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02 09:43:19 音乐 我要投稿

(实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高中音乐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奏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演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

  (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葫芦丝录音指法图片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讲授、探究、拓展、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或录音来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问题:1、乐器的声音特点?2、哪个民族的乐器?3、乐曲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并把葫芦丝与笛、箫作比较,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我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

  探究①:气息的控制。

  它是所有吹管乐器的演奏难点,也是葫芦丝演奏的难点。葫芦丝与其他吹管乐器在演奏上所不同的是:吹低音时气流速度细而急、口劲大;吹高音时气流速度粗而缓、口劲小。在练习吹高音sol和la时,学生认为音越高就越用力,结果事与愿违。其实,越用力会越没声音。

  为了让学生对气息的控制收放自如,我采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安排了吹纸条的游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不同气流速度纸条的变化,然后用不同的气流速度来吹葫芦丝中的高、中、低音。

  学生初次接触葫芦丝演奏,不容易把音色吹出来,开头和尾音常出现的“咕”音现象,听起来很不舒服。教师要分析并示范,让学生认真体验并反复练习。开头出现是因为气流速度慢,用吐音加强力度,快速吹出即可解决。尾音出现是因为剩余气息推动所至,这时嘴快速张开就能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教学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巧。这符合音乐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探究②:练习曲。

  为了更好地掌握葫芦丝气息的控制,以及指法的熟练,练习曲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在吹奏练习曲的过程中,常出现憋气或换气声响大,这都将破坏音乐的完整性,要给予纠正。

  要想获得柔和、优美的声音,按孔方法是演奏的重点。手指按音孔时要自然弯曲,用第一节指肚按满音孔。学生由于手指伸得过直或拱得过高,容易出现按

  孔不满、漏风以及手指过分紧张导致不灵活的毛病。吹奏时必须做到“满而不紧,松而不漏”,否则就会出现音不准或声音很闷。为克服手指紧张,也可让学生做一做手指操的练习。

  设计意图:器乐学习中,呼吸、指法、技巧等都是通过练习曲的训练来完成,其训练是相当重要,必不可少。

  探究③:乐曲。

  我选用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作为练习内容,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地增添了他们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与力量。

  演奏本乐曲用的演奏技巧有:单吐、打音,它是葫芦丝演奏广泛使用的技巧,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掌握。

  演奏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乐曲的节奏型,我通过律动教学法:视唱、节奏练习,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唱一唱,拍一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律动中掌握乐曲节奏型,最后能完整地演奏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教学法来克服乐曲的节奏难点,这体现了音乐教学的律动性原则。

  4、拓展:

  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活动:才艺大比拼。活动分小组进行,让每组根据乐曲《康定情歌》自己安排角色,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来安排角色。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同时,教师活动于同学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并进行协调与指导。表演形式:(1)器乐合奏(可葫芦丝合奏:演奏能力强的学生吹主旋律,能力弱的学生吹伴奏音乐;也可与其他乐器或打击乐器等合奏);(2)为歌曲伴奏。(3)为舞蹈伴奏。

  最后,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采取开放式评价,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音乐活动的安排,这遵循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表演,使具有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音乐教育应遵守的一条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符合音乐教学的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5、小结:

  通过自评、他评的方式,在民主的评价氛围中评选出优胜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并要求学生加强课后练习与巩固。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鳟鱼》,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认识并热爱世界音乐。

  2.通过聆听、赏析及对比探究选段作品感受音乐情绪,并了解声音形态与情感表现的对应关系。

  3.学生能够了解《鳟鱼》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鳟鱼》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意境。

  【难点】

  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

  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设问:今天老师将跟同学们一起开启一次浪漫的欧洲音乐之旅。观赏视频聆听歌曲《小夜曲》,并设问曲作者是谁?是一种什么体裁的歌曲?它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意境中?

  学生们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曲目《小夜曲》,舒伯特作曲,体裁是艺术歌曲。在美丽的夜色下,年轻人向心爱的人倾诉衷肠,是一首甜蜜而温馨的爱情歌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来领悟舒伯特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教师提问:说到《鳟鱼》,同学们有没有人了解?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歌曲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鳟鱼》是由德国诗人舒伯特所作的一首诗。舒伯特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鳟鱼这首诗。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是浪漫主义时期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保留了诗人原作的意思,又加入了音乐家对诗歌内容的'想象以及来自内心世界的理解而进行的二度创作。很多歌曲内容上并不涉及到社会内容,但是它确实又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看法,浪漫主义时期的很多作品都蕴含着深层次的内容。是舒伯特一生唯一的一首钢琴五重奏乐曲。歌曲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三)探究学习

  教师提问:说一说你听到的这些选段中音乐表达的情绪是一样的吗?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对比一下,每一个选段都在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呢?

