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

时间:2024-08-30 14:26:05 音乐 我要投稿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精选)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精选)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体验小乌龟不怕疲劳,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和意志行为。

  2、把握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及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音乐《小乌龟上山坡》。

  2、山坡背景、乌龟壳每人一个。

  3、小乌龟表情图:轻松、疲劳、开心4、节奏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节奏。

  有一天,天气真好。小乌龟准备去爬山坡。你听一听,它是怎样上山坡的?(完整欣赏音乐)二、分段欣赏音乐,感受节奏,熟悉歌曲内容。

  1、倾听音乐第一段前4小节师:原来小乌龟是一步一步爬到山坡上。你觉得爬山坡轻松吗?刚开始爬时是轻松的.,还是很累的?听一听,小乌龟是怎么爬的?(出示图谱、节奏谱、轻松表情,注意休止符)请幼儿借助图谱、节奏谱拍出小乌龟爬山坡的节奏。

  2、倾听音乐第一段后4小节。

  师:山坡可高了,爬着爬着,小乌龟累了,爬不动了,你觉得它还会继续往上爬吗?你想对他说一句什么鼓励的话?(加油!爬呀爬呀用力爬)(出示图谱、节奏谱、疲惫表情)3、倾听音乐第二段。

  师:小乌龟爬到了半山腰,身体已经很累了,汗水不停往下流,它刚才有没有害怕困难放弃爬山坡?它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小乌龟,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它吧。小乌龟继续向上爬。

  最后它终于爬到了山顶,刚开始它轻松地爬山坡,中途累了,可它没有害怕困难,放弃,而是坚持爬到了山顶。你觉得此时小乌龟开心吗?你从哪句歌词里听到的?(心里乐悠悠)(出示开心的小乌龟表情图)4、完整播放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也一起跟着小乌龟学一学爬山坡,好吗?

  5、用肢体动作表现、演唱歌曲。

  三、游戏:小乌龟上山坡师:你喜欢歌曲里的小乌龟吗?它遇到困难,累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害怕困难?那我们以后遇到困难是也大声地告诉自己"我不怕"好吗?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听着音乐和小乌龟一起爬山坡,好吗?(背上龟壳)爬到中途遇到困难累时,我们要对自己说什么?(我不怕、坚持)准备好了吗?出发吧!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2

  教学内容

  1、歌曲“上学歌”学唱;

  2、综合训练

  3、欣赏: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巩固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和欣赏《快乐的一天》,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世界学习音乐)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调动积极性,自己感受到应遵守的`纪律和要求)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老师找到双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师体会吸气和呼气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腹部变化的规律。

  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同学们,今天大家每天都来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请生说一说这一段听过后有何感受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模唱歌曲。

  ②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跟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歌曲处理:

  中速、充满朝气地演唱。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注意以上几点,教师范唱后,学生练唱。

  ⑤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

  边唱边跳,看谁表演的好。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听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段的情绪是怎样。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上学歌”,也欣赏了“快乐的一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好好学习;长大立功劳;养成良好习惯;热爱学习等)

  希望同学们今后向歌曲唱的那样好好学习、快快乐乐。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3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织布》;

  2、练声:《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熟悉乐曲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朋友就要毕业,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分开了,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2)教师:你还记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样帮助过你吗?

  教师: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

  (2)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教师:你听到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旧日朋友”、“怀念”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合和孩子回答小结: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谊万岁”, “旧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怀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导幼儿第二次倾听范唱。教师自然带动幼儿与领座同伴目光对视,随着节拍轻摇身体。

  教师:和好朋友一起面对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边弹唱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抒情曲调,歌词所表达了离别情绪,十分感人。

  (2)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注意提醒幼儿弱拍起唱的强弱处理及延长音的情感处理。

  教师弹琴,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两段歌词,幼儿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儿唱准弱起小节。

  三、告别时刻。

  1、复习《小牧民》,结束本活动。

  2、教师:我们马上就要告别了,你想和朋友怎样告别呢?下课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拥抱、拉钩、击拳等。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4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有表演的兴趣。

  2、感受音乐的快慢,并能用相应动作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小围裙、音乐、录音机;

  2、玩过“买菜”游戏。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买菜”:

  1、师:系上了小围裙,你们是谁呀?(幼:我们是快乐的小厨师)

  师:小厨师们!(哎!)挎上小篮子!(噢!)一起去买菜!(好!)

  2、听“开汽车”音乐“上菜场”。

  3、律动“买菜”:

  齐念:走一走、看一看,小菜场、真热闹,荤菜蔬菜样样有,红萝卜、绿青菜,新鲜黄瓜摆一排;小螃蟹、大甲鱼,鸡鸭鱼肉任你挑。(边念边做拍手跺脚等动作)

  师:红萝卜、绿青菜——妹:我要买!

  师:小螃蟹、大甲鱼——弟:来两只!师:新鲜的鸡鸭鱼肉——众:我们要!齐:荤菜蔬菜买一篮,开上汽车回家喽!

  4、听“开汽车”音乐回家。

  (二)欣赏音乐“切菜”[]

  1、师:你们买了什么菜呀?(萝卜、青菜、鱼、肉等)这么大一块肉,该把它切小了才能烧,怎么切呢?(很慢、很用力的`)

  2、师随慢音乐做切大肉动作。

  3、幼儿随慢音乐做切大鱼、大肉动作(配上嘿—嘿—)。

  4、听快的音乐,让幼儿进行对比:你们听,这段音乐是在切大鱼大肉吗?是在干什么?

