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

时间:2024-09-10 10:33:50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通用)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1

  观看对象:李xx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通用)

  记录人:赵xx

  观看过程: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李xx慢慢走到益智区,看看柜子里的各种材料,又走到正玩得快乐的小朋友跟前看看,被小朋友推开后又走到图书角,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左看看,右看看,又面无表情的走开了。这时他又来到生活区,似乎还是没有寻到自己同意玩的,此时他来到我的跟前,拽拽我的衣服,我弯下腰对他说:“孩子,选一个你喜爱的坐下来玩好吗?”他对着我摇了摇头,于是我拉着他来到美劳区,对他说:“你要不要画画?”他还是对我摇了摇头,我带着他走过了几个区域,可是都没有得到他的回应,于是我问他:“孩子,你今天想不想进行区域活动呢?”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问他:“那你想玩什么呢?”他又对我摇了摇头,于是我带着他再一次来到了益智区,让他选择一种材料来玩,可是他在益智区转了半天也没有选好,我帮他选择了数与量夹夹子材料让他坐下来玩,他拿着材料坐下来很认真的玩了起来。

  观看分析与评价: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观看中我发觉,他刚开始面对各个区域的工作时,总是处于游离状态,似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爱什么。他很想参与区域活动,却又不知道该去哪个区域玩。面对老师给他选择的工作,他也没有表现出喜爱或不喜爱的'态度,仅仅很服从的认真工作。此时他被困惑的情感所困扰,仅仅被动的在成人的关心下选择工作并认真完成他。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些是能独自完成的,有些是需要老师从旁辅助的。

  2.活动时专注水准与探究能力:

  该幼儿在后面活动时相对专注,对于成人为他选择的材料,能很认真的完成它。但是,他在操作时遇到困难,刚开始会去看看周围的小朋友或看看老师,却没有任何求救性的动作、语言,甚至没有遇到困难时渴望他人关心的表情。在观看完周围的人之后,他又会低下头独自埋头苦干、独自探索。例如,在使用夹的工作时,他刚开始不知道捏夹子的哪头,也因为手的劲比较小,在尝试了两边都没有捏动后,他也仅仅在看看其他人后又自己低头尝试。既没有不耐烦或总是捏不动夹子的懊恼表现,也没有放弃工作的表现,仅仅在独自尝试。在遇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时,也能认真听取,重新尝试,但是没有与老师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3.教师指导情况:

  (1)在通过对他的认真观看后,尝试与他交流,询问他的意愿。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我带领他一个区一个区的帮他寻寻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幼儿仍然不能寻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后,我直接干预并帮他选择工作。在幼儿工作遇到困难时与他交流,帮他寻到问题的原因,并寻寻方法解决困难。

  (2)在通过初步了解幼儿的情况下,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儿进入到区域活动的氛围中,在旁边适当的鼓励并关心幼儿,让他完成操作。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2

  观察时间:20xx年2月6号上午

  观察实录:

  午餐前,我特地提醒朱紫嫣要去小便,她一个劲地说:“没有尿尿。”我怕引起她紧张,没有强迫她去。到了吃饭的时候,朱紫嫣拿着小勺,目不转睛,神情有点呆滞。我摸了一下她的裤子,全湿透了,地上还有一滩尿。她看着我,很不安的样子。于是我安慰她说:“没关系,下次想尿尿的时候别害怕,要马上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帮助你的。”她紧张的神色缓和些。我帮她换上干净的裤子,让她继续吃饭。

  观察分析:

  朱紫嫣憋尿、尿裤的`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老师不能着急,当发生尿裤的时候,也不能责怪她,要宽容她,理解她,允许她有反复的过程。当然,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是老师应该面临的问题。

  从对朱紫嫣的个别教育中,我们认识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做到:① 认真观察幼儿,获取其行为表现的特点;② 深入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③ 教育应有耐心,企图通过一次教育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是不现实的;④ 必须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教师拥有一颗热爱孩子的爱心,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孩子已形成什么样的不良习惯,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3

  观察记录:

  涵涵抓着书的一半,团团紧紧的抓着书的另一半。两个人都没有松手的意思,边抢嘴里边喊着:“我看!我看!”是谁先拿到的书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在这样抢下去,图书一定就要毁在他们的手里了。我走过去说道:“为什么一定要抢呢?两个人就不能一起看同一本图书了吗?”我还没有说完,团团马上接着说:“分享!”“对,分享,说的真好,也要这样做。”既然孩子有分享的意识,就不需要我再做什么了,于是便走开。但我在暗中悄悄观察着他们。团团很象个大姐姐一样把书给了徐胜凯,搬着小椅子去玩其他玩具。涵涵拿到了书,反而失去了刚才争抢时对书的浓厚兴趣,没看两眼就把图书送回了书架上。

