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大全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
鹅行鸭步
不少学生有些行为实在不雅,而几年下来,这些不仅没有改观,反而愈来愈甚,小区住户及路人望之侧目。如果说穿衣体现的是文明,那么,走路就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有些学生,走路没个走相,低头哈腰,鹅行鸭步,弯腰鸵背,懈而晃荡,松松垮垮,缺乏年轻人的虎虎生气、青年人的如虹豪气、当代学子的.风发意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颂扬的当年那代青年人那种热情奔放、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的精神,在新一代学子身上很难体现。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
牛角挂书
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有个护卫叫李密,有一天杨广问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护卫队里那个黑脸小伙子叫什么?”宇文述回答说:“他叫李密,是前朝大臣李宽的儿子。”隋炀帝说:“他站那里左看右看,我看他不太一般,不适合做警卫。”宇文述过了几天对李密说:“你应该走文路,不适合在这儿当警卫。”于是李密便开始努力读书,有一次他骑着看碟去缑山的`时侯,牛角上挂着一本《汉书》,他边走边读书,被越国公杨素看见。杨素跟他交流了一番,觉得李密是个人才,他跟儿子杨玄感说李密不是一般的人。杨玄感后来跟李密成了知已,杨玄感在黎阳驻守的时侯把李密接到那里,李密这时鼓动他起兵反隋,结果兵败被杀。李密被抓后逃跑了,投奔了农民起义军瓦岗寨。后来李密得到了瓦岗寨翟让的信任,被推先为瓦岗寨首领。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
东汉末年,朝政贪官沆瀣一气腐败不堪,董卓乘乱占据京师独揽政权。袁术为了避乱从京师逃到南阳郡。正好碰到长沙太守孙坚将南阳郡太守张咨杀死,袁术乘机占据南阳,恶贯满盈的袁术之后在城里胡作非为,百姓对他十分不满。后来袁绍和曹操起兵攻打袁术,袁术被打败后落荒而逃割据扬州,还想乘天下大乱的时侯混水摸鱼做皇帝。他给好友陈硅写信,希望陈硅支持他完成称帝的大业。陈硅对袁术称帝的'行为非常反感,他在信中推心置腹地劝诫袁术说:“我以为你会同别人齐心协力,一起救助汉室;没想到你却要走上自称皇帝这条邪路。你现在能够迷途知返的话,尚能避免一场杀身之祸。”袁术没有听从陈硅的劝告,一意孤行地在寿春(现安徽省寿县)做起了皇帝。没过多久,他就被吕布、曹操打败了。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
【成语】: 洛阳纸贵
【拼音】: lu yáng zhǐ guì
【解释】: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举例造句】: 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成语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自己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延展阅读:
数字成语
1、一叫惊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面八方,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九回一,十全十美。
2、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山五岳,四平八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窍玲珑,八面驶风,九九归原,十全十美!
3、一生幸福,二人同心,三年抱两,四季如意,五福临门,陆续添喜,出进平安,八面玲珑,九九吉祥,十全十美!
4、一生平安、二人同心、三生有幸、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邻友好、八面威风、九久康泰、十分欢快!
5、可见一斑、心无二用、垂涎三尺、五湖四海、四分五裂、三头六臂、七擒七纵、五花八门、十拿九稳、化整为零!
6、一马当先、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世同堂、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7、祝你:一马平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
8、一帆风顺、两人同心、三羊开泰、四喜临门、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久久登科、十全十美!
9、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10、一马平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
宫门蘧车蘧[qú]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他主张以德治国,体恤民生,是举世皆知的贤德之人,孔子曾称赞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
蘧伯玉当宰相时,非常忠诚。
一天夜里,卫灵公与夫人在宫中静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快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门又响了起来。
夫人说:“一定是蘧伯玉的.车子从这里经过。”
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
夫人回答说:“臣子乘车经过宫门时,应当下车步行并减慢车速。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此人仁而有智,对上恭敬,必定不会因为黑夜无人看到就不守礼法,所以我料定是他。”
卫灵公派人一问,果然是蘧伯玉。自此,“宫门蘧车”成为赞扬人们遵守礼节的代名词。
小编解读
古人云:“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在大庭广众之下,言行举止合乎道德礼仪,这并不稀奇。难能可贵的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依然严格自律,不放纵自己,这才算得上是真正有贤德的人。这样的人必将赢得别人的信任,有所成就。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
子罕弗受玉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
小编解读
献玉的人认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而子罕认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就叫人各有其志。我们要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的品德,那社会就风清气正了。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
郭伋守信
汉代光武帝时期,有一位官员叫郭伋[jí]。他为人十分讲究信用,颇受当时人们的称赞。《后汉书》中记载了关于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郭伋在并州任职时外出巡视,途经美稷[jì]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欢迎他。
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而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致谢。
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并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并告诉了他们。
然而,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伋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
唾面自干
娄师德是唐代的一位名臣。他性情温和,为人厚道,为官四十年,从不与人结怨。武则天欣赏他的才能,委以重任。
一次,他的弟弟被提拔到代州去做刺史。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和你都蒙受皇上的恩宠,待遇十分优厚。这是很容易招惹别人妒忌的,一定有人想找我们的'过错。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你将怎样应对呢?”