  (切大鱼大肉可真累,所以很慢、很用力的;现在的音乐很快的,就象在切蔬菜,因为蔬菜比较嫩、容易切。)

  5、一起听快的音乐切蔬菜。(配上笃笃笃,笃笃笃)

  6、听快慢交替的音乐做相应的切菜动作。

  (三)结束部分:复习歌表演“办家家”。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5

  设计意图:

  午饭后,小朋友吵闹声非常大,我在组织小朋友说儿歌时,发现小朋友对本地的民谣儿歌非常感兴趣,他们打着节奏、拍着手,非常高兴。其实,我园在开展《利用乡土民谣儿歌丰富幼儿语言》这一子课题时,我们挖掘了许多适合幼儿颂唱的,如“咱俩好”“大苹果”等等民谣儿歌,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教育意义浅显易懂,都深受幼儿喜爱,为此,我特选择了“板凳谣”这首民谣儿歌,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感受朗诵民谣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民谣儿歌《板凳谣》。

  2、幼儿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幼儿初步学会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轻音乐磁带;2、幼儿自制打击乐35三十五件(玻璃瓶、奶粉罐)3、活动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猫、白鹅一套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提问:小朋友们参加过运动会吗?运动会上都有哪些项目?(师友讨论)2、小动物们也要开运动会了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1、教师教授儿歌《板凳谣》。

  (1)教师配着欢快的音乐一边念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操作活动卡片。(板凳、乖乖、小猴、熊猫、白鹅逐一出示)(2)根据儿歌内容,教师提问,幼儿看图回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最先坐在板凳上的是谁?乖乖出来干了什么?乖乖下来是谁坐在板凳上?小猴参加了什么项目?小猴下来是谁坐在板凳上?熊猫出来干来了什么?白鹅参加了拉拉队,大家要去干什么?

  (3)教师请幼儿看图说儿歌。(教师提示)(4)教师请幼儿拍手打节奏看图说儿歌。

  (5)教师请幼儿配上欢快的音乐有节奏的说儿歌。

  2、师幼利用自制打击乐打节奏说儿歌,熟练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示范第一种儿歌节奏,师幼打节奏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节奏型:x x | x x | x x | x x ||(2)教师示范第二种儿歌节奏,师幼打节奏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节奏型: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x ||(3)配音乐打节奏说儿歌。

  (三)结束部分——小动物们的运动会真热闹,我们也一样爱运动,我们到操场上做运动吧!

  附:板凳谣板凳板凳歪歪,上面坐着乖乖,乖乖出来踢球,上面坐着小猴,小猴出来赛跑,上面坐着熊猫,熊猫出来拔河,上面坐着白鹅;白鹅参加拉拉队,大家来开运动会。

  活动分析:

  此活动教师能通过美妙的音乐及活动图片让幼儿从听觉和视觉上对朗诵儿歌产生兴趣,同时又能运用自制乐器,打击节奏,使幼儿从中感受民谣儿歌的韵律美。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不仅调动了幼儿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还体验了乐器、儿歌融为一体带来的快乐,顺利完成了教育目标。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6

  设计思路:

  《老鼠娶新娘》这个故事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与我们以前听过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坚持不懈。故事画面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且其中的童谣朗朗上口,蕴涵了很多中国的习俗。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含义,明白任何事务、人物都不是完美的,是有缺点的。

  2、喜欢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长处,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取长补短。

  3、体验婚嫁带来的喜悦气氛和抬轿子游戏带来的乐趣。

  4、认读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活动准备:

  (1)节奏明显的音乐,欢庆音乐一段,故事背景音乐一段。

  (2)PPT图片(花轿、美叮当、村长、小啊郎、大黑猫、太阳、乌云、风、墙)

  (3)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

  (4)字宝宝(照、遮、吹、挡、打洞、捉、取长补短的汉字)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没有人是最强的道理,从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活动难点:懂得取长补短。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你们听听看,这段音乐里听上去,好象人们在干什么?(欣赏唢呐演奏的音乐《过新年喜洋洋》)

  幼儿讨论(高兴的事、结婚),都是高兴的事情,那么,今天在这个音乐背景下,又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情呢?

  2、出示图片:花轿

  提问:这是什么?花轿是谁坐的?今天的新娘是谁呢?

  二、欣赏理解故事《老鼠娶新娘》

  1、美叮当要出嫁了,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她找到了谁呢?(出示循环图)她找到了太阳、云、风、高墙、老鼠小阿郎、猫。到底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2、美叮当到底会嫁给谁呢?我们来听听故事。

  讲故事(边讲边演示PPT图片,故事背景音乐轻轻响起)

  提问:你觉得在这个故事里谁是最强的新郎呢?(小结:没有人是最强的。) 小结:他们六个虽然不是最强的新郎,但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他有什么本领?幼儿讲到谁就出示字卡。

  3、认读并复习汉字:遮、照、吹、挡、打洞、抓、取长补短

  三、迁移感受

  1、最强的你:

  小朋友你们有最强的地方吗? (幼儿发言)

  我们把最强的地方叫做长处,你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吗?每个人都有长处,有长处,可真好,因为长处会让我们很棒。

  2、不强的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但每个人也有不够强的地方,我们把不强的地方叫做短处,你知道你的短处是什么吗?请3-4个幼儿回答

  你们能够知道自己的短处,真好,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进步!

  3、朋友圈:

  我们都有长处和短处,今天老师带你们来玩一个朋友圈的游戏(用你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你的短处请别人来帮助你,这就是取长补短)出示字卡。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时,就会变得更强大。

  4、美叮当的新郎。

  世界上没有最强的人,那美叮当到底该找谁当新郎呢?(可提示:找不到最强的,但可以找最喜欢的,最适合的,那么谁最喜欢、最适合她呢?美叮当想一想,还是找到阿郎做新郎,看,叮叮矿,叮叮矿,大小老鼠来帮忙,今夜老鼠娶新娘。

  四、游戏:《抬花轿》

  美叮当坐着花轿结婚了,我们也来玩抬花轿的游戏。

  选一个女孩子来当新娘,请2个男生来抬花轿,听音乐,迎亲队伍出发了!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7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课标要求,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孩子想象力。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2.发挥想象大胆用手指头变魔术,感受手指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边念儿歌边做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们来猜猜,这是什么呀?

  幼:手。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左手有几个?右手有几个?一共有几个?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儿歌。

  1、教师伸出一共手指:让小朋友想一想一共手指头可以变什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一个手指头呀,就像毛毛虫呀,爬爬爬)

  2、师:两个手指头又可以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两个手指头呀,就像小白兔呀,跳跳跳。)

  3、三个手指头又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4、总结前三句儿歌,带小朋友练习仿编儿歌。

  四、完整欣赏学习儿歌《手指儿歌》

  师:手指头伸出来,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吧,儿歌《手指儿歌》。。。。。。。(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2遍)

  五、巩固提升

  1、分组表演

  2、创编儿歌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整个教学会处于混乱中,于是我以猜谜的形式导入,吸引幼儿的眼球。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学习儿歌,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动手动脑,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儿歌。

  最后环节,仿编部分,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手还可以变出什么,创编儿歌。满足孩子的表现欲望。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8

  活动内容一: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

  2、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谈话。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二、启发思维。

  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

  三、讨论交流。

  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

  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

  活动内容二:大豆、扁豆、四季豆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活动内容三:粮食丰收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内容四:棉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4、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

  5、教师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内容五:黄豆爷爷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

  教师提问: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活动内容六:妈妈的菜蓝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荤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动准备:

  幼儿画的各种菜,菜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蔬菜火车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中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绿叶的菜,现在大班了,讲讲我们新认识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B:青菜、青菜上来了!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C:萝卜、萝卜上来了!

