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经典13篇)
心理学知识 篇1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免得学生吃一遍冷饭,枯燥无味,消沉厌烦,费时费力效果又低。小学数学期末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数与代数、量与计量、几何知识、统计等知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四个
月,在复习前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了解,首先应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促提高,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巩固,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和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各个击破
1.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的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的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分层,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
2.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融合知识的复习于技能训练中,强化学生的内功,向练习要质量,在练习时,从专题知识出发(如应用题专题复习训练、几何相关知识、计算专题复习训练等)进行定向训练,精讲精练,加强普及提高,加强典型训练,及时反馈,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系统观念,按类型做题。教师必须将学生的复习定位在高角度上,精心选编针对性强的练习,让所有学生均有收益,不做无用功。
(一)回顾一年的工作,首先在备考方向上教研室发挥了领导作用,正确把握了高考的导向,复习方法策略指导富有实效,教研活动务实,在备考指导方面成效巨大。
(二)深入研究《考试说明》、近四年高考题和山东各地模拟题,研究考点的分布及试题命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动态。全面理解《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明确各考点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高三复习对路、到位,保证方向的正确性,从而避免复习过程中简单问题复杂化和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知识方面:
1、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每个模块宏观把握。根据《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对分散在课本各单元、各课、各框的考点知识梳理,把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理清知识脉络,整合形成了主干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遵循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例如,对于哲学常识,先宏观把握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人生价值观这四大知识板块,然后再微观把握各板块的具体主干知识,如辩证唯物论的主干知识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微观把握各主干知识的具体内容,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应反对的错误倾向等。
这里强调形成整体和各块知识网络,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答题时灵活运用。在反复滚动梳理中不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由于政治学科知识点多,知识面广,许多学生认为已经牢固掌握的知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生疏,考试成绩也就会不理想。因此,在复习中必须要通过不断滚动记忆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打牢基础。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能够综合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加强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强化和练习,关注易混知识的区分。如:《经济生活》中货币的职能;影响价格的因素;经济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几种投资方式:股票与债券,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我国的分配方式;财政的作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等等。《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政府的职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的职权;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等。《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特点、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等。《生活与哲学》中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区分;等等。
(四)典型习题的训练及总结
1、精选习题科学训练。精心选题避免繁、难、偏、怪试题,对于重要的考点选择不同的材料及设问以不同的形式反复限时训练,让学生总结答题经验,提高训练的效率。试题的训练讲究科学规范,学案中精选近四年的高考试题和典型模拟题让学生从中寻找感觉,体会答案的规范性,严谨性,要求学生组织答案力求课本语言、背景材料语言和时政语言相结合,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序号化、语言学科化、观点材料结合化、书写工整化,从而达到科学规范、全面具体,重点突出、逻辑层次分明的要求。
2、试题的讲评。对于学生的试卷及时批阅了解学情,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对于典型例题的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讨论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不断强化提高高考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融会贯通,不断总结,逐步适应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
(四)关注、利用好社会热点,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山东地方特色,尤其是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把社会热点与高考考点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把握时代脉搏,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对生活现象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和运用,作生活的有心人。知识,特别要理解知识,这就是感觉到的东西不能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对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要注意解读,高度重视了国家和山东地方特色的重大新闻,如:上海世博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物价涨幅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重视山东党代会、人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五) 加强集体教研,精编学案,资源共享,提高效率。
加强集体教学研究,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特长,资源共享,实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复习进度、复习目标、教法、学法、复习重难点、阶段质量检测。
通过集体备课精心编制复习学案。备课组分工协作,集思广益,精心编制复习学案,坚持把学案的使用作为复习的载体,学案的编制体现出下列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高考考点要求、重难点、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易错易混知识点、考点知识梳理、典型例题(高考试题、模拟试题)、课堂自测。学案的使用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教师加强对学案的批改,及时了解掌握学情,及时反馈矫正。
(六)复习备考存在问题:在复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有些内容的复习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感到有点仓促,一轮复习延伸到3月中旬比较合适。学生基础知识还不能深入的理解运用。在学习中学习方法死,教条僵化,不善于思考。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把握知识间的联系。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缺乏学习动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知识 篇2
摘 要:当今,旅游业作为一种无烟工业、朝阳产业,正在迅猛发展,作为旅游从业人员都应该去了解、去研究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及其心理需求,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旅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旅游业界视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因为只有了解了旅游者在食、住 、行、游、购、娱方面的旅游心理活动,才能最大程度的为旅游者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旅游活动;运用
旅游是一项特殊的综合性游览观光活动,人们为达到度假、休养、娱乐、探险、求知等目的,出游于地区、国家和洲际之间。中国是旅游大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旅游业作为一种无烟工业、朝阳产业,正在迅猛发展,作为旅游从业人员都应该去了解、去研究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及其心理需求,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
一、旅游心理学的定义
旅游心理学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研究旅游者和
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旅游者心理、旅游工作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管理心理、旅游地居民心理和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设施建造中的`心理问题等。
二、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掌握旅游者的心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在旅游接待服务中,由于旅游者的国籍、民族、职业、年龄、性格不同,生活习惯、风俗都有差异,所以只有在研究了解旅游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法,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才能使他们产生积极愉快的心理体验,形成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服务水平,使旅游者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有助于旅游从业者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同事的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旅游心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科学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和各种能力,促进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集体相容性,这样才能提高旅游企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三)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前提,以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制定方案的依据。旅游者喜欢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否则没有旅游者光顾变什么也谈不上。旅游设施设备的安排也必须是在充分考虑到旅游者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成功的旅游产品在硬件建设上都十分重视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活动中运用的对策
(一)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实践中寻找规律,用理论指导实践
作为旅游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学会对所学的旅游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接待对象采用不同的接待方法,从实践中寻找规律,用理论指导实践。旅游心理学就是通过对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情绪、旅游者美好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和心理效果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剖析,从中找到规律,因为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正确地去了解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从而才能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二)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做一个有心人
旅游服务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为旅游者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服务,因此,作为旅游服务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做一个有心人,要学会如何对旅游者的各种外部特征和表现进行鉴貌辨色,比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悔恨时捶胸顿足,惧怕时手足无措等等。所以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游客的心理活动,以便使自己的服务更有针对性的进展,只有符合旅游者心理特点的服务才能使他们感到满意。
(三)勤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
旅游服务人员一定要养成勤于总结思考的习惯,在带团过程中,发生的众多案例,比如对于老人、儿童、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一般要注意哪些问题?对于不同的旅游者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各个旅游阶段的心理活动等等,这些问题一定要汇总,思考,然后从中参悟出一些关于旅游者心理活动的一些规律,这样才能使自己以后的服务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善于积累和思考,并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和规律,这些在以后的旅游过程中都会很受用,使问题迎刃而解,游刃有余。是旅游者更信赖导游员的能力,建立信任感及认同感,更容易在旅游者心中树立威信。
四、结语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旅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旅游业界视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因为只有了解了旅游者在食、住 、行、游、购、娱方面的旅游心理活动,才能最大程度的为旅游者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相信旅游心理学的应用会使我国的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会让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因此认真研究和把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心理特点,运用心理服务来提升旅游质量,对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丽娟 心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2]陈筱 旅游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
[3]甘朝有 旅游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
[4]蒋冰华 导游对游客的心理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3):106-107.
