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学反思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教学反思 1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课设计比较好地落实了既定的三维目标,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性较好,教师又能用适当的启发和疑问引领学习活动沿着一定的主线进行。学生能够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解决了不少困惑,也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整节课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好,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借助于资料分析的探究性教学。以胰岛素的发现过程为载体,了解内分泌腺的特点,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只通过读图等方式传授给学生,看似启发实际强加的概念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激素和内分泌等知识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知,但是,对其作用了解的却比较片面,与人体的`其他生命活动相比,激素和内分泌等知识也显得有点抽象。在教学中,选用大家熟知的现象,引出现象背后隐藏的科学知识,通过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然后再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生物教学反思 2
我在本学年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在工作当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不是一个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中,学生才能感到安全,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这样的关系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愿意亲近老师,学习老师的知识与道理。成功的教学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为了建立这种氛围,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比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反思二: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案
一学年我对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完善着教案的设计。教案的模式经历了三次调整、充实,形成了现在的学习目标、提示与拓展、学习与思考、章节知识要点与要求、巩固练习等五个版块的内容。力求教案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蓝本。其优势在于方便学生自学、利于学生思考、记录少量笔记,方便预习、方便听讲,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我采用的是指导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通班我鼓励学生读书自学,我把重点放在调动学习积极性上,热情鼓励自觉学习的行为与同学,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方面对他们进行训练,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反思三: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单元知识以读书与思考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比较零乱。《单元知识要点》板块则使学生学完每一单元后对知识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利于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利于他们的学习建构过程。
反思四: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
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和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然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和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共建,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相互启发。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与学生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和思考。改变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放下身上的威严,走下讲台,与学生建立友谊,使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来学习,通过与同学的讨论来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但要实现这种变化并不容易。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的创造者和引导者,他们不仅要开发育人资源和学习资源,还要善于发现、抓住和挖掘课堂中的教育潜力,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生物实践能力。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生物教学反思 3
新学期初,在我校“五步诱导”教学模式递进教研活动中,我作为教学骨干在组内示范做课,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课的第一课时。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课前视频《生物的变异》选择恰当,生动的向同学们展示说明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2、学习目标的给出很有针对性,在学生思考后拿出学习目标,本课重点更明确。
3、教学环节清晰,紧凑,知识点交代清楚,按照习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分配不同的时间;学生设计习题并互考。
4、启发学生,当有学生说不会时,能够耐心的启示、点拨学生,不放弃学生。
5、对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去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语言也很到位,如:我认为第一小组说的很好,因为他们能利用俗语来说明遗传和变异,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6、在学生介绍相对性状这一概念时,我端上一个神秘的餐盘,里边准备了糖块、性状对比明显的茄子两个(绿的胖茄子、紫的瘦茄子)、西红柿一个、橘子等,让学生从中选择,来介绍相对性状,概念考察很到位,这一活动也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7、德育渗透到位,引导学生真正的美是内在美。
二、不足之处
1、导入时所用的视频“大耳朵图图”,性状对比不是很明显,并且应该再看视频之前,让大家观察:图图和爸爸妈妈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在视频结束时,将图图一家三口的照片显示在屏幕上。
2、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看书后,不应该再让学生说本节课有哪些知识,这样显得有些重复。
3、利用性状应该有两个方向可导:环境问题,美的问题,我选择了导“美”,学生的回答很好,但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些局限“你认为你们的班主任美不美”改为“你认为你身边谁最美,美在哪里?”这样学生的思维更加得到拓展。
4、学生的当堂检测题,不用屏幕,用单页纸答,效果更好。
5、尽量让更多的同学说出不同的有关性状和相对性转的例子。
6、结束语应该设计的更加贴近本节课。
7、应该对副板书的设计有个交代。
三、再教设计
1、导入新课时选择性状对比明显的动画视频“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样学生能很快识别二者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在学生讨论的时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也给更多的学生表达的机会。
