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历史考试总结

时间:2024-10-23 10:30:13 历史 我要投稿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精华)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期中历史考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精华)

  一、考试成绩分析及经验总结:

  平均分在50分左右。试卷难度一般,有一定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基础题和学习错题的再现和变化上。整体学生考试成绩一般,考出了目前的水平,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教材密切相关,引导学生落实知识点。学习计划的使用也比较到位,修订后的学习计划质量也有所提高。具体体现如下:

  1、密切关注基础知识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将知识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中,以提高课堂听力的集中注意力和效果,促进未来的积累和复习。

  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学到的要点,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解释强调。

  学习完每个单元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由前两个单元的老师完成,然后由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2、注重课堂和自学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随时整理记录和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本,比如做练习本时把具体页面和问题弄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反馈检查。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我们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导学案和固学案,每节课练习一次评价,题量是7-8道选择题,是一道非常基础的非选择题,可以小步快速反馈。如果每个单元通过一次测试,如果发现学生有更多错误的知识点,可以解释、强调和重做错误的问题。

  4、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技巧

  教学生复习问题:单项选择题教学生掌握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注意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学生提炼材料,找出关键结论,注意时间限制。

  5、注重史学基础理论和史观教学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则内容及应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6、详细的计划

  期中考试前,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根据复习日期清单将主要知识点分发给每个学生,加强学生背诵。

  二、存在的问题:

  1、态度问题

  在“三科主、六科主”的环境下,学生不太重视历史学科。从学生写作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走进历史考场,以“三科考好,六科考好,无所谓”的态度尝试“裸考”,结果可想而知。

  2、不重视基础

  学生不愿意,也没有时间实施基础知识,没有课前预览,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在课堂上听到它就放手了。不能及时记录在书上。

  三、下一阶段学法指导

  1、首先要注意态度,每门课都要紧跟老师,不能掉以轻心;

  2、注意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力效率;

  3、注意落实基础,掌握教材,课堂与老师在书本上做圈划,重点内容及时做笔记。

  4、认真完成学习计划,不能及时找老师和同学解决问题。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相关文章: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08-28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04-26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05-27

(优选)期中历史考试总结09-24

初一历史期中的考试总结12-19

期中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精华]05-28

期中历史考试反思03-30

(优)初一历史期中的考试总结07-12

[经典]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