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家》评课稿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评课稿1
好像很久没有出去听课了,今天有幸去实小听了两节语文课,张老师和苏老师同课异教《乡下人家》一课,收获真的很多。
张老师大气沉稳,苏老师活泼灵秀。听课的时候,我也用两个词概括了一下两位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师的课细致,苏老师的课紧凑。
张老师对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十分细致,光读就有基本的默读、指读、默读体味优美的语言、有滋有味地读、分组读等等多种形式,每一遍读都会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体会。XX老师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指导了学生如何概括小标题,如何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如何体味重点字词的作用,比如说对别有风趣的体味……这些指导都为学生后面的自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有法可依。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XX老师的课堂就是自然和谐。
原来教美术的时候就认识苏老师,那时候她在美术教学方面就获得过很多荣誉,在区里小有名气了。今年有幸听了苏老师的语文课,觉得她的语文教学更加的优秀。她的`这节课各个环节十分紧凑,容量很大,让学生整节课都能保持集中注意力,收获很多。期中苏晗老师对“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一句话中逗号的用法的教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苏晗老师对课文的挖掘的深入让人十分的佩服。
两位老师有太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了,漂亮的板书,富有诗意的教学语言,或沉稳或灵秀的教态,还有对课文的深入地挖掘。,这次听课真的是向两位老师学到了很多很多,学以致用,两位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我已经开始运用在我的教学中了。
《家》评课稿2
听了李老师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点评如下。
成功之处:
1、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用事例衬托法。
教学中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赋予学生重要的价值取向。本节课知识点较多,有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接触,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如果仅从教材内容正面分析,容易产生空洞说教之嫌,于是,我决定多举例,特别是联系事实政治,如:汶川地震,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民族特点及各个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贡献,这样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因此品社课教育的德育功能显得更突出重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它当作贯穿本节课的.一条主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
本节课知识点多且涉及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李老师把情景导入设置为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并启发学生把歌词内容和民族国情联系起来,既亲切易调动积极性,针对教学内容也贴切。另外,结合历史、地理知识,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答,既完善了教学内容,又巩固了知识。
不足有之处:
1、对于难点即: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处理中总结时不透彻、不全面。在这里能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一内容。
2、由于本节课知识点多且涉及范围太,为了突破重难点,在教学避免空洞说教,课堂上列举了许多事例,但由于有些事例学生不知道,为了让学生理解知识,所以老师说的过多,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造成听觉疲劳,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没处理好。在以后教学中注意改进。
《家》评课稿3
《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课文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荀老师和魏老师同时执教了这一课。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各有千秋。
一、抓主线,通脉络。
教学中,魏老师抓住一条主线:“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展开教学。概括出文章从“植物、动物、人们”三方面介绍乡下风景。让学生初读课文就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了文章结构,对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
二、讲学法,重感悟。
针对文章两处植物,两处动物,两处人们生活的描写,魏老师以第一自然段为例,采取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总结出“读、想、画、写”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交流句子,想象画面,谈感受。使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不足之处:
这节课魏老师大约延时5分钟。总观这节课的教学,并没有啰嗦费时的地方,主要是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较多,哪个方面都想兼顾,不舍得取舍,这样反而使课堂教学显得沉重绵长,画蛇添足。这也是好多老师的通病。
《家》评课稿4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老师想清楚了要给学生什么
刘老师在课前教学内容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立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民族团结对我们社会生活、民族发展的意义;理解民族团结、平等对于民族的强大、国家的振兴的地位;思考青年学生祖国统一应发挥的作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推进过程中渗透德育,围绕民族原则、民族政策展开教育教学,树立每个公民是祖国发展参与者、受益者的自觉意识,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老师实现了教学的策略改革与创新
高二政治课如何上,一直是高二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话题。相对来说政治常识离学生生活有点距离,合理搭建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桥梁,搭建社会实际生活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是本节课的亮点。结合时政热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情境问题。刘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刘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在之方面的能力。
三、老师关注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习的体验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领会知识;教师理解过程方法的学习体验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教师把民族原则、民族政策相关的知识逻辑化,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知识,而不是仅仅给学生一个知识点,知识性的内容简单化,重要的是知识之间的关系、逻辑性,让学生体会如何建构知识之间的关系。也让理解的知识不需要很复杂,只需抓核心、关键词,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公民意识,关注人的发展,培养有头脑、有思想的学生。
