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课堂笔记

时间:2024-08-24 09:58:27 音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1

  高中生对于流行音乐的热衷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象。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课标》中还提出:“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它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

  1 结合学生兴趣点,指导学生专题鉴赏

  新课改教材中已经将大众音乐、通俗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设置。这样,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三到四个课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专题鉴赏。而面对涉猎广泛、紧跟流行脚步、并且对相关知识具有强烈求知欲的高中学生来说,只单纯地听几首歌、几段音乐显然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鉴赏需求的。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入地学习、欣赏。例如,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

  这节课安排在爵士音乐欣赏之后,学生们已经对这种由美国黑人创造的、有独特旋律节奏特点的通俗音乐类型有所了解。于是,笔者决定“趁热打铁”,使学生能够继续感受一下同样源于美国的其它风格的流行音乐。

  课程一开始,笔者先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歌曲,此举立即燃起学生们的兴奋点,很多人跟着唱了起来。歌曲结束,笔者提问:“周杰伦的歌曲属于那种风格?”“R&;B”、“Hip-Hop”、“Rap”,学生们开口便说出了这些词。笔者紧接着又问:“大家把这些词说得都很熟,那它们究竟都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让学生们一下子卡了壳。于是我将这些音乐术语一一进行解释,并展示出它们的旋律节奏特点。然后再听歌曲时,学生归结出了周杰伦音乐中的R&;B风格特点。随后,我又选播了一首美国组合“后街男孩”的歌曲,让学生对比欣赏,找出中美两种R&;B歌曲的异同点。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总结出:因为R&;B音乐源自美国,所以其歌曲风格更加浓郁、鲜明,而周杰伦等人的'中文流行歌曲借鉴了美国的R&;B曲风,但并没有全部照搬,而是融入了一些中国音乐的元素,比如旋律、伴奏、歌词等等,更适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因此,周杰伦等人的歌曲可以称为“有中国特色”的R&;B风格歌曲。

  这节课以现今学生追捧的周杰伦歌曲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感受源自美国的R&;B音乐风格。同时,希望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客观的评价。

  从实际来看,这样的课是非常受高中生欢迎的。就像课后有些学生表示:“我终于明白了自己喜欢的到底是什么,以前只是一味喜欢,但什么也说不出来;现在了解了相关知识,我觉得自己不再那么盲目了。”由此可见,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类课不仅使学生欣赏到喜闻乐见的作品,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鉴赏,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面对纷繁的流行音乐世界,能够作出属于自己的客观理性的评价。

  专家分析认为,在整个高中音乐鉴赏学习中,流行音乐的专题鉴赏可以与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其它音乐类型的欣赏学习平行设置,大约占到1/4左右。部分课题内容可以根据流行实际随时进行调整更新,这样既吻合流行音乐的时代特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时期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

  2 借助辅助鉴赏,拓宽学生欣赏视野

  除了专题鉴赏以外,在其它内容的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可以选择符合课堂主题、优秀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补充,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拓宽了他们的欣赏视野,使其从不同角度感受欣赏内容,同时调解了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材《生命之歌》一课中,除了课内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欣赏,还可以配合主题,给学生播放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MV,深刻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歌唱以及发人深省的画面,会带给学生另一种震撼,更加深化了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德育目标。又如,教材中李斯特的钢琴曲《钟》,这是一首古典音乐作品,为了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印象,在一系列聆听、分析后,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香港歌手李克勤的《我不会唱歌》,因为这首流行歌曲的伴奏部分正是改编自《钟》,学生在欣赏之余,不仅强化了对于古典钢琴音乐主题的记忆,同时还了解到,音乐是没有界限的,流行音乐也可以和古典音乐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同样,在鉴赏中国戏曲音乐的教学中,穿插欣赏刘欢演唱的《胡雪岩主题曲》,也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和作用。

  诸如此类的流行音乐辅助鉴赏,在很多的欣赏主题中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流行音乐作品是作为补充、附加的内容出现的,目的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教学主题,丰富教学内容。笔者以为,一定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与当堂教学联系最紧密的作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这样才能达到锦上添花、升华主题的作用。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2

  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去欣赏、认识、理解一件件美术作品的方法。通过欣赏达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的,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欣赏本身就需要有强烈而且直接的视觉感受,而由于音乐具有逼真的音响效果,能够唤起学生的多感官感受,对美术欣赏课有很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

