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时间:2024-09-25 11:15:16 国学 我要投稿

(优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选)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一、教材自由度过大,不好把握。内容偏多,难度太大,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还没有到位。教师在使用上,感觉自由度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太大,目标不好掌握。

  二、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水平,是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质量的关键。

  三、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一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在岁月回望中积淀着、丰富着、成长着。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肩负的历史重任,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路行来,其中的甘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我们甘愿为之匍匐,不为别的,只为晨光熹微时那傲人的绿意,微风轻抚时那缕缕的馨香。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2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20xx年新学期我校深入开展了《弟子规》为内容的经典诵读活动。一学年以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1、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校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其内容设计丰富,有的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有的是诗句接龙,有的是你问我答,有的是对歌竞赛,有的是游戏表演。

  三、科学评价,促进提高。

  六月一日我校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3

  早上好。我是校团委学生会文化部部长刘心铭。今天我在这里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培养锻炼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胆量,我部门于上周四承办了以“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为了让比赛更加激动人心、井然有序,在学校团委老师的统筹安排下,各个班级在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指导下,上周二中午在西报告厅进行了抽签和认真细致的彩排。在彩排过程中,同学们专注致志,充分展现出最佳水平;班主任们认真负责,耐心指导同学们朗诵;团委干部们更是兢兢业业,及时指出比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正是大家共同努力,使得彩排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为比赛的成功做好了充分准备。

  上周四下午,我们举行了一场名为“传承中华文明,诵读国学经典”比赛。参赛的同学们精心打扮,登上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迅速地上下台。观众们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静静地欣赏,没有大声喧哗。十二组选手都完成了朗诵,并接受了评委的评分。虽然有些组的得分可能不够理想,但每位同学都尽力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做到了最好。

  在此,我想感谢学校领导和初一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感谢他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这次出色的诵读比赛。同时,我还要特别感谢校团委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他们精心筹备了这次比赛,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主持人队和宣教部制作的精美宣传报。还要感谢文化部干事们的辛勤工作,他们负责收取报名表等事务。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付出,才使得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如此成功。每个人的努力都为这次比赛增添了光彩,为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4

  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道德人才为宗旨,以诵读国学经典名篇为载体,诵经典、知经典、悟经典,营造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培养崇高志向、自强人格和诚信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二、活动时间及方式

  (1)利用早上学生早到校的时间,于上课前至少15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2)在每天的上午阳光体育时,将当天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诵读加强记忆。

  (3)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4)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5)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5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理念和智慧。它如同一根坚实的纽带,将丰富多彩、各个方面的中华文明珍品紧密相连,滋养着中华民族茁壮成长,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国学使得中华民族以独特的品质和形象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在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卓越思想与文化已经超越时空的限制,融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并成为了不朽的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在我以前的观念中,国学给人一种阳春白雪的感觉,似乎是高雅的事情,只有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才能从事其中。在大师们的口中和笔下,国学如舞蹈般高不可攀。然而,通过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后,我意识到国学不仅在庙堂上闪耀着光芒,在民间同样发出了耀眼的光彩。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贯穿于每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修改后回复的内容:经过我的思考和改写,我认识到国学给人一种古朴纯粹的感觉,仿佛是雅致的活动,是阅读各种诗书的功课,被大师们崇尚和描述得高不可攀。而现在,通过我们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探索,我发现国学不仅在庙堂上发光发亮,也在民间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国学文化贯穿于每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中。

  国学文化是先贤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它根植于中华民族土壤而破土萌发,深深镌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基因之中。在课程多样化的今天,传统文化 教育 成为一门新的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的思维方式,提供给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新的平台。

  国学经典进我家小古文诵读活动,得到家长的一致赞成与好评。融传统文化于小学教育教学,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举措。我们课题小组通过“国学经典进我家”

  在这一年的“国学经典进我家”小古文诵读活动中,我们班的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诵读了《小古文100篇》,有的家长在此活动的引领下,还主动学起了《大学》《管子》等。家长们纷纷表示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培养了孩子与家人的诵读兴趣,还使孩子明理,懂事,积极向上。

