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教案1
一、教学目标:
识记原文及翻译
了解一些故事链接
二、教学重点:
《龙说》识记原文及翻译
三、教学过程: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龙吐气形成云,云本来比不上龙神灵。可是,龙乘着那些云,邀游于浩瀚无极的太空,逼近日月,遮蔽光芒,震动雷电,变化神奇,雨浇大地,水漫山谷,云也算得上灵异了啊!云,是龙使它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龙灵异的。但是,龙没有云,就没法显示它的神灵了,失去了它所依赖的`东西,实在是不行啊!奇异啊!龙所依靠的东西正是它自己创造出来的。《易经》中说:“云跟着龙。”既然是龙,云自然会跟从它了。
四、赏析:
五、故事连接:
六、拓展活动: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师说》,仔细体会韩愈散文的风格特点。
传统文化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华武术的风格、作用,对中华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根据图示大胆探究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2.教师教学资源《中国功夫》(音频、视频);武术动作图示;北京奥运会、春晚节目中有关武术的视频。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歌曲《中国功夫》,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提问: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对歌曲的感受?请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感受中华武术的风格。
(1)提问:为什么大家喜欢中国功夫?武术有什么用?
小结:中国功夫可以帮我们强身健体,还可以用来保护自己。武术在我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武术动作变幻多端、刚劲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是最合适的。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而且兴趣较浓,和老师的互动很好,目标基本完成。但由于人数较多,在活动中的常规较乱,有个别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组织活动的常规养成和纪律性方面加强教育。
传统文化教案3
活动名称: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
xx月xx日(xx月份期间,xx月xx日之前)
活动地点:
xx大学大学城校区
活动主体:
xx学院xx,xx级全体同学
活动口号:
传统文化共传承,和谐校园齐共建
活动目的:
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同时,要大胆创新,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纪意识,敢于与不文明、不守纪、考试作弊等行为作斗争。
活动意义:
加深同学们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让同学们在接受新鲜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能够做到以创新积极的.态度去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同学们通过了解学习优秀文化,从而做到修身,自律,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自身的法律道德意识,为文明社会,和谐校园,贡献出一分力量。
嘉宾:辅导员,导师,导生 等(人数不限)
活动流程:
根据各班策划情况而定,但必须留有一定时间让辅导员或
导师发言总结
活动内容:
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结合校园文化与校园文明建设的要求,从加强校园管理和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修身工程的需要出发,组织学生学习讨论:
1、 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传统与文明习惯?
2、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与文化?
3、 如何在遵纪守法、克己奉公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文明养成?
以以上的问题和要求作为基础来开展这次主题班会。各班要深入研究如何搞好该班的主题班会,开班会前各班委务必要一起讨论策划班会活动,并组织好本次活动(温馨提示:需要用到课室的班级需提前三天去借课室),要求各班级的设计方案及活动内容必须紧密切合该次活动主题及精神内涵,鼓励各班大胆创新,设计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展现班级风采。
活动要求:
1、 各班级务必要邀请一位老师(辅导员或导师),若导生在校,则可邀请导生到场观看。
2、 各班级要根据自身情况,由班长、学委负责组织,深入把握该次主题活动精神所在,拟定好方案。并且务必在举行主题班会前提前知会秘书处和学习部的系负责人,及时通知他们主题班会开展的时间地点。
3、 各班级的班干部要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各项组织工作,做好考勤、场地、议程安排和讨论记录等工作。
4、 活动过程注意时间,纪律等方面的控制。推荐活动时间为60分钟。
5、活动2天内,请各位班长将此计划书与总结书以电子版形式发到秘书处系负责人处,逾期不候。总结书的要求(400字以上),总结内容包括: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优缺点、以及工作建议等等。总结是主题班会的成果体现,请班级给予充分重视。
传统文化教案4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至传统文化教案模板(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教案5
备课时间:10月11号上课时间:11月8号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父母呼,行勿懒。”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弟子规》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正音。
⑶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介绍自己孝敬父母的故事。
反思:《弟子规》,自已根据所学,在家中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传统文化教案6
活动目标
1 知道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 能说出自己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属相,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关心。
3 知道属相共有十二种并包括哪些动物。初步了解其顺序,重点知道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动物。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了解自己父母和其他熟悉的人的属相;丰富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2 教具:十二属相的大图片一套;动画课件《十二属相的故事》
3每名幼儿若干小动物图片(其中抱括十二属相)。
4彩带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年龄及属相,并说一说自己所熟悉的人的属相。
二、通过观看动画《十二属相的故事》,知道属相有十二种及分别是哪十二种动物。
1、师:属相到底有多少种?又都有些什么动物?听了下面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播放动画课件《十二属相的故事》。
3、看完动画,教师提问:
属相有多少种?
