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知识

时间:2024-09-04 08:03:10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节知识15篇(精选)

中秋节知识1

  节日别称

中秋节知识15篇(精选)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

  直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知识2

  中秋节来历

  中秋节来历一

  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

  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称为“中秋”。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的演变称为“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二

  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这个我们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药交给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奔月亮去了。

  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还有几种说法,这里不表,后裔对嫦娥思念,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后来演变成习俗,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纷纷在月下设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

  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人们称“中秋节”。

  中秋节来历三

  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

  以前有春播、夏收、秋获、冬藏之说,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传说故事

  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中秋节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

  传说月中有桂树,《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说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传说故事三:玉兔捣药

  此传说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服此药可得神仙。”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广寒宫中最早的玩伴吧。

  中秋节传说故事四: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节传说故事五: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中秋节传说故事六: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中秋节各地习俗

  广东

  在广东地区,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在中秋之夜只能由妇女和小孩拜月。妇女孩童们在院子里或阳台上摆上桌子,桌上放烛台香炉,瓜果点心来进行祭拜,烛火香火与月亮交相辉映,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

  山东

  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在中秋节这天祭拜土谷神,称为“青苗社”,并且要上坟祭祖,燃放鞭炮,祈求祖先庇佑。家里有工厂的,中午要宴请工人,对工人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有些地区还有有抛帕招亲的习俗,在这天晚上,一些未出嫁的姑娘会扮成嫦娥,在舞台唱歌跳舞,同时将一些手帕扔向台下,若观众接得的手帕颜色与嫦娥手中的手帕颜色相同,即可登台,若是引得嫦娥喜欢,会有戒指相赠,双方可以单独约会。

  陕西

  在陕西,中秋夜男子会划船爬山,女子要安排酒宴,无论穷富,每家每户都要吃西瓜,以示团圆。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

  江苏

  江苏无锡一带,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会用画有月宫景色的丝绸糊在香炉四周,随着香火燃烧,青烟缭绕,红光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南京

  南京人的中秋节,除了月饼之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吃桂花鸭。桂花鸭是南京流传已久的名菜,以桂花为佐料做成,肥而不腻,香甜可口。中秋之夜,南京人会在院子里团聚而坐,吃菜饮酒,称为“圆月”;酒足饭饱之后游走于市井街道,称为“走月”。

  福建

  福建地区有一浦城县,县内有一座南浦桥,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的女子都要穿过南浦桥,祈求长寿,女孩子穿着漂亮的服装行走在大街上,场面十分热闹。建宁县的人们会在中秋夜在院子里挂满彩灯,以此来向月宫祈求得子。在龙岩的一些地方,人们吃月饼之前为了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要把月饼中央挖出一个小圆并供长辈食用。

  江西

  江西省吉安的农村地区,中秋傍晚会用稻草烧瓦罐,烧红的瓦罐内倒入醋,香味就会飘满整个村子,配上天空的星光明月,让人心驰神往。

  四川

  在四川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蜜饼、吃麻饼、打粑等,并在门口挂上橘灯庆祝,儿童手里攥一把点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动,称为“舞流星香球”

  台湾

  在台湾地区,中秋节的夜晚有“偷菜求郎”之俗。身着盛装的未婚女子,趁着月光,去别人菜园里偷摘大葱和各种蔬菜,如果能顺利偷到,就预示着以后会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湾地区,有一句谚语:“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还有一些地方流行中秋之夜烧塔,用泥瓦砖块砌成大小不一的塔状物,外围铺上柴火、稻草、麦秸等点燃,火势旺时泼松香粉,扩大火势,十分壮观。而且还有的地区以此来比赛,谁砌的塔能够烧的`全身通红,则会获胜获得相应的奖励。

  各地庆祝中秋节的方式都不一样,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祈求风调雨顺、福寿安康,以月亮为载体,寄托千里相思之情。

