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那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1
听了占老师执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的第一课时,感觉这是一节好课,教学环节设置简约、清爽,教师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感染力、启发性。学生读懂了内容,收获了语言,习得了方法,提升了能力。归纳一下,本课的亮点有:
一、引领学生直奔课题,抓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同学们,观察课题,哪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思亲。
师:什么时候思亲?
生:佳节。
师:佳节在文中具体指哪个节日?
生:重阳节。
师:谁思亲?
生:王维。
师:谁能完整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此时,学生竞相举手。师趁机小结:从课题入手,这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条途径。
二、多种途径理解词语。
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理解“佳节”:佳,美好的。(生: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
2.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如理解“提老携幼”。
3.画简笔画,让学生一目了然。如理解“天各一方”。
4.看偏旁,探究词意,如理解“茱萸”。
三、识字教学时,有的放矢,趣味性地进行指导。
纵观这一节课,环节设置简约、清楚(扫除阅读障碍、识字),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教师语言睿智、活泼、亲切,富于启发性、感染力,顺应了儿童的天性,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检查预习”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由独个字读文生词,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意,整个过程学生表现都很棒。学生读文积极性高,互评很到位,语言很中肯,这无疑提升了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一点值得大家借鉴。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2
前不久,我依据我校“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执教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课后,特级教师陈XX老师进行了点评,他认为这节课上得扎实、有趣、高效。模式体现到位,陈老师的评价与我的教学主张不谋而合。我认为,扎实与有趣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融通的,扎实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营养”,是课堂教学的保底要求;有趣是课堂教学的“色香味”,是课堂教学的提高要求;高效则是扎实、有趣的必然结果。扎实是“根”,有趣是“花”,高效是“果”,课堂教学要实中有趣,趣中见实。下面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妙得语文教学之“趣”。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目标诱发学习兴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选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出示诗句)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3.学习一首诗,只能读正确流利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板书:知诗意、悟诗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思考】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这样不仅教师做到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指向性强,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师:读好这首诗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这里面有秘诀,想知道吗?
生:想!
师:秘诀就是——读书。
生:(笑)
师:从大家的笑声中我知道,你们看不上我的秘诀。不过,我还没把话说完呢。我所说的读书要经历三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地读一遍就算了事。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跟前面课文之间的关系:第二遍默读课文,圈画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标上序号;第三遍出声读课文,把圈画的句子跟古诗一一对应,检验你的学习成果。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开始吧,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学习!(生自学,教师巡视)
【思考】在语文教学伊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优质的问题情境要体现三个指标:一是有目标,即问题情境体现学习的方向;二是有方法,即问题情境指明学习的方法;三是有意思,即问题语言的表述富于儿童化,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上述教学片段中的问题创设就体现了这三个指标:“理解课文中的古诗,读好这首诗”揭示了学习的目标。“第一遍轻声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跟前面课文之间的关系;第二遍默读课文,圈画能体现古诗意思的句子,标上序号;第三遍出声读课文,把圈画的句子跟古诗一一对应,检验你的学习成果”提供了学习方法。“学习有秘诀”、“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开始吧,看哪个小朋友最会学习”等语言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在这种问题情境的引领下,学生自然学得兴趣盎然。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文本探究充满情趣
1.释词见情趣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哪些语句写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
生:我圈画的句子是“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师:你有一双慧眼!这句话大体写了第一句诗的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读懂“异乡”的意思吗?
生:“异乡”就是“家乡”。
师: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在家乡写的这首诗吗?
生:不是。
师:在哪里写的呢?
生:在京城长安。
师:那么,“异乡”指的是哪里?
生:京城长安。
师:说得对。王维的家乡在山西蒲州,今天的华山东面;京城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两地相距千里。异乡不是家乡,指的是家乡以外的地方。那么,身在异乡的人就是——
生:异客。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句诗。
生:(齐)独在异乡为异客。
【思考】“异乡”是理解的难点。当学生把“异乡”理解为家乡时,教师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把诗句和文本对照进行阅读验证,得出“异乡”在诗中指“京城长安”。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引出“异乡”的一般意思,即“家乡以外的地方”,进而顺势理解了“异客”的意思,水到渠成地突破了又一难点,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教学收尾培养志趣
师:王维年少离家,求学求官,历经坎坷,多年没有回家。当他见到从家乡来的人时,又会用怎样的诗句表达思乡之情呢?(出示《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然后教师领读,强调“绮”、“著”的读音)
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君”是谁?
