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论文15篇(优选)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汽车维修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汽车维修论文1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电器设备变得日趋复杂,同时,社会和企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大量的汽车机电维修人员,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如何使毕业生能较快的适应就业岗位的工作环境,这促使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核心课程改革。
1存在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
1.1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目前,汽车所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各个机构及系统,使汽车维修对象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汽车维修作业,已由传统机械维修转变为强制保养和视情修理,工作强度减低,工作效率提高。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机、电修理人员分离的现象,已逐渐被具有机电一体化维修的复合型人才取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急需的是既懂机械又懂电器、电控技术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人才。
1.2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以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方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实施,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在实践环节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不符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20xx年,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在专业主干课程后增设了综合实训课程,自实施以来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大部分学生对汽车电器的结构认识很模糊,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原理与结构知识;而进入实训环节时,又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3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弊端,我们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完成一个知识教学内容即安排相应的实践项目。以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项目为例,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场景,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讲解起动机的结构和拆装要领,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对起动机进行拆装,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本课程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等教学设施,边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教学做合一、心口手并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2课程改革与实践
我们聘请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汽车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参加课程改革工作,以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维修工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考核要求,重新梳理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对主干专业课和实训课全面整合,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项目教学课程,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汽车维修工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确定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技能。
2.1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没有配套教材,结合学院的教学条件,开始编写校本教材,将整个课程内容按不同模块重组后,形成了汽车电源系统的检修、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汽车点火系统的检修、汽车辅助电器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等五个项目。我们将以往单独开设的汽车电器实训融合到相应的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中包含汽车维修人员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进行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观察、检查、检测、分析及排除过程中掌握该项目包含的应知应会知识,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相应部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应用到分析和排除汽车电器的.故障中。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趋势,将课程的五个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结构、故障诊断及排除为主线,紧紧抓住现代汽车维修的关键,同时也显现了该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超出传统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范围,强化了现代汽车新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熟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环境的引入中,我们运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评述等方法,使得学生较自然的进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在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部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解完某一教学内容后学生即进入到实践环节,并填写对应的项目单、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学环节提出反馈建议。
2.3改革教学形式、考核模式,建立课程题库和技能考核规范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尽可能贴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教学后即进行考核,该项目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重要程度而定,各个项目考核都设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技能考核占成绩的60%,课程结束时,根据个项目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
理论考核内容为学习完课程后的期末理论考试,是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方式,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由教研室负责出题,学生独立完成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
实践技能考核为过程考核,是以学生在各项目模块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3课程改革成效
3.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实施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时,学生按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学生制定方案,查找资料、开展讨论,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班级试点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汽车电器故障的检测诊断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案例评述、分组讨论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08级学生企业实习反馈情况,通过此模式教学后的学生能较快的适应汽车维修岗位,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准确有效的排除。
同时,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汽车维修论文2
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技能为本位”,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以“能力为本位”,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来实施改进
1、以“项目、任务”模式改进教学计划
具体从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明确考工重点和难点,根据企业需求规范知识和技能点,分析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基础,结合学生近期的汽车维修工技能鉴定目标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将每章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存现,再在每个项目下系统性地分解教学任务。按照理实一体化原则,侧重于技能。整体上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形象到抽象,做到整体与局部完美结合。每个同学都得通过自己的实践行动,学习每个任务,最终完成每个项目的学习。在“行动”中学习到的技能,能理解得更透彻。
2、小班化分组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增加学生的训练时间,整班人数太多,必须做出一定的改进措施,才能保证每节课中,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实践中来。比如将一个40人左右的班级,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大组(A、B组),一个大组约20人左右,A、B组同时上中级工项目,每两节课轮换,各组再根据实训设备、工具数量等条件,同学们的理实互补原则,细分成多个小组,设置不同工位———安全员、操作员、记录员、检查员等,采取组内角色轮换模式,保证每个学生在每次课中都有具体的工位行动起来,参与到实践内容中,增加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
3、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行动”中探索学习。学生通过完成每个任务,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前按考工要求设计任务工单,学生根据任务工单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由浅入深地理解消化理论知识,边操作边填写,理实结合,互为促进,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熟练地掌握了技能。
①分层教学。针对一个班级学生的层次差异比较大的情况,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更多同学的学习需求,克服课堂上的训练单一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整体过级率。通过对中职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将主动跟随型化为提高组;将渴望求知型化为拼搏组;将需要监督型、三分钟热情型、厌学型归为跃进组。在考工项目学习过程中,根据各层次的心理特征,对他们的学习要求也就不一样,比如对跃进组的同学,对他们的考工学习要求,至少要达到考工的基本要求,动手实践、工单填写部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规范合理,反复练习,并熟练掌握;而对拼搏组的同学,则在跃进组的基础之上,透彻理解大部分理论知识,理实结合,教师要在课堂上提问,起到督促的作用;对提高组的同学,就要求他们在拼搏组的基础之上,系统全面地掌握学习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在课堂上,不同学生的训练内容略有不同,训练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不断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②演示教学。在中级工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尽量遵循“顺序优先原则”,即实物优先、其次影像、再次图形、最后文字;“动手优先原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做一步,学生紧跟一步的方法,这种初级的演示教学方法适合拆装项目的学习,比如发电机、起动机拆装、结构认知课堂;教师也可以边演示边讲解,整个演示结束,学生再实践练习,这种方法适合检测项目的学习,比如ABS故障检测、电喷发动机故障检测等项目的学习。让同学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消化吸收,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让知识技能“运用”起来。
③问题中心教学。比如对ABS考工项目其中的一次课,教师问:“一辆汽车仪表板上的ABS故障警告灯常亮,你是一位维修技师,你如何去分析故障原因和查询故障?”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既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新知的能力。教学方法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总之,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课程性质及教师自身性格,灵活应变,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将抽象知识情景趣味化,复杂的操作条理技巧化,要解决的问题任务明确化,使学生深入理解,有效掌握,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4、渗透职业素养
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技能为本位”,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以“能力为本位”,来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因此,在平时的中级工项目学习过程中,首先,注重安全,包括人身和设备安全;其次,在技能方面,一定要规范科学,工具、仪器轻拿轻放,科学使用;最后,仪容仪表符合学生、未来“汽车医生”的要求,比如穿好工作服,佩戴好胸卡,不佩戴金属饰品等,说话谈吐大方有礼,认真倾听考官的提问,透彻理解题目,从容、详细地回答问题等。对中职学生,在中级工项目学习中,趁此机会,严格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鉴定过程中,就能做到自然、协调。考官见此情景也会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印象分。以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为契机,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结论
要做到有效提高学生的中级工鉴定率,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二要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及不同项目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技能水平;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的教育,有利于促进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汽车维修论文3
摘要:校企合作使得产学结合更加紧密,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的技能能够更加贴近社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班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沟通、善于合作,从而提升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校企合作;汽车维修
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与汽车的迅速普及。汽车产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维修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对于从业者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如何在职业院校培养出职业素养过硬、维修技能突出、与企业需求相符合的技能人才。我认为在校企合作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培养人才的最好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学习方式及其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将问题或任务交由学生,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或完成所指定的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方向的引导。学生需根据实际的情况,自主收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信息,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实施,最后学生和教师对整个过程共同进行评价。特征:1.项目教学法注重“做中学、学中做”。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完成相应的项目。在加深原有知识的理解时也熟练了原有知识的应用。在完成项目时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学习愿望。2.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会涉及学识、技能、品格、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在不断的磨砺中极大的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为今后学生快速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3.项目教学法注重反馈。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项目后将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师。例如:完成情况、应用知识点、反思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闭环式的教学使得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更具针对性,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更加迅速。
二、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项目设计:项目设计是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完成好项目教学的先决条件。项目设计有以下要求:①教师要有完备的专业知识。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对教师的专业培训能够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深化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课程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设计项目时才能够从更高的角度体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完成项目时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目标。②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能力情况。对于学生能力情况的了解使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可以更具有层次性,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③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当前行业的实际需求。通过和企业的交流引进真实项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项目内容清晰明确。汽车维修专业学习的内容涉及车辆的'各个系统,各系统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学生不能够清晰的了解项目的内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很容易误入歧途,浪费大量的时间。从而达不到实际应有的教学效果。②关注学生参与度。受教学场地、设施的限制,很难做到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所以多数项目是以小组形式来完成。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会使的学生在完成项目时的参与度有所不同。参考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为小组成员设定特定职责的岗位,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今后的工作状况。以汽车维修专业为例小组成员岗位可分为:记录员(负责完成项目时所需信息的收集和过程的记录),主修(负责完成项目的操作内容),辅修(负责配合主修进行相关操作),工具管理员(负责完成项目过程中工具的准备、借用和整理),质检员(负责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复查)。每个岗位对完成好一个项目都不可或缺。③情景的导入要有吸引力。情景的导入要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校企合作办学在此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学校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收集企业的相关案例、技术公告等。以实际问题作为情景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为学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3.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对项目实施情况有针对性的完善和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往往存在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很好的反应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分享过程中的经验。教师在做项目评价时应注意:①做到客观公正,让学生知道对与错、好与坏,学生才能够信服。②在评价学生时要有艺术性,以激励学生进步为主。③对共性的问题详细讲解,也不能忽视对个性的问题的分析。④在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良好品格予以肯定。项目教学法是汽车维修专业中最普遍的教学方法,而校企合作办学是目前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两者有机的结合不但让学生能够勤学善思,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学校和汽车行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易新河,文益民,陈志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xx(2):36-41.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2):43-44.