  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随后,各小组派出代表依次发言。

  教师总结:

  第一段的曲调活泼、欢快、跳跃。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既很好地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又生动地描写出波光闪烁、鱼跃水中的生动情景。(这些情景的描写刻画出人民在充满祥和自由的环境中愉快生活的浪漫景象)

  第二段的曲调给我们震惊的感受,延续了第一段的伴奏,渔夫这个新角色的出现使剧情有了新的发展。叙述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澈能方便鱼儿逃脱,以免小鱼遭殃。

  第三段用接近朗诵的音调,情绪有些暗淡,叙述渔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表现作者对鳟鱼同情的心情,对丑恶的欺骗行为的愤慨。

  当唱到冷酷的渔夫把河水搅浑时,钢琴伴奏音型突然变得短促、紧凑,不协和的音响既很好地烘托出紧张的气氛,又使人联想到小河里浊浪翻滚的情景。特别是唱到渔夫举起钓钩,鱼儿在钩上挣扎时,钢琴伴奏连续出现了快速、紧凑的和弦,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歌曲很快又回到开头时的流畅、活跃的旋律中去,并在力度渐弱的钢琴尾奏中结束全曲。仿佛表现了作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只得强压下心头的愤慨;也仿佛是描写被渔夫搅浑了的水面,又逐渐恢复了平静。

  教师继续发问:歌曲当中用了什么节拍?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除了旋律外节奏采用了2/4拍的节奏,摇摆跳跃的感觉。

  我们了解了内容之后,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伴奏哼唱这首作品。

  (四)拓展延伸

  以前后4个人为小组,组内分享舒伯特的其他作品,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视查看。时间到了之后,请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分享本堂课的收获,了解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的情感表达,并能够演唱本首作品的主题旋律。

  2.作业: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艺术歌曲的作品,下节课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乐曲,感受西方交响音乐的美,拓宽国际音乐文化视野,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赏作品、讲授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感受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知识与技能】

  能够充分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掌握乐曲的情绪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记忆音乐主题,结合作曲家生平理解乐曲表达的精神内涵。

  【难点】

  学唱音乐主题,掌握乐曲背后的音乐史知识。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为同学们展示电视剧的片段,并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在片段中听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欢乐颂》)

  2.教师介绍《欢乐颂》出自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顺势导入本课。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初次播放乐曲《欢乐颂》音频,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师:《欢乐颂》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乐曲,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欢乐颂》的认识吗?西方的圣诞节和唱诗班都经常演唱;作者是贝多芬。(学生根据已有的常识各抒己见即可。)

  2.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随后师生共同总结。(贝多芬是古典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被人们称为“乐圣”。一生最重再现要的贡献在于他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乐、一部声乐套曲和一部歌剧,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月光奏鸣曲》以及歌剧《费德里奥》等等。)

  3.再次聆听歌曲,并请同学们思考乐曲选择什么音乐体裁来陈述乐思。(交响乐)

  4.教师介绍交响曲的相关知识。(交响曲是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创作而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写法复杂并且音色对比鲜明。)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同学们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坚定、庄严地;中速)

  2.老师再次播放《欢乐颂》的管弦乐演出视频,请同学们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特点划分部分。(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这首乐曲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两个部分,序奏和人声。)

  3.引导同学们梳理《欢乐颂》的音乐要素。

  (1)播放核心音乐“欢乐”主题,并提问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级进、平稳的上行和下行,无跳进)。

  (2)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传达欢乐主题)

  (3)教师提问,引导同学们边聆听音频,边观察乐谱,探寻音乐作品的情绪变化。(师:作者是如何传达欢乐主题的呢?通过情绪变化逐步推进。)

  ①学生自主探寻音乐情绪变化的过程。(过程:由抒情到坚定的情绪变化)

  ②师生共同总结音乐情绪的多种推进方法。(力度:由弱渐强;配器:弦乐—管乐—打击乐—转折—加入人声;演奏/演唱形式:独奏/领唱—合奏/合唱)

  4.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通过《第九(合唱)交响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为单位展开思考。(师:《欢乐颂》虽然只是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但是这个“欢乐主题”曾经在前三个乐章中出现、又被中断过,最后在第四乐章加入人声将作品推向高潮》。这样的做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主旨呢?冲破困境,得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5.教师与同学们分享贝多芬的生平故事,将贝多芬戏剧性的人生与《第九(合唱)交响曲》相结合,辅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这首交响曲从忧郁的小调开始,最终由明亮的大调结束全曲,这正象征了贝多芬不畏惧苦难的束缚,冲破命运的牢笼,最终走向光明的人生轨迹。)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观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拓宽音乐视野。

  (1)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2)教师引领同学们理解贝多芬的卓越历史成就。(贝多芬不但在交响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与此同时,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的经典之作,被誉为西方音乐史上的“新约圣经”。)

  (五)小结作业

  1.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瓶颈,生活终将迎来光明。)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并思考两位古典大师在音乐创作中形成迥异的音乐风格的社会原因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带来,200字左右,下节课与同学们共同交流讨论。

  五、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4

  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

  1.歌曲有什么特点?

