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

时间:2024-08-25 10:32:35 音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实用(5篇)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1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社会进步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时期对教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以下修养: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实用(5篇)

  一.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素养

  1.优秀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包括:(1)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3)热爱学生,有强烈的责任心。(4)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学习上不断追求进步。这是优秀职业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做到的。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提倡师德。因为师德是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教师言传身教的标尺。优秀的师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它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以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文化与审美修养

  优秀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1)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高尚的审美情操。(2)诲人不倦的教态与严谨认真的教风。(3)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诙谐、优美的教学语言。(4)敏锐的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能力。(5)健康、饱满的精神与美的举止与风度。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是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职业品格。

  二.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修养

  1.欣赏教学的能力

  用审美的态度感受音乐,并在审美教育中得到智、情、意、行的潜移默化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与能力。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修养,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语言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具体地讲,音乐教师对所欣赏的每一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形象、风格、内容、结构以及创作思想、表达的思想、美学价值等方面有全面详细的了解,以便在教学中对作品进行很好的分析和美学评价。欣赏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使音乐的欣赏课成为“听视交融,音画一体”的艺术享受殿堂,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的美,并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无限的审美效益与知识效益。

  2.歌唱能力

  唱歌,是中学音乐教育中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但它并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老师的范唱,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通过老师对歌曲的分析和处理,准确地揭示歌曲的思想内容,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与立体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有表情、有感情地去歌唱。进行范唱、教唱的老师,要有正确的歌唱能力与方法,良好的音准和节奏感,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这是唱歌教学的基本技能,也是唱歌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具备了这一基本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打动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做到“有表情地歌唱”,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以及艺术实践中,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广泛不可缺少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良好的即兴伴奏,可以使主题更突出,音乐形象更鲜明,内容更丰富。〔2〕良好的即兴伴奏具有定调、移调的作用。〔3〕良好的即兴伴奏可以提高学生对歌曲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并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是教学与课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和助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即兴伴奏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歌曲不仅要唱还要弹,这是音乐老师应具备的双重能力。只有具备双重能力,才能胜任中学的音乐教育的需要。

  4.器乐教学的能力

  实践证明,正确地使用音乐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听觉能力,掌握正确的音准与节奏,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加深理解音乐的内含与思想内容,获得语言基本知识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中学音乐教师首先要掌握一两件键盘乐器,比如钢琴、手风琴等;也要比较熟练掌握一两件民族乐器,比如二胡、琵琶等。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掌握几件西洋乐器,如小提琴、长笛、小号等,那对器乐教学更为有利。

  5.理论教学的能力

  理论是音乐教学与音乐活动的基础。音乐教师要有基础理论,歌曲作法、和声、配器以及合唱指挥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另外还要对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中外音乐教育发展有所了解。理论教学同视唱练耳教学一样,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或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加深学生对中外音乐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是十分有益的。

  6.课外教学的组织能力

  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完善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课内教学内容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检验。课外教学的任务是繁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有丰富的音乐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可分为四个方面:〔1〕歌舞活动,如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在校内举办“班班有歌声”活动,参加校外的歌咏比赛,各级文艺汇演等活动。〔2〕器乐活动,可成立小型管乐队或民乐队,遇到节日或重大活动进行表演。〔3〕欣赏活动,举办欣赏讲座等。〔4〕其它活动,如音乐知识讲座,校园歌手大赛,健美操比赛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在于激发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练意志。同时也可以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的能力。

  7.自我提高与教改能力

  目前,有一部分音乐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有吃老本现象,教法也比较单一,音乐课上,只是教教歌,其它内容讲的太少。这样下去势必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音乐课不是可有可无的课。音乐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自修,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随时随地接受新的信息与新的知识,来逐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在自我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教法的研究与改革,有选择地学习,借鉴国内、国外的先进教学体系和方法,来发展、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位中学音乐教师,都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素质,掌握教育规律,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艺术性并符合新时代对于中学音乐教师的新要求。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2