  学生和家长在学习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纷纷对经典诵读活动表达了支持,并希望这项活动能够长期持续下去。作为教师,我们将继续推进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新学期我们计划邀请优秀的家长们一同加入课堂,与学生们一起深入研学经典文本,并进行共同的吟诵。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发现诵读经典对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首先,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识字能力和口语水平,有助于他们在其他学科领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进而提高学业成绩。其次,诵读经典还能促进学生的脑力开发,增强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在小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影响。通过接触经典作品,学生的心性向善,性情也得到了陶冶。同时,经典诵读也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不良和道德沦丧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经典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素质和修养。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6

  一、活动概况

  1.2014年11月24日,市教育局发函(文教函[2014]336号),举行全市小学师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2.12月19日,先后收到全市各校的报名参赛推荐表。

  全市小学共39个单位(含民办校),共收到38个单位送来报名参赛推荐表。根据通知精神,所有单位于12月25日上午9:00派代表到小学教研室抽签确定参赛顺序,同时送交诵读作品和伴奏光盘。

  3.12月29日,举行学生组比赛,现场点评并颁奖。

  学生组共38个单位参加,分上午和下午两个半天举行。尽管活动与供电所线路维修计划时间产生冲突,但是经过协调,供电所承诺提前完成维修,学生组的比赛比预期推迟一个小时,于12月29日上午9:30举行,上午进行前23个单位的诵读,13:00结束;下午14:30开始,进行后15个单位的诵读。

  比赛结束后评委现场点评,公布比赛结果并颁奖。其中,文昌市第二小学、会文中心小学、文昌市树芳小学、文昌市第一小学和罗豆农场中心小学5个单位获得一等奖,文城中心小学、文昌市第三小学、锦山中心小学、东路中心小学、翁田中心小学、重兴中心小学、清澜中心小学、湖山中心小学、龙楼中心小学和迈号中心小学10个单位获得二等奖,昌洒中心小学等23个单位获得三等奖;会文中心小学和文昌市树芳小学获得最佳创意奖,林春凤等28名教师获得教师指导奖。

  4.12月30日,举行教师组比赛,现场点评并颁奖。

  教师组共41名教师参加,上午8:30开始,中午13:00结束。比赛结束后评委现场点评,然后公布比赛结果并颁奖。其中郭媚媚、符丽娜、符方清、陈汝娇和邢彩映5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周蜜、云雪、吴娇芳、云丽美、黄玉蕊、欧丽媛、吴小虹、林娟娟、陈璐和魏琼10名教师获得二等奖,吴秋婵等24名教师获得三等奖。郭媚媚和吴娇芳老师获得最佳创意奖。

  5.现场评出本次活动的5个优秀组织奖。

  教师组的比赛结束后,评委根据两组比赛各单位的表现情况,评出5个优秀组织奖,分别是:文昌市第一小学、文昌市第二小学、文昌市树芳小学、昌洒中心小学和会文中心小学。

  二、活动特点

  (一)活动中的亮点

  1.参与面广人多。

  本次活动,参赛师生约800名,指导教师74名,观摩领导和师生(不含参赛者)200多人。从参赛者看,本次活动的参赛对象分别是全市在校小学生和在职小学教师,全市39个单位中有38个单位报名参加,其中参赛学生约700名,参赛教师41名。从指导教师看,各校参赛作品的指导教师,除了语文学科的,还有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参与指导,相当一部分学校全面整合各学科教师的力量加以指导,全面展示国学经典内涵。从现场观摩者看,观摩本次比赛的除了800名参赛师生,还有市教育局和市孔子学会的部分领导同志10多人,各校带队领导和教师约200多人。

