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时间:2024-09-24 07:38:48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4篇(实用)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1

  知识与技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4篇(实用)

  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消化系统图,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使学生了解龋齿的形成原因和龋齿发生率。

  引导学生制作小肠结构模型,使学生体会小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对龋齿发生率的调查,使学生关注牙齿健康,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引导学生在分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营养物质有哪三类?

  2、有人说,水分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否?(所以每天应补充适量的水,这样有助于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

  3、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又不提供能量,但在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生命活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体缺乏VA、 VB1、 VC、 VD各会得什么病?

  有人说,儿童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这有什么道理?(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里有胆固醇在阳光下可以转化成VD,从而)。

  学了上节课,我们在饮食上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营养要全面、均衡,不偏食,挑食)

  引入:幻灯片显示,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这些食物都是我们餐桌上熟悉的食品,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复杂的变化,才能转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物质。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呢?(学生:消化吸收)人体哪个系统具有这项功能?(学生:消化系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引入课题——屏幕显示

  教学:

  师:现在分组观察课本P28人体消化系统图,结合文字,学习每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功能。(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观察结果,每个小组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介绍,比如讲解、形象化表演等。(教师给予指导、评价,对各组的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生共同归纳: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下面我们来了解与消化直接有关的几个重要器官,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牙齿和舌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生:舌上有味蕾可以辨别食物的味道,搅拌和辅助发声的作用;牙齿具有切断撕裂和研磨食物—咀嚼作用)

  (幻灯片演示)牙齿的外形及结构。让学生观察学习。教师指出牙釉质的特点,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师:虽然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牙齿,但很多人却患有牙疾,龋齿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调查龋齿发生率,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调查结果,并讨论龋齿发病原因,制定预防龋齿恶化的方案。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龋齿俗称蛀牙,虫牙。同学们都知道甜食吃多了容易得龋齿,原来是因为平时不经常刷牙,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的牙缝或牙面上,在口腔内的细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下将糖类物质发酵变成酸液,慢慢腐蚀牙釉质,使之变软变色,当吃较硬的食物时,损坏牙釉质,慢慢腐蚀牙本质,日积月累,逐渐形成龋洞,最后深入到牙髓,引起牙痛。(对照龋齿形成过程图讲解。幻灯片演示)

  据权威人士透露:美国人每500人中有一名牙医,日本人每1000人中有一名牙医,中国人每50000人中有一名牙医。这个数字相差甚远。

  危害:①影响咀嚼功能,增加胃肠负担,

  导致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胃肠疾病。

  ②导致双册牙齿发育不对称,恒牙不齐,影响容貌。

  ③引起牙周炎,影响生活和学习。

  ④龋齿会导致细菌积聚地,细菌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会危及生命。

  为了让人们爱牙护牙,,定于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师:现在我们观察胃壁结构图,看看胃的形态,以及胃有哪些结构,主要作用是什么?(学生结合教材中有关内容,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正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消化系统最主要的一个器官—小肠,(同学们按照老师指导的顺序观察小肠的内表面。)教师提问:小肠内表面有这么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会有什么变化?

  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先来动手制作两种小肠结构模型,请参考课本上的制作方法,各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小肠内表面图,寻找一些合适的材料,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的巧手一定会制作出一个精美科学的小肠模型!制作好后,老师引导学生测量和比较这两种模型内表面的变化。

  从而得出结论:皱襞和小肠绒毛等结构大大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它们可以使小肠吸收的内表面积扩大600倍,可以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大约相当于半个篮球场。

  今天我们学习了消化系统,有一些特殊的器官,你知道吗?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肝 人体最坚硬的器官 —牙齿 人体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胃

  人体消化道中最重要的一段 -小肠 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牙釉质

  人体碱性最大的体液 —胰液 人体酸性最大的体液 — 胃液(酸)

  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最强的部位—小肠 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 —肝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2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统计好的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

  教学器材:(1)准备同学熟悉的性状、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

  (2)和学生内容顺序一样的性状调查表。转基因鼠实验过程的投影片。

  (3)转基因作物、动物、食品等图片资料。

  [教法设计]

  1.讲授法与讨论相结合

  2.直观式教学为主,结合启发式教学

  [学法指导]

  在仔细观察、阅读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对比、综合、积极动手、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共同进步。

  [教学设计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我们先来看一张照片。是一张母子的合影,请同学们找找看,孩子的什么地方长得像妈妈?什么地方不像妈妈?