  音乐老师应具备的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尊重学生人格,培养身体强健、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合格人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来说就好比丝丝春雨,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应当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教育事业心和使命感;更应当具有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音乐老师应具备的素养: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品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要热爱音乐,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感知,唱歌要有饱满的情绪,欣赏要有浓厚的兴趣,只有教师本身受感动,才能引导学生受到感染,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著名音乐教育家缪裴言,虽然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却非常热爱和喜欢音乐教育事业。他在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都缘于他对音乐教育研究的不懈努力,缘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追求。实践表明,许多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勤于耕耘,因此成绩卓著,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反,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缺乏对事业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失去了动力,也不可能胜任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音乐老师应具备的素养: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当然,这种爱并不是顺从、溺爱,教师的爱体现在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信任、尊重、期望和正确的评价上,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只教书不教人,以师为中心的旧观念,而必须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

  所以,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才能使自己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迅速进入角色,发挥最大的创造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爱学和会学的能力。

  音乐老师应具备的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言传身教",示范性极强。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青少年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教育家都主张和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身体力行。春秋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时期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在近代,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只有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教师不仅丧失威信,甚至有可能失去教育人的资格。

  音乐老师应具备的素养: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然而,音乐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它不像图画呈现的是造型艺术,也不像电影戏剧那样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而是一种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引起联想而获得一个仿佛可以感觉到的形象。因此,《新课标》已经改变了原先以"唱歌、音乐知识与欣赏"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为主的新的内容标准。所以,原来那种能"弹琴、唱歌"就能当音乐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音乐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教师单一的技能是不能满足学生日益膨胀的音乐需求的,同时,一名音乐教师也绝不只是上好课就完事了,他们的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管乐队、民乐队、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等等,这些团队组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平时指导组织这些活动团体进行排练的任务就不由分说地由音乐教师来承担,如果一名音乐教师不具备鼓号队组建训练能力、舞蹈队编排能力、合唱队组织排练能力等这些复合的专业技能的话,怎么能算的上是一位合格的音乐教师呢?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为啥要开设合唱指挥、舞蹈编导、管乐合奏等专业选修课的原因。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3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要定位

  你是做基础钢琴教师,还是高校钢琴教师。高校教师面对的都是成人,或者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强了,所以高校钢琴教师很好当。

  作为幼儿基础钢琴教师就不同了,面对的是没有知识,甚至有时候我们说的语言还要进行认真的推敲设计他们才能够听懂。所以你要有绝对的耐心和爱心才能够做好。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要去累计经验

  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和智商也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不可能用一种教材或者教学方法使他们顺利的学好钢琴。钢琴教师就像外科医生,他要不断的是做试验,这种方法在这个孩子身上不作用,这一课对这个孩子就很难,这个孩子手指很有力就很容易站起来,这个女孩手指太纤细,很容易塌指,这个孩子很容易将曲子弹会了,但手指手型紧张的如同鸡爪,所有所有这一切你 该如何去做?要不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试验,最后使自己成熟起来,要不是走捷径,跟着有经验的老师用很短的时间去尽量的掌握。钢琴教学是很个性的。所以前段时间有人编写了一本自认为完美的教材,让钢琴教学者加盟,加盟了就可以胜任钢琴教师这个称呼了,简直是无稽之谈。我相信这个编书的人是没有从事过幼儿基础钢琴教学的。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音乐素质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单单将学习钢琴定位为钢琴学习,而是将钢琴作为提高孩子音乐基本修养的工具。孩子们很喜欢唱歌的。但他们听课烦了,练琴累了,我们和孩子融为一体,一起来唱唱歌曲,烦和累都会被歌声抛到九霄云外。所以教师是的歌声要去感动孩子,钢琴伴奏要让他们活跃起来。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对钢琴失去兴趣,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教师的错。教师在业余时间要继续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知识以及流行音乐,便于去面对形形色色的孩子们。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继续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和水平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要对自己做钢琴教师没有信心也不要过于骄傲自满。首先自己钢琴示范动作要轻松自由,不能出现手指紧张、塌指、手臂僵硬、手腕过于抖动等等不良现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作为这一点希望青年教师要虚心听取老教师的建议。我曾经带过一个年轻教师,弹得很棒,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木偶在做画一样。整个手臂非常僵硬。出现这种现象是练习断奏太少了,甚至没有练习断奏。我问他他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断奏。钢琴演奏是全身的协调运动,不是单一的手指或手臂的动作。我给他提出来问题,但遗憾他很不以为然,果然带出的学生都是这个样子,手臂僵的如同木棒,过一段时间家长提出换老师。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孩子们学琴过程中的僵硬、塌指、节奏不明确等等问题,很多青年教师甚至家长都能够看出来,仅仅凭说几句:不要僵硬、不要软等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对于5岁的.孩子手指软,很容易塌指是所有5岁孩子经历的过程。我对于他们就在第一堂课明确了正确状态的概念,而不是以后改(养成习惯很难改的)。昨天来了一个5岁的小女孩,手指如同林黛玉的。很显然手指塌是必然的。其实软是他们用力太大了,孩子们想弹出响的声音。我就告诉她轻一点,开始学习声音都是很小的,然后轻轻的示范给她,效果出来了,她轻轻的弹下去,不再塌了。此时教师做的是马上鼓励:太棒了等等。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要学会批评和夸奖