  分析:

  1、团团这个小朋友已经具有分享的.意识,但是在行为中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老师提醒了就能做到,不过通过行为明显把分享和谦让搞混了。

  2、涵涵虽然得到了图书,但是却失去了兴趣,说明幼儿对于图书的内容本身没有太大兴趣。也许和小朋友一起看,一起交流会更有快乐。争抢的原因有可能是出于想要得到,或者是逆反心理。

  措施:

  1、把发生的事情编成小故事讲给孩子听,看看其他孩子的反响,了解他们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掌握班上有多少孩子学会了分享。

  2、将分享和谦让意义区分,帮助孩子理解。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正确做到谦让和分享。

  3、如何将幼儿分享谦让的意识有效的转化为行动,还需要家园的合作,以及平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如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家长的榜样,幼儿的榜样。文学作品感染幼儿,移情训练、正面强化鼓励等等。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4

  观察情况

  今天区角活动时,李瑞宏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着他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过了一会儿,他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他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开始东张西望,我发现他有点心不在焉了。

  这时,我看到李瑞宏又去拿了一盘其他的玩具玩起来了……

  观察分析

  我在观察他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

  措施与结果

  在幼儿刚进行活动的时候,我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一旁观察孩子的行为,没有进行指导。之后当我发现孩子对于本次活动的兴趣有所减弱时,我就及时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了引导,为他寻找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过午饭,我让孩子们到图书区看图书,请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看,培养他们保护图书、喜欢看书的习惯,孩子们都显得比较高兴,刚开始的时候,还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好几件事:1、几个小男孩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有的'还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2、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踩过的脚印,没有一个人会弯腰见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已经在哭类!它可伤心类!”没人反应,最后还是乐乐小朋友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3、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大叫:“看!我这里有奥特曼!可好看类!”这么一叫,引来了旁边小朋友的兴趣,于是旁边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争我抢,可怜的那本图书,只听“哗”的一声响,撕破了!4、书然在图书区呆了很长时间,只见他拿了一叠书,走到小椅子前,把手里的一叠书往椅子上一放,当垫子做。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5

  今天是周xx和彭xx两位小男生当医生,他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赶紧穿上工作服,挂上工作牌,神气地坐在医院里等待“病人”。游戏刚开始一会儿,就看见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抱着宝宝来看病了,他们皱着眉头快步跑进医院,一看见医生急切地喊着:“宝宝生病了!宝宝生病了!”“医生,宝宝发烧了!”。顿时医院闹腾起来,我见状连忙走过去对爸爸妈妈们说:“你们看,这么多人一起说话,医生怎么看病啊?医生要一个一个地看病啊!还有,爸爸妈妈不用全来嘛,这样,爸爸先回家做饭,妈妈陪宝宝看好病回来正好可以吃饭嘛!”有的爸爸还舍不得离开,但医院确实有点拥挤,于是他们在我的劝说下回娃娃家了,然后我让妈妈们排队继续看病。

  【分析】

  在游戏开始前,虽然我们前期对幼儿进行了指导,比如说医院是安静的场所,不能大声讲话,要轻轻地走进医院,但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都想争着体验医院游戏。“元元家”的爸爸妈妈看见“洋洋家”的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看病,也争先恐后地抱着宝宝去看病,在人多的情况下,幼儿就会不自觉地就提高地嗓门,都想跟医生说上话。因此老师不得不介入游戏进行协调。