  3、统计每一组一共讲了几种蔬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数。

  二、帮妈妈买菜

  1、妈妈每天都要买菜的,想一想妈妈的菜篮子里除了蔬菜还有什么菜?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妈妈叫我们去帮她去买菜,你会怎么配菜?

  2、幼儿自己选择各种菜,并贴在菜篮子里3、统计自己的菜篮子里买了哪些菜,荤菜有几种,蔬菜有几种。

  三、比谁配的菜最有营养。

  1、看看有这么多的菜篮子,你们知道谁的配的菜最有营养吗?

  2、还记得保健老师说过什么吗?(荤少、素多)

  3、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营养,哪些菜配的营养不合理?

  4、这里有两篮菜,一个荤菜有1种,素菜有4种,另一个荤菜有2种素菜有6种,哪个更有营养呢?为什么?

  5、让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尝试用乐器进行打击乐的活动。

  2、初步学会看图谱并根据图谱进行节奏练习。

  3、乐意与同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一张

  2、指挥棒一根

  3、下载音乐《蜜蜂做工》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春天来了,好多花都开了,你们猜猜看,这么多花,把谁吸引过来了呀?”

  教师:“哦,是小蜜蜂来了,它来干什么呀?”

  二、完整练习拍节奏

  1、教师:“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快坐下来欣赏一下。”(出示节奏图谱)

  2、教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现在小蜜蜂要来教我们采蜜啦!看好。(教师进行节奏示范) 讲解如何看节奏图谱,如何根据图谱打节拍。

  三、使用打击乐器演奏

  1、 讲解所要用的'打击乐器,并引导幼儿根据乐段来使用合适的乐器。

  2、引导幼儿熟悉乐器的演奏方式,幼儿练习自己需要演奏的乐段,强调演奏时要看指挥。

  3、 指挥幼儿进行完整的演奏。2~3遍

  4、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四、结束部分

  教师:让我们一起到外面去采蜜吧。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领唱齐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词的格式和内容创编新歌词。

  3、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对农场(村)的动物及叫声有一定的认知经验(经验)

  2、幼儿已学过歌曲《小猪睡觉》(经验)。

  3、农场背景图一张,以及小鸡、小鸭、小猪等小动物的实物图片,和节奏卡两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

  1、 幼儿复习歌表演《小猪睡觉》。提问:小猪住在那里?(引出歌词:小猪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农场背景图,以及小猪)

  2、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猪的叫声:噜噜。

  二、学唱新歌。

  (1)幼儿学唱小猪的叫声。(出示节奏卡)

  1、小猪吃饱了就睡,睡着了还要打呼噜,问:打呼噜时的叫声应该怎么样?引出节奏卡(×○×○),让幼儿学念其中的歌词:噜噜。

  2、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小猪找食吃时的叫声,同时出示节奏卡(×××—),幼儿学念噜噜噜。

  3、幼儿跟随教师学说其中的歌词,注意掌握休止节奏。

  (2)通过领唱齐唱等方式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1、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2、用领唱齐唱方法幼儿学唱歌曲,并模仿相应的动作。

  3、引出歌曲名称《在农场里》,同时出示“在农场里”四个字宝宝。

  三、创编新歌词。

  1、幼儿迁移经验,说出在农场的其他动物及其叫声,并编进歌曲里唱一唱。

  2、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歌词唱出来,大家跟着学唱。

  3、用新编的歌词进行领唱、齐唱。

  四、结束谈话。

  表扬幼儿能积极动脑,并给创编歌曲的幼儿将一朵小红花,鼓励幼儿回家把歌曲编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1

  活动目的

  1、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引导幼儿把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动作仿编成歌曲并能大胆的唱出来,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音乐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

  1、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2、引导幼儿根据旋律唱成歌曲。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动物录音带皱纸

  活动流程

  律动进场——集体舞——学编歌曲——集体律动——退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鸟飞》进场

  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二、集体舞蹈:欢乐舞

  有那么多小动物欢迎我们,看看有些谁?你们开心吗?一起来跳个欢乐舞!

  三、学编歌曲《母鸭带小鸭》

  (一)、听(呷嘎嘎、呷嘎嘎)母鸭带着小鸭也来了,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1、集体唱一遍歌曲《母鸭带小鸭》讲评(分强弱唱)

  2、再唱一遍歌曲。

  (二)、学编歌曲

  动物园里会唱歌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我们要来学个新本领,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母鸭带小鸭》这首歌曲中来唱。待一会在你们编得时候先讲你编得小动物是谁?它是怎么唱歌的'?它会干什么?

  1、幼儿示范编(请一幼儿讲讲想给谁编?它怎么叫?会干些什么?然后念一念再唱一唱。)

  2、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歌曲(5—6组幼儿)。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歌词,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集体律动

  引导幼儿每人唱自己编的歌曲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五、《走路》退场

  动物园里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我们到别处去看看。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正确拍打节奏,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并唱准曲调

  3。体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引入现在我问小朋友一个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来,你说,(让三个小朋友回答)

  ——春天

  那你们都说是不是春天?

  ——是

  那你们都说是春天?那你们喜欢春天吗?