  孩子做错了,或者不好好练琴,该批评的时候要及时。但还要会及时夸奖。经常性的夸奖而没有批评会疲惫,也不会有好效果。常常批评会使孩子失去自信。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4

  [论文摘要]钢琴伴奏是声乐、器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论文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职业素养

  钢琴伴奏是使声乐、器乐、舞蹈等相关表演艺术焕发艺术魅力的催化剂。只有当钢琴伴奏与器乐、舞蹈、声乐融合起来时,音乐才会富有生气和感染力,音乐内容才会得到完整的表现。钢琴伴奏是一门与独唱或独奏者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它们共同塑造艺术形象,抒发和表现音乐内涵,是表演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钢琴伴奏是一门包容性强、涵盖面宽的艺术,钢琴伴奏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它要求伴奏者,即执教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和应变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教育底蕴、较高的音乐艺术素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具有正确的艺术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

  一、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

  钢琴伴奏与独奏相比,除了一些共同的钢琴技术、技巧外,像钢琴触键的方法、踏板的运用、钢琴伴奏作品的整体艺术处理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技术内涵。钢琴艺术是一个细微的艺术,尤其是它的触键方法,在钢琴演奏中是十分讲究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钢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钢琴伴奏中,伴奏者不仅要顾及自身弹奏音乐的音色效果,还要兼顾音质、音色和音量方面的特殊合作要求,以求达到整体音响效果上的均衡与和谐。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它在钢琴弹奏中的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如果在钢琴伴奏中应该使用踏板,那么是全踏板、1/2踏板还是1/3踏板以及何时踩下去、何时放掉等问题,都必须认真推敲,并非常讲究地去使用。

  二、高效的弹奏能力

  钢琴伴奏始终是伴奏主体的陪衬,其不可能像独奏独唱那样一味去追求作品的精雕细刻。在高等音乐院校从事钢琴伴奏的人员往往会遇到大量的曲目需要你去伴奏,而且曲目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此时,提高伴奏者快速掌握音乐作品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它就要求钢琴伴奏者能够“多”“快”“好”“省”地掌握音乐作品。“多”即尽可能地增加伴奏曲目数量;“快”即上手快,能够很快地熟练曲目;“好”即尽可能地处理好伴奏曲目,与伴奏主体配合好;“省”即能够有效地省去烦琐的艺术处理过程,抓住曲目的主要特点,与伴奏主体相配合。视奏能力强,应变能力快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伴奏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这能为歌者、舞者以及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的失误起到及时的补救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讲,批量性、快捷性、灵活性和应急应变能力是钢琴伴奏者特有的.、必备的职业素养。

