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露珠》评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评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露珠》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露珠》评课稿1
我聆听了由沈冬芳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感受较深。感觉在沈老师的教学下,小露珠是美的:美在外形,闪亮、透明、圆润。美在心灵,滋润了万物。整堂课,沈老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充满了人文精神。现就其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评:
1、《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性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沈老师试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健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的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
2、通过扮演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与小露珠打招呼,辅助以声情并茂的图片,提炼出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蝴蝶的“落”,随之引导学生能否用别的词替换其中的动词。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很清楚以上动物的生活习性,学生立即回答出不能替换的理由,进而也就明白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并指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这节课上,沈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评读的安排、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我们看到,朗读训练也好,想象训练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的形式,学生读得投入、说得动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
《小露珠》评课稿2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通过描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美好品质,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殷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和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的,使教学成为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一、“情感的课堂”——可贵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那么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殷老师试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理解课文,感悟小露珠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品质,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课上,老师用充满激情的、饱满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
二、“感悟的课堂”——充分的语言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
力。”而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战场。这节课上,殷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评读的安排、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我们看到,朗读训练也好,想象训练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的形式,学生读得投入、说得动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
三、“对话的课堂”——充分的言语交际
“阅读是一种对话”,在本节课的40分钟内,学生对学习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老师和学生在这节课中以谈话式的语言,进行了一次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扮演活泼的小青蛙、可爱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与小露珠进行对话,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润的一种植物,来夸夸自己的美貌。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参与、乐于交流、懂得倾听,勇于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殷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小露珠的美丽,去感受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与小露珠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爬”“蹦”“落”三个动词的理解,殷老师忽略了。这里教师可以故意设置小小的陷阱,让学生从读中发现这些动词错位了,通过比较懂得词语运用要准确。
《小露珠》评课稿3
很荣幸借立体评教的机会,走进成梅林老师的课堂。这是我第一次听她的课,感觉非常不错。她上的是三年级的课文《小露珠》,下面就采撷几滴如钻石般璀璨的露珠与大家分享。
成梅林老师能合理、有效地运用优质教学资源,为自己的课堂增光添彩。并且到了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为教学服务的高级阶段。如,①导入新课不久,成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优质教学资源中晨露的课件,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小露珠的闪亮、透明、圆润;②在学习2、3、4节过程中,成老师播放了优质教学资源中钻石、水晶、珍珠的实物图片让学生辨认,使文中的比喻更形象、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③在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中,成老师又向学生展示了优质教学资源中小露珠装点下的植物,鲜嫩欲滴、生机勃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小露珠不仅外表美,心灵更美。……一系列课件的播放,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表象库增添了全新的内容,为理解课文打好基础,以下的再造想象也就有了依据。
德国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在2、3、4自然段的教学中,成老师让学生演一演文中的小动物,小青蛙的“蹦”,小蟋蟀的“爬”,小蝴蝶的“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小脸上写满了兴奋。这种语言性与非语言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和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还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的特征,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角色体验,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了感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悟了不同小动物的特点,也体悟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使自己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
弗西斯·格瑞莱特说:“阅读是读者积极活动的过程,读者带入这一过程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找到的更多更重要。”在学完了2、3、4自然段之后,成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还有谁会见到小露珠?他们会怎样赞美小露珠?”启发学生抓住课文的留白,进行补白。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学完课文,成老师要求学生以动植物的身份用一句话把小露珠留下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体味、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和临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勿需更多讲解,勿需更多冗长分析,主人公小露珠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学生的一句句真情告白中不断闪现,学生的心灵正接受潜移默化的洗礼……
《小露珠》评课稿4
我聆听了浦亚红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感受较深。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浦老师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学的开展,是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的,使教学成为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
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课上,老师用充满激情的、饱满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
2、这节课上,浦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评读的安排、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如:“爬”“蹦”“落”三个动词的理解,教师故意设置小小的陷阱,让学生从读中发现这些动词错位了,通过比较懂得词语运用要准确。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的形式,学生读得投入、说得动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
3、“阅读是一种对话”,老师和学生在这节课中以谈话式的语言,进行了一次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扮演活泼的小青蛙、可爱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与小露珠进行对话,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润的一种植物,来夸夸自己的美貌。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参与、乐于交流、懂得倾听,勇于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浦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小露珠的美丽,去感受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与小露珠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露珠》评课稿5
