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实训总结

时间:2024-08-26 08:34:24 建筑/建材/工程/家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装饰实训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装饰实训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筑装饰实训总结

建筑装饰实训总结1

  一、实训室概况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种实训室创建于20xx年12月。它是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为主导,进行生产性实践操作的专业实训室。该实训室场地总面积为300O,总建设金额为15.92万元。目前实训室共开设8个实训项目(水暖电施工、天棚装饰施工、轻质隔墙装饰施工、墙柱面装饰施工、门窗制作与安装、楼地面装饰施工、楼梯及扶栏装饰施工、室内陈设制作与安装),场地空间可供40名学生同时进行操作,每年可接纳100人次的专业技能培训。

  二、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结合建筑装饰教育的特殊性和实训中心的实际情况,树立学生科学、务实的思想和大胆创业的作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早与市场接轨,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及动手能力。积极开展与校外优秀企业的联合合作、培训,同时学习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在完成基础教学之后,进行装饰工种实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加实践的过程,在这个与市场接轨的缓冲时期,学生可以通过现场实际工作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后对某专题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通过创业实践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实训室建设的可行性

  装饰施工实训是建筑装饰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实训现场进行操作,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其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装饰公司和企业中的施工、监理、材料等岗位工作,了解现场施工的操作过程。

  本专业与市内多家大型装饰公司都有过深度合作,开展校企联合,以实际装修项目为授课体验内容,以实际工程带动实训环节,倡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目前,我院建筑装饰专业正在实施的“四业”人才培养模式,给本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特色创新项目,可归纳为“专业+企业”,“就业+创业”,即: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强专业,做强专业促就业,加盟企业搞创业。其核心是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深度结合。目前,该模式已经被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立项,为我们造型设计基础工作室提供好的大环境,我们的教学模式可以与“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四、实训室建设的内容

  实训室建设主要包含实训室的各种仪器设备的购置,内部环境以及实训室内涵建设(含项目开发、运行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建设)。详见下表。

  五、实训室建设的效益分析

建筑装饰实训总结2

  高职装饰专业应注重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具有“善设计,识材料、会施工,懂管理”的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应用型大专层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才,省内各大职业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业,如工科类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文科类的室内设计专业,而且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凸显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特点,就要把我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优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在依托土木系的大环境下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对于施工技术这块有突出优势,为把这个优势转化成自己的特色,我们对《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这门课程下大力气研究,把它努力做成一门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课程。《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是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而且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构造和施工技术关系紧密,以及这门课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独特性,是强调“职业能力、应用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接受知识困难,掌握知识少,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差,教师上课困难。而且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与真正从事施工现场有较大差异。为了响应学校“积极开展课改,建立一堂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课程”的号召,把《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这门课程做有自身特色,与实际工程项目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的课程,笔者结合教学与实践经验,拟对《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课进行探索、尝试性课堂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设想

  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改革《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现行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际装修案例做课题,课堂按图施工为教学内容,采取在施工现场先操作、后讲解,边操作、边指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得来。我系现行教学计划中规定:“在一学期内,先在教室内讲授《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技术》理论知识,后集中3周时间在实习工场进行《工种实习》实践教学。”这种课程教学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几学年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3周的实践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点凌乱,是局部施工,且与市场上施工内容脱节,学完后并不能够马上成为施工技术人员,还要在公司进行一段时期的培训才能达到上岗要求,而前面12周的课堂理论教学等于浪费时间,从而造成了本专业特点不突出,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现有的两段式教学融合为一个整体,将教室搬在实习工场,实行现场教学,在一学期内按图施工并结合教材知识为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实际专修项目为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先实际操作演示并讲解,再让学生操作,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并请装饰公司中的高级工协助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该实际工程。专业教师选择一个一学期能完成的家居装饰工程,在施工实训场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装饰施工的先后顺序,对各个阶段进行合理的分配,设计施工进度,并对本阶段的建筑装饰构造和施工理论进行通俗的讲解,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示范,接着将学生按实际工作量分组后轮流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专业教师、实习教师和高级工进行施工指导,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再集中并总结、讲解系统理论知识。用同样方法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按“水电工布线、排管――瓦工铺贴――木工制作――油漆工涂裱――水电安装、油漆工修补”的正常施工工艺逻辑顺序进行教学,直至完成该项施工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限定工期进行装饰构造和施工技术技能比武,奖励优秀,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

  这种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各工种之间的搭接与协作的重要性、施工的连贯性等,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材料施工到基层上,将平面转化为立体;施工后装饰效果的好坏又能很直观地启示学生:材料是体现设计思路的重要环节,而施工工艺的精湛更会为精美的设计锦上添花,让学生真正理解“设计、材料与施工”的有机统一。将《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三门主要课程联系起来,可以实现“技术型、应用型、具有大专层次的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更快适用社会做好理论、基本实践的能力准备。