作者简介:赵丽(1984.1--),女, 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
心理学知识 篇3
1、效度是指:测验能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这一定义包含着两层含义: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度和真实性是多少?
2、效度的公式为:rxy=SV2/SX2它是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其中rxy是常用的效度表示法;SV2是“有关的真实方差”,也就是由测验所要测量的心理变量引起的方差,也叫有效方差;SX2是总方差。
3、信度和效度的差别是:两者所涉及的误差不同:信度仅考虑偶然的随机误差占测验总变异的比例,效度则还包括与测验无关的但稳定的测量误差。
(1)信度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2)效度是受信度制约的。
4、效度的性质:效度的真实含义是指测验结果的效度,也就是测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1)效度具有相对性。
(2)效度具有连续性。测验的有效性只有程度上的差别。
(3)效度也不是直接就可以测量到的,它是从已有的证据推理而来的。
5、效度的种类:内容效度、构思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6、效标关联效度是指:测验总分数与外在标20、准(效标)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的是用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的表现如何的有效性程度。由于外在标准成了考察测验有效性的参照标准,因此简称为效标。
7、阿斯丁把效标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理论描述水平的“观念效标”,二是操作定义水平的“效标测量”。
(1)观念效标是效标的理论定义,效标测量是效标的操作定义,效标测量必须能真正反映观念效标。
(2)效标测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客观性。为此因做到:
1避免偏见影响效标测量,特别是以等级评定为效标4测量时,评分者的主观偏见会有很大影响。
2防止效标污染,即指个人的效标因评定者知道个体的测验分数(也叫预测源分数)而受到影响。
8、常用的效标:学业成就、临床诊断、实际工作表现、特殊训练成绩、效标团体比较、先前有效的测验、等级评定。
9、同时效度:它的效标资料是和测验分数差不多同时搜集的。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代替预测效度。
10、预测效度的效标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获得的,预测效度反映的是从测验分数预测任何效标情境或一段时间后被试的行为表现的程度。
11、构思效度就是:心理测验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因此,研究构思效度就是要搞清楚:测验测量的是什么构思(概念或特质)?测验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少来自于测验的理论构思?构思效度是没有单一指标的,它是由各方面证据累积起来作出评价的。院
12、确定构思效度的基本步骤:建立理论框架、根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用逻辑或实证的方法来证明假设。
13、确定构思效度的方法:测验内部的方法、测验间的方法、效标效度的研究、实验和观察法验证。
(1)测验内方法:这类方法是通过研究测验内部结构来界定理论构思,从而为构思效度提供证据。
(2)确定方法是:分析测验的内容效度和测验的内部一致性分析。测验的.内部一致性可以由分半信度、α系数、KR20或KR21等指标来衡量,它们考察的是测验题目是否同质,分测验与总测验是否一致或同质,这些都可以证明测验所测量的构思是否合理,因而构成了证实构思效度高低的证据。
(3)有时分析被试对题目的反应特点也可以作为构思效度的证据。
(4)测验间的方法:通过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关关系,找出其共同之处,进行推断这些测验测量的特质是什么,也可以确定这些测验构思效度如何。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两种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区分效度是构思效度的又一个证据。因素分析法也是建立构思效度的常用方法。
(5)实验法和观察法证实:观察实验前和实验后分数的差异也是验证构思效度的方法之一。
14、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有关内容或行为总体取样的适当性程度。因为这种效度主要是考察测验的内容,因此叫内容效度。
(1)要想使测验的内容效度高,必须又两个条件:内容的范围或行为总体必须界定名确;测验题目应该是所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
(2)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专家判断、经验判断、统计分析法。
15、表面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看起来好象是测量所要测的东西的程度。换句话说,当那些未经过训练的被试或测验应用者认为某测验是有效的测验时,该测验就有表面效度。
16、效度的指标是指:效标关联效度和构思效度的的指标。效度指标一般有:效度系数、统计推断参数、预期表等。
17、效度系数:它是最常用的效度指标,尤其是效标关联效度。它是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来表示的。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表达式是rx2y,效度系数的平方就是决定性系数,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
18、效度的其他指标:一些描述不同团体的差异的统计指标(参数)也可以作为效度的指标,比如:t考验、F考验、重叠百分比等。
19、效度的影响因素:测验本身的因素、测验施测的样本的性质、效标的性质等。
(1)对于测验本身因素又可分为:测验题目的质量、测验的长度、测验实施中的干扰、被试的因素等。
(2)样本的性质:
影响之一是:不同的团体对同一测验的反应可能会不一样,因被试的背景不同,对测验的题目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回答。
影响之二是:同一个测验,效度团体的性质不同,效度也会有很大差别。效度团体的性质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动机、职业等有关的特点,1这些性质特点使测验对不同的团体具有不同的预测能力。故称为干涉变量。
影响之三是:样本团体的异质性。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样本同质性越高,效度越低。
心理学知识 篇4
究竟什么叫潜意识呢?
