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4.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
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京调》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蝈蝈和蛐蛐》
2、重点: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
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用具:
1、学生: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2.介绍现代京剧
.复听《我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介绍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腔是二黄腔。
5.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表演《蝈蝈和蛐蛐》
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2.分段跟唱,先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3.完整唱全曲并表演《蝈蝈和蛐蛐》
4.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课唱给同学听。
自制京剧脸谱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
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
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
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2、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师总结:
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3、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
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
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
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
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
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
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观点影响学生。
步骤七:
宣布下节课学生用具:
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
色彩
步骤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
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
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略)
4、教师总结:
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
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
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
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
点评学生作业
方式:
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步骤七:
宣布下课。
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2、生:京剧。
3、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4、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2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3、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4.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聆听《京调》表演《我是中国人》
1.从《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两首选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问: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听辨教师弹奏的两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然后哼唱
3.欣赏全曲完成教材上的作业。
4.聆听范唱《我是中国人》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5.分段跟唱然后以自豪的情感完整唱全歌
6.召开戏曲演唱会。
7.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五年级音乐教案2
课题 春节序曲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李焕之所作的乐曲《春节序曲》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电视、VCD、幻灯片、录音机、鼓、绸子、扇子等。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2、 感受乐曲的情绪。
3、 初步分析作品的结构。
4、 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世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C宫调式。从一个引子开始,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第一部分。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
中部主题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第三部分(再现部)。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重点
乐曲中第一、第二部分不同的节奏、节拍与速度表现不同的情绪与场面。
教学难点
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
二、初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三、复听音乐,划分段茖。
四、分段欣赏,感受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及所表现的情绪方面的不同以及了解乐器的演奏。
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旋律
欣赏第三部分
五、创编节奏
六、最后一遍欣赏音乐,综合性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七、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讲课,那么你们有信心来和我一起上好这节音乐课吗?
生:有!
教师:好,那么在上课之前,让我们把耳朵放松一下,一起听一首欢快的歌曲。
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教师: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
生:喜欢!
教师:为什么喜欢呢?
生:过春节可以…
师: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只小朋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中,一起来迎接我们最喜欢的节日好不好?
生:好!
师:大家听,冬爷爷渐渐远走,春姑娘的脚步近了,许多的人们欢歌笑语,敲锣打鼓地迎接春姑娘的来临……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你们听完之后有什么感受,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热烈欢快,我仿佛看到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让我也来说一说好吗?
生:好!
教师介绍乐曲的情绪及背景。
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过春节,那谁能说一说中国的春节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生:包饺子。。。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对春节真的是非常的.了解,都是“龙的传人”!那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但是听完之后呢,老师有一个小问题要问大家,那就是: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我相信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出我的小问题的。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你们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生:三部分
师:为什么呢?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生:节奏,速度的不同划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得真棒,这首乐曲根据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不同可以分为三部分,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再来感受一下这三部分的不同之处。
师提问:乐曲一开始表现的是什么场面?
生:大家一起跳秧歌的热闹场面和气氛。
师:乐曲情绪热闹欢腾,描绘了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场面,那么你觉得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最好?
生:红,粉。。
师:很好,前奏后接下来为第一部分第二主题旋律,它柔和明亮,象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单簧管吹奏出来,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
生:黄,绿…..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一段的旋律跟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节奏很慢。。。
师:这一段的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那么听到这一段的乐曲,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也想说说行吗?我听到这段旋律,仿佛看见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他们赞美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期待美好的明天。那么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要懂得“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师:我看见同学们听完这部分旋律都非常激动,能告诉老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兴奋呀??
生:我仿佛看见了所有的人们都在敲锣打鼓,跳秧歌,拜年,欢歌笑舞,非常热闹……
师:哦,原来是这样呀!这段旋律它的情绪更加欢快、热情、流畅,又在最后加上大提琴,圆号,小号等乐队合奏,并加入了打击乐器把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你们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示这“越来越热烈的气氛”?
