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篇1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xx〕1号),从今年起启动实施我省中小学(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现将《xx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xx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方案》《xx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核心能力点测试方案》(以下分别简称《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环境测试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能力提升工程2.0”是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一项新
举措,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各市(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二、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职责任务
各市(地)要围绕“能力提升工程2.0”总体发展目标,加强协调培训团队建设、教师培训开展、资源建设创新、校本应用考核等工作。把握“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步骤和关键环节,制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教师培训需求,依据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思路,选点打样,设立实验区、示范校等示范引领培训项目。要注重“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与国培、省培、地方培训工作的整合与衔接,与学校校本研修计划、教师常态研修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有效的校本研修考核和本地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的应用和服务等,真正实现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各市(地)要加强对县(市、区)“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的监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统筹制定县级“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研修计划及考核要求,强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上的主体责任。中小学校长作为“能力提升工程2.0”的第一责任人,要构建整校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多方资源,制订本校“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严格校本研修考核管理,为本校教师全员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完善保障措施、加强考核评估
各市(地)要设立专项经费,明确市本级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经费数额及用途,加强网络平台和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整合本地师训、教研、电教等部门力量,建立和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应用氛围。积极培养本地“能力提升工程2.0”管理团队、指导团队、骨干团队,形成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服务支持体系。
各市(地)、县(市、区)要分别在xxxx年xx月底和xx月底前,召开本地“能力提升工程2.0”启动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培训项目管理,加强培训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估,确保20xx年底前我省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任务。
省教育厅将加强对各市(地)“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各市(地)要将本通知及时传达至所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并按照《实施方案》《考核方案》《环境测试方案》要求,分级制定本地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细则、考核办法、学校环境测试办法和xxxx年度培训计划等,于xxxx年xx月底前,将上述材料(电子稿)报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各县(市、区)要在xxxx年xx月底前,完成上述相关方案的制定工作。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篇2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xxxx〕1号)《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xx教函〔xxxx〕266号)和《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成都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的通知》(成教函〔xxxx〕89号)文件精神,为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现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方案公布如下:
—、实施目标
通过对区域骨干培训团队、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学校信息化骨干教师团队的专项培训,全面完成我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每人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不少于20学时,实践应用不少于3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建立协同培训机制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机制,构建“实践、实证、实效”的`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的整校推进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升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的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创新发展。
二、主要任务
建强区级研训团队——以校为本,整校推进,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参培对象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含所有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以及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等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序列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
四、考核认证
(一)合格认定
测评结果由20课时线上网络课程培训和30学时线下校本实践应用(其中能力点实践应用认证材料15学时,参加能力点的校本教研10学时,完成综合应用能力点课堂实录5学时)两个板块构成,认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二)证书打印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合格证书。
五、研修阶段安排
培训采取“集中面授+管理实践”的混合模式。
第一阶段:xxxx年1—4月,xx天府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办公室(简称项目办)组织专家对学校信息化团队进行政策解读与理念更新。
第二阶段:xxxx年4—8月,新区“项目办”对试点校参培教师情况进行摸排,审核“整校推进”方案,进行全体管理员培训。
第三阶段:xxxx年9—12月,基于试点经验总结,组织学校教师(人数约为全区教师总数的60%)参与培训,初步形成区域精品应用成果。
第四阶段:xxxx年3—6月,组织余下学校教师开始进行项目实施,完成合格认定,形成可推广应用成果。
第五阶段:xxxx年6—12月,对全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进行全面总结,打印证书,梳理各校优秀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个性化学科教学模式等实践应用成果。
六、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加大经费预算,确保经费投入