汽车维修论文4
1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教学资源是教学环节得以稳定进行的基本保障,是为通过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各种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教学资源包括了信息、物质和人力三种资源。相较于传统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不仅具有高仿真、高共享、超文本等特点,而且其所形成的知识架构是互联的,具有多种检索组合的模式,也是学生能够普遍接受的教学资源。透过这些现实的意义与便利表明,教学资源向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培养学生的更好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开发正处于一种比较窘迫的境地,一方面是不断增加的学生人数以及学生对教学资源较高的需求,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还以传统教学资源为主,难以满足学生学习要求。而通过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开发,可以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将其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教学目的达成。通过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开发,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更加容易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2 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开发策略
2.1 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
汽车维修专业重在实际操作,而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需求相关维修人员具有过硬的操作水平与技能。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资源具有灵活多样和直观性的优势,便于学生理解。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首先应该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网络或相关渠道,整合多方汽车检修教学的内容与资料,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模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使教学活动取得很大的收获。例如在教学发动机检修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发动机的装配过程以及拆卸顺序,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以及机器的主要部件结构。然后再通过这些装卸的顺序以及各个零部件,逐一向学生分析发动机出现故障的主要地方及故障的主要原因,再向学生实例讲解维修方案以及各种维修方案的差异,最后再明确维修的注意事项与标准。
2.2 整合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
图书馆作为各种资源的一个集中地,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且当前各个高职院校都建有电子图书馆,拥有众多的数字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充分开发。由于汽车维修专业性强,内容比较深奥,光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难以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精髓。因此,教师可以将图书馆里把与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逐一罗列整理,再到数字图书馆里找到相关资源,将其全部导出,剔除重复与落后的知识点,把剩余的精华整理到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再将这些资源数字化,传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通过将这些资源进行归纳整合,给学生一个便利的资料来源,免去学生想找资料却不知从何下手的尴尬,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除了整合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汽车研发动向、汽车制造技术以及汽车检修的新手段等等。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汽车维修产生深刻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传统思维,对汽车维修做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升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学习水平。
2.3 建立院校自己的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不能光靠整合别人的资源,而应该通过整合,建立起自己的教学资源体系。首先,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高职院校存在时间都很长,相关的教学资源也有一定的积累,借助目前的技术手段,将这部分资源整理成视频音频图片电子文档等,甚至还可以将这些电子化的教学资源再进行数字化,将其纳入资源库,方便收藏与调用。其次,将相关汽修专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进行整理数字化。汽车维修的行业历史很长,各类相关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也十分丰富,这些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邀请汽车维修的专家名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说出心中的困惑与对汽车维修的见解。同时,教师要把这些专家名师的经验理论总结起来,将其化繁为简,编册入库,使之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最后,可以建设网络课程,将知识放到网上以供更多的人学习。我国十年前就开始建设网络课程,很多高职院校都将自己的特色专业做成了网络课程。根据资料,汽车维修方面的网络课程国家级的就有接近二十个。这些网络课程通过互联网,方便了知识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拓展和延伸,是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一部分。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将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相关汽修专家名师的经验理论以及各个高职院校的网络课程统一有机地整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起高职院校自己的教学资源体系,才是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根本。
3 结束语
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化,是未来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方向,也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须手段。虽然现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程度不高,但只要通过相应的方法手段,就能够实现教学资源信息化与数字化,并且稳步提升其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程度。
汽车维修论文5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交通法规,积极研究探索汽车相关理论知识,使自己的维修技术得到了提高,到目前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
1.通过“看”发现车辆的使用状况
(1)检查仪表板上故障灯的亮或熄,可判断是电控系统的故障,还是机械系统的故障。例如一辆富康988Ex—1轿车怠速抖动,加速性能不良,油耗大,仪表灯显示正常。通过检查发现,其空气流量导流网积尘,清洗后加速性能恢复正常。
(2)常规的“五油、三液、一媒”的检查不可忽视,即对透平油、机油、自动变速器油、转向助力油、齿轮油、制动液、冷却液,刮水清洗液以及冷媒的检查。绝大部分高级轿车上仪表灯全部用英文显示,如wash fluid灯亮,应检查清洗液和储存器内液面,添加后即可消除该警报灯亮。如一辆奥迪A62.8L轿车ABS灯点亮,似乎是一个大的故障,车主急忙赶往奥迪A6维修中心检修,经检查发现就是制动液容器内的液体低于警戒线,补充完制动液后故障排除,解决起来多么简单。
(3)通过车用零件液体的品质,来判断故障。一辆广州本田车雅阁7230轿车的自动变速器油液变紫,而且有少量的混蚀物,此时行车中动力不足,起速过慢。因此根据油液的颜色可断定故障的原因是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而不是发动机动力不足,拆油底壳,检查证明判断是正确的'。
(4)检查线路也一样重要。一辆雪铁龙轿车左前轮不升也不降,而其他三轮传动正常。检查发现该车左前空气弹簧减振器排气阀线断开,接通线路后左前轮活动恢复正常。在看的过程应该仔细地看,认真地看,结合分析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车主或驾驶员进行故障产生前和故障产生后车辆情况的查问
驾驶员对自己驾驶的车辆情况最了解,是判断故障的第一手资料。一般高级轿车驾驶员对车辆的重视程度甚高,一点点微小的变化,他都会到修理厂查询,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说他们提供的情况是重要的。如一辆北京切诺基4.0L吉普车,加速性能差,并且起动困难、耗油量大、排气管冒黑烟。通过询问得知,
该车己运行12万km,除进行机油和三滤维护外,没有进行过其他的项目作业;该故障从出现至今已行驶1万km,故障不断加重,排气冒黑烟更严重,因此断定火花塞间隙太大,拆检发现两电极间隙接近2.5mm,更换火花塞后,故障排除。又如一辆林肯大陆轿车,加速性能很差,经询问驾驶员得知,是由于更换火花塞后所引起的。拆下火花塞观其型号也符合要求,断定其点火顺序搞错,更正后,行驶正常。再如,一辆奔驰560ES轿车,在更换火花塞后不易起动。经询问,装用的火花塞间隙与普通火花塞的间隙相同,更正后,起动正常。
总之,上述都是一些特例,也并不是说通过“问”可以完全得到正确的依据。由于驾驶员的资历、经验以及对车辆、性能的掌握处于不同层次,因此在“问”时,要寻找关键、重要的现象询问,并且对驾驶员的回答要能去伪存真。这一点对维修人员来说是很困难的,关键在于对车辆结构、性能是否理解透彻。这就需要维修人员平时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只有具备了这一点,“问”的重要性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3.利用“闻”来判断故障点
