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时间:2024-08-24 09:38:09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15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质量分析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15篇)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

  本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精神指导,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审题、操作和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本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点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点分布较为合理。

  主要有“分数的意义、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点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与可能性”等。而且在试卷中,各知识点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恰当的体现。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点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应用知识点”的形成。

  4、体现考查对数学的思考。如,第二题(4)题体现得是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规律;第三题(1)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利用立体的图形连线视图;第三题(2)题既考察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又用逆向思维考察已知周长求边长,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第三题(4)题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些试题给考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识点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点掌握扎实。

  从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点考试题中除个别的题目学生出错外,大部分的题目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难度稍大的题目虽然全对率不是很高,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计算、动手操作、单位换算、可能性、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

  2、独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考试时,学生是在自己独立读题和分析的情况下完成试卷的,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符合题目要求,解答的情况比较令人满意,说明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学生在解决动手操作的题目时,正确率比较高,画对称图形、小船平移位置画的准确,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这是平时严格要求和训练的结果。

  4、思维灵活,方法多样。

  在“我会统计”一题的解答中,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和图示对照的方法。准确的推算出星期五该进23箱冰糕。从中看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注意认真、仔细审题。

  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如选择题中“3点15分在镜中是几点多数学生都选择了9点45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这说明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读题不认真。

  2、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有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如,在“填和17、01相邻的两个整数”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写成了17、0和18、0。说明这些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

  4、数学知识点的运用不够灵活。如“排队中也有数学问题”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长方形的方队,可以有几种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去掉几人?

  每行几人?有些学生在答排成方队时只能打两种排法。

  5、基础知识点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平移画图出现错误,测量不准确。

  四、改进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的训练。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一些学生不会估算,估算能力弱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后,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点的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2

  从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次试卷难度不大,但知识面涵盖广泛,容易忽略的细节多,如果学生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以下是我的试卷质量分析情况:

  考试情况分析:

  二(1)班共40人,实考40人。二(2)班共41人,实考41人。卷面为满分100分,其中:二(1)班100分4人,90—99分11人,80—90分15人,60—80分7人,不及格3人。二(2)班100分2人,90—99分18人,80—90分16人,60—80分4人,不及格1人。

  试卷及错题分析:

  这份试卷选择了填空、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几大类型。分值分布如下:填空28分,口算10分,列竖式计算26分,动手操作9分,解决问题27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小朋友们多数对近期学习的厘米和米的知识掌握较牢固,失分较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中一块三角板中,有()个角,有近30%的同学不会填。这个知识点给学生讲过两遍,可能遍数还不够多,部分学生没掌握好。在以后复习时应该给予关注。在填写角的各部分名称这道题,我发现部分学生不会写“顶”这个字,这可能与我的平时教学有关,忽略了学生生字的掌握,认为这是语文课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这方面。

  二、计算

  计算包括口算和笔算。口算学生们做得很细心,无掉题、漏题的情况发生,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因马虎出错。而笔算问题很大,几乎50%的同学在计算题出现错误扣了分。扣分主要是因为(1)计算不细心导致计算错误。(2)相同数位没有对齐。尤其是第一题61+39=100这道题。因为讲课时没有重视答案是100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所以出现了计算正确而数位没有对齐的现象。(3)没有标上进位1和退位点。在平时的练习过程,反复强调要标上,部分学生还是会忘记。

  三、动手操作

  1、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出现错误大部分因为(1)没有标上直角符号。(2)尖尖的角由于三角板磨损画得有些圆滑。

  2、画一条4厘米长得线段。

  同学们对于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的知识点基本掌握,但在画完后需标出长度的要求极易漏掉。要做着重强调。还有部分学生因看错题目化成5厘米线段。

  四、解决问题。

  1、2、3、4、5小题考察的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的应用,大部分同学掌握不错。出现错误的.同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算式正确,答案确没有计算正确。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平时对解决问题没有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在今后会重新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综合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今后的教学,特作出如下的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做题前先看清题意的习惯。

