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2 09:20:03 历史 我要投稿

历史教学设计[优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教学设计[优选]

历史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二、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根据本地实际的方法完成调查任务,并准备好调查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活,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祖国的文化吧!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家乡的一些情况,大家还想了解家乡的什么呢?

  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为何中山市南区的电梯产业日新月异?

  3、你对南区的瞻园了解吗?

  4、寮后村的古树你又知道多少?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自然地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调查的步骤。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

  (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计划、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具体学习掌握调查的步骤。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南区寮后村的中华名树,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调查中山市南区寮后村中华名树

  调查地点:

  品名:

  年代:

  树龄:

  高度:

  直径:

  对南区的影响:

  3、学生提意见:

  表格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作什么修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五)、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一个调查活动。根据居住地的远近,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调查地点,设计好调查的表格进行调查。

  板书设计:

  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调查途径:

  1、参观

  2、访问

  3、调查

  4、制定计划

  5、设计调查内容……

历史教学设计2

  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2、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

  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

  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3、讨论:科举制的诞生的作用。教师总结科举制与它的本质区别是: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

  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

  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

  (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

  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

  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

历史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情景模拟,移情深入到历史场景,根据史料并加以合理地想象,分析出“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和商业繁荣的特点,提高分析能力。

  2.学生概括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认识到“开元盛世”是唐朝达到全盛的历史地位。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学会与人合作,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能力教强的学生向全班展示小组成果,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学生体会到“开元盛世”的繁盛是多方面的,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5.学生感受到唐朝统治前期的繁荣,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

  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2.教材以杜甫的《忆昔》导入,从宏观上介绍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景象。第一部分为“开元之治”,介绍唐玄宗统治前期在政治上任用贤才,重视地方吏治,为人节俭,以身作则的情况。第二部分为“盛世经济的繁荣”,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介绍开元盛世经济上的表现,具体包括:修建水利工程,发展农耕技术,新品种蔬菜从西域传入,江南盛产茶叶,曲辕犁、筒车的创制;丝织技术高超,唐三彩;长安坊市制。教材继而小结“开元盛世”的表现,是唐朝的全盛时期。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为“唐朝的衰亡”,介绍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继而灭亡。第三部分是小字部分,略讲即可。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观看影视作品,对唐玄宗统治后期比较了解,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和安史之乱的史实,加上此部分在教材是小字部分,不需要在课堂上花太多时间。学生对唐玄宗前期的情况知之甚少。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去把握一个时代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学生也可以从提供的史料中提炼关键词,但分析和概括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和古诗比较感兴趣,要补充一些关于“开元之治”的小故事,提供古诗时要加上注释,让文言文水平较低的学生也不会产生障碍。学生对图片能产生直观的感受,促进理解,因而要给学生提供曲辕犁、唐三彩和唐长安城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空间。另外,我校提倡“先学后导,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对小组合作参与度也是较高。但实际教学中很有可能小组的分析可能不够深刻和不到位,教师要加以补充和引导。在小组合作中,有部分同学比较内向,教师要鼓励每位小组成员对小组成果有所贡献。

  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法、讲解法、情境创设法、提问法

  教学资源:学案(包括文字史料和图片)、课件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开元盛世在经济上的表现

  教学难点:农业工具的改进

  六、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诗悟史

  阅读杜甫《忆昔》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特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代入的角色并提供材料。小组情境代入,收集学案中的材料、教科书、《历史地图册》中的相关材料。

  (1)第1、2组假设是开元时期的玄宗身边的重臣,了解政治生活。

  材料一:一天,大雨不停,道路泥泞。唐玄宗在便殿休息,想与姚崇讨论政务。但这种天气,年纪不小的姚崇要进入皇宫是很不方便的。于是,唐玄宗命令侍者用皇帝的御辇抬姚崇进宫。

  材料二:宰相姚崇在拥立和辅佐玄宗治国方面的功劳特大,居官甚清,乃至于居无府第,久住佛寺,玄宗对他非常爱敬倚重。但姚崇晚年对两个儿子疏于管教,两子、广收赠礼,而姚崇又为一个受贿下属说情,玄宗便允准姚崇辞去宰相职务,对受贿者照惩不误。

  材料三:有一天唐玄宗照镜子,见自己脸庞消瘦,闷闷不乐,旁边的宦官说道:“陛下用韩休为相,凡事力争,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将其罢免,改用萧嵩为相。”唐玄宗正色答道:“朕貌虽瘦而天下必肥。萧蒿为相,凡事唯唯诺诺,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退下去后,我总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办不好。韩休为相,诸事力争,他退下去后,我睡觉很踏实。”

  (2)第3、4组假设是唐朝江南地区的一名农民,描述耕作的新变化,概括这些变化对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共46处,约占唐朝所建水利工程的20%。唐玄宗命令大臣对于破坏水利工程者严厉查处。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整理材料二: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推进犁评,犁箭向下,犁铲入土则深;提起犁评,犁箭向上,犁铲入土则浅,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前进的阻力,同时,通过翻覆图块断绝草根的生长。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

  (同时提供曲辕犁结构图)

  材料三:“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唐)陈廷章《水轮赋》

  (3) 第5、6组假设是唐朝的一名手工业者(陶瓷业或丝织业),介绍在手工业方面的技艺和成就。

  材料一:

  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皮日休《茶瓯》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陆羽《茶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咏秘色瓷器》

  材料二: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白居易的《缭绫》(节选)

  (4) 第7组假设是唐长安城的一名商人,介绍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材料二:朱雀大街长5000米,宽155米,将长安城平分成左右两半。长安的商业区称“市”,东市对内贸易,西市对外,有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都在西市经商。街道中间的部分叫“坊”,是住宅区,共有108个坊,每个坊都有名字,都有门。清晨,有人负责击鼓,坊门打开。集市每天中午开市,营业到太阳落山。晚上有禁宵,专门有士兵查夜,人们必须在坊中。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魏征等人在长安的坊间长期居住过。

  ——根据侯磊《唐诗中的大唐》整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教师巡视,给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

  活动3【活动】小组成果展示

  1.每个小组上台汇报研习成果并指导台下的同学完成学案,每组有2分钟的汇报时间。

  2.每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对不明白的提法提问或提出质疑,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老师作必要的补充。

  活动4【讲授】全课小结对全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指导学生做笔记和记忆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忆昔·其二》后半部分的节选,慨括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的特点。

  2. 收集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唐诗,了解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第3课 “开元盛世”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3课 “开元盛世”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读诗悟史

  阅读杜甫《忆昔》的前半部分,引导学生分析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社会特点: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代入的角色并提供材料。小组情境代入,收集学案中的材料、教科书、《历史地图册》中的相关材料

  (1)第1、2组假设是开元时期的玄宗身边的重臣,了解政治生活。

  材料一:一天,大雨不停,道路泥泞。唐玄宗在便殿休息,想与姚崇讨论政务。但这种天气,年纪不小的姚崇要进入皇宫是很不方便的。于是,唐玄宗命令侍者用皇帝的御辇抬姚崇进宫。

  材料二:宰相姚崇在拥立和辅佐玄宗治国方面的功劳特大,居官甚清,乃至于居无府第,久住佛寺,玄宗对他非常爱敬倚重。但姚崇晚年对两个儿子疏于管教,两子、广收赠礼,而姚崇又为一个受贿下属说情,玄宗便允准姚崇辞去宰相职务,对受贿者照惩不误。

  材料三:有一天唐玄宗照镜子,见自己脸庞消瘦,闷闷不乐,旁边的宦官说道:“陛下用韩休为相,凡事力争,弄得陛下心情不好,何不将其罢免,改用萧嵩为相。”唐玄宗正色答道:“朕貌虽瘦而天下必肥。萧蒿为相,凡事唯唯诺诺,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他退下去后,我总是夜不能寐,唯恐事情办不好。韩休为相,诸事力争,他退下去后,我睡觉很踏实。”

  (2)第3、4组假设是唐朝江南地区的一名农民,描述耕作的新变化,概括这些变化对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共46处,约占唐朝所建水利工程的20%。唐玄宗命令大臣对于破坏水利工程者严厉查处。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整理材料二:旧式犁长一般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合今6尺左右,只及牛后。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推进犁评,犁箭向下,犁铲入土则深;提起犁评,犁箭向上,犁铲入土则浅,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前进的阻力,同时,通过翻覆图块断绝草根的生长。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适宜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

  (同时提供曲辕犁结构图)

  材料三:“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唐)陈廷章《水轮赋》

  (3) 第5、6组假设是唐朝的一名手工业者(陶瓷业或丝织业),介绍在手工业方面的技艺和成就。

  材料一:

  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皮日休《茶瓯》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陆羽《茶经》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咏秘色瓷器》

  材料二: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 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白居易的《缭绫》(节选)

  (4) 第7组假设是唐长安城的一名商人,介绍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材料二:朱雀大街长5000米,宽155米,将长安城平分成左右两半。长安的商业区称“市”,东市对内贸易,西市对外,有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都在西市经商。街道中间的部分叫“坊”,是住宅区,共有108个坊,每个坊都有名字,都有门。清晨,有人负责击鼓,坊门打开。集市每天中午开市,营业到太阳落山。晚上有禁宵,专门有士兵查夜,人们必须在坊中。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魏征等人在长安的坊间长期居住过。

  ——根据侯磊《唐诗中的大唐》整理(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2.教师巡视,给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

  活动3【活动】小组成果展示

  1.每个小组上台汇报研习成果并指导台下的同学完成学案,每组有2分钟的汇报时间。

  2.每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对不明白的提法提问或提出质疑,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 。老师作必要的补充。

  活动4【讲授】全课小结对全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指导学生做笔记和记忆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1.阅读杜甫《忆昔·其二》后半部分的节选,慨括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的特点。

  2. 收集与安史之乱相关的唐诗,了解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历史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重难点

  二.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以及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例:高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课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三.学情分析学法指导

  特点:xx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设计理念

  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

  包括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活动时间的分配,为什么设计具体的一环节。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目标达成度,本课感到成功的地方,本课感到遗憾的地方。

历史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1、 知识结构

  2、 教材建议

  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

  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第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

  第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和墨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其中重点讲述儒家思想。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

  概念解释

  “百家”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批判 兴起原因

  经济:井田制瓦解 政治:分封制崩溃

  阶级关系上士阶级的崛起 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派别代表及观点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及观点