生:红、绿、各种各样……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看来我们的同学不只是小音乐家,更是小画家!
师:同学们,我们过新年的时候都非常高兴,那么通过刚才听《春节序曲》,大家更是感受到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我知道,我们的同学呀,都是小创作家,那么谁能来创编一组节奏被配上简单的衬词来体现出过年的热闹场面呢?
指名同学上前来进行创作。
师:刚刚的同学创作的真不错,但是下面还有很多同学也想来展示,那么下面,让我们最后再欣赏一遍全曲,我知道咱们班同学多才多艺,那么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出过春节的快乐吧!
1、歌舞表演
2、打击乐器模仿
3、轻声哼唱
4、书画表演
同学们,新年到了,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一起来欢度这个特殊的春节吧!!!
同学们,今天的“春节”你们过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老师也非常开心,谢谢你们跟我一起度过了这个难忘的春节。春节代表着辞旧迎新,所以今天之后,我祝愿同学们能够忘记过去的悲伤与不愉快,以崭新的面貌去创造明天的辉煌!
好,下课!
通过听歌曲,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去到春节的情境中。
学生初听音乐,说感受。
学生回忆自己过年的情景,说出中国的春节的风俗习惯。
学生复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
分段欣赏,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展示风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体现对乐曲的理解。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听、唱、动、表演、创编等为主要求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及更换教学法,愉悦了身心,达到了预期效果。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欣赏第一遍音乐后,学生联想过年时的各种传
统习俗。注意学生创编活动,通过让他们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过年的习俗,贴春联的意义等,使学生即欣赏了乐曲,又了解了过年的各种习俗,更加热爱生活。
五年级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唱:《七个小兄弟》《乃哟乃》《音乐是好朋友》
听:《do---re---mi》《我是小音乐家》
奏:竖笛发音练习sol、 la 、si、
动: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
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勇于参与音乐集体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音符 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
教学总目标
聆听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友”。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音乐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 2 3”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长民唱名;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辨“do mi sol”的'相对音高。认识四分音符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
3、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学会正确的发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个音。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以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通过演唱及欣赏等多种音乐活动展开,让学生在听一听、议一议、唱一唱、动一动中体验“可爱的音乐朋友”给童年带来的快乐。所选用的曲目均具有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的特点,内容不但个性鲜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显、相互关联。
五年级音乐教案4
教学内容:
1、听《步步高》
2、听唱《步步高,新春到》
3、拓展:广东音乐
教学目标:
1、充分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文化。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情绪演唱该曲。
3、欣赏更多的广东音乐。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广东音乐中常用的'几种乐器。
教学难点:在听熟乐曲的基础上,跟着音乐边划拍子边哼唱歌谱。
教具准备:录音、钢琴、高胡、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乐器(高胡)
2、谁能来试着演奏这件乐器。
3、高胡有别于二胡。高胡的声音更为明亮,它是由二胡改造而成,也称粤胡。你可知道“粤”是我国哪个省的简称。(广东)
4、介绍其它乐器。秦琴、扬琴(出示图片)
5、有一位广东的作曲家吕文成,创作了很多用以上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他的代表作《步步高》
二、赏析结合
1、这音乐情绪如何。
2、你能用一个“lv”字来跟着模唱,感受此曲的欢快吗?
3、播放《步步高,新春到》
(1)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2)能否用线条或色彩来记录你听到的音乐。
(3)导学生跟琴摸唱。
(4)完整哼唱该曲。
4、再听《步步高,新春到》,为歌曲配上声势动作,划拍子。
三、拓展
1、广东音乐的特点: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乐,主要由高胡、扬琴、秦琴和琵琶等乐器演奏。广东音乐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2、听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五年级音乐教案5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学生欣赏。师:这首歌曲有意思吗?有什么感觉?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具有豫剧特点的河南民歌《编花篮》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歌曲中是哪一句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2、你觉得哪个节奏比较有特点?