  无论什么题目,是多么的繁杂或是多么的简单,弄清题意才有可能做对,否则前功尽弃。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多做一些趣味性的心算与口算练习,既提高了计算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持之以恒的坚持必定能出结果。

  两个月的辛劳,两个月的收获,发现缺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3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本次考试所考查的内容是高一下册《三角函数》、《平面向量》部分,命题以《教学大纲》和近几年高考对本部分的要求为指导思想,特别注意到了高考对《三角函数》部分难度要求不大这一特点,因此在命题中既突出了对三角函数部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重视了对平面向量的工具性的考查。考虑到是全市高中联考,试卷在难度设计上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全卷难度不大,试题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在把关题的设计上也本着高考试题的要求变一题把关为两题把关(第21题、第22题),且问题设计本着入口容易深入难这一原则,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试题重视对“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部分的核心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强化了对蓄含于本部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1、突出考查基础知识,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的主干知识构成了试卷的主体。

  试卷对高一下册教材的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尤其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考查。例第1、2、3、4、6、7、8、13、14、15、17、19题,分别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基本变换、基本性质(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以及正、余弦定理的简单应用和三角函数的图象。这些题目几乎都是书本上练习题和习题中所要求的,只不过是做了适当的变式。第5、9、12、18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和向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工具性,难度不大,只要学生概念清楚、运算过关,得到这部分分并不难。

  2、重视应用

  利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试卷关注的焦点之一。例如:第5题利用共线向量的充要条件求角;第11题利用偶函数性质求角;18题(2)利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判定平面上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第20题是一道利用解三角形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建模过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

  3、体现综合性,注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问题。

  [3]

  例如:第10题将平面几何与三角结合;第16、21题将代数函数、方程、不等式与三角交汇;第22题是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数列的交汇。这几道题都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解答这部分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

  4、重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例如:第7、10、11、16、21题,主要考查蓄含在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部分中的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是第16题:若在[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值满足等式,则k的取值范围是。学生须将方程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问题,借助二次函数图象即可得到解决;第21题: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对于任意的,<0都成立,若存在,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此题解法很多,可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借助函数图象解决,或利用恒成立,将原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注意要分类讨论)。以上题目侧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和数学中核心内容即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关注的是数学的本质。

  三、试卷反映出来的问题

  通过评卷,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够准确。如第4、9、12、14题。

  2、解答不规范,计算不准确。如:19题,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不全。有的不列表,有的不描点。再如17、20题,因计算结果不准确而失分的`学生很多。

  3、审题不认真,思维不严密。如12题只注意到向量内积大于零而忽视了两个向量不能共线同向。再如14题学生忽视了角的取值范围,导致结果不正确。

  4、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得不好。如16和21题失分严重。

  四、下一步教学建议

  1、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应把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

  2、加强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中最本质的内容。

  例如:第10题将平面几何与三角结合;第16、21题将代数函数、方程、不等式与三角交汇;第22题是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数列的交汇。这几道题都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解答这部分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

  4、重视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例如:第7、10、11、16、21题,主要考查蓄含在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部分中的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尤其是第16题:若在[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值满足等式,则k的取值范围是。学生须将方程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图象问题,借助二次函数图象即可得到解决;第21题: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对于任意的,<0都成立,若存在,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此题解法很多,可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方程根的分布问题,借助函数图象解决,或利用恒成立,将原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注意要分类讨论)。以上题目侧重对学生理性思维和数学中核心内容即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关注的是数学的本质。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4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次试卷考查的范围是必修2的全部内容。满分150分,共有4个大题,时间120分钟,和高考试卷形式一样。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整份试卷难易适中,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选择题共12道题,3,8,12题,填空题13,16题,解答,17,18,19,20都是考前刚刚练习过的题型,但得分率却不是很高。特别是19,20题学生,说明他们基本功很差。第4、5、15、23、24题都是考察基础知识的,丢分有两个原因,第一,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第二公式即使记住了但不会简单应用。在这考试中学生共识记忆不牢,计算不准确,在这部分存在着严重问题,整套试卷得分较低。