师:君的意思是“你”,指从家乡来的人。
生:“绮窗”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窗户。
生:什么是“著花”?
师:就是开花的意思。现在谁能大体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生:你从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情。你来的时候,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师:语言简洁,意思清楚。这首诗简单吗?
生:简单。
师:这首诗看似简单,其实很耐人寻味。“君”可能是谁?王维多年没有回家,要问的事情、要问的人有很多,为什么偏偏问窗前的梅花?王维难道不知道自己窗前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吗?既然知道了还去问,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请教他人,读一读、品一品、背一背这首诗。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结合这首诗编一个像课文那样动人的小故事。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3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一篇文包诗。课文主要讲述了王维在重阳节这天,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文诗对照,内容浅显易懂,不管是故事还是诗句,都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郭越老师敢于选择这样的一种文体来执教,我很欣赏其挑战自我的勇气,让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在思考:文包诗这种文体的课文我们该如何教?聆听完郭越老师的这节课,以下几点感受颇深:
一、教学设计基本体现文体特点。
“文包诗”这种文体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文包诗”,“文”是对“诗”的意思、背景或情感的描述;“诗”是对“文”的凝结和升华,内核还是在“诗”。郭越老师从品读古诗入手,因势利导询问学生:“王维在诗中表达的怎样的感情?(思亲)他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呢?”以这条主线导入到“文”的赏读。教者充分挖掘“文”的作用,指导学生反复赏读、吟诵,不但拓宽、深化了对古诗意境的领悟,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语感,提高其理解与表达能力,收到了“读文学诗”的双重功效。最后回到“诗”主题上来:“现在你们还小,可多年以后,你们总要离开自己的父母,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工作,这时,你们孤单在外,每逢佳节,就会想起故乡,想起亲人,你还会想起唐代曾经有个跟你一样经历的人,他就是——王维。于是,你看着窗外人们的欢度节日的场景,你一定会忍不住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郭越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体现了文包诗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教学中有语言训练的意识。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郭越老师在这节课中努力体现新课标关注语用的精神:上课伊始,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学习第二小节大街上热闹景象时,让学生用成语描述看到的情景;紧接着让学生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进行句式练习: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有的( ),还有的( ),真是( )。“学以致用”,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言语训练,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会逐步得到提升。
三、指导朗读有层次,重方法。
“朗读”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从这节课中我们看到郭越老师在朗读指导方面的可喜进步。可圈可点有两处,第一:在指导第一自然段朗读时,郭老师首先抓住重点词理解诗人的孤独情感后指导朗读;接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你离开过亲人吗?多久?心情怎样?让学生再读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教者的朗读继续向纵深推进,创设情景引发学生与诗人情感的共鸣,再次指导朗读。第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指导朗读此句时,最后后的省略号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后,让学生加上了一个“唉”,加得妙哉,一个“唉”更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孤独、惆怅、伤感的情怀。这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
年轻人磨课是要促使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快,下面谈几点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
第一:开篇可直接抓住“诗眼”导入教学。因为这篇课文是文包诗,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让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直接出示这首诗,让学生读出诗的味道。然后问学生:静静地读这首诗,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哪个字呢?接着紧扣“思”字追问:思谁?何时思?为何思?“独、异、异”,这样的几个词语一抓,诗人的情感也就初步体会了。下面由“诗”过渡到“文”的学习。
第二:可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提高语言训练的效果。在进行句式练习:“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时,学生回答:“人们有的赏菊,有的登高,还有的团聚聊天,真是热闹非凡。”这样的表达太简单了!怎么办?当第一名学生这样说时,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在哪儿赏着什么样的菊花?人们登上了什么山?团聚聊天在聊些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会立刻心领神会,知道要表达得更具体,这样才能达到提高言语表达的目的。
第三:可再凸显“诗”在学习中的分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先生曾说过:“我们自主编写了‘文包诗’的古诗故事,把诗词的写作背景、诗境赏析融在一篇文章中,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这说明“文包诗”是为“诗”的。
在学习完每个自然段后,段落下方就出现相对应的诗句,这样方能凸显“诗”在“文包诗”这种文体中的分量,更能体现文体特点。