  ——喜欢

  你们都很喜欢春天,王老师也很喜欢春天

  那现在有一首好听的乐曲给小朋友听,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仔细的回忆一下,想一想在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歌曲的名字叫《歌唱春天》

  2。播放音乐

  哪个小朋友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景色?(让多个小朋友回答)

  ——在春天里,鲜花开放了

  ——在春天里,映山红开了

  ——等等

  3。1边做动作1边让小朋友思考

  好,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我把你们刚才说的这些都编成了动作,你们1边看一边来猜猜看,我做的'这些动作可能是什么意思?仔细来猜一猜,播放音乐

  刚才老师做了那么多动作,你们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花儿开了

  ———有鸟儿

  —————等等

  4。根据小朋友说的,展示图片

  刚才我们听了《歌唱春天》这首曲子,也看了老师跳的舞,接下来,你们听我唱这首歌,听完之后,请你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来小朋友们,这么长一首歌,你听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唱出一个春天来<展示图片

  ————地上红花开了<展示图片>

  ————等等

  让小朋友把整首歌曲填充完整。

  5。边打节奏,边唱歌。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把这首歌所有的歌词都猜出来了,现在我们不能只是唱,我们要用打节奏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老师唱,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打节奏,

  刚才我们用拍手方式打节奏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

  ——前面是这样分开打后面是连着打(让多个小朋友说)

  这几位小朋友说的很好,接下来我们请全体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

  边打节奏边请出我们的__宝宝

  跟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打节奏唱这首《歌唱春天》我看看哪个小朋友不仅唱歌唱的好而且啊节奏也要打的好?

  6。进行大合唱

  所以的__宝宝都请出来了,现在有请我们大一班的宝宝也出来啦。一起来。

  你们有没有看过电视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合唱呀。今天我们小朋友合唱团合唱的样子,唱给我们自己听也唱给我们的客人老师们听看看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能干好吗?

  活动延伸:

  我们马上要上小学了下次我们要自己打节奏自己学新歌了让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变的更棒好吗?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3

  活动过程:

  一、律动《欢乐的小鸭子》

  师:鸭宝宝我们一起去散步吧(音乐起,做律动进教室)(做下的小鸭子一直跟着做这个动作)

  二、小乐器来唱歌

  师:今天天气可真不错,看看鸭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乐器宝宝)我们一起和乐器宝宝做个游戏吧。

  我来请个小指挥(听音乐小指挥开始进行)(结束后教师弹1531)

  三、复习歌曲《两只小鸟》

  师:喳喳喳,喳喳喳……两只小鸟也来和我们做游戏了,我们用好听的话来介绍一下这两个可爱的小鸟好吗?(音乐起,幼儿开始语言节奏)

  师:哦,真好听,这次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介绍唱唱看,那什么是好听的声音呢?(不是很响也不是很轻的,嘴巴要张张圆的等)

  ●幼儿演唱。

  四、欣赏感受音乐

  1、初步感受音乐

  师:哦,唱的真好听,小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听到这个歌曲有着什么样的感觉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很欢快,高兴,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乐

  师:我们听到这个音乐都感到很快乐、高兴,这次我们用小手来拍拍这个音乐,你觉得这个音乐讲了几句话给我们听。(音乐起)

  3、在游戏中理解乐句

  师:你们做了拍手的动作,现在我也来做几个动作,但是我要请你们来帮帮忙,你们大声的来数数看,我做了几个动作。

  ●教师开始做动作(拍球、跳绳、打拳、打枪)

  问:我做了几种动作,第一个是什么动作,第二个是什么动作,第三个,第四个。哦,刚刚我是怎么变的呢?我是在什么时候变的.呢(我是在一句的开始来变动作的,是一句话来变一个动作)刚刚是我变的,现在轮到你们变行不行?我相信你们变的一定比我还要好。这次你们来变,我来给你们数,记住一句只能变一个动作。(注意:在幼儿变换动作前教师提前说变)

  师:哦,真好,真是一句话变一个动作。我们再用小动物来试试看,我来做小动物,你们能为我伴奏吗?那用什么来伴奏啊?我做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你们就用一种方法来伴奏,我变一种小动物,你们也要变一种动作。

  4、进一步感受乐句

  (1)看拍球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师:哦,这是什么?我来拍拍看。

  ( 第一种:X X X X)这是第一种啊,还有第二种啊,你们来听听看这两种有什么不一样的。(第二种)一样吗?(第一种我是一下一下一样快的,第二种我是有快有慢的,那我是怎么快的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师:好,现在我们就可以玩我拍球你拍手的游戏来,开始。

  2、敲鼓来感受节奏

  师:哦,真棒,这个游戏玩好了,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鼓)

  你们来听听看,鼓面和鼓边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鼓边的声音高,细)

  [page_break]

  你们来拍拍手跺跺脚听听声音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

  好,那么我们来做一个我敲鼓你伴奏的游戏,一定要看清楚我敲的是哪儿,鼓面是……鼓边是……好,游戏开始了。

  五、幼儿演奏

  (出示PPT、小动物全部出示)

  师:我们看看马路上都有什么?都有谁来了?这些小动物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觉得哪种小乐器最像小猫、小狗、小青蛙的声音。哦,我们来问一问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像我们说的一样,(出示乐器图谱)哦,真的是这样啊。

  师:那我们用小乐器来唱唱他们的声音好吗?那谁来做小青蛙、小狗和小猫呢?我请数字宝宝来帮帮忙,谁知道数字宝宝这样站是什么意思呢?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幼儿操作)

  这次我们数字宝宝又换位置了,我们马上把自己的乐器宝宝变出来好吗?(幼儿操作)

  六、活动延伸:

  刚刚你们演奏的真好听,你们回去在想一想数字宝宝还可以怎么样排队,让我们演奏出更好听的歌好不好。(活动结束)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4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音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心灵,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发展智力,而音乐情境地创设更能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如何创设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自发、自主地进行音乐体验、表达与表现,是目前我园幼儿音乐活动研究的瓶颈问题。“绘本故事”以其有趣的故事内容,极具视觉冲击的故事画面赢得了孩子和老师们的亲赖。可不可以将绘本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怎样有效地利用绘本,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把握整体,挖掘内涵

  每一个绘本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教师要善于运用绘本所阐述的道理,挖掘绘本中的亮点及所表达的情感等等进行活动的设计,使之真正为音乐教学服务。