  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

  归纳:

  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飞驰的雄鹰

  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演唱主题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

  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

  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

  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

  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

  1.探戈

  ⑴.播放探戈舞曲

  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

  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

  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

  2.伦巴和桑巴

  ⑴介绍伦巴、桑巴

  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同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下基础

  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⑶结论

  伦巴: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

  桑巴: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

  ⑷由教师指挥,学生练习打节奏,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伦巴桑巴的特点,巩固教学效果。

  (五)声乐曲《西波涅》

  1.欣赏全曲思考讨论

  ⑴音乐中汲取何种舞蹈节奏?

  ⑵歌曲前后两部分由c小调转为c大调,有何用意,表现什么?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5

  【课题】

  经典流行音乐-品位爵士乐

  课标内容

  让学生理解爵士乐历史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布鲁斯、拉格泰姆和爵士乐的基本关系,并能在已知音乐鉴赏的一般方式下情况下,懂得欣赏爵士乐。

  课标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描述爵士乐的风格特点;

  2、熟练掌握爵士乐风格特点的基本节奏型。

  【过程与方法】

  了解美国历史对爵士乐发展的影响,熟练把握爵士乐风格特点,熟练掌握爵士乐特点节奏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选择聆听和欣赏有意义、有价值的音乐的习惯。

  2、通过聆听爵士乐这类经典流行音乐,启迪养成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爵士乐的风格特点,与第13单元-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联系密切。本节内容设置丰富:运用ppt课件,教师示范演奏等直观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爵士乐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并且使其正确理解和深入了解爵士乐的创作元素。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从把握布鲁斯、拉格泰姆的节奏特点来掌握爵士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爵士乐节奏型。

  教学建议

  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音乐上的任何新知识,都是与旧知识有紧密联系的,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音乐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为了完善这一新知识,使它更为严谨,启发学生要考虑到爵士乐的创作特点,在这个特定意义上才有可能完成创编、总之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探究活动设计

  本节教学共设计了三大探究活动:

  一是借助美国历史探究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

  二是利用师生互动示范演奏让学生了解布鲁斯、拉格泰姆节奏风格;

  三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爵士乐节奏创编传统歌曲。

  【探究活动一】

  由旧引新,借助古典音乐发展和美国历史引出爵士乐雏形

  探究目的:通过对旧知的复习,经过探究找出古典音乐的发展、美国历史和爵士乐之间的关系。

  探究步骤:

  古典音乐产生的年代,代表人物;

  相同的年代美国的音乐现状和美国历史发展;

  预期效果:能推导出布鲁斯、拉格泰姆的产生条件。

  【探究活动二】

  由旧引新,利用教师示范演奏,师生互动演奏布鲁斯、拉格泰姆音乐片段

  探究目的:通过对旧知的复习,经过探究引出爵士乐起源

  探究步骤:

  由教师请出有吉他演奏功底的学生共同演奏布鲁斯片段;

  教师演奏拉格泰姆钢琴音乐片段。

  预期效果:能顺利找出两种音乐的不同特点。

  【探究活动三】

  设计“知二可合一”的题目

  探究目的:通过了解两种音乐的特点,合二为一就是爵士乐。

  探究步骤:

  通过播放《南部之子》引出爵士乐的形成--融合了以上两种音乐;

  爵士乐的创造者--爵士乐之父--阿姆斯特朗。

  预期效果:学生马上抓住了爵士乐的特征。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知识与技能】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熟悉对艺术歌曲演唱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鉴赏作品,聆听歌曲.探究艺术歌曲的艺术性如何体现。

  【教学难点】

  体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感受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堂教具】

  多媒体、影视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及导入

  1、有这样一首歌,(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什么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梦幻.甜美)这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学生回答(贝多芬?莫扎特?海顿?)。

  2、教师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我在课前引导)记得上一课的作业让学生分组搜集舒伯特的相关资料,在这里请学生们讨论.分享一下舒伯特的生平.艺术作品及艺术成就,我来归纳

  小节: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就显示出他的音乐创作的特殊才能,他的一生在贫困中度过,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后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及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等大量的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互动活动也巧妙地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通过兴趣进一步欣赏多风格流行音乐,激发起学生的聆听热情,为更好聆听艺术歌曲做好铺垫工作。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

  1.《魔王》

  (1)提问与思考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听前提问: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A.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音乐开始,鳟鱼欢快游着,后来音乐紧张表现鳟鱼遇到危险—绝望)

  B.同学们能说说作品包含了哪些寓意呢?(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诈与邪恶所害)(词作者:舒巴尔特写了很多抒情诗,由于政治原因被关进监狱,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浑水摸鱼渔夫-统治者,受骗的小鱼——群众,舒伯特看到深有感触写成了这首歌)

  (2)聆听原文《鳟鱼》边听唱边打拍子.(明亮的小河里,面有一,条小鳟鱼,快活地游来游,去像箭儿一样)

  (3)请学生试唱第一段歌谱;来感受.体会这一段音乐(教唱两遍),多媒体-图片,这就是鳟鱼,我来弹奏,大家用“啦”唱出来,接下来我们一起唱歌词…..我们怎样才能才能唱出鳟鱼活泼欢快的音乐形象呢?(速度稍快.跳跃性)再一起演唱一遍