  三、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最高分149分,最低分0分,理科重点班级均分116分,理科普通班均分最高分52分,最低分42分,尤其是9与10班得分较高,文科重点班均分64分,文科普通班均分最高30分。优秀人数35人,偏少;及格137人,也太少,低分人数有303人,占年级的近一半,太多了点、

  四、学生情况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习,数学学习更是困难。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一些关键知识上存在漏洞,致使后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解题不规范,学生计算能力差,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中等偏下的学生中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3、反复强调的题目学生拿不到分,本次考题中有部分为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题目,但还有大部分学生拿不到分,分析其原因是这部分学生课上听讲不是很认真,课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而是等着别人的结论往自己的作业上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多数学生懒惰,思想懒,行为懒,不爱动笔。这也是计算能力差的一个原因。

  从各个大题的得分情况来看,重点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题目得分较好,但能力题型得分偏低,学生的数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普通班可以说几乎什么都不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着重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本次不少学生之所以没有考得好成绩,就是因为平时学习习惯不好,处理问题没头没尾,解答过程不够完善所致。

  2、加强双基训练: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解决课堂上的'基础问题,同时在课后对不懂问题予以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对重点知识要点要多重复,重要题型勤反复,加大检查力度。

  4、数学能力的培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增加能力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5、加强课堂管理:从本次考试来看,成绩不好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课,导致知识掌握不到位,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加强课堂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5

  一、试卷的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如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还做得比较好。

  2、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错。应用题大部份学生都会做。

  三、存在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些题目没有复习到,学生也不够灵活。如:5等于什么除以什么。因为5写在等号左边,学生就在右边写1除以5,或2除以10。还有,从一楼到二楼用了20秒,那么一分可以从一楼到几楼?学生有大部份不懂。也有抄字抄错,计算马虎,四、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针对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所用的方法可采取题组对比方式。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因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予以特护,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6

  本次考试的成绩让我感到不满意。只有少部分学生发挥了正常水平,还有一些同学通过半个月的强化复习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需要提高。下面我将对考试中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题目范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到第二章的内容,完全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试卷共有28题,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选择题有6题,每题3分,共18分;解答题有12小题,共82分。第一章的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科学记数法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二章的知识点包括代数式及其化简求值、单项式和多项式、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试卷的难度适中,题目涵盖了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的学生应该能够拿到基本及格的分数。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1、整份试卷的难度不大,有些题型是平时学习和复习中遇到过的,学生应该能够得到基本分。但是有些学生的成绩不如预期,可能是因为只简单地记忆知识,忽略了细节,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失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原因。

  2、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

  (1)填空题的最高分为18,最低得分为2。错误主要集中在第4、第10、第11和第12题上。第4题的准确率较低,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理解不够透彻。第10题的错误主要是因为对于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偶数次幂是正数的理解不到位。第11题学生做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对学过的知识遗忘,也可能是因为无法解读题意,无从下手。第12题需要综合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但学生的`判断思维比较差,只考虑了一种情况。

  (2)选择题比较简单,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例如公式记忆错误或计算不准确。

  (3)解答题的难度较大。第23和第24题是基础题,也是平时训练的重点,所以得分比较正常。但是得分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符号运算错误和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不熟悉。第27和第28题属于提高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才能解答。因此我们应该以课本为主,加强“三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备课要细致,备教材、备学生和备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的数学学习差距越来越大。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和帮助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改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要提供足够的材料,引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独立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4、在解题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多方位考虑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培养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严谨性和最优化解题思路。重视代数式求值时先化简后代入求值的训练,弄清解题的思路并注重计算的多方面验算。注意解答题计算推理过程的示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和书写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和反思。

  6、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练习。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总结、思考和练习。

  7、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研究方法。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观察、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和证明等步骤。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学会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在考试中,因为只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导致遇到稍微有变化的情境就无法应对。要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他们多读、多议、多思、多练。只有这样,产生的新知识才能越来越真实、完善和易于应用。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7