3、由性状发生改变要导向环境问题(沙尘暴、雾霾),怎样拥有一个好的环境,可能较导向“美”更有教育意义。
4、教学语言应该再精炼一些。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探究了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之后,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在进化的过程中有些物种会灭绝,而又有些新的物种在不断产生,由此展开新课对生物进化的原因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一是通过对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例子的学习,了解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二是重点通过学生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因此本节课是一节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难度都较大的实验课。
我对本节课的处理分三大步进行,首先借助课本桦尺蠖体色随环境改变而进化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并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然后用图片、标本等让学生感受保护色的动物如变色龙、竹节虫、枯叶蝶等与环境的相适应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放在学生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得出生物进化的原因概括起来就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由自然生存法则最终上升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这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处理的比较好的地方是:
1.把一个理论性很强的学说型的教学内容通过事例分析、图片标本、模拟实验等生动化处理,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浑浊的思路变得清晰。
2.由英国100多年前桦尺蠖的体色进化联系我们枝城地区的工业污染,让学生对自制的本地菜粉蝶进行未来的进化推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环保教育。
3、收集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典型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标本等,由保护色、变色逐渐向高级的拟态,以及对警戒色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保护色的动物:不同环境中的青蛙、北极熊、绿色蚱蜢
变色的动物:变色龙、雷鸟
拟态:枯叶蝶节虫、叶蝉、兰花螳螂
警戒色:美洲棕王蝶幼虫有毒,体节有棕色大斑纹。
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虎具有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
3、对教材模拟实验方法进行了大胆改进,降低了实验难度,增加了可操作性,实验结果较理想。主要改进是:一是将小纸片总数量由100张减少为50张,颜色增加为五种,各10张;二是将每代幸存者繁殖3个子代改为2个子代;三是只繁殖3代基本上就能够看到较理想的效果了;四是对表格进行了如下修改,使实验结果更清楚。附学生实验数据见后面
4、将14组的实验结果由小组长汇报填写在黑板上,另选一组较理想的将完整的实验记录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师生一起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结论的`得出不要对学生要求太高,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简单归纳得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即可,最后由自然生存法则引升到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影响,圆满结束新课。
经过课后和老师们的交流和反思,我认为教学中仍然存在几点可以改进之处:
1、课堂引入可尝试其他方式,如由达尔文的所见所闻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不能得出和达尔文一样的认识呢?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保护色的动物举例如能借助多媒体效果应该更好,在实验室缺少了这个有利条件,仅能借助图片和标本,深感美中不足。
3、教学的主线应更明确一些,由于有将近25分钟的时间要花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上,学生只是为了保护色而实验,可能忽视了前提是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探究,容易让学生认为所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只有保护色这一种方式。通过我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我觉得收获颇多,我相信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最新的理念才可以进步。我会把这次活动当成自己的一个新的起点,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有更大的进步。
生物教学反思 4
1、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学生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才能真正学好基础知识和获得能力。《生物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生物学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还规定生物课在初一年级开始设课。由于初一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这样生物学就是中学生开始学习理科的起始科目,是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理科实验。生物学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为今后的理化实验教学打好基础是至关重要的。生物学实验教学除了能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它还能训练学生的生物学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明白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更好的设计和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
2、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反思:
通过3天生物实验课的观摩学习,我对生物实验课的理解更加深入细致了。我将自己的反思总结如下:
a)对于开设实验课的目的不明确,实验教学常常陷入应试教学的漩涡当中。有些操作步骤以及对实验现象、结果的总结分析,只给学生做几道练习题,强化记忆,在考试中仍能得高分,而且这比实际操作省时省力。可是学生们真正操作起来还是不会。这对学生们的生物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实验为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学会使用显微镜并初步观察;养成认真规范操作的习惯,爱护显微镜。”其实学会使用显微镜最重要。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识记显微镜的结构上,那么同学们自己练习使用的机会和时间就大大减少。尤其是用导学案印上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让同学们填图并提问记忆,这样做倒不如让他们自己拿一台显微镜对照课本插图识记更有意义。还有,在导学案上出示大量的练习题,有判断污点位置的,有移动标本的,有判断细胞大小多少的这一些对学生们应付用纸笔作答的试卷非常好,而且效果明显。可惜它们偏离了我们的实验目标,与我们这一节实验课的初衷相悖了。
b)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要求要加大力度,点拨辅导要细致到位。如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用牙签狠狠的在自己的口腔内侧壁刮来刮去,然后拿下来看看,什么也看不到。再伸进去刮,最后把刮了几分钟的牙签咬在嘴里,像在剔牙。如果教师看到了此情景,能及时点拨并且作为共性问题在班里讲一讲,接下来的操作会更加顺利。滴管的使用:有的同学用两个手指头捏着橡胶乳头,生理盐水在顺利到达载玻片中央之前已经滴满了试验台上任何一个可能到达的角落,幸好不是盐酸!滴碘液染色时也是一样的操作,甚至把滴管倒着拿,碘液一直流到橡胶乳头中,万幸,这只是碘液!还有在盖完盖玻片后,有的'同学用镊子或手指不断敲打,挤压盖玻片。原来是在赶气泡!在染色时,有的同学将碘液围着盖玻片滴一圈,连盖玻片上面也不放过。这一些都需要我们老师严格要求,指导到位。