十二属相包括哪十二种动物?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动物图片,不要求幼儿按顺序)
4、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了解十二属相的顺序,重点知道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动物是谁。(教师同步调整十二属相的顺序)
三、通过操作活动和音乐游戏,加深幼儿对十二属相的认识。
(一)
幼儿操作活动:
1、请幼儿在若干动物图片中将不属于十二属相的小动物找出来。
2、请幼儿把自己找出的图片给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找对的交给老师,找错的,请幼儿将它送回去。
(一) 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回忆曾经做过的音乐游戏《猜面具》,并说一说歌中是怎样描述小动物的。
2、启发幼儿将原来的歌词替换成十二属相中的小动物。
如:我是小鼠,吱吱吱吱叫。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4、当唱到“吵醒了小马”时,教师启发幼儿说出今年是蛇年,还没有过完,不能现在就把小马吵醒。
四、通过了解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拓展幼儿的思维。
1、幼儿讨论:外国人有没有属相?
2、教师介绍:十二属相是中国人很早很早以前发明的用来 纪年的。(纪年就是选一种东西做为某年的标志来代表和表示这一年)所以外国是没有属相的`。象属相这样在很早很早以前就产生或发明的好的有用的事或物,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直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传统的。
3、启发幼儿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传统的事或物。
五、结束部分:通过让幼儿说一说“过年”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扭起秧歌来。
延伸活动:小小中华传统文化展
收集各种各样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服装服饰,通过展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激发幼儿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作为我们国家的新一代,应该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引以自豪。
传统文化教案7
【角色扮演区】
老字号中医馆
材料:
橘皮、山楂、冰糖、金银花等中草药,简单的穴位按摩图,游戏货币、购物篮、记账本、服装等。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进行看病、按摩、配药等中医馆的游戏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2.游戏前,引导幼儿结合生病时看中医、推拿按摩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共同创设游戏区,制定游戏规则。
3.指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及制作中药的过程;进行中药材制作、包装、买卖活动。
4.通过观察和评价,鼓励幼儿不断丰富游戏情节和游戏内容。
【美工制作区】
神奇的水印画
材料:
水、油墨(装在眼药水瓶中)、棉签、宣纸。
玩法与建议:
1.请幼儿将眼药水瓶中的油墨轻轻滴一滴在水中,观察墨晕染开的变化。
2.用棉签在头皮上擦一擦,在油墨中间轻轻点开,看看会发生什么神奇的现象。
3.请幼儿说一说油墨在水中的变化,初步感知油水分离现象的神奇。
4.用宣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看纸上的画面像什么。
好玩的皮影
材料:
1.墙面布置:展示师幼共同收集的各种皮影偶、皮影表演图片、皮影偶制作材料及步骤图。
2.分类有序地摆放幼儿操作材料:
(1)工具性材料:剪刀、水彩笔、锥子(教师使用);铆钉、棉线、纸板、明胶片、竹签、自制的半成品、幼儿自己选择并设计的角色形象图稿。
(2)辅助性材料:舞台、操作台、材料柜、音乐播放设备。
玩法与建议:
1.设计皮影偶。
(1)创编皮影戏的故事情节,设计其中的人物形象。
(2)观察制作皮影偶的步骤图,启发幼儿充分利用画纸,表现出皮影人物的侧面形象,尝试把人物画大。
(3)引导幼儿正确掌握侧面人的画法,知道人物活动的关节要分段画。
(4)鼓励幼儿画出皮影偶衣袖和裤脚宽大的效果,并用不同的花纹、色彩进行装饰。
2.制作皮影偶。
(1)能用剪刀按画好的皮影人外轮廓线,把皮影人分段剪下来。
(2)把剪下来的皮影人和碎纸分类放好。
(3)能准确地找出皮影人的各个关节,在两个关节交接的地方进行装订。
(4)正确使用锥子、钉、小锤,注意安全。
3.整理活动材料,将工具和材料物归原处。
4.教师引导幼儿将幼儿活动资源包中制作皮影偶的材料拿回家与家长共同完成皮影偶的制作。
【拼插建构区】
石拱桥
材料:
赵州桥、卢沟桥等著名石拱桥的照片,积木、薯片筒等辅助材料。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赵州桥、卢沟桥等著名石拱桥的照片,掌握石拱桥桥洞和桥体的建构特点。
2.鼓励幼儿尝试搭建石拱桥,教师可提出如下要求:
(1)注意桥洞和桥体的比例和对称关系。
(2)选用合适的材料,体现拱桥的特点。
(3)桥洞与桥面的连接要稳。
奇妙的古建筑
材料:
1.大型积木若干,奶粉筒、易拉罐、薯片筒等辅助材料若干。
2.天安门、湛山寺、赏菊亭、天坛、栈桥全景图片。玩法与建议:
1.鼓励幼儿大胆选用积木和多种辅助材料,运用内挑高的方式搭建天安门,感受中国古建筑的壮丽与美好。
2.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的照片,说出天安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指导幼儿运用薯片筒等辅助材料由内到外、由下到上进行搭建,表现天内高外低的特点。
