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4 17:21:11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列子》一则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列子》一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列子》一则教学设计

《列子》一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积累实词虚词,夯实文言基础。2.通过诵读,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理解人物间的情感。感受伯牙钟子期情意投合、惺惺相惜的友情,引导学生体会古人重情重义的纯朴情操。理解文中蕴涵的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3想象自己即是伯牙,进而感悟“知音”并练笔。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高山流水”的典故。

  2、理解伯牙与钟子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的深厚情感。

  教材分析

  《伯牙善鼓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第四篇文章《古文二则》其中的一篇。两则短文所选内容都是传说故事,《郢人》出自《庄子》,《伯牙善鼓琴》出自《列子》,庄子和列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学习这两篇文章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道家学派的文字。从内容上看,两文故事性较强,学生乐于学习,也是记叙性的文字,可以按记叙文的要求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或情节。两文从主旨上看,都表达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主题,但又各有侧重,《郢人》侧重于信任配合与怀友,《伯牙》则侧重于互相理,互相欣赏。由知音的故事引出本文的学习,在学习第一则《郢人》的基础上再深入理解伯牙与子期的交情。讲授本文时,可以侧重在比较中理解二人的真挚友谊。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传说故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经历中,广泛接触过此类作品,可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有关阅读传说故事的知识和技能做适当迁移,应用到文言文的传说故事阅读上,了解传说故事的.内容及其蕴涵的深刻含义。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对阅读故事性较强文章比较感兴趣。上学期七单元的两则古文分别讲的是“诚信”和“质疑”,本学期这两则短文主题相近都是讲“朋友”,这样的主题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友谊的理解。在讲授《郢人》这一节的时候,我适当做了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两个人在信任的前提下建立友谊,学生参与度较高。所以,对于《伯牙》这一篇非常富有民族情怀的文章,也应该把握情感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古代音乐背景,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激发其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学生分享“朋友”的诗句

  教师分享“朋友”称呼及来历。还有一种朋友被称为“知音之交”,那么,什么是“知音之交”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章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

  题目中的“善”字在本文其他的句子中也出现过,意思是否一样?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充分地诵读了课文,回家也练习了朗读。谁愿意为我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呢?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清楚了文中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是谁呢?各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伯牙如何“善”鼓,而子期又如何“善”听?

  钟子期能够从伯牙的音乐之中,感知他的心意,他们彼此通晓音律,凭靠音乐来传递情感,并由此成为好朋友,成就了一段千古传颂的佳话。那这样的朋友称之为?

  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结合文中伯牙、子期的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和同学、朋友相处?

  一年之后伯牙寻访子期,看到子期的墓碑,在子期的墓前破琴绝弦。如果你是伯牙,写出你想说的话,表达对子期的情感。形式不限,可以仿写现代诗歌、也可写文言诗文。100字左右。

  围绕这学期的教研主题“研学案的使用----目标分解下的作文教学”,使学生每课一得写作提示。即使在文言单元也要坚持这样的训练,学完《陋室铭》学生仿写铭文格式,给自己的卧室、文具盒等做了铭文。学完《爱莲说》学生以“爱 说”为题仿写文章。学习《郢人》让学生仿写文中极简的描写方法。本课的的拓展训练,设置想象内容,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人的“知音”,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题“知音难得”。

《列子》一则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重点词语含义。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疏通文意

  3、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之间的情感。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体悟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列子一则,翻译。

  重点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今天让我们一同去见证一下他们之间的那种令人敬仰的情谊吧。

  2、介绍俞伯牙与钟子期。(故事形式PPT)

  二、作者简介

  学生谈谈作者及其作品,教师补充。PPT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揣摩朗读方法。

  2、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朗读节奏。

  3、指名朗读,点拨朗读技巧

  4、全班齐读。

  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结合书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3、全班交流,解决共性问题,师点拨。

  4、指名译全文,评价。

  五、品味课文,理解文意

  (一)读文思考:

  1、文中怎么叙述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的?

  2、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4、从文中得出一个什么成语?

  5、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二)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1、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3、(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

  (2)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4、高山流水(觅知音)

  5、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

  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列子一则,翻译。

  (二)展示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四、课堂小结

  高山流水,琴台知音。这则发生在一位音乐家和一位樵夫之间的故事,浪漫而诗意。我们无须去验证这则传说的真实性,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精神、心灵与情怀。

  七、布置作业

  1、将这则故事改写成一则 300 字左右的白话故事。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列子》一则

  伯牙善鼓琴: 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

  子期善听: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说明:本科在期初设计时安排两课时,由于课文篇幅短,内容不多,所以在实际备课中安排一课时完成任务,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列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列子是哪个国家?他是什么家?11-30

《杯子的设计》教学设计03-14

教学设计09-05

比的教学设计08-1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7

教学论与教学设计05-20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2-24

学习制作手机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8

能源的教学设计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