得十分真,何如见得彻。

  见得彻,耿耿心灯夺夜寒。

  年年宴赏元宵节。

元宵节古诗2

  1、《正月十五夜》——苏味道(唐)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释

  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天晚上称“元宵”,唐代有观灯的风俗。

  火树、因为元宵节树上点缀着装饰的灯火,因此形象地称为火树。

  银花、明亮灿烂的彩灯。

  合、灯光连成一片。

  星桥、星津桥,天津三桥之一。

  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取消禁令,城门铁锁开启,任人通行。

  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逐、追赶。

  游伎(jì)、歌女、舞女。

  秾(nóng)李、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行歌、边走边唱。

  落梅、汉乐府曲名,即《梅花落(lào)》。

  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禁卫军。

  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赏析

  苏味道的这首诗,不仅写得早,而且写得好,因此成为写元夕的名篇,甚至有人把它推崇为写元夕的五律第一名。

  “火树银花合”,起句便好。怎样表现元宵节鳌山灯海的壮观场面呢?就是用一万句也赶不上“火树银花”四字精彩。请想一想,这天夜里树上、道上、楼台上到处都挂满了灯,明亮如昼,这多么使人激动!“合”字极为精练,也很有画面感,仿佛整个长安城变成了灯的海洋。

  写罢元宵之夜的整体氛围,下面就人们的具体活动作了分述。达官贵人坐着马车,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明月高悬,普照人间,人们无不在月光的光辉之下。歌女们穿得花枝招展,唱起了流行歌曲《梅花落》。车马,歌妓、鼓乐,这些典型场面交织在一起,就把盛唐繁华、欢乐太平、欣欣向荣的景象充分表现出来了。因此,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首诗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在无意中宣告了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通过描绘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节日,给人一种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祥温暖的感觉。这首诗生活气息浓厚,读来有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毕竟,追求生活祥和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

  2、《正月十五夜灯》——张祜(hù)(唐)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注释

  内人、宫中歌舞伎,入宜春院,故称“内人”。

  著(zhuó)、可译为“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声、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

  诗作开篇两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总写“帝京”中家家出门观灯、处处灯火明亮的壮观场面。其中,“千门开锁”四字,可谓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既形容万人空巷的情景,又用动作描写将人们喜迎佳节的雀跃心情具象化了,使得读者仿佛能看见家家户户开门关门、与家人相携上街以及一路谈笑、指指点点的生动画面。

  后两句则细言歌舞的热闹,众多宫女联袂(mèi)起舞,歌声、乐声直上九天,人们的啧啧赞叹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作者选取了他眼中最具代表性的元宵节特征,来凸显这一夜的盛大和多彩,文笔简练,却非常传神。

  3、《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赏析

  这首词借写元夕来歌咏、追怀美好的爱情。通过“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的对比,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主人公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阕描绘“去年元夜时”主人公与心上人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主人公追忆与心上人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一年过去,眼前的景象与去年没有两样,圆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灯仍然明亮如昼,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主人公心里只有无限相思之苦。之所以伤感,是因为“不见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头。令人肝肠寸断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泪、浸湿衣衫。

  详细了解本诗可点击、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全文及鉴赏

  4、《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mò)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一说形容灯多。

  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指古代妇女元宵节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形容盛装的妇女。

  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

  千百度、千百遍。

  蓦(mò)然、突然,猛然。

  阑珊、黯淡、稀疏的样子。

  赏析

  上片写景,铺叙元夕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开篇两句运用夸张和比喻,展示出一幅火树银花、争奇斗艳的瑰丽画面。“花千树”“星如雨”,形容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无计其数,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又如满天星斗被风吹落。接着四句,写人们欢度良宵的种种活动。词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物,而是通过车马、道路,乐声和舞灯等等画面,烘托出游人繁盛、气氛热烈、场景壮观。作者在上阕极力描绘元夕繁华热闹的场面,是为了反衬下阕“那人”不甘寂寞的孤独情怀。

  过片“蛾儿”“笑语”两句,用特写镜头描绘了一群妇女结伴上街观灯的生动情景。这两句既是对上片倾城欢庆元宵的补叙,作为两片之间的过渡,也是为下文做铺垫。

  下片“众里寻他千百度”四句,是全词的核心,寄托了一种不同流俗的情怀。词中的主人公走遍大街小巷,穿过熙攘的人群,东瞅西望,焦急万分,一遍又一遍地寻找意中之人,忽然回头,在灯火稀落的僻静之处找到了她。

