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作文

时间:2024-10-16 08:23:49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精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由来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0篇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2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过端午节,因为我觉得端午节最有趣。端午节不仅充满了民族特色,还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不少作品,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原本他是想灭秦国的,但自从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便跳进汩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才“诞生”出来的节日,也许正因为对屈原的敬爱,所以有些偏向这个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吃着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赛龙舟。到达赛龙舟的场地时,岸两边早已被围观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桥上的一个空挡,便叫家人挤了过去。这个位置居高临下整个江面一目了然。赛龙舟开始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一只龙舟下面都都绑着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龙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斩下扔进水里。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我永远会铭记在心,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华夏子孙。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3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在我老家,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花生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包粽子的工序就开始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颗枣、几颗花生米,最后把叶子用桑条皮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你看那又胖又大的粽子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先把它们放在锅里煮三个小时,再捞出来放到盛有冷水的桶或锅里冷却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想过端午节,更想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让先辈的遗愿变成事实在在的现实,让他们的英灵流芳百世、与世长存!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4

  端午节就快到了,你对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是否了解得很彻底呢?如果还没有,就让我来告诉你。

  端午节的来历有三个传说:分别是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我想你应该很了解屈原了吧!在此我就不多言了。

  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曹娥,是因为她为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公元23~220年)。有一天,曹娥的父亲不慎溺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无论白天、黑夜,她都沿着江边找寻,嚎啕大哭。过了十七天了,还是不见尸体,于是她投入江中,这天是农历五月五日,五日后人们找到了她父亲的尸体。

  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人,他原本是楚国人,但父兄都被楚平王所杀害,于是出走楚国,投奔到了吴国,帮助吴国来攻打楚国。五次战争后,吴国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他掘开坟墓,用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尸体几百下,以报复他的杀父兄之仇。吴王磕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请求和睦相处,夫差允许了。而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最后,伍子胥自刎而死,夫差把伍子胥的尸体丢进大江。吴国人舍不得贤臣顺江离他们而去,许多人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往江里扔粽子等,为纪念伍子胥。这天是农历五月五日。

  我国端午节的习俗由此而来。人们过节的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萺蒲……

  其中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范围最广的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它的食用时间很久了,花样繁多。粽子中的馅有的用猪肉;有的用板栗、红枣、赤豆;有的用豆沙、松子仁、胡桃仁、火腿、蛋黄等等,香甜可口,好吃极了。

  在纪念他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爱国、爱家的精神,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5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驱除瘟疫的节日。

  这一学说最早出自南朝梁吴俊的《续气和》和南朝宗默的《荆楚岁时记》。相传屈原跳入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即划船前来营救。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洞庭湖,却始终没有见到屈原的遗体。那时,恰逢阴雨天,湖上的船只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要救助曲大夫的贤臣后,便冒着雨再次出发,冲进了浩瀚的洞庭湖。人们为了表达哀思,在江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赛龙舟。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拿来了汤圆,一个个扔进河里,以免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弄坏。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似乎与纪念屈原有关,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谁说节是端午,而千古传言是屈原,可笑楚河空荡荡不能直冲,我委屈了。

  据《史记》《屈原嘉盛列传》记载,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以贤授德,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贪心辞官,被逐出京城,流放到袁、湘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离歌》、《天道》、《九歌》等不朽诗篇,忧国忧民。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影响深远(故端午节又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克楚都。眼见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屈原心如刀割,但仍不忍弃国。 5月5日,写完最后一部作品《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谱写出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上吊唁屈原。渔民们划着小船,在江面上来回打捞着他的真身。一位渔民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扔进江里,说鱼、龙虾、螃蟹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众人见状,纷纷效仿。一个老太医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在河里,说是要让那龙水兽晕过去,免得伤到曲大夫。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吃掉,就想到了用楝树叶包饭,用彩丝包好,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屈原的故事。趁着爸爸放假的时间,我缠着爸爸给我讲端午节的故事。爸爸的兴致看来很高,他把握抱在腿上,搂着我,慢慢地给我讲起了屈原的故事。

  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听爸爸讲完故事,我对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有了很清晰的印象。今天,我要好好享受这美味的粽子,看看电视里划龙舟的热闹场面,好开心哦!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三)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他叫屈原,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有一次,她想改善国家的秩序,想变法改革,但这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因此贵族们都很生气,为了阻止屈原变法,他们屡次劝说楚王,不要变法改革。屈原知道后伤心极了,说:“我为国家效力,你们却要为难我,阻止我,我这是何苦呢!”屈原三番五次的劝说楚王继续变法,但楚王是个老糊涂,他相信了贵族不再进行变法。

  五月初五,这一天天气十分暖和,屈原因贵族的打压及楚王的不信任感到十分的伤心,他来到了江边,在愁苦无出路的'时候,跳水自杀了。屈原虽然被贵族痛恨着,但却深受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们知道后非常的伤心,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五月初五这一天用一种又宽又大的叶子把糯米包起来扔到江中,让鱼儿们能够吃食物,而不是吃屈原的尸体。

  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7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1]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炒五毒”,江苏中部以韭菜、茭(jiāo)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蝎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备菜肴,现在少见。但是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葱、姜、蒜、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因为食材比较常见。