  教师小节:舒伯特以内容为中心,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二)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音乐的欣赏,了解到不同艺术歌曲的发展,在增加学生鉴赏的'前提下,不断加深学生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和聆听,以便对当时艺术歌曲的内涵进行鲜明的对比,学习及后期熟练的演唱。

  三、扩展与探究

  提问:同学们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长江之歌》.《草原之夜》.《北京颂歌》.《江河万古流》.《送别》李叔同等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再一一的听了

  备用;(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只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其教育效应不仅在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和顿悟等情感层面上。以上教学环节在尊重学生个体对音乐感受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乐曲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表现方式,注重了过程,强调了方法,不流于形式。

  四、小结与作业

  (1)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将音乐与诗歌完美的结合,但他的作品并不是盲目的屈从于诗歌,而是赋予了诗歌新的内涵,使诗歌具有新的生命力,下课后我们可以再去欣赏一些国外的艺术歌曲

  (2)艺术音乐的特点:

  1、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特定的一种体裁。

  2、内容多采用名人作品,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高。

  3、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要有良好的音质,细腻的声线,咬字清晰,情绪表达到位。没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的人,很难进行演唱。

  4、演唱时比较严肃,风格也较为单一。

  5、歌曲结构一般较为精致,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

  (3)相同的地方:

  不管演唱什么歌曲,首先要理解,读懂作品,体会到意境,然后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去演唱。用心演唱出来的声音才能去感动听众感动自己。节奏是骨架,歌词是灵魂,歌声是血液。三者结合,才能够完美的完成演唱。

  设计意图:力图通过聆听、介绍分析、探讨、学生表演,大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时间,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这个基本概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作业:下课后收集中外艺术歌曲。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7

  一、培养目标: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

  二、主要课程:

  声乐、钢琴、

  三、课程设置简况:

  2、乐理视唱练耳:总学时:190,周学时:2,开设5.5学期

  内容提要:通过视唱、听辨等教学途径,提高学生音乐听觉的敏锐性和精确性,并积累音乐语汇,丰富音乐经验,促使学生在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音乐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3、声乐:总学时:190,周学时:2,开设5.5学期

  内容提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主要内容为: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发声的训练、中外歌曲演唱、艺术表现等。

  4、形体训练与舞蹈编排:总学时:224,周学时:2,开设5.5学期。

  内容提要:形体训练由芭蕾基础训练的扶把动作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多风格组合的训练两大部分组成,任务和目的:

  1.克服学生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有一个正确的体形;

  2.训练音乐感,舞姿的准确、舒展。舞蹈编排:即“编舞技法”,激发学生在深入生活搜集创作素材的基础上,选择表现的题材,确定表现的主题,具体着手创作,把舞蹈要表现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性格和情绪,以及段落结构、体裁、风格、形式,用准确、规范的形体动作加以表现。

  3、钢琴:总学时:170,周学时:2、2、3、3,开设三学期。

  内容提要:基本技术训练。弹奏的基本姿势、手指、手形、关节、腕、肘、大臂、小臂、肩身体的弹奏要求。识谱的基本知识、各种符号、术语。指法练习,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和弦练习。练琴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演奏方法,音乐的基本表达形式。断奏、连奏非连音。起呈转合,旋律线、高潮点、练习曲、中外乐曲、复调音乐、音乐的各种体裁、各种题材。

  四、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11-20周为文化学习。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唤起自豪感与使命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及奋发向上的积极乐观精神。

  2.通过学唱、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合作意识,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能够联系历史背景准确掌握歌曲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能够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歌曲片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联系历史背景准确掌握歌曲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认识颂歌这一声乐体裁。

  【难点】

  能够用饱满、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片段。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学生伴着歌曲《走进新时代》的音频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优美抒情的旋律。利用多媒体放映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所取得重要成就的画面,提问学生有怎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通过交流感受到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从新中国的发展入手导入课题。

  3.播放多媒体,介绍歌曲以及作者。

  (二)感受体验

  1.完整欣赏歌曲。播放张也版的《走进新时代》视频资料,学生倾听歌曲。同时出示歌谱:请学生结合歌词找出能歌颂内容的歌词,并说出歌颂的对象或事件。

  2.复听歌曲,思考问题:歌曲分为几个乐段?你是如何划分的?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分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

  (三)分段赏析

  1.教师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轻声跟着哼唱曲谱,并结合歌曲背景思考这一乐段的演唱情绪如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段亲切抒情,用叙述性的方式,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教师通过范唱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填词齐唱第一乐段,注意处理波音和前倚音的演唱。

  3.教师播放第二乐段,请学生对比第一乐段思考其演唱情绪、旋律特点及表达的意境。学生自由回答并总结这一乐段热情豪迈,旋律音高基本在高音区进行,情绪显得更加激动,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在继往开来领路人的带领下,满怀豪情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4.请学生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第二乐段,教师提醒延长音处拖够时值以表达充沛的情感。

  5.完整聆听歌曲,师生共同探讨:这是一首现代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它歌颂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总结:这首歌曲是颂歌,是以领、合唱的形式来歌颂党、歌颂人民的歌曲,表达了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

