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书笔记通用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文观止读书笔记通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通用1
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或者是缘于浅学后生对于古人的过分膜拜心理,读《古文观止》总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我以为,唐宋文章宜在清晨诵读。煦日临窗,清风徐来,读骆宾王的激昂,李太白的飘逸;读韩退之的跌宕开阖,王安石的深刻独到。大师们的杰作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毕口舌生津唇齿留香。先秦文章宜在深夜默读。读郑伯的老到,冯谖的远见;读勾践的忍辱负重,苏秦的巧舌如簧。常不觉夜已渐深,万籁俱寂。此刻虽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意,却也能思接千载神游八极飘然有超凡脱俗之感。
文品即人品读文可知人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千百年来人们对司马迁、司马相如的文采推崇备至,对诸葛亮经天纬地的**才能赞赏有加。读完《古文观止》,让我对这些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千载而后的我辈读来,司马长卿的《谏出猎疏》相比太史公的《孔子世家》、《管晏列传》,到底多了御用文人哗众取宠的浮华,少了据事实录、仗义执言的底气。而相比诸葛亮“功盖三分国”的'**成就,更让我敬仰的是他在前后《出师表》中所体现出来的赤胆忠心。后人评论说:读《出师表》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忠也;读《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涕者,其人必不友也!杜甫也有诗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想杜老夫子亦是在拿诸葛亮忠君爱国的精神自勉吧。卧龙已矣,但其《出师表》中所体现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必将弦歌不断。在明文中有一篇文章《深虑论》,作者方孝孺也是一位大忠诚。很多人知道方孝孺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而是因为被“诛十族”。读读《深虑论》能让你了解到这位读书人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殚精竭虑的思考与探索,以及文字背后的那份对国家社稷的热爱。这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被时人谓之“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的人,为什么能从容面对“诛十族”的暴行虽九死而不易其节。“毁家纾**”,封建士大夫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人格在方孝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后世以方孝孺为迂者,真该好好读读《深虑论》。
言而有文行之方远
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和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最喜欢诵读的骈体文之一。骆文慷慨激昂气干云霄王文则行云流水水银泻地,风格虽然迥异然皆文采斐然。其中的优美辞藻和韵律之美常常让我反复吟诵不忍释卷。“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作者敢为“万世开太平”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扑面而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子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那种虽身处逆境却始终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喷薄而出。只不过同为“初唐四杰”的骆王二人也同样命运多舛,骆一生失意兵败被杀,而王勃也因溺水受惊而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滕王阁序》本为聚会上的应酬之作,王勃临席赋文而倚马可待且千古流传真正是天纵其才!但他二十几岁而历几沉几浮的人生经历和后来的英年早逝又让人陡生天妒英才之叹!每次读两人文章感受他们无与伦比的才情之时,也难免为他们的惨淡身世感慨系之!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李陵的《报苏武书》(有说系后人托名伪作)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描绘让人几欲落泪,不忍卒读。如《报任安书》中的写狱中的屈辱“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写受腐刑后的心灵创伤“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苏武书》中写身处异域的悲凉“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起听之,不觉泪下”,写遭朝廷曲解的冤屈“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再有如《春夜晏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兰亭集序》、《严先生祠堂记》、《五人墓碑记》等等都是辞章优美的不朽文章,很多名段名句脍炙人口得以千古传唱。
学路漫漫上下求索
在阅读过程中为了读懂更为古奥的先秦文章,我先后通读了《东周列国志》、《白话左传》等一些相关书籍,回过头来再看《古文观止》中的先秦文章,又觉得理解更深一层。“学,然后知不足”,读《古文观止》,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当我费尽周折弄清文中一句话的句读的时候,几百年前的三尺蒙童已能倒背如流了,可见在古文学习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贤们的不朽文章,观止矣!而我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启程。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通用2
“观止”,出典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请求观赏周乐。鲁国依次演出周文、商汤、夏禹的乐舞,最后演到虞舜时的《韶箭》,季札发出了赞叹:“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这段故事不仅让“观止”成为了至善至美的代名词,也推出了古典至美、流行乏善这个文艺评价传统。那么流行三百年的《古文观止》是否当得起“观止”?在流行中,其古典品位是否仍然纯粹?
