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调研报告

时间:2024-09-30 14:17:44 建筑/建材/工程/家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范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筑施工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范文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范文1

  随着我县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建筑废料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县每年的建筑废料数量已在城市废料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成为废物管理中的难题。建筑废料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所产生的废料各种成分的含量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等组成。长期以来,我县的建筑废料通常是未经任何处理就被运到郊外或农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废料造成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方对建筑废料管理不严格,建筑废料乱堆乱放,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还有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不足也是造成建筑废料污染的另一原因。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废料,规范建筑废料的管理,是防范建筑废料污染环境的关键。为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防范建筑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我们主要是抓好文明施工的两大措施:

  一、 是抓好文明施工的组织管理措施。

  (一)施工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提高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解决文明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关键。一些施工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建立管理组织机构或者是建立管理组织机构,而管理人员却没有尽到管理的责任;文明施工的管理制度没有完善,施工人员没有认真落实管理制度,以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建筑废料乱堆乱放污染环境。

  (二)加强施工人员在岗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减少建筑废料的产生。

  二、是抓好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为防范建筑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场场地及道路应硬地化。现场场地和道路要平坦、通畅、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二)所有的生活或其它污水必须分别处理后方能经排水渠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采用钻孔或其他施工产生的泥浆,未经沉淀不得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或河流。废浆和淤泥应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三)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四)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

  (五)进出口设洗车台,由专人负责对进出口车辆进行冲洗,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污染出入口应及时清扫冲洗,施工现场由专人负责打扫。

  (六)建筑废料、材料严禁直接向下抛撒,脚手架、平网、防砸棚上的废物要及时清理。

  (七)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边按照规定设置围档设施,对施工区域封闭或隔离,并对砼、砂浆现场搅拌、堆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洒水、喷淋、覆盖、隔离等有效防尘措施。

  进行现场作业、装卸生产时应采取湿式作业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建筑物、构建物的拆除施工过程中,应在拆除现场周边按照规定设置围栏,并采取洒水、喷淋等有效防尘措施。工地土方开挖、弃土清理、场地清扫要洒水防尘,及时清运建筑废料,严禁抛撒建筑废料,建筑废料、弃土停放在工地现场不得超过72小时,且存放时应采取封闭、覆盖等有效的防尘措施。应做好废料清运工作,切实保证废料日产日清,防止废料曝露、飘撒,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随地倒废料及其它废弃物。

  总之,建筑废料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在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抓产生建筑废料的源头的同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实施建筑废料经再加工后,作为建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范文2

  现行的房地产经营活动不仅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等政治形势的深刻影响,而且还要受到经济结构变化、银行政策、消费者购买力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20xx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给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内部,房地产企业同样受到企业战略定位、内部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制约。其中产品战略是房地产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一、房地产开发产品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1.房产品目标客户群不明确或房地产对目标市场需求判断错误。由于市场调查方法、调查范围和掌握资料不全面,对地块条件和区域环境分析不透,对房地产市场细分化认识不够,对开发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估计过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同质化”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度估计不足,对目标客户群动态变化的程度无法把握,同时对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社会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能力的分析预测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在市场定位时的目标客户群的筛选发生错位,不能形成有效客户群和有效供给。

  2.偏离市场定位的理论和原则,片面强调“概念式定位”。部分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不是根据市场定位的理论和原则进行工作,而是热衷于做概念,甚至出现了“软住宅”的定位概念。一条臭河浜成为“水景”,还未立项的地铁成为“交通便利”的工具,虚拟的“生活方式”成为卖点,“媒体炒作”成为市场定位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虚、空、媒体化”的概念定位方式已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3.运用差异化战略“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差异化包括产品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和市场差异化等,“差异化是房地产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观点已渐渐为业内人士所认可。但在市场定位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分强调“差异化”,脱离地块条件和区域环境,片面强调“个性化”,忽视区域房地产市场的物业特点、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滞销;另一种情况是“简单拷贝,适当修改”,从建筑立面、平面布置,到室外绿化、景观布置,从营销广告、营销策略,到开发理念、企业文化,往往都是房地产市场上以往一些热销楼盘的翻版,缺少创新,随大流。不同的仅仅是项目名称、建筑色彩、地段等,这样的市场定位形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般化”局面。

  二、做好开发产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不偏离市场需求的建筑设计决定开发产品赢得市场的份额。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很重要,是设计师了解顾客需求、判断市场需求的重要依据。做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有利于房地产销售,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

  2.建筑设计是由很多细部设计构成的,精细化的设计保证产品质量。从单体的设计、产品的组合,到每个设备末端的位置,能够形成标准化的设计。使建造出来的产品质量向统一化迈进。

  3、建筑设计做的好,图纸完成度好,能够指导建造过程中相关行业和专业顺利工作。

  房地产是一个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动用社会资源多的行业。开发商是一个“资源整合”与“专业集成”的角色。设计图纸的质量有助于顺利、准确指导建筑施工,有助于监理单位细致监督施工质量,有助于材料供应达到准确和标准化,有助于核算部门精准控制造价。