c)教师在实验课上要全面关注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要让他们对实验结果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知。要想获得理想的授课效果,教师要说清楚,讲明白,还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包括语言方面的。如果听到学生描述说“看到一个明亮的
1光圈”老师应当及时纠错并让他明白“视野”与“光圈”的区别。有时老师要做必要的演示操作。如在讲解“盖盖玻片”的过程中,仅靠语言不能达到点拨的效果,由于盖玻片和载玻片都比较小,如果用大一点的模型效果会更好。同学们在做完一个临时装片后,有很强的观察欲望,那么老师要在学生观察之前给他们出示一个所要观察的标本的清晰物像,而且要讲清楚在显微镜下找到类似的清晰物像才算操作成功。这样同学们带着明确的目标观察,效果会更好。否则同学们在显微镜下只要看到点东西就兴奋,满足,反而会误入歧途。
d)在实验课上,有效的管理学生是很重要的。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使这节课流畅,高效,达到预期的目标。同学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很强,看到镊子、滴管、显微镜等都想摸一摸,试一试,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不加以规范引导,它会使你的实验课偏离目标,同时分散注意力,有时会损坏仪器设备,严重的伤到自己。这一些在我的课堂上都出现过。要想有效地改变,需要我们在平时准备充分,实验课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合理安排,认真指导。
3、综上所述,上好实验课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a)教师自身的转变很重要。要明确生物学实验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它与应试教学相区别。这样才能真正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才能避免越俎代庖“讲实验”的现象出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做多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b)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写好相应的实验课教案,确定实验具体目的与要求,确定实验的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准备好实验材料用具。在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要自己做一遍实验,以确定实验选材以及关键步骤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并以此安排教学进度,从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c)若是本节实验课较难,除了让同学们提前预习,熟悉步骤以及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可以训练实验课的小助手。利用课外时间培训小组长,让他们事先熟练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以便在实验课上充当“小教师”,真正达到“兵教兵”的效果。尤其是在班额很大的情况下,很实用。而一般实验课,教师可以拿出几分钟的时间通过提问了解学生们的知识储备,稍加点拨,选出“小组长”,也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这样更利于深入学生,个别辅导,点拨到位。
d)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是最重要的。在听课时,我们直接看到的就是这一部分。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更能体现学生的素质。因此,在学生上第一节实验课时,老师便要让他们明确实验室里的规则,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学生们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解决,以免扰乱课堂秩序。在恰当的时候做好讲解和必要的演示师范也很重要,而且要讲解到位,演示清楚、具体、明白。如果在讲解中漏掉了材料用具的介绍,学生们就会出现“用手指头擦镜头”,“用吸水纸当纱布”的现象。因此,生物学实验课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而时时刻刻关注学生们的行为,及时点拨指导,便能体现老师的价值,使实验课变得精彩高效。
生物教学反思 5
学校现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但同时我更认为,应把个体独立学习放在首位,个体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前提。千万不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依赖。
在生物课堂教学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让学生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讲授中,我努力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于生物教学反思3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呢?本文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1、采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在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这一节时,便可采用这种方式导入。
2、借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3、通过设问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4、以名人轶事或科学家生平导入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孟德尔的生平,由此引出高二阶段所要学习的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分离定律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样,学生不但明白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会想知道孟德尔当时是怎么进行遗传实验的,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关于生物教学反思4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它能全面地考虑正反两个方面的论据,思维过程严密,不为情境的暗示左右,不盲从或附和。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问题探究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慎密思考,大胆质疑,敢于怀疑和批评别人的观点和结论,敢于发表独到见解。
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发散性、直觉性和批判性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正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凸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深入开展优化问题设计的研究,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正发挥问题探究的教育功能。
生物教学反思 6
《动物细胞工程》里的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理论是一节我最近尝试的示范课,我在重点班和普通班各展开了讲课。依据学生的差异水准,我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因为网络问题,教学视频没法提交,因此我对教学情况进行了简易思考:
1、在教学导入部分,我对重点班和普通班使用了相同的素材,关心最近的热门新闻“寂寞的白犀牛”,从保护濒临绝种种群入手,渗入“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维护生物”这一观点,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不同之处在于,普通班关键我来展示图片并解读新闻,但在重点班则让学生自主介绍。
