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时间:2024-09-21 11:44:20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三峡》导学案

  学习目标:一读正字音。二读把节奏。三读知内容。四读理思路。五读悟情感。六读揣特色。

  学习重点:目标四;目标五;目标六。学习难点:目标四;目标六。预习案:《三峡》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知识超市

  本文选自《水经注》。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亭午: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襄,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或:有时。王命:朝廷的文告。宣:宣布,传达。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奔:奔驰的快马。御风:驾风。以:这里当作“似”。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绿色的潭水。回清:回旋的清波。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巘,凹陷的山顶。飞漱:飞流冲荡。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飞漱:急流冲荡。漱,喷射。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良:实在。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属(zhǔ):动词。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巫山一带。沾:打湿。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预习需解决问题:一、给加点字注音:阙()湍()涧()曦()巘()啸()溯()漱()嶂()襄()奔()属()二、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朝代)地理学家。

  ②《三峡》中总写三峡地貌的语句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③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略无:毫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太阳月亮)?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急流)?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每至晴初霜旦(旦:早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消失)四、【古今异义】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假如今义:名,自己;介,从。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五、【一词多义】写出下列字在句中意思。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

  2.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副词,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六、【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作名,飞奔的马)②回清倒影(清:形作名,清波)③晴初霜旦(霜:名作动,下霜)④空谷传响(空谷:名作状;响:回声,名词)七、【特殊句式】 1.两岸连山:(省略句)翻译:(三峡)两岸高山连绵不绝。 2.重岩叠嶂:(省略句)翻译:(三峡两岸)重重悬崖,层层峭壁(悬崖峭壁重重叠叠。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省主语)八、【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6.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导学案: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刚才看的视频美吗?是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传说中仓颉造的方块字我们再也熟悉不过了,在结构和表意方面也是如此之美。分“衣”表意成“?”字;合“山”和“夹”字表意成“?”字。

  “峡”从结构上看就有山有水,从地貌上说,两山夹水为峡。

  1.一读正字音

  阙()叠嶂()御襄( )陵沿溯()漱曦()素湍()涧绝巘()长啸()巫属( )引哀转()

  叫一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再正字音。

  2.二读把节奏

  ?大声读课文,结合上页注释和提示把语句读顺,特别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②文中哪些地方应该读快?(夏水)哪些地方应该读慢?(秋景)

  ?各组板演、质疑、评价。

  自由读课文,把握节奏;叫读读准节奏。老师配乐范读;老师边播放图片边和学生齐背课文诵。分别叫学生背诵,分享成果。

  3.分组合作探究:

  (1.2)组:整体把握《三峡》内容,深入体味课文情感,发现表达技巧。(3.4)组:整体感知《三峡》思想内容,揣摩文中精彩段落和关键句。(5.6)组:理清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7.8)组:品读课文结,合自己成长提升写景能力。 4.三读知内容:

  本文依次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三峡两岸的山三峡的夏水

  三峡的春冬景色三峡的秋天景象

  5.四读理思路:

  }三峡的壮丽风光?作者及背景: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同情人民,热爱祖国河山,钻研地理风物。著有我国第一部完整记录河流地貌的书《水经注》。因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被后人尊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②为什么不按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的风光,而是按夏—春冬—秋来写?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起笔于山,十分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

  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水势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6.五读悟情感:

  课文每个层次分别写出了三峡景色的什么特点?山——绵延高俊(雄壮美)夏水——迅疾险恶(奔放美)冬春之景——清幽秀丽(清幽美)秋景——凄寒萧杀(凄婉美)

  此情此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三峡的壮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7.六读列特色抓特点写景:

  山——绵延高俊(雄壮美)夏水——迅疾险恶(奔放美)冬春之景——清幽秀丽(清幽美)秋景——凄寒萧杀(凄婉美)

  不同的视角、不同色彩写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绝巘多生怪柏。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写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前文的景为后文做铺垫: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特殊句式写景、不同修辞写景:省略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被动句(沿溯阻绝);

  状语后置句(有时朝发白帝;飞漱期间)

  利用声音来写景: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字一景、不同的方法写景:清荣峻茂;选取不同的时间和事物写景(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达标检测:

  ?三峡的山:

  夏水:春冬之景:秋景:

  ②抓特点写景:

  不同的视角、不同色彩写景:动静结合写景:

  前文的景为后文做铺垫:

  特殊句式写景、不同修辞写景:利用声音来写景:

  一字一景、不同的方法写景:选取不同的时间和事物写景(秋):

  课内巩固提升

  例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1、 “重岩叠嶂”可理解为“重叠岩嶂” 2、 “隐天蔽日”可理解为“隐蔽天日” 3、“林寒涧肃”可理解为“林涧寒肃”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5、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文本小结

  同学们,在本篇课文结束之时,我想起了冰心对和谐美的看法:和谐表现在人身上就表现为人的美;表现在事物身上就表现为事物的美;表现在环境上就表现为环境的美;希望同学们在成长中不断地发现美、表达美、追求美、实现美。

  布置作业:背诵全文、发现美、点赞美!

  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简单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并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澈明丽,秋季的凄凉肃杀。文章富有诗情画意,朴素自然,意味隽永。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作为初级学校的学生,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在理解文意上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借助课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同时对课文中某些词句的翻译理解,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至于朗读的指导、品析语言等重点环节,更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手段、不同角度的引导点拨,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新课程标准》对八年级阶段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语感。”据此本课拟以诵读、讨论、探究的方法教学,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课堂上指导学生听读、试读、齐读、自由读、评读、品读,通过朗诵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做到理解成诵。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采用讨论法教学,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在本课教学中,强调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以学生诵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三峡》教后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须注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以《三峡》为例来谈谈上一堂语文课的感触。可取之处:

  1.明晰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要以重难点为中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 〈〈三峡〉〉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把握作者思想感情;难点是:涵咏品味文章语文,培养学生情趣能力。

  2.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前题是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三峡〉〉教学实践让我认识到这一点的要作用。〈〈三峡〉〉是篇游记散文,是一篇学景美文,让学生领悟章意境,把握作品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须遵从感性到理性的一般的认识规律规律:在脑海中形成形象——体会中之情感,在脑海中形成意象——联系升活实际,在融

  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设身初地领悟文中之意象,形成意境(体验不同,形成意境层次不同)。〈〈三峡〉〉一文尝试这一规律:让学生明晰文中写了哪些自然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形象把握);作者欣赏景物时的心情怎样(意象体会);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文中景物或语句,并说说理由(学生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对文中景物独特见解,领悟意境)。 3.教法与学法始终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峡〉〉教学以郎读带动形象、意象、意境的把握,在郎读中指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意涵。“积累文言字词”环节扫清字词障碍;“听读课文”初步形成形象:“找读课文”把握形象特点:“轻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使“形”与“意”相融合;“品读课文”形成意境。

  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围绕阅读教学中的四个问题,要求学生放开思路,发挥想象,说出独特见解。

  作业布置应注重把课堂内形成的审美意识运用与习作实践,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人生之美,提高对景物的审美能力,对事物的鉴别能力!不足之处:

  上本次上课,没有让学生把自认为不明的问题提出来,缺少必要的抓特点绘景写作和说话练习,因为这样的活动在《济南的冬天》训练得很扎实,应该在这节课上在巩固以西为最好了!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做到。

  结语广而言之,通过多年的教学,在教改的浪潮冲击下!在〈〈三峡》的点染下,我加强了的这样的意识:

  首先语文老师一定要更新思想。要改变以往只重考试,只求成绩的思想,充分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客本中没一篇文章的美,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喜欢语文课。语文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围饶学生的“学”来确定老师的“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应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愉悦的课堂环境。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围绕学生的“学”来确定老师的“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应尽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愉悦课堂环境。以生活促学习,以兴趣为动力,一创新求发展来达到这种愉悦的环境。总之,只要每个语文老师确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明确教学思想,在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是生动有趣的。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相关文章: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使用误区分析08-25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详解06-23

村居古诗导学案设计12-15

《音乐之都维也纳》导学案12-13

生物的启示导学案设计12-12

体育课的课后反思03-04

信息技术第一课导学案介绍12-15

《我的老师》导学案06-04

导学案的心得体会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