通过对油液的“闻”可知油液的品质及该系统基本的工作情况,通过对发动机的排放气体的闻,可以感觉发动机的工作情况,从而为故障判断提供指导。如一辆桑塔纳20xxGSi轿车,怠速不稳,且急加速抖动严重。通过对排放气体气味的分析,认为是高压线有时断火,更换后,故障排除“闻”在维修中比其他手段用得相对较少,但并不是说它不重要,运用恰当在故障判断上可以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4.“听”这也是维修人员常用的技能
最常听的一句话是“某某的水平真高,坐在大门口,车辆从他旁边经过就知道毛病在哪儿”。此话虽有些夸张,这也显示了维修中听的重要性。听,首先要弄清故障的部位,分清响声的类型,况且现在的故障分析中,最多的是机械故障,所以说“听功”是维修人员的基本功。如果找不准故障部位,维修中就会走许多弯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是发动机故障,就不能判为是自动变速器故障。如一辆上海帕萨特轿车热车后有轻微的响声,由于该车搭载的是自动变速器,无法用踩下离合器踏板的方法来判断故障的部位。经过听诊,最后拆检发现6缸连杆轴承间隙过大造成发动机异响。一个成熟的维修人员,应该认真总
结各种响声的特性,如连续性响与间断性响、脆响与闷响、有规则与无规则响等,判断出响声,是学习一些特殊结构所必须的,掌握好它是很实用的。比如不能对装备空气悬挂的车辆谈减振器泄油,对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不能谈手动挡的离合器。通过对听的经验不断积累,可以把已有的理论上升为一种实际的技能,自己的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5.试车
以前的维修人员,只从事修理,对车辆维修和修竣后情况没有一个感性认识,对故障的认识深度不够,对故障的判断准确性差。试车应该成为维修人员的基本技能。通过试车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自动变速器的维修,在修竣后无负荷运转正常,有负荷时很可能挂挡后车辆不能行驶、高速断火与换挡发闯,制动时方向发抖等,如没有切身的感觉,就会使故障的判断蒙上一层面纱,造成判断故障时的犹豫和不肯定。因此,试车可以给我们的维修工作带来灵感,加快对故障的排除。
以上方法不是独立的,综合应用的效果肯定会让你在维修、判断故障方面走在别人的前列,成为维修高级轿车的行家。
汽车维修论文6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汽车正逐步进入智能化控制阶段,汽车维修业也紧随汽车新技术的现代化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汽车检测和故障诊断成为现代汽车维修工作的关键所在。20xx年,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培训被列入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对汽修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中采取传统的“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暴露了许多弊端,为此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相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模块,采用以行动导向教学,能力本位考核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内容
“一体化”教学,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教中做、做中学、边学边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教学内容的选取在一体化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应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找出职业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发相应的课程单元,再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加以整合,构建“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并在每个模块或课程的设计中,都要贯穿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一体化教学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对维修企业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汽车电器设备维修学习领域设计了11个学习情境。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而提出的。整个教学过程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师根据培养目标,重新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的结合,有意识地利用工作导向的教学设计,训练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六环节,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学生当前的学习行动,从而为学生从事将来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汽车电器气设备维修中学习情境4中“起动系统的检修”中的项目2“起动机的不转动检修”为例,介绍其教学过程的设计。第1个环节以案例的形式引出课题。第2个环节阅读电路图、电路符号、电流路径,接触位置,开关和继电器,告知所要操作的起动机的型号、电路以及所用的设备与工具。第3个环节是对着起动机和电路图,确定需要检修的部件。第4个环节是操做,操做1是拆起动机,第1步教师演示,第2步学生分组自己动手拆,第3步学生总结拆的注意事项;操练2是检修起动机,第1步学生讨论检修项目,第2步学生独立完成检修任务,第3步填写工单;操练3是装配起动机。第5个环节是深化训练,让学生独立分析检测结果,处理故障。第6个环节是归纳,让学生归纳总结起动系统使用与检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
三、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课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全课程引入“核心实例”,通过真物实训等手段,学生全过程参加核心实例的训练,提高操作技能,接受职业氛围熏陶。
(二)教学过程运行机制
为了充分体现教学场所的实践氛围,设置一体化实训车间,将一体化实训车间划分为理论教学区、训练区和讨论区,实行企业化的环境布局,进行开放式管理。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校内专业教师、校外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学生技能的逐步提高。
(三)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四、课程改革成效
(一)促进了课程建设
本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xx年11月本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同年,编写了符合教学内容的《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教材,这将更好地促进本课程建设和发展。
(二)促进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课程改革促进了专业的整体建设和发展。20xx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湖北省重点专业验收。这对教师的要求有明显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学期教学评价中,课程组教师优良率都名列前茅。
(三)锻炼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提高了教学质量
用教学改革提升技能大赛竞技水平,用技能大赛促进和验证教学改革。在20xx年湖北省高职院校“亚龙杯”汽车维修技能大赛中,我院代表队荣获二等奖。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该课程教学改革也带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整体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汽车维修论文7
论文摘要:专业课教师下企业车间实践锻炼,通过参加生产实践与项目开发提高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实现“双师素质”提高是高职院校的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提高教师、企业、学校三方积极性,提升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最根本体现为教师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在目前交通职业院校硬件建设取得强势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应重视对现有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增加有进入车间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安排专业课教师到车间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下企业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
怎样让更多教师走入车间,并产生更好的效益,是广大职业学校和教师关心的实际问题。专业课教师课时多,抽不出时间,企业也有经济效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顾虑。这些实际问题的消除,需要学校建立操作性强的机制,以制度保障“课堂—车间—课堂”教师培养模式的长效推进。
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困难
推动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需要高职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出台了鼓励教师下车间实践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问题仍有待解决。如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将教师车间实践锻炼集中安排在了寒暑假,时间短、任务重,效果难免会打折扣。此外,企业的热情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师进入车间实践的效果。国家也没有就此对企业提出硬性的规定和要求。
教师的主动积极性需要支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但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学校的引导和强力支持。实际情况往往是,教师寒暑假进车间,熟悉车间的新同事、新设备,刚刚了解了整个生产流程,企业也初步放心地交付一些生产任务时,寒暑假实践锻炼时间就到期了,达不到深度锻炼的效果和目的。教师如脱产下车间就没有课时津贴。并且学校教师编制紧张,学校工作任务繁重,抽调部分教师脱产下车间十分困难。