  一、内容分析

  本次测试为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一至五单元内容,本试卷的测试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概括了第一至五单元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有数据数据与整理、除法、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等,难易分配恰当,重点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共分七大题: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我班有49人参加考试,90分以上22人,80—90分有13人,优分率71。4%;及格46人,及格率93。8%,不及格3人。总体情况良好。

  1、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半学期以来所学习的各方面知识,能充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合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口算和混合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多数学生能把握计算顺序,做到正确计算。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计算马虎、计算顺序弄不清。

  3、统计。本题考察用多种方法统计数据,重点考察学生用“正”来统计,并能用统计图知道哪种多哪种少,一共多少个等问题。

  4、解决实际问题。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与运算的重要目标。本题主要测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题意能用多种方法做两步计算问题,会运用提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这个学期我们一直在抓学生的计算,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中还是比较粗心,仍有抄错或漏抄数据的现象,特别是在列竖式计算中,横式结果漏写或写错。

  (2)从题目中摘取数学信息时抄错数字,漏写单位等。

  (3)读题时马虎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做题,导致错误的`出现。

  (4)没有养成做完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四、改进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在课堂内外下苦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上课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做完作业检查等习惯,教会他们认真审题、认真检查。对题目要全面观察,检查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

  3、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问题,能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加强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乘法口诀、练口算和笔算。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认真细心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检查等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5、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6、要及时复习,并充分利用好每次的诊断练习,及时发现不足,查漏补缺。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8

  一、 试卷分析: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注重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结合情境解决问题的思想,让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性。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失分最严重的就是第10小题,第12小题,由于数比较大,学生都会方法。计算错误。

  2、判断题。大部分学生做的很好,只有少部分学生第2、5小题出错,原因不认真审查题目,代数试题出错。

  3、选择题。失分最严重的就是第6小题,学生着急答题,有些数容易混乱,没有做认真区分。

  4、计算题。学生计算题掌握的很好,只有个别学生由于马虎出错。求阴影部分的习题,步骤比较多有些学生算错。

  5、动手操作。大部分做的很好,出错很少。

  6、应用题。大部分题型都练过,丢分最严重的是后进生,掌握不牢固。

  三、教师自身不足分析:

  对新课程的.本质、重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教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的缺点,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点训练,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四、改进措施:

  本次检测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不仅要继续查漏补缺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不能让他们越掉越远;课堂上还要加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的教学,帮助学生多了解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同时还要研究分层作业的设计,不断拓展学生思维。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9

  一、试卷整体结构。

  题型、题量、难度及分值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位,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并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了重点的考查,适当考查了探索性试题。为中考复习奠定了基础,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源于课本,并适当拓宽加深,试题的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体现了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试卷分为选择、填空、计算、解方程、化简求值、概率、解应用题、几何证明求解共26道题。

  1、选择题、填空题。全校满分率22%,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这部分试题在一定的广度和较浅的深度上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并注意到适当增加思维量及运算量,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思维品质、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考查了知识的小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考查了九年级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

  2、化简求值和解方程题。全校满分率28%,这3道题从题型到每题所考查的内容上看学生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上都逐步提高要求标准。继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方法的运用程度。试题大都是课本题或是课本习题和学习指导习题的加工变形,学生主要在分母有理化上出现错误。

  3、解答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对考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探索、创新意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计算能力的考查,体现了试题“高跷尾”的特点,特别是24题考察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我校满分率6%,大部分学生是在25题中出现问题,好多学生想当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平均64.2分,满分率为6.8%,及格率46.8%,优秀率24.6%。

  对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产生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