开展督导评估,营造良好氛围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信息中心推进意见,不断加强我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据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关于信息化建设要求,以利用“贤资源” 开展幼儿运动的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运动研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校园。
二、情况分析
目前看来,我园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较高,教师利用现代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以科研为导向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正在广泛开展,随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深入,我园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不断地推进。
优势分析:
1、健全管理网络
领导重视,带头有力,工作制度建设健全有效。行政领导主持的一项市级重点课题《以“微信对对碰”家教指导模式促进家园沟通的实践研究》、一项区级重点课题《基于视频案例的网络教研模式研究》和两项区级重点项目《视频技术支持下的课例研究》、《基于视频技术支持下幼儿行为观察与解读的研究》均已顺利完成研究,每年的经费投入能兼顾硬件、软件、维护、培训等方面。
2、完善设施设备
幼儿园对服务器进行了升级,现已实现无线全覆盖,校园室室通、班班通,添置多媒体活动室的整套多媒体设备和灯光设备,设置专门的网控室,以及整套录播设备和相关配件。幼儿园配备数码照相机4台(其中两架为专业级索尼摄像机)、智能点读笔14支,每个班级及部分专用活动室配备了55寸及以上的交互式触摸液晶一体机,平板16台、手持云台4个,为园内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信息收集提供了设备保障。
3、资源应用合理
幼儿园在园务、科研、师训、家教和后勤等工作中从管理、组织、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应用到了信息技术,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校园局域网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研究中运用视频技术,对拍摄教师的执教过程或是利用微格记录形式,并运用网络教研开展积极的讨论,清晰、全面地对教师的指导过程进行点评,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资源应用与课程管理、教师发展和幼儿发展等有效整合。
弱势分析:
1、计算机终端数量数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充,无线覆盖信号不稳,录播设备使用率有待提高。
2、教师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幼儿运动活动中有效运用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幼儿园现有的硬件、软件资源,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搭建专业视频录播平台,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
2、以幼儿园龙头课题《情境体验中开展幼儿定向运动的实践研究》为抓手,积极申报区级课题和区级信息化项目,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实践、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有机整合研究。
3、以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巩固区信息化工作优秀校为重点目标,结合园务工作重点,继续完善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工作,推进网络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4、继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深入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家园互动等各项工作。
四、主要任务
具体详见附页“任务安排表”,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幼儿园实际工作开展进行相应微调。
五、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和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园级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幼儿园行政班子领导以及信息化技术骨干为组员),两个小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经费投入制度,规范管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提前对下一年经费投入进行预算,设立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经费投入大于等于生均经费的6%。投入兼顾硬件、软件、维护、培训等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3、加大考核,严格奖惩。幼儿园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篇4
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幼儿园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和探索,走出自己的信息化幼儿园建设之路。
在办园过程中,幼儿园始终将信息化建设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园长亲自担任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指导。由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保证了我园信息化建设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园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
一、信息技术装备建设
20xx年建园初,我园只有1台计算机,1台打印机,教学用多媒体电视机12台,EVD播放机12台。到20xx年7月,我们已建成信息技术教室1间,综合活动厅一间。配备电脑58台(其中学生用机35台)。购置了多媒体一体机一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一套,数码照相机1台,录像机1台,校园音响系统一套,电子监控系统3套,并且接入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环境的优化,已能够完全满足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育活动,满足幼儿园集体活动需要,满足幼儿园管理的需要。
二、信息技术技能应用
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观念和能力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信息化的时代需要老师具有信息化的执行力。为此,我园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培训,领导成员已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管理,100%的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幼教活动。
1.构建幼儿园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科学现代的管理环境,初步实现了幼儿园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行政管理智能化。根据我园管理信息化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操作性强、具有实用价值的'各项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利用计算机在网络上建立教职工和幼儿电子档案,管理幼儿的学籍和教职工档案,利用短信平台向家长发送通知、进行宣传。与此同时,我们将幼儿园保教保育、人事档案、卫生保健、安全保卫等一系列的资料进行电子分类整理,建立了电子案卷目录,提高了幼儿园科学管理的实效性和广泛性。运用互联网数字化办公系统、数据库等现代化工具,使幼儿园的教学和园务管理工作更科学和高效。