  6.教师用多媒体出示选择题“《走进新时代》这首颂歌,属于以下哪种类型呢?”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作出选择并分享依据。

  A.速度较慢,旋律比较宽广、具有庄严宏伟的气势;

  B.采用进行曲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

  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

  7.教师组织活动播放《妈妈,你快留步》《当兵的人》《黄河颂》,并请学生辨析歌曲类型,说出歌颂的对象及演唱形式,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一张表。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 了解欧美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摇滚乐等主要类型及其音乐艺术特点,感受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

  2. 认识路易斯阿姆斯特朗、鲍勃迪伦等著名的欧美流行,感受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音乐作品,了解其生平及音乐成就;

  3. 在探究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随乐演唱歌曲,能简述民谣、摇滚、爵士乐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验、探究外国流行音乐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特征;

  2.能够从乐曲的旋律辨别其风格;

  一、导入

  1.师演奏《起风了》;

  思考:这是什么一种音乐形式?

  2.流行音乐名词解释;

  思考:关于流行这个词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3. 流行音乐的类型;

  思考:你们知道哪些类型的通俗音乐?

  二、民谣

  1.民谣名词解释;

  2.复听歌曲《绿袖子》,学生自由说出听后感;

  思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通过聆听你可以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3.随音乐唱主题;

  小结:这是一首英国民谣,通常是一种短小的叙事诗。旋律优美,表现了对爱情的感伤,略带一丝凄美之感。情节单纯、富戏剧性,有一串简单的场景组成。在形式上采用“民谣体”,即四行诗节,二四押韵,以叠句和重复来增强音乐效果。

  三、民谣摇滚

  1.聆听歌曲《答案在风中飘扬》

  思考:不同国家的民谣是不是都一样?

  2.聆听不同地区民谣;

  3.了解鲍勃迪伦的民谣作品对美国传统民谣音乐的延续及新发展。

  四、摇滚音乐

  1.聆听《rock around the clock》,了解摇滚音乐特点;

  思考:音乐特点有何不同?

  2.摇滚乐队的'组成;

  3.聆听《Send me an angel》,感受不同的摇滚音乐;

  思考:加入了什么?庞大的管弦乐队,壮观震撼

  小结:摇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艺术摇滚、华丽摇滚、民谣摇滚,虽然它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音乐特点不变。

  4.节奏练习

  五、爵士乐

  1. 介绍爵士乐;

  3.知识填空;

  3. 认识爵士乐之父

  4. 聆听《多么美好的世界》

  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5.复听,找特殊节奏型;

  6.简单介绍爵士音乐特点;

  7.爵士乐使用的;

  六、拓展

  1. Bbox

  2. 音乐剧

  3. 轻音乐

  4. 乡村音乐

  七、结语

  欧美流行音乐在国际流行音乐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世界流行音乐的源头,并引领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欧美流行音乐中的经典作品以及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课后对它们多多关注与学习。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弥渡山歌》,体会南方音乐的风格特征,热爱祖国民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弥渡山歌》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方民歌的特点,并能够用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

  【难点】

  对歌曲中倚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日本民歌《樱花》,并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不仅仅日本有好听的民歌,我国也有,顺势揭示课题《弥渡山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弥渡山歌》,并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婉转抒情。

  2.教师播放《弥渡山歌》,并提问歌曲的速度与拍号?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稍快,四二拍。

  (三)探究学习

  1.老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我们首先说了这首歌是委婉抒情的,那么在旋律的什么部分能体现这个情绪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倚音。

  2.老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歌词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词共八句,前6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及具南方的含蓄色彩。

  3.老师播放歌曲《弥渡山歌》提问: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词旋律婉转飘逸,及具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4.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巩固提高

  老师播放《茉莉花》《洪湖水浪打浪》提问:结合《弥渡山歌》想一想南方民歌的总特点,前后4人为以小组,5分钟

  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总结: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堂课的全部知识,教师呼吁学生热爱祖国民歌,传统文化。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地方的民歌。

  四、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乐曲《思乡曲》,学生能够感受作曲家的思乡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起热爱家乡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合作探究等方法,能够欣赏作品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作品,学生能够分辨主题一与主题二,从而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从结构、速度、情绪等方面赏析作品。

  【难点】

  欣赏作品的两个主题,将两个主题进行分析,比较。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导入,提问学生: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念故乡》吗?有哪位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详细准确,看来同学们对之前的内容掌握的非常牢固。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作品和《念故乡》有些不同,第一国籍不同,今天这首作品是我国的一首作品,其次是表现形式不同,今天的作品是通过我们熟悉的一件乐器——小提琴演奏的,是一首器乐曲。看来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欣赏一下了,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作品——马思聪《思乡曲》。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作品,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慢板,情绪是优美地,听起来有些淡淡的忧伤,正如题目所示,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的形式是什么?分为几段?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小提琴独奏作品。歌曲分为三段,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有两个明显的.主题变化,A主题,B主题。

  (三)深入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主题A,请同学思考主题一速度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表现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主题A速度缓慢,透露了淡淡的忧伤,表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2.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主题B,请同学思考主题二速度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表现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主题B速度稍快,情绪激动,表达了作者归乡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向往和信心。