  数学是以概念为先导的,不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算、推理等技能的训练,还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能力的培养发展,都是以正确理解运用概念为前提的。试题解答中的许多错误都直接或间接的与不能正确理解运用概念相关。可见对概念尤其是重要概念的教学必须予以加强。要使学生理解一概念是怎样提出的,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尽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搞清它的来源,弄懂它的含义,分清它的条件、结论以及应用范围。并通过类比、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搞清一概念与相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对重要概念的教学务必要下大力气,使学生真正搞懂、搞通、搞扎实,夯实基础是提高成绩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举足轻重。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存在一批运算上的“低能儿”,运算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数学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在搞清算理上下气力。要理解公式、法则的发生过程,搞清公式、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应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练习要循序渐进。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基本题,要认真抓好运算操作规程(格式、步骤)的训练。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导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尤其是数、式、解方程等有关基本运算,要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要熟记常用的重要数据。对于运算不但要求对,而且要求好。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创新,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探讨问题,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和解题规律的总结,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运算技巧。逐步实现运算过程的优质、高效。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打好基础,做到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合。其次是要抓好小综合的练习。要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适时提高。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题型的作用,要立足于能力的培养提高。要注意解题规律的探讨和总结。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0

  一、基本情况

  本年级共有30人参加考试,人均分92.2分,合格率97.3%,优分率97.3%,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8分。

  二、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重点检测第一至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过程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体现在:

  1、内容覆盖面广,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重点。加大了难度,有9分是超教材的内容。

  2、题型多样,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九个大题:大体分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试题灵活。

  3、试卷中难度较大的题有29分,有的题学生无法列算式计算,个别聪明的学生只能斗出来,有的题要通过3、4步才能算出来,考察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算一算”(27分),有三种形式,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训练的较多,失分较少。

  第二题“填一填”(21分),全对的没有,原因是有一个题未学,在一年级学的减数、差与被减数的关系忘记了。其他的题掌握的较好学生对填数掌握较好。

  第二题“判断对错”(10分)全对的有15人,有3个题是在身边生活中所应用的题,信息是未知的,要在题中找。如:“3只鸽子有几只眼睛,几条腿?”等

  第三题“从大到小排列千以内的数”(10分)只有3个人做错,他们是按从小到大排的。

  第四题“看图写数”(6分)全对

  第五题“看方位图填空”(5分)全对20个人,少数同学没认真读题导致错误。

  第六题“看路线图填空”

  第七题“画出自己学校的大门、教学楼及运动场的方位图”(2分)全对的10人,很多同学画出了整个学校的方位图。

  第八题“解决问题”(17分)全对的只有11人,有的同学量图的长度不准确,“全班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够不够100米长”错误较多。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驾驭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4、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优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后进生铺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通过这次的检测反思,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

  2、以后多出一些新颖,多样化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3、培养他们分析问题,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4、培养他们认识做题的好习惯

  5、多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爱学习,爱数学的自信心。

  6、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1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测试是由教管中心统一命题,学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紧扣教材,试题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考查,对数学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

  二、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共有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做一做、解一元一次方程、试一试和想一想七个大题,共30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填一填占26%,选一选占16%,算一算占20%,做一做占14%,解一元一次方程占8%,试一试占10%,想一想占10%。

  三、学生得分实况

  七年级实考学生人数467人,总成绩为12393分,平均成绩为26.54分,比分81分,最低分2分,及格人数13人,其中,80-90分1人、70-80分1人、60-70分11人,及格率为2.74%;50-60分17人,40-50分42人,40分一下394人。

  四、学生答题典型失分原因分析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不深刻,基本运算能力较差。

  2、审题阅读亟待加强,文字阅读能力低下,读不懂题意,对应用题、文字量大的试题存在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

  3、解题格式及数学语言的表述不规范、表达不完整、导致失分现象较严重。

  4、“用数学”的意识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差。这暴露出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不够。

  5、“做数学”的能力差,即动手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

  五、改进措施

  1、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上课及作业批改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抓的较紧。本次考试在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太低,令人费解。

  2、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要抓实双基,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学、用、做相结合。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2