企业的积极性有待改善对企业而言,非企业人员可能会对成本支出、生产安全、技术保密甚至经济效益等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对接纳教师缺乏“动力”。即使碍于学校情面勉强接纳,也抱着“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得过且过心理,根本没想如何有效利用高校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弥补企业人员的不足。
学校监控力度仍需加强尽管学校对教师下车间已有一定的监控和评价机制,但多沿用考核毕业生顶岗实习的办法。依据考核学生的标准考核教师,显然不合时宜。监控标准多停留在车间完成实践量的多少上,不对教师实践的效果、在实践期间对企业的具体贡献做出明细的考核规定,就无法考核出教师的具体实践能力和水平。
几点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力支持,提高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主动积极性
时间支持面对高职院校教师编制紧张,课时任务重,寒暑假实践时间短的具体困难,学校应设法克服困难,保证教师脱产下车间实践的时间。每学期抽调1~3名教师进入车间实践,并依此每年进行轮换,就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提高教师下车间的实践质量。虽然院校的教学任务会更重,但换来教师职业能力提高,却是难能可贵的。
经费支持脱产下车间,需要教师的热情参与,也需要学校考虑到教师进入车间期间的经济待遇问题。学校应从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中拨出专款确保下车间教师脱产期间的经济待遇不变,应规定教师实践期间校内教学工作量津贴由学校参照相应职务坐班人员的津贴标准按时予以发放。此举可以让教师在课时与经济上消除后顾之忧,也让企业得到实惠。教师下企业的成本全由学校承担,企业没了负担,又得到了高层次人才为之服务,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联系实习企业随着学校鼓励教师下企业态度的明确,教师主动找企业实践的实例将越来越多。但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下车间更多的还是依靠学校组织。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是教师下车间工作的有力保障。
(二)企业积极性的提高有待实践教师和学校努力
实践教师应发挥自身理论知识优势企业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尽管教师进入车间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不便之处,但如果教师变劣势为优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生产中来,发挥出自身的理论优势,是可以帮助企业搞好生产,进而提高利润的。教师可承担企业员工培训课程,遇到汽车维修中的“疑难杂症”勤查资料解决,同车间新同事共同面对生产中的`困难。对于企业而言,教师的学历层次高,不仅能很快适应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革新等工作。如教师积极参与,势必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学校应主动满足企业需要除了教师和企业,学校是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最大获益者。虽然学校增加了人、财、物方面的投入,但随着教师和企业合作的增多,将促进校企间合作面的扩大、合作项目的增加、合作关系的密切。因此,学校除应主动承担教师在车间实践期间的经济成本外,还应鼓励教师多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任务、科研课题中去,为企业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持。
(三)产学研结合,全程监控教师进入车间的实践效果
使教师将下车间实践当作科研工作来完成教师进企业,必须先向学院申请,并提供项目申请书及拟订项目研究报告。报告应主要以供学生开展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课题及分析材料为主,并涵盖企业生产课题,以促进教师知识向能力转化,将产学研结合。进入企业前下达任务,车间实践结束后提供项目结题报告,学校组织专家进行结题审核,从而达到“一头一尾”监控目的。
过程监控,提高教师车间实践实效实践期间,教师必须接受企业的管理和考勤,完成企业交付的生产任务。学校应将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实习表现纳入项目结题考核项目。这样可促使教师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的态势,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从而收集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这样也可达到过程监控的目的。
完善制度,把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标准学校可把专业课教师下车间作为硬性规定纳入到教师的个人履历与年度考评中,并作为教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技术能力评议的必需条件。应要求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在制度上确保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落实。
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通过生产实践和项目开发提高职业教学能力,是产学研结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教师及时把企业的最新技术、最新标准和最新要求带到课堂中来,有利于职业院校发挥服务功能,有利于教师利用自身经验与能力服务企业生产和经营。应积极探索在教师从课堂走向车间,再从车间回归课堂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师、企业、学校“三赢”,从而提高教师进入车间实践锻炼的实际效果。
汽车维修论文8
进入21世纪以来,汽车行业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它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对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的推进作用非常明显,然而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传统汽车构造和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在此环境下必须要更改汽车制造、保养和服务模式。底盘作为汽车的主要构成,如何做好其保养与维护深受业界重视,也是当今汽车领域研究工作重点。
一、汽车底盘概述
汽车底盘起到支撑、安装发动机以及各种其他部件的功能,同时又决定着汽车整体结构以及汽车的性能。随着汽车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率的提升,汽车底盘保养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1 汽车底盘的构造。任何一个汽车都离不开底盘,底盘是汽车构成中最关键的内容,它通常包含了传动系统、驾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
1.1 传动系统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驱动器等内容组成的,它的作用在于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通过这些体系及时的传动给汽车车轮上,从而实现汽车行驶的要求。但同时其中还包含了倒车系统、差速、中断动力等系统,和发电机工作彼此一致且相互配合,如果是按照原来的传动原件和特征分析,那么目前的传动系统主要可以分为气压式、液压式和机械式三种。
1.2 行驶系统是由车轮、车桥、车架及悬臂构成的,它在接受到传动系统传送的动力之后,能够及时的驱动车轮运行,使得正常行驶。同时,行驶系统还承受着车辆的压力以及路面摩擦力等。
1.3 转向系统是由转向传动设备、操作设备和转向器等构成的,它的作用在于改变行驶方向、恢复行驶方向。这一系统的工作中是通过转向器、转向盘和左右摇臂往复运动构成的。
1.4 制动系统的作用在于让路面对车轮及时的施加反作用力,从而达到启动制动的目的。制动系有时候也被人们分为机械系的重要内容,它的出现能让车辆在带坡路面上行驶更加稳定,同时这一系统是一个随机变化的,它的制动系统通常都装有专门的设备。
2 汽车底盘的重要性。汽车在当前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是一种便利、方便的交通工具,已经被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越来越关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汽车的数量、种类都在不断增加,这也让人们对汽车的构造越来越了解。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人们生活中对汽车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可以说汽车在未来人类生活中的用途只能是增高而不会缩减。在汽车正常行驶和运行中,汽车底盘一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担汽车所有的压力和重力,而且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空气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故障。因此做好汽车底盘维护和保养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在过去工作中由于人们缺乏汽车整体认识,导致日常汽车维护工作的开展只是注重发动机和车身,而忽略了底盘观察,这是汽车维修保养工作中的很大误区。在汽车行驶中,由于受到惯性的推动和人们生活的需要,经常会行驶在一些特殊的地带和道路上,这些道路和地形的限制难免会对汽车底盘产生碰撞磨损现象,同时如果所处地区的环境气候多是阴雨天气和潮湿天气,那么潮湿的空气还会对汽车底盘造成腐蚀,从而影响了汽车底盘的使用寿命。基于这些要求,在汽车保养中做好底盘保养非常重要,也是整个保养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
二、汽车底盘的保养与维修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一个正常行驶的汽车而言,它在行驶中难免会因为磕碰、腐蚀等因素造成底盘材料产生侵蚀剥落等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底盘的使用耐久性、质量,也给汽车其他零件的正常使用造成间接或直接威胁。基于此,我们在汽车保养中要注重底盘保养,并在工作中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及时清理汽车底盘。因为底盘本身是一个处于空气之中的内容,因此我们要定期开展底盘清洁工作,尽可能的让底盘保持在干燥、干净的空气中,并将底盘中存在的泥沙、附着物及时的清理,从而保证底盘的干爽,以提高底盘的耐久性。经过过去多年的实践分析,在底盘磨损中其中泥沙造成的撞击不如石块那么明显,但是由于泥沙本身具有一定的酸性物质,而这些酸性物质的存在会影响到底盘组成材料本身的性能。因此在维护保养中要高度重视底盘的清洗工作。在清洗的'时候要对车架、转向系统、传动轴、轮胎等部位全面开展,要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部位都不放过的工作要求。同时在工作中还要认真观察具体的侵蚀情况,有必要的话还可以采用一些化学添加剂来进行底盘防锈处理。另外,还有一种保护方法,即“底盘装甲”。顾名思义,就是给汽车底盘装上甲胄,用一种专门的粘附性涂层来保护底盘,从而抵制酸雨、溶雪剂、洗车碱水等。底盘装甲的基本流程是,清洗底盘——吸水擦干——边缘遮盖——涂层喷漆——修整涂层——去除遮蔽——清理涂层——完成。其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定期的送到维修厂进行清洁工作,这样可以保证清洁的质量,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2 汽车减震器的检查与保养。减震器是一个对速度敏感的液压阻尼装置,也是日常维护保养中容易被忽略的部件,同时也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减震器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减震器的故障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例如,车辆不经常出现在连续的运动过程中,或在汽车紧急制动后,慢慢地跑,振动加剧;或者是运行时间的路中,减震器壳体温度过热或无发热后,这些都是不正常的表现,应仔细检查减震器,更换密封件和加入油,或更换损坏部分。