2.创设有利于教师和幼儿发展的沟通平台,提升办园的社会效益。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审视和指导保教保育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幼儿园为教师创设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沟通平台,实现了教师间的专业沟通。随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信息化交流活动,如通过QQ群开展教研活动和话题讨论活动,通过交流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多方交流的育人环境。通过多种信息化形式实现与家长的全面、便捷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如QQ、微信、幼儿电子成长档案。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信息、孩子在园的状态。同时教师从多角度全方位给予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拓展了幼儿教育范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创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能的专业化。教师的资源平台是我园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的主要阵地,包括环境创设、图库资源、专业成长、玩教具制作、专题研究、教师文案,内容非常丰富。从简单的图片罗列到PPT课件的制作,到现在最广泛应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教师可以随时从平台获取资源信息加以运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既锻炼了教师,同时也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4.网络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方便了教育管理者监督检查教师培训提高,又为教师获取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大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为孩子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条通道,为他们融入社会提供了帮助。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篇5
教师信息素养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xxxx年至xxxx年,我省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组织实施了首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意识明显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初步具备,信息素养初步形成,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优化课堂等方面进行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出现,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各级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增强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和我省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xx省教育工作大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xx》《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xxxx-xxxx年)》及xx省委省政府印发的《xx教育现代化20xx》总体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xxxx-xxxx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xx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xxxx-xxxx年)》、xx省教育厅《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育信息化有力支撑我省教育现代化。
二、目标任务
到xxxx年,全面构建适合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打造信息化教学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简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
三、基本思路
一是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围绕工程实施总体目标任务,以教师全员培训为核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设计好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目标,夯实责任,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调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奠定基础。做好“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为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提供保障。
二是建强队伍,保障全员。调动电教、教研、师训等各部门力量,组建工程培训团队,打造“过得硬、靠得住、推得动”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支持服务队伍。遴选培训资源丰富,专家队伍业务能力强,教师教学信息化培训基础好,管理团队认真负责的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围绕信息化教育教学和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开展工程培训团队培训。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确保工程实施各环节、各内容紧密衔接,有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的质量。
三是以校为本,整校推进。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实际,围绕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模式;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整校推进的应用能力提升新路径;形成校有规划、组有计划、师有清单的整校推进新机制。建立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批跟进、注重实效的示范带动体系,保证推进有示范引领,实施有经验借鉴。
四是测评并举,推动应用。结合教育部校本应用考核有关要求,制定出台符合我省实际的校本应用考核指导意见,指导县区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督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依托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监管服务平台,建立监管评估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强化工作措施,发挥团队上下联动作用,加强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培训团队、各中小学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工程实施效益的高效发挥。
五是倾斜乡村,鼓励创新。以国家级贫困县乡村学校为重点,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因地制宜开展贫困地区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面向信息化教学应用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和学科骨干教师,开展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和名师培训,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团队。指导有条件的县区和学校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和示范学校,推动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行动
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试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确保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各领域发展紧密结合;组建由校长领衔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在示范培训的基础上,逐级逐年推进面向所有学校的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专项培训。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将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作为培训主线,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研修主题及教师培训计划。支持学校管理团队落实信息化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培训,有效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能力。
(二)开展培训团队指导能力提升行动