从字面理解:意识,简单地说,是人的较明显的认知世界的大脑心智活动。潜,是不露在表面的意思。潜意识是不明显,不露在表面的大脑认知、思想等心智活动。
心理学家曾用海上冰山来形容:浮在海平面可以看得见的一角,是意识,而隐藏在海平面以下,看不见的更广大的冰山主体便是潜意识。
从功能上讲,潜意识大约有如下特点:
1、潜意识具有记忆储蓄功能。潜意识象个巨大无比的仓库或银行,它可以储存人生所有的认知和思想感情。
人从出生到老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一切意识到的东西,都会进入潜意识并储存起来。一些熟悉的事物,如长期生活环境中的习俗、观念、人物景象、他人的某些思维习惯和行为特点等等,常常不经过明显的意识记忆,不知不觉地直接进入人的潜意识,并储存起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潜意识吸收和反馈的结果。
2、潜意识具有自动排列组合分类的功能。潜意识将保存的复杂多样的东西,进行自动的重新排列组合、分类,以随时应付各种需要。
人们做梦,便是潜意识的一种自动排列组合的反映。当我们思考某个问题的时候,与这问题有关的潜意识就可能被我们唤醒,从潜意识里升到意识中来为思考服务。而与思考问题无关的潜意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唤醒,它老老实实在那里埋藏着。大脑功能紊乱的"神经病",便是潜意识排列组合混乱无序造成的.。
3、潜意识的"密码"性和模糊性。"密码"是用来做比喻的权宜之辞,意即潜意识的唤起,须由特定的情景或特定的意识指令才行。"模糊"指存入大脑的潜意识已经变成了我们无法认识的模糊的"代码",只有通过意识的重新"翻译",才能清晰起来。这个过程速度之快,我们几乎无法觉察。
当我们要思考回想某件事的时候,比如我们想回忆少年时代一件成功的往事,我们就给潜意识下了一个特定的指令,于是这方面的潜意识很快便会被唤起,并经过意识怠"翻译",而栩栩如生重现出来。
当我们在某种特定情景的刺激下,一些相对应的潜意识有时会自动地重现出来。比如你看到电影中的接吻场面,你的潜意识中的某些相关的记忆有可能就闪现在脑屏幕上,与电影中的场面交相辉映在你的大脑意识里,煞是好看。这是潜意识的快速"密码"唤起和快速意识翻译的表现。
4、潜意识有直接支配人行为的功能。人的一切引起习惯性动作、行为,以及一些自己也没有意料到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潜意识在支配人。一些人遇到难题,马上想到"挑战""想办法解",行动也几乎同时跟上。另一些人遇到难题,则不自觉地、甚至不加思考地就想到退,想到失败,而且也在行动上退却。这便是过去不同经验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5、潜意识具有自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功能。当我们苦思冥想某一难题,一时得不到解决时,我们可能会暂时停下来做别的事。结果突然有一天,问题答案的线索,甚至完整的答案从你脑中跳出来了,你惊喜万分。原来这便是潜意识在自动替你思维解决问题。所谓"灵感",就是潜意识的自动思维功能。
6、潜意识的快速习惯反应,便可形成超感和直觉功能。据说有些印第安土著人能从马蹄印迹中判断马走了多远。这种超感和直觉实际上是长期与马、马蹄痕迹打交道形成的经验潜意识的习惯性反映。母亲对婴儿的某些直感,也是长时间和婴儿生活在一起的习惯潜意识的直接反映。
总之,潜意识就是我们"心"的大海。它汇集着一切思想感受的涓涓细流,容纳各种观念心态的百川江河。它是形成我们一切思维意识的源泉。
心理学知识 篇5
1人们喜欢短行阅读,但长行阅读可增加阅读速度。虽然人们喜欢阅读把文本分为相对较窄的专栏式的文章,但当文本的宽度以页数为单位时人的阅读速度会大大加快。
2七加减二心理学表明,人类的.短时记忆一次只能储存5至9个信息块,也就是“七加减二”原则。
3每个人的朋友数量有限也许你是一名社交媒体能手,拥有4000个好友,事实上你并没有这么多朋友,至少没那么多亲密好友,人类的亲密好友的上限在50和150之间。
(据说压力越大,转得越快)
4潜意识造就了人类的大部分决定尽管人们认为每个决定都是通过有力控制而作出来的,但研究表明人类大多数决定实际上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产生。
5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将成为人们选择和投票的对象人们习惯于选择名单上的首个对象,无论是菜单还是候选人名单。
6人类不是多任务处理者你自认为是一个专业的多任务处理能手。很遗憾地告诉你,这未免太过自信了。当你一边走路一边和朋友讲话时,你的大脑一次只能专注于具有高级功能的动作上,也就是说你无法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件事上。
7红蓝搭配伤眼虽然许多国家的国旗喜欢红蓝搭配,但这个搭配是十分伤眼的,这种效果会使某个颜色在另一个颜色的影响下显得特别突出或模糊。
(据说压力越大,动得越快)
心理学知识 篇6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学习、纪律灵魂的管理者和凝聚者,实际所做的很多思想工作都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参加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谈谈强化班级管理的看法。
第一,班主任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健康的心理。张鸿渝教授在讲解沙盘理论运用实践课程也有此看法。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有完善的心理素质,能够调和现代生活中的紧张、繁忙、各种心理变化,尤其是一些负面情绪,就能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也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从自己的良好心理素质开始,定能给学生以心灵的正确引导。