  2.思想重视,准备充分。

  本次活动全市各校都很重视,仅从报名数量和指导教师看便足见一斑,另外从各校学生组的参赛阵容和服装道具上更能充分体现,38个参赛作品,参赛阵容达20人以上的有30个,为本次比赛特制统一服装道具的有32个,为本次比赛编排舞蹈、武术或太极拳加以辅助的有23个。另外,本次活动普遍体现出参赛者熟记作品篇幅长、参赛服装与作品背景协调一致、诵读形式丰富多样、辅助表演恰到好处等特点。本次诵读作品大多都是好几首诗的组合或者是一整首词,诵读内容普遍较多,但不论篇幅多长,参赛选手都能脱稿背诵,没有出现忘词现象。各校的服装大都是专门为诵读该作品特制的,与作品内容和时代背景高度一致,诵读队形丰富多样,讲究变化,与作品反映的内容协调一致。应该说,没有高度的重视和事先充分的准备,是无法整合多学科力量并融汇这么多方面的表现元素的。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本次参赛作品,既有《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启蒙典籍,又有《木兰辞》等乐府民歌或《满江红》等爱国诗词,有古诗词,也有近现代诗歌、散文等,内容丰富。从朗诵形式看,首先,本次活动参赛节目都很善于通过舞台道具和队形、舞台动作等恰当地营造诵读情境,有的完全根据诵读内容营造诗词所表现的现场情境;有的模仿古代私塾营造古代儿童快乐诵读的情境;有的也很现代化,创设现代儿童诵读古诗词的新颖场景诵读……这样的情境创设,很快把听众带入古诗词中,身临其境地欣赏经典中的美好。其次,本次诵读讲究领诵的发挥和整体配合,领诵、小组诵和齐诵三者之间的配合显得更加灵活自如、恰到好处。另外,大多节目都特意编排了舞蹈、武术或者太极拳等加以辅助,其中,有21个节目是特意编排舞蹈伴诵的,还有东路中心小学和华侨农场小学分别编排了儿童武术、教师太极拳加以伴诵,这样的创举大都能丰富舞台表现形式,恰到好处地反映作品主题。

  4.现场诵读效果好。

  从参赛作品的现场诵读效果看,本次参赛作品的内容积极向上,都比较感人;参赛学生的服装道具都能做到统一并与作品内容相协调,诵读表情、姿态与诵读作品融为一体;朗诵熟练,普通话标准,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主题突出,大都能引起观众共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赛作品的创作手法巧妙,整体配合默契。

  比如学生组市二小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很讲究整体配合:出场的队形吸人眼球,男女两位领诵站左前台,合诵队员分三单元或站或坐,呈展翅飞鹰状;诵读动作不论是两位领诵者还是小组间的配合都讲究对称且整齐划一,与三位红旗手整齐的摇旗动作浑然一体;尽管是三十人的合作诵读,但是仍能通过节奏快慢变化凸显主题,把情感一波一波推向高潮。

  会文中心小学的《木兰辞》,开场借助一件巨大的用多条彩布做成的古代纺织架作为道具,几位女同学的一组简单的穿梭动作便营造出花木兰应征前与姐妹们纺纱织布的幸福生活情景,之后是一名女领诵与二十几名合诵者以及几位舞蹈表演者之间的诵、歌、舞的联合演绎,声情并茂的诵读加上形象生动的舞蹈表演,把《花木兰》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经典也因此深深印烙在现场每一位师生的心田。

  树芳小学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开场时三名“将军”挺立舞台正中的“点将台”,二十多名士兵举旗随令而动,在舞台正前方先跑成一个大圈后左右整齐列阵,场面浩大,气势雄伟,三位“将军”的领诵声音慷锵有力,情感激昂,尤其是正中央的一名“小将军”,虽个头矮小但满怀激情,音调激越高亢,抑扬顿挫处理得恰到好处,把岳飞的雄心壮志和满怀豪情表现得相当到位,也引领着身后的合诵者出色完成全词的诵读,让《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慷慨激昂不断冲击着现场师生,让人热血沸腾。

  市一小的《吟月》和罗豆农场小学的《悠悠诗情颂中华》都是组合诗诵读,《吟月》创设母子月下对话的情景,围绕“月”分“凝月遐想”、“赏月听风”、“寄月思乡”和“望月怀亲”四章组合诵读了《古朗月行》、《山居秋暝》、《静月思》和《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四首古诗词;《悠悠诗情颂中华》营造古代书童快乐读诗的情境,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依次诵读了《春晓》、《小池》、《山居秋暝》和《江雪》四首诗,两个作品几乎都没有借助舞蹈表演加以辅助,而是借助服装、队形、音乐、古人诵读动作和简单的过渡语巧妙创设诵读情境,采取领诵和合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展示出国学经典的美好以及儿童诵读经典的快乐。