  【指导策略】

  1.在后期交流中,我们再次强调了三点:一是进医院的.时候脚步要轻,二是对医生说话要轻,三是排队等候的时候要静。

  2.我们制作了“静”的标志贴在医院里,提醒小朋友医院是安静的场所。另外我们还制作了“等候区”、“门诊室”、“输液室”等标牌分隔人流。

  3.为了让小朋友在等候时有事可做,我们特意在等候区准备了几张小椅子和几本图书,让他们养成耐心等待的习惯。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6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情况实录: “娃娃家”有两块区域,一块区域是以大桌为中心的“餐厅”,有厨房、沙发,各种动物玩偶以及多种多样的塑料食物等;另一块区域则是高于地面的“房间”,主要材料有化妆台、摇篮、长发娃娃、以及可供娃娃穿戴的衣物等,备受女孩子喜爱。因此小朋友进区时,在“房间”玩的基本都是女孩子。可是今天,娃娃家的“房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大力,只见他在一群女孩子中间,来回的走动着,却也不和她们交流,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他是个“大怪兽”,张牙舞爪,迈着重重的步伐,他试图走到女孩子中间去吓跑她们,然而女孩子丝毫没有被影响,仍是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要给娃娃穿什么样的衣服。不过大力他也毫不在意,继续扮演好自己的大怪兽。

  观察分析:

  1、平日表现:大力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他每天早上都能够精神饱满,声音响亮地说:“老师早上好”,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说话,善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在智力、自理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处于我班中上水平,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2、行为分析:经过观察和询问,大力是在扮演一个大怪兽,他模仿着怪兽走路的姿态,一步一步,沉重而笨拙,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低吼。他并不满足单纯地扮演一个怪兽,还想要去吓唬其他的小朋友,从而发生互动。只是,女孩子并不能理解大力所设想的世界。因此,他徘徊在女孩子身边,没能得到回应,最终感到无趣,便不再尝试和女孩子们交流了,而是选择自娱自乐。

  3、心理分析:幼儿想象力丰富,模仿力强,从电视或绘本各种渠道认识大怪兽,对其产生兴趣,便有了模仿欲,这是孩子的天性,是一种正常现象。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喜欢怪兽意味着对强大力量的自然崇拜。他们会从扮演怪兽或恐龙的过程中,通过想象力的代入,获得力量拥有者的快感,而正是其超脱于现实的形象,往往能更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带来兴奋感和刺激感。

  教育措施:

  师幼互动的质量决定了孩子学习与发展的高度。幼儿在区域自主游戏时,教师主要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观察是首要任务,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才能有效作出指导。笔者在观察时,通过直接询问的方式了解到幼儿在扮演“怪兽”便没有下文,虽是细致观察到了孩子的情况,但没能提供进一步的指导,而幼儿也只是停留在模仿大怪兽走来走去的乐趣中,未能获得更深入的启迪。那么,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提问呢?笔者做出以下总结。

  1、确定问题是否存在。扮演大怪兽并不特别,对于喜爱的形象,每个孩子都会表现出模仿欲。大力小朋友能够引起老师的注意有以下两点原因:一娃娃家的房间区域只有他一个男孩子;二是他在这个区域做的事情与娃娃家没有任何的联系,也就是说,他在任何一个平台都可以享受到扮演大怪兽的乐趣,而此时,他占着一个娃娃家的名额,享受着娃娃家的资源却没能发挥出价值。在当时,他并没有干扰到女孩子们的角色扮演,也没有别的小朋友表现出强烈的想要去娃娃家“房间”的欲望。因此,老师也只是默默关注着。

  2、提问前确定目标。在区域自主游戏中,并不是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需要老师的介入。如果教师只是想要了解大力小朋友在做什么,那么提问的方式建议是“你是谁?”而不是“xx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因为很明显看出大力小朋友是在模仿某个人物形象,用“你是谁?”的话术是融入孩子的情境想象中,而不是将他从想象中拉出来。如果教师是希望大力小朋友能够利用娃娃家所创设的环境,那更要好好思考了。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7

  问题表现:铭铭是个非常活泼、聪明的孩子。刚来幼儿园的第一个星期,发现他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总是走来走去,吵着要爷爷,对阿姨说自己要睡觉,对老师说要打给爷爷,让爷爷快点来接他,但是到了午睡时间,他却又按耐不住,说要去外面走走、玩玩。于是,每天午睡时间,我就一直陪伴着他,铭铭喜欢拍着背睡觉,但是有时候,无论怎么陪伴他,他都不能安心入睡,一直叫着要爷爷来接。

  原因分析

  ⒈铭铭从小由爷爷带大的,爷爷对他疼爱有加,每天来接送都是抱着他的。

  ⒉铭铭在家里非常的自由,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喜欢走出去玩。

  采取措施

  ⒈个别教育,给予铭铭特别的爱,午睡陪伴着他,在一日生活中积极发现他的兴趣爱好。

  ⒉与家长共同商量、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请家长在家里积极鼓励、疏导幼儿的入园焦虑,并在家里也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情况

