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4-08-27 09:23:57 历史 我要投稿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优选)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优选)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1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1.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2.农业集体化运动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3)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2.弊端:

  3.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2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3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 的时代(1-5课)

  1、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中心是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经过淮安的一段是 邗沟 。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4、唐朝发明的耕作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

  5、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他被尊称为天可汗。今天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叫吐蕃族。

  6、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东渡日本的高僧是鉴真 。

  7、唐朝西行天竺取经的高僧是玄奘,他曾在那烂陀寺游学,著作是《大唐西域记》。

  8、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后期爆发 黄巢起义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9、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它是唐末以来 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6-9课:

  1、北宋建立者赵匡胤,都城开封,称帝事件陈桥兵变。

  2、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3、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5、辽的建立民族契丹,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6、西夏的建立民族党项族,建立者元昊 。

  7、宋辽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

  8、金的建立民族女真族,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9、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10、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11、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12、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13、两宋时期,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临安。

  14、宋朝突破地域限制出现了草市;突破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和早市。

  15、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16、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7、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1、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60年,忽必烈继汗位,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3、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4、南宋灭亡后,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5、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6、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 ”。

  7、元朝实行的地方制度是“行省制度”。

  8、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是“ 澎湖巡检司”。

  9、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是“宣政院”

  10、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11、著名的词牌名有《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

  12、宋代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13、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

  14、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

  15、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16、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17、宋元时期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与发展

  1、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为了监视官民,他设置的机构是锦衣卫。

  2、明朝科举考试采取的八股取士。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四书” ,“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危害: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3、明朝时期,山西的商帮被称为晋商 ,安徽的商帮被称为徽商 。

  4、郑和下西洋时在位的皇帝是明成祖 。

  5、明朝中外冲突的事件戚继光抗倭 。

  6、戚继光在 台州 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7、明朝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本草纲目》。

  8、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天工开物》。

  9、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农政全书》。

  10、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11、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紫禁城。

  12、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

  13、《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

  14、吴承恩的一部神话小说是《西游记》。

  15、李自成起义的口号是“均田免赋”。

  16、明朝存在276年,最后一个皇帝是崇祯 。

  17、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 ,史称后金。

  18、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1、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郑成功把敌人包围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开辟荆榛逐荷夷”指的事件郑成功收复台湾 。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隶属福建省。

  3、康熙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5、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区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6、康熙平定 准噶尔叛乱 ,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7、 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9、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10、清朝前期出现了成熟的手工业工场。江宁著名机户李扁担、李东阳,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

  11、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各地开设“票号”。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12、清初,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13、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14、雍正时,正式设立军机处。影响: 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5、康熙、雍正、乾隆皇帝时,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制造大批冤狱,很多人被处死,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文字狱。

  16、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17、清朝统治者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8、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19、清朝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0、清朝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曹雪芹 的《红楼梦》。

  21、清朝戏剧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是“国粹”之一)。

  22、明朝时期,昆曲的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23、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洪昇的《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孔尚任的 《桃花扇》(借助秦淮歌妓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恋爱故事,表现出人民的亡国之痛。)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4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300年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5

  1.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推出了一战。

  2.背景:

  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余粮收集制的弊端和效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5.结果: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1.背景:

  2.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内容:

  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实质: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6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上册期中儒学成为正统必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7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 董仲舒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1、儒学兴起的原因:

  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得以大兴。

  2、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2)兴办太学,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3、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06-28

中考必考历史知识点整理归纳08-26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总结08-20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08-25

中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归纳07-01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06-21

初二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2-07

初三历史知识点归纳中考必备05-08

初一历史必考知识点03-18

高二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