3.指导幼儿用三角形手工材料表现天坛飞檐的特点。
4.试一试还能搭出哪些古建筑。
【语言阅读区】
小小皮影戏
材料:
人物、动物的皮影若干,《西游记》,手电筒,自制的皮影台。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了解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学习在皮影台上操作皮影道具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利用《西游记》故事中师徒4人的皮影形象及其他道具进行皮影戏表演。能用连贯的语言配合皮影操作讲述故事。
3.鼓励幼儿共同合作创编故事,并在全体幼儿面前讲述表演。
能工巧匠的.故事
材料:
上网和去书店收集《鲁班学艺》《蔡伦造纸》《活字印刷术》等各种古代能工巧匠的故事。
玩法与建议:
1.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并和幼儿愉快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2.引导幼儿了解古代能工巧匠的发明创造故事,感受他们善于观察,处处留心,不怕困难,大胆发明创造的好品质。
3.尝试绘制“我的发明创造”小书。
【音乐表现区】
曲艺专场
材料:
录音机或播放器,《武松打虎》(视频),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提供大褂,帮幼儿进入演员角色。
玩法与建议:
1.鼓励幼儿表演时要投入,吐字要清晰,不要笑场。
2.相声和山东快书可轮流表演。
3.重点观察幼儿表演状态,特别不能自己先笑场。
皮影趣材料:
1.教师教学资源《俏夕阳》(视频)和《快乐的皮影人》(音频)。
2.幼儿自制的皮影偶、白布、手电筒或太阳灯。
玩法与建议:
1.请幼儿尝试操纵皮影偶的小木棍,手与幕布保持合适距离。
2.与同伴合作表演同一个角色,协调地进行皮影戏表演。
3.指导幼儿边听录音边表演皮影戏,准确移动自己的位置,使表演的动作与音乐或故事情节相一致。
4.开展“皮影大舞台”表演游戏,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科学发现区】
指南针的秘密
材料:
指南针、操作纸。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幼儿用指南针分辨东南西北,并为活动室或幼儿园其他场所贴上相应的方位标志。
2.鼓励幼儿在不同的场所使用指南针,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或标志标注不同场所的南方位。
3.利用生活过渡环节给幼儿讲述有关指南针的故事。
【益智游戏区】
人枪虎
材料:
可乐或雪碧的瓶盖,盖内贴上表示猎人、老虎、枪、蜜蜂、公鸡、小孩的小图片。
玩法与建议:
1.请幼儿熟悉游戏规则,明确猎人、枪、老虎、小孩、公鸡、蜜蜂的连环关系(猎人拿枪,枪打老虎,老虎吃小孩,小孩抱公鸡,公鸡吃蜜蜂,蜜蜂叮猎人),知道什么是输赢,贏的一方吃掉输的一方的瓶盖,最后谁的瓶盖多谁赢。
2.将所有的瓶盖排在桌上(图片向下),幼儿轮流翻瓶盖,开始游戏。
3.教师不要干扰幼儿游戏,在确实需要帮助时进行引导即可。
占地盘
材料:
两种颜色的小棒,两种颜色的雪花片,一个棋盘(形状为正方形、长方形均可,画有一个中心点)。
玩法与建议:
1.请幼儿先商定游戏玩法:两人一组,事先商量要摆成什么图形算是自己的地盘,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只要用自己颜色的小棒将图形围起来,就算这块地盘是自己的了,在图形中放入一个雪花片作为自己地盘的标记。
2.请幼儿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小棒,用猜拳游戏的形式决定谁先摆小棒。先摆的幼儿从棋盘中心开始摆上一根小棒,然后另一名幼儿摆,看谁先用同一种颜色围起规定的图形。
3.提醒幼儿要动脑筋想办法,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减小对方的地盘。
4.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小棒进行游戏。
神奇的翻绳
材料:
花绳若干、翻绳图例。
玩法与建议:
1.请两名幼儿一组,按照图例轮流翻绳,交流翻出的各种图案。
2.让幼儿交流分享已知的翻绳方法,学会互相协作。
3.可以让家长提前教幼儿一些翻绳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翻花绳。
传统文化教案8
一、指导思想:
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知道它的传说、习俗。
2、通过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来弘扬民族精神。
3、让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能融入集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三、活动准备:
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四、活动过程:
1、中秋习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节目
4、朗诵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同学提供自己带来的月饼。
五、活动小结
主题班会教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秋节
教学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传统故事、传统活动,知道中秋节历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圆”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感受亲情。