  将音乐融入课堂,有利于开启学生良好的情绪和唤起学生的情感。自古以来,音乐家因画作曲、美术家因曲作画的事例举不胜举。例如,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他在《论艺术的精神》一书中详尽地论述了音乐与绘画所存在的深刻的联系。他认为,绘画中的色彩犹如音乐里的音符,它本身就能打动观众。画家以这种抽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观众中唤起音乐所产生的那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艺术情感。康定斯基追求绘画的音乐感,最后发展出情绪性的抽象绘画。所以康定斯基的作品被认为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除了形象特征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情感特征。音乐具有情感性,情感具有感染力。相对于美术作品而言,音乐更容易打动人,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那么,因势利导,将音乐引入课堂,对美术鉴赏课堂的实施具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1 将音乐融入课堂,有利于唤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将音乐引入课堂,可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每节课笔者都会做一个课件,在美术课件制作中,为拓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可精心挑选适当的音乐作背景,做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这样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群秦陵兵马俑时,配上琵琶独奏《十面埋伏》,那气势恢弘的兵马俑列阵,那大国泱泱的气派,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不但兴趣浓厚地学习了本课知识,理解了雕塑的艺术特色,还大大激起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则配上民乐《喜洋洋》《金蛇狂舞》等,为学生搭建一个感性的、鲜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浓厚的民间氛围中感受民间美术的精彩,同时对各种民间年画、剪纸、玩具等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产生共鸣。

  笔者还在欣赏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时,让学生欣赏由S.H.E演唱的《月桂树》,学生马上被音乐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加上眼前的图片所震撼,这种由眼、耳、脑同时被冲击所留下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效果非常好。经验证,学生对此作品的记忆也非常深刻。

  2 将音乐融入课堂,可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轻缓柔和的音乐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艺术空间。在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交流阶段,通过背景音乐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很多美术作品都表现出音乐般的韵律感,在欣赏时配上合适的音乐,使美术与音乐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够融会贯通,开阔思路,使心灵的火花随时迸发。

  3 将音乐融入课堂,可让学生通过音乐理解美术的多个流派

  在音乐鉴赏中,也分了很多流派,和美术流派相对应,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那么在欣赏这些流派的美术作品时,可以搭配上相应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可谓一举两得。如《日出印象》是莫奈著名的印象派作品,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而印象主义音乐家德彪西的《大海》则具有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两者互相具有共同之处,而听着印象主义的音乐,欣赏着印象主义绘画,难道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欣赏浪漫主义作品《自由引导人民》,可以选择浪漫主义音乐舒伯特的《魔王》或李斯特的《爱之梦》等,不胜枚举,都可以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兴趣,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作用。

  音乐可以通过没有具体形状的声音为人们所接受,通过形式的变化,通过强度、速度、节奏、韵律等表现人的情感的变化。抽象艺术也是如此,它们之间也有某种共通关系。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听不同的乐器的声音和旋律,来辨别所传达的情感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是明亮的还是暗淡的,从而用颜色来表达这种情绪的变化,体会色彩与音乐都具有的明与忧郁感、兴奋感与沉静感。这就是音乐与色彩的相互转换,这为学生理解抽象艺术架起了桥梁。这样,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就不再难懂。

  在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时,一边放爵士乐,一边让学生去找寻画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把感受表达出来。在音乐影响下,学生面对画面,很容易感受到画中那像铜管乐器一样明亮的黄色线和闪烁不定的小色块表达出的爵士乐所特有的节奏感,还能感受到纽约最繁华的百老汇夜晚的嘈杂。这样,抽象的绘画语言变成诠释音乐的形象的视觉符号,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

  4 将音乐融入课堂,可以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进行创作,释放情绪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3

  一、影像导入法

  有研究认为,视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听觉居其次。而影像资料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同时作用于视觉与听觉,能加深理解与记忆,快速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并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可以用于导入的影像资料有图片、照片、视频、幻灯与动画等等,并配以音乐、广播、朗诵等,这些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开课之初就能牢牢抓住学生。

  比如,在教学“电影与电视剧音乐”对《甲午战争》进行欣赏时,为让同学们迅速进入状态,笔者直接播放了电影《甲午风云》末尾的部分视频:“吉野”号不断发射鱼雷,“致远”号沉着避开,第三次终被击中爆炸……巨浪涌向礁石。然后介绍甲午战争的概况引起同学们对这段屈辱历史的激愤,对“致远”号由胜转败的遗憾。为后面展开的几段音乐欣赏充分地积蓄了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有情节性、悬念感,是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又一好材料。故事可以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等。我国历史悠久,各种故事资源丰富,不少都包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故事导入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迅速展开联想,相似的、相关的、相反的或者因果的,迅速在大脑中搜索相关的资源,为进入教学作了很好的资源准备。

  比如对“话剧《王昭君》选段”的相关音乐进行鉴赏时,笔者用“历史上有个美女被‘冤’的故事”作开头,由“冤”吊起同学们的学习“胃口”,然后介绍画师毛延寿画像的故事引出主人公王昭君,渐次展开教学。通过这样借助历史故事设置悬念导入课堂的方式,学生的思考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

  学习本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故事导入只是为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化。因此,用于导入的故事不仅要浅显、易懂、具体,还最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出发,这样更能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短、平、快地进入主题,走上正轨。