  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象同学们看到的那样,孩子有些地方像妈妈,有些地方不像。生物学上把这种亲子间的相似性称为遗传,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做变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板书,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教师:象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双眼皮、肤色、脸型等,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性状。

  (板书,第一节_____________生物的性状)(将“基因控制”四个字的位置先空出来不写)

  [板块一:生物的的性状]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性状?

  学生:观察性状调查表,回答问题。

  教师:(老师出示投影片,是与学生一样的调查表)通过你的调查表,看看你都是在哪些性状上像爸爸或妈妈?我们简单地来统计一下,只要你像任何一个家长的就可以举手。眼皮像爸爸或妈妈的举手,耳垂像的举手…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举手。

  教师:(老师把统计的人次写在投影片上)从这些数据中大家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像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遗传是普遍的。其他生物有没有遗传现象?

  学生:同组同学互相讨论后回答。

  教师:说得很好,生物都具有遗传的特性。亲子代之间相似主要就是性状上相似,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生物的一些性状。书第25页。

  学生:观察图片,比较不同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知道了很多生物的性状,那谁能给性状下个定义呢?到底什么叫性状?

  (板书,一、生物的性状)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出来,可以多个同学补充。

  学生: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等都是生物的性状。

  教师:同学们注意了没有,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差异?

  (出示姚明和他的教练的照片)请同学们找找姚明和他的教练长得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两人的差异。如高矮、胖瘦、黑白等。

  教师:像这样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板书:相对性状)

  展示:几组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

  学生:做练习。

  教师: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板块二:基因控制性状]

  教师:同学们对性状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为什么父母的性状会在我们身上出现?父母是把眼睛鼻子这样具体的性状传给了孩子,还是把别的什么东西传了下来?

  学生:学生作出各种猜测。

  教师:教师可以先不评价学生的猜想,引导大家看投影片“转基因鼠的实验过程”:这是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人们在对它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之后,看看它的后代有什么变化。在雌雄小鼠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核中,注射之后,受精卵中融合的细胞核中就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结果,转基因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

  教师:这个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学生:鼠的体重(或大小)

  教师:后代中只有转基因鼠的体量变大了,说明了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学生: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教师:很好。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学生:是基因。

  (板书,二、基因控制性状并把第一节的题目中空出来的“基因控制”四个字补充完整。)

  教师: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

  展示:转基因物品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你有没有怀疑过?

  教师与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转基因引起的社会争议,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以便对转基因问题有个深刻的认识。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性状、相对性状以

  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等知识,关于这些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我们知道了生物在传种接代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那么你还想了解基因是怎么传下去的吗?是通过什么传下去的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复习课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能够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3、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4、能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5、通过对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逐渐树立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6、知道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7、通过对植物的学习,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自觉习惯.

  导入新课:

  师:人的一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生:从出生到死亡.

  师:一株被子植物的一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生:从受精卵开始(学生很可能答成种子)到死亡.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偿.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被子植物的一生历程:

  受精卵胚(种子)萌发成幼苗长成成熟的植株死亡

  [模块一]师:我们首先来复习被子植物生命的开始,受精卵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们对照下列的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1、花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2、什么是传粉?靠什么进行传粉?

  3、什么是受精?过程?

  4、受精后花的各个部分将发育成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可以自学也可以同组讨论.在学生自主学习后,让学生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展示出来.老师进一步总结.并让学生通过练习进行巩固.

  [模块二]复习种子的萌发

  首先出示导学提纲:

  1、为什么说种子内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有哪些?

  3、怎样设置种子萌发条件探究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4、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针对以上的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或同组讨论.并让学生将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出示练习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模块三]植株的生长

  出示导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复习。

  1、根尖有哪些组成部分?每部分的功能?

  2、根的生长与根尖的哪些部分有关?

  3、茎的长高与什么有关?

  4、枝条是什么发育的?

  5植株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如果缺乏会有哪些现象发生?