第二,观察生活,抓住适合教育的契机,主题班会结合心理学知识做到深入、有创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主题班会即心理主体教育设计实施,要使主题班会有创新,首先应树立是教育点往往来自生活的观点,学会用一颗敏锐的心收集生活中的点滴用于教学,启发学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其实学生的触动往往不一定是高大上,反而是一些细小的`事物,学会观察事物,学会提炼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定会越来越好。其次,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班级存在的问题寻找和确定主题,然后以恰当的方式导入主题,以适宜的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是主题的总结和深化。如高一学生:现在学业付出和未来成就的关系,时间管理(石头、水、沙子先后顺序装入瓶中,即时间的合理安排问题)。又如,为什么父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依靠?先选择,后明确怎样珍惜父母的感情?再图片呈现与总结。又如,学生考后心理辅导,也可利用心理学知识,确立目标分小组,对考试满意度分析,找到原因,写在纸上,小组汇报原因,然后统计如果以内外因为类的话那种原因多,并且列出四种归因对下阶段学习的不同作用,如果归因努力不足该如何看待,如果是焦虑的应该放松为主,如果是缺乏动力的应该进行价值观澄清,主题班会结合心理学知识做到深入、有创新,最大程度达到教育的最好效果。
第三,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还应储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就是要广博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如国学、体育、音乐、时事信息等,注意在做学生工作时的语言沟通能力,否则狂轰烂炸一番,既让自己伤神,同时也没达到教育效果,所以教育非倾盆大雨,如果能细雨湿衣看不见就更好。
第四,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对学生的整个高中三年的学习心理、学习生活有一个整体引导和规划。比如高一上期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性心理调适教育,本期所面临的文理科选择问题,下期随着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加深,对学生进行早恋、青春期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感情观以及人际沟通的教育。高二高中生学业引导与规划、时间管理等。高三复习策略、考试心态等。
在实际班级管理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关注和处理好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断充实各种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做一名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知心的班主任和一名塑造学生心灵的心理辅导者。
心理学知识 篇7
做销售尤其要懂心理学,只有抓住了顾客的心理需求,他口袋里的钱还不乖乖的甩在你的柜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圣诞节也变成了中国人的购物狂欢节。我有个友人在服装品牌专柜做事,上周请他吃饭,问我圣诞节会不会血拼。
我说是有打算,但要看当时的局面啊,如果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我也不敢去受那罪,再说也未必真的实惠,价格升高再打折还不是被宰。
他实话实说,“运输管理销售店面广告什么摊下来大家都要赚一点,品牌们打到7折8折已经很实在了呢,你平时去买才最容易被宰。我可是咱们品牌的区域销售之星。是懒人还是购物高手,观察一下,最多聊三句,他就可以火眼金睛辨出功底。”
“比如男人给女人买衣服,就千万别使劲推销,即便出货量大,恶狠狠卖出好几件单品,可是到了女人那里,这里颜色不满意,那里尺寸不合身,女人很快就会回来退货。其实浪费口舌精力大半做了无用功。但如果是女人给男人买,只有三个结果,大了,小了,刚刚好。充其量是换货不是退单,销售业绩仍然保住。”
我听了大笑,这倒的确。他接着大侃下去,“上面那些还是雕虫小技,真正的高手出手,更加厉害。我上次看见一个太太在店内看了半天,一下子选了6套童装。
要知道,我卖的是运动品牌啊,我上前闲扯几句,是不是给孩子买的啊?那太太果然说是,因为孩子在外寄宿,衣服懒得洗,干脆一周六套换下来带回家好集中处理。结果,我让那太太又翻了一倍,加起来买了几万元。”
友人吊我胃口,“你猜我怎么出手的?”
我哪里猜得到。他解谜说:“我就跟那太太建议,如果是孩子的话,还在发育长高啊,童装换起来方便很快就穿不上,应该再多买一些不同尺寸,甚至是成人款的,您看,你先生也可以穿,容易洗,不容易变形,整体算下来不是很经济吗?”
果然很牛。不过还没完,友人再接再厉:“这还不是顶尖高手,我们店这种运动品牌,单价上千的`不多,有一款外衣单价3千多,几个同事说得天花乱坠也没卖出去一件,我卖了5件。像是上次,有个顾客摸了摸那款外衣,其实质量的确可以,但是价位在同等运动品牌里也属于太高。我很温和得跟那位先生说了一句,虽然料子款式都很不错,但这个价格是高了,您不买也没关系的。五分钟后,他刷卡了。衣服这东西,到了奢侈品的价格,就只是心理过瘾,穿得爽而已。”
这下我可领悟了,火药味埋伏得够深啊。不亏是销售之星。
搞定女人,才能搞定男人,难怪说商场是开给女人的,男人的衣柜也是女人掌管。
我决定以后在大街上看见穿得奇形怪状一身运动品牌的男人,要用佛陀大慈悲的情怀来看待他们。他们也是身不由己,家里主妇那几天想必心情不好,没空扮靓男人。
至于衣服得体有型有款一看就是标价成千上万单品的男同胞,更加要心怀悲悯,那多半是销售之星们语藏机锋,暗中开火,挑起男人内心的攻击性斗志,花钱如上战场,兔子掉进陷阱,还想逃出猎人的手心?一切都是心理战啊!
最后我问,“那你在圣诞节这种超级购物战役中,是不是要大杀四方,大杀特杀啊!”