2、在新课推动阶段,针对普通班的学生,我展开了更多引导,比如总结不同层次的复制、对动物复制与植物克隆的比较,以及对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整理。这些问题我来和学生一起整理,逐渐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比较之下,在重点班我主要出任铺垫的角色,通过设置情景、设计深入考虑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和交流,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梳理与总结。
3、从学习效果来说,两个层次的班级学生都对这堂课表现出浓厚兴趣。普通班从我的引导下,知识整理与掌握相对扎实,达成教学知识目标;而重点班的学生则在能力训练上更为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能力、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都有所提升。遗憾的是,因为学生讨论热烈,课堂时间显得有点紧凑,有关复制存在的不足未能及时探讨,计划留在课后让学生查资料掌握。
4、对于这节的教学效果,大家进一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普通班在强化知识目标的同时,是否能提高能力训练;重点班在提升能力训练的同时,如何平衡教学的容量和进展。此外,怎样顾及到生物基础较差的重点班学生也是一个困惑我们的问题。目前我们采取措施是,将相对简单的难题交给基本较差的学生,课堂提问需更为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难题。整体而言,大家会尽量兼具全班各个层次的学生,但落实措施上仍面临一定难度,需进一步探索和尝试。
生物教学反思 7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下是我个人对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缀入一点文学味,让“课本剧”化为“教育诗”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辉,而且蕴涵一定的科学道理。如在讲到“动物的发育”时可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可将其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外还可引用成语、谚语来说明生物学道理。同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应做到洋思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教学生”。洋思中学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且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短短的八个字,却体现了该校的教学理念。为此我们学校也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素质教育。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力求满足每一个学生,承认他们理解能力以及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在讨论中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充满学好生物课程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备学生,而且要从学生地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地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地机会。在作业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依照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留一些发散和开放性的题目,为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可以给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学留有充分的空间。
总之,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地获取了知识,领悟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生物教学反思 8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资料,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强化对学生各种潜力的培养。以下是我个人对教学的几点反思:
一、在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把“死知识”变为“兴趣生活”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透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到“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平常在有阳光或是大白天时见不到鼠妇由此提出问题:光对鼠妇有影响。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自己动手抓鼠妇,设计对照实验:除了光照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经过反复实验,查阅资料,验证了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既抓到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缀入一点文学味,让“课本剧”化为“教育诗”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和人格的光辉,而且蕴涵必须的科学道理。如在讲到“动物的发育”时可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根据所学的生物知识,可将其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外还可引用成语、谚语来说明生物学道理。同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习基本功,并在学习中不断地实践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务必改变传统教学的重教不重学、重记不重做等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应做到洋思中学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会的不教,学生教学生”。洋思中学一向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而且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短短的八个字,却体现了该校的教学理念。为此我们学校也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制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仅是少数尖子生。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同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能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潜力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教案的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力求满足每一个学生,承认他们理解潜力以及最终发展程度上的差别,在讨论中保护他们的好奇心,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去看待学生,用赏识教育的观点评价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充满学好生物课程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备学生,而且要从学生地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层备课,精简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地自学、观察、操作、思考、表达、交流、表现地机会。在作业的设计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依照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留一些发散和开放性的题目,为不同的学生留有余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能够给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总之,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及探究性很强的学科,应充分倡导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样学生不仅仅主动地获取了知识,领悟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生物教学反思 9