2、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外国节日,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文化娱乐活动,针对如何更好地庆祝中秋节的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
圆圆的月亮象征着团圆,中秋节也是中华民族象征着团圆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把圆月和中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联系自己,畅谈中秋感受:
1、过渡:中秋节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为什么常借中秋节月亮最圆时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愿望,人们又是怎样来庆祝中秋节的呢?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们的探究学习。
2、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记忆的闸门,将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现出来,说说我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学生讲述对中秋节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过节方式。)
①教师启发引导:爸爸、妈妈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么?(赠送月饼,全家团聚。)
②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表达一份孝心。)
③小组讨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表达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长辈,争获孝敬章)
3、小结:你们的中秋节过得真有意义,令人难忘。
三、了解来历,感受中秋节悠久历史
1、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你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
2、学生交流中秋节来历。
嫦娥奔月的故事;唐明皇想念月宫;谷物丰收,人们拜祭; 3、小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传说很多,究竟哪个更准确,我们已无法证实了。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就成为固定的节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思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都有圆月,为什么把中秋节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说说你的想法, 5、小结: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空气中水汽较少,透明度较好,月亮便显得特别明亮。又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三、了解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底蕴
1、师:作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有好多庆祝的方式。 ①说说全国各民族人民是怎么来庆祝中秋节的? ②把收集到的材料合作交流。
2、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 嫦娥奔月
(2) 朱元璋起义
(4) 月饼典故
(5)传 统 习 俗
传统文化教案9
班会时间:
班会地点:
班会参加人员:
班会目标:
1、引导少年儿童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理念,从小做起,进一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要求。
2、感受活动的过程,调查走访或者亲身体验,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交流活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照片、演示文稿、日记、纪念品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
谈话:寒假里,同学们的生活一定非常丰富、充实、有趣,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了解了身边的`传统文化,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许,以前,我们沉浸在过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的兴奋中时,从没意识到它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可口的年夜饭时,不曾想到其中包含着动人的故事;我们坐在电视机前轻松地欣赏春晚时,没有想到它已经是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传统。还有一部分同学走出家门,了解了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而现在,一提起这些,我们会心一笑,对于它们,我们有许多想说的,想告诉大家的,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对吗?