  端午赛龙舟活动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8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许多种,祭祀先祖,祭祀神兽,流传最广的,那就是追悼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先是朝廷重臣,后因楚怀王听信谗言,将其流放。屈原看着祖国被灭,悲痛万分,留下《离骚》《天问》《九歌》等著作后,抱石投入汨罗江。

  周边百姓知道后,纷纷赶来打捞屈原真身,后来又将糯米饭团用叶子包住,用彩丝拴牢投入江中,用来喂鱼,以免鱼去咬屈大夫的真身,又往江里倒入雄黄酒,用药来迷晕水里的鱼虾,蛟龙等,防止那些动物去咬屈大夫。

  慢慢的,糯米团成了现在我们吃的'粽子,和雄黄酒一起成了端午的习俗。

  其实端午节的习俗可多着呢,比如说赛龙舟、插艾叶、采草药、制凉茶,都是过端午节的习俗。我家便是制作凉茶来喝的。

  一大早。我便迷迷糊糊的被老妈从床上揪起来就开始和她去买菜,黄瓜、粽子、豆腐、豆芽都买了,还有茶叶没买。我和妈妈逛遍了菜市场,也没有发现茶叶,妈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走吧走吧,幸好家里还有一点。”

  回到家一看,已经十点了,我和妈妈立马就忙开了:“你洗菜,我洗豆芽,你去烧火,我来切菜,茶留着给你曾祖父煮。”我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妈妈下达的命令,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此起彼伏。在一系列的行动后,我和老妈的工作终于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吧!”一直坐在厨房里的曾祖父说“你们都出去吧,”我和老妈乖乖地从厨房里溜了出来。我家有一个规定,在长辈制作凉茶时,晚辈不得观看,所以我和老妈只能出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可以开饭了,“今天的饭菜真丰盛啊,”为你们母女俩点个大大的赞,老爸边说边伸出大拇指对我和老妈夸赞道。我突然想起了什么,飞快地跑进客厅,拿出凉茶。

  那一顿饭我吃得很香,不仅是因为那些菜可口美味,还因为那里面有着我、妈妈、曾祖父劳动的汗水,同时有着对屈原的钦佩和赞赏!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9

  屈原二十多岁被封为左徒,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但是有好多人歧视他,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使屈原被降职为三闾大夫,但他还是对皇帝忠心耿耿,有好多好的建议,但皇帝始终不采纳。屈原就去了一个小村子,每天到江边散步,借以排解心中的苦闷。不久,皇帝去世,儿子继位。皇帝的儿子整天国事不管,终于,在他继位二十多年时,秦军攻破了都城,消灭了皇帝。听到国亡时,屈原想不开,抱起一块大石头跳到江里自杀了。村里的`人听见了连忙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江水悠悠,哪还有屈原的影子啊!村里人只好把粽子往江里扔,不要让鱼虾吃掉屈原的身子!

  我们从小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小时候努力学习,将来向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啦!在端午节可以包种子和看赛龙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和妈妈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种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叶、糯米和包种子的材料。我们开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叶上,然后就包起来,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种子捆起来,种子就包好了!一开始我总是包不好,妈妈说:“孩子一开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会包的好的。”我边包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种子呢?”妈妈说:“因为古时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有一天这位仙人报告人间的事情,玉皇大帝不听他的话,便把他掉职位。这位神仙决定跳进黄河里,人们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里做一些糯米饭给鱼们吃希望不要把这位神仙吃掉。糯米饭就被称为种子,所以端午节要包种子。”不一会儿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种子我们到珠江两岸看赛龙舟。珠江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找到了一个好地方看赛龙舟。只看一条条龙船在飞快地驶过江面。我看中了一条龙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节就过了。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0

  说到端午节没有人不知道吧,端午节又名端阳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两千多年前,有七个国家分别统领中国,燕国,秦国,楚国等等。有一个叫屈原的诗人,生于楚国,一心想让自己的国家更富强,便做出了一个利民利己的方案,可楚王这个昏君,偏偏听信奸臣的话。把他流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之后,他每次都赶路去都城,把方案给楚王看。可楚王一次又一次的把屈原流放。有一天,秦国突然向楚国进攻。楚国不及防守就被打垮了,楚国的居民都叫苦连天。屈原看不下去了,便抱起一块大石头跳下汨罗江,楚国的'百姓很伤心所以就排龙船去打捞他的尸体,把粽子丢进水里,给鱼虾吃它们吃饱了。自然就不去吃屈原的尸体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仅是一位治理国家的人才,还是一位大诗人。当时,楚怀王被秦国抓走了。屈原建议楚顷襄王联合齐国,共同去抗击秦国,救回楚怀王。但楚顷襄王不愿意。再兼之国王听了谗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后来,秦国攻进楚国的都城,楚国灭亡。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绝。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着石头投江自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乐章,投身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江后,老百姓纷纷赶到江边,有的拿饭团,有的拿肉食,纷纷往江里投,祈祷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后来,一位老医师拿出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用酒醉倒蛟龙、鱼虾,免得让屈原大夫受伤害。再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所食,就粽叶包米团,外面缠好彩丝,逐渐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在往后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江中竞赛,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传统。这节日被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由来01-27

端午节由来06-02

端午节的由来06-09

有关端午节由来的作文06-13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02-04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02-24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02-16

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06-09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03-07

关于端午节由来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