  一、试卷分析

  1、今年的数学试卷在平稳过渡的同时,凸显“新”和“变”,“稳”主要表现在试卷的题型结构、赋分比例、难度要求以及试题难易梯度等方面,均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新”与“变”主要表现在规避命题的“模式化”以及试题设计上。如理9以四个数关于乘法运算构成的循环群为背景,以复数、集合、方程为载体,考查学生学习潜能;文20(Ⅱ)、理18(Ⅱ)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几何概型;理20以三次函数为背景考查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2、试卷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如文10、文12、文20、文22、理8、理9、理18、理20等题都突出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本质含义的考查,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文9、文21、理13、理19等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3、试卷重点考查了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它们在文、理科卷中的占分比例分别为87、3%和79、3%。试卷将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进行熟练的转化和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查目标。如理19、文21取材于考生熟悉的背景,要求考生能够将“相遇”、“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等自然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语言,进而抽象出体现“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方程语言,奠定解决问题的基础。

  此外,试题合理依托知识的交汇,在基本保证考试内容抽样的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同时,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4、试卷中设计了适量的创新性问题,考查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文12以集合、不等式为载体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10、理15,考生需要经历对所给概念或关系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抓住问题本质后方可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等知识经历推理论证等探究过程;文16,考生要在观察所提供的三角函数式系数关系的基础上,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这些创新性问题的设计都源于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新”而不怪、“新”而不难。试卷以探究性问题为载体,强调高考对考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关注,力图使得试卷的选拔功能得以全面体现。如文12、文16、理9以及理15关注了推理与证明;文15给出了“凸集”的概念、理10给出了“分渐近线”的概念,通过学习和理解概念,进而解决相关问题;文19(Ⅱ)、文21(Ⅲ)、文22(Ⅱ)(ⅱ)、理17(Ⅱ)、理19(Ⅱ)都设置了探究性问题;理20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了三次函数的有关问题,展示了数学发现的一般过程。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基础题部分学生做的比较好,得分率较高,而对于试卷中的创新题还是有些不适应,对题目的意思不能完全领会,而导致分数不高。

  三、今后教学建议

  1、高度重视课本,切实夯实基础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以及它们的限制条件等等要仔细地推敲,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在每一模块﹑每一章节的内容结束时,要将各个知识点,根据其发生的过程和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的分类﹑整合,使之系统化,为学生提供新的视角。此外对于教材中一些典型的例题﹑习题要注意把它们梳理出来,并将这些例题﹑习题进一步提炼,从而延伸出“二手结论”,让学生熟悉这些结论,这对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是大有好处的`。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不盲目拓展教学内容,对要求降低了的内容绝不人为地拔高,对一些在新体系下并不重要的方法要大胆舍去。

  3、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教育潜质,把数学中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猜想﹑类比﹑特殊与一般等思想和方法由渗透层面提升到应用的层面,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规范性,让学生做到“懂要会,会要对,对要全”。

  4、把成功带给学生

  数学课堂的教学起点要放低,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制定好辅优补差的计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多给学生正向意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让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3

  一、命题思路:

  1、知识的覆盖全面,各种知识的比例合理,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

  2、试卷既关注了双基,又考查了能力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新理念。试卷题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检查学生是否对较新,较活的问题准确地运用已学知识与方法,展开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过程,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试题的取材上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如:综合应用的几道解决问题,强调了应用题对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

  4、重视对学生思维等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维方法是指导观察、分析、综合、求比、抽象、概括等,它是思考内容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试卷处处涉及到对它的考查。

  二、试题分析:

  项目一: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相对于数学学科特点,计算能力的测查是必测项目。而计算离不开口算、计算及解方程。

  1.考点:主要侧重于分数乘除法。

  2.答题情况:口算正确率整体较高。

  3.失分原因是学生基本已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的方法,但往往由于粗心结果错误较多,对不同分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有些遗忘,计算最后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故造成失分。

  4.今后教学:是更加突出计算能力的教学,找准机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安排一定的计算练习,形成较强的计算方法。

  项目二:认真思考,准确填空。

  1.考点: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答题情况:本题的得分率在70%,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

  3.失分原因:

  一是知识点记忆不深刻;

  二是转化意识不强,如第六小题的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今后教学要加强:

  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

  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

  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项目三:反复思考,慎重判断。

  1.考点:侧重于概念的理解等。

  2.答题情况:答题率在70%,还能较好到体现出学生的辨析能力。几道习题应该不难,平时教学都有讲到过,只是第2个习题,如:把一根长是6米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其中一份长是()米,是跟一份是整根绳子的()混淆了。这道题较为灵活,学生判断不对,很不理想。

  3.失分原因:

  一是学生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是缺乏辨析能力。

  4.今后教学:

  一是要加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

  二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

  项目四:统计图。

  1.考点:折线统计图、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2.答题情况:整体考得较好,此题的答题正确率在85%,很理想。

  3.好的原因:学生能根据数据正确作出折线统计图,求出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4.今后教学:

  一是尽最大可能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二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项目五: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1.考点: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

  2.答题情况:第三小题:个别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审题,所以只解答了一个问题。

  3.失分原因:不能正确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析。

  4.今后教学:

  一是加强数量分析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找到习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大可能让学生自主作出线段图,帮助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正确计算。

  三、考试情况分析;

  (略)

  说明:考试成绩85分及以上为“优秀”,45分以下为“低分”。

  四、对今后教学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倡议全组老师应当做到以下:

  1、坚持形象直观和抽象概括的有机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重视学具拼摆、直观感知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学具操作、观察等活动中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之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表象。并且,要充分利用表象的中介作用,及时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把感性上的认识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在教学中可先直观后抽象、边直观边抽象,促进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理解,使他们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念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有密切联系的学习情景,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现实问题中去理解数学知识。引导他们去发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去理解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法则是怎样归纳出来的,问题是怎样分析和解决的。总之,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有序展开,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促使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3、精心设计练习,加强知识的整理

  在教学中,除了设计一些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基本练习以外,还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设计开放性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对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的解答,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在小学学段,即使遇到没有见过的实际问题,学生基本上也能够独立解答出来。

  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复习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再现,要加以整理和沟通,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复习中“温故知新”,促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数学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一方面对数学有浓厚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引导,使他们有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知识缺陷,做好补缺补差的辅导工作,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能够达到小学学段教学的基本要求,缩小差距,这是我们广大教师务必要为之而努力的!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4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1、学校应对“双语”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领导班子应考虑以下问题:双语教学是什么?双语教学为什么?双语教学做什么?

  2、加强对超编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培训,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及其他形式的学习,尽快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使少数民族教师尽快进入“双语”课堂,承担起“双语”班的各类教学任务,招聘一些年轻的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补充师资力量。鼓励汉族教师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互相学习,促进交流。

  3、动员汉语水平较高的民语教师开发《说汉语》的校本课,引导“双语”班的民语学生参加此课程的学习。

  4、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进行民汉搭配,让汉族学生给民族学生当小老师,帮助他们学习并且教他们学汉语。

  5、安排教师利用晚自习时间对混合编班的民语学生进行汉语培训和学科教学内容的辅导。

  6、学校教务处安排每学年至少一次的“双语节”,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同时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意义。

  7、把“双语”教学的各种困惑通过筛选,提炼成课题进行研究,形成小课题研究规模,使“双语”教学的质量稳步提升。

  8、动员民族村的家长把学前儿童全托到幼儿园上学,或者利用其他形式的教学,使学前少数民族儿童提高汉语水平。

  二、本试卷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

  主要有“分数的意义、 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与可能性”等。而且在试卷中,各知识点的基础题和提高题都有恰当的体现。

  3、从整体试卷来看,凡属考查三年级数学难点的内容,在命题上都适当降低要求,并且都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避免过高要求。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学生扎扎实实的讲透和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应用知识”的形成。