3、学习十六分音符节奏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4、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5、生边打节拍边朗读歌词。
6、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歌谱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倚音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观赏课件牡丹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
(一)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1、对比欣赏周杰伦演唱的《编花篮》
(从演唱的`速度、伴奏乐器、演唱形式上来分析。)
2、健身游戏之编花篮
(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
3、欣赏孔莹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说说河南民歌的特点):
(1)热情奔放、淳朴优美,也流入出河南人率真质朴的性格特点。(2)豫剧的甩腔凸显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
4、欣赏歌舞表演《编花篮》并鼓励学生上台为歌曲伴舞。
四、小结。
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五、生在《编花蓝》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6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鼓励发明,弘场民族音乐,提倡学科综合。”以音乐为主线,通过欣赏、动作扮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同学用心体验感悟音乐用心表示音乐。培养同学喜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同学音乐感受鉴赏能力、表示能力和发明能力,提高同学的音乐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并了解民族弹拨乐器,熟悉它们的音色和演奏姿势;
2、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我国民族弹拨乐器合奏的丰富音色和表示力;
3、调动同学对中国民族音乐发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有发明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4、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发明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分析
本课为广东省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多彩的乡音”中第二节教学内容《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在音乐课本上只有一般的乐器图片和简单的分析,同学从呆板的书上很难去了解各种乐器的结构色彩以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先分出重难点按各器乐的特点在课件中常见的四种乐器:古筝、古琴、琵琶以和扬琴。首先通过实物直观介绍它们的结构、音色和演奏技巧,再次通过欣赏各自的代表曲目听辨其音色说出各自的特点;最后让同学对乐器进行比较,然后总结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保守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同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同学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同学的需求,更能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同学的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突出了“同学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同学在轻松愉悦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示音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民族乐器中常见的几种弹拨乐器(古琴、古筝、扬琴、琵琶等),了解它们的演奏特点和音色特点。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扬琴、古筝、古琴、琵琶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
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大家都看了吗?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吗?
生:二十九个脚板印、击鼓倒计时……(指名同学回答)
师:老师也有一个最难忘的片断,大家想知道吗?(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古琴演奏视频)
师:这就是在开幕式文艺汇演中老师最难忘的片断,刚刚同学们在视频上看到的乐器叫——古琴,我们经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指古琴,有谁知道古琴是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哪一类乐器组?
生:弹拨类。
师:同学们真聪明,古琴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中的一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出示课题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教师与同学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以问题交流的方式导入,教师主动亲近同学,在创设平等教学氛围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乐器介绍讲解
师:那究竟什么是弹拨乐器呢?(出示课件)
师边向同学展示指甲、拨片和琴扦边介绍:用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和用琴扦击弦而发音的乐器,统称为弹拨乐器。(板书)
师:到底哪些乐器用指甲,哪些乐器用拨片和琴扦演奏呢?让我们一起来研讨吧!
A、古琴
(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刚看过的古琴,它有几根琴弦呢?让我们一起来数数。
生:七根。
师:所以古琴也叫七弦琴,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那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回答老师一个问题:故事中的伯牙为钟子期演奏的乐曲分别是什么?(播放动画视频《知音的故事》)
生:《高山》和《流水》
(出示课件)下面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富有吟唱韵味的曲子,看你们能不能像钟子期一样成为伯牙的知音。
设计意图:让同学从直观和感官上认识弹古琴,感受古琴的音色特点。
B、介绍古筝:
师:那同学们知道在弹拨乐器里面哪一种乐器跟古琴长得最像吗?