  二、教学实施设想

  提供足够的教学空间、合适处理实习成果,是《装饰施工》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要很好地实施本计划首先要有足够空间。我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为主体的国家级小型项目实训基地已经立项,配套措施已逐步到位,并有实训楼和室外实训场,但做为装饰专业的施工实训有其特殊性。以高职装饰专业08届2个班为例,需要同时提供2套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毛坯房,两室之间不要用砖墙隔开,墙面均为中级抹灰。每套毛坯房可以根据实际适当缩小面积,至少需长8米、宽5米的场地,两套估计需宽16米、10米。考虑连续三届的实践教学,在施工完成后有半年作品展示时间,在这期间可以进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实训。在下届学生上课时将所有室内装饰拆除,在空间内重新进行下一轮实训。

  教师要求:每个一室一厅实习工地上,除专业主讲师外,还需实习工场配备不同工种指导教师1―2名。目前,师资力量已具备,工种指导教师配合专业教师的安排,完成等分工作量及界面,完成用工分组,完成操作示范、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施工准备、实施施工,进行验收直至完成每个任务。施工成果处理:施工后的成果,实为教师与学生一学期辛劳所得,应该存留半年。一来可以给学生以成就感,二来可以给来检查及参观学习者以实物展示,三来可以供下届学生学习。直至下一届即可拆除,重新利用原有建筑场地并进行新的一轮实践教学。

  我们可以与建筑工程专业、环境艺术专业配合开展实训,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在学期做建筑工程施工时将一室一厅的实训房间砌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对室内、外进行装修,完成后环境艺术专业提供室内设计图纸或周边环境的绿化实训。

建筑装饰实训总结3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指针对建筑内、外部装饰工程进行设计、造价、选材、施工以及管理、监测等的职业技术、技能,涉及了多种领域的学科内容,这就让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有着更为广阔的选择面。但是,建筑装饰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要想尽快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学生就应该尽早找准职业定位。通过职业模拟,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建筑装饰专业的不同就业方向,针对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找准职业定位。

  一、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浅显,课程形式枯燥

  现如今的建筑装饰专业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心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难免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产生较大差距,出现学习内容较为浅显、实际应用不强的问题,也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许多建筑装饰专业的课堂教学形式极为枯燥,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在实训课程中仍然以讲台为视觉中心,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种实训课程往往也存在真实性较低的情况,学生难以综合艺术、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实际因素,导致了艺术构思与工作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体验度不高,更难以获得丰富的职业经验。

  (二)师资配置水平低下,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低下,也是造成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实训课程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中,许多都是年纪轻或经验不足的教师,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工作经验,而是毕业直接任教,他们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对自己真正工作经验的总结,而是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指导,甚至会影响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和设定。

  (三)企业与学校缺乏有效沟通

  建筑装饰专业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许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面,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的实践工作机会,但是这种合作却缺乏深度沟通,导致企业的主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关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由学校进行设定,企业是没有话语权的,无法根据实际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除此之外,许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与学校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方面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而学校则过于追求人才培养的“零适应期”,两者没有形成有效共识,无法形成长久、稳定、深层、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二、建筑装饰专业“职业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

  在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剖析所实践专业,向学生完整的展示相关专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将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学获得更为直观的工作体验。通过“职业模拟”这一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生动的技能演练,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一些实际职业案例融入到教学当中,和学生从专业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在进行《装饰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室内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内容进行完整的讲解,并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建筑装饰工程的任务承揽和完结,并通过“职业模拟”手段,让学生对室内设计师的.工作产生体验式的直观感受,培养职业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构建“双师双导”的高品质教师指导团队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构成学生的实训阶段的教师指导团队,有效弥补了学校实训教师经验不足等问题。在“职业模拟”过程中,学校教师侧重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企业教师则带领学生进行实际工作训练,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加强学生对职业定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与此同时,让学生的实习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由双师共同指导,加深学生的理论深度和操作强度,在完成毕业作品后,学生可以进入实习企业继续就业。

  (三)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深化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模式,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学校应该在企业的指导下,制定相关的学生培养计划,并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具实践性。在教学评估方面,学校可以引进企业人力资源评价模式,充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进行职业能力坚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在进行“职业模拟”过程中,学校可以将合作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引入到实训课程当中,加强了职业模拟的真实性,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技能指导,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装饰是一门广泛涉及多门学科,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学校在对建筑装饰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应该与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职业模拟”模式,让课堂教学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职业体验,缩短学生在就业后的适应期,从而不断提高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质量。

【建筑装饰实训总结】相关文章: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12-01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01-26

建筑装饰专业实训报告11-27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精选7篇]08-22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7篇[经典]08-21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实训报告12-03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范文(精选8篇)06-14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合集7篇】06-08

建筑装饰实训报告精品[7篇]06-08

[集合]建筑装饰实训报告7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