  人总是在苦苦寻觅,又总是经历寻觅失败的`伤痛,一定要到繁华落去,铅华尽洗的时候,才会突然明白,原来最亲爱的人(事物)始终就在身边,只是她们落落寡合,并不追求要在自己面前光彩夺目,却始终在身后默默坚守。

  详细了解本词可点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全文及鉴赏

  5、《永遇乐》——李清照(宋)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吹梅笛怨、指乐曲中有《梅花落》的调子。

  次第、接着,这里是转眼的意思。

  香车宝马、这里指贵族妇女所乘坐的、雕镂工致装饰华美的车驾。

  谢、辞谢,谢绝。

  中州、即中土、中原。这里指北宋的都城汴京。

  闺门、内室之门,借指女子。

  三五、十五日。此处指元宵节。

  铺翠冠儿、以翠羽装饰的帽子。

  雪柳、雪白如柳叶之头饰;以素绢和银纸做成的头饰

  济楚、美好、端整、漂亮。

  风鬟霜鬓、发髻蓬乱,无心修饰打扮。

  怕见、怕得,懒得。

  赏析

  元宵节是宋人一年一度的狂欢。满城灯火象征着盛世繁华,纵情欢娱的男女,其实是在享受太平时日下的难得自由,于是玩耍得格外疯狂。当繁华散场,往事不再,每年的这场夜间欢游,也就会成为记忆。

  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一句,饱含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李清照做一个南渡北人,在词中书写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愁苦滋味。在这些南渡北人看来,此刻的欢娱不仅不复昔年之盛,而且也不属于他们了。就算勉强出游,也体认不到快乐。他们的元夕已经和中原故土一样,被永远地尘封在了江北,看到相似的风景只能勾起对故国与往事的感伤,那真的不如坐在家中,听着别人享受他们的快乐,沉浸在往日的时光中,毕竟那里有自己的欢乐,有自在的青春。

元宵节古诗3

  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4.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5.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6.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7.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8.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 符曾《上元竹枝词》

  9.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 崔液《上元夜六首》

  10.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11.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12.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失名《折桂令·元宵》

  1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4.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6.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元好问《京都元夕》

  17.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0.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1.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3.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 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4.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李商隐《观灯乐行》

  27.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 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8.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9.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 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30.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31.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3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33.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4.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5.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 蒋捷《女冠子·元夕》

  36.看灯记得年时节。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37.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38.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 王守仁《元夕二首》

  3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0.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41.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42.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43.紫府东风放夜时。 —— 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44.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 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5.好灯争奈人心别。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46.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8.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9.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50.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51.今年华市灯罗列。 —— 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 —— 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3.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5.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56.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57.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王磐《古蟾宫·元宵》

  58.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59.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 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60.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元宵节古诗4

  1、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2、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啊我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4、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我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5、长安正月十五日

  白居易〔唐代〕

  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元宵节古诗5

  上元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鉴赏】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后面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因而,“谁家”“何处”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连用两个诘句,不仅将盛景迷人,令人不得不往的意思表达得灵活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言有尽而意无穷。

元宵节古诗6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清平乐·上元月蚀》纳兰性德

  瑶华映阙,烘散蓂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娥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汴京元夕》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上元竹枝词》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京都元夕》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夕二首》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元夕无月》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宝鼎现·春月》刘辰翁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女冠子·元夕》蒋捷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观灯乐行》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解语花·上元》周邦彦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临江仙·都城元夕》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折桂令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8、元夕诗

  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元夕无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

  李调元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壬辰元宵夜咏

  伯永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

  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

  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

  鹧鸪天·庆元宵

  东方骏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

  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

  庆元宵

  东方骏

  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

  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

  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

  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

  元宵夜

  秦渝

  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

  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

  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

  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

  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

  元夕影永冰灯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元宵节古诗7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木兰花令

  (宋)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兰缸,另有兰红版本)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着词声。