  墨家:墨子及观点

  法家:韩非子及观点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奠定中国文化基础

  历史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道家:老子、庄子子及观点

  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运用“抗震救灾”素材启发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设计思路】围绕“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各家思想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问题研讨】本节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第一个专题内容,内容丰富,但在备课中对查阅资料不够完整,教学中对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的深入讲解度把握不够准,课题之间的过渡还需要流畅,课堂气氛不活跃,问题设计缺乏新颖。但个人认为在教学导入中结合现实生活。课堂总结感染力度强,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更大进步。

历史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展示、演唱、辩论等活动中,体验并了解在重大历史变革中,音乐作品所起的作用,并认识他们的艺术价值。

  2、通过演唱歌曲《东方之珠》以及辩论音乐作品与历史事件的关系,从感性体验与理性评价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

  教学方法: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体验重大历史变革中,音乐作品所起的作用,并认识他们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展开辩论,进一步探讨交流“文艺作品与历史事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与评议

  1、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a.课题:音乐作品中的历史变革。

  子课题:①音乐作品与中国抗日战争。

  ②音乐作品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③音乐作品与前苏联保卫战争。

  ④音乐作品与中国长征。

  b.分小组展示学生在课外就“音乐作品中的历史变革”这一主题的自选子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2、评议:每一组展示完毕,进行生生评议、师生评议。

  说明:此环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展示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实践与体验

  1、歌曲演唱《东方之珠》。

  ①欣赏原唱歌曲。

  ②学唱歌曲。

  ③启发学生进行歌曲处理。

  ④完整地演唱歌曲。

  说明:此环节注重学生从演唱中体验、感受歌曲的情感特征。通过歌曲处理等形式,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理解音乐作品在重大历史变革中的作用。

  2、辩论会

  ①出示辩题:历史变革是由音乐作品激起并决定成败的。

  ②分组进行讨论。

  ③正方、反方进行辩论。

  说明:从辩论中进一步探讨交流“文艺作品与历史事件的关系”,注重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心理为主动探究的学习心理。

  (三)总结与归纳

  1、音乐作品在历史变革中的意义。

  重大的历史变革,给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文艺作品在重大历史变革的当时起到鼓舞人们斗志的作用,重大事件成为历史后,帮助人们记忆历史的变迁。

  2、提升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中有丰富的内涵,作为高中生,在欣赏时要注意由感性的欣赏逐步向理智的欣赏过渡,使我们的鉴赏水平向高一层次发展。

历史教学设计7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文明冲撞与文化成就,介绍了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和平交流,另种是暴力冲撞。通过观看相关影片和图片、列举有关史实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和马可.波罗来华,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明白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和平交流和暴力冲撞分别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展示图片,学生能了解古埃及、古希腊等文明国家的文字、文学及艺术成就,知道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及民族自豪感。另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各小组探讨如何中国文化的发展,最后教师总结: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尊重、理解、学习并加以吸收,从而促进中国文明继续健康地发展。

历史教学设计8

  一、案例标题: 《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学科:初中历史

  年级: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活动课

  二、案例内容: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一)、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进行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本节活动课让学生深刻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1.十一届三中全会。2、改革开放后的祖国建设成就。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事实,也感受到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及改革开放后成就的图片,引出为改革开放喝彩。

  ②、培养并锻炼学生以下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纪念改革开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联系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②、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问题的层层铺垫、推进,把历史和现实更好地结合,通过师生的互动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周年的归纳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党

  和政府的出发点: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爱国爱党的思想。

  ②通过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艰辛与辉煌成就,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更深切的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

  (五)、教法学法①、通过好歌曲导入新课。

  ②分析归纳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民生的措施。

  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六)、媒体选择 :视频、图片等。

  (七)、教学程序

  1、情景再现: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其他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好歌曲大家唱---改革开放30周年

  2、教师:出示十七届三中全会图片介绍: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3、活动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重视“民生”问题措施让学生合作完成:

  1.时间:1950-1953年

  措施:()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意义:()

  2. .时间:()

  措施:三大改造

  内容:()

  意义:

  1958年

  4出示练习:综合理解改革的历史作用。

  ⑴、说出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历史意义。

⑵、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5、议一议: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6、课堂总结: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7、教学评价设计 :

  8、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9、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10、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11、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12、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

  13、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历史教学设计9

  “和同为一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难点是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历中原地区的许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矛盾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首领――“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获得各族的尊重?唐朝与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3、讲授新课

  唐朝的哪两位皇帝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的风俗习惯

  (1)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2)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崇尚战功,军法很严,战时前队皆死,后队方进。以战死为荣,几代都战死的被视为高门大族。

  赞普——藏语,意为有权势的君王,沿用为吐蕃国王的专称。

  2、文成公主入吐蕃

  (1)介绍松赞干布。

  (2)学生思考并回答: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3、金城公主入吐蕃

  出示材料: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书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思考:为什么吐蕃赞普要自称外甥,又说是先皇帝的舅宿亲?因为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所以唐朝皇帝是他的岳父,他自称为外甥;而他的前辈松赞干布曾娶文公主,所以唐朝皇帝又是尺带珠丹的舅家。