生:古筝(出示课件)
师:虽然长得很像,但还是有区别,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琴弦。
师:那古筝有多少根琴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数一数。
生:21根。
师:古筝也是用指甲演奏的弹拨乐器(介绍演奏姿势,然后指名同学上台感受)
师: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它的音色高洁、华丽、典雅、表示力丰富,既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又能表示气势澎湃的乐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教学法,提高同学对音乐的区分能力和鉴赏力,引导同学主动参与,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师:古筝曲有一首非常知名的独奏曲,它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绘了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的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独奏曲,体会古筝宁静致远的神韵。听完之后,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这首古筝独奏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悠扬如歌……
C、介绍琵琶
师:“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弹拨乐器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弹拨乐器,它就是琵琶。
师:琵琶呈半梨型,四弦,它也是用手指拨弦的弹拨乐器。(师简介演奏姿势)
师:可是老师也不会弹哦,谁来帮帮老师,使它发出声音呢?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一首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请你们用动作模仿琵琶的演奏姿势。(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欣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使同学们了解琵琶音色的特点,用动作表示音乐。
D、介绍扬琴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面还有一种体积大,琴弦很多的乐器?
生:扬琴!
那同学们想不想老师现场为大家演奏扬琴的独奏曲呢。老师可以为同学们演奏,但有一个要求,请你们边听边考虑,扬琴的形状和演奏方法和我们刚才介绍的乐器有什么不一样?你们边听边模仿老师演奏的动作,等老师演奏完了,你们再告诉我答案,行不行?
生:行!
师为同学进行扬琴演奏《欢乐的新疆》。
生:用琴扦演奏、形状是梯形、琴弦特别多……
师:在弹拨乐器乐器中,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古琴、古筝、琵琶和扬琴之外,还有几种乐器是我们比较少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有月琴、柳琴、三弦、阮……(师出示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月琴、柳琴、三弦、阮)
设计意图: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引导同学主动参与,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3:拓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弹拨乐器,你们有没有把记住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都有哪些乐器?(师生总结)
a、听辨游戏
师:接下来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三段音乐,你们听听都是哪些弹拨乐器演奏的?然后用动作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来告诉老师答案。我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演奏姿势最正确。(师依次播放古筝独奏曲《出水莲》、扬琴独奏曲《将军令》、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的片断)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效果,坚持学习兴趣,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和发明力,根据同学的认知特点启发引导同学用动作表示音乐,体会乐曲的情绪。
b、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不只能独奏、齐奏,还能合奏出美妙动听的曲子,现在请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跟着欢快的旋律动起来吧!播放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快乐的诺嗦》进一步感受弹拨乐器合奏丰富的表示力。
4、师生总结
八、教学后记:
这是一节民族弹拨乐器欣赏课,认识弹拨乐器的名称、外形,了解其演奏方法,感受、听辨其音色特点是乐器欣赏教学的重点。五年级的同学已有自主参与的意识,尤其是欣赏课,应该让他们主动的参与课堂中来,让他们觉得我是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在接触新课之前就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堂课有足够的好奇心,而且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与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通过欣赏活动,让同学从民族民族乐器那丰富的表示力中,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同学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九、课例点评:
“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乐器可以给同学一个直接的感知,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音高,同时又可以选择最优美的旋律。这样,同学就会在不时的学习中不时地提高,从而使同学的审美得到培养和发展。通过本课教学,根据小学新课程规范,教师打破了保守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同学主动探究,研究发明,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表示和展现艺术的美,以娱乐性和活动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同学的亲身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激发同学对知识的学习的渴望。
五年级音乐教案7
在简略介绍课文背景之后。
师:这里教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
(播放奥地利作曲家斯特劳斯作品《春天的歌》)
师:你们从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生:棗听到鸟的叫声很好听。
——听到啄木鸟的声音、它在吃虫子。
——还有蝉儿的叫声。
——还有小溪在流着,有水声。
师:这首乐曲是奥地利音乐家斯特劳斯的作品,音乐家在春天里穿过田野,来到树林,他们听到了鸟儿的歌声,溪水的奔流,春风轻拂下树叶沙沙的声响,看到了春天里美丽的景色,这一切,使音乐家创作了这首动听的乐曲,小扬科是个有音乐才华的孩子,他像音乐家一样走到哪儿,总能听到美妙的声响,就像乐曲一样在耳畔回荡。小扬科听到了哪些乐声,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读时,请大家带着听音乐的.心情来读,特别要把象声词读的像一些。
(学生一边读,教师一边板书)
树林里:树林在奏乐,喔咦,喔咦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
堆草料时: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
春天里的傍晚:青蛙 呱呱叫起来
啄木鸟 笃笃地啄树干
甲虫 嗡嗡地叫
师:小扬科听到很多声响,大家一起来体会一下,树林里扬科听到什么?