四、值得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事老师的提问,而没有学生的提问,没有学生的提问,是否意味着学生的疑惑都已解决,还是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打开;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教师对话的学生较为集中,那么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是否在本堂课中得以体现?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课型都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现状出发,关注学生的知识提升与能力的结合,不能包办替代。本节课这一指导思想落实掷地有声。
《家》评课稿5
《乡下人家》是新课标人教版四下的一篇课文。全文语言朴素而清新,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向老师以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从指导阅读方法入手,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整堂课就像是在欣赏一部优美的散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回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导入贴切,激发自然。
教学初始,向老师和学生亲切交谈:“你去过乡下吗?乡下有哪些美好的景象迷住了你?”学生听闻此言,纷纷举手发言,精彩纷呈,仿佛打开了一扇芬香之门。通过挖掘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充分激发学生对乡下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向往之情,为导入课文打下了情感和语言的双基石。
二、主线分明,把握主干。
学生初读课文后,向老师引领孩子们初步概括文中描绘的场景,有感情地读一读句段,在头脑中想一想作者描绘的画面,然后交流品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景物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文与人通”——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随后,向老师始终围绕这一条主线,来进行教学。这样就使整个教学结构清晰。
三、典型引路,由扶到放。
凭借典型段的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其他段落。在指导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中“雨后春笋”图后,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一段文字,读着读着,我们就把它想象成了一幅画,读着读着,我们又把这幅画浓缩成了这样适宜的名字。”指导学生通过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最后悟一悟,学习同类型的'第1、2自然段的“门前鲜花”和“瓜藤满架”。做到教学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有扶放,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习得法,激活思。
四、多样品读,感悟文字。
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向老师加强了朗读的指导,安排了多层次的朗读。如在教学“雨后竹林”片段时,向老师首先进行开放式提问“这道风景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学生说“探”字,好像让我们看到了竹笋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活力读;教师出示图片再问“走到这里,你会看见什么?”“你最想做什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向往读,分男女生读、把句子改成诗歌配乐读,读出美感,读出活力,这片静静的竹林顿时热闹起来了,显得虎虎有生机!加深了学生对乡下人家那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的理解,让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五、多种理解,启迪思维。
四年级下册课标中有一个学习要求,即初步学会理解课文的几种方法,如:抓住重点句段、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等等。纵观向老师的课堂,无论是课堂的构架,还是片段的赏析;无论是过渡语言的运用还是评价语言的激励,自始至终都渗透着科学的引领,帮助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畅游美丽的乡下人家。
然,虽美,有不足。不才,略言,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其一、重点略显含糊。毕竟这是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课文,应多加强整体的感知与诵读、字词的认识与理解。过多过细的分析只会导致“揠苗助长”的结果,学生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可能还欠火候,达不到教师期望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课堂的晦涩或生硬。由此可见,课前的预习、学情的掌握也非常重要。
其二、细处略显杂散。比如在初读课文时,教师想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提问一二:我们随着乡下人家最先到了哪儿啊?你还在屋前看到了什么?母鸡、小鸡、雄鸡用一个词叫什么?问题的引导作用不大,时间倒花了不少。还比如在引导赏析“屋前鲜花“时,请学生无序的看了很多图片,问:你们可以用什么词语形容这些花?那就通过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花园里去!虽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训练了语言,指导了朗读,但是却避开了“朴素”与“华丽”这一对关键词的启迪,也错过了顺势教学“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的契机。
南宋人陈善曾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读书的“出”与“入”就是对文本品味、解读、升华和创造的过程。“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洒脱,此是出书法。”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向老师以广博宽厚的视野、多元开放的过程,在对文本的充分的“入”与“出”中,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人文得以熏陶、语言得以涵泳,展现了迷人、独特的教学风采,我对向老师深感敬佩。
《家》评课稿6
品题时从《天净沙·秋思》引入,叶老师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江南味道,一种淡淡的思乡的味道,甚为巧妙。披情入文,很快地理清了行文的脉落,找到了分别描写“流水”“小桥”“人家”的段落,为何先写流水,再写小桥和人家的一问,让学生感受到,有了流水,小桥才依水而建,有了流水和小桥,才有了人家。叶老师从“自然风光”“童年趣事”“太平生活”三个板块,让学生融入作者生活的场景。接着又引入作者生平的资料,让学生引用文中语言,说说作者爱的是故乡的什么,让那份思乡的情怀萦绕在课堂中。
这样诗意的课文,又是略读课文,而且是抒情散文,对教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王老师评课后,我仍然有很多解不开的疑惑。
疑惑之一:略读课文,如何让学生得“意”?
按王老师的说法,略读课文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粗知大意。但这个“粗知大意”的维度有很多,如主要内容、总体印象、写作顺序等方面。那么,对于此文而言,要从哪一个维度进入,让学生得“意”呢?哪一个方面,才与文章的特点相吻合?再者,这“意”,到底是什么“意”?意思的意?意象的意?意味的意?意韵的.意?王老师说的这个意,我现在真有点不得要领啊。况且除了整体的粗知大意,还要牢牢抓住语段粗知大意,这不是难上加难吗?语段完了后,应该还要“走一个来回”,回归整体吧?那又该怎么做呢?