发挥各级电教、教研、师训以及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等专家的作用,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骨干教师,专兼结合,建强省、市、县三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依据中省有关文件精神,面向各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进行一轮信息化教育教学及工程组织实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习工程实施先进地区的经验,切实提升团队规划制定、组织教研、指导校本研修、开展校本应用考核等能力。指导学校选拔一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教师,建强培训骨干队伍;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开展培训骨干队伍专项培训,推动教师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学校骨干团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以及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等的能力。
(三)开展教师全员应用能力提升行动
在学校管理团队完成培训,明确整校推进能力提升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申报研修主题和培训需求,在县级工程实施培训团队指导下,采取校本研修、区域教研、教师选学等多种方式,将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学科信息化教学为重点,整校推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规范》提出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三种环境下的四项能力为导向,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专题研修活动,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四)开展信息化教学帮扶行动
结合我省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根据省内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实际需求,多层次、多学科、多方式开展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改革,加强乡村教师信息化培训精准帮扶工作。鼓励城乡之间校际合作,发挥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及示范校等的引领作用,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双师工作坊”等方式,利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采取教师模仿名师网络录像,或者名师网络录像与当地教师辅导结合等模式开展教学。鼓励合作校教师组成协同教研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加强集体备课、研课、交流,远程授课教师对乡村教师进行长期陪伴式培训,定向帮扶乡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助力贫困、边远地区教学点及乡村学校开齐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延长能力提升工程各承训机构教师培训平台向乡村学校教师开放的时间,助力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
(五)开展信息化教学领航队伍培养行动
遴选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企业等组建高水平培训团体,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培训,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积极发掘中小学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优秀示范案例,形成本地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资源,建设一批省级跨学科教学示范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重点面向学校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长和学科专业骨干教师开展引领性信息化教学研修,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创新,优化课程教学结构,积累一批可操作、易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领导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示范培训,帮助参训校长、教师形成智能化教育意识,掌握智能化教育工具,提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六)开展教师培训资源建设行动
以信息化教学方法创新、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发展为重点,依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和实际应用水平,统筹做好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资源建设。围绕教育部20xx年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能力点,遴选培训机构优质资源,引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慕课资源。依托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监管服务平台,建立优质培训资源遴选机制,引入本省优秀教学案例,吸收本周期优秀生成性资源。向一线教师开放资源,推送能力提升相关资源,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适合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涵盖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学科教学软件等方面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库。
(七)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行动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制定出台《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导意见》,指导市县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目的,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应用能力评价等为主要内容,制订校本应用考核实施细则。校本应用考核由县区统一安排组织,采取教师组内互评、学校骨干复评、县级专家团队审核认定、省市专家团队抽查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参加完不少于25学时的线上培训任务后,依据学校研修目标和教研组研修任务,至少选择2个能力点作为线下实践活动主要内容,通过研课、磨课、授课、评课等环节,最终将线下实践内容转化为成果提交到校本应用考核系统;校本应用考核结果以教师具有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和智慧教学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的能力呈现;考核结果在教师教学评比、专家团队遴选、教学名师评选等活动中作为重要依据,并且作为xxxx年以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主要指标之一,并列入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估指标体系中。
(八)开展工程实施效益提升行动
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工程实施案例评选活动,每年由各市向省级推荐参训教师总数1%的教学应用优秀案例和工程实施典型案例,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开展工程实施整校推进示范校、示范县区评选活动,通过能力提升工程2.0监管服务平台汇总各校、各县区培训数据,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案例和工程实施管理案例评选结果、以及实地评估检查等综合评定。通过设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课题的形式,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年定期组织全省工程培训团队、中小学教师赴工程实施管理案例评选优秀县区、学校进行现场学习,交流经验。
五、工程保障