友人露齿一笑:“完全不必,圣诞节是大家的血拼物欲洪水开闸,纯属体力活,用不上心术。”
万法归宗,上钩这种事的最高境界,其实是自愿。
心理学知识 篇8
方法/步骤
1心理学入门书籍:心理学入门的书籍简单易懂容易让外行人理解的两本书第一本是《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另外一本书是《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这两本读起来都是非常容易看懂的。
2心理学网站:专业心理咨询师在专业的`心理网站上有很多个人录制主题演讲,这个对于新手来讲是有很大提升的哦。
3心理学公众号:关注心理学公众号,尤其是专业的心理学公众号,可以了解到很多的专业资讯,比如这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学习心理学的资金压力有多大,以及心理咨询师对这个行业的认识更加能够帮助新手来了解这个行业。
4共情训练:心理咨询师最基础的训练就是共情,可以通过QQ群在专业咨询师的带领下逐渐理解学习共情。
5学习心理学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不仅是时间,金钱还有就是持之以恒的时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坚持下去。
6各种心理学的培训学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有能力适当的参与,慎重选择,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心理学知识 篇9
论文关键词:心理学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运用
论文摘要: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争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人的行为和表情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特定反应,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又会在人的行为和表情中显露出来。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况,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预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被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心理趋同等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心理学方法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个体差异理论,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所谓个性心理,是指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三方面。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第一,要注意了解人的气质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有多种。懂得不同气质类型的特:征,就可以在教育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各种气质类型的人的积极方面得到发展,消极方面得到克服。第二,要掌握人的性格特征。性格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要针对具体人和具体问题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三,要注意人的'能力特征。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处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研究特殊心理活动,预防和消除学生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与教育者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预防和消除逆反心理必须做到:第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真道理,不讲假道理。第二,提高教育的艺术水平。教育者要注意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讲究艺术性,增强感召力。第三,教育者要同被教育者心理相容。心理相容表现为互相信任、感情融洽。如果教育者态度诚恳、感情真挚,讲话多一些人情味,多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则道理更容易被接受。第四,对青年人的好奇心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人格,一般是指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靠自身人格力量使学生心服口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不仅影响到教师个人的威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持久的积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感化人和激励人。
心理学知识 篇10
第一节 绪论
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1832—1920)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著文“需要新的医学模式”,批评了生物医学模式的“还原论”和“心身二元论”,并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即精神与躯体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方法:按研究涉及的手段可以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与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中最广、成效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最常被用于实验室中,但也可用于临床研究中。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控制的条件下,实验者系统地操纵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变量,观察、测量和记录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 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内容。
心理实质的内容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认识过程
(一)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常见的感觉现象有感受性、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等。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知觉的特征:选择性、 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二) 记忆的概念
1学习个体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学习(建立条件反射)的规律有强化、泛化、消退、恢复等特点。
2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
在识记后的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遗忘的数量最多。
(三) 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情绪过程
(一)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2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从发生上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较稳定。
4从反应上看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表现不明显。
(二)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2高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意志过程
(一) 意志的概念与特征
1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一个人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 行动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特征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意志的第二个特征是意志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
意志的第三个特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二) 意志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及自制力。
需要与动机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
1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
2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感。
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
4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地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的实现。
动机冲突的类型有:
1趋-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是指在一个人的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常形容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避-避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物,产生同等的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便是一种严重的双避冲突情境。
3趋-避冲突这种动机冲突是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喜欢),又拒绝(厌恶)时发生的心理冲突。由于人生中遭遇的许多目标,往往既有吸引力,又要求付出一定的代价,或接受目标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趋避冲突是最常见的心理冲突。
4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人格
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构成。
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与性格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如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完成某项专业活动或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色彩辨别力、音色分辨力、手指敲击速度等。
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从中找出四种最主要的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命名沿用至今,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气质类型、特性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气质类型 | 高级神经 | 神经过程的特性 | 气 质特性 | |||||||
强度 | 均衡性 | 灵活性 | 感受性 | 耐受性 | 敏捷性 | 可塑性 | 兴奋性 | 倾向性 | ||
多血质 | 活泼型 | 强 | 均衡 | 灵活 | 低 | 高 | 快 | 可塑 | 高而不强 | 外倾 |
粘液质 | 安静型 | 强 | 均衡 | 不灵活 | 低 | 高 | 迟缓 | 稳定 | 低而强烈 | 内倾 |
胆汁质 | 兴奋型 | 强 | 不均衡 | 灵活 | 低 | 高 | 快 | 不稳定 | 高而强烈 | 外倾明显 |
抑郁质 | 抑制型 | 弱 | 不均衡 | 不灵活 | 高 | 低 | 慢 | 刻板 | 高而体验深 | 严重内倾 |
性格的概念与分型
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特征: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意志特征。人格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
行为
A型、C型行为与疾病
1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A型行为由弗雷德曼和罗森曼提出,特征为: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办事急躁、具有敌意等。经研究认为A型行为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2 B型行为类型是A型行为类型相反的一种人格特征,是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
3 C型行为与肿瘤C型行为的特征为:过度的性格压抑、过分合作、谨慎,社会化程度高、情绪表达障碍。研究认为C型行为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发生。
第三节 心理卫生
一、 心理卫生概述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也称心理健康,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 能力。
二、 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三、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 儿童阶段的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优生优育,有条件进行胎教。
2抓住“关键期”,促进心理发展。
3为儿童提供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
4端正家长的养育态度,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 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重视青春期发育和性教育。
2帮助青少年度过“危机期”,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3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4尊重他人,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 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担负好自身角色,保持家庭稳定和幸福。
2量力而行,避免过多压力和超负荷工作。
3矫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行为。
(四)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2保持乐观精神,适当参加各种活动。
3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四节 心身疾病
一、 心理应激与应对