  (一)以情感人

  绘本中情感的体验往往成为孩子表达表现的动力。运用绘本激发幼儿的情感而开展音乐活动是绘本运用中的一个方法。如在大班“海底世界”的主题开展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海洋动物的知识经验,老师想通过开展一次音乐欣赏活动,通过肢体表现,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于是找到了《海底世界》这首魔幻而趣味的音乐,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激发自主表现呢?绘本《小黑鱼》解决了所有的难题。故事中因为一条大鱼的侵入,使小黑鱼的朋友小红鱼们失去了生命,小黑鱼孤单地在大海里游着??孩子们随着小黑鱼的不幸经历而发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小黑鱼没有朋友了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帮帮小黑鱼?于是大海里出现由小朋友随着音乐表演的各种各样海里的动物:海马、海蛇、海龟、螃蟹??他们都想成为小黑鱼的新朋友。故事感人的情节引发幼儿大胆地肢体表演,活动不再为表演而表演,当活动充斥着情感时,孩子们的表演是自然流露、情感的宣泄。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情感达到高潮。

  (二)以趣引人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大的兴趣之一,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更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是绘本故事在音乐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

  1.有趣的故事人物。人物形象是引起幼儿兴趣的一大要素。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场出售的儿童用品中大多印有夸张的卡通人物,商家也利用消费群的心理设计商品。由此可见,这些有趣、可爱、熟悉的人物形象能吸引幼儿的眼球,引发幼儿的共鸣。我们的音乐活动也能运用绘本中幼儿所熟知的人物引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班年龄段的音乐学习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期,三段体统一模式的歌唱活动不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朵拉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动画人物,以其可爱的形象,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受到大家的推崇,与其有关的动画绘本、故事光碟充斥着儿童文化市场。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看过关于朵拉的故事,活动以她为主角势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巧妙地运用多拉的探险历程而设计成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新授活动《多拉的旅行》,幼儿在由故事人物牵引的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进行音乐的体验。

  2.有趣的故事情节。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梁祝》、《天方夜谭》都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它们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

  人们世代传颂这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听故事、讲故事一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故事中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又能开发智力、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如中班音乐新授活动《三只小猪》,老师自编了一首旋律悦耳、歌词简单的三段体的《三只小猪》歌曲,运用三只小猪分别造不同材质的房子的故事情节,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帮助小猪盖房的愿望,激发幼儿学唱歌曲,幼儿的故事情境的引导下,自主且大胆地学唱。更巧妙地是老师还请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对歌曲进行创编,因为有了故事的支撑,创编对于中班幼儿不再困难,孩子们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帮猪老大和猪老二选了最坚固的材料,盖起了铁房子、石头房子??

  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或者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是故事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以绘本为题材的音乐活动的出彩之处。绘本《叶子鸟》中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光秃秃的大树,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捅了马蜂窝后四处逃窜的狐狸等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尾给音乐教学带来特别的创意。还是以《小黑鱼》为例,故事结尾大鱼又来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着,思考着。出去,就这样出去又会被大鱼吃掉;不出去,难道就一直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吗?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小黑鱼的彷徨。最终,大家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敌人。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变成了无数条小鱼,大家游成了一条更大的鱼,共同赶跑大鱼。绘本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激发幼儿合作表现大鱼,巧妙地解决了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表达表现这一难点问题。

  3.以智育人。每一个绘本故事都蕴含一定的寓意,能够起到激励、警示等多种的教育意义。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优秀品德的形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绘本《我的爸爸不上班》描绘从事不同职业的父亲的形象,从而让幼儿了解、尊重、热爱爸爸。又如绘本故事《我的幼儿园》

  起床了》这一有趣的绘本故事,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边学唱歌曲边表演,使孩子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以及解决了该班幼儿冬天爱睡懒觉的不良习惯。

  二、依托绘本,巧妙运用

  不是每一个绘本都能适合幼儿在音乐活动的使用,也不是每一个绘本的每一部分都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在音乐活动中绘本的另一有效运用方法就是将绘本稍作修改,使之能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这里罗列了几个绘本修改中的方法:

  1.删减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去枝强干法。依据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不打破故事的完整性为前提,能使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活动。将故事中不需要的情节进行删减,使故事内容紧凑,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便于幼儿的音乐活动。

  大班幼儿音乐领域目标中提出能够用乐器模仿自然界中的声响,并尝试合作演奏。打击乐器丰富的种类,有趣的声响能形象地模仿各种声音。《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故事,贪吃的狐狸在抓母鸡的途中发生了许多倒霉的事而产生各种古怪的声音,老师巧用这一绘本设计了音乐打击乐活动。由于故事篇幅较长,有些情节很难用声音表现,老师就对原著进行删减,最后保留了狐狸所经过的四个场景进行演奏,请幼儿自由组合成四组,自由选择乐器,以回旋曲的方法将狐狸在每个场景中的遭遇所可能发出的声响用小乐器表现。

  2.提炼法。在我们所接触的绘本中,有寓意简单,孩子较易理解的作品,但也有些涵义深奥,阐述的是成人世界的某一现象、生命的价值等等,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绘本中丰富的画面却是吸引幼儿的地方。老师运用绘本中的某一段,或是某一页来为音乐活动服务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春天到了,池塘里小蝌蚪成群结对地游来游去,立刻引起了中班幼儿的注意,蝌蚪会变成青蛙的知识不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需要,孩子们更关注的是蝌蚪生长过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来了解这一知识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发现了《鱼就是鱼》这一绘本,绘本中描述了一条鱼与一条蝌蚪的经历。鱼因为羡慕好朋友变成青蛙了的蝌蚪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而跳到了陆地,想要看一看青蛙所说的会飞的鸟,会用两条腿走路的男人、女人、小孩??差点死去,当青蛙把它推入水里后,它才觉得水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妙。绘本所要阐述的最关键的经验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此深奥的道理幼儿能理解吗?最后,老师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创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并结合《鱼就是鱼》的绘本动画中截取的池塘里小鱼变大鱼,蝌蚪变青蛙的片段设计了一个歌曲新授活动。诙谐而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绘本画面,激发歌唱兴趣,促进歌词记忆,使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了解了蝌蚪的成长。

  在金色的秋天里,落得满地都是的秋叶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们开展了各种以秋叶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在歌唱活动《秋叶》以后,孩子们产生了想要跳跳落叶飘落的舞蹈的愿望。如何能使幼儿更丰富地表现树叶飘落的形态呢?绘本《叶子鸟》,语言简洁,画面丰富,采用了真实的树叶形象,丰富的树叶造型,巧妙地排列组合,极富感染力。其中有一页,形态各异的树叶布满了整张画面,树叶旁还夸张地添画上漩涡和音符,似乎所有的树叶都随着音乐朝着不同的方向旋转着、飞舞着。中班的老师们就选用这一页作为音乐活动《秋天的树叶》的核心教具,引发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上树叶的动态,来进行模仿树叶飘落的肢体表现。