生:喔咦、喔咦。
师:这是什么声音。
生:棗可能是鸟叫声。
——是野兽的叫声。
——是风吹过树林的响声,像海涛一样。
师:树林有各种各样的声响,扬科听见了,他觉得就像乐曲一样:喔咦,喔棗咦,使他入迷,陶醉。扬科还听见了什么声音。
生:鸟叫声“啾啾”。
小虫声音:唧唧,吱吱,嗡嗡。
青蛙叫:呱呱。
啄木鸟:笃笃。
……
师:你们想想,这么多动听的声响,在爱好音乐的扬科听来,是多么美妙的大自然的旋律啊!请大家再读一读四、五两段。
(学生带着情感朗读,教师以轻轻的乐曲伴读。)
师:扬科是个爱音乐的孩子,但他和你们不同,他生活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的音乐天才受到了扼杀和打击,当他听音乐出了神时,他怎样了?
生:被监工看见了,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也忘不了。
师:扬科屈服了吗?没有,请大家读一读第六自然段。(生读)
师:扬科对音乐的爱好是阻止不了的,他仍然追求音乐,经常偷偷地听旅店里的奏乐和歌唱。大家想象一下跳舞时声音。
(学生想象、议论。)
师:很清脆,有节奏,对吧。想想少女的歌唱是怎样的。
(学生想象、议论。)
师:歌声像银铃似的,婉转动人,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响是怎样的?刚才大家听了乐曲,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响是多么柔和啊!所以扬科完全沉浸在乐声中,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本来柱子是不会颤动和歌唱的,但扬科入迷于音乐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扬科对音乐多么着迷,他的才华如果得到培养,一定是个出色音乐家。大家把第七,八两自然段读一读。
师:扬科爱好音乐,他多么希望有一支自己的小提琴,他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虽然不好听,像蚊子哼哼似的,但他还是一直拉着,如果有一支真正的提琴属于扬科的,那么他会怎样?
生:——他高兴得跳起来。
——他会抱着
五年级音乐教案8
教学内容:
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大部分学生肢体协调、准确、具有准确的节奏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表现。
五年级音乐教案9
教学内容:
一、 复习常规(包括《师生问好歌》、发声练习等)
二、 学习歌曲《金扁担》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掌握发声技巧及合唱技巧。
二、 指导学生以欢快、喜悦的心情唱好歌曲,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 复习变拍子,掌握歌曲的节拍规律,唱好上波音。
教材分析:
歌曲《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 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
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主部是一个上、下句结构的段落,两个乐句在节奏上完全一致,富于舞蹈性的拍子节奏型加上偶尔在第二拍上出现的上波音,不但使整个音乐呈现出热烈、兴奋、活泼、欢快的情绪、而且使歌曲散发出浓郁的苗族地方音乐色彩和韵味。对比性中段采用二拍子,其舒展的节奏,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与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段落后半部分的扩展,补充和二声部演唱等处理,使人们沉浸在苗家人民载歌载舞,歌唱山寨今日一派繁荣的欢乐气氛之中。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风格,唱好上波音以及前倚音,掌握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唱好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纸剪波音记号若干,笑娃娃脸一个,金扁担挂图、歌单、竖笛、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发声练习
1、 发声练习3
唱顿音时声音要短促、跳跃、富于弹性,音与音之间气息保持好,做到音断气不断。体会小腹间的急速跳动。唱a时注意连贯气息保持,中间换气。
2、 发声练习9
吐字清晰,口形不宜大,找发音位置,高低声部互相靠拢,力求和谐、统一。
步骤:
a、 分别视唱或视奏两个声部。
b、 带词唱,坚笛伴奏。
c、 坚笛、钢琴伴奏合唱。
三、音准听辨训练
听一听,唱一唱。
老师给出上方音或下方音,让学生听辨并唱出下方音或上方音。
四、乐曲唱奏练习(学习歌曲难点部分)
1、 分析乐曲拍号及结构。
2、 划拍跟琴声视唱,先进入第一声部,再进入二声部。
3、 问 叫什么记号,请学生唱唱,用坚笛吹一吹
4、 在乐谱中加入 ,唱一唱 说一说比以前有会么不同。(更活泼、风趣)
5、 自由吹一吹,唱一唱。
6、 合唱、坚笛伴奏,唱的同学边唱边拍手、拍臂、拍臂,感受乐曲的拍子及强弱。
五、学习歌曲《金扁担》
1、 出示不带歌曲名称的歌单,分析歌曲的拍号、调号。
2、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并捻拍感受歌曲中拍号的变换。