  元夜即席

  (唐)韩偓

  元宵清景亚元正,丝雨霏霏向晚倾。

  桂兔韬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烟空但仰如膏润,绮席都忘滴砌声。

  更待今宵开霁后,九衢车马未妨行。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上元应制

  (宋)蔡襄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

  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鹧鸪天

  (宋)晁端礼

  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

  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

  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云鬟雪鬓另一版本:云鬟雾鬓)

  生查子

  (宋)吕渭老

  双鬟绿发齐,多笑蔫红落。

  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

  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

  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归去来

  (宋)柳永

  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

  灯月阑珊嬉游处。游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

  馀酲更不禁香醑。歌筵罢、且归去。

  水龙吟

  (宋)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眉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阙,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栏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搵。

  御街行

  (宋)晁端礼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醉蓬莱

  (宋)赵磻老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

  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

  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璧月流光,雪消寒峭。

  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

  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

  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

  忆秦娥

  (宋)张孝祥

  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晓烟轻散,帝城宫阕。

  元夜

  (宋)陈与义

  今夕天气佳,上天何澄穆。

  列宿雨后明,流云月边速。

  空檐垂斗柄,微吹生丛竹。

  对此不能寐,步绕庭之曲。

  遥睇浮屠颠,数星红煜煜。

  悟知烧灯夕,节意亦满目。

  历代能几诗,遍赋杂珉玉。

  栖鸦亦未定,更呜伴余独。

  百年滔滔内,忧乐两难复。

  唯应长似今,寂寞送寒燠。

  元夜

  (宋)朱淑真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诗曰

  (宋)姜夔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水兰花慢·元宵感旧

  (金)段成己

  金吾不禁夜,放箫鼓,恣游遨。

  被万里长风,一天星斗,吹堕层霄。

  御楼外、香暖处,看人间、平地起仙鳌。

  华烛红摇勒,瑞烟翠惹吟袍。

  老来怀抱转无聊。虚负可怜宵。

  遇美景良辰,诗情渐减,酒兴全消。

  思往事,今不见,对清尊、瘦损沈郎腰。

  惟有当时好月,照人依旧梅梢。

  瑶台第一层 元宵

  (金)王丹桂

  时令相催。又还是,元宵报春回。

  桂轮新满,金莲乍坼,不待栽培。

  六街三市遍,列鳌山、辉映楼台。

  竞追陪,簇香车宝马,驰骋多才。

  吾侪。情忘企慕,绛宫深处保仙胎。

  觉花芬馥,慧光明灿,别是欢谐。

  玉浆琼液泛,结刀圭、不让樽*。

  恣开怀。任鸾迎凤引,游宴蓬莱。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青玉案·戊戌元元宵客京师赋

  (元)张野

  千门夜色霏香雾。又春满、朝天路。

  回首旧游谁与语。

  金波影里,水晶帘下,总是关心处。

  征衫着破愁成缕。留滞京尘甚时去。

  旅馆萧条情最苦。

  灯无人点,酒无人举。睡也无人觑。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鸳鸯湖棹歌 之七十四

  (清)朱彝尊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元宵节古诗8

  观灯乐行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听儿童歌船作竹枝助之

  赵文

  田舍儿童走似麞,踏歌椎鼓斗颠狂。

  元宵乞汝闲几日,元宵过后种田忙。

  杂题上元竹枝词三首

  王彦泓

  风雨元宵意倍伤,画襜低拜扫晴娘。

  若教扫得天边雨,为扫离人泪两行。

  元宵灯

  王迈

  元宵灯火出游敖,斗巧争妍照彩鳌。

  官府只知行乐好,谁知点点是民膏。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仲并

  东风吹断雨如绳,一夜仍开曲沼冰。

  便试元宵强半月,孰知天意欲催灯。

  忆秦娥

  朱淑真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折桂令· 元宵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惜分飞·元夕

  吕渭老

  白玉花骢金络脑。十里华灯相照。帘映春窈窕。雾香残腻桃花笑。

  一串歌珠云外袅。饮罢玉楼寒悄。归去城南道。柳梢猎猎东风晓。

  武陵春·禁中元夕

  曹勋

  元夕晴和中禁好,梅影玉阑干。峭窄春衫试嫩寒。金翠会群仙。

  移下一天星斗璨,喜色动宸颜。行乐风光莫放闲。月在凤凰山。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元宵节古诗9