  午睡室

  操场

  活动室

  表现

  其他小朋友都进入了梦乡,铭铭小朋友时不时的坐起来,叫着要爷爷来接,打给爷爷,我在旁边陪着他,拍着他让他入睡,也无济于事。

  早操活动中,铭铭小朋友表现得不太快乐,不想做任何动作,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活动的时候,他也一个人坐在木马上。整理玩具时,他表现得很积极。

  泥塑活动中,铭铭用橡皮泥制作了一个三层蛋糕,展示给小朋友们看,大家还为他唱了生日快乐歌,我也为他贴上了小红花。

  效果分析

  ⒈铭铭小朋友渐渐地想成为小伙伴们的好朋友,一个人自说自话的行为也有所减少,他也可以积极地帮助伙伴们一起整理玩具等。

  ⒉铭铭最喜欢捏橡皮泥,他可以专心致志地捏出各种橡皮泥造型。

  矫正措施

  ⒈积极鼓励铭铭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表现自己,并展示给全班幼儿看。

  ⒉引导其他小朋友和铭铭积极交流,主动和他成为好朋友。

  幼儿个案结案记录

  现有表现

  我们渐渐发现,铭铭小朋友整理东西的才能也很不错,有时候小朋友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装在一起,他就会及时发现,并且帮助他们从新分类装好。于是,我就请铭铭小朋友当小组长,专门负责收取娃娃家的材料、橡皮泥材料等。在工作的过程中,铭铭与小伙伴们主动交流,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从那以后,我们渐渐发现,铭铭小朋友可以坐得住了,而且做事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了。

  有效措施

  ⒈继续以铭铭的兴趣点着手,积极鼓励他发挥特长,并挖掘他的其他兴趣爱好。

  ⒉鼓励铭铭与同伴们友好相处,做好小组长的工作,与小朋友们积极交流,共同游戏。

  考虑与启示

  新入园的幼儿,刚开场总有一些入园焦虑,有的小朋友表现为哭闹,有的小朋友表现为不声不响、不想做任何事情,也有的小朋友表现得很活泼,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等等。作为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首先要微笑地面对他们,每天早上在门口,要热情地迎接孩子们,一个爱的眼神和一个爱的拥抱,都会让宝宝心里舒适许多;其次要积极发现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再次是请家长朋友们一同配合,共同引导、鼓励孩子摆脱入园焦虑,与幼儿园建立深沉的情感。

  3观察背景:馨冉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女生,平时只是奶奶带着,妈妈工作很忙,偶然会休息,爸爸就是根本不在家,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来送馨冉,妈妈就是一万个不放心,交待我们她的牙齿不好,吃东西会很难吃,她做事的时候还很慢,让我们催促他一点,她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让我们多关注一点...确实刚上几天的时候她出现了妈妈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吃饭不好,不会主动问老师要东西,不交流,别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小女生等等,不过最为严重的还是她到如今为止都不认识自己的学号。

  观察实录:

  镜头一:还没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告知家长孩子的学号,以便家长在家里帮助孩子认识馨冉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总是拿错杯子,找不到小椅子,毛巾,但凡有学号的东西她都找不到,我们问他几号的时候,她只会说嗯?我是几号?反问我们。

  镜头二:吃水果吃饭的时候,老师会说,小女生先来拿水果,小男生再来,但是每次小男生都拿完了,馨冉还没过来,问他为什么不过来拿水果他也总是会答复嗯?什么?

  分析及措施:

  分析:

  1.馨冉对于自己的学号很懵懂,但是可能奶奶在家里也和馨冉说过,他自己是多少号,但是馨冉只是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因为奶奶的文化并不高,所以4他可能觉得她教了,但是不知道馨冉学会了没有,在幼儿园的话,因为是一个生疏的环境和生疏的人,馨冉又是适应才能很差的人,所以一问她是多少号的时候他就很懵,她到底是多少号,就分不清了。

  2.因为这是认知的问题,馨冉不仅对自己的学号很模糊,也对自己是那男女生的问题很模糊,所以导致老师问男女生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加上从小都是奶奶带着,可能也没有认真的教过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区别。

  措施:

  1.趁馨冉妈妈偶然休息来送馨冉的时候,和妈妈沟通过,妈妈说确实对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在操办一些事情,奶奶呢,还有很多东西不懂,所以导致了如今馨冉的认知才能不是很好,和馨冉妈妈说了馨冉不认识学号,不知道是小男生小女生的问题以后,妈妈说回到家自己重新教给馨冉。

