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口算乘法评课稿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口算乘法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口算乘法评课稿1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中的改错题,基本上包括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类型,同学们通过判断、讨论、改错,对易错的地方加深了印象,引起了注意,提高了作业的正确率,从另外一个角度强化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教学中还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的观察思考,集体讨论,独立试做,使每个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知识能力。
但是高老师这节课中的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地进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没有把握好,只是一带而过,我建议本节课在复习准备部分可以这样安排:出示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5个苹果(或每个盘子里有0个苹果),求一共有多少个?这样复习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乘法算式的意义,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得学生理解了0×3、3×0为什么等于0的算理,然后学生自然地得出0乘任何数都得0.
口算乘法评课稿2
非常有幸能聆听陈建平老师上的《口算乘法》这一课,让我这个新教师感受到了陈老师精湛的课堂功力。“计算教学”是个永恒而又经典的话题,如何上出扎实有效的计算课也就成了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由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接下来就结合陈老师上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情境为载体,算用结合,算用互促。
计算教学原本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但如果结合实际情境,有了现实情境的支撑,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有意义了。本课始陈老师首先出示一幅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和价格表,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通过原型,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为课中的探究提供了现实起点。其次通过逐渐增加人数,顺理成章,循序渐进地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整个过程由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也兴致很高,让他们体验到计算不只是为了计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二、在体系中学习,以旧引新,以新延伸。
如果把本课知识比成一颗珍珠,那么整个乘法教学就是一串珍珠。只有把珍珠串起来,它才能散发出光芒。本课的知识在整个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前面有表内乘法,后面有乘法估算、笔算,还有更大数目的乘法口算。从陈老师这堂课我们可以感受这种联系。如:从2×9引入,先是口算,唤起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接着是理解2×9的数学意义及现实意义,不仅复习了旧知,同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伏笔,搭好脚手架。接下来是新课展开部分,让学生学习10×2,展示了4种计算方法,再通过计数器演示30×2,从十乘几到几十乘几,再拓展到几百、几千乘几,由此逐步总结出口算方法,再通过一定的口算练习和应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并学会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学习过程是一气呵成的,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求联求变的。
三、巧用计算器,掌握算法,理解算理。
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本课的算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看成几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加同样多的0。但是学生解释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时就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因此理解算理是本课的难点。如何使这算法和看成几个十、百、千乘几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应的0的算理联系沟通呢?从这堂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陈老师在课首是以表内乘法9×2引出10×2、20×2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没有很快就进行方法优化。而是巧用计数器,逐步引导到看成几个十乘几得几个十。接着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总结出计算方法是看成表内乘法来算,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加几个0,从而优化概括出计算方法,促进新旧知的融合。抓出特别的题目,以免在作业中混淆。这时我想学生的思想水平应该不是课前那种模糊混沌,应该是经历了一定的思考和体验,相信他们不只是会算了,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这样算。
总之,陈老师的课严谨而理性,条理清晰,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沟通,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最后我想说的是,一节课更像是一桌大餐,现在也许只能做“鲸吞”状,营养的吸收要留待我们以后慢慢消化吸收。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妥之处,请你们指正,谢谢!
口算乘法评课稿3
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在新课教学时,高云华老师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场景——学校体育馆看台,让学生在情景中捕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了数学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高老师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场地,也成为了学生展示学习过程的空间。
然而本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都是些老问题,比如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仍不够艺术化。如:练习的设计虽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对学生完成后的评价仍不够准确、及时……这些细节的处理都与自己的文化底蕴有关,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多看、多学、多想。
【口算乘法评课稿】相关文章:
口算乘法评课稿07-01
《口算乘法》评课稿优秀06-19
口算乘法评课稿7篇(精选)08-29
口算乘法评课稿(优选10篇)08-15
《口算除法》评课稿03-25
《口算除法》评课稿06-30
《口算除法》评课稿通用04-21
乘法口诀评课稿03-30
认识乘法评课稿06-16
(经典)认识乘法评课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