  3.教师引导学生演唱主题A,主题B旋律,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识记。

  (四)拓展延伸

  教师介绍作者马思聪简介并播放吕思清演奏视频。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鼓励大家好好学习,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布置课后作业:将自己家乡用诗歌形式表现出来,下节课配乐诗朗诵。

  四、板书设计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体会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增强对西北民歌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歌曲分段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了解“花儿”这一民歌类别,并能够感受歌曲高亢悠扬、舒展自由的情绪,增强对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聆听并欣赏音乐内涵并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音乐旋律特点。

  【难点】

  体会歌曲高亢悠扬、舒展自由的风格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西部放歌》,并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之后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西部开发和西部人民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顺势揭示课题《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属于那种民歌体裁?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花儿”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三省(区)广大地区的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花儿”内容丰富,形式自由,语言生动形象,曲调高亢优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

  2.教师再次完整播放歌曲,并提问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男子对心爱女子的追求、爱慕之情。

  (三)分段(步)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句悠杨,起伏较大,多以四度跳进与大跳,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

  2.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第一段歌词表达了怎样的寓意?

  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段歌词描写了山高地广的景色,用了很多衬词衬腔,在最后一句引出“一朵牡丹”,把心爱的女子比喻成牡丹。

  3.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二段,并提出问题:第二段音乐歌词有怎样的寓意?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第二段歌词承接第一段歌词,依旧把心爱的姑娘比喻成花朵,表达了想摘却摘不到的枉然之情。深刻的'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之情。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聆听第二段,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在演唱形式上有何不同?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第一段比兴,第二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青海方言,真假声结合,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

  5.完整聆听,教师提问学生:西北民歌高亢、自由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从西北人民的性格、地势等方面进行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西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而当地人民经常站在山坡上远距离的呼喊、交谈,为此,他们会把声音拉得很长,便形成了这种高亢、自由的旋律。并且当地人民粗犷豪迈、不拘小节,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唱歌,是抒发情感的最好手段,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爱情的赞美。

  6.完整聆听并哼唱。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嘎达梅林》,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节奏、情绪等方面进行对比两首歌曲。

  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回族歌曲,速度稍慢,节奏十分自由,情绪上是高亢、明亮的;《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歌曲,速度中速稍慢,节奏舒缓,情绪是十分悲壮的。两首歌曲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却都是富有当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秀作品。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花儿”的特点,教师呼吁学生热爱各民族歌曲,用美好的歌声赞美我们的幸福生活。

  布置课后作业:搜集其他西北民歌,下节课一起分享。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琴、乐曲《流水》《广陵散》背后的故事,加深对古琴音乐的热爱。

  2.鉴赏《流水》,以分组听录音的形式,感受古琴的音色美,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3.欣赏、感受古琴曲《流水》,初步了解古琴的滚、拂等演奏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欣赏《流水》体会音乐作品所要求的情绪或情感,了解古琴的音色和韵味。

  【难点】

  感受《流水》各个段落的音乐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关于古琴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介绍: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精通音律的琴师俞伯牙,在一个和风舒畅,薄雾轻扬的早晨,端坐山林,手抚伏羲琴,弹奏他新作的琴曲。琴声穿越寂静的山林,时而浅如坠玉,时而亢似龙吟,时而清冷缠绵,时而澎湃浩荡,随着阵阵松风,汇入山泉,漫入岚岫,潺潺切切。此时路过的樵夫钟子期,安静地站在琴声里,垂目凝神,直听得物我两忘,脱口赞曰:“洋洋乎志在流水。”一语深刻地道出了伯牙所弹奏琴曲的内涵,从此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子期不幸早亡,伯牙断弦摔琴,“一曲情思随风去,归来化做断弦琴”,终身不再鼓琴。二人默契笃深的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世间也多了“知音”这么一个意味深长的词语。)

  3.顺势引入新课,试着感受俞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情,感受这曲《流水》。

  (二)初步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古琴:展示图片古琴和古筝,说出它们是什么乐器?比较它们从外形上有什么主要的不同?

  学生回答:它们分别是古琴和古筝。它们的弦不一样多,古筝明显多一些。

  2.教师总结:“古琴”本名“琴”或“七弦琴”,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古圣先贤、文人雅士最钟爱的乐器,列于“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3.看视频比较探讨古琴的演奏姿势,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林黛玉抚琴图片及《甄嬛传》甄嬛抚琴图片,拉近古琴与学生的距离。

  4.初次欣赏《流水》,提问: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悠长、典雅)

  (三)探究学习

  1.介绍古琴的常见演奏方法。

  (1)空弦发音,叫作散声或散音,演奏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拨弦,发音刚劲浑厚,常用于曲调中的骨干音;(2)按弦发音,叫作按声或按音,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拨弦,移动按指可以改变音高,发音圆润细腻,富于表情,有如歌声,又叫作实音;(3)泛音,轻碰琴弦发音。演奏时左手对准某一徽位轻触琴弦,右手拨弦,发出比较清澈、轻盈虚飘的乐音,适于快速华彩性曲调;(4)滚:由高音到低音;(5)拂:由低音到高音;(6)绰:上滑音;(7)注:下滑音。