  2.配合妈妈在家教给馨冉认识自己的学号,在幼儿园我们也会给馨冉的学号增加一些小标示,更加有辩认读,每次分水果的时候,也会特意的进步女生的声音,让馨冉意识到是再叫自己了。

  效果及反思:馨冉从刚开场到如今是有进步的,刚开场对自己的号是一无所知,在家加强了认识和增加在幼儿园的标示以后,开场认识自己的号码,如今不用有小标示都会认识自己的号码了。

  其实孩子的认知慢和家长的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妈妈也意识到了缺少陪伴是有多严重,所以如今妈妈也尽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时5 /间去陪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8

  角色游戏开始了,冯xx今天做花花家的爸爸,只见他非常开心地在娃娃家里来来往往。一会儿,他抱着宝宝走出了家里,边走边说“宝宝,爸爸带你出去玩哦”。突然,毓毓不知从哪里飞快地冲出来,两人狠狠地撞了一下。冯xx摔倒在了地上,花花也摔了出去,他就大声地哭了起来。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幕,我正要像平时一样教育毓毓不应该在娃娃家里跑那么快时,突然看见毓毓一副闯祸后非常紧张而后悔的表情,我一下子转变了想法,为什么不换一种方法帮助孩子真正认识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同样的行为呢?于是,我装做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并问他们:“怎么了?”冯xx边哭边说:“毓毓刚才走路走的很快把我撞倒了。”“什么,你摔倒了!那可不得了,很痛吧?毓毓还不赶快扶他到娃娃的床上躺一会儿。”我表现出了一副非常紧张的样子。说完,要求毓毓扶着冯xx慢慢地躺在了娃娃的床上。我说:“毓毓快帮冯xx揉揉腿啊”还一边问他疼吗?于是,两个孩子就这样把发生的不愉快解决了,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分析】

  在平时的自由活动和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以上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喜欢在教室里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发生撞伤,非常危险。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们常常采用的方法往往就是千篇一律的说教,不停地教育孩子们在活动室不要奔跑,要注意安全。可是,老师们苦口婆心说教的结果是老师说得口干舌燥,而“肇事者”当时显得诚惶诚恐乖乖认错,在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效果不明显。而这一次我尝试以游戏的形式来处理,使孩子们始终处于游戏的情节中,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矛盾。如此,不仅避免了毓毓由于撞倒人而必须挨的批评,造成心情不愉快,不情愿地接受说教,反而使毓毓真正地意识到由于自己的鲁莽行为给同伴带来了痛苦,而且也使冯xx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不愉快。同时,也丰富了游戏情节。

  【指导策略】

  一、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避免枯燥的'说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的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小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规则意识不是很强,经常会出现忽视规则的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说教,效果恐怕是小之甚微的。这次将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融入到角色游戏活动中进行教育,使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加强自我约束控制力。其效果强于以前多次的说教。

  二、教师要尝试用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的综合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引导孩子。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以细致的观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分析孩子情绪变化、行为为体后的原因,然后灵活地运用教育的方法、技巧进行新颖、独特且有效的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达到自我约束、控制的教育效果。

  在游戏中,当毓毓又在娃娃家外面奔跑并撞倒了同伴后,我对她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发现毓毓紧张而后悔的表情,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了,如果我再对她的行为加以批评的话,无疑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也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9

  观察原因:

  今天,小雅的妈妈告诉我,孩子经常一出了幼儿园的大门就要尿尿,而且还是特别着急的那种。在与妈妈的交谈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习惯,不到已经快憋不住时不会去尿尿的。看的出妈妈也是很无助,希望老师能给与帮助。为了纠正孩子这个不良的习惯,我决定对小雅进行个别观察及教育。

  观察实录:

  在进行区域游戏活动的时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紧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她要尿尿,我赶紧问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脸严肃的告诉我:“没有。”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小雅的双腿夹紧,我就对她说:“没关系,老师陪着你,跟你一块上厕所好吗?”小雅没有拒绝,我拉着她的小手一块上了厕所。

  观察分析:

  要想改变小雅的憋尿习惯,我觉得首先要老师细心地观察,在她出现憋尿现象时要及时的给予帮助。其次要让她觉得这不是一件严重的事,以此来解除她的紧张情绪。第一次帮助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为有了这次的成功,让我对她纠正这一不良习惯增强了信心。