同样是古文选本,姚鼐的叫《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叫《经史百家杂钞》。他们一位参与过四库名山事业,一位更是文胆武略,可一“纂”一“钞”,都谦虚得很。《古文观止》的作者吴楚材、吴调侯不过一介布衣,竟敢如此大言不惭?如果这仅仅是作者的狂妄,或者是书坊读物自我标榜的惯技,那这个选本必不能风行如此之久。要知道“古文”这个东西要想流行,谈何容易。因为它与时尚的绝对背离,甚至你死我活,是从胎里带出来的。
我们今天把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统称为古文。但“古文”开始只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古文字,与文章体裁无关。因为当时的经史诸子都是用散文写成,无需专名为“古文”。魏晋以后骈俪文流行,讲究对偶、声律、典故、辞藻,但内容多空洞无聊,不切实用,这个时期就是所谓的“八代之衰”。另一方面,隋唐起开始有了科举这个指挥棒,应试就成了最大的流行,所以本意是流行于一时代之文体的“时文”,在唐代除了指当时通常应用的骈文,也指科举考试采用的律赋。有了大众趋之若鹜的流行,才有人蓦然回首或是猛回头。中唐韩愈倡导“古文运动”,自白其用心是“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从此“古文”就具有了与骈文对抗的文体意义和“明道”的儒学意义。明清时代,唐宋“古文”被推崇为文章的正统,道学气味更加浓厚,而对科举应制的八股文仍然绝对排斥。这时的“时文”,又转为八股文的专称。可以说是时文催出了古文,流行逼出了古典。
两者的“相反”既然是固然,但其“相成”又未必是自然而然。旗帜鲜明地作出与流行对峙的姿态,很容易就能做到“叫得响”,但未必“走得远”。姚鼐的选文定出义理、辞章、考据三条,曾国藩又强调“必以义理为质”,还加上了经济(指“经世济民”)。他们一个造就了桐城极盛,一个促成了桐城中兴,确乎做到了“叫得响”。但文学家选文章难免有门户之见,名臣着眼经济更是寄托太殷,脱离了群众。这两个名家选本的影响反而不如《观止》。
《观止》的流行不见于名家著述,因为这类启蒙学书在正经的读书人看来杂凑了些,算不得可口的脍炙。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它们却实在是不可缺少的果腹的米面。近代江南吴兴才子王文濡先生对《观止》的流行有个极为恰切的总结:“风行数百年,后生小子口沫手胝岂止万本千遍。”“口沫手胝”是化用李商隐《韩碑》中的诗句“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本是为歌颂韩愈的《平淮西碑》而发的。读到口角流沫,抄写到右手起茧,这一点韩愈的《平淮西碑》终究没有做到,而《古文观止》做到了。《儿女英雄传》里的粗豪老头儿邓老九不读诗书,但会念句“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的《神童诗》,再就是《古文观止》里见着的“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里有位小七叔,在上海洋行里白天学生意,晚上念洋书,也要在床头桌上堆着些《古文观止》、《分类尺牍》。这充分说明了当时《观止》不仅是为俗所知,而且真正做到了为俗所用。
之所以如此,只因为作者吴氏叔侄,也不过是“后生小子”。他们并没有什么高明的文学见识,每篇文章之后的简评多是承袭前人的说法。他们无望于整顿世道人心,《观止》里有那么多将相的文章,但只有不得肉食的曹刿、寄人篱下的冯谖能令他们心有戚戚,勾出他们的牢骚话来,说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谋国偾事一流人,真千古笑柄”,什么“三番弹铗,想见豪士一时沦落,胸中魂碣勃不自禁”。他们不能有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能有变俗复古的心气,反而能定下心抄之评之。他们不排斥八股时文,《观止》序称吴楚材“工举业”,所以《观止》的点评里多冒出八股先生的见识,什么“整对格”。