二、屏幕展示学生的走近传统文化的活动照片。
三、组内交流活动情况。
(1)先在小组内介绍,要求:说,要清楚明白,态度自然;评,要先举手,再发言,评价适中。
(2)小组内展示并整理活动成果,如照片、日记、纪念品等。
(3)教师巡视了解,为班内展示做准备。
四、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五、全班讨论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六、小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
七、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中国结、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戏剧、国画、书法;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春节贴春联,元宵节闹花灯,斗牛同学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去了解,去体验,有些传统文化还等待你们去继承和发扬呢!
八、课后拓展:了解家乡其他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民间小吃的名称以及制作方法。
2、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尝试用团圆、捏、搓等制作技能制作民间小吃。
3、通过品尝,感受民间小吃的美味,体验与哥哥姐姐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糖葫芦制作材料:山揸、蜂蜜。
2、汤团制作材料:米粉、芝麻。
3、油条制作材料:面粉、发酵粉。
4、芝麻球制作材料:面粉、芝麻。
5、其它:电磁炉、电饭煲、油、糖、一次性台布。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民间小吃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1、师:“小朋友你吃过哪些民间小吃?”
2、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并欣赏图片。
3、听哥哥姐姐介绍集中民间小吃的由来。
二、请爷爷奶奶介绍各种民间小吃的制作材料以及方法。
三、幼儿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带领和帮助下参与民间小吃制作活动。
1、幼儿分区域进行制作。
2、教师各区域指导重点。
糖葫芦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串山揸的技能。
汤团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团圆的技能。
油条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搓长条的技能。
芝麻球制作区:重点指导幼儿滚芝麻的技能。
四、共同品尝民间小吃。
乡土教育:民间艺术、民间游戏、民间特产搬上了舞台。有“印板糕 ”、“ 剪纸”“ 打年糕” “ 西瓜灯十八韵”等民间制作,有“ 棉花糖”、“ 冰糖葫芦”、“ 爆米花”等民间物品的品尝,有 “ 拔河”、“ 捏泥人”、“ 穿项链”、“搓稻草”、“ 印染”、“唱戏曲”等民间游戏的游玩,还有特产品尝店和名胜、名人介绍屋等观看,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家长们带着孩子重温了儿时的游戏,跳竹竿、走高跷、丢手绢,一起品尝年糕的滋味,粽子的醇香,穿上环保时装走走模特秀,欣赏爷爷奶奶们的戏曲表演。笑容写在孩子们的脸上,回忆荡漾在家长的心中,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到真实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作为我们国家的新一代,应该要让孩子们了解到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引以自豪。
传统文化教案11
春节贴春联
【活动设计】
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它更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好多幼儿春节有和爸爸、妈妈贴春联的经历,但他们只是盲目地帮忙,觉得好玩而已,并不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此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大胆交流中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民俗自豪感。
【活动目标】
1、对春联产生兴趣,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大胆探索并发现春联的特征和种类,体验张贴春联的的乐趣。
3、初步了解春联的演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节里幼儿与家长一起贴春联的照片。
2、红纸、毛笔、砚台等。
经验准备:
1、幼儿有贴春联的经验
2、了解春联的由来和传说。
3、联系会写春联的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春联的兴趣。
引导语:看看这些照片的.门上都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春联?