第四:可紧扣“思绪万千”进行小练笔。第四自然段说:“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种诗。”在学习完前三个自然段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练笔:“王维此时此刻思绪万千:他站在窗口,看着家家户户欢度重阳的热闹情景,他是那么( );想起( ),他是那么( );(),他是那么( )……”这样的练笔,既加深了学生对前三个自然段的理解,又更深地体会诗人此时此刻复杂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教师可即兴创作一首文包诗。郭越老师语文功底比较深厚,结合本单元的习作写关于诗歌的研究报告,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同一题材,即兴创作一首文包诗,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散发诗意的芬芳,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多好!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我们一同研究,一同探讨,我们对“文包诗”这种文体的教学把握得会更加准确、精当。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4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叙述故事来再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千古名诗的创作情景。“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一个创举,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是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吕老师在教学中从文与诗的融合上着眼,学文,以诗为线索,学诗,以文为参照;引导学生层层剥茧般地展开了与文本的对话,将思维的触角深入文本,融情感悟,了解诗歌写作的背景和缘由,理解诗意,想象诗境,体悟诗情。
本课作为“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研讨课,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的核心理念,即“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我们发现,刚开始上课时,学生是有些拘谨的,但随后我们能却分明地感受到学生的状态越来越积极主动了,学生的情感越来越真挚细腻的,学生的思维越发活跃开放了,学生的发言更为精彩个性了,这和吕老师合理的教学设计、巧妙的点拨引导是分不开的。本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以题入手,分层研读,诗文相融,感受诗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说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灵魂,吕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悟课题,从字面上去理解这行诗,接着引导学生再悟课题,感受文意。她以课题为线索,抓住了课题中的关键词,来分层引导学生研读故事。首先抓“佳节”,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中的有关词句,抓住“一大早”“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等关键词语,感受人们欢度重阳佳节时的热闹快乐。再抓“思亲”,引导学生抓住“15岁”和“已经两年了”感受王维年幼离家身为异乡客的那种孤独,探究他“思亲”的原因,明白他是触景伤情,所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接着引导学生感受王维是如何“思亲”的,抓住“思绪万千”,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自读自悟,通过“登高远眺、头插茱萸、总要、手挽着手”感悟王维的兄弟情深和往日相聚的快乐,又抓住
“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和文中那个省略号,去感受王维无法和家人团聚的遗憾以及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将“文意”与“诗境”对应起来。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入境”“妙悟”,升华着内心的情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好了充分的铺垫。值得一提的是,吕老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共设计了四次让学生朗读课题,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对课题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动情,说明他们的理解感受在不断深化,思想情感在不断升华。吕老师还能有意识地巧妙地引导学生读出课文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形象,她常常在问学生:“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看似简单的提问,却蕴藏着一个老师的教育智慧,因为她真正尊重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给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空间,可以让原本凝炼的语言文字在学生精彩的交流感悟中变得有血有肉,丰满形象,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建构性”。……
二、联系生活,激活情感,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重在抒情,所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和诗人的情感息息相通,是学生能动情诵读诗文,理解诗句含义的前提。吕老师在教学中一方面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感染着学生,另一方面采用了联系生活的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引导学生入境地体会人们登高游玩时的兴高采烈,吕老师就问学生:“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登高的经历,你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移情入境,读出了人们欢度重阳的快乐。帮助学生体验诗情、走入诗人内心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让学生想得更远,悟得更深。为了使学生体会王维的“思亲”之情,吕老师创设了几种特定的情境,她用低沉深情的语调说:“王维15岁那年,离开家乡,独自去京城长安考状元,直到21岁才考取功名,这么多年,每当吃饭时,餐桌前只有一个人,王维心里怎么样?天凉了,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看着那又细有密的针脚,心里在想谁?生病了,如果在家里,有父母兄弟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现在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对王维的思亲之情便有了更鲜活形象的感受。
三、创设情境,动情诵诗,理解诗意,品味诗韵
在学生了解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创作的完整情景后,吕老师出示了全诗,告诉学生:“我们读书要把自己放进课文,现在,你就是小王维,来吟诵自己刚刚创作的诗歌吧。”孩子总喜欢把自己假想成某一兴趣的角色,他们有着很强的角色表演热情,听说老师让他当诗人王维,马上就来劲儿了,加上有了学文时丰富的情感积淀,学生的动情诵读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他们一个个抑扬顿挫地朗读着“自己创作的诗”,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小王维,我注意到最后一个穿黄棉衣的.女孩更是读得摇头晃脑,朗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在学生朗读全诗后,吕老师又以角色采访地形式追问:“小王维,你有什么感受?”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相机巧妙地指点关键词的含义,为下一环节讲述诗意作准备。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吕老师又创设了一个非常精彩而富有趣味的情境:王维写完了这首诗,把诗给了客栈的客人看。一位客人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句写得真好,你能给我解释解释意思吗?”