3 提高制动性能。众所周知,刹车系统对于汽车行驶是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以此来提高制动性能。
结语
我们在车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中,要特别注意汽车底盘的检查与维护。底盘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更加强汽车底盘维修保养知识,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延长使用寿命。
汽车维修论文9
1国外汽车维修连锁企业的发展现状
1.1专业分工明确。美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按专业分工主要可分为汽车快速养护中心、事故车维修中心、汽车专项维修企业。车主可根据维修的技术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去处。
1.2连锁总部能量强大,分店网络密集,呈小型化,总体规模化。国外连锁店一般有很强大的背景和资金支持。但连锁分店一般规模不大,美国人数在20-30人规模的占据大多数,而日本10人以下的店面比较为78.32%。
1.3品牌强大,市场稳定。在发达国家,汽车维修连锁企业都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用户看到品牌标识,可以放心地消费。
1.4运营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首先因为连锁总部的强大力量,能够给予连锁企业统一的品牌形象、统一的设备配套、统一的宣传推广、统一的价格体系、统一的经营管理,统一的配件配送、统一的技术培训,这使得连锁店的运作有章可循,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环境亲切、价格合理、便捷快速的服务。其次由于连锁店有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的支持,对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作业标准、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使得连锁的运作更加规范、可靠。再者,连锁维修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非常高,店面实体网络、配件配送网络和电子信息网络三网合一。
2国内汽车维修连锁企业的发展现状
2.1起步阶段,领导品牌尚未出现。我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起步晚,起点低,除了传统的汽车维修店,4S模式由于德系车辆率先引入、早期车型单一、资源设备和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先行在中国遍地开花,而连锁模式是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4S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而后来出现的。但大批外资品牌表现水土不服,本土品牌又由于资金量小、连锁运营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无法快速成长起来,故我国的连锁服务企业还处于成长初期,没有形成领导品牌和规模效应。
2.2运营不规范,管理水平差。我国汽车连锁维修企业众多品牌都处于尝试阶段,网络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市场的稳定性不够,连锁总部的管理、控制、支持、服务能力不强,很多企业内容和形式不统一,没有实现真正连锁。
2.3时机已渐成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发展连锁维修企业的时机已经成熟,首先从市场需求角度,由于消费者日趋理性和成熟,对服务的要求更高,而连锁维修企业恰好能更好的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汽车维修服务的需求。另外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这为分散的连锁企业提供了足够的客源。第二从外围条件来说,我国的汽车零配件企业和维修设备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企业有一定的竞争力,另外网络信息技术、物流技术、风险投资等相关产业已经日趋完善。第三,企业日渐成熟,经济实力增强,大批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涌现。第四,有了政策法规支持。中央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已经认识到发展汽车维修连锁企业,提高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发展连锁维修企业的政策。
3汽车连锁维修企业的主要优势
3.1数量多,分布广、门槛低。连锁经营的核心在于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共享,既能发挥大型团队的整体优势,又不失中小个体的灵活,连锁店面因为可以获得总部的全方位支持,因而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有利于集团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占领市场。“点多面广”的连锁店在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的同时,也为连锁企业创造了高额的利润。
3.2规模优势带来价格优势。汽修连锁店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扩大了经营规模,并借助连锁总部的规模优势,整合采购、配送、物流等渠道,精简管理、经营成本,实现了成本最小化,以成本领先带动价格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实现整体利润最大化。
3.3网络化和专业化使得“快速、便捷”的维修服务成为可能。“快速服务”是汽修连锁企业典型的差异化战略。另外,适度的专业化不仅使得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灵活,广泛布局的同时,提高了维修质量,缩短了作业时间。
3.4规范化和标准化经营使得汽车维修服务的质量得到保证。各分店在总部统一管理下按照分散自主经营、集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配送物品的方式经营运作,由于拥有维修技术资料和技术人员的保障,配件来源相对稳定畅通,业务量充足,加之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形象、统一管理,规范化的经营模式不仅增强了企业诚信度和社会认知度,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更为维修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目前我国建立汽车连锁维修企业的具体路径
4.1推行品牌战略。品牌是对维修企业战略、经营理念、追求、文化等的高度凝练和形象表示。推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关键是我们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实现建立强势品牌,创建一个品牌,不仅企业形象标识系统很重要,重中之重是企业的内涵建设,如推行汽车维修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系统,培育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等。
4.2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建立强大的总部。国外知名连锁品牌都有一个能量强大的总部,首先他们都依托强大的资金基础,或整车厂家,或大型零配件企业或汽车维修设备企业,或风险投资,或他们的组合。建立强大总部,意味着建立强大的配送中心和配送网络、信息系统、以及具有一流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人才队伍。
4.3与4S网络相整合。中国的市场宽广,地域差异大,车型多样,布局分散,以及4S店本身投入大,管理不善等原因,造就了4S模式今天的窘境。但4S模式对于主流高端品牌汽车有不可磨灭的'优势。众多汽车品牌已经建立的4S体系面临着经营困难,他们的出路在哪里?除了被淘汰出局,若能主动与一些优势资源合作走连锁服务道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而整车生产商若能够充分认识到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他们是否也可以学习日本特约维修站的经营模式,日本的特约维修站模式其实也是一种连锁模式,如果能借助厂家的资金、配件和技术优势加上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完全可以走出垄断的桎梏,赢得消费者和市场,在汽车后市场得到更多利润。
4.4走适度专业化的道路。在美国汽车维修企业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化,但我国现阶段不宜盲目追求专业化,要在投入和车流量上寻找一个相对平衡点,选择合适的市场覆盖策略,还要考虑到技术优势,做好市场定位。
4.5人才战略。要建立强大的连锁品牌,必须实行人才战略。首先要有连锁经营模式的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特别要做好总店龙头的运作、处理好总店和分店的关系。再者汽车技术更新迅速,维修手段、方法和维修工具、设备不断变化,这些都需要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才。实行人才战略,不仅在需要教育的支持,企业和行业也要投入很多。在日本和美国,对汽车维修技术人才都有非常严格的准入和考核机制,企业也特别注重培训和人才的成长。
4.6寻求政府与行业的进一步支持。政府或者行业协会都要发挥领导和管理者的作用,高屋建瓴的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使企业规范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汽车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玉民.美国汽车维修业的特点[J].汽车维修与保养.20xx.(6).
[2]赵恩涛.美国汽车服务业的特点与趋势[J].连锁与特许.20xx.(4).
[3]杨焱.学位论文:汽车后市场连锁经营模式研究,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xx.(2).
[4]吴淑丽.汽配连锁经营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商业现代化.20xx.(8).