  观察实录:

  在餐前准备时,我组织幼儿如厕、洗手,当我喊道小雅那一组时,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进厕所,只有小雅没有动静,依然坐在座位上,我来到她的身边蹲了下来,拉着她的小手告诉她:“马上就要吃饭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饭啦!”她一个劲的摇头说:“我没有小便”。我怕强迫她去会引起她紧张,她说没有,我就没有再要求了。吃完饭带着孩子们散步回来以后,我又再次组织小朋友如厕,来到小雅的身边对她说:“马上就要睡觉了,要是不尿尿,憋着会肚子痛,到时还会尿床,好羞羞”。小雅听我这么一说,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并对我说:“老师你陪我一起尿尿。”小雅再一次进步了,离改掉这个不良习惯又前进了一步。

  观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得了,作为老师不能着急,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她的每一次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同时,老师应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取得实效。

  取得的效果:经过这几天的时间老师的耐心引导和家长的配合支持,尽管小雅还不能自己主动的去入厕,但是已经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陪同着去入厕了。孩子取得的进步和家长的配合,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观察是离不开的。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10

  游戏时间到了,甜甜来到了最喜欢的便利店,当起了便利店老板。她刚整理好自己店里的蔬菜、水果、玩具等等物品,便利店里就来了客人,原来是贝贝家里要来客人了,爸爸马旭来卖点东西,他很着急地对甜甜说:“老板老板,我家里要来客人,我要买点蔬菜和水果。”

  甜甜一听,赶紧喊道:“别着急,你需要什么告诉我,我来帮你拿。把你买东西的篮子给我,我给你装好。”“我要买丝瓜、韭菜,还要买点草莓……”爸爸马旭一边催促一边说出自己想要买的东西,一阵紧张安排后,老板甜甜递过篮子对爸爸马旭说:“你要的东西我都装好了,快回家烧饭吧。”爸爸马旭拎起篮子就回家了。可不一会他又返回了便利店,“老板,我要的豆腐干怎么没有给我呀?”“我给你了呀!在篮子里呢。你找一找啊!”“没有。”“给了……”两个孩子就这样争执起来。

  不一会儿,妈妈晴晴来了说:“我看见豆腐干在篮子底下。”妈妈说完拉起爸爸的手两个人回家了。弄得甜甜愣愣地看着这爸爸和妈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便利店没有顾客来光顾,甜甜便很没精神地在一旁边玩耍起来。

  今天的便利店显得有些冷清,除了贝贝家爸爸来买东西以后,老板真得很空,突然甜甜想了好办法,开始朝娃娃家、美食林喊:“喂,季冰宇,你的美食林里要不要买点好吃的给顾客吃?”“朱欢,快带你的'宝宝来我店里买玩具呀!我店里有很多新玩具呢。”她这么一喊,娃娃家美食林开始沸腾了,孩子们一个个斗拎着篮子来到了便利店,便利店里一下子挤满了人,娃娃家、美食林却冷清起来……

  【分析】

  甜甜虽然是这个学期刚转过来的孩子,但她在班里是属于较活跃的一个孩子,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语言交往也很频繁。在游戏中,她根据自己生活中买东西的经历,模仿老板的样子招呼着顾客,并很热情的为顾客挑选、摆放,游戏的开始两个孩子模仿地很真实。但是游戏中间,两个孩子发生了一点小误会,导致他们争执起来。此时,我并没有立即介入,正好贝贝妈妈的出现,化解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在观察中我也发现甜甜能积极参与游戏,创造游戏情节,哪怕是无事可做时还能想到去拉客人,可以说减少了自己的无事可做,这点可以肯定。但是她使用的方法欠妥,她的这一招呼可影响了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们,还有美食林中游戏的孩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所以说甜甜的一声喊基本打破了其他游戏区中的宁静和有序,要想再让他们回到正常游戏中来已经相当困难。

  【指导策略】

  1、游戏评价时,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去便利店买东西的具体流程。还有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去便利店买东西?是怎么买的?买完东西怎么办?娃娃家里谁负责看守?让幼儿回忆自己平时和大人去超市的情景,从而了解一些店主和顾客的工作,也了解爸爸妈妈的分工。

  还有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为什么去便利店买东西?是怎么买的?买完东西怎么办?娃娃家里谁负责看守?让幼儿回忆自己平时和大人去超市的情景,从而了解一些店主和顾客的工作,也了解爸爸妈妈的分工。