我们教研组陆老师执教了一篇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的童话故事课《小露珠》,通过描写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美好品质,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陆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和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的,使教学成为多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一、“情感的课堂”——可贵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那么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陆老师试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意境理解课文,感悟小露珠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品质,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是学生心灵成长的过程。课上,老师用充满激情的、饱满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通过读好“闪亮”“透明”“圆润”来感受小露珠美,通过读好“光彩熠熠”“生机勃勃”“笑盈盈”等词语来感受它的心灵美,从而产生对小露珠的喜爱。但在学生感悟小露珠心灵美的这个环节,教师还应一步步引导,在讲小动物与植物都喜欢小露珠时应渗透,应让学生感觉到小露珠给大家带来快乐,带来美丽,而自己却消失了,它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心灵美。
二、“感悟的'课堂”——充分的语言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战场。这节课上,陆老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评读的安排、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我们看到,朗读训练也好,想象训练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语言的形式,学生读得投入、说得动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
三、“对话的课堂”——充分的言语交际
“阅读是一种对话”,在本节课的40分钟内,学生对学习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老师和学生在这节课中以谈话式的语言,进行了一次师生无拘无束、平等的对话,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扮演活泼的小青蛙、可爱的小蟋蟀、漂亮的小蝴蝶与小露珠进行对话,想象自己就是被小露珠滋润的一种植物,来夸夸自己的美貌。学生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主动参与、乐于交流、懂得倾听,勇于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陆老师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小露珠的美丽,去感受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采用角色体验的方式,与小露珠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爬”“蹦”“落”三个动词的理解,陆老师忽略了。这里教师可以故意设置小小的陷阱,让学生从读中发现这些动词错位了,通过比较懂得词语运用要准确。
《小露珠》评课稿6
在江苏溧阳外国语学校有幸聆听了教导主任彭峰老师执教的《小露珠》一课,感觉在彭老师的解读下,小露珠是美的,美在外形:闪亮、透明、圆润,美在心灵:具有奉献精神。整堂课,小露珠的身影一直在我们身边,老师的精彩表现就像一颗颗小露珠闪烁着自己耀眼的光芒。
首先,彭老师充满儿童化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么美的小露珠,小动物们可喜欢了”“看,它们都来了”“还有哪只小青蛙想夸夸小露珠”“真是个有礼貌的小蟋蟀”……这些语言的运用很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生很好地带入了学习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仿佛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正与小露珠对话呢。
其次,教师对学生学习重点的把握准确,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小露珠的“美”。
在学习2——5节时,教师通过让学生不同形式的读、说小动物们问候小露珠的话,去体会小露珠的外形美:闪亮、圆润、透明;学习6、7节时,让学生在读、想、说中感受到植物们在小露珠的滋润下如此美丽,但自己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渐渐消失了,让学生认识到小露珠的心灵美。
第三,课堂中有很多细节之处值得我们去品味、学习。
在感受小露珠外形美时,图文结合,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学习第6节时老师的配乐范读把学生很好地带入了情境;老师的质疑:小露珠为什么受植物们的欢迎?“谁来帮老师解决心中的疑问?”不仅巧妙地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风尚,而且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积极去研读文本,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在理解“格外精神”这个词语时,老师用具体的动作:由低头到逐渐抬起头、昂起头,让学生很具体形象地去感悟、体味,虽无过多的语言修饰,但学生已能深刻地领悟“格外精神”的内涵,老师适时的一句“同学们也格外精神”,不仅让学生亲自体验什么叫“格外精神”,而且也巧妙地提醒学生课堂上要“格外精神”;“越来越——”的解读到位,老师没有照字解字,而是联系学生的个子、年龄、读书、写字,用上“越来越——”练习说话,在练说中理解“越来越——”,把它内化为学生的心里感悟;“舍不得”中见真情,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最后一节时,抓住“舍不得”做文章,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想象分别的情景去练说,具体感受“舍不得”,让学生体会到植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之情。
第四,写的及时、到位。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悟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我想对小露珠说:“……”,使得学生由体验动植物对小露珠的喜欢以及小露珠的美,而升华到自身对小露珠的情感,让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悟中走出来,把动植物们对小露珠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
下课铃响了,我还沉浸在彭峰老师的课堂上……
《小露珠》评课稿7
我们听了徐老师执教了一篇《小露珠》的童话故事课,感受颇深。为此我特意了解了这篇课文要求掌握的有关知识点。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课。课文通过对小露珠这一自然现象的产生、经历、消失的介绍,向同学们展示了小露珠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特点以及小露珠的无私奉献(这一点,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总结出来)。文章语言文字生动有趣,有机地渗透了身边的自然科学常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熏陶。
徐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材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营造了一个对话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把这堂课上得充满童趣。
第一,教师非常具有亲和力。
课前,老师在上课伊始,仅用了几句简单的交流,就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亲切的语言,充分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心与尊重。此时的学生非常用心地去看老师,其时,这就是一种教育,无痕的教育。
第二,课上得很有童趣。
课文本身就是童话,而教师在教学中更是采用了童话般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中,教师直接把检查学生2到4小节的朗读换成了表演读,一句“小青蛙,小青蛙,你在哪?”学生立刻回答她:“我在这,小露珠,早哇,小露珠。”,教师的投入,使得学生们也不知不觉投入其中,非常自然。当然,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要提醒徐老师注意,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的时候,可能有着自己的打招呼方式,这时的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机智,先肯定、表扬学生的发言,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上的语言,这样会更合适。
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着学法的指导。
在指名学生读课文第四小节的时候,学生开始读得不到位,徐老师说:“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学生的语速慢了下来,情感开始投入,徐老师又随着这位学生轻声地引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学生在想象中,在模仿中把课文朗读得非常有感情。这种方法的指导,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接下来的齐读效果非常好。在教学的主要环节中,徐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去发现,从发现中学习。如第一环节中“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让学生去发现三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第二环节中让学生去发现“植物为什么喜欢小露珠?”在课后练习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越来越……越来越……”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学习。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处理最后一节时,徐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小露珠就要消失了,可为什么还会笑盈盈的呢?”学生说出了:“因为她明天还会来的。”教师同意了,就此停住,其实教师可以再缀上一句“为什么?”把学生由童话引入到生活中,揭示童话与自然的联系,就更好了。还有就是对于三个小动物的动作:“蹦”“跳”“爬”“落”没有提到,其实这是不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应该让学生说一说。
【《小露珠》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露珠》评课稿03-07
《小露珠》评课稿[经典]06-11
《小露珠》评课稿04-12
小露珠评课稿10-09
(推荐)《小露珠》评课稿09-25
《小露珠》评课稿精11-25
(精品)《小露珠》评课稿07-07
《小露珠》评课稿6篇03-08
《小露珠》评课稿(6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