  中秋节最经典的诗句

  1、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3、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9、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2、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5、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8、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19、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0、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1、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2、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3、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4、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5、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6、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7、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28、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29、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0、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2、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3、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5、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7、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8、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9、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0、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中秋节去哪玩

  1、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2、大连

  中秋节去哪旅游好之大连,感受浪漫:最新的中国美女排行榜,大连美女位列第一!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怎样的地方,养育出这么多漂亮的姑娘,相信到了大连,你就明白了。大连,美丽的海滨城市,辽宁省第二大城市,中国的浪漫之都。中秋旅游去哪比较好?不妨就去大连吧,与最爱的人漫步在优美的滨海路、去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玩耍、再吃上一顿美美的海鲜大餐,实在是美事一件。

  3、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蒙古族发源地,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中秋节知识3

  中秋的传说

  1.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嫦娥知道此事后,成仙心切,有一天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变化为仙人,然后就飞到月宫。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仙。

  2.吴刚伐桂

  传说西河人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因此他始终砍不倒这棵树。炎帝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3.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青蛙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中秋节知识4

  中秋节传统习俗

  中秋节传统习俗: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传统习俗: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中秋节传统习俗: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传统习俗: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节传统习俗: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起源

  中秋节美食首推月饼,其起源说法多种。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在后来很长历史时期,甚至在上世纪末,许多月饼上还贴有一方小纸片!只可惜,近年所产月饼已不见小纸片踪影,月饼所含代代相传的“文化密码”荡然无存。另有一说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臣民。月饼从此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靠月饼隐蔽的传话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此后,吃月饼成为每年的习俗。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中秋节的名称有哪些

  仲秋节

  根据中国的农历纪年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女儿节

  中秋节又叫“女儿节”,不过只在南京地区流行。因为每逢中秋节晚上,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按照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就算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也要返回婆家过中秋节。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又叫“迎新谷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仡佬族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因为这是仡佬族族人迎接丰收的节日。

  拜月节

  拜月节的叫法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祭月节

  在古时候,每逢中秋节夜晚,都要举行祭月活动。在月下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葡萄等等祭品。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人切开团圆月饼。

  团圆节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因为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而且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兔爷节

  在老北京地区,中秋节又被称为“兔爷节”,因为兔爷是北京独有的民间神,家家户户会在过中秋节的时候请兔儿爷,请回的兔儿爷要摆在显眼的桌上,并且会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谢它带给人间的福祉。

  八月会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中秋节,但是在海南地区,这个节日被称为“八月会”,也被称为“调声节”。这一天晚上,单身的青年男女会汇集镇上,然后互赠香糕、月饼、花巾、彩扇、背心等等。最后男女之间成群结队,到预定集合场地,进行规模盛大的调声对歌活动。

中秋节知识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

  2.制作材料

  3.表演节目

  三、活动形式:全园集体活动

  四、活动过程:

  (一)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二)园长致辞

  (三)欣赏故事

  1.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2.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饼

  1.中秋节吃什么?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五)师生表演

  1.学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六)亲子分享

  人员安排:根据情况自行拟定。

  (七)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中秋节知识6

  《嫦娥》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注释

  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嫦娥》的诗意/《嫦娥》的意思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嫦娥》赏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嫦娥》的.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中秋节知识7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节知识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2.喜欢参与泥工活动,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规。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圆形瓶盖若干。

  2.收集各种月饼盒。

  三、活动过程

  (一)月饼店开张

  1.小朋友知道中秋节吗?中秋节要吃什么(月饼),我们来做月饼送给爸爸、妈妈和你喜欢的人好吗?我们一起来制作月饼吧!

  2.出示“月饼”礼盒,师幼一同观察月饼。

  3.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漂亮的图案。

  (二)做月饼

  1.介绍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2.引导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把橡皮泥变圆。

  3.个别幼儿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泥,按压等方法。

  4.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饼:用手掌压或用工具压,然后用圆形瓶盖扣在泥饼上,按压成圆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圆形瓶盖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压,然后用手指在圆形泥饼上压出各种花纹。

  5.个别指导,鼓励不愿动手的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想办法把月饼尽量做得圆一些。

中秋节知识9

参赛选手们:

  大家晚上好!