  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音乐理论基础包括很多方面,如音乐作曲理论、音乐史学理论、音乐美学理论、音乐教育学理论等。如果一名钢琴伴奏教师欠缺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和声配置等作曲理论知识,或对这些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那就无法真正弄清作品的内在音乐结构和艺术逻辑发展关系,更无法理解音乐作品并使之艺术化。这样,在面对复杂的音乐时就会束手无策,无从“弹”起,弹出的伴奏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杂乱无章,全然达不到应该具有的艺术效果。另外,只有音乐作曲理论作为知识支撑是远远不够的,钢琴伴奏者还必须具有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文献等方面的相关音乐知识,这些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伴奏者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其蕴涵的哲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等,使其对伴奏作品做出优化的艺术处理。同时,对伴奏者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审美意义也大有裨益。只有挖掘出自己所伴奏的作品本质中更深一层的音乐思想,才能够把作品的实质展现给听众,从而与听众产生高层次的情感共鸣。

  四、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

  钢琴伴奏作为一种外在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形式,是表演者内在素养的集中反映。钢琴伴奏的弹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弹文化”,出色的钢琴伴奏离不开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各方面的文化修养加深了,音乐感受力才会随之丰富起来,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修养常常制约着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人文功底,了解其他艺术形式及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文学、历史、戏剧、电影、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来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剖析作品的能力。众多音乐作品涉及的背景知识是多样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阅读大量音乐文献、音乐历史与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判断不同时代不同音乐家的不同音乐风格,这样才能把音乐作品准确而完美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不少中外名曲都与文学、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一些标题性的音乐作品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或诗歌等,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去理解这些作品。例如,钢琴家傅聪之所以能把中华民族的戏曲、诗词、哲理、绘画在其钢琴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得益于他的父亲——傅雷先生自幼对其传授古今中外文化知识,培养了其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结果。所以,全面加强文化素养,从浩瀚的科学文化知识海洋中去吸取营养,激发灵感,是所有钢琴伴奏者终生的必修课。

  五、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

  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教育理论,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方法,如基本的钢琴伴奏教学手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这才能够完成“钢琴伴奏”这门与众不同的课程教学。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告诉学生。钢琴伴奏者必须热爱本职工作,对钢琴伴奏应该具备执著的追求和满腔的热情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每一次伴奏任务都要一丝不苟,积极配合,要具有善于与人合作,时刻保持谦虚、随和。在与合作者进行再度音乐创作时,应将自己的情感与合作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在演唱(奏)中得到音乐的提示和烘托。所以说,高等音乐院校的钢琴伴奏教师必须具备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作为其钢琴伴奏教学工作的保障。

  六、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钢琴伴奏教师需要演奏以及教授的伴奏作品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作曲家及不同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就需要钢琴伴奏者跳出钢琴的局限,甚至跳出钢琴伴奏的局限,像指挥家研究总谱那样去分析音乐作品,力求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对伴奏曲目有着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整体性构思,这种整体性构思恰恰是伴奏成功与否的关键。

  另外,钢琴伴奏教师还应该养成一种随时总结构思和教学方法的教学习惯,不断探索、发现钢琴伴奏教学中的教学规律与教学技巧,通过教学实践提炼出相关的教学理论,然后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再指导教学实践。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在钢琴伴奏教学中寻找问题、产生课题,并最终在教学中解决问题、完成课题研究。这样一个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过程,一方面锻炼了钢琴伴奏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学、科研主动性,维持了自身钢琴伴奏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钢琴伴奏学习做出了表率,为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是高等音乐院校钢琴伴奏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钢琴伴奏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钢琴伴奏课程的质量和艺术品味,好的钢琴伴奏教师可以带给钢琴伴奏无限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可以使歌唱家的歌声变得更美、演奏家的演奏变得更加动听,更可以使钢琴伴奏的后备军充满活力。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5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教师素质与教育发展的关系问题越发被重视,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指出,我国中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学科素养加以提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学科素养 中学教师 音乐学科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自《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音乐教师认真贯彻实施《标准》,努力探索教学方法,为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做出贡献,音乐课程改革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根据我们在西北及西南共计九个地区的问卷调查和反馈结果来看,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就目前来看,一些音乐教师对新课程仍然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特别是有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育思想陈旧。在我国部分地区,音乐课往往被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有的学校甚至不给学生开设音乐课。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一般停留在对歌曲的教唱,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文化知识的引导;而高中由于在高考指挥棒导向作用下,多数学校存在经常挤占音乐课的现象,导致上课课时不足,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谈不上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其次,教学设计欠妥,教学效果欠佳。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不当会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散。比如用一整节课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仅感受不到音乐课的轻松愉快,还可能对音乐课产生逆反情绪。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它需要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立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