  1、元夕无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2、上元竹枝词

  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3、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折桂令?元宵

  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5、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7、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8、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9、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0、元夕影永冰灯

  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11、元夜踏灯

  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12、汴京元夕

  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13、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4、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5、正月十五夜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6、诗曰

  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7、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8、诗曰

  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9、诗曰

  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20、辛亥元夕

  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元宵节古诗10

  1、花灯飞舞乱纷纷,蜡烛点燃乐融融。元宵夜里祝福你,幸福平安伴长生。

  2、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4、曲笙歌春似海,万家灯火夜如年,雪月梅柳开新春,花鼓龙灯闹元宵,灯火良宵,鱼龙百戏,琉璃盛世,锦绣三春,元宵快乐!

  5、人生苦短,莫浪费时光。

  6、人人欢颜开,户户喜团圆。

  7、我祝愿,愿你中秋合家欢!

  8、春风送暖元宵至,烛光衬出美好时。心里祝福送给你,笑口常开乐无边。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0、燃烛团圆续前缘,花灯芬芳满路程。不见不散情常在,元宵佳节喜洋洋。

  11、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12、我用十分诚心,九分真心,八分爱心,七分舒心,六分适心,五分开心,四分小心,三分用心,二分童心,一分尽心煮碗汤圆送给你,祝元宵快乐,永远开心!

  13、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14、元宵节到了送你份幸运份吉祥声问候个心愿声祝福个平安个快乐个如意个开心个烦恼

  15、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8、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19、花灯照,放鞭炮,月辉耀,幸福绕,好运至,乐逍遥,祝福多,好热闹,万事顺,在今朝,享团圆,过元宵,传短信,很美妙。

  20、天气预报说,正月十五的今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一阵温暖的祝福潮流,局部地区会伴随热闹的鞭炮与各式各样的花灯。友情提醒您:元宵节快乐!

  21、菊花灯祝你居住平安,荷花灯祝你合家欢乐,杏花灯你幸福安康,莲花灯祝你连年有余。元宵节,月圆灯圆情圆梦圆,祝元宵节快乐!

  22、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坐蛮村坐寂寥。

  23、元宵灯伴你绵绣前程事事通,月圆情缘财源愿愿随心!欢乐今宵!

  24、欢声笑语多,只把娇娥羡。

  25、圆圆的月亮红红的脸,浅浅的笑容弯弯的'眼;甜甜的汤圆幸福的年,火火的好运伴永远!祝元宵节快乐!

  26、元宵佳节花灯美,明月皎皎星光灿。人潮如海大街往,精神振奋笑语喧。携亲伴友观花灯,其乐融融情谊绵。祝福总在身边伴,愿你元宵笑开颜!

  2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28、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取来好运面粉,放进吉祥圣水,搅拌快乐红糖,揉进顺利芝麻,做成元宵汤圆,再用祝福包装;送给元宵节的你,祝你好事团圆,幸福美好相伴,快乐甜蜜相缠!

  31、闲来逛灯会,猜谜乐趣多。

  32、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33、元宵佳节到,真诚来把祝福送,生活甜蜜如元宵,心情灿烂似灯笼。友情浓浓像美酒,身体好比南山松,家庭团圆享如意,事事顺心运亨通!

  34、方圆万里春光好,团圆佳节月圆高。元宵夜里独思君,明月照在心上烧。

  35、天上的月儿圆,锅里的元宵圆,吃饭的桌儿圆,你我的情更圆,就像元宵一样黏黏呼呼团团圆圆。祝元宵节快乐!

  36、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37、祝福大家,万事如意,家乐气洋洋,元宵节快乐!

  38、元宵佳节到来临,举国同庆庆升平。家家户户汤圆香,香传万里祝福音。汤圆圆圆人团圆,共赏圆月猜灯谜。花前月下景色美,心情舒畅好运近。祝你元宵无烦恼,快快乐乐一家亲!

  39、十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月圆之夜,汤圆月圆人团圆,群灯争艳你。寄去相思和祝愿,网住情缘愿梦圆。祝元宵节快乐!