  2.完整聆听《流水》,为乐曲分段,提问:每段有怎样的特点(音乐的力度、速度怎样,古琴音色怎样、运用了什么演奏技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哪两段音乐相似等角度作答)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学。

  教师总结:全曲共九段,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第二、第三段为“起”部,第四、第五段为“承”部,第六、第七段为“转”部,第八、第九段为“合”部。

  第一段为引子,简单的曲调引出后面的主题。

  第二段为主题,用泛音手法,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自山间淙淙欢快而出。

  第三段为高八度重复主题,仍基本上使用泛音,表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

  第四、五段使用按音(实音)演奏,是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曲调中增加了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如歌,似山泉汇成江河,稳健扎实的一泻千里。

  第六、七两段即张孔山以流拂手法增加的两段,第一段中大幅度的`滑音和速度变化的对比,似“宛然坐危舟过巫峡,回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第八段又出现泛音上下起伏式的级进,如经过刚才的起伏,又趋于平静。

  第八、九段再现如歌的旋律,自信、积极又充满激情,重新出现以滚拂手法演奏的流水形象前后呼应贯穿首尾,似水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河。尾声又以泛音奏出主题主调的片段,简洁轻盈地由动入静,结束全曲。

  3.再次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欣赏并结合所学的与古代音乐、诗词相关的知识谈感受。

  4.教师总结:《流水》以生动的形象,描写壮丽的山川、抒发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四)拓展延伸

  1.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创舞蹈律动去表现音乐。

  2.教师评价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学生表演。

  3.聆听《广陵散》分组讨论:《广陵散》这首古琴曲是如何表现“聂政刺韩王”故事的?《广陵散》与《流水》在表现手法及古琴演奏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五)小结作业

  1.教师总结本课的知识以及情感表达:古琴以其独特的魅力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认识它、了解它,并有义务传承它、发扬它。

  2.作业:让我们一起思考,现今的中学生可以通过什么形式共同维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2.能用筷子、身势律动等参与表现音乐,感受蒙古音乐风格特点。

  3.能够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难点:歌曲中八度大跳音准、切分节奏、长音的声音控制,把握好蒙古歌曲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言: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这幅画,这一望无际、层层叠叠的绿海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呢?宁静宽广的大草原上有碧绿的小草,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雄鹰和小花般点缀在绿地上的蒙古包,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来自草原的音乐,请你们把我们围坐的地方当做草原上的蒙古包,听着音乐围着蒙古包走一走,请一定合上音乐的节拍。

  (设计意图:语言导入,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感受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达古拉》,感受四拍子的韵律和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走一走,合上音乐的节奏,并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他是三拍子还是四拍子?

  2.第二次聆听歌曲《达古拉》,用雄鹰展翅飞翔的动作,感受四拍子的强弱以及歌曲悠远绵长、柔中带刚的韵律特点。

  要求:飞翔的时候脚走恒拍,手的节奏4/4 X - X - 第一拍拍击臀两侧,第三拍空中振翅,像老师这样,合上音乐的节拍,飞翔到草原上任何一个地方,飞翔的时候请你文明礼让,不要和别人相撞。(师适当的数节拍)

  3.第三次聆听歌曲《达古拉》,加入筷子感受歌曲韵律

  师导言:刚刚孩子们雄鹰飞翔的动作很优美,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活,在草原上他们会随着音乐跳起蒙古的筷子舞蹈。下面请你轻轻就近飞到座位处拿起你的筷子,让我们模仿雄鹰展翅的动作来敲击筷子。像老师这样合上音乐的韵律,自由的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美。

  4.第四次聆听歌曲《达古拉》,加入筷子感受歌曲乐句变化

  师导言:我仿佛看见了一群自由的蒙古人在草原上随音乐起舞,下面请你原地不要动,转向老师,看看老师做的动作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做的四个方向的变化。)这首歌曲分为两个大的乐句,两个大的乐句里面各有两个小分句,共四个分句,下面请你在小分句处换方向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四次不一样的方式聆听表现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在表现感受音乐的同时了解歌曲情绪、拍子、乐句,并熟悉了歌曲音乐。)

  三)、歌曲学唱

  1.老师范唱歌曲,解读歌名《达古拉》。

  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的歌曲名叫《达古拉》,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下面老师将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边听边看歌词,并想一想《达古拉》会是什么意思呢?“达古拉”是蒙古女孩常见的名字,相当汉语“招弟”“引弟”的意思,是大人希望再生个男孩的意思。这首歌曲的“达古拉”是指很久以前草原上的一位勤劳、善良、勇敢的蒙古女孩。

  2.学习曲谱。

  ①聆听歌曲,划旋律线。

  ②看图谱分析歌曲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旋律,用“呜”音感受旋律。

  ③用献哈达的方式参与旋律线的感受。

  师:刚刚孩子们捧着双手,哼唱着歌儿让老师想起了蒙古人民圣洁的象征“哈达”,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他们会拿起象征着圣洁哈达献给他们,让我们也来当一当蒙古人,随着音乐的起伏献一献圣洁的哈达。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画“旋律线”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旋律的起伏,从而引导学生唱准音高)