  我们的绘本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在幼儿音乐活动开展中深刻感受到绘本的魅力,经典优秀的绘本故事为老师施展聪明才智创建了平台,也为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搭建了崭新的舞台。

  摘 要:音乐欣赏是我们的音乐课中不容忽视这重要的一环。但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的这一部分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困惑最多的环节,不是渗透的不够没有让孩子们尽兴,就是渗透的太多让孩子们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老师们把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感动用语言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音乐便能分享,成为了儿童的依托。其次是老师的动作优美。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我们知道音乐欣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是我们的音乐课中不容忽视这重要的一环。但音乐活动中音乐欣赏的这一部分一直是我们老师们困惑最多的环节,不是渗透的不够没有让孩子们尽兴,就是渗透的太多让孩子们没有放开思想与手脚。 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我们也知道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

  从事了多年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经常和同事一起探讨怎么样的方式方法才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老师们把音乐中感悟到体验到的情绪、想像、感动用语言有的放矢的表达出来,音乐便能分享,成为了儿童的依托。教师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处于合理地进退, 语言优美而不平白,使音乐变得美和神秘,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其次是老师的动作优美。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在老师的活动上孩子们作到了领悟音乐的轻快缓急、张弛有序,在音乐和肌肉运动的和谐契合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音乐或是轻柔浪漫的,或是铿锵激昂的,孩子们的动作和音乐相融相合更好地表达了音乐。 老师尊重幼儿,"以儿童为师"。没有抹杀儿童的不成熟性, 发挥了幼儿的

  曾经听到过大班的一节音乐欣赏《雕塑》,老师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部分:欣赏音乐:今天老师这儿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这个音乐是关于“雕塑”的故事,小朋友来听一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老师站起来在圈中讲)“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开办联欢会,看看谁来啦(放音乐)小兔在跳舞、小青蛙在弹琴、大象在喷水……这时候一位美丽的仙女,被这热闹的声音吸引过来了,她想、我和它们做一个游戏吧,她把手中的魔棒轻轻一挥,呀!奇迹发生了,小动物们全被定住了,过了一会魔法消失了,小动物们又欢快的跳起舞来,(随音乐的变化讲述)后面的音乐老师用肢体语言来提示。(老师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第二部分:分析音乐你们听出音乐有几段?(3段)②这个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说)老师小结:(是欢快的、活泼的、跳跃的)③中间的音乐有没有不一样的节奏?幼儿回答。不一样的节奏听起来象什么?(吹号??)对吹号时站着不动,我们一起来学学做一做,这段音乐就表示停止。

  教师用语言的提示,图片的欣赏让幼儿自由的表达,而后创编好看的动作,当然教师要先做一个示范性的引导,当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创编舞蹈动作是,老师给予不停的鼓励,同时也需要从审美的角度,重点介绍些做的较好的小朋友,请其他的孩子进行模仿。其次,再用故事的形式一起来了解音乐。说起故事这个形式,我们知道哎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抓住了这一点,把音乐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歌词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这样做,一来可以引发孩子的兴趣,二来可以让孩子记住歌词。例如我在进行《小树、小花》这一歌曲教学活动时,我引入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把歌词溶入到故事中,使这一首简单的歌让幼儿学起来能有较好兴趣。《狮王进行曲》是大班的音乐欣赏内容,曾听过一位奥尔夫音乐老师给中班的小朋友也上了这样的一节音乐欣赏,效果非常的好,老师就是以故事的形式切入主题,故事里有大狮子,小狮子,神奇树,三段音乐有不同的故事角色出场,孩子在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之后,再听音乐,很快很自然的就知道每段故事所对应的音乐,孩子在自然而然的对音乐的感觉中,对《狮王进行曲》的曲调风格进行了了解和欣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音乐和绘画是姐妹艺术。"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曾说过:"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把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意思,改用图片、影像来表达,把让孩子难以想象的事物,用图片、影像来再现。例如:律动《小牧民》这首歌曲,曲调虽然简单,但由于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曲调内容,这时,我利用一些描绘内蒙古风光的图片或录象,特别是大草原和成群牛羊的画面,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内蒙古的辽阔,然后再来体会这首歌曲,这时孩子们就能较好地理解歌曲,并能从情感、动作上来进行简单的表现,而不再是"依葫芦画瓢",生硬地模仿做动作了。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孩子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孩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同时还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游戏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老虎磨牙》音乐活动中,老师充分抓住孩子爱游戏的天性,以最自然的方式抒发情感、表现自我。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音乐的三元素。我们的音乐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让孩子被动地听唱歌曲的层面,那必然会让孩子感到索然无味。所以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贯穿着游戏进行来开展音乐活动。例如:边唱边做开火车游戏,边唱边玩拍球游戏,边唱边做红灯、绿灯游戏,这些玩起来很简单的游戏不仅减轻了孩子学习音乐时的心理压力,还体验了音乐的乐趣。

  音乐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都有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从小就开始培养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表现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让所有的孩子都体验成功的乐趣。愿我们能以新的音乐理念培养出更多的艺术人才。

  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著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指出:“能够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融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它能将被动的本能变为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感知、反应和表现力,使之成为培养身心均衡发展、有较高素养与能力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有创造性的人。奥尔夫还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本着奥尔夫的教育理念,我积极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究学习与实践工作,依据《纲要》精神,以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从“兴趣、感受、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幼儿进行培养。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我在教育工作中的观念的根本转变。

  一、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音乐带入语言的学习,不仅学得更有趣更有创意,而且能使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得更好,像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当自己的名字一再被朗诵是多么得意又神气的事,表示受到大家的注意。例如对刚刚组成一个新班集体的教师和幼儿,就可以做如下的练习:

  1、全体围成圆圈,老师手拿一个玩具(或小球),先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把玩具往右边传,拿到玩具的人要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再传给右边的人。

  2、用一种声音代表自己的名字,先说自己的名字,再说声音,鼓励幼儿不要和别人一样,尽量想特别的。如:艺宁——叮铃;锦锋——双手做山峰状;雪琳——双手左右摇摆,像下雪状,这样的方法幼儿会玩的很开心,也会很期待等一下又有什么新花样。