3、 提问:同学们听了歌曲以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从山沟沟里修出了一条新公路直通大城市,从此山沟沟里的人富起来了)
4、 老师补充:人们富裕了,多亏有了这条新修的'公路,公路好像金扁担,挑着城乡奔"四化"。同学们,我们来给这道歌取个名字好吗?(回答正确后,将准备好的歌曲名称贴在歌单上)
5、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6、 请同学们自己吹一吹、唱一唱,自己学歌曲。
7、 问一问:歌曲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主旋律基本不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现,它的形式更丰富、更富有激情。)
8、 请学生坚笛伴奏(能够伴奏的同学自己站起来)其它同学心想歌词,学唱第一乐段。
9、 以活泼、喜悦的心情演唱第一乐段(坚笛以及钢琴伴奏)
10、 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a、 请出一名同学用坚笛吹奏第二乐段,其它同学轻声哼唱,并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b、 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柔美、舒展) 与第一、三乐段有什么不同?(拍号不同)
c、 请同学们看前倚音 如果把前倚音去掉,大家唱一唱,比较一下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没有前倚音乐曲显得呆板,加上前倚音后,使乐曲更有特色,更婉转优美。)
d、 视唱这一乐段,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e、 听琴声轻唱歌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11、学唱第三乐段
a、 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高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b、 听琴声轻唱歌词。
c、 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低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d、 听琴声轻唱歌词。
e、 坚笛伴奏,演唱第三乐段。
f、 提问:这一段应该怎样处理呢?启发学生:公路修好了,人们高不高兴呀?(高兴) 高兴的时候我们最爱怎样?(笑) 你们看山花笑了,爷爷笑了,再听,老师也在笑。范唱
并在此处贴上笑娃娃脸以提示。
g、 请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并接下去,充满激情地演唱第三乐段。
12、学习歌曲结束
a、 歌曲结束句,把歌曲推向高潮并干脆利落的结尾。拍号为
b、 请同学们看高声部中 及低声部中
c、 视唱或视奏高声部,请同学们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d、 唱词。
e、 视唱或视奏低声部,请同学们注意唱好附点四分音符也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f、 唱词。
g、 坚笛伴奏、合唱。
1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想吹坚笛的同学可以吹。
六、课堂小结
这道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曲式。《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分享了苗家人的喜悦,下去之后,希望同学们能练习吹奏歌曲,并进一步感受歌曲。
五年级音乐教案10
教学内容:
一、歌曲《童心是小鸟》、《一把雨伞圆溜溜》
二、欣赏《四季》、《秋收》
本课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四季》
教学目标:
一、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欣赏乐曲,并能辨别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设问: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
二、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相同或者相似的乐句,并说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听完范唱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歌曲的情绪;
四、放慢速度唱歌谱;
五、老师唱前半句谱,学生接后半句谱;
六、加入歌词演唱,并注意表达歌曲情绪;
七、讲解反复记号;
八、完整地用喜悦、自豪、活泼的心情演唱歌曲;
九、介绍青海民歌《四季歌》又称《花儿与少年》,因为是
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所以称为“四季歌”;
十、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演唱主题;
十一、主题一共在乐曲里出现了几次?在力度上又有什么变化?每段的主奏乐器的名称及形式你能听出来吗?