  ④唱歌谱。

  师:我们一起感受了优美的旋律,下面让我们用连贯优美的声音唱一唱歌曲的旋律,请你耳朵认真聆听钢琴,嘴里含上一大口草原上的新鲜空气,用最大的力量说悄悄话的感觉演唱,让你们的声音像草原上的清风一样柔美。(提出声音的要求,唱出美的感觉,重点解决八度大跳、切分音、长音的时值)

  3.学唱歌词。

  ①随琴唱词。

  ②解决一字多音的几处地方。

  ③第一分句两个小节的情绪处理。

  ④两个长音的地方力度处理。

  ⑤完整演唱,整首歌曲的情绪。

  四)、不同音乐风格参与表现

  1.聆听稍快速度的《达古拉》,师随乐展示筷子舞。

  师导言:我们一起演唱了优美的蒙古族民歌《达古拉》,蒙古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下面老师为大家带来一段蒙古特有的筷子舞,看看这段筷子舞蹈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同样是《达古拉》这首歌曲,听听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改变,给歌曲情绪意境带来的变化)

  2.小结速度与力度给歌曲的情绪带来的变化。(歌曲速度变快、力度变强使歌曲情绪由抒情优美变成了欢快活泼,一下仿佛就将我们带到了草原上热闹的那达慕集会。)

  3.学生用简单的筷子舞节奏参与歌曲表现,强调舞蹈的韵律

  (多媒体出示节奏:4/4 X - X -)

  师导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蒙古的筷子敲击节奏带给我们的热情。请你拿好你的筷子,随老师用跳筷子舞的感觉一起敲敲节奏。(说明:蒙古的筷子舞蹈是通过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声音,请你们敲击自己喜欢的部位随着音乐敲起来)

  4.完整表现歌曲。(第一遍:用优美的献哈达的动作参与演唱慢速的《达古拉》;第二遍:用筷子、双响筒伴奏演唱欢快热闹的《达古拉》;第三遍:回归原速演唱)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一课时

  知识技能目标:感受音乐节奏等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音乐学习中来,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入领会歌曲情感,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基本要素,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领会歌曲情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三、 教法、学法

  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辅以示范和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讲解法:介绍歌曲作者和创作背景。

  示范法:用自己的演唱来表现音乐,来感染学生。

  多媒体辅助法:展示以体现歌曲内涵为主题的图片、诗词,播放歌曲的不同版本。

  (还有:情景创设法、合作探讨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 自己选择编排)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方法的选择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 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歌曲的特点,演唱的技巧。

  尝试法:指导学生自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 板书设计

  五、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课 所采用的的教具有 钢琴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1、 导入 (5分钟)

  一般采用情景的方式导入(欣赏形式的课程多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导入) 也可以采用复习上节所学的方式导入自己编入一段 课程导入词 (根据课程)

  2、 新课(20分钟)

  (如果是欣赏性质的课程 新课设计多采用多听 让学生多讨论 小组讨论啊 教师引导提问 学生多听 多想 多回答 然后再总结的方式去设计 目的 一个要让学生 了解 体会到歌曲情感)

  比如 1、讲解歌曲时代背景

  2、讲解歌曲作者

  3、学生初次聆听 体会歌曲情感

  4、学生再次聆听 感受歌曲旋律情感走向 画出歌曲旋律线

  (小组合作方式进行)

  5、学生再次聆听歌曲 带着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次深入聆听歌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如果是教学新歌之类的课程 新课设计还是以学生为主导 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新课教学)

  比如 1、聆听歌曲

  2、讲解歌曲节奏 强弱规律 重难点不好唱的地方

  3、设计发声练习曲 (可以板书到黑板上)

  4、学唱歌曲 示范演奏 教唱 跟琴学唱 跟录音学唱 分小组讨论歌曲情感 找同学示范唱 抽唱

  5、互动环节 划出2 3 4拍子 适合歌曲的指挥手势图,教同学指挥,抽同学演唱,抽同学指挥 这样全班互动下

  3、 课堂小结 (5分钟)

  自己总结整个课堂教学 再次阐述歌曲 旋律 作者 情感等 肯定下学生

  4、 课后作业

  同学们将自己所学歌曲演唱展示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朋友

  下去聆听与本课作者有关的歌曲 体验歌曲表达什么情感

  六、 教学反思

  (空在那儿 这个学生学习了这课后 存在的问题的反思 不用写 空着就行)

  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辅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四多“多听 多想 多体会 多创作”等方式深入了解歌曲情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重视整个的创作过程,重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性是本节课的宗旨。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03-03

高中曲艺音乐教学设计05-16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04-12

高中音乐《鳟鱼》教学设计01-03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实用】06-06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04-12

高中音乐教学设计【通用】07-20

高中音乐《流水》教学设计02-05

高中曲艺音乐教学设计(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