  4、好设计、好建造、好监管,可以形成好质量产品,进而形成企业自己的质量文化。有很多企业拥有出色的服务文化、建筑文化,却没有形成自己的质量文化,没有让质量意识深入员工的行为规范、意识范畴中。而质量文化是可以成为支持企业长久发展的内在力量。在外在制度上,能够逐步形成各种规范的统一,如工作战线员工的各种行为规范的统一,材料标准的统一、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工作准则统一等,推动开发企业长久的发展。

  三、建筑设计管控策略探讨。

  1、房地产企业加强专业人才素质建设,用高的鉴赏力为创造质优开发产品把好设计审核关。

  a.建设学习型组织,使学习成为常态。学习建筑新工艺、新理念,学习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模式等,通过学习创造自我,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竞争优势是由个人和集体的不断学习促成的,所以在员工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房地产企业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b.关注先进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效。如国内BIM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得到运用,可实现三维审图,准确、高效的检查设计碰撞,使设计信息可视化等。技术管理者及早的掌握先进技术改进工作方法,能够加快房地产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c.不断研究和总结企业产品,制定企业产品标准并不断探求人需,跟进和修订标准,达到技术人员产品管理标准化,建造产品标准化,进而实现房产工业化。

  2、选择优秀的设计团队。

  a.优秀的设计团队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可提高设计质量。成功的产品设计是整个团队共同劳动的智慧结晶。每位设计师直接的目的就是将所属领域的专业价值倾注到产品价值中去。此看似简单的工作在团队中交叉合作时常受到很多限制。良好的团队协作可以专业相互避让,将设计中的交叉和碰撞及时消灭,并最大限度的让每位成员的优势发挥,将合理的设计体现在产品上。团结的力量胜过任何一个单薄的个体,分工合作,合理的安排,最有效的利用时间,是团队协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b.优秀的设计团队可以准确的把握设计目标,迎合市场消费需要;

  c.优秀的设计理念,可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

  d.优秀的设计团队制图能力规范、标准,图纸干净、整洁,图纸“错、漏、碰、缺”现象少。

  3、房地产内部图纸审核工作应流程化、标准化。

  a.审核图纸是否满足开发商意图。依据市场调研报告和企业长期形成的习惯和标准复核图纸设计,使设计不要偏离了“需要”。

  b.审核是否满足各级规范要求。规范要求是最低的要求标准,务必满足“标准”要求。

  c.审核图纸反映的设计效果、施工工艺表达的准确性、正确性。即在符合产品设计定位的条件下,审核产品的节材性、合理性、美观度、工程做法等,以达到设计准确指导施工,施工方便顺利进行。

  四、小结:

  企业与员工是共生关系,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规范性和重视度,能够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员工也会在企业创造的平台上,尽已所能回报企业。

  房地产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不能改变,只能适应。内部环境的影响则企业可以控制。对于技术和管理高度集中的房地产企业,建立和健全内部技术控制很重要,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开发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应统驭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之外。认真总结和探索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从根本上确保房地产开发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范文3

  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成本管理是贯穿于建筑企业运营的主线

  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施工项目从承接一安排一实施一完工一竣工交接全过程,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二)加强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百年企业观念,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建筑企业也不例外。而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如,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我国也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使得企业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运作时受到的影响、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使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三)加强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较多地体现在企业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增加。利润的增加无非是“开源节流”,所以,节流是增加企业利润的直接途径之一。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以使得利润更快的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也可使利润上升,对于施工项目乃至施工企业而言,作好成本管理也不例外。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如施工企业或者施工项目的标的金额及流转金额都非常大,故成本管理、成本节约对企业管理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管理水平却相比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远不适应形势需要,虽然实行项目经理取证上岗制度已经多年,培训了一批项目经理,但目前持证上岗的项目经理还不能满足项目施工的需要。建筑企业人员比例结构严重失调,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员比重严重缺乏。如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的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尤其是项目管理的一些专业性岗位,如预算员、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劳资员等“员”不少人都达不到素质要求,造成项目管理各环节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难免会造成粗放的管理从而导致成本上升。

  (二)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局(处)长(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也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重要原因就在于较多情况下,项目经理部成本中心目标发生了位移。企业理应是利润中心,而项目则是成本中心。但是,目前有的项目经理部却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其小团体利益直接左右到企业整体的运营状况,当项目利益同企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项目部总想多截留一些利润,从而变相成为企业中的“企业”。利润冲突同时引发了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甚至各自为政,项目经理只管产值,不管成本;企业经营者则重生产,轻管理,担心项目管的太严会影响产值的完成,造成项目管理只开花不结果,项目管理问题越来越多。

  (三)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短期行为

  建筑企业往往规模大,承担的项目周期较长。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他们对企业的责任期相对较短,使企业行为明显出现阶段性,为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大修以及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和待摊或计提等方面,出现了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人为地调整成本等现象,这样便给后任的管理者改进成本管理带来了困难,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后任的管理者为了完成指标或达到其它目的,只得继续伪造成本管理数据以粉饰财务报表。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四)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手段不健全或未得到很好执行