  还有两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了。我们习惯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八月十五又被称为“团圆节”。可以说,中秋节——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结。那在万家团圆、共赏明月的日子里,公司决定以一场特殊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作为通信行业,过硬的业务知识及优良的服务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为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促进公司的整体发展,今天,我们特别在此举办“庆中秋比技能”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共庆中秋,收获硕果。

  此次知识竞赛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xxx、xxx、xxx、xxx、xxx专程前来参加此次竞赛活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领导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那今天担任此次有奖知识竞赛活动的评委由和xx位领导担任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今天参赛的代表队。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所有参赛的队员给予鼓励,并预祝他们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此次比赛的规则:本次比赛共有四个环节一、必答题,二、抢答题,三、风险题,四、陷阱题。如果在比赛最后出现代表队分数相同的情况,要进行加试题的比赛,将采用抢答形式决出胜负,答对加20分,答错倒扣20分,不论加分还是减分,都不因此重新参加整场比赛排名。比赛现场如出现争议,由评委组予以评判。本次比赛设团队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以及优秀个人奖1名。

  一、必答题:

  共有24组题.分为小组必答和个人必答两项。

  小组必答题:每组派一名队员进行答题,其它队员可以补充,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正确加10分,答错或放弃不扣分。

  个人必答题:有指定队员答题,其它队员不可以补充,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报分,硕果累累,祝贺)似乎气氛有些沉闷,竞赛的主题是比较严肃庄重的`吧,放松心情,观众题,踊跃参与,答对有奖,奖品多多)

  二、紧张激烈的抢答题:

  总共15道题,回答正确加10分,由1人主答,其他选手可以补充,答错了倒扣10分。各位选手注意,必须等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后方可抢答,抢摁抢答器每次倒扣10分。(测验队员的反应和速度,试抢答器)

  (报分,现在场上的比分已经逐渐拉开距离,场上队员经过这样紧张激烈的抢答题之后想必也是有些疲劳,现在请我们的队员放松一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转到观众当中去,让我们的场上场下互动起来,下面进行观众答题,(把握机会)

  三、风险题:

  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是风险题比赛,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一定风险,但又有很大转机的题目,我们的参赛队要把握这个机会了,(不畏风险,后来居上)现在我这里有三个信封,分别装有10分、20分、30分三个分值的题目,分别都有10道题。每队都有3次选择机会,并且可以自选分值,当然也可以弃权。答对得到相应分值,答错扣去相应分值,所以请各位选手一定要慎重选择。这次我们从4号台开始选择吧!

  四、陷阱题:

  每题20分,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个题目(每个字里面有一个问题)每组有两次出题机会,任意选择对方答题,对方答对得分,答错要给出题方加20分。

  现场的评委、观众、各位参赛的选手,“庆中秋比技能“知识竞赛,经过参赛选手的充分准备,激烈的角逐,比赛的名次已经分出来了,赢得比赛的第一名是xxx,获得比赛第二名的是,荣获比赛三等奖的是xxx,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

  有奖知识竞赛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再次感谢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对此活动的开展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愿所有的朋友,中秋快乐,合家安康。

中秋节知识10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相传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种仪式,可以说是自然的一种表现。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诗句。“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月饼还可称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中秋节月饼的种类

  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为苏式糕点,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苏式月饼用小麦粉、饴糖、食用植物油或猪油、水等制皮,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或猪油制酥,经制酥皮、包馅、成型、焙烤工艺加工而成。值得注意的是,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了。

  晋式月饼

  是以山西地区制作工艺和汉族风味中秋节食品为代表的月饼种类,配料上以油、糖、蛋为主,经包馅、成型、烘烤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价值,是北方食品文化传统技艺的活化石。其性质古朴,口味淳厚,酥绵爽口,甜而不腻,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特征着称于世。