十二、课堂:听完乐曲之后看看有没有同学可以模唱出主题音乐,培养学生的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欣赏《秋收》
教学目标:
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的民族音乐之情。
重点、难点:
唱出歌曲感情,感受民歌。
教学过程:
一、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再引入新课,提问:这段时间深圳经常下雨,如果你有两个同学没有带伞,只有你带了伞,那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二、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四分休止符,老师范唱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拍手;
四、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五、轻声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老师唱前面一句,学生接后面一句,把学生出现的错误地方反复的学唱,或者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唱后半部分;
六、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七、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八、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九、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十、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十一、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课堂:学生很喜欢《一把雨伞圆溜溜》这首歌曲,可以教育孩子们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学生们对的民歌了解甚少,我也希望以后书上能多出现一些精美的,琅琅上口的民歌。
五年级音乐教案11
课题 京韵
课时 第一课时 总节数 两节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情感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重点 通过扮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难点 通过学习让同学能掌握京剧基本的腔调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三、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四、扮演《我是中国人》
五、扮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六、小结 师弹琴
师播放伴奏带
1.从戏曲知识导入。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 (2)(3)
1.“做一个……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示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3.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1.介绍现代京剧《红灯记》剧情播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并作唱段内容简介。
2.解释:“西皮流水”,西皮是腔、流水是板。
分句演唱时,教师适当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拖腔处要提醒同学仔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味的关键。
4.在分句唱好的基础上,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唱师生问好歌
生扮演唱
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听教师作简介。
5.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同学演奏锣鼓经一组同学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然后双方交换。
6.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同学可以轻声跟唱,
2.聆听范唱。
全体同学跟随着范唱用手指点着“板”。
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6.分组编排扮演唱《我是中国人》。
聆听
3.将全唱段分解成4句,分句跟随音带反复学唱,跟唱时教师指导同学用手指打着“板”(强拍) “眼”(弱拍)跟唱。唱会一句再唱下一句。一句一句学唱。
5.请基本模唱像样的1—2位同学试唱。
6.全班角色化投入地唱全选段, 设境
激趣
(曲谱见课本。打击乐器不够可以用嘴念代替),
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和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演唱时指导同学用假嗓唱,音量不要大。
实践体验京剧的韵味和剧中人物的品格。
五年级音乐教案12
一、引入
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示很高兴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二、学唱歌曲
1、聆听范唱。
2、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学唱前前四小节
1)听老师范唱。
2)跟琴模唱,纠正不准的地方。
3)演唱。
4、自学后面部分
听范唱在心中跟唱
三、表演
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四、用打击乐器伴奏
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五、综合练习
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六、“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方案。
4、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七、小结:把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五年级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内容:
1、聆听:《致春天》、《春水》
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
3、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材分析:
《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化重复的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十分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欢乐的音乐动机“”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祖国明媚的春光里自由飞翔欢乐幸福的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的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行,并用“”这样的节奏,配以连贯的衬词“啦啦啦……”一气呵成,使得歌曲的情绪更加热情欢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和歌唱表达对春天的爱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的运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五年级音乐教案14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看大戏》。
2.初步了解豫剧相关知识。
3.用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歌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学生随着京剧急急风音乐,走圆场进入教室。
师:刚才咱们是听着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走进教室的?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现在,咱们就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候一下好吗?我选旦行,你们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吧!