二、多媒体展示春联演变的照片:桃梗—桃符—春联。引导幼儿一起了解春联的演变。
讨论:为什么春节或办喜事的时候门上要贴春联?春联到底是怎么来的?
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春联的由来,教师小结。
三、出示各种各样的春联照片,探究春联的种类。
1、请小朋友观察这些春联的形状一样吗?它们分别贴在什么地方?
师小结:春联有好几种,就好像小朋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
2、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名称。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它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门心和框对就像我们班的两对双胞胎,他们大小、长短、字数是一样的,分别贴在门板和门框上,且要对称。
四、畅所欲言——我在春节贴春联。
展示小朋友贴春联的照片,请小朋友向其他幼儿介绍照片里的他正在贴的春联名称及所贴的位置,巩固对春联名称和使用场所的认识。
五、感知、区分上联和下联。
站立在门外观看贴在门上的春联,右手边是上联,左手边是下联。
六、体验写春联。
1、家长现场表演写春联,并请小朋友说出其名称和贴的位置。
2、幼儿体验用毛笔画春联福娃。
七、组织小朋友给班级的活动室贴上春联,巩固对春联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好多幼儿有亲身体验的经历,通过老师精心设计,整个活动流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幼儿兴趣浓厚,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形象比喻,认识门心、框对。我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区分各种不同使用场所春联及其名称。再借助班级两对双胞胎进行巧妙的比喻,引导幼儿认识门心、框对,使幼儿形象地弄明白其对称关系,也初步了解了上联与下联的关系。
2、借助幼儿的春节活动相片加深对不同场合春联种类的认识。
3、设置情景,请家长写春联,幼儿贴春联,引导了解春节贴春联的整个过程,激发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此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
传统文化教案1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了解茅草谷变成花娘谷的美好经历,愿意交流分享阅读的感受
2、看看说说中国传统的“喜事”,体验不同喜事带给人们的愉悦情感。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花娘谷》、小图书《花娘谷》
2、老爷爷的胡子、寿面、寿糕等表演道具
活动过程:
一、封面导入,认识茅草谷
——很久很久以前,在那个时候有一个这样的村庄。(出示图片“扉页”)
提问:这个村庄里有什么?
小结:村里长着各种各样的树,唯独没有一棵会开花的树。所以人们叫这里“茅草谷”。在这一幢幢房子里住着一群聪明、勤劳、善良的中国人,而今天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二、分段阅读,理解故事
1、集体阅读,提问: 在这么喜庆的日子,你们觉得会带什么礼物?
听到了这儿,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外婆外公的事?
小结:村里人也开始向他们学习,家里一有喜事,也在房前屋后种下一棵棵会开花、会结果的树。
2、图片欣赏
提问: 看看他们都遇到过哪些喜事?(观察图片,幼儿泛讲)
关于春节、关于中秋、关于祝寿、关于丰收的观察分享
生活中,还有哪些令人开心的事值得我们庆祝?
小结:就这样村里的人不知不觉就在茅草谷种上了很多的树,这些树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于是茅草谷就渐渐变了样,会变成怎样呢,下面的故事要请你们自己来看看这本书了。
3、自主阅读
提问:茅草谷有了什么变化?(连续观察两张PPT)
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人们的心情会怎样?
小结:现在,妈妈还会带着我回到花娘谷,看那一片片的花海,总能想起从前一件件快乐的喜事。
三、完整欣赏故事,聊聊阅读中国绘本的感受
14、大班艺术科学《艾玛捉迷藏》绘本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
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
3、欣赏故事画面,感受格子画的色彩与线条美。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每人一张大象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来一起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艾玛捉迷藏,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呢?