  针对学生的复习,让学生自我展示。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出示练习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

  [模块四]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并列出知识框架。

  [模块五]检测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3

  1.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4.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5.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美国教育学家克莱恩曾经说过:“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本节内容以dna模型为依托,让学生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动手构建物理模型,最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水到渠成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同时体会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达到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教学目标。

  6.教学过程

  案例引趣,导入新课

  案例介绍:为迎接世界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准备在新落成的办公楼大厅内建造3座雕塑,其中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北京大学向世纪盛典公司定作了一座名为“旋律”的不锈钢雕塑,雕塑以双螺旋结构为构思蓝本,整体镀钛,价格6万元。合同签订后,世纪盛典公司如期完工,北大也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款项。但是,雕塑参展将近一个月后,一位北大教授发现双螺旋雕塑的螺旋方向反了,呈顺时针方向螺旋上升,与50年前发现的逆时针旋转结构不符,虽然上世纪70年代也发现了左旋顺时针方向的双螺旋结构,但是这次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主题之一就是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左旋方向的双螺旋结构雕塑不能被北大校方认可。考虑到科学家大会即将召开,世纪盛典公司随后又按照更改后的图纸为北大重新制作了雕塑。世纪盛典公司向北大提出给付第二次制作雕塑的成本费用万元的要求,但北大拒绝了这项要求。世纪盛典公司遂将北京大学起诉到法院。

  教师提问:案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借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dna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资料分析,模型构建

  教师设问质疑:“科学家是如何揭示dna分子结构的?”

  指导学生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后小组交流讨论:

  (1)沃森和克里克开始研究dna结构时,科学界对dna已有的认识是什么?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呈螺旋结构。)

  (2)沃森、克里克在前人已有的认识上,采用什么方法研究dna结构?(模型建构。)

  (3)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

  a、螺旋结构(三螺旋、双螺旋):碱基位于外部;

  b、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位于外部,碱基位于内部,相同碱基配对;

  c、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位于外部,碱基a-t,g-c配对,位于内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料信息利用模型盒尝试构建dna结构模型

  (1)组装一个脱氧核苷酸模型:(注意三种物质的连接位置)

  (2)组装脱氧核苷酸长链:

  (学生阅读资料:磷酸-脱氧核糖骨架排列在外侧,推测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相互连接)

  (3)构建脱氧核苷酸双链

  学生根据自己对dna结构的已有认识,可能有同学构建如下双链模型:

  教师提示学生进行自检、组内和组间互评,发现问题: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应排列在外侧,而碱基位于双链内部。并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动,互补链旋转180度。改进后的模型如下:

  学生观察新模型后,提出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必须具有稳定性,而该模型不能保证dna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修改方案: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让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组成的dna分子才具有稳定的直径。再次改进模型如下:

  (4)学生构建dna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生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自评、组内和组间评价后,观察不同dna双螺旋模型的共同点,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为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为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

  dna分子结构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比各小组制作的dna模型,发现不同dna分子的结构并不尽相同,差异表现在dna双链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四种碱基的数量关系

  记录本小组制作的dna模型中四种碱基的数量,并将几个小组的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归纳双链dna分子中四种碱基数量的比例关系。

  情感教育提升

  在资料分析、模型制作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同时代的科学家相比,沃森和克里克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互补;对所从事的研究有兴趣和激情等。)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后总结在制作和运用dna分子模型的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寻找更好的材料用具和方法,设计制作更科学、更美观、使用更方便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开始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却发现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打破神秘,拉近抽象的dna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以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模型建构的科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间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全方位调动感观,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知识理解效率。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捕捉细节,如学生拼接时(碳)原子的位置接错、违反空间学现象等,现场发现、现场展示、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在讨论中擦出火花,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得到结论。

  互动的教学模式比较生动形象,学生也很感兴趣,但要注意:课堂调控引导能力对教师是一大考验。课堂最后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和课后知识巩固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虽活跃,但课后知识没掌握牢固的情况。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4

  一、教案讨论

  今天咱们上一节实验探究课程,昨天课外活动时间,我带领大家在咱们的操场上以小组为单位去捕捉“鼠妇”,全班六个小组,有五个小组圆满完成了任务,但是有一个小组没有完成任务,竟然一只鼠妇都没抓到。五组的小组长,请你来给大家汇报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没有捕捉到“鼠妇”的理由吧。