  二、回纥、靺鞨、南诏的兴起

历史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通过简单试验初步体验了圆周率和利用圆周率计算圆的周长之后安排了这个数学阅读内容,为学生展示了圆周率的研究简史,介绍了相关的圆周率的研究方法,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窥视数学文化发展史的窗户,为进一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今后中学的相关数学学习,留下一片想象的空间。教材罗列了在圆周率研究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及方法,从古至今,涵盖中外,以圆周率的探索过程为主线,以体现圆周率的文化价值为主格调,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阅读来挖掘圆周率蕴含的教育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本阅读内容信息量大、数学术语多、理解困难。涉及到圆的内接、外切正多边形、割圆术、勾股定理、投针试验等数学术语,在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疑问,但这些疑问并非本节课的重点,重点在于“阅读——熏陶”。

  【学生分析】

  学生在接触这部分内容之前,在“圆的周长”部分进行了简单的圆周率的测量试验研究时,部分同学已经了解了祖冲之的相关成就,然而对阿基米德和刘徽的成就知之甚少,对“投针试验”基本上没有听说过;另外,学生的了解一般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常识上,对于圆周率的计算研究方法及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很少涉及。(经过简单调查,知道“祖冲之及其对圆周率的贡献的大约占90%,然而直到刘徽的割圆术的只有大约8%,听说过”投针试验“的人数为零。)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作为处在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深圳的学生,他们运用图书、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对于这部分阅读资料的兴趣浓厚,许多学生都已经迫不及待的阅读、查阅(已经提前阅读的人数大约占85%)。因此,不妨把阅读任务下放到课外,把搜集“圆周率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前实践作业,把课堂作为交流、释疑的平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阅读圆周率的发展简史,感受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了解圆周率的研究史上的相关知识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和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搜集圆周率的`相关资料、交流体验,培养收集信息、整合信息,提高质疑、理解的能力。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体验数学研究方法发展的过程、极限思想、圆周率精确位数的现代价值等,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圆周率的历史”,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在阅读刘徽、祖冲之的相关成就时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

  师:回忆一下,怎样计算一个圆的周长?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圆周率历史的信息,拿出来,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搜集到的信息吧!

  学生分小组交流信息,教师板书:圆周率的历史

  (二)分享信息

  师: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可能各不相同,让我们来一同分享吧!

  师:圆周率的研究历史经历的时间是很长的,我们搜集到的信息也是很丰富的,老师建议让我们这样来分享这些信息吧:把圆周率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测量计算时期、推理计算时期、新方法时期,可以吗?

  1.测量计算时期

  师:哪个小组来介绍第一个时期——测量计算时期?

  小组代表交流。

  师:看看他们的研究方法,好像我们曾经用过。

  (教师板书:研究方法:观察、测量、计算,研究结论:周三径一)

  2.推理计算时期

  师:第二个时期。

  小组代表交流。

  师:让我们来看看书上对于他们的介绍吧。

  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至15页关于阿基米德、刘徽和祖冲之的介绍。

  师:在分享知识的同时,有问题一起分享、一起思考吗?

  小组分享并计算验证。

  师:能写出一个特别接近圆周率的分数,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他们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能不需要测量就能计算圆周率呢?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阿基米德的方法:出示圆的内接六边形、外切正六边形图形;接着出示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外切正十二边形图形。

  师:圆的周长处于内外两个正六边形之间,同样,也会处在内外两个正十二边形之间,这样,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

  刘徽的方法:

  他由圆内接正六边形算起,逐渐把边数加倍,算出正12边形、正24边形、正48边形、正96边形……的面积,这些面积会逐渐地接近圆面积。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3072边形,并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 为3.14和 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

  师:祖冲之用什么方法得到那么精确的圆周率,已经很难知道了,但可以肯定刘徽的方法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3.新方法时期

  师:刘徽和祖冲之的方法,是不是就可以这样一直推下去呢?

  师:由于计算工具的限制,可以说,祖冲之的成就已经把圆周率的精确程度推倒了极致,计算量太大了。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个问题顺利解决了,π小数点后面的精确数字发展到成千上万、甚至几万亿位。有些人还用圆周率来锻炼记忆能力呢。

  师:另外,聪明的数学家还利用似乎与圆不相关“投针”的方法来计算圆周率,竟然和祖冲之的结果基本接近!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圆周率的新方法时期吧。

  学生看书第15页,“投针试验”和“电子计算机的革命”部分。

  师:怎么样?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

  许多学生表示同样的疑问。

  多媒体课件演示布丰的“投针试验”。

  (三)让我们来分享感受

  师:我们还有许多感受没有说出来,也还有许多信息没有听到,让我们再次分享各自获得的信息和感想吧!

  在这节课中,我们体会了民族精神,体会了中国的自豪感。

  【教学反思】

  《数学阅读》在课程改革之前的教材中从未涉及,就是在课程改革之后的教材中也很少安排。在和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的共同解读之后,有了许多收获,也留下了一些思考:

  1.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学会获取

  这部分内容丰富,他们也非常感兴趣,同时,作为现代城市的孩子,他们也有能力利用网络、书籍等自主获取圆周率历史的相关知识。事实证明,他们可以获得相关的大部分资料。

  2.大量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分享

  圆周率历史的信息量非常大,一个人获取的信息可能各有不同,此外,学生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各有差异,他们需要分享。在本节课中,我把“分享”作为主线,给他们设计好分享的步骤,主持分享的过程。他们在分享中互相学习,了解圆周率的历史、数学思想、民族自豪感……

  3.深奥的数学思想和知识,需要怎样的引导和解释

  在圆周率的历史中,涉及到许多深奥的数学思想和知识,有极限思想、概率思想、外切、内接、勾股定理等,虽然本节课的重点在感受圆周率的这一历史文化,但这些深奥的数学思想和知识,他们不会熟视无睹,他们渴望了解。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资料,给他们适当了解的机会,但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似乎明白了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感觉疑问越来越多,怎样的引导才更为适合他们?