什么“反正开合”,什么“分合倒顺虚实”。甚至对于古文和骈文的态度,《观止》也不那么泾渭分明,一些骈文名篇也被选人。于是,古文、时文的两种水火不容的势力在他们这里融而为一。学者从他们选的古文里能嗅出时文的味道。吕思勉先生说“《古文观止》这部书,是为科举时代学做八股文的人诵读的。做八股文要从无话可说处硬找话说,因此,它所选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说空话发空论的文章”,还说它“选钞无法,美恶杂陈”,“不知古文为何物”。朱光潜先生说《古文观止》充满了从前私塾冬烘学究所津津有味的乌烟瘴气。这些刻薄话反而道出了《观止》骨子里经典与流行相互渗透的特色。
“匹夫而为百世师”的人生境界,“成一家之言”的著书理想,并不是人人能够实现的。关键是对这些梦想的望峰息心之后,是靡然流俗,还是留一种坚持在心间。吴氏叔侄选择了后者。执着地做力所能及的童蒙普及工作。《古文观止》初版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康熙五十年(1711)吴乘权又著成《纲鉴易知录》。这部简明的中国通史读本,在二百余年中,刊刻了二十余次,并被译成外文,传播海外。书前面有他的一篇自序,表达了他对于编辑通俗读物重要性的'认识。他说自己童年有志读史,但资质愚钝,不能遍观史书。他感叹世上虽有颖悟绝人之士可以读书一目十行,而像自己一样的拙人还是多数。对于后者来说,“读史之法宁简毋详,宁陋毋雅”。所以人们不想看史书,“非尽天资稚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有人说《观止》是欺世盗名的抄袭之作,被盗的失主或指为金圣叹的《才子必读古文》,或指为林云铭的《古文析义》。对照它们的选篇和评语,确实可以发现承袭的痕迹,但它们的不同之处更值得我们反思。金圣叹是才子为才子选文,选评思想追求新异乃至偏激。林云铭的《古文析义》篇幅很大,刊刻得少,到现在也无人予以整理。这些都属于对无才又无财的大众“引导无方”者。还有学者考证《观止》脱胎于《御选古文渊鉴》,那么这说明大众对于“皇帝老儿”也是不买账的。
《古文观止》的引导之方,吴兴祚在序里已有总结:“观其选,简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但这只是细节,是其形而非其神,是其结果而非其根源。其能引人入胜的首要关键,吴氏叔侄的用心良苦之处,却还在那“耸人听闻”的“观止”两字。“观止”不是标榜自己的选本已绝无遗珠,舍此更无可观,而是说观此即得可满足,与“易知”同调,也和“《文选》烂,秀才半”的俗想暗合。这对于能力、财力、精力都有限的大众,才是最好的鼓励。陈蒲清评价《观止》是“熟读古文三百篇,等闲可过古文关”。这固然是对《唐诗三百首》那句著名“广告语”的戏拟,但确实道出了这类普及读物的共同要素:给人信心和希望。
当我们拾掇起敦煌遗址的断简残卷,洞穿了马王堆汉墓的金缕玉衣,我们可见的文化经典并不少于历史上的哪位文豪。但电子计算机的海量检索并不足以助我们穿越古籍文献的山重水复,我们发现古典看我们很近,我们看古典很远。这种“远”不是时代差异造成的文化距离和语言变迁造成的理解隔膜,而是“路漫漫其修远”的畏途感。无心古典的多数人,其实并不是不重视古典,相反倒是因专家们极言其博大精深,使人由敬而畏,望而却步。古典既然博大,而任何人都是生也有涯,今天的古典文化整理者和普及者们,何不让自己谦虚一些,对读者体谅一些,许给读者一个崇高又轻松的希望呢?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古文观止》的读书笔记01-13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07-05
《古文观止》的读书笔记06-24
古文观止的读书笔记12-09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08-15
古文观止读后感12-21
《古文观止》读后感02-23
阅《古文观止》有感04-22
音乐读书笔记范文_读书笔记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