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3篇
上学的时候,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
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1)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模式的演变
神农时代:创造原始农具雷;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汉代:铁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推广曲柄锄、大镰刀、耦合犁、牛犁、铁犁、
(2)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项目,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现在在新疆很流行;东汉:王静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了许多技艺精湛、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素纱禅衣、起绒锦等、丝织物出口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朝:唐朝中期以后,私人纺织作坊兴起,官方纺织业也相当大、
(2)商周青铜器铸造及汉代冶铁技术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较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作为燃料,供气形式从自然通风演变为人工皮囊通风,然后进入畜牧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了一种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产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江西景德镇、四川大邑白瓷、长沙铜官窑首次釉下彩绘,瓷器装饰采用绘画和诗歌、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于世、
3、中国古代商业经济
历代市的发展
①秦朝规定,商品销售必须明确标明价格
②汉代集中贸易的城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
④唐代草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的城市突破了原有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⑥明清都市的商业区相当繁荣、
4、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强调农业和商业抑制政策:倡导重视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革开始,后封建王朝实施。
影响:积极,有利于农业人口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打击富商,发展官方业务,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抑制了社会经济,阻碍了新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明清时期禁止中国人在海外做生意,限制外国商人在中国贸易。
影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2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一、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
主要表现: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金);
①过程: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②结果: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评价功绩:①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
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
一、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1)含义: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严格限制中国人出海经商和外国商人同中国贸易的政策措施
(2)目的:
明朝: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清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3)后果:
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使中国与世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明清之际出现的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明清时期
(2)地点:江南中小工商业市镇等地,发达的手工业部门如纺织业等
(3)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
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3、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小农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海禁闭关。
具体分析:(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a、国内市场狭小: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资金不足: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政策限制: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国际市场丧失: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3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
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民创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
①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⑤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0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01-23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2-14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0-17
必修二生物知识点归纳(精选)03-01
必修二生物知识点归纳01-03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优)07-08
生物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05-16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大全2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