  2、当顾客和老板发生误会时,应该怎么解决?争吵还是相互谦让?也可以老师及时介入帮助,示范给幼儿看,让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3、当便利店里出现冷清,老板无所事事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老板整理自己店里的一些物品,

  还可建议他们看看书,甚至可以进行上门服务,先电话联系,再上门“送货”等等,送完后再返回医院必要时老师可以充当顾客角色,参与幼儿的游戏,还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4、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离场,脱离游戏时,作为观察者和游戏支持者的教师,可以巧妙救场,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比如发现娃娃家空了,无人照看时,师扮演客人,去娃娃家敲敲门,故作大声地喊:“有人在家吗?我来做客了。”那在便利店的幼儿会及时回到家中来招待客人,这样为游戏的继续开展提供了桥梁。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11

  观察背景:

  馨冉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女生,平时只是奶奶带着,妈妈工作很忙,偶尔会休息,爸爸就是基本不在家,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来送馨冉,妈妈就是一万个不放心,交待我们她的牙齿不好,吃东西会很难吃,她做事的时候还很慢,让我们督促他一点,她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让我们多关注一点...确实刚上几天的时候她出现了妈妈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吃饭不好,不会主动问老师要东西,不交流,别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小女生等等,不过最为严重的还是她到现在为止都不认识自己的学号。

  观察实录:

  镜头一:还没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告知家长孩子的学号,以便家长在家里帮忙孩子认识馨冉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总是拿错杯子,找不到小椅子,毛巾,凡是有学号的东西她都找不到,我们问他几号的时候,她只会说“嗯?我是几号?”反问我们。

  镜头二:吃水果吃饭的时候,老师会说,“小女生先来拿水果,小男生再来,但是每次小男生都拿完了,馨冉还没过来,问他为什么不过来拿水果他也总是会回答“嗯?什么?”

  分析及措施:

  分析:

  1.馨冉对于自己的学号很懵懂,但是可能奶奶在家里也和馨冉说过,他自己是多少号,但是馨冉只是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因为奶奶的文化并不高,所以他可能觉得她教了,但是不知道馨冉学会了没有,在幼儿园的话,因为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馨冉又是适应能力很差的人,所以一问她是多少号的时候他就很懵,她到底是多少号,就分不清了。

  2.因为这是认知的问题,馨冉不仅对自己的学号很模糊,也对自己是那男女生的问题很模糊,所以导致老师问男女生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加上从小都是奶奶带着,可能也没有认真的教过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区别。

  措施:

  1.趁馨冉妈妈偶尔休息来送馨冉的时候,和妈妈沟通过,妈妈说确实对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在操办一些事情,奶奶呢,还有很多东西不懂,所以导致了现在馨冉的认知能力不是很好,和馨冉妈妈说了馨冉不认识学号,不知道是小男生小女生的问题以后,妈妈说回到家自己重新教给馨冉。

  2.配合妈妈在家教给馨冉认识自己的学号,在幼儿园我们也会给馨冉的学号增加一些小标示,更加有辩认读,每次分水果的时候,也会特意的提高女生的声音,让馨冉意识到是再叫自己了。

  效果及反思:

  馨冉从刚开始到现在是有进步的',刚开始对自己的号是一无所知,在家加强了认识和增加在幼儿园的标示以后,开始认识自己的号码,现在不用有小标示都会认识自己的号码了。

  其实孩子的认知慢和家长的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妈妈也意识到了缺少陪伴是有多严重,所以现在妈妈也尽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12

  观察背景:馨冉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女生,平时只是奶奶带着,妈妈工作很忙,偶尔会休息,爸爸就是基本不在家,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和奶奶来送馨冉,妈妈就是一万个不放心,交待我们她的牙齿不好,吃东西会很难吃,她做事的时候还很慢,让我们督促他一点,她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让我们多关注一点...确实刚上几天的时候她出现了妈妈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吃饭不好,不会主动问老师要东西,不交流,别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小女生等等,不过最为严重的还是她到现在为止都不认识自己的学号。

  观察实录:

  镜头一:还没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告知家长孩子的学号,以便家长在家里帮忙孩子认识馨冉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总是拿错杯子,找不到小椅子,毛巾,凡是有学号的东西她都找不到,我们问他几号的时候,她只会说“嗯?我是几号?”反问我们。

  镜头二:吃水果吃饭的时候,老师会说,“小女生先来拿水果,小男生再来,但是每次小男生都拿完了,馨冉还没过来,问他为什么不过来拿水果他也总是会回答“嗯?什么?”