历史教学设计11

  一、规避知识碎片化,实践教学主题化

  本课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三部分关于发展的表现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很容易知识碎片化。为了“去碎片化”,我认为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实践教学“主题化”。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就是本课的主题。所以,本课在进行“主题化”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整合和活动设置,体现出三部分内容之间联系密切,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这样就将历史教学内容都有效地串联组合起来,成为有迁移力量的知识群,形成宏观的大历史。

  二、开发图片资源,培育历史学科素养

  很多七年级学生对经济类历史内容不太感兴趣,感觉距离他们很遥远,但本课教材中图片资源丰富,图片的直观性、趣味性让学生对读图说史这一方式喜闻乐见。因此,本课教学中对图片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本课教学设计中使用了14幅图片,大部分来自课本和地图册,引导学生对图片加以观察、解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耕获图》

  宋代的《耕获图》是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教给他们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他们描述画面上的情景。然后让他们从《耕获图》所蕴含的信息中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原因:第一,青山绿水,片片肥田,说明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第二,农民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闲自得情景,说明社会安定,这就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出现翻车,这是因为北人南迁,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课本上有一张图片上的秧马就是一种先进的拔秧工具。画面中还出现了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说明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从画面上看,既有插秧,又有收获,反映了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情况。这样先引导学生读图,创设情境,通过一说一问,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有利于历史理解,巧妙地利用图片来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就如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请学生说说从《清明上河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想到了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住宅和商铺混在一起,发现这就打破了坊与市的限制;画面中商铺林立、酒旗飘扬、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面对《清明上河图》,能感受到宋朝社会的市井气味和繁华气象扑面而来。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一,可以看到城外的虹桥,虹桥上两边有一些房子,可能是做什么用的?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由此给学生介绍一个新词:“草市”。在宋代,紧临州县城郭发展起来的新的商业市区被称为“草市”。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这就形成了草市。而《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虹桥上两边的房屋,就是草市的前身。再请学生观察图三,设置问题:猜一猜,“正店”两字旁边的大门上面是什么?追问:为什么要用灯箱呢?由此,引出夜市。这样设计依图为据,因势利导,再辅以问题驱动,赋予图片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让历史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

  (三)《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

  本课还使用了《宋代经济发展》图及汉、唐、宋代经济分布图,这些地图显示了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重心南移,有助于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古人云“左图右史”,从这一课的设计可以看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恰当、灵活地运用图片,不仅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和谐高效,还能有效地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实现情知合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在经济史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资料去教育学生,历史教学中涉及的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人类活动的过程,其中一定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和文化思想。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认为首先要找出本课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进而进一步分析这些情感和思想中的进步、积极向上的因素。本课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宋代是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产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感悟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其次是要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在最后提供了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的一段话:“(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请学生从宋代经济的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宋代)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学生通过列举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的广告,有着繁荣的大都市、广阔的海外贸易和先进的造船技术等等,感受到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宋代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从而真正认识到宋代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要做到情知统一,教师要善于研究与反思教学实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契机,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

历史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该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题材,也是学生借古看今,深切认识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民族重要战略的好课例。

  二、学生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学生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知道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四起。但是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历史知识欠缺,对于史料的分析能力不强,无法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过程与方法:识读《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通过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进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通过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

  难点: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

  五、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或影视资源。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收集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奴隶主的烦恼”: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让我开垦的私田增多,我成了一个大地主,但是,我的私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这可怎么办?教师指出奴隶主的`烦恼仅仅是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让学生快速把握本课的主线——“社会变化” 。

  (二)师生互动

  环节一:看七雄并立,评战国风云

  1.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国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3)战国时期主要战役有哪些?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诸侯国形式”、“变化”、“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去读图和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找出史料与问题的相关点,由问思答。

  2.材料解析: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唐朝·胡曾《咏史诗·流沙》

  (1)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

  (2)当时的人们对战争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设计意图】面对文言文材料首先从让学生整体上感知材料的意思,从材料“七雄”引导学生从战国战争的角度去解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从而珍爱和平。

  环节二:求富国强兵,行商鞅之法

  1.再次结合问题情景“一个奴隶主的烦恼”,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教师可以结合结构示意图进一步讲解。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情景可以使历史变的鲜活,而结构示意图,让知识化繁为简,使学生易于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

  2.让学生朗读教材中商鞅变法的内容,整体感知商鞅变法,教师深度解析变法内容的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够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影响理解难度较大,教师深度解析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交流: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2.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评价变法成败的标准,让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

  环节三:除岷江水患,叹李冰之智

  1.结合视频让学生掌握都江堰的概况。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作用,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积极意义。

  2.结合图片进一步了解都江堰现今社会价值。

  【设计意图】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随堂练习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i)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商鞅变法给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好史料的人物“商君”,时间“战国”,相应措施“法令”,具体做法“公平无私”、“赏罚分明”,进而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是文言文材料就产生恐惧心理,从而掌握一定的分析史料的方法。