  此外,本次活动教师组的诵读收到意外的效果。郭媚媚老师的《走进李清照》,采取组合词诵读的方式,从《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上阕进入,慢慢转入《蝶恋花》中年轻时的浪漫美好,然后再转入《夏日绝句》中的爱国情怀和正义凛然,最后又回到《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下阕,抒发晚年李清照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郭老师着一身淡绿的荷花裙,一副惆怅哀伤的表情,一种低沉慈缓的嗓音,伴随着一支充满惆怅伤感之古曲,娓娓道来,仿佛晚年的李清照就站在我们面前,对我们叨叨絮絮……还有符丽娜的《月满西楼》、符方清的《将进酒》、陈汝娇的《木兰辞》和邢彩映的《匆匆》,虽然没有多首诗词的组合,但是他们都能巧妙借助音乐背景,用自己独特的嗓音、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轻重缓急等语气语速方面的灵活处理,把诗词所营造出的意境、所抒发的诗人情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感觉那不是在看诵读比赛,而是在与古人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5.活动影响深远。

  虽然说本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诵读作品,都给现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这还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举办本次活动,我们还想通过比赛辐射影响到全市所有小学、小学师生以及学生家庭,进而让国学经典慢慢走近每一家庭,让经典慢慢成为全社会精神食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目标。正是据于这一点,本次活动通过限制参赛条件(要求选送的作品必须是获得学校比赛一等奖的作品)促使全市各校首先在校内举行比赛,借助各校的诵读比赛在全市小学师生以及家长面前展示国学经典的美好,传承民族文化,让国学经典的根从小就深深扎在每一中国人的心灵。从本次选送作品看,全市39所小学中仅有一所规模100多学生的民办学校缺席,参与面达到全市在校小学生的99.5%,因此本次活动的影响面是相当大的。再从各学校选送的作品质量看,各校的国学诵读初赛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因此对当地学生以及家长的影响也应该是深刻的。赛后观摩教师的反响普遍较好,多位教师反馈说观摩这样的作品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国学经典,萌生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内容的不少想法,同时看到一个个年轻教师的精彩诵读也让他们产生了再不学习就会被年轻人反超的危机感。另外,几位全程参与观摩活动的孔子学会领导在观看过程中脸上总是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他们不断地点头称赞,还多次提议坚持年年搞这样的活动,透过这些细节也能深刻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喜悦和对活动的肯定、支持。

  (二)活动中的不足

  1.参赛作品中的国学经典偏少。

  过去一次次的诵读比赛已经反复提醒我们:能在舞台上经得推敲并大放异彩、耐人寻味的还是国学经典作品。本次比赛的结果再次验证了这一点:学生组38个参赛作品中20个是选用国学经典的,占参赛作品的56%,而获得一等奖的5个作品中有4个是国学经典作品,占80%;教师组42个参赛作品中18个是选用国学经典的,占参赛作品的44%,而获得一等奖的5个作品中也有4个是国学经典作品,占80%。种种数据显示在诵读比赛中国学经典作品占绝对优势,可是各校选送参赛的作品中,国学经典仅占50%。虽然本次活动为了丰富诵读内容提出了相对宽泛的选材范围,但这样的比例依然反映出国学经典作品在广大教师心中的份量严重不足。经历了祖祖辈辈几千年的筛选沉淀下来的经典作品,数量多,品质优,但没被我们的老师选上,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的老师熟悉的国学经典并不多,不知道有这么好的作品;二是我们的老师对国学经典作品理解不深,无法准确把握并淋漓尽致的表现经典的思想内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了一种现象:老师们与国学经典的距离还比较远。

