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
九年级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高中入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数千英里的旅程始于足够。从现在起,我将积极为高中入学考试做准备。为成功完成学校交付的任务,制定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因此,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才能事半功倍。
二、教材分析
每本教科书分为八个单元。结合历年高中入学考试的要求,重点关注现代史以后的内容。每门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容易混淆,记忆图形多,教师应教学生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
要做好历史教学学工作,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科书,学习教科书,深入理解教科书的本质,以便更好地适应考试的灵活性。
2、认真,全面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是九年级的历史。面对早期日益灵活的历史高中入学考试,我将充分发挥导师稿在教学中的优势,深入挖掘教科书,全面了解教科书,灵活教授教科书,仔细计算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认真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在准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准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备课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注重课堂效率和知识落实。
九年级学生课业负担重,课余时间背历史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他们在课堂上保证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努力掌握知识。我努力:讲座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清晰,课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消化这门课的知识
充分利用早晚自学,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初中生大多死记硬背知识,不太懂,这就要求我们在他们面前不断提醒和重复。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加强检查,这意味着学生的脑海中总是有历史的。选择每个班组的组长,组长负责提问,老师利用自学时间抽查。
九年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情绪更容易波动。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联系其他教师,始终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应用适当的药物,努力不失去任何学生。
三年级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
新的学年马上开始了,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搞好历史学科教学,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计划为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探究性学习,倡导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从上学期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面对新学期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学习内容的深入,学习任务的加重,加之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教师应帮助他们正确自身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要学习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复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且有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西方文明之源、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英法美日俄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及挫折、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演变、亚非拉美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等。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复习内容包括:西周的分封制、春秋战国大变革的时代、秦汉大一统等内容。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4、内容分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形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前220xx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素养。
五、主要措施
1、细读中考说明、课程标准,进一步分析历年来的中考试题,拓展视野,把握中考脉搏。
2、全面完整的阅读全套教材,理清教材体系安排,找准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探索整理,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以
4、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5、针对学生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关键学生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更要注重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缓解压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时间及内容地 具体安排:
第一周《世界历史》上册第2、3课
第二周《世界历史》上册第8、9课
第三周《世界历史》上册第10、11课
第四周《世界历史》上册第12、13课
第五周《世界历史》上册14、复习测试
第六周《世界历史》上册第17、18课
第七周《世界历史》上册第19、20课
第八周《世界历史》下册21、22、23课
第九周《世界历史》下册复习
第十周《世界历史》下册复习测试讲评
第十一周《世界历史》下册第1、2课
第十二周《世界历史》下册第3、4课
第十三周《世界历史》下册第5、8课
第十四周《世界历史》下册第9、10
第十五、十六周11、14 、15、16、17对《世界历史》上、下册进行综合复习
第十七周复习《中国历史》第一册第4、6、7课
第十八周 复习《中国历史》第一册第8、9、10课
第十九周 复习《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2、15、16课
第二十、二十一周复习《中国历史》第一册测试、讲评
三年级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程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对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解和感受,用一半的努力达到两倍的结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教九年级xx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部分学生基础差。因此,在本期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使他们顺利毕业。过去,一些学生不重视历史,基础差,学习不扎实。他们对记忆力强的科目有点懒。然而,只要教师有方法和耐心,他们就会生动生动地学习枯燥的历史知识,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能学好历史知识。因为是毕业班,为了提前进行中考总复习,赢得越来越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要大大加快,让世界历史第二册授课后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三、教材分析
结合历年高中入学考试的要求,重点关注现代史以后的数据。每门课都有很多材料,知识点很多,很容易混淆,有很多图形需要记住。教师应该教学生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教授的《世界历史》第二册的剩余材料。
xx年xx自二战结束以来,是世界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构成—演变—解体,然后向多极化过渡。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这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个主题。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习历史学科后,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增强爱国主义。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和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探索探索性学习方法。通过各种课堂培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索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复习中考历史,确保学生取得梦想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让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修改、调整和实施历史专业教学计划是一项系统工作,系统中所有因素的变化都会带来全局变化。在系统方法论的指导下,采用非线性设计和开发思维,不断进行构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整体、局部、个人、局部、整体的综合整合方法进行修改和实施,螺旋前进,促进历史学科建设和物质、人力、事理和谐发展,真正建设学科、专业,为社会培养更高标准的人才,为学科体系的建设做出贡献,创造具有国际和国内历史影响力的教育技术学科,结合社会需求和个性化学生需求的教育技术专业。
【三年级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历史教师教学总结12-01
历史教师教学感悟07-18
历史教师教学总结10-03
历史教师教学随笔05-15
历史教学教师心得01-05
历史老师教学工作计划01-08
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6篇)05-17
初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0-31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