  一般来说,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控制。但较多施工企业,往往没有严格地做好这些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如在实施前,没有进行严格论证、立项、造价的编制,导致相关经济指标缺乏指导意义。其次,在合同执行前,没有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这样的后果是不能选择合理的施工单位或者分包单位,导致成本增加;而在事后,也没有严格进行施工决算与决算审计,由于个别人的业务能力、责任心以及工作态度的缺憾,使得工程决算审计出现漏洞,给企业带来难以觉察的巨大损失,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三、改进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财务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首先,工程的财会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表,制订出比较详细的'资金运用表,并报项目经理审阅。其次,准确进行账务处理。记录、核算、报账。在流程与权限上,注意“三支笔”,财会人员才能给予报账。这三支笔分别是:经办人、保管人、项目经理。最后,工程成本的预计更注重于成本的计划。成本计划的编制要以相关资料为依据、过程合理、方法科学,对不确定因素要充分关注。

  (二)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成本控制与经济责任制相互补充,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主要条件,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又是保证成本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落实成本责任是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费用的支出,防止损失和浪费,对施工各项费用应分别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具体要求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参与成本目标考核的部门和人员,必须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事件发生;

  (2)抓住班组材料核算,成本核算的统计数据必须及时、准确,填报的资料要尽快汇总;

  (3)必须根据相关人员确认的工程量,成本核算人员按照施工预算分解为人工、材料和机械三大成本,按实际金额和成本控制目标分配的计划详细对比并做好记录;

  (4)及时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消除导致成本差异的一切不利因素,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三)正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经理部之间的定位

  施工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前提、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创优质工程为目标、经营责任书为纽带,最终产品的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以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一次性全过程管理。而建筑产品本身是单件产品,有大有小,结构不同,造型各异,这就决定了项目管理部必须是动态的、一次性的以及管理密集化的性质。具体操作形式上,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核心是推行项目经济与管理责任考核办法,变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营承包关系为经济责任的监督与执行关系,消除项目承包制下“以包代管”、“以包抗管”的现象,防止项目成本失控和企业效益流失。

  (三)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1.强调施工组织设计对成本控制的指导意义

  应该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技术、生产、材料、经营、预算、设备、财务、合同等各部门共同参加,根据合同、技术、质量标准要求,结合项目利润、目标以及企业现状、能力等全面考虑,形成一部指导各部门工作的大纲性文件,上报批准后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规划指导作用。要突出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的需求重点: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技术经济指标。降低费用措施要明确有效。

  2.做好施工过程的全面成本管理

  实现项目成本控制要从确定目标开始,实现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及时反馈项目内部信息就成为成本控制过程的关键。

  (1)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化施工方案

  在制定项目施工方案时,应注意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部人员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研究节约施工耗费的可能方案,并通过多种不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较好的施工方案。这些较好的施工方案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就应该有充分的考虑。

  (2)做好材料采购与使用

  材料构成成本的实体,材料消耗在项目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一般约占60%一70%。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的提高,材料消耗在成本中的比重还会增加。因此,必须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以及竣工后的回收等环节,认真采取措施。具体做法是在事前按施工进度编制材料采购计划,货比三家,大宗材料采购必须进行招投标。事中在材料的运输、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制订相关制度,并且责任到人,以免造成运输途中、工地仓库、施工现场贵重材料被窃或丢失。同时要加强材料管理,防止台账不清和账物不符,预防虚开材料进货发票等违法违纪行为,以及不法分子内外勾结从事盗窃活动。

  (3)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对机械设备加强管理,提高其完好率和利用率,可以加快工程进展,减少机械使用费支出,从而降低工程成本。项目施工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设备选择、合理使用和检验维修、修理保养以及设备的配件供应等。

  (4)加强施工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

  在支出水平基本稳定和合理的情况下,项目施工任务提前或推迟完成会影响管理费支出的减少或超支;另外,施工管理费支出水平的升降也同样影响整个施工管理费。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争提前完成项目施工任务及加强对管理费支出的严格控制。

  3.合理做好工程造价与预算的执行监督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重点转到前期阶段上来,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额,施工期间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作用。工程造价的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管理是现代施工企业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摆脱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正确处理好项目经理部与企业之间的定位关系,明确企业以利润为中心,项目以成本为中心;企业要加强对项目的成本控制,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机制;项目经理必须牵头成本控制。由于成本控制自始至终以不断降低成本为目标,因此,企业为了改善经营管理,贯彻执行经济责任,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首先加强成本控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主要是为建设单位提供完工的产品。经营利润根据施工企业的预算定额来计算一般都是固定的,因而制定成本预算并进行监督控制是提高其利润的根本途径。

【建筑施工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建筑调研报告10-21

施工调研报告03-13

建筑企业调研报告01-03

建筑装饰调研报告07-13

建筑专业调研报告07-12

建筑调研报告格式05-13

建筑材料调研报告12-12

建筑工地调研报告01-20

建筑工程调研报告12-15

建筑材料调研报告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