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时间:2024-10-14 07:12:02 历史 我要投稿

(集合)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2篇

  在现在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2篇

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姓氏作为十分普及的一种文化,它既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也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问题的提出

  这一单元在丁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我是一个姓“饶”的小女孩。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姓“饶”,这使我觉得自己姓氏十分独特也感到了好奇:“饶”姓是怎么来的?“饶”姓主要分布在哪里?历史上姓饶的名人有哪些?于是我借此机会,做一番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资料

  (一)饶氏起源

  第一种说法认为:饶氏家族的最初发祥地,是在古代的饶阳。饶阳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个邑。根据《史记》的“赵世家”记载,赵悼襄王六年,将饶邑这个地方赐封给其弟长安君,其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到了汉高祖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度,就把饶邑改茕为饶阳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饶阳县。饶氏发祥于河北饶阳。

  第二种说法:根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饶姓出自姜姓,战国时期有齐大夫食采于饶邑,据说是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子孙。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青州一带,其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饶氏,望族卅白平阳、临川。

  第三种说法:根据《百家姓考略》上的记载,饶氏出自妫姓,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讷而得妫姓。舜帝系主支姓氐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困,后代以国为氏,亦称饶氏。因此,中国饶氏家族得姓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以上,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望族居于平阳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饶氏后人奉商均为饶姓的得姓始祖。

  第四种说法: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住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围,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54世尧萱从平阳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到56世尧濙时为西汉,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令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占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玮,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二)迁徙分布

  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饶阳历史悠久,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邑。在史籍《史记赵世家》上面就有一段记载:“悼襄王六年,封长安君以饶”的记载。

  饶姓自得姓至今已有超过2200年历史。饶姓的迁分路线始于河北饶阳(众多起源之一),继而是江西省饶州,再南迁浙江、福建、广东。有些因为华南地区山多田少,还迁往台湾一带。多是湖南、湖北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谱。残本,上图没有新谱。在广东、湖南、福建等图书馆也有旧版《饶氏家谱》。

  新编的家谱在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图书馆有收藏。

  (三)饶姓名人

  饶威汉代,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

  饶鲁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学者,著名的“双峰先生”

  饶延年宋代,陆九渊弟子,以经学著称。

  饶子仪宋代,从胡瑗受经,潜心经学。

  饶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书法家,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饶瑄明代,学者。

  饶位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工部右侍郎。

  饶伸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刑部侍郎,著《学海君道部》。

  饶礼明代,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饶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出知孟县。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宾州。

  饶天民明代,1502-?,湖北省崇阳人,中书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绵州知州,书法家。

  饶廷选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

  饶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长沙县。

  饶松清代,福建沙县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饶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

  饶宗颐1917年生,祖籍广东潮州,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饶雪漫1972年-?,四川自贡,作家

  饶天亮湖北省赤壁市,内地男歌手

  四、研究结论

  1、饶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饶氏这个家族的最初发祥之地,是古代的饶阳。

  2、饶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录此姓。除北方外,饶氏亦见于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云贵以及台湾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两省约占饶姓人口总数44%,由20xx年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饶氏人口全国排名172位,约72万

  3、我们这个家族是个古老的家族,世世代代繁衍至今,也出了很多能人和强人。作为一个在“百家姓”排名207位,全国只有七十几万人口的“小”姓,我丝毫没有觉得它小,反而让我觉得很自豪。

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2

  一、提出问题

  1、姓氏的由来?

  2、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

  3、姓氏的分类?

  4、小组成员姓氏资料

  5、周姓来源

  6、历史上同姓名人

  二、研究方法

  1、网上查阅资料

  2、查阅相关书籍

  3、请教长辈

  三、资料整理

  1、姓氏的由来?

  姓氏[xìngshì]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据研究,中华古姓来源于图腾崇拜,系氏族徽号或标志。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2:姓氏出现之前,人们用什么来标示自己的家族和身份?

  德国东方学家马克斯·缪勒在《献给神话学》中说:一个图腾,开始是一个氏族图腾的标记,而后是部族的名字,而后是部族祖先的名字。这里的“名字”,其实就是“姓”。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佐证了这一观点。

  3、姓氏的分类?

  在先秦文献中没有姓氏之别的规定,姓氏之别是后世才有的理论。以前有人往往既有姓又有氏,一个姓往往有多个派生姓氏,如姬姓的派生姓氏就有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所以氏的数量实际远远大于姓的数量。

  单姓:只用一个字的姓。与复姓相对,中国有单姓6931个。

  如: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据统计。

  复姓: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上官、西门。《中国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

  四、周姓现状和起源

  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湖南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1、源于周昌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

  2、源于姬姓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

  3、源于少数民族;

  4、源于其他姓氏

  五、历史上同姓的名人

  周氏始祖文王文功武略,是一代名王。西汉时有名相周勃,平定七王之乱的'名将周亚夫,忠言直谏的周昌。三国时的吴大将周瑜,谋士周鲂。西晋有除三害故事是的御史中丞周处。南朝南齐有著く三宗论》、《四声切韵》的周。唐代有御史中丞酷吏周兴、画家周肪。宋代有后人称为词家之冠的词人周邦彦,哲学家周敦颐,元代有著《中原音韵》的韵学家周德清,清代有文学家周亮工,名士周星誉,近代有集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周树人(鲁迅)。

  六、研究结论:

  1、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

  2、姓的根源是中华崇拜的原始图腾。

  3、姓氏分为单姓和复姓两大类。

  4、周姓为贵族姓,人口分布较广,为百家姓的第五位,起源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

【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周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8-16

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8-13

关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6-04

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0-17

关于“黄”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12-11

关于张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12-21

关于王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6-05

关于陈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9-28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