  三、背景导入法

  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都有它的特殊背景,音乐作品也是如此。孟子提倡“知人论世”,背景往往是理解音乐作品情感的最好线索,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艺术,特定艺术中的特定感情。而从背景入手导入教学又给学生一种“解密”的神秘感和探究欲。

  鉴赏音乐比较高的层次是理性鉴赏,比如曲谱,比如歌词,比如情感。情感是鉴赏的内核,理解、把握不了音乐作品抒发、蕴藏的情感,音乐鉴赏就体现不出价值。不同的音乐家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包含的情感千差万别。我们欣赏音乐时,不仅是聆听,感受音响效果,还应思考,思考这种音乐美的魅力所在;不仅要感受它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更要了解其背景,了解音乐作品的由来,从而设身处地,更好地理解其情感。

  比如鉴赏《松花江上》的悲剧美时,笔者这样导入:“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东北三省,张学良命令保存实力,消极抗日;广大东北军官兵,流亡关内,有家难归,有仇不能报,心头郁结着悲苦怨愤。于是作曲家张寒晖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这就是《送花江上》!”随即播放音乐视频,师生合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同学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了悲郁之美。

  四、活动导入法

  开展活动是老少咸宜的娱乐方式,引入教学作为课堂导入方式,它的互动性是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良好动力,可以很好地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引发学习兴趣与热情。音乐鉴赏课的游戏导入方式可以是演奏,可以是舞蹈表演,可以是歌曲“串烧”,还可以是游戏竞猜等等,导入活动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请学生,只要与引入的主题有关,并能让学生“动起来”、“嗨起来”的,都可以考虑采用。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4

  一、精选音乐鉴赏内容,体现鉴赏多元性

  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选择经典音乐作品,以提升音乐鉴赏效果。在选择国内音乐作品时,要加大民族音乐的成分,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要注意学生认知起点。学生有一定音乐基础,对一些经典的电视插曲、电影歌曲特别熟悉,还有那些经典老歌,也有比较大的传唱渗透和影响。教师要注意整合音乐鉴赏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鉴赏机会。

  在欣赏《哆来咪》这首歌曲时,教师专门为学生准备了《音乐之声》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对音乐情节进行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随音乐展开演绎活动,一部分学生歌唱,一部分学生表演,还有一部分学生伴奏,参与表演的学生都自制头饰,课堂学习气氛被成功点燃。为丰富学生感知信息,教师引入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欣赏,体会音乐形象个性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将音乐欣赏上升到体验感知维度,学生在多重音乐表演中获得的音乐感知是深刻的、多元的`。音乐欣赏不需要解读专业内涵,只要能从音乐中获得感染力量,产生心动,就是典型的音乐欣赏。教师选择其他音乐作品作为欣赏补充,往往能够弥补单个音乐作品的不足,形成重要音乐感染力量。

  二、优化音乐鉴赏方法,提升鉴赏针对性

  音乐鉴赏具有多元性和个性化特征,教师要利用多种教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要对引导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以贴近学生学习思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展开音乐欣赏,接受音乐的教育与洗礼,可以形成重要的课堂教学进取点。为提升音乐鉴赏品质,教师不妨多创设教学情境,利用音乐媒介展开教学激发,发挥教学情节深度渗透,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在欣赏歌曲《拉萨谣》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旋律,了解歌曲基本内涵,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学习讨论,对歌曲内容进行分析解读。在具体操作时,教师组织学生在歌曲伴奏下学跳藏族舞,感受西藏牧民生活的豪放和快乐。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并快速掌握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学生在歌曲伴奏下展开自主舞蹈练习,课堂學习气氛热情。为让学生建立相关学习认知,教师发动学生针对歌曲特点设计音乐活动。有学生设计歌伴舞,有学生建议小合唱,也有学生设计音乐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音乐表现形式,说明学生对歌曲内涵有了一定的挖掘和体验。音乐欣赏形式众多,让学生展开音乐活动设计,这无疑是欣赏教学的创新尝试,值得我们大力推演。

  三、创设音乐鉴赏活动,塑造鉴赏独特性

  音乐欣赏是一项复杂的教学活动,为提升学生鉴赏效度,教师要创设多种音乐鉴赏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音乐鉴赏视觉感知。写音乐笔记、讲音乐故事、演绎音乐情节,都可以成为音乐鉴赏实践活动。教师在具体组织中,要注意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写、主动说、主动唱,以提高音乐鉴赏有效性。

【音乐鉴赏课堂笔记】相关文章:

音乐鉴赏课教案02-21

音乐鉴赏教学设计04-12

小学音乐鉴赏活动方案01-30

小学音乐鉴赏课反思05-03

音乐鉴赏学习心得08-22

高中音乐鉴赏优秀教案11-03

[必备]小学音乐鉴赏活动方案10-11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反思01-02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