  再次,教学手段运用不当,多媒体喧宾夺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它能将文本、动画、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音乐教学更添活力。但有的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在课堂上单靠播放现成的教学课件,与学生的互动减少了很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的教师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课件制作上牵强附会,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音乐之外的东西上。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学生的体验与思维,弱化了音乐课堂教学,要知道一堂课是否精彩,关键是教师而不是工具。

  以上这些问题在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状况,更好地推动新课改发展,关键还在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音乐学科特征的基本品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经验的综合,它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

  一、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先进的教育理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书育人是一项影响社会和个体,具有重大社会责任的职业。因此,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用科学的精神陶冶学生,用科学的知识培育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是教师恪守职业规范、坚持高尚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思想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因此,要使每个学生的情操都得到陶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不容忽视。

  20xx年8月,笔者作为会议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会议的主题是“和谐与世界的未来”。这次与会代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的一线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人员,他们大多思想先进,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希望自己的教育思想与世界接轨。会议通过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学者的直接交流与观摩,使大家近距离地感受了世界音乐教育潮流,领略了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及其魅力,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我们与先进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存在的差距。笔者认识到,通过对当今先进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对《标准》的解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形成一套系统的新课程音乐教育思想体系。

  二、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

  (一)传统音乐技能

  音乐是横跨多学科的一门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传统的音乐技能包括声乐、器乐、乐理、视唱练耳等方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如器乐演奏技能和视唱练耳能力是从小培养且需要不断反复练习,“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传统音乐教学,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能力仍然具有重要地位,这些也是音乐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的载体,这些载体不坚实、不丰富,教师就无法把美的信息忠实地传递给学生。

  (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

  新课改逐步深入,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音乐课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传统的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教师掌握中学音乐教育必备的计算机课件制作方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知识,是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突破,更是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1.课件制作

  在大力提倡新课改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科学应用,必然给音乐课堂增添新的活力。因此,音乐教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了解一些课件制作的基本理论,并学会收集或制作素材,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及思路制作音乐课件。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

  2.音频处理

  新的课程标准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贯穿中学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常会遇到对一些音频的剪辑处理,如音乐片段的.截取或连接、曲调的升降,等等。合理地利用一些设备及软件(一般的音乐制作软件都有此类功能),根据教学需要自己动手制作或剪辑音频素材,可以使音乐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因此,具备基本的音频剪辑处理能力是必要的。

  3.音乐制作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家用电脑的普及,电脑音乐创作凭借其方便的操作、丰富的音响效果被人们喜爱并迅速推广。因此,教师学会使用一些音乐制作软件,会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这些音乐制作软件种类很多,如Nuendo、GoldWave、Sonar、CoolEdit等。

  (三)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音乐课外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中课堂教学和社会音乐教学的桥梁和有效补充,是中学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通过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音乐教师指导课外活动所需的专业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主要包括合唱组织及训练能力、乐队组建及训练能力、舞蹈创编能力、晚会组织能力,等等。

  三、教育教学与课堂管理能力

  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对艺术学科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一次音乐实践活动,都是对音乐美的感受、体验和表现的过程,这既是音乐教学自身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怎样更科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使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应该用什么方式呈现音乐的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获得学习、审美、认知的方法,关系到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审美情感的深入与升华和对蕴涵其中的美的认知。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也尤为重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互动,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因此,教师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同时,努力调控情绪,运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因势利导地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指令。

  四、科研创新与终身学习能力

  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信息更替频繁,社会变化加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位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此外,教师终身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培养该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环境。现代社会,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而且要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所以,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是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教师更应教学与科研并重,以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上述几个方面的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只有教师全面提升其学科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3]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4]王玉华.创造型教师的品质特征及其培养途径[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相关文章:

音乐教师具备的素养08-25

优秀教师具备的素养09-14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09-09

销售人员应具备的素养03-24

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04-26

音乐素养教师心得11-17

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06-19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03-03

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有哪些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