评讲试卷失败的案例
讲评试卷的答案时,原本为了节省时间,把正确的答案先让学生对照了一遍并改正了过来,然后我问学生:哪一题不懂?请针对你不懂的题目说出题号来。于是一个学生就说第5题不懂。我便认真地讲解了一遍,又接着问:还有哪一道题不懂?需要我讲解的请举手。结果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第8题、第12题、第15题、18题都不懂,我都做错了。我又将这些题目讲解了一遍,然后再问:还有哪些题目需要我讲解的?于是,又有一些同学提出了问题。如此这般,一堂课下来,我发现我中途的问来问去,耽误了很多时间,实质是说了很多费话,看起来学生在主动地找错误,主动地询问老师,寻求正确答案,但却效率不高,真是欲速则不达。倒不如直接从头到尾把试卷讲评一遍,只要根据题目的难易,顾及重点,讲透难点就没有问题了。
教学活动中成功案例的反思
1 课堂导入成功案例分析
在教学《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播放视频:一只刚出生的小狗依偎在狗妈妈的怀里吃奶,随着小狗的长大,慢慢地经过主人的训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大小便,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算术计算。学生极为投入地观看视频,被小狗可爱的表情逗得大笑不止。一分多钟的视频一放完,我抓住时机及时提问:为什么小狗一出生就会吃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为什么小狗要经过训练才能学会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大小便呢?聪明的小狗经过训练学会做算术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一连几个问题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试图猜测答案。接着我便引入到我们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这种通过有趣而又与我们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短片导入新课的方法,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得较为常见,这样导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意中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增强了感性认识,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又省去了教师课前组织教学的时间,让精彩的视频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谓一举两得,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经过反思,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在选择视频内容上要注意两个原则:其一,趣味性原则,视频内容要适合学生胃口,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其二,相关性原则,所选取的视频要能呈现出与将要学习的内容相关连,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课导入的效率。又如我在教学《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一节中,一走进教室,见到学生的纪律还可以,就随便问了一句: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家养的宠物狗吗?(学生答:见过,我还很喜欢呢。)另一学生还补充说:我们家也有一只。我又问:你们有谁不吃肉的吗?有学生就说:那不成了和尚了吗?接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一个一个不停争着发言。我见气氛被调动起来就转入正题:看来你们在生活中与动物接触的机会还真多,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动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于是开始进入第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这种问题情景导入法,能够尽快切入主题,设置学生熟悉的话题进入课堂,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兴趣,被老师牵引着进入学习内容,融入课堂情景中,用时短,效率高。同样的道理,在学习《植物的蒸腾作用》时,由一句俗语引入: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同学们想知道这里面包含有什么生物学原理吗?由此展开新课的教学;在学习《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时,在课前出示了一张血常规化验单,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张血常规化验单上各数据分别代表什么?各有什么功能?怎样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正常?这样的导入法,都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事实入手,通过设置疑问,创造了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冲突,给学生留有思维上的“空白”,从而激起学生通过学习来填补“空白”的欲望,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讲授新课中成功案例分析
我在教学初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时,我便利用从人教版下载的课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流程,对课件进行了修改,添加了一些染色体和基因方面的图片,补充了“小羊多莉的身世”的视频,同进将课件中的字体加大加粗,更为美观大方,教学中还辅以几根木棍做成的染色体和实验室提供的DNA模型加以演示,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结构特点,在一节课中很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带着成功的喜悦,让我想到几点: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的今天,利用课件上课已成常态,课件的好坏对教学的有效性有显著的影响,但课件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唯一教学手段。新课教学是一堂课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途径,应该保证新授课有30分钟的时间,而且应该让学生全力参与,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该时刻想着如何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生物教学反思 10
事事有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在生物教学中,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知识的广度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认为多多益善,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将似蜻蜓点水,收获无几。实践中,要上好一堂生物学课,必须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的关系,在尽量讲全、讲深、讲细、讲透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至于什么知识内容应重点讲解,什么内容可以略讲,什么内容可以点到即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予以确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扣抽象理论,补充典型实例,经过具体分析,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
2.教材的难度