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
1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
2提高自身应对能力。
3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 。
4取得社会支持和安慰,利用各种有效的应对资源。
二、 心身疾病的概述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有明确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理学改变。
2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并且与上述改变构成因果关系。
3排除神经症、精神病和理化、生物学因素引起的疾病。
三、 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
例如一个研究发现,一年中,LCU超过300的人中第二年有75%的人曾感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脑病发作;而低于150的人中只有33%的人有类似情况。
第五节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
1调查法
2观察法
3会谈法
4作品分析法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在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测量工具。
二、 心理测验的分类
据统计,已经出版的心理测验有5000多种,而且在不断增加。
(一) 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特殊能力测验
4诊断性测验
(二)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文字测验
2非文字测验
(三) 按测验方法分类
1问卷法测验多采用问题方式。
2操作法让被试实际操作。
3投射法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如一些意义不明的图片、一片模糊的墨迹或一句不完整的句子等。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随意做出回答,借以诱导出被试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等。
(四) 按测验的组织方式分类
1个别测验每个主试每次只可以测试一个被试,如韦氏智力量表。
2团体测验每个主试可以同时测试多个被试,某些智力测验可以以团体为单位进行。
三、 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
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四、 信度、效度和常模
(一) 信度
信度(reliability)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信度主要考虑随机偶然误差的影响。
(二) 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反映的是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三) 常模
五、 常用的心理测验
(一) 智力测验
1智力的一般概念和智力单位
目前各种智力测验多用离差智商来衡量智力。离差智商的公式如下:
IQ=100+15(X-M)/S
X表示被试的智力测验成绩,M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的测验平均成绩,S表示被试所在年龄组测验成绩的标准差。
2常用智力测验
(1)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先后编制了三个相互衔接的智力量表,分别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适用于16~74岁;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适用于6~16岁;韦氏学龄前及小学生儿童智力量表(WPPSI),适用于4~6岁半。
韦氏智力量表的得分分布是以100为平均值、15为标准差的正态分布,得分在70~130分为正常,得分高于130分为智力超常,低于70分为智力缺陷。
(2) 比奈(BinetSimon)智力量表:是第一个智力量表,自1905年发表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
(二) 人格测验
1客观性测验
(1)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由艾森克教授编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分为成人和青少年两种形式。EPQ包含三个维度4个分量表,共90余个题目。EPQ中所包含的三个人格维度分别为:内外倾(E)、神经质(N)和精神质(P),分别用三个分量表测量。
(2)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ersonality factorquestionnaire,16PF)
(3)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
2投射测验投射测验可唤醒被试的内心世界或人格的不同表现形式,从而在反应中表现出这种内在需要和状态。
投射技术包括有多种形式和结构,如:联想和构造法(语句完成法、逆境对话测验等)、墨迹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图画故事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但最常用的是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六、 临床评定量表
常用的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因其包含90个题目而得名。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 Scale,SAS)
第六节 心理治疗
一、 心理治疗概述
心理治疗的过程具有以下的特点:自主性、学习性、实效性。
二、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一) 精神分析学派
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它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心理活动解剖为三个层次。
(1) 意识(consciousness):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意识活动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2)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即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3)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又译成无意识,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正常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潜意识驱动的。
2精神结构学说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分为三个部分,即原我、自我及超我。
原我:无意识的最深层,是生来即有的。原我的内容除带有原始的、人类共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个体的特征。原我是不顾及“现实标准”的,它只能通过自我间接地表现出来。
自我: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自我的功能主要有检查现实、适应环境、区分主观与客观的界线、控制情感及本能活动以及对体验进行综合判断。
超我: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功能。超我也具有良心的含义,过强的超我易导致自责或过失感。
3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强调幼年阶段不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征及成年后心理疾病形成有重要影响。从婴儿到成年性本能可以分为不同阶段。
(1) 婴儿期(口欲望):婴儿通过吸吮获取营养,满足本能欲望。
(2) 幼儿期(肛欲期):此时的儿童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排便,并由此接触到一些新的体验,例如自主与克制、占有与给出,也包括干净及条理性等体验。
(3) 学前期(崇拜性器期):此期的儿童发现了自己和别人的性标志,并感受到父亲和母亲有一个共同的成年人的生活区域。
(4) 青少年(潜伏期):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学习和游戏。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时期。
(5) 成年(生殖期):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这一阶段中是通过亲吻、爱抚以及性交等活动来满足潜伏期阶段中的性冲动。这一阶段会一直延续到更年期,直到生命的终结。
(二) 行为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受巴甫洛夫经典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在1913年发表《行为主义者眼光中的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钠进行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人或动物必须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反应(如按压杠杆),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如得到食物)。在经典的条件反射中没有这样的效果出现(如唾液的分泌不会导致食物的出现)。这种条件反射之所以被称为“操作性的”,正是强调了其行为的操作性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三) 人本主义学派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建了人本主义疗法,被称为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罗杰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实现的趋势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
2自我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
3充分体验它是对宏观事物和可以意识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人人都有其独立的价值与尊严,人人都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
三、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一) 精神分析的治疗
1自由联想
2梦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
(二) 行为主义的治疗
(1) 系统脱敏法
(2) 冲击疗法
(3) 厌恶疗法
(三) 人本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治疗的特点
(1) 以人为中心。
(2) 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
(3) 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四) 其他疗法
1催眠疗法
2认知疗法
四、心理治疗的原则
(一) 治疗关系的建立原则
1单向性
2系统性
3正式性
4时限性
(二) 心理治疗的原则
1真诚原则。
2保密原则。
3“中立”原则。
4回避原则。
五、临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手段
(1) 宣泄
(2) 领悟
(3) 强化自我控制
(4) 增强自信心是心理“通”的最高表现
第七节 医患关系
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患者的依从性
医患关系模式
医患关系模式是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根据萨斯(T Sxas)和霍华德(M Hohade)的观点(1956),我们可以将医患关系分出三个基本模式。
(一) 主动-被动型
这种模式是反映患者置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等技术。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智力严重低下等病,这种模式是适合的。在这种模式之下,医生为患者做某事,患者就好像是不能自助的婴幼儿,医生则形同他们的父母。
(二) 指导-合作型
这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配合的有限合作模式。按照这个模式,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医生的作用占优势,医生告诉患者做什么,同时又有限度地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模式中,医生是主角,患者是配角,很像父母儿童。目前临床上的医患关系多属于此种模式。
(三) 共同参与型
这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医生帮助患者自助,是一种同志或朋友式的相互依存,相互需要和相互作用的民主的关系,都具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很像成人成人的关系,在大多数慢性疾患中可以见到这种关系。
第八节 患者的心理问题
患者角色的适应不良大致有5种类型。
1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识到自己是患者。
2角色冲突同一个体常常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
3角色行为减退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
4角色行为强化由于依赖性加强和自信心减弱,患者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对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不安,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大养。
5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受病痛折磨感到悲观、失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异常,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以至自杀等。
心理护理的概念、原则与程序
心理护理的原则
1服务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启迪性原则
4针对性原则
5自我护理的原则
心理护理的目标
1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
2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
3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
4提高患者适应能力。
心理护理的程序
护理程序由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个步骤组成。
