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在创作中运用诗词的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在诗词作品中,艺术手法是否运用得恰当、娴熟、和谐、巧妙,是衡量诗词作品艺术性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诗词创作的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三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下面我们便分别详细举例讲解: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表达方式,这其中叙述、描写、抒情是重点。①叙述方式。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分为顺叙、插叙、补叙和倒叙。例如李商隐《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本诗叙述的时间是从傍晚到深夜,是为顺叙。顺叙也称正叙,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顺叙可以使事情叙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中心明确。又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本诗首联一开头便先发感慨,但感慨的原因尚未交代。颔联这里才交代原因、人物。这个交代是插进来的,是属于插叙之法。再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本诗题目为登高,读者很容易明白前边是登高以后的眼前景色,并不觉得这一上来就出现的景色是突兀的,到了颈联才泛泛地交代登高的原因背景,这种方式是颠倒过来的,这就增加了叙述过程的波澜,使得诗词结构跳荡、起伏。这便是典型的倒叙方式。再比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本诗前面数联都是写景,最后才点题“春行”,这便是补叙的方式。补叙又叫追叙,是对前边说的人或事所作的补充交代。补叙与插叙的根本区别在于: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②描写方式有肖像描写(相貌描写和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等。例如李清照《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词中写一位秀美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片的人物肖像描写很传神,格调欢快。③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关于抒情方式我们曾在《如何写抒情诗》一节中专门讲述,这里便不再复述了。
(2)表现手法。诗词中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静以静衬声)、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以实衬虚)、点面结合、抑扬结合等。这里介绍说明几种:①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例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中用“蝉噪”“鸟鸣”使笼罩着的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这是以闹衬静。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题张氏隐居》:“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②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例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实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朋友上船。诗的后两句为虚拟: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很好地表现了惆怅别情。③点面结合。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例如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洗练的笔墨描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④抑扬结合。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抑扬结合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例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又如《红楼梦》中有一首《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了贾宝玉的性格。属于先抑后扬的手法。
(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寄寓、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我们在《修辞》一章中有专门讲述,这里举一例来回顾一下,例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本诗首联修辞为衬托,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山河依旧;城池残破,乱草遍地。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互相衬托。颔联修辞为拟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颈联修辞为夸张,自安史之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尾联修辞亦为夸张,烽火遍地,家信不通,面对眼前的颓败之景,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已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愁的动作,“更短”能见愁的程度。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如何在创作中运用诗词的艺术手法?】相关文章:
从蒹葭看诗经的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诗经的赋比兴艺术手法04-14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12-16
徽雕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论文12-16
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好激励理论的论文12-13
艺术摄影创作中色温与意境的应用论文12-15
演讲中如何在结尾留人回味的艺术02-12
艺术手法分类介绍11-03
艺术创作口号12-31
蜡烛运用象征手法写作文03-06
考试翻译经验如何运用替代手法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