  分析及措施:

  分析:

  1.馨冉对于自己的学号很懵懂,但是可能奶奶在家里也和馨冉说

  过,他自己是多少号,但是馨冉只是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因为奶奶的文化并不高,所以他可能觉得她教了,但是不知道馨冉学会了没有,在幼儿园的话,因为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馨冉又是适应能力很差的人,所以一问她是多少号的时候他就很懵,她到底是多少号,就分不清了。

  2.因为这是认知的问题,馨冉不仅对自己的学号很模糊,也对自己是那男女生的问题很模糊,所以导致老师问男女生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还是小女生,加上从小都是奶奶带着,可能也没有认真的教过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区别。

  措施:

  1.趁馨冉妈妈偶尔休息来送馨冉的时候,和妈妈沟通过,妈妈说确实对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大多数都是奶奶在操办一些事情,奶奶呢,还有很多东西不懂,所以导致了现在馨冉的认知能力不是很好,和馨冉妈妈说了馨冉不认识学号,不知道是小男生小女生的问题以后,妈妈说回到家自己重新教给馨冉。

  2.配合妈妈在家教给馨冉认识自己的学号,在幼儿园我们也会给馨冉的学号增加一些小标示,更加有辩认读,每次分水果的时候,也会特意的提高女生的.声音,让馨冉意识到是再叫自己了。

  效果及反思:馨冉从刚开始到现在是有进步的,刚开始对自己的号是一无所知,在家加强了认识和增加在幼儿园的标示以后,开始认识自己的号码,现在不用有小标示都会认识自己的号码了。

  其实孩子的认知慢和家长的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通过和家长

  的沟通,妈妈也意识到了缺少陪伴是有多严重,所以现在妈妈也尽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13

  一、观察对象:

  幼儿姓名:天天

  性别:男

  年龄:3岁

  幼儿表现:天天是小班的孩子,看起来聪明得意,感觉是一个比拟淘气的孩子。可是他妈妈却告诉我,天天是一个异常内向的孩子,平时在家话不算多,出去玩都只跟家里人玩,只要有别的小朋友靠近了,他就会让步,宁可不玩。他是一个行为表现比拟特殊的孩子,表现如下:

  1.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更不愿主动交流。

  2.话语少,和老师交流少,不和小朋友交流。即使偶然和老师讲话,也总喜欢把手指含在嘴里,显得异常紧张。在区域活动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进了自我喜欢的区域,天天却不会参与任何活动,一个任坐在自我的位置上拿着区域卡,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二、情景分析

  天天刚上幼儿园,难免会有入园焦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很正常。但时间久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渐渐熟悉起来,都能开开心心来上幼儿园,天天还是这样,早上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开。据理解,天天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玩玩具度过,遇到幼儿园生疏的环境和生疏的人,他更加沉默,缺乏自信。

  三、观察记录

  有一天孩子们午睡时,我特意坐到天天的床边,等他脱下鞋子后,大声的表扬她:哇,天天太厉害了,会自我脱鞋了,来,让老师抱一抱。我温顺的抱起她,第一个给他盖被子,微笑的看着他入睡,这时,他说话了,虽然很轻,可我欣喜的听见了:我在家妈妈教过我的。我又俯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她的头: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老师真喜欢你,老师陪你睡觉好吗?他含羞的点点头听话的.闭上了小眼睛。

  四、指导策略

  (一)家长工作方面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交流教育观点及方法,反应孩子在园表现,提议家长多腾出时间亲近孩子,固定时间与孩子进展交谈,引导孩子说出自我身上发生了什么兴趣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等等。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时机,晚饭后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耍,供应交往锻炼的时机,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

  (二)语言教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异常组织了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对团体进展理解和接纳,鼓励天天接触新朋友,把自我介绍给大家认识,主动与小伙伴儿打招呼,并且鼓励他,表扬他,帮他逐步建立自信心。

  五、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天天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先不喜欢说话的小朋友变得愿意参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了同伴、老师、父母的关爱,体验到了与同伴7 /交往的乐趣。天天变得开朗多了,偶然也会过来抱抱老师,看着他一点一点进步,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10-12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08-27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04-04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热门)08-27

【优选】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08-28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与分析(集合)08-28

小班观察记录分析12-14

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11-01

小班观察记录与分析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