教材的难度主要决定于教材中难点多少和性质。难点是指教材中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的内容。哪些内容容易成为教材的难点呢?其一是教材中内容庞杂,头绪纷繁的问题。如“基因的分离规律”中出现的新术语。其二是教材高度抽象,空间构形复杂的内容。生物学中有很多内容是空间结构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感受能力,如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DNA、蛋白质的结构等,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正确的空间形象。其三是教材中以高深理论作背景的内容。例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的内容是以实践证据作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考古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有关,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学生感到疑惑难理解。
生物教学反思 11
经过近一个月的培训,我不断的进行反思,然后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经过这次培训的磨练,我对生物学课堂教学颇有一些心得,现表述如下。
一、拉近和学生的关系,优秀课堂成功之门
一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它是一节课的门面,同时也对整堂课起到决定的作用。之前所接触到的案例大多数都是“形而上学”式的导入,总是千篇一律的开始给学生“放视频”、“看图片”。久而久之,这样的导入非但没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教学情境,反而让学生觉得乏味。尤其那些参加赛课的老师,更要注意这个环节。因为,在外赛课面对的事陌生的学生,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就非常关键。这样的'例子在岳宁老师身上尤为突显,记得她说那次传奇的赛课经历,就是抓住了当地一特有的植物,一下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陌生感顿然消失。在培训过程中吴丹和王永强老师也将这点做的非常好,例如:开课前和大家分享旅游经历,以旅游带来的种子作为奖品,激励大家踊跃发言获得分数;开课前不是谈学习,而是谈谈学生喜欢的班主任,由他们熟悉的班主任特有的爱好及家乡的特产引入课题。这些方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把课堂的舞台留个学生,教师只是勤劳的后勤人员和导演
以前总是认为,上课的重点就是先备课、备知识、备教学过程。在新课标实行后,整个教育体系发生著改变。尤其是现在沙区正打造的“学本式卓越课堂”,以及廖兴建老师所讲授的“演导式教学”,无不都在向我们号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讲教师少讲”、“多实现生生互动”等理念。以前的课堂看似也有学生小组合作,学生活动似乎也很活跃,有掌声也有发言。但实际上都是教条式的,例如:学生发言正确之后都整齐划一的鼓掌;学生起来发言只面向老师,正确与否都由老师来判决;学生说的一些想法,只要不是“标准答案”,都会被否决,等等。而现在的课堂则是尽量让学生多讲,就像刘恩山等所强调的“新课标重要概念的呈现,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说出来”。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我不能把这些自以为熟悉的事情传授给任何一个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因为我不会描述它们,比如让一个盲人猜猜蓝色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的学习和获知过程也是如此,只有让他亲身经历、体验才能理解。作为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所以学生与他的同伴之间的沟通似乎更为容易。对于教学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为有效。例如: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鼓励学
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对某个图示进行讲解;一个学生回答完问题,老师并不马上做出评判而是让其他学生来判断;一个学生起来回答,同组的其他学生可以帮他补充等等。
培训过程中的收获还很多,今后教学工作道路还很长,以此寥寥几句话作为这段时间的感悟,希望对其他同仁有所帮助,同时也勉励自己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努力。
生物教学反思 12
20xx年下学期,我担任初中七、八年级五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现就半期来的生物教学工作作如下反思,以利后段工作的开展。半期来,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全部内容已经全部新授完毕,并对学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生物素养检测。学生整体的生物素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七年级已经完成了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学生基本素质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整个生物教学工作都有待加强。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科学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的。
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加以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严谨的科学性。同时生物学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需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在习题讲析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生物教学反思 13
xx年秋半学期始,我市新初一开始使用鲁教版生物新教材。新教材、新理念给生物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广大的生物教师从事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新课标倡导的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更使生物教学及实验改革如火如荼。但同时也给农村学校,尤其生物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1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着挑战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第九次课程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开放性、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新课程中始终贯穿自主学习的新理念,提倡让学生动手、动脑,要求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但在近半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新课程改革并未能真正变成实际教育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课程作为一种资源,其开发可分为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等部分。就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而言,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性、整合性、综合性,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学生的生均占有实验仪器量和微机数少得可怜,四率工程建设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没有资源可以利用,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等受到影响,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生物实验的开出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学生的实践性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的落实打了折扣。