  2.观摩教师数量少。

  本次活动首日的学生组比赛,观摩教师除了领队和指导教师,几乎没有主动前来参与观摩学习的教师。活动第二日的教师组比赛,观摩教师除了参赛者和领队,增加了市直属小学和文城中心小学的部分教师,但总量也只有200多人,现场依然显得空荡。而从观摩教师的反馈情况看,活动给教师带来的触动很多,教师从中受到的启发也很大。市二小的林春凤老师感慨说:“师生的诵读精彩纷呈。看来教师如果不努力向别人学习,将很快被淘汰。”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位市教研员在一起也有一种共同的体会:作品确实反映出各校的指导水平提高很大,能从中借鉴的地方很多。可惜,我们没有组织更多教师前来观摩学习,白白浪费这大好资源。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身为教研员的我们,与国学经典的距离依然遥远。为了弥补观摩者少的不足,我们决定给每一所学校刻录一套活动全程的光盘,以备后续各校组织教师学习借鉴用。

  3.部分师生对经典内涵的把握不准。

  尽管本次参赛作品大都能准确而巧妙地通过诵读和服装、道具、舞台表演等形式表现作品的美,但少数作品依然存在对作品内涵把握不准、处理不当之处。比如,有个作品学生竟然穿着燕尾服在台上诵读国学经典作品,还编排了与诵读内容不太瓜葛的舞蹈辅助;有个作品学生用童谣歌诀的快节奏反复齐读《满江红·怒发冲冠》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充满大英雄岳飞无尽耻辱和满腔愤恨的词句……这些处理手法都只能说我们的指导教师对经典内涵把握不准,再一次发出红色信号:我们与经典距离还遥远。

  4.部分学校把活动当任务应付。

  从学生作品的诵读内容、服装和指导教师看,部分学校并不重视本次活动,有些学校学生诵读的内容只是几首不太关联的古诗的简单叠加,甚至诵读形式也不经任何处理,就像上台完成几首古诗的背诵任务一样;好几所学校学生的诵读没有任何的辅助,让学生穿着校服或者旧仪仗服上台诵读,与诵读内容格格不入,其中不乏规模达两千学生的经费充足的大校;有的学校选送的学生作品只有一名指导教师,一己之力实在难以充分把握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内涵,说明学校并不主动整合资源,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当然,也发现个别学校并没有按照要求事先组织校内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真正让国学经典在广大师生甚至家长、社会的层面产生深远影响,没有达成活动预期目标。

  三、活动反思

  1.抬头面对,我们这代人最惭愧。

  本次活动现场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坐在右前排的一行全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都是已经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作为主办方市孔子学会的领导,尽管年老体弱,尽管活动持续时间长达三个半天,但是他们自始至终都在全神贯注地观看比赛,并为活动致辞,亲自上台颁奖。看到我市小学师生对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表现,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不停地给台上师生的精彩表现热烈鼓掌,赛后他们还不停地对师生的表现大加赞赏。林尤潮会长说,国学经典能滋润人一辈子,儿童时期就熟读成诵功效最大,这次上台师生们对大量国学经典作品都很熟悉,都能脱稿诵读并且恰如其分地表现作品思想内涵,这很有意义,有位老师还敢于挑战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高难度的诗词,很不简单。云皇和薛英炳两位副会长和林明新秘书长除了很满意师生们的精彩表现,他们还提出了以后要紧扣“国学经典”缩小选材范围的建议,林尤潮会长也建议作品主要从经、史、子、集中选择,可以考虑少量革命诗词……他们的举止、他们的言谈,传递的是老一辈人的国学情,透过他们的言行,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在他们心中沉甸甸的份量。看到老一辈人这份浓浓的国学经典情,我们不由反思自己:本次活动从策划、组织到指导、参与,几乎都是我们这些中青年一代,尽管台上精彩不断,但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令我们惭愧不已,参赛作品的选材国学经典仅占一半,观摩教师人数少,部分作品对国学经典的内涵把握不当,有的学校把活动当任务来应付……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中青年这一代人心中的国学经典太少、太浅,我们与国学经典的距离太远。