2、捉迷藏这个游戏就是有人躲,有人藏,有人找,你们都玩过,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小鸟是找的',艾玛和其它小动物是藏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怎么玩游戏的。
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
阳光明媚的早晨,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小鸟说我从1数到10,你们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我们来帮小鸟一起来数好吗?艾玛听见了撒腿跑,赶紧找个地方躲了起来,小鸟说,我来了你们藏好了吗?
三、帮助艾玛朋友躲起来。
1、艾玛知道了这个玩捉迷藏的这个秘密,跟家里的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出示大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样?艾玛可能会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鸟找到艾玛了吗?
1)小树林里藏在艾玛吗?【出示幻灯片3.4】
绿色的大树下面藏在艾玛,它赶紧飞到大树下面去找。
原来是狮子的一顶大伞【出示幻灯片5】
2)它又来到了灌木从中,这里躲着艾玛吗?【出示幻灯片6.7】
小鸟也发现了,小鸟飞过去一瞧,原来是一艘轮船。这条轮船的颜色跟艾玛身上的颜色是一样的,都是格子花纹。【出示幻灯片8】
3)小鸟又来到了小山坡上,这里有艾玛吗?【出示幻灯片9.10.11】
4)又发现颜色一样的,我们去看看是不是艾玛?【出示幻灯片12】
可是这是河马的彩色袜子和衣服。
小结:原来这些东西跟大象身上的颜色都是相近色。
四、拓展
1、我们来看看还有谁来像动物学本领了,观看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
2、请你们去想用刚才小动物们藏身的这些办法(回忆),请我们蜡笔盒里的相近色帮忙,来为这些艾玛的朋友们找一个能够藏起来的地方,赶紧用桌子上的蜡笔画一个地方把这些大象藏起来。我有时间规定,我放一段音乐,音乐停止的的时候表示你动脑筋的时间到了。
3、展示幼儿作品。说说哪知大象藏的好,哪知大象容易被发现?为什么?
五、小结:原来xx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学到的本领,我们回去再发现发现。
传统文化教案13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传统文化教案14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资料较丰富,能够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经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本事。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本事,提高审美本事和创新本事,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明白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
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日,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欢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完美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资料。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月亮》
诗歌总是那么优美,或忧伤,或活泼,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明白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
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朗诵
教师以饱含活力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礼貌的特点。经过今日的学习,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职责弘扬我们的传统。
最终,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共祝福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学业提高。
五、活动结束
在王菲主唱(水调歌头)的歌声中宣布活动结束
传统文化教案15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根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什么古代的节日还能保存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传说二:冬至吃狗肉。 (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那么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乖僻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流: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流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忆: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绘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景。六、作业
1.体验: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
2.讲述: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
一、了解农历、24节气。
1、欣赏校本课程-24节气图片。
2、了解农历与公历区别。
3、了解24节气由来。
4、读、背24节气歌,清楚24节气名称。
二、学习冬至习俗、传说。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冬至)
1、那冬至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天呢?(每年12月22日左右,12月21——23日),今年正好是12月22日这一天。
2、冬至有什么特点呢?谁来给大家介绍?
3、读“九九歌”。你知道这首九九歌和冬至的关系吗?(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4、还记得冬至那天晚上你们吃的什么吗?怎么都吃的饺子呀?难道有什么讲究吗?(学生交流,了解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5、原来还有这样的习俗和传说!那你还知道冬至有哪些习俗和传说吗?
(1)冬至大如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2)冬至吃狗肉。习俗从汉代开始。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3)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4)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6、同学们的习俗和传说还有很多,下面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注意刚刚交流过的就不要重复了。
三、交流冬至谚语。
四、交流冬至诗词。重点诵读《邯郸冬至夜思家》,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感受诗人情感。
五、总结。
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诗句,并抄写到农历游记本上。
【传统文化教案】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教案12-17
传统文化教案11-24
传统文化教案01-30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01-30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12-05
传统文化教学教案08-02
传统文化教案【推荐】05-17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03-06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精选)07-23
大班传统文化教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