  3、按节奏拍手自我介绍。如《我 叫 李 老师》;《我 叫 李 明》。

  4、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声势,在捻指处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待熟练后集体做拍腿、拍手、捻左指、捻右指的声势,在捻指处轮流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

  5、记住对面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然后手拉手互换位置。如《我 叫 李 老师、你 叫 李 明,走 走 跑跑 走》。

  6、播放一段音乐,小朋友自由走,音乐停后马上找一个小朋友面对面站好,互相作自我介绍,手拉手互换位置。如《我 叫 黎毓 雯》,《我 叫 曹 慧》,《走 走 跑跑 走》。

  以上用孩子们自己的姓名进行节奏朗诵训练,会使孩子们惊喜,他们会乐此不疲 充满兴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古诗、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是最受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

  几乎每个孩子从生下来都会听到长辈们给他念古诗、唱童谣,而运用节奏朗诵进行入门教学,是最受孩子欢迎的,这对于挖掘本土文化还有着深远的意义。如以古诗《静夜思》为例,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节奏教学:

  1、选取一个节奏型 × × ×× ×,并把古诗代入该节奏型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向明月,低头思故乡。)

  2、配上简单的动作,两人面对面,每句念前两字并自己拍手两下,念后三字时与对方双手互拍。

  3、两人一组,一人念前两字,另外一人接后面三个字,然后交换。

  4、选择一个乐器,每句前两字默读(这对于节奏的稳定性很有帮助),用乐器敲两下,后三字边念边做身体的摇摆动作。

  5、按节奏边念边走路,每一个字走一下,待熟悉后边念边走,同时敲击乐器。

  6、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表现方式?例如改变节奏型练习,或念一句做一个节奏型的走和跑的动作练习等等,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来演绎古诗,你会发现,幼儿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以上的活动既可以让幼儿认识中国诗词中的韵味,并给古诗赋予了不同的风貌,从中体验节奏变化的美,在与人合作、游戏时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启发了想象力,激发了创造的潜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节奏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幼儿根据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如:启发幼儿听下雨的声音,嘀答、嘀答节奏型是×× ××。敲鼓声,教师敲鼓,幼儿边听边念咚嗒嗒、咚嗒嗒,节奏型是××× ×××。还有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节奏型是×××× ,××××。小鸭叫嘎—、嘎—,节奏型是×— ×—。同时让幼儿随时随地充分地想象,那么随时都会发现生动有趣的节奏,我们不但启发幼儿发现节奏,还要鼓励他们去创造节奏,并在教学中采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一类的声势,将语言的节奏与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多声部的声效。

  三、通过多声部的节奏练习 ,培养和锻炼幼儿对自己的控制与把握能力。

  在拍手、拍腿、跺脚的声势训练基础上,进行多声部的节奏练习,对于儿童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固定节奏型的教学方法,每个声部仅是一个小节,或是两拍子的词组,或是一个句子(两小节)的无限反复,形成不同节奏的声部叠置,对每个幼儿讲,只需把握住自己这一点,并在拍率上与大家一致,就合上了。而轮说(卡农)则是一种有规律的先后说或唱同一儿歌的多声部练习,在这种合作中,随着一首儿歌或歌曲的节奏的变化,音乐性更丰富了。如学习歌曲“三轮车”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节奏教学:

  1、学唱歌曲,按节奏读歌词。

  2、请第一组小朋友按节奏拍手说歌词,第二组小朋友从☆记号(比一组晚一个乐句)按节奏拍手说歌词,当第一组说到“你说奇怪不奇怪”时再反复一遍“不奇怪”,最后说“怪”时两组找齐。

  3、加入声势练习,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以一种声势和节奏型进行练习,如第一组跺脚,节奏型为×— ×—;第二组拍手,节奏型为×× ××;第三组拍腿,节奏型为×××× ,××××,然后将三组合起来为歌曲伴奏,便成了三个声部的节奏音乐了。

  4、加入乐器练习,将拍手、拍腿、跺脚三组声势代入相关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不仅能加强幼儿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为学习轮唱奠定了深刻的感性认识。 教学效果非常好,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在这种合作中,随着一首歌曲节奏的变化,音乐性更丰富了,这种轮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也是奥尔夫所指的“适于开端”的多声部训练方法,多声部的活动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团结协作的有效途径。

  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节奏是一个最有力的音乐源泉。

  节奏游戏是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如:游戏走、跑、跳就是让幼儿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最好的游戏活动。二分音符是大步走,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听乐曲走、跑、跳掌握音符的时值,还有节奏回声的游戏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先拍节奏,开始二小节逐步过渡到四小节。速度先慢后快不断变化,从简单逐步增加难度,训练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幼儿感知节奏后,我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随之教给幼儿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可以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小小鸟》、《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

  除了用身体表现,我还让幼儿充分地利用打击乐器,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音、是短音,研究怎样敲才会特别好听,然后让幼儿自己给小乐曲配上伴奏,练习演奏。

  除了以上这些教育培养外,我还把对幼儿的音乐素质练习穿插在一日生活中,如早上来园时欣赏优美的乐曲,不仅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童谣,让幼儿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了动作。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对音乐的感受力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奥尔夫的节奏教育方法,不仅要求幼儿动手、动脑,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 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去感知节奏,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是沉闷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儿童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从各方面来说,这种学习节奏的方法,均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因此,可以说,奥尔夫节奏教学是完全是符合儿童心理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音乐教育体系。

  浅谈在奥尔夫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可见,节奏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它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而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习培养拍子感和节奏感是一件比较枯燥困难的事情。目前的许多教学仅仅是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就使节奏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也使孩子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困难。节奏感不是从一个音一个音地研究乐谱获得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孩子通过自身的游戏运动来感知节奏,强调的是“动”,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游戏运动中感受,促使幼儿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和流动。通过游戏活动,能使幼儿的听觉、心脑、身体肌肉协调作用,逐步培养幼儿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既符合节奏的运动特征又适应了幼儿好动的天性,使幼儿有兴趣的、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进行对节奏活动的时间,空间与动作的体验和探索,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掌握各种节奏。