  2.教师提示学生制约变法的成功与否的因素,这样学生就能分析的全面。

  3.依据问题限定词“经济发展”“启示”,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是商鞅变法的作用给国家发展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做到了知识前后联系,按“社会变化”这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2.对商鞅变法等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时候,教给了学生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标准。

  3.能够结合相应试题去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1.对于一些历史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如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等。

  2.对于历史知识的拓展还不够,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典故:“立木为信”。

  (三)改进措施:

  1.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具体的预习提纲,分成具体小组,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相关资料。

  2.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补充相关史料,比如补充商鞅变法变法措施的相关史实,通过了解原始史料降低学生理解商鞅变法影响的难度。

历史教学设计13

  第9课第一框:《对外开放》

  陈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列举事例说明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

  3、知识与能力: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辨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难点: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列举事例、讨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分组搜集资料制作相关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30年》片段,引入对外开放的话题。

  二、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对外开放给自己带来的.影响,感受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提出问题:什么是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怎样对外开放?

  2、小组分工,合作探究

  1组:教材p48观点一(辩论)

  2组:教材p48观点二(辩论)

  3组:结合教材p49活动二并举例说明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4组:结合教材p49活动一举例说明对外开放的内涵

  5组:结合教材p47活动二分析对外开放的原因①

  6组:完成合作探究一(1)(3)

  合作探究二(1)(2)

  3、小组展示(结合小组课前制作的ppt口头展示)

  第4组:(ppt讲解对外开放的内涵)

  经济方面:进出口贸易;中国的纺织品、电器产品等日益走向世界市场;

  政治方面:国家领导人互访;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各种国际组织活动;

  文化方面:中法文化年;中俄国家年。

  教育方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联合办学。

  体育方面:积极参加世界各种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教师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第5组:(ppt讲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学生回顾历史:中国在哪些时期与外国交往关系比较密切。这种密切交往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比明朝中叶以后及外国改革开放前,讨论闭关自守为什么导致落后。(播放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圆明园等图片)

  教师归纳:(1)联系邓小平所说的一段话,历史以铁的事实证明:开放与兴盛相伴,封闭与落后并存。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无论什么国家,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必将挨打。

历史教学设计14

  一、历史与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1)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教育大词典》

  (2)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顾明远,1990年

  (3)重复出现的教师行为模式。它能应用于各个学科,不是为某个教师所特有,并与学生的学习有关。

  “重复”的“行为模式”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反复再现,并按一定顺序组合起来的教学行为。而“应用于各个学科”是指要排除只适用于某个课题的专门化行为(如初二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中的年代换算,初一历史社会中的旅游图判断等),并排除了只适用于个别教师的行为。“必须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关”意味着必须排除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教育行为。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李秉德,1990年

  2.教学方法所包含的思想和内容

  (1)体现教学活动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结合、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既应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应包括学生的学法,还应包括在特定背景条件下,师生之间的协调一致。即,教学方法应充分体现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活动特点。

  (2)规定某些特定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的总称。包括方式、手段、途径等。

  3.常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思想教育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法的最大优点是:讲授法具有通俗化与直接性两个特点。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使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浅显易懂;同时,它要借助于语言媒介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接受性的学习,避免了学生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由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教学进程容易控制,教学主题不易偏离,课堂效率比较高。因而差不多在所有课堂教学中,都离不开教师的言语讲授,只不过,不同的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时间不尽相同。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在教学中运用广泛,并且历史十分悠久的方法。相传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称为“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易于唤起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进行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全员参与,培养合作精神;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扩大学生的知识来源,提高学生归纳知识、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善于设问解疑;控制“量”和“度”。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指教师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演示或组织教学性参观活动,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具体、真实。包括:演示法(教具、实物、多媒体、动作示范)、观察法和参观法。

  采用直接感知法教学的基本要求:

  事前充分准备;活动有目的、有重点;注意及时总结;在多数时候作为辅助方法,需要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向高层次发展,使所学的知识能和现实紧密联系。

  运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

  对学生的实际训练要精心设计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重视实践后的总结和反馈。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教材或课外书或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欣赏来体验和感受客观事物的真善美,或协调知识、能力、情感的方法。

  采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潜移默化,寓教学目标达成于活动过程中。

  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要求:

  引起学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认同感)注意及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基本过程是(1)创设情景,提出要求;(2)指导学生搜寻、利用材料、检验假设的方法;(3)对结论进行修改、补充、总结。

  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探索解决认知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展,进而改善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教学时应注意:

  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选题和过程;严密组织,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注意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实践中选用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人们对教学设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回顾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带给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源动力是人们对学习的认识。

  信奉行为主义的人们认为,学习是建立一种S(刺激)和R(反应)之间的联结,并予以强化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精心选择S(刺激),以便通过S(刺激)形成、维护或强化期望的R(反应)。

  坚持信息加工观念的人们认为,学习的含义决非建立一个简单的S-R联结。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提取、鉴别、比较、分析、综合等等心理操作。持信息加工观点的教学设计者认为,教学设计要符合这种个体信息加工的规律。因此,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被放在将知识和技能加以分解,使之符合一定的加工顺序,以及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呈现才会有利于信息加工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的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只关注知识的传递,因而被称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教师被看作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也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但不足之处在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而“认知心理学学习观”特别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足之处是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风靡全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不是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而教学设计者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环境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辅导者。目前这类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分析和构造方面。由于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因此,被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虽然,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相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蕴含着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但并不是说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一无是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问题了。下面我们来简要地比较一下二者的差异并剖析二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共6页,当前第2页123456