心理学知识 篇11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一门课程,缺乏理论性、注重实践性是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特点,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需求,需要对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进行有机结合。建构主义与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将分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存问题,并探索如何对教育心理学课程进行有效改革。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教育心理学是各类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并且是师范生的专业必修课,在中小学教师基本的师范素质考查中的重要课程。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训练学生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原理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具备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心理素质。但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与课程中存在问题。我国现在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实际服务,其二,偏重研究基础。我国过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大部分以面对教育实际为出发点,认为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规律和现象都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教育心理学的教材通常是从基础知识、技能培养、思品教育、审美水平、个别差异等方面进行组织,这样,实际上教育心理学就失去了其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随着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深入并且传入我国学术界,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为充分体现其学科的心理学特性并突出本学科的科学特性,走向了学术的另一个极端,即重视在实验室里的研究,相对忽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需要,使得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接近。
(二)教学方式与评价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演是我国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长期采用的方式。教育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中往往要涉及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合作学习与探索、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等主题,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又常常是教师拼命说,学生拼命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心理学的绝大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此外,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评价一直采用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而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对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考查。在此种教学方式下,考试前临时突击,考后全部忘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充分发挥创新、创造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没有提升作用,对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极大的阻碍。
二、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学习特点、规律和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其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与教育、一般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学习理论与教学、教学心理与教师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发展与教育”主要是阐述维果斯基、皮亚杰、柯尔伯斯等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一般学习心理”涉及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迁移、学生的生理机制等问题;“分类学习心理”会涉及到建构知识体系、学习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促进以上方面的条件;“学习理论与教学”部分主要是关注基础理论知识,压缩旧理论的部分,突出新的理论和观点;“教学心理与教师”主要涉及到教学的设计、个别差异、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学习与教学心理在整体上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在结构上,课程互为一体。
(二)重视实践操作。解决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进而达到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目标。所以,教育心理学的主题应该是问题解决、学习态度、知识学习、动机激发、态度与品德等内容。例如,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能通过组织系列直观、概括的活动能将简单的知识有效地掌握,也要对知识如何整合、概念如何产生等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对高级知识、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放在一定的高度。在“动机激发”中,对如何运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发是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例如,根据成败归因论组织进行归因训练,根据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在“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品德结构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要对社会规范对个人品德内化的过程和相关的理论进行相关的说明。此外,以上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有教育实际案例的支撑,编写相关的`思考题、案例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在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真正具备实践的基础,对理论的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三)更新教学内容。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向为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知识自主建构中的作用,在强调“教材”的同时,也要成为“学材”。对于“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加强。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必须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对以皮亚杰等为代表的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含义做充分的说明和阐释。同时,需要全面了解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方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要介绍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之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在个别差异的部分,需要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学习方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学生”和“学习”,从而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达到不一样的水平。
(四)对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改革。将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涉及到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时,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质疑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课堂的教授应该倾向于精讲,对有关主题的内涵和逻辑的联系要有重点地突出,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五)小组合作探讨与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且运用知识,例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社会规范的内化等问题的探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讨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结果的理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个体要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独立的探讨,进而对相关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之后学生之间可自由结组进行讨论,每人就相关主题的看法的观点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行合理的培养。教师的最后总结和概括,保证相关主体理解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类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其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为其他课程日后的改革提供经验与借鉴。要重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也需要师生的配合、任课教师的整体综合协调,从而促进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董杰.再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5
[2]肖朗,范庭卫.美国教育心理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中外学术交流的视角[J].学术交流,20xx,7
[3]唐燕儿,魏旭阳.“微课”的优势与发展———基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
心理学知识 篇12
怀疑论者——疑神疑鬼的一群人
怀疑论者的基本性格特征是用思想代替行动,惧怕权威,逃避成就。原因是他们克服不了内心的恐惧和疑虑,因为他们容易对周遭人的行为产生怀疑并且总是往坏处想。
特点一:可信任的怀疑论者
怀疑论者是有责任心的人、可信任的人。他们在感到足够的安全感是对他人绝对忠诚;忍受不了一丝的不信任感;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特点二:成功恐惧症
有破坏成功的倾向。当成功清晰可见时,反而无法有效前进,找不到反对力量就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怀疑开始出现,从而把本来可以办好的事情搞砸。
享乐主义——享受生活的族群
他们对事情容易激动并且非常狂热,是典型的外向人,对每一种刺激都有立即的反应,发现事情皆令人兴奋、鼓舞,并且容易陶醉在其中。
情绪:“少年不知愁滋味”
乐观是享乐主义这最基本的情绪他们一生都需要新鲜感,崇尚潮流,不喜承担压力,怕负面情绪;不会表现出焦虑。
性格:自恋的孩子
他们坚信自己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只寻找那些支持观点的环境和人,希望享受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切。
行动:在计划中进行
相信生命是没有止境的,总是有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等着他们;喜欢同时拥有多种选择,并且为自己同时安排很多后备计划。
工作:刺激比金钱更重要
对创造性永远充满兴趣;善于带动周围人的积极情绪,愿意为一个有趣的项目、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工作。
保护者——适合当英雄的性格
敢作敢为;擅长领导一大群人,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特点一:让世界充满挑战
非常适合并且渴望当领导,追求权力;有坚定的决心和勇往直前的力量;有很强大的自信和意志力,喜欢向难度及规范挑战。
特点二:强烈的保护欲
善于保护下属,愿意拥戴他人,保护和鼓励人,但前提是手下能够服从他们,满足他们的控制欲;处于最佳状态时,保护者是宽宏大量和慷慨的。
特点三:特殊的沟通方式
干脆、利落;喜欢以争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特点四:有支配欲的领袖者
他们具有豪爽、不拘小节、自视甚高、遇强越强;他们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前进;但是,这样的人由于都比较好胜,有时候会对人有点攻击性,让人感到压力。
调停者——喜欢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你觉得前面的8种类型都多少和自己有些像,那么你就非常有可能是第九类型——调停者。有人说,第九类型的人是人格中真正的大师。这是因为他们总能体会并理解到每种人的内心。
特点一:神秘的平衡能力
善于解决矛盾;具备创造平衡的神秘能力,同时能在相反的的意见中看到真理,并且能正直地由一个立场转向另外一个立场。
特点二: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任务
总是能意识到每个人的特长、每个人对团队的贡献,甚至有时连当事人都未必察觉到。
特点三:拒绝他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他们更愿意对他人点头,同意他人的观点,而不是公开表达自己的异议;但这并不代表调停者会放弃原则,如果不触犯到他们心底的最低防线,他会给予他人最大限度的包容。
心理学知识 篇13
职场口才心理学1:定义
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
老板喜欢怎样的员工?
要怎样才能受同事欢迎?
要怎样才能让部属卖命工作?
如何让老板看到你努力工作?
如何察言观色,了解同事在想什么?
如何让客户满意?
其实许多的疑问和挫折并不是你不够努力!也不是你缺乏能力!只是,你搞不懂对方心里想什么?
职场心理学,搞懂职场心理学。专为上班族完整规划的职场心理学。必能让你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再会念,事再会做,话再会讲,都不如搞懂别人在想什么!
职场中,我们经常可见,许多具有好口才、能言善道,或是具有良好能力,或是出身名校,具有高学历等人才,他们拥有许多优势,但在工作中,却始终无法获得主管青睐,或是拥有好人缘。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无法猜透对方的想法! !