  2.低头反思,我们需要不断改善。

  能发现不足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明明有不足却还蒙在鼓里或者对缺点视而不见。针对本次活动暴露出的四个问题,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下一次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应该有所整改,首先是参赛内容范围要缩小在国学范畴,其次是观摩教师的选派要分配指标到各校,第三要严格要求各校在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后加以指导,第四要在活动通知上要求各校充分重视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当然,除了以上四点,活动中肯定还有一些我们目前没发现的问题,后续还需要我们跟踪了解并即时整改。

  3.展望未来,让国学拐一个美丽的月亮湾

  本次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己远不如老一辈人与国学的距离近,他们内心的那份国学情深厚而炽热,听到琅琅的国学诵读声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是我们无法体会到的。相比之下,我们深知自己与国学的距离还很遥远。而从近几年各校开展的国学活动中,我们又能体会到中小学生正在与国学经典亲密接触,国学的根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越扎越深,他们心中的那份国学情也越来越浓。因此,尽管内心惭愧,尽管我们这一代人过去没有太多与国学亲近,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努力让国学在下一代人心中深深扎根,让国学从我们这儿拐弯,拐一个美丽的圆弧。比如,让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成为常态,每年举行一次;举行国学讲座或传统节日国学活动;学校每周安排国学晨读时间,举行班际国学黑板报、手抄报评比,举办国学经典故事会等。

  决心,在下一代人身上努力播撒国学情怀;但愿,国学的拐点从我们这儿开始;期待,国学从这儿拐一个美丽的月亮湾。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7

  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几千年的融合与发展,造就了春秋战国的文化繁荣,秦汉以来的高度发展,使中华民族长期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之所以长盛不衰,不仅因为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善于创造的民族,也因为我们是一个不断进取、智慧的民族。历朝历代,多少仁人志士,书写着他们辉煌的人生篇章。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这个古老的民族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此,我校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三字经》、《弟子规》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浸润在书香之中。孩子们重温《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徜徉于国学经典的孩子们朝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目标努力着。

  各个小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古色古香的古筝声中,孩子们陶醉在经文韵律的诵读中;抑扬顿挫的《三字经》让我们感受了传统经典的精华;我们又从《枫桥夜泊》、《望天门山》中深深被传承中华文化,被祖辈们辛勤留下的瑰宝所撼动。

  在学生们慷慨激昂的诵读声中,我们不仅听到了先贤高瞻远瞩的见解,也看到了今日少年风华正茂的斗志,更想到了将来中国无比灿烂的前景!

  在活动中,我们还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我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方式。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8

  为推进我校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国学经典天天诵”在校园内开花结果,今天我校精心组织全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举行了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良好地国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临近期末考试这一紧张氛围中感受一丝快乐。

  本次活动各班精心准备诵读节目,诵读内容分别为: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论语》。……同学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形式多种多样:有朗诵、背诵、师生表演剧、背诵加舞蹈、师生扮演诵读、成语接龙类等等,同学们精彩的表演确实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震撼,虽然本次活动不给辅导教师赋分,但是老师、孩子们没有一丝的懈怠,每位参赛选手都准备地非常充分,在表演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赢得老师、同学们的一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让大家共同领略到中华经典之奥妙,感悟中华文化之精深,享受中华文明之乐趣。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9

  诵读国学经典,就是让孩子们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xx时期,汲取中华源头文化的精华而终身获益。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解古训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是我们的责任。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每一位老师都十分关注学生的阅读活动。学校把早读和间歇练习的.时间定为学生阅读的时间,并定期组织专人进行阅读检查,使经典阅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今天,学生们举行了一次阅读比赛,我班的阅读成绩不尽如人意。

  学生背得很好,他们很自信。美中不足的是:在背诵时,古诗中的字学生读不准。

  我发现这不是个别学生,而是大多数学生。我想:学生都是这样,我有一个直接的原因。

  当学生读古诗词时,老师必须设置正确的发音。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所以说老师的责任很大。

  我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的开展途径上,我开展竞赛、朗诵表演,并和每天的班级评比挂钩,以激励学生。