  滇式月饼

  滇式月饼属于滇菜系,是汉族传统糕点,其中的云腿月饼和鲜花饼是滇式月饼代表,滇式月饼主要起源并流行于云南及周边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各式月饼,其主要特点是馅料采用了滇式火腿,饼皮疏松,馅料咸甜适口,有独特的滇式火腿香味。

  潮式月饼

  潮式月饼又称朥饼,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汉族糕类名点,属酥皮类饼食,是中国四大月饼流派之一。潮式月饼与其他月饼相比,从外形上很好区分,是圆形的,并且有的月饼可以无馅儿。

  徽式月饼

  是徽州汉族特色的月饼。主要特点是小巧玲珑,洁白如玉,皮酥馅饱。徽式月饼的皮还是油酥皮,馅十分有特色,用的是菜和油、糖,这款月饼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无疑会稍多些。

  广式月饼

  这是目前在祖国大江南北流传最广的一种月饼,以皮薄、馅足、松软、香甜,上档次的特点,赢得老少男女们的一致喜爱。威震四方的五仁月饼即是出自此派系。

  秦式月饼

  秦式月饼主要出自陕西的节日食品,其代表为西安的水晶月饼,特点以冰糖、板油出头、皮酥馅甘,甜而不腻。陕西月饼是以鲍鱼月饼、茶月饼、玉米月饼、无糖月饼等为主要特点,荤素兼备,以素为主,糖、油、胎料比较突出,馅心多放青红丝、玫瑰、桔饼等果脯。

中秋节知识11

  中秋的习俗

  1.中秋赏月

  “月是中秋明”,赏月古称玩月,跟其他景物一起观赏更有韵味。

  2.燃灯

  花灯悬于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3.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

  4.吃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5.舞火龙

中秋节知识12

  中秋节由古代祭月演变而来。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正好们于秋季的二分之一日,所以又被称为“中秋”。最初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慢慢就演变成为了中秋节。

  中秋节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后羿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然后上天赏赐他一种成仙的药,他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

  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然后便奔月亮去了。后羿思念嫦娥,所以每年这一天,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盼望她能回来团圆。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节日,由于这天时值中秋,所以叫做中秋节。

  中秋节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在农耕社会,农作物对于农民至关重要,所以人们经常祭祀土地。在秋季收获时,农民会祭祀土地神,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因此逐渐演变成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节知识13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知识有哪些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

  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

  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知识14

  中秋节养生知识

  1、形养

  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气候干燥,很易感到口干舌燥,皮肤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别注意水份的补充,多喝水、多吃含胶质与水份的水果,避免太激烈的运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2、预防秋季感冒

  应避免过度蒸发食物。

  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日夜温差变化大,到了十月左右,暑气渐退,但逢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

  3、食养

  秋季气候稍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食养应以妨燥摄阴,滋肾润肺,在饮食上,以少量椒、葱、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鸭肉、乳品等柔润食品。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4、药养

  药养重点放在滋补津液方面,平时可服用人参、沙参、麦冬、百合、冬虫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贝、澎大海等益气滋阴、宣肺化痰的中药来保养。若容易发燥病,则用生地、百合、党参、麦冬、甘草来预防。

  中秋养生要请培养乐观的情绪,静想收获累累硕果的喜悦,或以哲人眼光判断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春秋凉,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

  中秋节期间的养生吃法:

  数量少一点

  吃饭要吃“七八分饱”,如果按吃饱算很可能会超出人体对能量实际需求的`20%左右,加重胃肠负担,甚至诱发疾病。

  研究显示,控制食量可以形成更健康的肠道菌群,进而促进健康、延长寿命。

  生冷少一点

  如果吃太多生冷食物,不仅摄入致病细菌的机会增加,生冷食物本身对肠胃也会造成刺激,增加消化系统负担。

  很多女性不爱运动,久坐空调房血液循环不畅,常吃生冷食物会大大加剧体寒的症状。

  甜食少一点

  甜食摄入量要控制,因为甜食会损伤消化道,影响消化吸收,长期嗜甜,还可能失去正常的饥饿感,容易造成营养过剩。

  世界卫生组织在调查23个国家人口的各种死因后指示,嗜糖比嗜烟更可怕。长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要比正常食糖者缩短20年左右。