汽车维修论文10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国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单线多品种的混线生产过程中,因产品的不同,共线制造中存在错装、错位和错接等潜在风险,增加了汽车的检验和维修工作,影响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在汽车维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具体分析汽车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 汽车维修中的问题
(1) 火烧加热活塞装配全浮式活塞销。在装配发动机全浮式活塞销时,有用油棉线燃火来加热活塞的,以方便装活塞销。这样做容易使活塞变形,造成活塞金相组织改变,并使镀锡的减磨作用。
(2) 气焊烤割重要部位。应锈蚀、变形或装配过紧而难拆卸的零部件,采用氧气焊烤、割以配合拆卸。这样做会使重要零部件产生形变、退火,使其精度和力学性能降低,从而降低了使用寿命,并易产生故障。
(3) 单片更换曲轴主轴承或在轴承背垫纸。由于曲轴主轴承多数上片磨损小,故又采用只更换下片轴承。这样做会使曲轴轴承圆度、圆柱度误差加大,加剧轴承和轴颈的磨损。在轴承背垫纸同样会破坏轴承圆度、圆柱度及其与曲轴的同轴度,同时还影响轴承散热,容易烧坏轴承。
(4) 用砂纸打磨轴承。用砂纸打磨曲轴、连杆和凸轮轴的轴承时,会使砂纸上的硬质沙粒嵌入较软的轴承合金内,形成磨料磨损。故应用机械刀具铰削或刮刀手工刮削为宜。
(5) 用粉笔着色检查齿轮啮合印痕。硬粉笔中含有硬粒,容易使齿轮表面产生磨料磨损。故应用红丹油等油质颜料着色,检查齿轮的啮合印痕。
(6) 截短油环中的内胀簧。有的维修人员将组合式油环中的内胀簧截短,因内胀簧起着径向、轴向的弹性作用,在截短后,使其作用下降,刮油能力也会下降,从而会过早产生气缸窜油现象。
(7) 应该做装配记号的不做。汽车各配合件经磨合后,形成了相互适应的配合状况,在拆卸前应对某些件( 轴承盖、主减速器从动圆锥齿轮、差速器壳、离合器总成与飞轮等) 做好装配记号,以免安装时装错造成元配件间隙破坏或出现故障,破坏平衡。
(8) 不按顺序拆卸。汽车许多零件是经若干螺栓紧固于一体。拆卸不当,会造成盘类、板类零件的翘曲变形。如气缸螺栓(螺母) 等,对扭矩大的螺栓应分多次逐步拆卸,以保证这些零部件不发生变形或断裂。故应按拆卸顺序和要求进行拆卸。
(9) 不正确锤击。某些零件因长期的静配和使用相互间发生锈蚀而难以拆卸,采用锤击后可使两个零件脱开。但锤击时要选择正确的锤击部位,既砸不坏机件,又能产生较好的锤击效果。若锤击不正确,必然不会得到好的效果。
(10) 用锤子钉蓄电池极桩。当电瓶线夹头与极桩配合松动后,用锤子击打夹头,或在夹头与极桩缝隙间,用锤子击入铁钉来加固。这样做一是会出现松动,二是铁钉使夹头与极桩接触面积减少,造成导电不良和使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
(11) 反向装插转向节主销的锁紧螺栓。以锁紧螺栓的圆弧面对着转向节主销配装平面,让主销压贴在车桥主销空一侧,以排除因主销孔磨损造成主销内倾和前轮外倾发生的'故障,但这样容易造成转向节销孔偏磨合使转向盘转沉重的后果,应使螺栓和主销两面压紧。
(12) 宁紧勿松,宁多不缺。宁紧勿松多表现在紧固某些螺栓时,怕拧不紧造成松动,故在达到规定扭矩之后,再加力,结果使螺纹滑扣; 在对的轮胎充气时,往往比规定胎压高,在加注润滑油、润滑脂时,宁多勿少。其结果造成发动机动力无谓消耗,也会造成漏油和润滑油、润滑脂的浪费。
( 13) 只换不修。汽车往往只因一个零部件损坏,或是调整不当产生故障,便更换整个部件,甚至一个总成。久而久之,维修工变成换件工。
(14) 只割不拆。当零部件因锈蚀严重难以拆除时,便采用电割了之。这样做会造成零部件的浪费,甚至使一些部件的强度、硬度下降,影响其使用寿命。
(15) 轿车前悬架不能同时更新。轿车前悬架要求比较高,故在更换时最好应同时更新。且换用同厂牌、同批次生产的悬架,以保证左右两侧平稳。若不同时更新将会产生不必要的故障。
(16) 利用试火方法检查汽车电路。现代汽车电路多数为电子化的,试火方法检查电路容易损坏原件,所以采用万用表检查为好。
(17) 对非耐油橡胶件涂润滑脂。装配水冷却系、暖风等处橡胶软管时,为安装方便,常在管口处涂抹润滑脂。这样做虽省力省时,但往往容易造成软管过早老化或堵塞水道。
(18) 螺栓孔内的油、水、杂物不清理。螺栓孔内的杂物不清理,会使连接件不紧。虽然加大螺栓扭矩,但会因螺栓悬入时受阻而使连接件紧固不牢。故应在装螺栓前,先清理螺栓孔,以保证螺栓的悬进深度。
(19) 不用专用工具拆精密度较高的零件。在精密度零部件拆卸时,应运用配备的专用工具。若采用锤击时,必须垫上软金属冲棒,以确保工作面不受损、不变形。
(20) 不运用各种拉压具。在维修时,不分析具体情况,不正确选用有关专用拉压具,而且硬拉、硬压,结果会造成工具弯曲变形,螺纹划扣或螺栓扭断。
(21) 只有拆开检查才放心。在进行维修时,往往误认为只有拆开检查才能排除故障,却不知道随意拆检则破坏了已经磨合好的配合状态,而且拆装后还会缩短零部件的运用寿命。对能不解体检测的一定不要解体。
(22) 气门间隙调大不调小。在调整气门间隙时,误认为气门间隙调大些比调小好,有利于发动机又进。但却忽略了气门间隙大会造成气门开度小,则进排气不畅。
(23) 拆卸螺栓、螺母用活动扳手。对于拆卸螺纹连接的螺栓(螺母),不选用合适的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套筒扳手,而运用活动扳手或手钳,误认为这样操作不必拿多件工具,一个活动扳手可“万能”,却不知这样做容易损害螺栓或螺母的棱角。
(24) 轴颈或承孔用挂锡等方法修复。所有轴承与轴颈或承孔配合超过标准规定时,不能采用挂锡、电火花拉毛或增加金属垫片等不规范的方法进行修复。
(25) 不能按原件原位安装。对装配上有专门要求的装配件、耦合件,如飞轮壳与气缸体、曲轴轴承盖与气缸体、连杆轴承盖与连杆等,均应标明记号,按原件原位安装,不能错乱和互换。
(26) 保险铁丝拉紧方向不正确。保险铁丝防螺纹松动较为可靠,但安装时不注意保险铁丝规格选择和穿入螺钉孔后的拉紧方向,则会起不到应有的防松目的。正确的做法是: 铁丝粗细要适当。当将某一螺母旋松,保险铁丝应处在拉紧状态,即旋松一螺母就将其相邻的两个螺母拉紧。此为正确的保险丝拉紧方向。
(27) 用普通螺栓代替专用螺栓。发动机连杆、气缸盖、喷油器、飞轮、底盘传动轴等部位的螺栓,都应用一定材料并经过特殊加工,有一定的扭矩要求。若用普通的螺栓代替,长时间运用极易产生变形甚至折断,而造成事故。
(28) 平垫代替弹簧垫。弹簧垫有防松作用,而平垫没有。平垫代替弹簧垫会发生连接部位的松脱,导致机械损坏。
(29) 粗牙螺栓代替细牙螺栓。细牙螺栓有的有防松作用,且用在一些关键部位; 而粗牙螺栓无此功能,会导致连接部位的松动,或者造成螺栓的损耗等。
(30) 非标准高压油管代用。因高压油管的内径、长度的不同,会影响供油量和供油时间,以致影响发动机的功率。
3 结论
随着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各汽车制造企业不断丰富现有的车型配置以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消费需求。因此我们要从现代汽车的发展方向和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动态入手,全面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汽车维修人员的汽车维修的技术,才能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从而满足为消费者服务的需求
汽车维修论文11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课程安排并不合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探讨了课程综合化的可行性。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综合化教学模式
一、中职学校现状
1.学生现状
由于传统的观念认为,读高中考大学才是一条正规的学习之路,而选择上职业学校是没有考取高中的一种无奈之举,因此,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其文化素质一般都比较低,对学习文化基础课也是失去了信心。另外.他们想通过就读职业学校来学到一门技术,其出发点就是来学技术的,在他们的印象里,学习技术就得在实习工厂里实习.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课,他们的要求就是要动手去干,因而有些反感教室的学习。
2.课程现状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仍然是按照“文化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一专业实训课一就业”的教学模式进行,在第一学期安排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法律等课程是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产生厌学情绪的课程,选择职业学校就读就是因为对上述课程兴趣不大,学不进去,才不愿意继续学习这些课程的。如果沿用老路思想,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对职业学校的新鲜感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没有体现出职业学校的特色,这样将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到以后学习其他的课程。因此,一上文化基础课就出现昏昏欲睡和逃课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严重的是由此引起的学生厌学情绪将会高涨,甚至产生学不到专业知识的想法.甚至退学,造成学校生源的流失,还会对学校造成负面的影响。
对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汽车概论》等,本专业学生还是能提起一些兴趣,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对于专业课,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学生是充满了期待,但是专业课必须有适当的专业基础课作铺垫,而要想学得更深入和扎实,必须有文化课作基础。但是。学生在学习文化基础课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有什么用。就不愿意学。这样的课程编排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文化基础课不听,专业基础课选听,专业课听不懂。因此,只有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二、改革方法及步骤
1.将文化基础课融合于专业课中
要改变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一专业实训课”课程模式,将文化基础课融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并适当去除不必要的章节,比如数学的对数、物理的光学.而有些是重点,比如电磁学、液压、化学,这些内容要作重点讲述。但又不是单一地讲述,而是在讲述专业课的时候.与专业课内容有联系的时候,再用几个课时的时间作专门的讲述,其目的是直接为专业课服务.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地学习。能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激发学习动力。具体说来.可以将液压知识融人到自动变速器和制动系统中讲述,电磁知识融人到传感器、点火系、起动机、发电机中.电路基础知识融入到汽车电路中,计算机内容融人到电控发动机中,化学的知识融人到蓄电池和调漆中,其他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也再着重讲述,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目的地学习。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 教师在讲述专业课的同时,还要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等。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是实行综合化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演示。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促进教改的步伐。
(2)要有自己的教材 由于综合化教学要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了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当务之急,必须尽快组织精兵强将编写出实用、适应综合化教学的校本配套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程。