  40、遥望那一轮明月,思念油然而生。远方的你好吗?让我们约定月圆夜共同赏月许愿!愿月亮捎到我深深的祝福。

  41、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42、我把无限的祝福绽放在美丽的月光里,无边无际穿越遥远的天空,祝月圆、汤圆、情缘,梦圆!元宵节快乐!

  43、花灯高高舞春光,燃烛佳节暖人心。元宵佳节送祝福,事事顺心倍快乐。

  44、咬上一口月饼,品味甜蜜,让快乐升华,喝上一口美酒,体味幸福,让开心浓郁,送上一条短信,附赠祝福,让欢乐开怀,中秋节,愿你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45、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

  46、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47、缘缘缘,圆圆圆,愿愿愿,祝愿千里短信传,幸福美满载祥瑞,元宵佳节情意浓,祝你开开心心好人缘,平平安安美梦圆,吉吉祥祥多金元,元宵节快乐!

  48、元宵节短信寂寞走了,开心到了;烦恼没了,快乐来了;手机响了,好运到了;烟花放了,元宵来了;短信来了,祝福到了:愿你元宵麻烦没了,幸福来了!

  49、灯笼红红,月亮皎皎,朗朗乾坤,思念普照。圆圆元宵,祝福为勺,圆你心愿,圆你梦晓。

  50、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53、元宵之夜真热闹,美丽月亮也欢笑。多彩花灯真多姣俏,趣味谜底需思考。你来我往乐淘陶,猜对灯谜智商高。相约赏月心不老,互相祝愿生活好。

  54、十五元宵夜,铜锅煮银团。

  55、送你一碗汤圆愿你的爱情甜甜蜜蜜;送你一盏彩灯盼你的事业顺顺利利;送你一颗真心祝你的节日快乐洋溢!

  56、想摘下如玉盘的月亮,让你对月梳妆;想偷一壶瑶池琼浆,让你身强体壮;可惜我没有如此法力;只能把祝福短信送上,祝你身体健康人安乐,事业兴旺家欢乐,元宵快乐别忘我。

  57、又一轮锦绣月亮,又一个元宵佳节,又一段幸福时光,又一次真诚祝福,祝你团团聚圆!甜甜美蜜!顺顺利利!

元宵节古诗11

  (一)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二)元夕诗

  施闰章

  燕台夜永鼓逢逢,猎炬金樽烂漫红。

  列第侯王灯市里,九衢士女月明中。

  玉萧唱遍江南曲,火树能焚塞北风。

  惟有清光无远近,他乡故国此宵同。

  (三)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四)元夕无月

  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催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 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 分地,繁 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 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唐·李商隐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游人穿着华丽,妆容华贵,儿童看着灯火玩闹嬉戏,我又是在干什么呢?我也在游人欢乐的笑语气氛之中。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辛亥元夕》

  (元)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宋)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元宵节古诗12

  元宵的古诗词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此词描绘出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此词有寄托,可谓知音。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另:此诗作者尚有争议,还有一说为朱淑真。

  《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

  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这首散曲采用是起承转合的结构。前面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热闹喧嚣,后面一转是喧嚣后的凄冷之景。两相对比,让人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与凄切。

  元宵的诗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____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5、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____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6、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____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___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9、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____蒋捷《女冠子·元夕》

  10、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____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____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____元好问《京都元夕》

  13、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____王守仁《元夕二首》

  15、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____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____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7、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____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9、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0、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____王磐《古蟾宫·元宵》

  2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____符曾《上元竹枝词》

  2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____李商隐《观灯乐行》

  23、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____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4、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____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5、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____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元宵节古诗13

  1、《正月十五夜灯》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2、《十五夜观灯》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3、《元宵》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4、《永遇乐·落日熔金》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5、《京都元夕》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6、元夜踏灯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7、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8、《青玉案·元夕》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9、《元宵》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0、《生查子·元夕》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11、《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2、《正月十五夜》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3、《永遇乐·落日熔金》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14、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5、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16、辛亥元夕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18、《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节古诗14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

  4)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5)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6)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7)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古堡长烟《元宵夜》

  8)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9)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伯永《壬辰元宵夜咏》

  10)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1)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2)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毛滂《踏莎行·元夕》