疑惑之二:既是略读课文,又是抒情散文,如何设计得“形散而神聚”?
本文的“神”是思乡,在这篇抒情散文中,美妙的文字如珍珠洒落一地,如何以“思乡”为线,把它们串连?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教也如散文一样“神凝”?是把小桥、流水、人家分开讲,每次都回归到“思乡”上?这样又如何避免块状、平面的推移,体现层次的提升呢?既然不像精读课文那样品词品句,又抓住哪一个点来体会“思乡”呢?我真是越来越疑惑了。
疑惑之三:今后的略读课文怎么教?
现在我总算清楚了一点,那就是略读课文要上出“略读”味,要上出文体感。但是,到底怎么操作?今天《小桥流水人家》是抒情散文,要抓住“神”,那明天要是换一课,我又该抓什么?王老师说要对文本细读,要对文字有“一种敏感和警觉”,可略读课文又不必深挖词句,那文本细读又到底要读什么呢?
写到这里,看了看,上文已经有十余个“?”。我仿佛看见自己的头顶上全是飘浮在半空中的问号,像豆大的雨点般一古脑儿向我砸来。本来是想借写评课整理自己的思路的,没想到一整理,却如雾里看花,迷惘越来越多。看来,要把王老师的话解读明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谢叶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研究机会。古人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我就亲自去山里走走,去云深处走走吧!我决定,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再做一回“小白鼠”,把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进行到底。咱们《珍珠鸟》见!
《家》评课稿7
《乡下人家》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通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周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充分引导学生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这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神清气爽。
下面我就这节课,代表我们四年级组,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不到之处,还请老师和大家多多指正。
我们认为,周老师根据本文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的,使本课教学成为了全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通过“品析”,加上及时的朗读指导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大家一致认为黄主任这节课努力做到了“五实”:教学功底扎实、课堂知识充实、情感体验丰实、课堂语言平实和教学效果真实。
1、周老师十分重视了语言积累和训练,在让学生给每一幅画取一下小标题,不做甩手掌柜,泛泛而谈,而是传授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让学生用“地点+动词+景物”的格式来为每一幅画取个小标题。这样十分便于学生上手操作。在单位时间内的,周老师亩产丰收,获取了比别人更大教学效益,凸显质校创优的先进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课堂要效益的生动实践。也体现了一个老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
2、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至始至终都十分关注我们大勘学生基础薄弱的学情,因此十分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比如在指导学生自学自己喜欢的画面时,他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就很有层次性: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划一划圈一圈想一想。
3、周老师善于用平实的课堂语言智慧,来营造和谐的氛围、美的意境,诱导学生跟老师一道参与文本对话,进行丰实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地里,思维才能表现得最活跃。在黄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如黄老师的“同一个句子,你也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一句话,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消除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如此一来,学生不会因为怕出错而产生畏缩,正是由于周老师的鼓励,在后面几幅画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们也是个个兴趣盎然,收效很好…
《家》评课稿8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篇课文,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邢祎老师执教的《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上起来如诗如画。邢老师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分明。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现对邢祎老师的课评析如下:
1、邢老师的课堂教学,老师通过齐读、听读、引读、范读、带着感情去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章给我们带来的美,体会字里行间的诗意。分散了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2、教师善于洞悉学生的内心所想,例如老师安排了:“你都交流了哪些喜欢的句子?”这一环节,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还把结论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自悟与发现。
3、教师基本功扎实,亲切的教态以及生动的教师语言,随时都可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毕竟课堂的遗憾永远是存在的。首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有关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来审视这堂课的话,提出几点建议:
1、导入部分时间占用过多,可直接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不用再让学生背诵思念故乡的古诗。
2、既然是略读课文,就应该给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足时间略读浏览。教师不够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没有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如:在学习描写几件趣事的环节,过于缠绕不清,花了很多代价才让学生归纳出:溪中捉鱼虾、桥上送野花、茶山摘茶叶。如果告知学生方法的话,可能效果更好,不必一个一个问题逐一解决。
3、定位不够准确。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过多,给学生思考发言是机会少。在课堂上还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概括文章的大意没让学生总结。在学生还没有理清思路就开讲,无疑是违反了略读教学的原则的,也不利于整体教学的推进。
4、课文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课堂上读的还是有些少,若能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好某一部分,就更好了,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5、结束部分太仓促,没有总结和拓展。如果时间允许可设置小练笔环节,这样本课教学得以升华,学以致用。
【《家》评课稿】相关文章:
《家》评课稿03-10
《家》评课稿(精选)08-29
《家》评课稿07-31
《文具的家》评课稿03-05
《家》评课稿(优选)07-18
《家》评课稿15篇03-10
《家》评课稿(15篇)03-10
《家》评课稿 15篇04-26
《家》评课稿精选【15篇】08-09
我的家在这里评课稿,我的家在日客则评课稿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