为确保综合化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根据综合化教学需要.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各种综合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教师会更加熟悉教材的内容,也满足教学需要,并为综合化教学实施做好准备。当然,实施综合化教学模式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牵涉面广,绝不是几个人短时间能完成的。这要取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要得到各科教师的理解和达成共识,必须经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开发、实训实习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全体教师的团结努力,才可能实行。
汽车维修论文12
【摘 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必须要不断开拓汽车维修市场,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要对设备管理方面进行必要的市场分析,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修车维修设备新型模式。本文对传统的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习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模式所应该采取的管理方式和一些措施。
【关键词】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新问题;新模式
汽车设备是汽车维修企业的重要组成,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保证设备维修质量,完成生产任务,然后创造效益。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汽修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在不断转换,在市场经济的进化过程中,多数汽修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被淡化,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1.传统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存在的弊端
由于维修设备的各种经营体制并存,给传统的管理带来了困难,许多管理模式暴露出一些矛盾和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职能下降,比如有些维修单位承包经营,闲置设备难于调动。设备管理职责欠明确,管理部门、使用单位难以有机配合,往往是自行其是,造成了设备管理的混乱。虽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但在被真正落实、被有效遵守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资金投放不足,更新的步伐明显较为缓慢。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设备的.管理工作出现了的一些新的问题,其工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多数还是采用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转换经营机制,扩大自主权的情况下,有些厂家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设备管理,出现了以包代管、拼设备等不良行为。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素质偏低,不能满足汽车维修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需要,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能被削弱和忽视。
2.建立汽车维修设备管理新模式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保证体系
为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维修企业必须建立设备管理与维修的保证体系。必须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实行归口管理和分级负责制度。同时,还要各级设备管理机构与维修人员,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在设备管理方面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设备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管理。制订并组织实施有关管好、维修好设备的一系列措施,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严密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网络和强有力的管理指挥系统,保证设备的完好和有效。
2.2建立完备可行的管理制度
完备可行的管理制度是搞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制约和奖励机制并举的管理促进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工作的进行。公司设立维修管理奖励基金用来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还应制定公司直至基层单位操作工人的评选标准。调动广大员工的进步意识。分公司经理和基层设备管理操作人员之间签订责任制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严格落实定人定设备责任书,对具体管理和操作人员实行定人定机。严格汽车维修设备维护制度,汽车维修设备在明确管理权限的基础上,三级维护制,保证设备的完好。汽车维修设备机械事故的鉴定权力在公司,完善设备责任事故的处理程序和管理办法,出现责任事故,不要严格处理。
2.3加强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装备素质,关键在于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维修人员的素质。企业一方面要教育广大职工爱护设备,使大家能做到正确的操作,并能精心维护,明确责任。除此之外,还要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是推进设备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提高维修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决定因素。设备管理人员,应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达到上述能力,必须具备管理基本理论、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实际操作等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形成新型的设备学科专长。企业应把职工培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如学习班、讲座、技术比武等活动,同时要组织落实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使维修工人能安装、会检修,操作工人能正确使用和保养各种汽车设备。
2.4使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工具
现代化的维修设备管理,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微机化管理,不仅仅是设备管理发展的方向,更是提高效益的手段。购置性能先进的微机管理网络系统,将公司维修设备管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微机网络系统由公司专业人才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开发,从基层公司职能处室决策中心,形成设备管理信息网络。微机系统的应用,既使整个维修设备管理一目了然,又为决策机构掌握情况提供了数据化的材料,决策的准确性、工作效率和科学化管理得到了保障。
2.5切实搞好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设备维护与修理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设备维修管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维护与修理并重的方针,实行设备计划预防制度,合理安排维修与生产工作,确保维护与修理费用的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大力推行专业维修和群众维修相结合的办法,专修人员要认真听取生产工人的情况反映,采纳合理化意见和建议,生产工人要虚心向专业维修人员学习维修技术,积极参加维修工作。开展群众性的设备管理与维修活动,不仅能延长设备的寿命,适当减少设备修理的工作量,而且有利于专业维修人员从事技术革新。最后,还应该制定并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承包者要树立长远的观念,以对国家和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管好用好设备。
2.6采取有利于发展的更新措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传统的耳听、手摸、眼看的汽车维修诊断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汽车的发展。公司在加大设备管理力度的同时,在资金投放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了维修设备上等级、上水平,增加了科技含量。每年把维修设备的资金投放数额、可行性分析纳入职代会讨论议题,由职代会通过并负责监督实施,配置解码器、综合故障检测设备,然后应该针对高科技设备的特点,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
2.7运用综合工程学,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
综合工程学,是为了使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把适用于有形资产的工程技术管理,财务和其它实际业务加以综合,对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研究,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对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新观念。把设备的一生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管理,不仅要做好维修工作,而且要抓好设备一些其它环节,综合管理不仅要发挥专业管理职能,更要发挥统筹协调的职能。对设备综合管理一是要从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进行管理,技术就是要搞好设备的技术管理,经济就是搞好设备的经济管理,组织核心是要调动专职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积极性。这三个方面的管理内容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保证维修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抓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并建立对企业的设备综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结语
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现象,汽车维修设备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与修理企业应该转变观念,不断进行改革。并且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运行机制,使设备综合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和健康的轨道,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柳炽伟,魏胜君,齐建民,郭美华.高职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04).