  五组的小组长满脸的委屈和无奈:老师,我带着我们的小组成员一起去捕捉鼠妇,可是我们见到了蝴蝶、蚂蚱还有各种小飞虫,但是就是没有看到鼠妇,另外我们还挖地三尺,结果只抓到了蚯蚓。这个时候其他的同学都开始小声说起话来,五组的小组长站在那里十分的无奈,其实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因此这个时候我开始引导他们将课堂内容进行一次深入:虽然你们很努力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你们并没有完成教师交给你们的任务,按照规定,你们五组应该受罚。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五组的同学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见到的那些蝴蝶、蚂蚱、小飞虫,还有你们挖出来的蚯蚓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看到事情有转机,一个五组的同学站了起来:老师这个我知道,蝴蝶、蚂蚱还有小飞虫都生活在草丛里,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更确切应该说蝴蝶生活在有花朵的地方,而蚂蚱生活在草丛里。这时另一个同学马上站了起来,老师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蚂蚱有不同的颜色,在那些有草长得比较茂盛的地方绿色的蚂蚱较多,而在那些草比较少的地方,灰色和黄色的蚂蚱较多。这时候五组的小组长又站起来,老师,我还发现我们挖出蚯蚓以后它会马上向着泥土中爬,并且还有有蚯蚓的地方和没有蚯蚓的地方土壤的状态不一样。看着五组的学生如此积极地表现自己,我不禁有点着急了,因为这堂课我本来准备好了,用鼠妇作为案例来讲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节,可是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如果打断他们直接把课堂引导到自己设定的探究实验中来,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不加以引導,这课堂任务能否完成呢?斟酌再三我还是决定扔这个讨论进行下去。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啊!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其他的同学也引导进这场讨论中来。

  刚才五组同学观察的非常的详细,那大家能不能对五组同学观察的这些现象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学生:老师,五组同学说的蚂蚱颜色不同的.问题,我认为这是蚂蚱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它们身上的颜色是一种保护色,这种保护色能够防止它们被天敌发现。

  学生:老师,我认为五组同学所说的那个蚯蚓被挖出来以后马上逃跑是它感知到了危险的存在。

  学生:老师,我认为他说的不对,蚯蚓之所以生活在地下是因为它们害怕光,这好像是叫避光性,这个和趋光性是一个道理,比如我们常说的“飞蛾扑火”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老师,五组的组长说的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和周围的土壤不一样,我认为这是蚯蚓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环境。

  学生:老师,我认为我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的操场上那些跑道上,篮球场上就没有昆虫,而操场角落里的草丛里和树下就有昆虫。

  ……

  等大家停下讨论和发言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引导:嗯,大家说的都很好,也都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大家的这些见解究竟对不对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进行验证。说着我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实验道具和实验器材。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一一的验证。

  虽然这堂课和我准备的课堂有点偏离,但是结果是好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学生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二、教学反思

  很多老师都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遇到事情不会举一反三,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这关键要看教师怎么进行引导。

  1.授课方式要灵活多变新课改要求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要打破以前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去适应现在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引导者,而不再是一个决策者,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设置生活情境我们讲述的是学生身边的生物,就要从学生的身边搜集资料,而现在的初中生生活经验缺乏,他们常见的生物也就那为数不多的几种,如何从这些事物中选取我们所需要的,如何从学生这些常见的事物中抽取出生命科学的原理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研究教学,要不断的研究教学理论,更要不断的研究学生。

  3.要正确对待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因为每一堂课都是不同的课程,我们遇到的每一批学生都各不相同,所以在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是很正常的,对于这些“偶发事件”教师不用担心,不过也不能置之不理,比如这堂课就是我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我想到了所有的问题,但是却没想到学生的热情偏离了教学的轨道,但是这个偏离也只是偏离了我自己的教学思路,并没有偏离知识,也没有偏离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索性让学生探究开去,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探究深入下去,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探究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探究教学才是真探究,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好课堂。

  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害怕那些“偶发事件”的出现,我们一定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偶发事件”,让其为我们的课堂添光溢彩,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是每一名人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相关文章: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08-20

初中生物案例分析08-20

音乐教学案例12-01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07-01

案例教学的好处详解01-30

教学案例分析07-14

案例:反思教育教学实践10-12

《泊秦淮》教学的案例分析12-17

教育教学案例格式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