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

时间:2024-09-05 07:35:54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1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既是踏青游玩的日子,也是民众生活中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只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游玩是可有可无的,而祭祖是万万不敢忽视的。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祭祖基本上都是采用“墓祭”的形式,即到祖先坟墓所在地去祭拜,民间俗称:“扫墓”或“上坟”。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

  一、修坟。

  祭祖之前,要修坟。所谓的修坟就是把坟上的草除去,重新培土,这项工作按传统都是由家庭中的男性成员来完成的。但是在上坟祭奠的过程中,女性可以将祖先坟墓周边的草拔掉,类似于在为祖先清理庭院。

  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坟墓又叫“阴宅”,即已逝的人住的房子,所以,阴宅与活人住的房子一样也需要维护。若是不修坟就等于不去给祖先维修屋子,让祖先住的屋子年久失修显然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只要后继有人,会去祭祖就自然也会修坟。

  二、祭祀仪式。

  (一)祭祀前的准备。

  清明节这一天,亲人亲属一般都是先会齐,再一齐去祭礼祀,但也有各自行动的。去时需要带祭祀用品。祭祀用品一般都有纸钱(是给“下界人”用的“钱”,多为一捆一捆的黄草纸或印成人民币样的冥币,甚至还有仿制的美金等等,数量不限)、鞭炮、花炮(可买可不买,数量不限)、纸札品等。习俗上规定祭祀用品不能拿进家门,只能放在活人房子的范围以外,因为祭祀用品是要给已逝的人用的。拿进活人住的地方据说会不吉利。

  (二)祭祀仪式。

  启程去坟上拜祭时,领头的一般都是已逝者的女儿或女性亲属,显示其迫切见到逝者之意,一般情况下,都是边走边追亿其父或母的生前事迹,既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又提醒后辈不要忘了先人的恩典,同时也为祭祀和缅怀先祖营造氛围。其余人则跟在后面,带着草纸,鞭炮、花炮等物。至坟上后,女性在旁述说些家长里短,以告知先人自己的到来,让先人来接受子孙的供奉,并祈求先人的.庇佑。男性子孙则忙着烧纸钱,放花炮等,因为阳世的纸钱烧成灰后就会变成阴间的冥币。

  而且,据说现在下界已经有了“银行”,一次烧的太多花不了的话,祖先也可以像阳世的人一样把“钱”存进“银行”。因怕把未烧尽的纸钱翻烂到了下面不能用,所以纸钱未燃尽之前,忌讳翻动。同时把大盘的鞭炮绕在坟上点燃,鞭炮爆炸后的产生的红色纸屑,俗语说是“满堂红”,据说这样先人就会高兴。炮竹、花炮点燃后会产生烟雾,即俗语说的:“坟上冒青烟”,以示后继有人,儿孙兴旺。之后行跪拜之礼,跪拜顺序为先是逝者儿子、女婿辈男性亲属,再是女儿辈女性亲属,然后是孙子重孙,外孙等小字辈。至此祭仪式就告结束。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2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3

  祭祖。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据载,古代“ 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据《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 还归东海扫墓地”。就华夏民族的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强烈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后,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或后十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纪念祖先有多种形式:扫墓是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由于火化遗体越来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渐取代扫墓的习俗。新加坡华人也在庙宇里为死者立神主牌,庙宇也就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有意义,往往让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了解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

  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红楼梦》中贾府十分重视清明活动,把采百草、放风筝、荡秋千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清明活动在民俗中的重要位置。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已经为清明节增添了许多内涵。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清明活动中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相关文章:

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12-13

清明节祭祖扫墓作文11-20

清明节扫墓习俗12-17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10-30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作文12-26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说说10-31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句子01-12

清明节文明祭祖扫墓标语07-20

清明节扫墓踏青的习俗12-13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集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