[2]许春玉,徐利.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有关建议[J].应用能源技术,20xx(09).
[3]刘惠春.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3).
汽车维修论文13
一、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内容
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的另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技术革新以及技术改造,通过技术革新以及技术改造,不仅可以促进该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实现高技能人才的自身价值。也是对具有创新能力的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进行团队培训的方式。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汽车维修技术该技能人才继续教育,不仅可以使高技能人才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人性发展以及能力提升的需求得到满足,还可以使高技能人才在创业、升级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二、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的有效对策
2.1在国家人才战略培养当中予以全面纳入
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仅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⑥在国家人才战略培养当中必须要对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进行继续教育予以全面纳入,积极地对在现代企业结构调整中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对技术的开发以及钻研进行引导。首先要在政府层面进行制度体系建设,政府需要通过立法对其相关制度予以明确,应当在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体制、法制建设基础上,增加高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需要劳动者个人、社会培训机构、学校、企业、行业以及政府等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到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当中,要将吸引多方积极参与的机制、体制以及制度建立起来,这是实现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的关键步骤。最后,还要对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继续进行改革深化,促进公权部门绩效评估与管理的不断加强。⑦
2.2将教育资源落实,对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基地予以建设
(1)以汽车企业及汽车维修行业为依托,做好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工作。首先要对企业将自有的职工培训机构办好。以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及新技术作为培训内容的重点;大力扶持企业与合格培训机构以及各类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从而进行培训的组织。通过脱产学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训相结合以及企业社会支持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各种途径,对企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予以加快培养。⑧
(2)将技工院校对企业技术工人培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对培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及优化结构的原则为根据,进一步调整技工学校,将一批兼备鉴定、就业以及培训功能的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起来。⑨对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进行继续发展,从而真正让技工院校成为对汽车维修高技术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基地。
2.3促进现有技师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推动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企业当中的汽车维修技师队伍建设与我国当前企业产业改革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当中的技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缺乏专业以及学术带头人,而且普遍具有较差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结构升级调整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并使企业的发展进程受到了不利的影响。⑩所以,我们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现有技师队伍的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建设技师队伍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优秀的管理人员以及本、专科工程技术人员吸引到技师队伍中来,对具有技师以及工程师的技术骨干队伍进行建设。与此同时,在任职考核上必须要对技师的考核内容予以创新。比如高技能人才企业评价模式、创新社会化考评等。对考核内容的创新不仅可以使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对新技能以及新工艺予以掌握,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新技能以及新工艺的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
2.4促进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储备的不断提升,加快培养体系的发展
要促进汽车维修类培训机构加快改变效率低、规模小、重复建设以及自我封闭的现状,将条块分割彻底打破,对资源配置予以最大限度的优化,从而对培训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要对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予以充分的.运用,全面促进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规模效益以及培训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还要促进对培养技能人才投入的加大,将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对职业培训各项改革的继续推进,最终实现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技工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质量得到保证。要将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落实各项对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待遇,使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语
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高技能人才不仅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同时还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成员。与此同时,高技能人才还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常新、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比较短缺,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快对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国汽车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不断加快培训以及再培训的进程,从而使之真正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杨宇峰 单位: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汽车维修论文14
论文摘要: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的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走模块教学道路。
论文关键词:教学改革 模块教学 汽车维修 高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xx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xx年超过870万辆,20xx年达到930余万辆,今年1至5月,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截至20xx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2.1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高中阶段51.5%,专科及以上10%,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2.2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3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3.1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3.2推行模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采用模块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切实提高为中心,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深刻领悟“模块教学”的本质内涵。“模块教学”不能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后产生的教学模式。第二、结合专业特点,扎实稳步推进。我们应当联系院内外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年级具体情况,分头实施,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整合方案。第三、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知识模块的整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实践能力越强越好。
模块教学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其中不仅包括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结合了当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仿真模拟教学技术,使得整个模块教学既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相长。通过模块教学,使学生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生走入社会所具备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能成为汽车维修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汽车维修论文15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渐稳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受到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以上因素,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研讨,旨在从根本上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并为汽车行业输送一批具有综合素质人才,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就目前来看,原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及大众对于汽车行业的需求,故为切实发挥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服务效益,现阶段教育工作人员就应结合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社会及汽车行业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构建起一系列更为完善且具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体系。
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局限性分析
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配置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同时由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隔较远,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已经遗忘过去所学过的知识点[1],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际教学效率,同时也会让学生在重复记忆与掌握的过程中丧失对学习兴趣,使得其难以依靠课堂中的学习串联起专业知识的链条。
1.2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吃力的现象,难以掌握理论知识中的难点及重点,严重制约了教学活动的进度。不仅如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空间构建及分析能力,并完善且准确的绘制出汽车结构及零件图纸,故缺乏此些综合素质的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丧失自信心,难以应对后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3教师教学理念过于落后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普通专业的教学活动类似,因此也往往存在着教师教学理念过于落后的问题,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课堂中,教师也始终占据着课堂中心的地位,并利用生硬的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及记忆去掌握理论知识中的难点,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2.1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时,教师应注重掌握好课堂的节奏,结合教学任务设计出每节课堂中的教学计划,有效改善课堂中理论知识传授过多造成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的问题。举例来说,在讲解汽车内部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依据此些汽车结构的复杂顺序进行分层次讲解,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更加深层次的知识点。
2.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动手能力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在此教学活动中应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便昭然所示。同时在教师实际讲解及操作示范期间,应注重语言的简练及合理性,并依照教学活动计划及顺序让学生更加明确实际操作的一系列步骤[2]。例如在讲解活塞连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步骤较多的演示环节中放慢速度,确保学生理解之后在讲解下一部分内容。
2.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构建评价机制中的应用
在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建构评价机制的过程中时,教师应在进行的阶段性考核之前帮助学生整合出关于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重点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依靠主观能动性意识进行学科的学习。同时在评价机制的健全过程中,教师也需联系学生的日常表现及点滴进步,并基于学生最为客观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3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应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为从根本上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的有效性,现有教师还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之间的时间差距,进而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学生所欠缺的基础调整不同学科的课时时间[3];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与学生之间沟通及交流,找寻出学生的兴趣所在并将其带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授课效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相关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社会与国民对汽车行业需求的日益攀升,使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然成为各职业院校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为从根本上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水平,现有相关教育人员也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科学教育观,从而推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戴卫刚.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试探[J].中学时代,20xx(16):34.
[2]毛洪艳.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浅谈[J].考试周刊,20xx(20):172.
[3]黄嘉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xx(S1):1304+1312.
【汽车维修论文】相关文章:
汽车维修的论文【精选】07-06
汽车维修的论文06-02
汽车维修论文10-21
(经典)汽车维修的论文06-03
汽车维修的论文【必备】07-05
汽车维修的论文(优选)07-05
汽车维修的论文(优)07-05
[精品]汽车维修的论文06-02
【精华】汽车维修的论文06-02
汽车维修的论文(热)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