  13)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14)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5)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16)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18)元宵佳节月儿圆,全家团聚过大年。半醉半醒逛街市,偕妻携子游乐园。千树霓虹流光转,万家灯火照无眠。爆竹声声除旧祟,银花朵朵接财源。鱼龙狂舞阑珊处,儿童蹦跳笑声甜。——秦渝《元宵夜》

  19)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元宵节古诗15

  1、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董嗣杲《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七年交春七日强》

  2、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杨万里《石湾雨作,得巩帅釆若书,约观灯》

  3、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向子諲《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4、天公着意作元宵,陡使新春乐事饶。——吴芾《元宵雪作因成短句》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6、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7、梅花国里荔枝村,颇记张灯作上元。——杨万里《送林子方直阁秘书将漕闽部三首·梅花国里荔枝村》

  8、洪山桥畔蒲帆落,满城灯火正元宵。——林占梅《悲歌行》

  9、甲子乾飞雨,元宵湿陨星。——洪咨夔《春雪》

  10、元宵有约慈云阁,镫火能无感旧愁。——陈著《用前韵似龄叟》

  11、宝马香车春似海,打球场外看元宵。——丘逢甲《槟榔屿杂诗·其三》

  12、今年元夕。探尽江梅,都无消息。草市梢头,柳庄深处,雪花如席。——张孝祥《柳梢青·今年元夕》

  13、却思去岁属无虞,元夕共欢人几个。——高启《答余左司沈别驾元夕会饮城南之作时在围中》

  14、过了元宵到晓钟,一年乐事又成空。——吴芾《元夕即席呈郭次张》

  1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6、两岸红灯成白昼,杨州腊月看元宵。——杨万里《夜过杨州二首·新晴残冻未全销》

  17、要须早了官中事,趁取元宵作好春。——吴芾《和杨元明雪中见赠》

  1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0、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1、海宇清宁玉烛调,人间好景是元宵。——陈琏《元宵赐观灯诗五首·其一》

  22、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3、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刘辰翁《鹧鸪天·立春后即事》

  24、曾是元宵随步月,西风何忍见铭旌。——陈渊《翁承事挽词五首·其四》

  25、十载庆元宵,满耳番腔鼓。欲识尊前太守谁,起向尊前舞。——刘辰翁《卜算子·元宵》

  26、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张孝祥《鹧鸪天·上元启醮》

  27、满县月明春意好,旗亭吹笛近元宵。——范成大《晚步》

  28、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刘辰翁《踏莎行·璧彩笼尘》

  29、明年屈指春来早,定是元宵不苦寒。——陈造《又次看字韵二首·明年屈指春来早》

  30、村居不记元夕朝,田蚕镫火俗异宜。——赵蕃《三兄既见过喜而赋此》

  31、风流谁似朱夫子,解放元宵过後灯。——杨万里《正月二十四夜,朱师古少卿招饮小楼看灯二首·光射琉璃贯水精》

  32、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杨万里《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红锦芙蓉碧牡丹》

  33、春光艳说到元宵,为底观灯更寂寥?——郑用锡《元宵感事》

  34、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杨万里《姑苏馆上元前一夕陪使客观灯之集》

  35、尽元宵、都无十日,莫拣阴晴。——顾璘《意难忘·鹭洲宅赏灯》

  36、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毛滂《蓦山溪·元夕词》

  37、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姜夔《鹧鸪天·元夕不出》

  38、剪制芙蕖朵朵新,元宵分得玉堂春。——王称《元夕黄庶子淮宅咏莲花灯和胡学士广韵》

  39、元宵行乐年年事,儿女嗔人夜不回。——杨万里《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北使才归南使来》

  40、咫尺元宵剩放灯,翠红多少九衢尘。——钱时《岁二日吴说卿座中初见古梅一花》

  41、兄今华诞近元宵,灯月交辉闹城市。——王弘诲《庆仲兄七十九寿章》

  42、新年佳节喜相重,屈指元宵五日中。——周必大《立春帖子·皇后阁·新年佳节喜相重》

  43、初过元宵三五。慵困春情绪。灯月阑珊嬉游处。游人尽、厌欢聚。——柳永《归去来·初过元宵三五》

  44、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辛弃疾《好事近·元夕立春》

  45、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46、元夜何妨灯数点,污渠合是有莲花。——郑刚中《壬申年封州自正旦连雨至元宵不止城中泥淖没》