  还记得阅读活动的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充分利用早期的阅读时间进行阅读。还坚持每天课间诵读5分钟;坚持几个学生一起诵读,互帮互教,共同进步,诵读效果往往比一个人单独诵读好,学生们都知道“你可以是我的老师,我也可以是你的老师”;坚持师生共同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总之,经典阅读是一项灵魂工程。坚持很难,但最重要的是要踏实。以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责任,并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相信学生将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创造美好的未来!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0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国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针对当代学生对国学的陌生,为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国学的博大精深,提高学院同学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使20xx级新生树立更好的道德观与思想观。11月30号,建筑与规划学院对11级新生开展了关于“国学经典”的党团活动。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我校的广泛开展,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此次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各班同学对于“国学经典”这个话题畅所欲言,以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自定地点,自定形式,在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中各班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同学认真听讲,踊跃参与活动,现场气氛活跃。活动结束后,各班呈交一份活动报告,报告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部分团支部还上交了有关国学经典的视频。深刻学习和认识了国学经典在当今社会下的重要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使11级新生纷纷表示对中国传承数年的国学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会用优秀的思想来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本次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之果、精神之花,它承载历史、传承文明,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资源。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能够引领大家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经典,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这是我们薪火相传、万世一系的历史使命。诵读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人文素质。文以载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浸透着优秀的人文精神基因,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国学是从古至今的文化积淀,是经过一层层洗礼传承的文化瑰宝,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1

  本学期我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同时也相继成立了国学经典诵读社团。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及社团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做了一些具体的如下工作:

  一、树立统一诵读目标

  学校成立了国学诵读活动工作小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每一个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开展诵读活动;保证每一个班有专用的国学诵读时间;保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诵读读本;保证每学期开展一至二次国学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学校对各班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给予督促、评估,并列入学期考核。

  二、将课程渗透孩子心中

  为了让经典真正植入孩子们的生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脉,我校把经典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社团进行文化浸润。在社团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心理教育,通过德育课程、班级个性化评价等途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本学期,我们将国学经典诵读引进课堂形成社团,引入学生学习生活。一至六年级开设专门的国学经典诵读课,结合我们过去编写的校本经典古诗诵读读本开展活动。

  三、将课程融入教师教学中

  国学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诵读与每周的社团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社团活动来激励孩子们积累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而在经典诵读及社团的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根据不同年级每学期规定一定量的背诵篇目,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经典的质量。

  四、用活动推进发展

  为了让经典文化真正浸润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为孩子们的日常行为,我校主要通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来温润推进。我们开展了“诵经典、庆六一”的校园活动、有趣的手抄报活动。一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为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教然后之不足,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面临一些问题:

  一、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必要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

  二、关注国学经典诵读的方法。既然国学经典诵读已经作为课程,那么相应的教学研究、教学探讨就应该伴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国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方法的提炼,经验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开展活动。

  总之,任重而道远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2

  国学经典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在学生中开展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丰厚孩子文化底蕴的同时,更能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列四坝小学于20xx年9月举办了“小国学”讲坛活动。利用课间领着学生一起背诵《三字经》、古诗文;除此以外,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还讲解《水浒传》,平时利用升国旗课间等进行背诵,营造浓厚的氛围,语文老师对《水浒传》进行了讲解,并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了等级评定。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大型集体诵读:以全校为单位整体展示,如:每周的升旗仪式。

  (2)小型集体诵读展演: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展示,如:每天上课的时候。

  (3)读书笔记展示:主要以学生习作为载体,展示读书心得,彰显人文教育。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们在背诵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千古美文,做中华少年。

  国学经典能够走进校园,我们感到非常高兴,诵读经典活动

  我们要长期搞下去。让学生们学到课外知识,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更大的收获是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用到行动。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争作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的信心。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3