  早餐好一点

  俗话说:“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三餐之中,早餐显得尤为重要。

  对现代人来说,上午和中午工作量大,因而早餐必须得吃,而且要尽可能吃好点,品种尽可能丰富、营养均衡,保证为全天提供充足的动力。

  品种多一点

  饮食一定要做到均衡、多样化,这样能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尤其是粗粮等高纤维食物,能帮助保持肠道正常功能,刺激肠道运动。

  注意膳食的配备,食物品种多样化,尤其是应多吃一些营养丰富,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紧张少一点

  人处于紧张状态时,血液会汇聚到大脑和四肢,胃肠血液减少,导致消化不良。因此,要提醒自己劳逸结合,让身体有一个较好的内环境,保持适宜的紧张度,合理调控身心状态。

  工作中不少人感觉压力大,因而常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麻辣少一点

  麻辣食物吃得太多,会增加肠胃刺激,引起腹泻等问题。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食管癌、胃癌患者中,长期食用辣椒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当适可而止。

  酒要少一点

  适量饮酒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吸收,但一旦过量,就会破坏胃黏膜,甚至引发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

  过量酒精会让大脑皮质萎缩,造成大脑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等。而长期过量饮酒则会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异常,定向力差,记忆力减退等。

  中秋节养生食品

  1、柿子

  柿子非常适合中秋节,因为柿子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免疫力,女性多吃柿子可以发挥美容的效果。中秋节柿子成熟,中秋节吃柿子很好,但要注意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当天吃柿子不能吃螃蟹,因为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引起荨麻疹。

  2、梨

  梨具有润肺的作用,秋季干燥,容易影响肺气的升降,导致咳嗽。所以秋天需要润肺,润肺最好的是梨,中秋节吃梨润肺,以防止咳嗽。

  3、藕

  莲藕富含酚类物质,男女老少吃莲藕有很好的养身作用,因为它有很强的抗衰老作用,能增强免疫力,还能美容养颜。

  4、秋葵

  秋葵有补肾壮阳的功效,能温阳。老年人吃了可以祛风祛湿,孩子吃了可以强身健体,孕妇吃了对胎儿有好处,所以中秋节吃秋葵对身体很有营养。

  5、南瓜

  南瓜有养胃的作用。在中秋节,每个人都会吃螃蟹和许多油腻的食物。在这种情况下,准备南瓜可以更好地保养脾胃。脾胃虚弱的南瓜可以养胃。

  6、菠菜

  菠菜有很高的铁元素,吃菠菜有补血的作用,菠菜这种叶绿素较高的绿色蔬菜含有很多维生素,多吃蔬菜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很有好处。

  7、番茄

  中秋节的西红柿是这个季节最后一波西红柿。以后吃的西红柿大多在温室里,中秋节很甜。西红柿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开胃菜适合中秋节食用。

  8、萝卜

  萝卜这些白色食物非常适合中秋节食用,因为秋天是干燥的,容易导致干火强烈伤害津液,萝卜等白色食物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9、鸭肉

  鸭子也滋阴。中秋节吃鸭子有滋阴的作用。秋天,我们应该多吃滋阴的食物。而中秋节在餐桌上放一盘鸭子也会让菜肴更加丰富。

  10、枸杞

  枸杞中秋节泡枸杞茶很健康,枸杞有清肝明目的作用,秋天干燥,容易引起肝火,中秋节喝枸杞茶可以保持肝脏,但也可以保护眼睛。

  中秋节怎么样吃月饼最健康

  1、月饼搭配水果

  月饼味道极甜,容易发腻。如果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柚子、橙子、山楂、奇异果等,可以有效缓解油腻。还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