(一)加强领导。省教育厅成立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师工作处,负责能力提升工程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制订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分,建立推动学校与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制度,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制度体系。执行办公室设在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工程组织实施的具体工作。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管理,统筹规划好本市各县区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整校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好本区域能力提升工程的监管评估,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明确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和业务联系工作。
(二)明晰职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本地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调动电教、教研、师训等部门力量,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项目,有效遴选学员,打造本地工程培训团队和整校推进示范校,构建示范带动辐射体系。中小学校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制订本校信息化发展目标和规划,并组织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和校本应用考核,落实教师全员培训任务,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三)落实经费。省级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等项目,做好省市县三级工程培训团队培训和整校提升示范性培训,20xx年完成省市县三级工程培训团队培训和214所省级试点学校的整校推进任务,为全面推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打好基础;支持56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完成能力提升工程任务,20xx年,完成贫困县辖区学校总数30%学校(1874所)的整校推进,20xx年和xxxx年各完成贫困县辖区学校总数35%学校(2186所)的整校推进。地市及区县要建立经费分担机制,将教育经费向能力提升工程倾斜,全力保障教师全员培训,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典型培育和经验推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xx至xxxx年,各市分别完成辖区内20%、50%、30%学校的整校推进任务;省市严格按照任务分解开展整校推进工作,各市年度推进计划和完成情况报省教育厅备案。中小学校要统筹整合多方资源,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提供良好条件。
(四)监管评估。省教育厅将加强对各市县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情况的监测、督导,定期汇总各地各校整校推进情况,并进行公布。通过招标遴选前组织专家对各培训机构的资质、资源、上年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培训过程中,组织专家到县区、学校对机构专家力量、课程设置、资源提供等进行检查;培训结束后,结合调查问卷、各级培训团队实地检查及各县区优秀课例参评情况等对培训机构培训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中小学校制定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由区县工程实施培训团队进行审核,在教师全员培训、线下研修、校本应用考核过程中,由区县培训团队全程进行监管和督导。省、市培训团队根据各县区工作安排,在培训期间每县区抽查3-5所学校检查学校全员培训的组织实施情况。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现场、书面等形式作以反馈。必要时进行复查,确保培训质量。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好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及整校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规划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报省教育厅审核;各县能力提升工程规划方案和工作计划总结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省教育厅备案。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自我测评,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 篇6
为贯彻落实《x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要求,顺利完成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校本应用考核任务,根据《xx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方案》,特制订本方案。
一、考核目标
1、通过考核,完成每位教师30学分实践应用学习任务。
2、通过考核,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
3、通过考核,提高校长信息技术领导力,提升各级培训团队的指导力。
4、构建“金字塔”学习共同体,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践应用、校本研修形成常态。
二、考核对象
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在编在岗教师。
三、考核时间
按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推进进度考核。
四、考核内容
以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的30项微能力为实践应用考核重点,教师根据自选的微能力(合计不少于30学分),向学校提交能体现不同微能力的教育教学成果参与考核。
五、实施流程
在镇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指导下,学校按照“镇级规划—团队研修—教师实践—学校评审”的流程组织实施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1、镇级规划。2.0信息化项目推进办公室发挥规划与指导作用,基于全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践应用研修手册》,引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及实践应用考核方向。
2、团队研修。金字塔学习共同体发挥统整和协调作用,依据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与研修计划,帮助教师结合实际制定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实践应用考核申报点,结合本校选择的研究模式,推进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3、教师实践。教师围绕学科信息化教学创新目标,找准能力短板,主动参与研修,积极实践应用,形成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提交给学校并申报参与实践应用考核,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践应用研修手册》提出的相关任务。
4、学校评审。学校管理团队组建校内外结合的评审组(或委托镇级培训团队),依据实践应用考核规范,对教师提交的实践证据进行评估审核,反馈评估结果并提出实践建议。
5、镇级监督。采取专家组成员逐校逐人督查的方式,检查验收各校实践应用考核结果,确保考核的'客观有效。
6、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在分项发评价中,有一项不合格,视为实践应用考核不合格。
六、结果应用
1、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对实践应用考核结果验收合格率,纳入考核学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情况指标体系。
2、对信息技术实践应用考核合格的教师,由县教育局印发教师所选各个微能力的认证证书。
3、学校建立教师个人应用能力提升电子档案,记载实践应用考核情况。通过制度建设、评优考核、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丰富考核结果的应用,激发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整校推进与实践应用落实情况,列入年度教育督导和校长年度考核内容。
七、鼓励创新
学校可利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践应用研修手册》模式进行考核,学校也可以选择自主设计的实践应用考核模式进行考核。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信息技术整校推进方案(精选10篇)12-01
酒店培训计划推进方案范文12-21
信息技术2.0推进会简报(通用9篇)10-19
推进交通强县建设实施方案(经典)06-04
推进交通强县建设实施方案12-23
幼儿园信息技术校本研修方案最新11-15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