  4、体现对数学思考的考查。

  如,第二题(4)题体现得是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周到,是否有清晰的思路找到规律;第三题(1)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利用立体的图形连线视图;第三题(2)题既考察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又用逆向思维考察已知周长求边长,这一题型合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第三题(4)题是与语文学科整合,给学生自主思维空间的题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可能性”的理解。这些试题给考生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体现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考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观念与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改进意见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的训练。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3、针对一些学生不会估算,估算能力弱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通过工作总结和对教师的调研,在我校“双语”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少数民族学生的学前教育严重缺乏。从一年级开始民汉混合编班授课情况看都是汉语教师上课,所以必须具备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这些学生必须接受过学前双语教育,会用基本的汉语交流。而我乡的实际情况是全乡没有一所幼儿园,离三台近的`村子的汉族学生就在三台上幼儿园,像西地、五道坝、阿克其包括汉族学生基本上都不上幼儿园,满六岁直接上一年级。所以混合编班民语学生根本听不懂汉语,这些学生上课什么也学不到,从我校二年级学生情况看,这些学生经过一年混合编班进行汉语交流没什么问题,只是基础知识掌握很差。

  2、民汉合校混合编班使上课教师既要照顾汉族学生又要兼顾少数民族学生,这样致使汉族学生经常有“吃不饱”的现象,汉族学生家长意见也很大;民族学生家长也有意见,多次强烈要求学校改变教学体制,即让民语教师给民语学生上课。这样会导致我县择校问题更严重,许多汉族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好一点的环境中上学,致使县城学校班额过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去年、今年秋季我校一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就大于汉族学生比例。

  3、“双语”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待提高。“双语”教师必须具备民汉兼通的基本语言基础,但是,我校的汉族教师不懂民语,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有限。

  五、取得的成绩

  1、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从批卷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基础知识考试题中除个别的题目学生出错外,大部分的题目学生的准确率比较高,难度稍大的题目虽然全对率不是很高,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也很高。说明学生对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计算、动手操作、单位换算、可能性、解决生活中的基本问题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

  2、独立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考试时,学生是在自己独立读题和分析的.情况下完成试卷的,对试题的分析和理解符合题目要求,解答的情况比较令人满意,说明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

  学生在解决动手操作的题目时,正确率比较高,画对称图形、小船平移位置画的准确,说明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这是平时严格要求和训练的结果。

  4、思维灵活,方法多样。

  在“我会统计”一题的解答中,学生利用计算的方法和图示对照的方法。准确的推算出星期五该进23箱冰糕。从中看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注意认真、仔细审题。

  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如选择题中“3点15分在镜中是几点多数学生都选择了9点45分”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仔细审题,这说明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读题不认真。

  2、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

  有的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如,在“填和17.01相邻的两个整数”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写成了17.0和18.0。说明这些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整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

  4、数学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如“排队中也有数学问题”三1班有42人,要排成长方形的方队,可以有几种排法。如果要排成方队,至少要去掉几人?

  每行几人?有些学生在答排成方队时只能打两种排法。

  5、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有的在计算题中出错,缺少验算检查的习惯;有的学生基本的平移画图出现错误,测量不准确。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5

  期末考试的阅卷工作完成后,我们对数学试卷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我校初中数学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的分析结果,并根据此提出了几点教学想法。

  首先,全卷共有26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次考试共有38名考生,其中90分以上的只有1人,优良率为2.6%,及格人数为4人,及格率为10.5%,平均分为35.97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今年的期末数学成绩不太理想,低分较多。这表明我校数学教学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此外,这次试卷与以往的期末试卷不同,难度较大,题型也与平时教学不太符合。

  其次,就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选择题的得分率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计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填空题中,关于算术平方根的问题和方程组的解等题目,有很多学生做错。解答题中,一些题目的错误率较高,如利用方程组求平方根和绘制条形图和扇形图等。这些问题表明学生在观察能力、应用数学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均衡,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推理能力。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这份数学试卷难度较大,但总体上体现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结果和过程的评价,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关注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试题设计有创新之处,出现了一些富有思维含量、形式活泼的好题。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以及平时学习习惯不好等。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抓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困生,我们要着重教授数学概念的基础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还要给学困生更多体验学习数学快乐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此外,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他们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策,我们相信可以改进我校初中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兴趣。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相关文章: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11-30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集合]08-23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经典15篇)07-31

数学质量分析10-30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必备15篇]08-23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02-25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20篇)01-25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合集(15篇)08-23

小学数学质量分析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