他的弟弟想了想,说:“假如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绝不和他计较,擦干净就是了。”
没想到娄师德却说:“人家既然把口水吐到你脸上,表示心中在怨恨你,擦干净一定会增加他的怒意。所以,你应该让口水自己干掉,含笑承受,这样他的怒气才会消失。”
弟弟大为折服,忙说:“谨受教。”
小编解读
古圣贤一直提倡“以德报怨”,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包容他人的错误,可以避免冲突,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唾面自干”无疑是一种“以德报怨”的态度。然而,“以德报怨”也应当是有限度的,无原则的妥协退让,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消解矛盾,反而可能纵容坏人,埋下更大的祸患。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宽容的“度”。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
蜀得其龙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个杰出人物即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诸葛瑾任吴国大将军,诸葛亮辅佐刘备建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抗衡,诸葛诞任魏国扬州刺史。史书上评价为蜀国得到一条龙,吴国得到一只虎,魏国只得到一条狗。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
徐溥储豆
明代大学士徐溥(pǔ)入阁为相十二年,为官清廉,爱护人才,对朝政多有匡扶,被誉为明朝贤相之一。
徐溥自幼天资聪明,一心向学。在私塾读书时,徐溥还效仿古人,用“储豆”的方法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
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小编解读
“不知其非,安能去非?不知其过,安能改过?”我们都应学习徐溥,经常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反躬自省,不断改造自己,完善自我。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2
舍死忘生
【成语故事】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
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3
功成不居
春秋时期,老子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假如失去了对立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就不存在了。老子用下面这些话,开诚布公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恶了。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产生,难和易对立形成,长和短对比出现,高和低互相存在,音和声对立和谐,前和后不能分离,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圣人用无为来处事,用不言来教导,任凭万事生长变化,不去管它,生养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图报答,事业成功了但不夸耀,正因为不夸耀,所以他赫赫有名的功绩永不失掉! 中国历史五年级成语故事6
咄咄怪事
晋成帝时期,殷浩曾任过征西将军庚亮的参军。在晋康帝时,接受建武将军之封,任扬州刺史,后又任中军将军,统管扬州、徐州等五个州的军事,在官场上也可谓光彩夺目。可是由于当时晋朝统治集团上层闹分裂,将领之间勾心斗角、加上北征后秦失利,最终还是被撒了职,并流放到信安(现浙江衢县)。虽说对于被贬黜(chù)一事殷浩从未向人抱怨过,可人们总能看到他沉默寡言,老是伸出一个指头,对空画字。这引起了人们好奇心,有好事者悄悄跟在他后边,细细琢磨他画的字,时间长了,后来终于弄清楚,那是“咄咄怪事”四字。这时,人们恍然大悟,他对自己被撤职和流放,是深怀不满的。只不过作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他不能开诚布公地道出自己的冤屈,也无处倾诉这种冤屈,所以只能整天对空画字以泄怨愤。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4
各自为政
春秋时期,郑国与宋国有一次两军对阵,才刚开始交战时宋军主帅华元乘坐的战车便晃悠悠地脱离了自己的阵营,径直向敌军最密集的'地方缓缓驶去。郑军见此情景一拥而上将主帅华元从战车上活抓了。原来两军对阵的前一天,主帅华元宰杀牛羊以犒劳众将士们,不想却忘了给车夫羊斟分一块肉吃。羊斟觉得这是华元对他的轻视,于是怀恨在心,他决定在战场对华元施以报复。就在两军准备开战的时侯,羊斟开诚布公地对华元说道:“昨日分羊肉是将军你作主,今天赶战车就得由我来作主了。”然后羊斟便上演了这令人叹为观止的一幕,最终华元被俘,宋军败得一塌糊涂。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
春秋时期,卫桓公是个老实人,于是他的一个兄弟州吁便想夺权篡位。公元前719年,卫桓公准备去洛阳参加周天子的丧礼时,州吁为他摆了酒席送行。州吁拿着酒杯对卫桓公说道:“兄弟今天为哥哥送行。”州吁乘其不备突然取出匕首将卫桓公杀了自立为王。州吁十分担心老百姓们反对他,于是让部队出征打仗,以此来让国人们的视线从他的身上转移开去。他联合宋国、蔡国、陈国出兵攻打郑国,只可惜郑国的防守十分严密,最后也是无功而返。鲁国的隐公听说后跟大夫众仲讨论道:“像州吁这样能够长久吗?”众仲回答道:“州吁是个管中窥豹的人,只懂得四处兴风作浪,国人是不会拥护他的,等待他的`结局将是众叛亲离,没有人敢去接近这样一位飞扬跋扈的君王。”果然没过多久,卫国老臣石碏在陈国的帮助下将州吁给杀了。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02-22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2-11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23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篇)02-24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篇02-24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精选15篇)02-24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集锦15篇04-23
中国历史典故08-04
中国历史名句09-27
中国历史作文02-29