请切记,埋头苦干不等于功成名就,搞懂对方心里想什么才是致胜关键!帮助你得以轻松解读他人想法,做的比他想要的更好!
●上班途中零碎的时间,你都在做什么?
「打瞌睡、听MP3、看报纸、眼神呆滞放空……
仔细想想,你的人生需要这样浪费吗?
注意! ! !立刻停止这些浪费时间的行为!
如果想要有所成长、如果想要梦想成真,你就必须知道身旁的人「心里想什么」?
搞懂职场心理学无论捷运上、公车上、甚至走路时……,任何时间,你都可以轻松阅读、思考的书。只要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你就能轻松搞懂心理学,帮助自己实现目标,不断成长!
●“课后总复习”,让你再次学习,强化记忆,永远不忘记!
许多人在看书时,最常容易发生两种状况:一是看完整本书后,因为一次塞入太多资讯反而无法吸收;二是想自己做内容重点整理,却总不够完善。别担心,这些问题,搞懂职场心理学都为你想到了。在你阅读完每一个学分后,帮助所有你能够快速了解,汲取精华,让你再次学习,强化记忆,永远不忘记!
●超越他人,达成目标,就从每天开始!
我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希望得到老板喜爱、我希望受到同事欢迎、我希望部属为我尽心尽力的付出、我希望努力总是能被老板看到、我希望了解同事心里想什么、我希望做到的总是比客户想要的更好、我希望……。
只要你能够每天持之以恒,那么,你的希望就一定能成真。
你还在因搞不懂对方心里的想法而烦恼吗?它将能帮你在职场中知己知彼,所向披靡!
职场口才心理学2:课程
因为心理学在国内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单位还很少,国内只有中科院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在此有开展,中科院设计专业有:医学心理、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婚姻家庭心理学、CCA职业同伴、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培训,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开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在应用心理学界较为权威的院校之一!
职场口才心理学3:法则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一:不管你身处何处、何种外部环境,都不能没有目标!
很多人初入职场很迷茫,结果几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长进,就是因为他没有清晰的目标,并且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我们工作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学习成长、为了积累知识技能、为了积累人脉、为了积累客户以备自己的创业等等。为了养家糊口是最低级的目标,如果能有更远大的目标那么你的进步就是飞快的。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能看多远!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二:无论你身边的环境如何,你只要用心做事,就一定可以影响它!如果你真是个能人,那就改变它!
我的座右铭就是:专心做事、用心做人。人是万物之灵,一个人的诚心可以感天动地。所以做工作一定要用心,你没有改变环境(工作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是因为你做得还不够。最后切忌,如果自己真的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现有的环境;如果使自己适应环境会使自己遭受更大的损失的话,就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环境。“愚公移山”精神可佳,但最好的方法就是搬家。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三:这个世界能真正给你自尊的人,只有你自己!真正懂得珍惜自己的人也只有你自己。
人,一定要懂得尊重自己和珍惜自己,要懂得爱惜自己,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养成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收益终身,做事情要不卑不亢,要懂得通过自身努力为自己赢得尊重,只要自己实力足够了,别人一定会改变对你的看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不了从头再来,无需跟自己过不去。想成功的人,都会使自己健康得活下去。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四:人不能太宠自己!该吃苦就要学会吃点苦。
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很多人缺乏吃苦精神,工作总爱挑三拣四,就像吃饭一样,挑食的人总是长不壮实,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可以承担更多其他工作的人,才会更快得成长,才会更被老板器重。不要怕苦怕累,否则一生也无出头之日。做不好小事的人就一定做不成大事,所以不要小看每一件事。能做的就尽力做到最好。记住,对自己仁慈的人,就是同样对敌人仁慈的人,总有一天会被敌人干掉。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五: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人和人的不同是通过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来分别开的。
要学会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要学会自我管理。很多人没有成长是因为没有学习进步;很多人成长非常快,是因为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提高上了。业余时间就是工作、睡觉、吃饭之外的任何时间。有人上厕所都能利用起来学习成长自己。很多企业中层、高层干部们的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有时间享乐,都是在工作和学习,就算和客户一起玩也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人脉关系。所以,要不断督促自己成长,否则就会被淘汰。
职场口才心理学4:价值观
每个人的童年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价值观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看法。下面为几种典型的职场价值观。
第一种:享乐主义。康德曾说过:“人觉得他自己有许多需要和爱好,这些完全满足就是所谓的幸福。”享乐主义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
第二种:拜金主义。拜金主义认为,“钱是万能的。”由这种道德取向指引,金钱逐步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第三种:追求真理主义。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持这种价值观的人在工作中追求真、善、美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四种:悲观主义。叔本华说:“人的欲壑难填,所以人生充满痛苦。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悲观主义者主张用禁欲主义来解脱人生的苦难。他们会用繁重的工作作为人生常态,并保持对人生的忏悔,非常反对享乐。
第五种:真情主义。这种人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爱,有真情才有温暖。”这种人会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最重要的。他们会努力用自己的付出感染他人,并且相对于工作利益,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5:相关书籍
《职场潜伏心理学:全世界最权威的88个心理学定律》
《老板其实不难懂!:透视上司心理学,共创职场双赢》
《做你同事真要命》
《职场潜伏心理学:全世界最权威的88个心理学定律》
《职场必须知道的口才心理学》
职场口才心理学法则6:战胜阻碍
第一:不要认为停留在心灵的舒适区域内是可以原谅的。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放在嘴边。尤其是和上级谈论工作的时候。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先选择后者,然后在最后时间一次性赶工把考试要复习的东西突击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请不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击”。又或者,当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实施的时候,你的领导已经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职场口才心理学7:新人心理
1、不愿进基层的心理严重。
2、娇气心理比较严重。
3、日常举止缺乏修养礼仪。
【心理学知识】相关文章:
心理学知识06-10
心理学小知识12-15
心理学知识[实用]06-10
爱情心理学知识08-11
心理学知识总结范文12-07
关于心理学的知识12-27
恋爱心理学知识01-06
幼儿心理学基本知识10-01
幼儿心理学基本知识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