  表1: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者所持的知识观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从有知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教学设计者所持的学生观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是对知识的积极加工者,每个学生都会对知识有独特的理解。教学设计者眼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活动要配合教师的活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辅导者,教师的活动要配合学生的活动。规定性理论支持有比较丰富的规定性理论支持,比如加涅关于教学事件与学习结果匹配的规定性理论。缺少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分析工具和教学处方方面的规定性理论支持。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模仿、记忆。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去解决问题。教学结果获得的知识很系统,但往往是机械的,不灵活。获得的经验可能深刻但却不全面。

  从上表1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可能会面对的风险是学生无法获得较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导者的角色也具有相当的实施难度。

  2.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与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都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掌握,但不够形象、生动,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以教学技术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学过程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不利于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掌握。

  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关系,即,既坚持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学技术的载体作用。从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教学设计比较强调“以教学内容为主、以教学技术为辅”的设计思路。

  (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模式

  从目前国内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看,大致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一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受上述两种理论的影响也形成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但无论何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必须很好地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学到什么?

  (2)学生在课堂上渴望学到什么?可以学到什么?能够学到什么?(分析学习任务、确定起点学习能力)

  (3)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选择教学策略)

  (4)如何检查和评定预期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

  实际上,以上四个问题中包含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学习任务

  选择教学策略

  进行学习评价

  以近年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较为流行的“突出学生学习,教与学并举”的地理教学设计为例:这一模式是运用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点,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探究──协作”的学习情境。它的具体特点是:

  (1)强调学生地理学习任务的分析以取地理学习起点能力的确立;

  (2)倡导开放、民主、协作的地理教学过程、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3)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4)重视课内、课外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

  (5)突出地理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反复的过程,需要地理教学设计者不断地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正。

  (三)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1.教师具备先进的理论素养是开展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设计者的理论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决定着教学设计的面貌和结构。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科知识及多媒体技术,形成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方案才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合理的设计结构,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学科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2.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主旨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并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

  3.拟定合理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关键

  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目标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般比较概括。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总的教学目标,找出为实现总目标所需实现的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描述),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因此,子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合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测量性。规范的教学目标阐述包括主体、行为动词、实现目标的条件、标准等。

  4.进入深入透彻的教学任务分析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

  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任务分析包括具体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决定着整个教学设计的教学起点。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地理认知结构;同时设计者也要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认知结构,找到“原有学科认知结构”与“期望学科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共6页,当前第3页123456

  5.选择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的核心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既定学科教学目标的核心。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考虑学科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拓宽设计思路、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学科思维的过程。

  6.开展健全可行的学习评价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评价的弹性空间很大,如何把握评价的“度”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难点。因为学习评价不仅能够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反映教学设计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有继续完善和修改的必要。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评价则是修改和完善的前提,也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进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构建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的评价机制。实现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

  三、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

  (一)行为理论的基本思想

  行为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行为理论是在前苏联心理和教育理论家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心理学理论在基础上,在20世纪40年代由Leont’ev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前苏联,这一理论最早被应用于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设备控制面板的人性化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Bonnie Nardi和Kari Kuutti等人将行为理论引入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并广泛流行。

  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它的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是辩证统一的。

  具体来说,行为理论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行为和行为系统

  行为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行为,行为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团体和客体)和三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主体)

  主体是行为的执行者,是行为系统中的个体要素。

  客体(object)

  客体是主体想影响或改变的东西。任何行为都是要改变或创造某种客体,这被称为行为的面向客体性。行为由于客体的不同而相互区分。客体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客体的变化带来的是某种结果。也就是说,客体的变化蕴含着某种动机或目标。

  团体

  团体是指行为发生时,行为主体所在的群体。行为主体是这个团体的一个成员。很多情况下,行为是在团体意义发生的,行为的动机是属于团体而不是个体的。对于学生来说,团体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等。

  工具

  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必须以工具为媒介。这里工具具有广义的含义,包括具体的工具和抽象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具体的工具可以是语言、笔、纸、教材和认知工具等等,抽象工具可以是某种思考方法、某种解题规则等等。

  工具将行为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客体与工具也可以相互转化。在一个行为系统中,某个东西可能是工具,但在另一个行为系统中它可能会成为行为的客体了。

  规则

  规则是社会水平和团体水平的法律、标准、规范、政策、策略、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以及个体水平的价值观、信仰等等。规则是行为主体与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行为主体如果不遵守团体的规则就可以被排斥在团体之外,但主体的行为又可能会改变团体中的规则。

  劳动分工

  在将行为客体转换为某种结果的过程中,需要界定团体中的不同成员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这就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将行为的团体与行为的客体联系起来,实际上体现了团体内部为完成某种任务而采取的组织管理策略。

  从行为系统图(见右)可以看出,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指向客体的,并且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工具作为媒介来完成的。并且,仅具有个体意义的行为是极少见的,人类的行为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即,行为都具有群体意义。而个体行为发生的环境成分包括:工具、团体及其规则、劳动分工、行为客体等等。环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因素,它影响着人们对具体行为的理解。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人们将无法正确解释行为。