  47、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48、春城箫鼓无端闹,说近元宵。——顾璘《采桑子·其二·甲戌正月十三夜风雨作》

  49、光风霁月瑞香盘,岁岁元宵锦作团。——钱时《借邻家瑞香》

  50、数家祈福来浇奠,剪纸糊灯作上元。——方回《野庙》

  51、未曾守除夜,早已问元宵。——刘克庄《岁除即事十首·细切如丝菜》

  52、谁遣夜来南馆里,千花预借上元灯。——杨万里《舟中元夕雨作三首·此生万事有期程》

  53、春草萋萋六代陵,元宵风景属残僧。——项安世《次韵潘都干元夕》

  54、怪得隔江人望见,夜深灯火似元宵。——宋褧《晚泊维扬驿·其二》

  55、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杨万里《上元前大雪即晴》

  56、而今拈出亦请看,出格元宵,何妨赏翫。——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一点心灯》

  57、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朱敦儒《如梦令·好笑山翁年纪》

  58、元宵有月更无愁,已是新年第一筹。——葛天民《元夕·元宵有月更无愁》

  59、索寞芝峰,赏元宵节。——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索寞芝峰》

  60、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赛涛《元宵》

  61、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倦游京洛风尘》

  62、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63、翻思元宵游端门,巨鳌岌载蓬莱蹲。——胡寅《清湖山大火》

  64、天公极意辨元宵,顷刻挼云作雪飘。——杨万里《走笔和袁起岩元夕前一夜雪作》

  65、今岁度元宵,随分点些灯火。——郭应祥《好事近·今岁度元宵》

  66、清平驿里过元宵,尊酒盘蔬未寂寥。——孟洋《红德城元夕》

  67、古来灯火盛维扬,今岁元宵乐未央。——赵师睪《元夕》

  68、欢游未晓不归去,早有元宵气象来。——马臻《至节即事·其七》

  69、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朱有燉《元宫词·灯月交光照绮罗》

  70、琉璃影里烧银烛,果然是夜夜元宵。——高明《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71、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周用《走百病行》

  72、闰来犹自唤元宵,灯事重重意亦骄。——范景文《闰元宵作》

  73、元宵节。凤楼相对鳌山结。鳌山结。香尘随步。柳梢微月。——张孝祥《忆秦娥·元宵节》

  74、夜夜嬉游赛上元,朝朝宴乐赏禁烟。——关汉卿《双调·新水令》

  75、贫苦芝峰,赏元宵节。——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贫苦芝峰》

  76、闻道元宵始肯来,见梅说与且停杯。——吴芾《得子云和篇约元宵见访再用前韵以速之二首·闻道元宵始肯来》

  77、谁能断取维摩手,画出元宵踏雪图。——胡仲弓《元宵雪》

  78、去年风雨暗元宵,今岁县知月色饶。——项安世《正月十四夜月色奇甚》

  79、去年元夜,正钱塘,看天街灯烛。——赵长卿《探春令·元夕》

  80、秪为身居密勿地,不为天子赋元宵。——周瑛《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81、烛冷尘消过上元,晴明风日柳初繁。——贺铸《西城马上》

  82、月姊雨师暗商榷,不须妆点上元春。——方回《元夕前雨不已二首·兰膏画炬出贫民》

  83、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范成大《灯市行》

  84、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陆游《自咏示客》

  85、数点虽非九枝艳,也知今夕为元宵。——张献翼《灯夕同陆姬过胡姬并怀侯双》

  86、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杨万里《已丑上元後晚望》

  87、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华岳《二月二日即事》

  88、何人幻此圆机妙,独向元宵策美名。——吴潜《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89、记上元时节,千门立马,望金坡残雪。——刘辰翁《六丑·看东风海底》

  90、斩驻飚游须净供,元宵未暇宝灯燃。——程公许《祷雪麻仙洞前立春一日湫压县境而雪霰已集连·阳乌且缓浴虞渊》

  91、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仇远《元夕放夜》

  92、皎月放春晴,元宵坐赣城。——潘希曾《元宵即事简陈院长》

  93、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94、见说城中处处灯。明年处处行。——刘辰翁《长相思·喜晴》