  什么是音乐节奏感呢?前苏联音乐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有这样的解释:“音乐节奏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的、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时间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在幼儿园培养音乐节奏感的最佳方式是在音乐伴随下活动,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在引导幼儿感知节拍节奏的强弱关系,感受音乐节奏韵律美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引导幼儿准确地再现音乐的节奏,在用美的节奏性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的活动中,培养节奏感。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也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音乐节奏主要来源于客观自然和生命运动的节奏,它可以模拟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体态动作和主观心理活动的节奏,也可以模拟自然界风、雨、云、动物、植物等运动状态。我们在感受音乐时,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容,让幼儿在熟悉感受音乐的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对节奏的掌握,可以让幼儿以自身为中心有规律的创编出节奏形式,并随着音乐旋律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始终鼓励和提倡节奏乐教学“永远在发展中,在形成中,在流动中。”奥尔夫音乐教育就是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唱、奏、动、听结合教学的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为孩子们的音乐”,是创造性的幼儿音乐教育,它唤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幼儿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

  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音乐原理渗透到节奏乐教学中呢?我们幼儿园从以音乐节奏培养的角度出发,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和奥尔夫的教育理念,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在玩、说、唱、动等过程中体验音乐,感受节奏美。下面就在奥尔夫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环境创设是幼儿学习音乐节奏的基本条件。

  我国新颁布的《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提供有音乐节奏的环境.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步培养音乐的节奏感。

  幼儿园创设音乐节奏的环境为幼儿学习创造条件。幼儿园创设的环境:指创设墙面的环境布置“节奏王国,很多小动物在用节奏乐器敲打,表演”,还应在班里的专门的区域角投放材料如:“节奏卡片,奥尔夫节奏图谱、柯达伊声势练习卡片、简单的音乐符号、还包括节奏乐器:钢琴、架子鼓和一些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沙锤等),以及一些节奏很明显的幼儿歌曲、乐曲,让幼儿根据节奏敲打乐器、拍手、身体动作等来表现,给幼儿提供自由的练习空间,让幼儿最大限度表现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除了以上所例之外,还可以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通过游戏、劳动、散步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积极主动地开展音乐活动,让幼儿的情性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得到陶冶。如在户外活动中放入“大脚板”游戏,其游戏是竞赛性的体育游戏,要求两人一组,穿同一双大脚板,进行比赛,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这就要求参赛者的节奏感很强,如果两人的节奏不一致,不但不能取胜,还可能走不动或者摔跤。由此可见,“大脚板”游戏是一项注重节奏感的游戏,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它包含了许多的节奏形式。首先,两人在初步尝试合作时,可能并不能协调、配合得很好,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利用四分音符的节奏感,让他们先稳定而后取得步调一致;接着,随着速度的加快,四分音符的节奏感变成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感;而后,两人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还必须加快步伐,这时十六分音符,甚至三十二分音符的节奏感也就自然产生了。如果两个人的节奏感是一致的,那么步调也将一致,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体育游戏活动的“大脚板”游戏,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音乐活动,也能达到。因此,我们决定尝试利用“大脚板”游戏,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

  节奏能力的培养应遵循它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体验一发现一感知节奏,对于学龄前幼儿主要还是建立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的节奏感。在学习初期,我们所选用的是《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在引导幼儿认识四分音符时,让孩子们两人穿一双大脚板走路,起步时要求同时抬起一边的脚,我们用低沉的“矮人”的音乐弹出四分音符,要求幼儿按照老师弹奏的节奏前进,两人所感知的节奏是一致的,就能顺利前进,错了就容易摔倒。练习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自己的参与,教师不必过多参与帮助,要让孩子在游戏体验中自己发现,体会节奏感,教师则在旁边观察了解孩子对四分节奏的感悟力,及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节奏感。幼儿在按四分音符的节奏走路时,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精神的高度紧张、集中,使身体的运动信息刺激大脑,形成了条件反射,从而加强了幼儿对四分音符节奏感的认识,然后进行拍手练习时,往往比以往更加稳定准确。

  在幼儿基本掌握了四分音符节奏感的基础上,用相同的方法练习八分音符的节奏感,我们先用“高人”的音乐弹四分音符,使孩子先协调好步伐,然后加快速度,变成了八分音符,这时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节奏感好的孩子往往能很快适应新的节奏,而节奏感较差的孩子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节奏,当他们的身体及步伐协调一致以后,他们对八分音符的感悟已经较深了,八分音符的节奏感在他们的脑子里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孩子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都掌握得比较好以后,还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同样选用《高人和矮人》的音乐,交替弹出四分、八分音符要求幼儿根据节奏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步伐,从而巩固两种不同的节奏感,加强孩子的协调性。

  年龄小的孩子对于音乐节奏的感悟是与游戏化、形象化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而教学活动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础,在结合“大脚板”游戏的音乐活动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节奏,感受音乐,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节奏感受的情况完全是靠自身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1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拨浪鼓》中前半段的二声部轮唱。

  2、在教师指挥动作和图谱的提示下,迁移原有歌曲中回声经验学习演唱第二声部。

  3、愿意控制自己的音量,感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会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已学会歌曲《拨浪鼓》后半段。

  3、原声和回声图1-8。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教师和幼儿合作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回忆《山谷回音真好听》中原声和回声的关系。

  (二)欣赏歌曲《拨浪鼓》前半段,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1、教师和配班教师合作二声部轮唱《拨浪鼓》,幼儿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

  2、教师再次合作演唱,引导幼儿说出二声部轮唱的方式并尝试演唱。

  3、教师范唱第一声部,帮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

  (三)教师逐步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习二声部轮唱。

  1、根据幼儿所听到的歌曲内容,教师逐步出示图谱并练习。

  2、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了解每个乐句的音值并正确演唱。

  (三)幼儿尝试演唱《拨浪鼓》,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1、教师与幼儿合作轮唱歌曲前半段。

  2、教师指挥,幼儿与幼儿合作轮唱歌曲前半段。

  3、教师指图,幼儿与幼儿合作轮唱歌曲前半段。

  4、幼儿看图谱轮唱歌曲前半段。

  (四)完整演唱表演歌曲

  幼儿自由选择原声或回声,加入歌曲后半段,完整演唱歌曲。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08-27

(精)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08-29

(热)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0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12-20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01-03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12-29

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集合)08-29

[优选]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案08-29

音乐教学方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