  2.行为具有层次结构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受动机支配,它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每个活动都受目标控制。活动是有意识的,并且不同的活动可能会达到相同的目标。活动是通过具体操作来完成的。操作本身并没有自己的目标,它只是被用来调整活动以适应环境。操作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3.行为的内化和外化体现了行为发展与心理发展的辩证统一

  行为理论区分内部行为(即心理操作)和外部行为。它强调如果将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隔离开来进行分析是不能被理解的,因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是相互转化的。外部行为转化为内部行为被称为内化;内部行为转化为外部行为被称为外化。内化提供了一种手段,使人们在不执行实际操作的情况下与现实世界进行潜在的交互(如心理模拟、想象、考虑另一个计划等等)。当内部行为需要被证明或调整,或者多个协作者需要协调时,常常需要外化过程。共6页,当前第4页123456

  4.行为处于发展变化中

  人类的行为不是固定不变的,行为的构成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人类的行为又影响着环境的变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学生行为的分析与设计

  行为理论认为行为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教学以便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所以,学生的行为系统的分析是首先要做的工作。

  分析行为客体及目标行为客体是行为相互区分的标志。而客体的变化隐含着行为的目标和结果。教学设计的第一个任务是确定学生行为的目标和客体。要精确确定行为的目标(特别是认知领域的目标)必须首先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需要使用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中的分析技术。

  学生行为的目标有时是教师制定的,但也有些情况下,学生会在教师指定的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有所变形,比如成人学习者可能会在教师确定的目标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所取舍。换句话说,分析学习行为的目标主要并不是确定教学目标,而是确定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取舍。

  分析行为主体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因此要理解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就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行为主体的特征,包括当前的学习起点、学习风格和人际交往特征等等。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动作技能水平等等。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期学习活动过程中养成的学习时对环境、时间、感知信息的通道、思考方式等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些学生喜欢上午学习,而有些学生喜欢晚上学习;有些学生喜欢出声阅读,而有些学生则喜欢默读;有些学生喜欢分析问题,而有些学生则喜欢整体地思考问题;有些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放弃,而有些学生则能坚持。

  人际交往特征是指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比如性格的内向与外向、冲动与沉稳,情感型人格与理智性人格等等。

  分析学习团体及其构成规则、劳动分工确定学生学习时的人际环境。通常学生是在班级内进行学习的,学习团体可以是班集体,也可以是学习小组。教学设计者要通过观察或问卷的方式确定学生间的交往规则,并在此基础上为活动团体制定特定活动的行为规范,即行为准则以及违反行为准则的后果或制裁方法。如果学习行为需要明确的分工,那么还要帮助学习小组公平地确定劳动分工,包括个人的权责和义务、任务的划分、完成的评价标准等等。

  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构成学生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活动,活动可以分解为操作。每个行为都有各自的目标,而每个操作都有各自的约束条件。教学设计者必须了解预期的行为是由哪些活动构成,它们的目标是什么;这些活动是由哪些操作构成,它们的约束条件是什么。这些分析工作可以借助过程任务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来完成。

  分析学生学习的工具──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根据对学习者学习所提供的支持的差异,这些工具可以被分为效能工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三类。效能工具是指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典型的效能工具有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搜索引擎等等。认知工具是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各种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比如语义网络工具、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等。交流工具可以支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勾通,如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聊天室等等。教学设计者要明确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以及每种工具的主要性能和特征,比如支持哪种活动和操作。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考方法、协作策略、学习方法等等。

  选择和设计预期的学生行为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和设计学生的学习行为了。被选择和设计的学习行为是那种分工明确且公平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且易执行的,支持这种行为的认知工具种类多且易获取的,基本活动和操作都容易完成的,评价标准明确且易执行的学习行为。

  2.学习环境的设计

  学习行为的分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提供了许多前提条件。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材料(即信息)、帮助学习者学习的认知工具(获取、加工、保存信息的工具)、学习空间(比如,教室或虚拟网上学校)等等。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师生间的人际交往。

  学习环境分析的任务是根据学习行为的需要确定提供哪些学习资源,维护和提供哪种人际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环境要提供给学生易获取易使用的认知工具、简单易行的人际交往规则、明确的行为规范、公平的劳动分工等等。

  教师处在人际关系的层面,不再是学习材料的主要来源。教师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应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不再是个体学习的辅导者,而是群体(小组的或协作的)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传递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必然包含学习材料的设计。从传统意义上讲,学习材料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传递的设计,只不过是在学习环境基础上设计教学传递。教学传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学习材料的媒体形式、学习材料的呈现顺序。在教学传递的设计方面,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成果甚丰,

  评价学生的行为行为理论认为,离开了行为发生的环境,人们无法正确解释行为。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但要看行为结果(即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还要看行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行为的环境条件。比如,学生是否由于对认知工具不熟悉而导致了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材料的学习?学生是否因为某种生理或心理障碍而无法完成学习行为中的人际交往等等。由此看来,行为理论支持的教学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是一种从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对教学做出评价。

历史教学设计15

  课堂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进行好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精心设计初中历史的教学呢?笔者浅谈如下几点,以飨读者:

  一、加强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历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设计06-23

历史教学设计02-28

【精华】历史教学设计06-30

【精】历史教学设计02-14

历史教学设计【荐】02-13

历史教学设计[精品]07-24

历史教学设计(精)07-24

[必备]历史教学设计07-25

历史教学设计【精】02-28

【荐】历史教学设计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