  少儿频道播出的《国学小名士》,主要考察了选手们对国学文化的掌握程度。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冷静对待老师出的国学题目,对答如流,使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那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堪比一部部扣人心弦的大片,吸引着我。有遗憾的感动,有温馨的力量,这是一场重塑我们精神的启蒙运动。“创意诵读”展示了选手们的独特个人魅力,让人赞叹不已;一项项公益活动,更形象直观地诠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爱记诗词”环节中,小选手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观众禁不住热烈鼓掌,更激发了我学习习国学的兴趣。特别精彩的是“楹联对决”,小选手个个才华横溢,令人羡慕。小选手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下联。如上联“一元二气三阳开泰”,对出的下联是“四书五经六艺贯通”、“四海五洲六合同春”,评委老师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真让我大开眼界,也明白了什么是平仄。原来小小的对联,蕴含着那么多丰富的知识,这与选手们平日对诗词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观看《国学小名士》,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经典诗文和它们的含义,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满招损,谦受益”已深深印在脑海中,我会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刻刻激励我前进;“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爱国精神,深深地将我折服。每一句诗词都给了我前进的动力,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启发着我们去开发更美好的东西。

  我专注于每一个节目的表演,听着他们充满激情的朗读,看着他们微笑而平和的表情,让我也身临其境,跟着他们一起紧张着,一起思考着,一起微笑着,在答题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是那么的'少,有一句话说的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如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呀,只有饱读诗书,才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呀!从今往后,我也要多学习积累古诗词,撷取民族智慧的结晶,把祖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国学,犹如浩瀚沙漠中一朵艳丽的鲜花,犹如湛蓝天空中耀眼的太阳,犹如漆黑夜里熠熠生辉的烛光……古人用惊人的智慧,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发展铺好了道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就应该要把它继承发扬下去,这也是我们的使命。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4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二、活动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系统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

  1、参赛对象:湖村乡小学全体师生。

  2、比赛内容从《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书目中自选。

  3、比赛形式:以小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鼓励编排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参加展示活动,每个节目时间3-5分钟为宜。

  4、着装要求:服装统一,整齐大方。

  所有节目必须有配乐,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5、比赛时间:10月30日上午8.30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评比奖励办法

  1、邀请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根据各校的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学生组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教师组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若干名。

  五、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词

  (二)、诵读展示

  (三)、现场评奖

  (四)、领导讲话

  (五)、现场颁奖

  六、现场具体工作安排评委小组

  组长:黄艳萍组员:5个校级领导

  评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剩下的三个分的总和为最后得分。

  七、相关事宜

  1、各班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材和诵读形式的编排训练工作。

  2、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希望各班要明确目标,落实职责,规定时限,高质量的完成工作。

  活动过程

  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教师们的积极参与:

  评比结果

  学生组: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教师组:

  一等奖:

  二等奖:

  活动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诵读国学经典,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涵养民族修为,承继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华气韵和民族气质的现代中国人,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深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国学经典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我们学校根据教育局的精神,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我们转变观念,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回归教育本质,以育人和提高师生修养、提升改造社会能力为宗旨。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5

  中华国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国学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这些祖国优秀文化精神,足以成为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对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将“国学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列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现总结如下:

  1、明确活动目标

  我们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国学,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拓展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创学校之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在开展“诵读中华国学,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行动上积极,工作上扎实,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把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落实到实处。在活动中,我们做到了七个落实:

  ①时间落实,学生每天除了课前3分钟,午间10分钟诵读国学文,学校每周安排1节阅览或语文兴趣课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诵读。

  ②辅导落实,各班级的语文教师为该班的指定的国学诵读辅导教师,帮助学生弄懂校本教材的读音、大意、意境。

  ③内容落实,学生可根据学校提供的校本教材《唐诗》、《三字经》、《弟子规》,做到每天读一个内容,每周背一个内容,并收集自己喜欢背诵的国学。

  ④任务落实,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导主任负责国学诵读的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活动的具体操作。

  ⑤管理落实,对国学诵读活动的规划,发动、宣传、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检查方面,按学生自查,小组长检查、教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⑥评价落实,学校把各班开展国学活动及竞赛成绩列入班主任考该,并规定国学诵读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⑦体验落实,开展国学诵读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对学生已熟练背诵的国学给予小红星记载,予以鼓励。每月举行一次国学擂台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诵读会。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5-10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1-26

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11-06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1-07

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总结12-13

国学诵读活动总结03-10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12-03

国学诵读的活动总结范文09-21

小学国学诵读活动总结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