  但是要注意的是,月饼不宜和含糖高的水果一起吃,比如西瓜、冬枣等。因为月饼属于高糖的食物,如果在摄入高糖的水果,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2、月饼配红酒

  月饼搭配红酒吃既解腻,又有情调。像火腿、卤肉等咸月饼,可以配轻涩的红酒来搭配。如果咸月饼味带辛辣,配啤酒也不错。

  3、月饼搭配绿茶

  吃甜点怎么少得了茶饮呢,吃甜月饼搭配绿茶非常好,可增进葡萄糖代谢。除此之外,在品尝月饼时,您可搭配一壶花茶、绿茶、乌龙茶,最好喝点醋酸饮料或酸性饮品帮助消化,去油腻。

  4、月饼配杂粮什锦粥

  中秋月饼吃多了会导致胃部不适,这个时候来一碗杂粮粥是极好的。五谷杂粮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钙、钾、铁、锌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去除月饼的油腻感,养胃功效不错。

中秋节知识15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逄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一——月中蟾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传说月中有蟾蜍,这是因为用肉眼观察月中阴暗部分,隐约可以看到如同蟾蜍形状的影子。屈原在《天问》中发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有什么样的德行,缺了又圆?月亮有什么利益,让蟾蜍常居其腹?根据后人的论证,“顾菟”即蟾蜍,就是蛤蟆。古时民间很珍视蟾蜍,《抱朴子》云:“蟾蜍三千岁”,认为它是长寿灵物;民间则有“万岁蟾蜍”之说。民间又视其为辟兵、致富的灵物,又是一种名贵药材。因为人们相信月中有蟾,所以人们又将月宫俗称为“蟾宫”;又因月圆如盘,故又称“蟾盘”或“蟾光”。

  中秋传说之一——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道教典故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月中玉兔从何而来?《封神演义》中记载:文王姬昌之长子伯邑考,被妲己迫害后三魂化作小白兔。嫦娥奉女娲之命下凡,将白兔带到了月宫捣药。

  中秋传说之一——吴刚伐桂

  民间传说月亮上面有一个叫吴刚的人,一直在不停的砍着桂花树,可是砍了之后桂花树马上又长出新的枝叶来,吴刚就这样毫不停歇的劳作着。为何会如此惩罚他呢?

  原来,吴刚是一个大孝子。有一年,家乡发生瘟疫,吴刚的母亲也没能幸免。为了给母亲治病,吴刚每天都进山采药。他的孝心感动了山神,山神悄悄告诉他,月宫中有一株桂花树,其花可以治疗瘟疫。中秋节那天,村子附近的桂榜山上会有天梯通向月宫。

  吴刚便等到八月十五当日,登上天梯,来到月宫。他顺着花香味找到了桂花,心想,要是全村的人都能用这个桂花治病该多好。于是,他便想了一个办法:使劲摇动桂花树,使花瓣飘落到人间。

  但是,吴刚的这一举动触犯了天条,必须得到惩罚。玉帝念其是救母心切,并且又解救了黎民苍生,便从轻发落,罚他去月宫坎桂花树,于是便有了“吴刚伐桂”的传说。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赏桂花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烧塔

  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吃南瓜是江南各地过中秋节的食俗。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有一个女儿,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息。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二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食田螺

  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饮桂花酒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中华门外窑湾街的上码头有座“涧子桥”,中秋之夜,尚未生育的家庭男主人则来此往桥下摔瓦罐,据说能使妻子怀孕。久而久之,这座桥也讹称“见子桥”。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中秋节知识】相关文章:

中秋节知识09-05

中秋节的知识07-10

中秋节相关知识09-18

(荐)中秋节知识02-22

中秋节的知识有哪些03-05

有关中秋节的知识12-14

中秋节养生知识09-13

(必备)中秋节养生知识09-13

生物知识应用:关于蚊子的知识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