2.师生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戏曲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一说到戏曲,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学看过戏曲的演出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歌片)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再想一想,看大戏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唱歌曲
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再听歌曲范唱音乐。(教师指曲谱)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
生:观察、回答。
师:现在,老师把歌曲的曲谱唱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3.教师唱歌曲曲谱。
师:听清楚了吗?升f
这个音在这首歌曲的曲谱中是很典型的,还有也要注意唱好旋律中的大跳。大家再看,这首歌曲中间还有一段没有歌词的`音乐,在歌曲中它叫什么?在戏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演唱升记号时注意运用气息、声音位置要高一些。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模唱歌曲。
6.学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是根据哪种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接下来,老师带来了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你听一听,哪一段表演的唱腔风格和这首歌曲的旋律相似呢?
三、初步了解有关豫剧方面的知识
1.教师放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学生分辨。
师:对,这个唱段是豫剧《花木兰》中的一个选段,名字叫《谁说女子不如男》。讲的是花木兰同刘大哥争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情景。那刚才听到的第一段表演是戏曲中的哪个剧种呢?第三段呢?
生:思考回答。
2.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师:大家说得对!豫剧的唱腔风格是粗犷、豪放的,以上声和去声音调为主,所以大家感觉有下坠和下滑的感觉。那你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唱腔风格吗?请大家从这个剧种的名字上想一想,豫剧中的豫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回答。
3.模仿说河南话。
4.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师:大家再听一听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仔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生:聆听思考。
四、分析歌曲的内容
1.感受歌词的旋律同语言的联系。
师:这是一首具有浓郁豫剧风格的歌曲,大家看:“爸爸妈妈爱迷戏”,这是典型的豫剧拖腔,再听这里“爱呀爱迷戏”,明显地使用了豫剧中的甩腔和拖腔。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好吗?大家注意,在演唱中表现出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对比歌曲中演唱力度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大家说有拖腔感觉的这句,老师再唱给大家听听,你听老师在唱这句的时候在旋律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师范唱。
生: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4.演唱歌曲。
生:思考回答。
五、表现歌曲
1.用河南话音调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师:现在,老师就用河南话把念白部分读一下,你们注意听一听。
生:模仿老师,用河南话说念白部分。
师:大家说得不错!我们都知道,在戏曲的伴奏音乐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打击乐器,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种打击乐器,大家看,都有什么?(小锣、木鱼、双响筒)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想在念白中加上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你想用什么节奏型来伴奏呢?
生:自由地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六、小结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五年级音乐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2)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准确度下,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和保护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知识与技能
A、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B、进一步了解二胡的表现力,感受其形状及音色。
二、教学重点:
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感受乐曲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
二胡的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
课本、琴、音响设备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
同学们,欢迎大家和老师又一次走进音乐世界,今天我们将要了解的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塑像就屹立在我们的校园中,大家每天都会从他的身边走过。他每天看着我们读书、学习、游戏。你们知道是哪位吗?一起说:(刘天华)
3、简介刘天华
出示刘天华的照片挂图。
对,那大家又对刘天华先生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请大家说说吧。
(学生回答)
同学们不愧是长在天华故里的,对刘天华了解的真多!今天我们就和老师一起走近刘天华。
板书:走近刘天华
老师介绍:
刘天华:字寿椿,江阴城内西横街人。我国近代杰出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是刘氏三兄弟中的老二。在刘天华以前,二胡只出现在婚丧嫁娶的小乐队里,以及街头卖艺时。当时二胡被一些中国人和外国人所轻视,认为我国的民族乐器是没有前途的。而刘天华先生却立志要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舞台,要与西洋音乐并驾齐驱。为此,他奋发学习,到处求师拜友,艰苦的学习各种民乐。同时,他也学习西洋音乐理论,改革二胡及其演奏方法。他先后创作了十首二胡曲、三首琵琶曲、二首合
【五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音乐教案10-21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7
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10-21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08-27
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案02-23
五年级音乐编花篮教案05-07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4-25
音乐的教案07-12
音乐教案01-10
音乐的教案[精选]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