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9-29 13:05:57 生物/化工/环保/能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1

  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双链DNA分子)

  A=TG=CA+G=C+T=(A+G+C+T)

  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2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互补配对碱基之和相等

  2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一半

  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个DNA分子

  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

  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证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密度梯度离心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2

  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

  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

  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

  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

  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3

  DNA的复制

  1、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时间:有丝XX间期和减数XX间期

  ②条件:模板—DNA双链原料—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③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

  ④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⑤意义: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与DNA复制有关的碱基计算

  ①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DNA分子总数为:2n

  ②第n代的'DNA分子中,含原DNA母链的有2个,占1/(2n-1)

  ③若某DNA分子中含碱基T为a,1)则连续复制n次,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2)第n次复制时所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4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减数XX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XX。在减数XX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XX两次。

  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8、减数XX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XX。

  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0、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XX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XX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5

  1、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6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或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7

  内环境成分辨别

  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浆中的血细胞、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骨髓、胸腺、脾、淋巴结

  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细胞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

  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2.免疫系统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若病原体两道防线被突破由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抗原与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

【生物选择性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生物知识点总结12-02

生物知识点总结06-11

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03-02

(优)生物知识点总结07-24

生物知识点总结(实用)07-25

【精】生物知识点总结06-11

生物一知识点总结11-25

生物知识点总结优秀08-15

生物知识点总结[精]06-12

生物知识点总结(推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