另一位客人也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这样在情境活动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意的方式,真是妙趣横生,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他们一步步品出了诗韵,这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的“开放性”,让学生“活学知识”。
四、拓展内涵,指导运用,以点带面,丰富积累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已成了广为传诵的经典诗句了,而“佳节”的内涵也不再局限于文中的“重阳节”了,吕老师能关注这一点,拓展诗句的内涵,并创设了多种情境,指导学生活学活用。中秋节,爸爸妈妈出差在外地,他们会吟诵……春节,边防战士守卫边疆,不能回家,他们会吟诵……元宵节,哥哥在外国读书,不能回家,他会深情地吟道……(我想这里是否再开放些,老师创设了一两种情境后,干脆让学生来创设合理的情境,用上这句名诗表达情感。)这样的拓展内涵,指导运用,我想就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延展性”。这一“延展性”还体现在吕老师能以点带面,丰富学生的积累。当指导学生感受重阳节时大街上的热闹后,吕老师请学生说说脑海中还想到了哪些词语可以形容这样的画面?在通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受到王维的浓浓乡愁之后,吕老师又引导学生背诵了三句曾经学过的同样表达诗人乡愁的诗句,并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思乡情,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下,开一个“思乡诵诗会”。
其实,吕老师这堂课上的亮点还不止这些,比如出示一幅图,标上东南西北,标上“长安”“蒲州”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各一方”的含义,课前利用读诗句猜季节,读诗句猜节日的游戏把学生引入学诗读文的情境。
还有最后的总结全文部分,吕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身边的活资源,一个和他们朝夕相处了两年多的同学即将出国去加拿大学习了,老师把这首诗作为礼物,送给要远离家乡和祖国的那个孩子,让她动情地来诵读,又鼓励其他学生用心朗读,把这首诗作为临别的礼物送给朋友。当时听到这里,非常感动,我想,所有的孩子,特别是那位将要远行的孩子,今天的这堂课必将成为她一生中美好的记忆。这也体现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商榷之处:
1、展开想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些超越学生经验的想象有时会浪费时间,弄巧成拙。
2、拓展要适度,阅读教学的根本还在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感悟研读上,只有很好的立足文本,才能更好的超越文本。
3、教师的提问还可以相对减少些,问题的开放性还可以稍大些,比如:学生读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句子后,吕老师问的是:“你感受到了节日怎么样?”我觉得似乎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更好,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也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快乐,感受到人们迫不及待地欢度节日的激动心情,学生的感受将更有个性化,更加多元化。
【《每逢佳节倍思亲》评课稿】相关文章:
评课稿 优秀评课稿优秀08-18
优秀评课稿优秀评课稿02-13
英语评课稿 英语评课稿07-13
评课稿 优秀评课稿最新10-04
评课稿08-04
“比”的评课稿09-28
(经典)评课稿08-06
语文评课稿 语文评课稿优秀08-25
篮球课评课稿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