2实验硬件建设面临着挑战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来“普九”验收投入,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观,但面临的.新的困难也日益显著,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目前生源高峰,班级数及人数剧增的情况下,更是捉襟见肘,从而影响了实验的进度和质量。由于经费紧张,部分学校的生物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的“普实”的验收标准上,少数实验依然是原先的Ⅱ类标准(四人一组),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探索,由于缺少多媒体液晶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师训、教参提供的各种教学光盘和课件只能成为摆设。
3农村初中教师素质面临着挑战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但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化教师偏少,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的特点,不少农村初中存在兼职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更谈不上什么实验教学创新及课程改革了,其具体主要表现在:
生物教学反思 14
短短三年,已经带过两届文科班了。第一届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全部通过,这一届才参加完考试,等待结果中!文科班和理科班的教学不同,备课,作业要求,及上课的方式都不太一样。如何能更好的开展文科班的生物教学,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我校文科班现状作为一个省示范高中
我学校还是以理科为主打,当然文科也是很强的,县里面的.文科状元,文科前几名一直在本校。今年的全县文科前20名中,我校占了一大半。但是同理科班相比,文科班学生相对来说,有点良莠不齐。好学生非常优秀,但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性不够。高一文理分班后,文科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忽视理科科目。高二时候,文科班平均每周也只有一节生物课,学生更加不重视这门课程了。
二、我在文科班教学中的所见所思所感说实话
我的两届文科班课堂教学中,有一部分精力去维持纪律去了。文科班上理科科目,学生兴趣不大,有一部分学生交头接耳或者做其他事情了,听课的学生恐怕只有一半而已,课堂纪律不好。有些时候,我的声音淹没于学生的唧唧喳喳中了,怎能不生气。文科班一般不布置课余作业,因为没必要。一半的学生积极听课已经足够了,不需要额外增加他们负担。而有些自觉性不够好的学生,布置了最后也是抄袭了事。我常常感觉,在文科班上课好累,比理科班更消耗体力和精力。
三、文科班教学策略首先,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生活中的种种生物现象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应当多与生活相联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有的放矢。文科班要求较低,所以,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放弃。建议参考学业水平测试大纲备课上课。
再次,及时复习反馈。一般每节课可以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当场练习,及时记忆。可在每节课课前复习回顾前一次课堂内容;也可以在每节课课余做一些小练习。
最后,多与班主任交流。每个班里都会有一些“学业水平测试达标危险分子”,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早些注意。
只要有心,只要肯投入,文科也好,理科也罢,都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快乐教学,快乐学习!
生物教学反思 15
本周学习种子的萌发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所以本节培训的重点是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本节内容简单但是学生容易不好理解,我采用的主要是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回顾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提出疑问,同学们在想回答却答不出的过程中引出分化的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组织,提出人和动物有四种基本组织。同时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几何图形将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图补充完整以及学生能够将本节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能够用流程图绘制出来。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反思
本节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并概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从而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细胞的分裂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学习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并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关注细胞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其中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和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是本节的重难点。
本节学习观察叶片的结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
根据教情和学情,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本节课通过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的横切面装片,蚕豆下表皮装片及CAI课件的使用,使得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2、引导发现法: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课堂教学原则之一。引导发现法就是教师用已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去发现未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堂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营造平等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周学习练习使用显微镜其重点主要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为学习的难点。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的重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反思
本周学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内容,在知识与技能目上,我认为该把握好一下几点:
(1)认同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能够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了解人的活动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以及尝试收集、处理资料的方法的技巧。并树立了解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树立“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内容联系实际生活的知识,所以在技能上要锻炼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生物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反思06-30
生物的教学反思07-29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2-04
(精选)生物教学反思06-07
《生物的变异》的生物教学反思12-13
关于生物教学的教学反思03-23
关于生物的教学反思01-09
生物教学反思【荐】01-14
【推荐】生物教学反思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