  95、人家竞赏元宵,佛陇百无一有。——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人家竞赏元宵》

  96、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吴潜《柳梢青·己未元夕》

  97、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98、风雨元宵意倍伤,画檐低拜扫晴娘。——王彦泓《杂题上元竹枝词·其二》

  99、夜夜元宵日寒食,一春尽可厕邹枚。——陈造《寄赵帅三首·先生列馆似翘材》

  100、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01、有酒有诗思老友,无灯无月渡元宵。——张萱《癸亥榕溪灯夕谣·其十二》

  102、新晴春早暖,客里上元天。——方回《客中近元夕》

  103、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纳兰容若《清平乐·上元月蚀》

  10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05、茂苑元宵亦盛哉,千红百紫雪中开。——杨万里《姑苏馆上元前一夕观灯》

  106、一从风信过元宵,南北枝头并寂寥。——潘德元《落梅》

  107、上元灯火中秋月,但苦人心不肯晴。——方回《中秋雨》

  108、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万俟咏《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

  10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玉漏银壶且莫催》

  110、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111、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方岳《二月二日即事》

  112、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刘辰翁《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113、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11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15、元夕金莲万炬花开.玉海千树香来,灯中东风暮霭。——张可久《天净沙·书怀二首香》

  116、人间万斛金连,竞赏元宵佳节。——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人间万斛金连》

  117、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118、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朱淑真《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119、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七十四》

  120、今岁元宵明月好。想见家山,车马应填道。——秦观《蝶恋花·今岁元宵明月好》

  121、东方月出相映射,还似鳌禁元宵时。——顾璘《京师三月谢张愈光惠料丝灯》

  122、四十年来懒看灯,元宵长是守书檠。——洪焱祖《甲子元夕二首·其二》

  123、宝髻双双出绮丛。妆光梅影各春风。收灯时候却相逢。——范成大《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

  124、火市灯街久寂寥,几家银烛庆元宵。——皇甫汸《捲灯词》

  125、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126、才过了元宵,渐昼长禁宇,迤逦佳时。——曹勋《峭寒轻》

  127、旅中坐对,笑相逢、对拥炉边雪。又过了,上元节。——刘辰翁《金缕曲·和龚竹卿客中韵》

  128、腾六回车路未遥,又随青女候元宵。——张宁《正月十三日雪》

  129、景类元宵堪入画,家殊周易岂同书。——凌云翰《钱塘十咏·其四·北关夜市》

  130、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31、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毛滂《踏莎行·元夕》

  132、献岁林间报早春,元宵堂上燕窥人。——张子翼《春燕》

  13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134、鄂州新得主人翁,今岁元宵便不同。——戴复古《汪给事守鄂渚元宵代江夏宰吴熙仲献灯·鄂州新得主人翁》

  135、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日》

  136、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向子諲《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137、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刘辰翁《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138、门门种树翠成层,准拟元宵映綵棚。——凌云翰《戊午元夕遇雨次莫景行韵·其二》

  139、隔窗风雨送元宵,自种花灯慰寂寥。——陈谟《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一》

  140、酒当深夜酲弥甚,灯近元宵蕊更繁。——陈恭尹《白云庵席上次方芭宇韵》

  141、回堤却似元宵路,抛掷红灯载月归。——张毣《题东湖二首(原注:有碑在堂壁上。)·其二》

  142、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43、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144、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王守仁《元夕二首》

  145、年年宴赏元宵节。——释绍昙《偈颂一百一十七首·无辨古今眼》

  146、城市哄灯火,强作元夕天。——方回《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江皋残雪霁》

  147、紫禁春回景物饶,千官陪宴赏元宵。——王绂《元夕赐宴观灯应制·其一》

  148、爆竹声中度残岁,华灯影里醉元宵。——戴复古《永新宰潘仁叔再约观梅》

  149、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150、有酒劝君须尽醉,百年能得几元宵。——范景文《庚申元夕仁常招饮灯市酒楼同王无近章甫仲田伯善年兄有赋·其六》

【元宵节古诗】相关文章:

元宵节的古诗03-03

元宵节古诗07-15

元宵节古诗03-04

元宵节的古诗05-31

元宵节经典古诗03-27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精选】12-17

关于元宵节的古诗03-18

关于元宵节古诗02-22

(推荐)元宵节古诗10-17

元宵节古诗(集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